用英語介紹紅星照耀中國怎麼介紹
❶ 紅星照耀中國內容梗概
1937年10月,《西行漫記》(直譯應為《紅星照耀中國》)由戈蘭茨公司第一次出版,在世紀引起巨大轟動。1938年12月18日上海復社翻譯出版中譯本時,由於當時抗日戰爭已經開始,考慮到聯合統一戰線等情況,書名改為《西行漫記》。盡管這樣,在國民黨統治下的中國,該書還是成了一部禁書。
《西行漫記》是一部文筆優美的紀實性很強的報道性作品。作者真實記錄了自1936年6月至10月在我國西北革命根據地(以延安為中心的陝甘寧邊區)進行實地采訪的所見所聞,該書絕大部分素材來自作者采訪 的第一手資料,向全世界真實報道了中國和中國工農紅軍以及許多紅軍領袖、紅軍將領的情況。
作者通過與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人毛澤東、周恩來、朱德、劉志丹、賀龍、彭德懷等以及廣大紅軍戰士、農民、工 人、知識分子的接觸交往,了解了革命根據地政治、軍事、經濟 、文化、生活各方面的真實情況,准確、鮮明、生動地反映了中 國共產黨和工農紅軍的斗爭業績。
毛澤東和周恩來是作者埃德加·斯諾筆下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形象。
《西行漫記》不僅在政治意義上取得了極大的成功,而且在報告文學創作的藝術手法上也成為同類作品的典範。人物刻畫、環境描寫以及敘事的角度幾近出神入化的程度。《西行漫記》中譯本出版後,在中國同樣產生巨大的反響,成千上萬個中國青年因為讀了《西行漫記》,紛紛走上革命道路。
(1)用英語介紹紅星照耀中國怎麼介紹擴展閱讀
《紅星照耀中國》(Red Star Over China)又稱《西行漫記》,是美國著名記者埃德加·斯諾的不朽名著,一部文筆優美的紀實性很強的報道性作品。作者真實記錄了自1936年6月至10月在中國西北革命根據地(以延安為中心的陝甘寧邊區)進行實地采訪的所見所聞,向全世界真實報道了中國共產黨和中國工農紅軍以及許多紅軍領袖、紅軍將領的情況。毛澤東、周恩來和朱德是斯諾筆下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形象。
❷ 紅星照耀中國內容介紹
紅星照耀中國內容介紹,都要少量
第一章:作者對紅色世界的好奇,講述了張學良與共產黨達成一致抗日協議的原因和經過。
第二章:進入紅區被白匪追逐,「民團」對地方的統治和鎮壓政策。介紹了周恩來及賀龍的人生經歷及個人魅力。
第三章:領導人毛澤東給作者的初步印象共產黨的基本政策和宣傳工作。
第四章:領導人毛澤東的人生經歷、思想變改以及成長為紅軍領導人的過程
第五章:紅軍長征的艱難過程。記敘了第五次大圍剿
第六章:劉志丹歷程,西北大災荒和苛捐雜稅給人民帶來的苦難。紅色中國各方面政策
第七章:普通農民對紅軍的擁護,蘇區工人工業精神
第八章:作者深入紅軍內部,彭德懷童年經歷及個人魅力。紅軍採用游擊戰術的原因和策略。紅軍戰士的生活。
第九章:徐海東的人生歷程以及階級戰爭給老百苦難。講述共產黨團結回族人民抵抗壓迫者的策略。
第十章:介紹紅色中國的少年們,朱德極其傑出的領導才能和個人魅力
第十一章:紅軍豐富多彩的生活。俄國對於紅色中國的影響及李德失誤及其原因。
第十二章:「西安事變」的經過、結果,影響。並分析了革命運動的復雜社會背景、挑戰及其終將取得勝利的原因。
第十章:介紹紅色中國的少年們,朱德極其傑出的領導才能和個人魅力
第十一章:紅軍豐富多彩的生活。俄國對於紅色中國的影響及李德失誤及其原因。
第十二章:「西安事變」的經過、結果,影響。並分析了革命運動的復雜社會背景、挑戰及其終將取得勝利的原因
❸ 《紅星照耀中國》主要人物介紹。
毛澤東 演員黃海冰
從出生韶山到第一次走出韶山求學,在此結識新文化運動的一批領軍人物。後毛澤東領導秋收起義。朱毛在井岡山會師,中國工農紅軍第四軍誕生。遵義會議,確定了毛澤東在黨中央與紅軍中的領導地位。抗日戰爭爆發、抗日戰爭勝利,直到內戰爆發,到新中國成立,都證明了毛澤東的戰略方針正確性。
朱德 演員王伍福
領導八一南昌起義,之後率部上井岡山,同毛澤東領導的部隊會合,建立井岡山根據的。抗日戰爭爆發後,任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總指揮;在解放戰爭中,任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司令。最後,朱德以及各界人士均參加了開國大典。
周恩來 演員侯祥玲
1927年3月,領導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裝起義獲得勝利,8月領導了南昌起義,為創建人民軍隊作出了重要貢獻。在遵義會議上,堅決支持毛澤東的正確路線,為確立毛澤東在全黨的領導地位;和平解決了西安事變;領導和指揮了遼沈、平津、淮海三大戰役等等;最後,周恩來以及各界人士均參加了開國大典。
張學良 演員趙文卓
剛正不阿、雅痞風流。為了勸諫蔣介石改變「攘外必先安內」的既定國策,停止內戰,達到一致抗日的目的,在西安發動「兵諫」的西安事變。
斯諾 演員遠明
1928年來華,曾任歐美幾家報社駐華記者、通訊員。1936年6月斯諾訪問陝甘寧邊區,寫了大量通訊報道,成為第一個采訪紅區的西方記者。抗日戰爭爆發後,又任《每日先驅報》和美國《星期六晚郵報》駐華戰地記者。
1942年去中亞和蘇聯前線采訪,離開中國。新中國成立後,曾三次來華訪問,並與毛澤東主席見面。
(3)用英語介紹紅星照耀中國怎麼介紹擴展閱讀:
《紅星照耀中國》是由戰友電視藝術中心、中共湖南省委宣傳部、中共寧波市委宣傳部、廣東新諾影業集團、寧波市廣播電視集團、重慶卡恩影視傳媒有限公司、浙江紅珊瑚影視股份有限公司、中共河北省省委宣傳部、北京艷陽高照國際影視文化有限公司、北京盛世燎原(北京)國際影視投資有限公司等聯合投資出品。
由臧雲飛、趙東陽執導,黃海冰、王伍福、侯祥玲特別出演,遠明、劉濤、程皓楓、鄧英、邱林、丁曉君領銜主演的紅色革命劇。
❹ 《紅星照耀中國》的內容簡介是什麼
《紅星照耀中國》簡介:
《紅星照耀中國》(原名《西行漫記》)的作者埃德加·斯諾於1905年出生在美國密蘇里州堪薩斯市,是家中三個孩子中最小的一個。他父親開了一家小印刷廠,家裡過著小康生活。父親要他也從印刷業開始自己的生涯。
但他卻走上了一條與父親截然不同的道路,成為世界著名的記者。埃德加·斯諾於1928年來華,曾任歐美幾家報社駐華記者、通訊員。1933年4月到1935年6月,斯諾同時兼任北平燕京大學新聞系講師。1936年6月斯諾訪問陝甘寧邊區,寫了大量通訊報道,成為第一個采訪紅區的西方記者。
作者於1936年6月至10月對中國西北革命根據地進行了實地考察,根據考察所掌握的第一手材料完成了《西行漫記》的寫作。斯諾作為一個西方新聞記者,對中國共產黨和中國革命作了客觀評價,並向全世界作了公正報道。
斯諾同毛澤東、周恩來等進行了多次長時間的談話,搜集了二萬五千里長征第一手資料。此外,他還實地考察,深入紅軍戰士和老百姓當中,口問手寫,對蘇區軍民生活,地方政治改革,民情風俗習慣等作了廣泛深入的調查。四個月的采訪,他密密麻麻寫滿了14個筆記本。
當年10月底,斯諾帶著他的采訪資料、膠卷和照片,從陝北回到北平,經過幾個月的埋頭寫作,英文名《Red Star Over China》、中文譯名為《西行漫記》或《紅星照耀中國》的報告文學終於誕生。
《紅星照耀中國》不僅在政治意義上取得了極大的成功,而且在報告文學創作的藝術手法上也成為同類作品的典範。人物刻畫、環境描寫以及敘事的角度幾近出神入化的程度。《紅星照耀中國》中譯本出版後,在中國同樣產生巨大的反響,成千上萬個中國青年因為讀了《紅星照耀中國》,紛紛走上革命道路。
這樣,斯諾對中國的認識達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他發現了一個「活的中國」,對普通中國百姓尤其是農民即將在歷史創造中發揮的重要作用作出了正確的預言,他發現了隱藏在億萬勞動人民身上的力量,並斷言中國的未來就掌握在他們手中。以上供參考。
❺ 紅星照耀中國第一篇概括
第一篇概括:講述作者對紅色世界的好奇,開始深入蘇維埃紅區的冒險,去探究蘇維埃共和國、紅軍、共產黨的秘密。並且講述了張學良和楊虎成與共產黨達成一致搞日協議的原因和經過。
《紅星照耀中國》(Red Star Over China)又稱《西行漫記》,是美國著名記者埃德加·斯諾的不朽名著,一部文筆優美的紀實性很強的報道性作品。
作者真實記錄了自1936年6月至10月在中國西北革命根據地(以延安為中心的陝甘寧邊區)進行實地采訪的所見所聞,向全世界真實報道了中國共產黨和中國工農紅軍以及許多紅軍領袖、紅軍將領的情況。毛澤東、周恩來和朱德是斯諾筆下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形象。
(5)用英語介紹紅星照耀中國怎麼介紹擴展閱讀
《紅星照耀中國》寫作背景:
作者於1936年6月至10月對中國西北革命根據地進行了實地考察,同毛澤東、周恩來等進行了多次長時間的談話,搜集了二萬五千里長征第一手資料。此外,他還深入紅軍戰士和老百姓當中,口問手寫,對蘇區軍民生活,地方政治改革,民情風俗習慣等作了廣泛深入的調查。
1937年10月,《紅星照耀中國》由倫敦戈蘭茨公司首次出版發行,一個月內就增訂到了第五版。此時,斯諾正在上海,他將一本1937年版的"紅星"贈予宋慶齡,並在扉頁上用英語寫道:"送給勇敢的革命家宋慶齡同志,你是中國第一位鼓勵我寫作此書的人,而且是此書的第一位讀者。書中的不妥之處請見諒。"
❻ 《紅星照耀中國》的內容簡介
《紅星照耀中國》是一部文筆優美的紀實性很強的報道性作品。作者真實記錄了自1936年6月至10月在我國西北革命根據地(以延安為中心的陝甘寧邊區)進行實地采訪的所見所聞,向全世界真實報道了中國和中國工農紅軍以及許多紅軍領袖、紅軍將領的情況。毛澤東和周恩來是斯諾筆下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形象。
《紅星照耀中國》(Red Star Over China)又稱《西行漫記》,是美國著名記者埃德加·斯諾的不朽名著。
埃德加·斯諾(Edgar Snow,1905.7.11—1972.2.15),美國著名記者。他於1928年來華,曾任歐美幾家報社駐華記者、通訊員。1933年4月到1935年6月,斯諾同時兼任北平燕京大學新聞系講師。1936年6月斯諾訪問陝甘寧邊區,寫了大量通訊報道,成為第一個采訪紅區的西方記者。
(6)用英語介紹紅星照耀中國怎麼介紹擴展閱讀
《紅星照耀中國》(原名《西行漫記》)的作者埃德加·斯諾於1905年出生在美國密蘇里州堪薩斯市,是家中三個孩子中最小的一個。他父親開了一家小印刷廠,家裡過著小康生活。
父親要他也從印刷業開始自己的生涯。但他卻走上了一條與父親截然不同的道路,成為世界著名的記者。埃德加·斯諾於1928年來華,曾任歐美幾家報社駐華記者、通訊員。
作者於1936年6月至10月對中國西北革命根據地進行了實地考察,根據考察所掌握的第一手材料完成了《西行漫記》的寫作,斯諾作為一個西方新聞記者,對中國共產黨和中國革命作了客觀評價,並向全世界作了公正報道。
在《紅星照耀中國》中,斯諾探求了中國革命發生的背景、發展的原因。他判斷由於中國共產黨的宣傳和具體行動,使窮人和受壓迫者對國家、社會和個人有了新的理念,有了必須行動起來的新的信念。
由於有了這一種思想武裝,使得一批青年,能夠對國民黨的統治進行群眾性的斗爭長達十年之久。他對長征表達了欽佩之情,斷言長征實際上是一場戰略撤退,稱贊長征是一部英雄史詩,是現代史上的無與倫比的一次遠征。
斯諾用毋庸置疑的事實向世界宣告:中國共產黨及其領導的革命事業猶如一顆閃亮的紅星不僅照耀著中國的西北,而且必將照耀全中國,照耀全世界。
《紅星照耀中國》的另一魅力,在於描繪了中國共產黨人和紅軍戰士堅韌不拔、英勇卓絕的偉大斗爭,以及他們的領袖人物的偉大而平凡的精神風貌。
他面對面采訪了毛澤東、周恩來、彭德懷、賀龍等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人和紅軍將領,結下了或淺或深的交情。其中最重要的無疑是毛澤東。
斯諾准確地把握到毛澤東同以農民為主體的中國民眾的精神紐帶。沒有人比毛澤東更了解他們,更擅長綜合、表達和了解他們的意願。這將深刻地制約著以後數十年中國現代化的進程,包括其成功和曲折。
❼ 紅星照耀中國人物介紹
毛澤東 演員黃海冰:從出生韶山到第一次走出韶山求學,在此結識新文化運動的一批領軍人物。後毛澤東領導秋收起義。朱毛在井岡山會師,中國工農紅軍第四軍誕生。遵義會議,確定了毛澤東在黨中央與紅軍中的領導地位。抗日戰爭爆發、抗日戰爭勝利,直到內戰爆發,到新中國成立,都證明了毛澤東的戰略方針正確性。
朱德 演員王伍福:領導八一南昌起義,之後率部上井岡山,同毛澤東領導的部隊會合,建立井岡山根據的。抗日戰爭爆發後,任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總指揮;在解放戰爭中,任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司令。最後,朱德以及各界人士均參加了開國大典。
周恩來 演員侯祥玲:1927年3月,領導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裝起義獲得勝利,8月領導了南昌起義,為創建人民軍隊作出了重要貢獻。在遵義會議上,堅決支持毛澤東的正確路線,為確立毛澤東在全黨的領導地位;和平解決了西安事變;領導和指揮了遼沈、平津、淮海三大戰役等等;最後,周恩來以及各界人士均參加了開國大典。
鄧英 演員 宋慶齡 出生於浙江省衢州市,畢業於中央民族大學藝術系,中國內地女演員。2001年主演劇情電影《有錢的感覺》,自此開始演藝事業。2002年參演走私犯罪題材劇《雷霆出擊》。2004年領銜主演情感懸疑劇《危情杜鵑》 。2008年出演情感倫理劇《道德底線》。2009年12月領銜主演喜劇電影《孕味十足》 。2010年出演軍事緝毒題材劇《軍人榮譽》 。2012年憑借主演的電影《藍山》獲得第二屆中國襄陽大學生電影節最佳女主角[6]。2014年出演都市情感輕喜劇《老爸太囧》。2015年2月6日參演的紀實電影《鄧小平登黃山》上映。2016年加盟革命題材劇《紅星照耀中國》
遠明飾斯諾 遠明(George Christopher Tronsrue),出生於自美國芝加哥,美籍男演員,代表作品: 《最後一戰》 、 《映山紅》、等;電影:《 鐵翼重生之絕境勇士》 、 《Gad Fly 》 、《 One Night 》等。
(7)用英語介紹紅星照耀中國怎麼介紹擴展閱讀:
《紅星照耀中國》(Red Star Over China)又稱《西行漫記》,是美國著名記者埃德加·斯諾的不朽名著,一部文筆優美的紀實性很強的報道性作品。作者真實記錄了自1936年6月至10月在中國西北革命根據地(以延安為中心的陝甘寧邊區)進行實地采訪的所見所聞,向全世界真實報道了中國共產黨和中國工農紅軍以及許多紅軍領袖、紅軍將領的情況。毛澤東、周恩來和朱德是斯諾筆下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形象。
《紅星照耀中國》(原名《西行漫記》)的作者埃德加·斯諾於1905年出生在美國密蘇里州堪薩斯市,是家中三個孩子中最小的一個。他父親開了一家小印刷廠,家裡過著小康生活。父親要他也從印刷業開始自己的生涯。
但他卻走上了一條與父親截然不同的道路,成為世界著名的記者。埃德加·斯諾於1928年來華,曾任歐美幾家報社駐華記者、通訊員。1933年4月到1935年6月,斯諾同時兼任北平燕京大學新聞系講師。1936年6月斯諾訪問陝甘寧邊區,寫了大量通訊報道,成為第一個采訪紅區的西方記者。
作者於1936年6月至10月對中國西北革命根據地進行了實地考察,根據考察所掌握的第一手材料完成了《西行漫記》的寫作,斯諾作為一個西方新聞記者,對中國共產黨和中國革命作了客觀評價,並向全世界作了公正報道。
斯諾同毛澤東、周恩來等進行了多次長時間的談話,搜集了二萬五千里長征第一手資料。此外,他還實地考察,深入紅軍戰士和老百姓當中,口問手寫,對蘇區軍民生活,地方政治改革,民情風俗習慣等作了廣泛深入的調查。四個月的采訪,他密密麻麻寫滿了14個筆記本。
當年10月底,斯諾帶著他的采訪資料、膠卷和照片,從陝北回到北平,經過幾個月的埋頭寫作,英文名《Red Star Over China》、中文譯名為《西行漫記》或《紅星照耀中國》的報告文學終於誕生。
❽ 紅星照耀中國的介紹
《紅星照耀中國》是美國著名記者埃德加·斯諾的不朽名著,一部文筆優美的紀實性很強的報道性作品。作者真實記錄了自1936年6月至10月在中國西北革命根據地進行實地采訪的所見所聞,向全世界真實報道了中國和中國工農紅軍以及許多紅軍領袖、紅軍將領的情況。
❾ 《紅星照耀中國》作者介紹
《紅星照耀中國》的作者是埃德加·斯諾。
埃德加·斯諾簡介如下:內
埃德加·斯諾(容Edgar
Snow,1905.7.11—1972.2.15),美國著名記者。他於1928年來華,曾任歐美幾家報社駐華記者、通訊員。1933年4月到1935年6月,斯諾同時兼任北平燕京大學新聞系講師。
1936年6月斯諾訪問陝甘寧邊區,寫了大量通訊報道,成為第一個采訪紅區的西方記者。抗日戰爭爆發後,又任《每日先驅報》和美國《星期六晚郵報》駐華戰地記者。1942年去中亞和蘇聯前線采訪,離開中國。
1972年2月15日因病在瑞士日內瓦逝世。遵照其遺願,其一部分骨灰葬在中國,地點在北京大學未名湖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