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抓肉用英語怎麼介紹
A. 英語介紹西藏飲食習慣
Tibet's traditional diet is Tibetan meal, tourists to Tibet to appreciate the natural taste of some. Tibetan meal is a representative sample of burning sheep, beef, Zanba, green tea and wine trees. Tibetan meal tastes light stress calm. Many vegetables, in addition to salt and Chuangsuan, cling to any spicy dressings, reflects the culinary culture Fanpiaoguizhen trend of the times.
Tibetan cuisine forming mainly in the late 1950s, the Chinese nation as a whole is in the unique flavor of a system. Raw material to cattle, sheep, pigs, chickens and other meat and potatoes, turnips and other vegetables category. Diet to rice, flour, barley based. Like heavy oil, Hou Wei and incense, cakes, sweet, crisp foods, spices and more spicy, sour and reuse spices, commonly used roasted, fried, fried, boiled, and other laws. Traditional Hospitality feast from tea, Effect of Potentilla anserine rice, steamed stuffed bun Guantang, grasping mutton, the Huicai, yogurt six food composition, full of the nation is still learning.
Because of geographical reasons, Tibet since eating habits are unique ethnic characteristics. But for tourists, as a regular diet was not customary. Tourists to Tibet, and have the choice of restaurant to taste some characteristics of Tibetan foods, such as various types of vegetable enema, highland barley wine and tea, grasping the meat of cattle and sheep, yak tongue salad, steamed stuffed bun, Zanba, various cakes, as well as hupehensis Rehd, tea, yogurt, Kao Chang, dried meat, Sharp Green (meat paste), and so on.
Most restaurants operating in Tibet Sichuan, tastes slightly improved, but generally acceptable. There is also a supply of foreign Western Hotels, and some will have Tibetan song and dance performances
西藏的傳統飲食是藏餐,旅遊者到西藏,自然要領略品嘗一番。藏餐中有代表性的是燒羊、牛肉、糌粑、酥油茶和青棵酒。藏餐的口味講究清淡、平和。很多菜,除了鹽巴和蔥蒜,不放任何辛辣的調料,體現了飲食文化返樸歸真的時代潮流。
西藏菜的成形主要在五十年代後期,是中華民族整個風味體系中獨具特色的一支。原料以牛、羊、豬、雞等肉食,以及土豆、蘿卜類等蔬菜。飲食以米、面、青稞為主。喜歡重油、厚味和香、酥、甜、脆的食品,調料多辣、酸,重用香料,常用烤、炸、煎、煮等法。傳統的待客筵席由奶茶、蕨麻米飯、灌湯包子、手抓羊肉、大燴菜、酸奶6道食品組成,飽含民族習尚。
因為地理等方面的原因,西藏飲食習慣有著自獨特的民族特點。但對於遊客來說,作為經常性的飲食則不太習慣。旅遊者來到西藏,可以有選擇地到餐館品嘗一些有特色的藏餐、藏菜如各類灌腸、青稞酒和酥油茶、牛羊手抓肉、涼拌氂牛舌、包子、糌粑、各種糕點,以及甜茶、奶茶、酸奶、烤腸、風干肉、夏普青(肉漿)等等。
西藏餐館大多經營川菜,口味略有改良,但一般人都可接受。涉外賓館里還供應西餐,有的還會有藏族歌舞表演。
B. 寫一篇歷史遺跡的游記文章(側重歷史人物、歷史事件的感嘆)450字
雲南
一、漢習樓船
漢武帝初年張騫出使西域,回來後向漢武帝詳細報告了西域各國的情況。他報告說在大夏(今阿富汗北部)看見邛山(在今四川省)出產的竹杖和蜀地(今四川成都)出產的細布。當地的人說這些東西是商人從身毒(就是現在的印度)販來的。他認為既然身毒可以買到蜀地的東西,那大夏一定離蜀地不遠,於是建議開通一條從蜀地通往西域的通道。
漢武帝就派張騫為使者,帶著禮物從蜀地出發,去結交身毒。張騫把人馬分為四隊,分頭去找天竺。四路人馬各走了兩千里地,都沒有找到。往南走的一隊人馬到了今天大理洱海附近,被當地的昆明族給擋住了。因為西漢的士兵大多不習水性,無法征服洱海周圍善於水上作戰的昆明族,於是,征討一失敗告終。漢軍回長安以後,漢武帝在長安按照洱海的形狀開鑿了「昆明湖」,操練水軍,以期能打敗昆明族,征服洱海地區。這就是雲南歷史上有名的「漢習樓船」的歷史典故。
之後,在公元前109年,漢武帝兵臨滇國,滇舉國投降,漢朝就在滇的故地上設置了益州郡。這為雲南成為祖國不可分離的一部分奠定了基礎,也為祖國西南邊疆的形成和鞏固奠定了基礎。同時,郡縣制度的建立,改變了雲南諸部林立、不相統屬的局面,把雲南歷史發展推向了一個新的階段。
二、唐標鐵柱
公元680年,吐蕃攻佔了安戎(今四川汶川西南)後,控制了唐朝通往西南諸蠻的道路。隨後,吐蕃與唐朝在洱海地區展開了爭奪,他們之間的爭奪,其勝負關繫到唐朝政權的生死存亡。因為吐蕃向東擴張,不僅西北邊陲不得安寧,連中央王朝也受到威脅;吐蕃入犯蜀西及西洱河地區又使唐朝西南邊疆的安全面臨危機。為避免被動挨打的局面,唐必須從洱海地區抗擊吐蕃,與西北相配合,形成對吐蕃的包圍。因此,鞏固姚州都督府就成為保衛唐王朝全局戰略的重要措施。要鞏固姚州都督府,就必須依靠洱海諸蠻;洱海諸蠻的向背關系著姚州都督府的命運。為此,姚州都督府的首要任務就是隔斷吐蕃與洱海諸蠻的聯系,招撫諸蠻
為保衛姚州和抗擊吐蕃,唐朝於公元707年派監察御史唐九征為姚雟道討擊使,進討深入到洱海地區的吐蕃。當時吐蕃在漾水和濞水間架設鐵橋,以通西洱河,並在西洱河兩岸構築城堡。唐九征首先摧毀了守橋的城堡,繼而焚毀了兩坐鐵索橋,截斷了吐蕃進入西洱河地區的通道,戰役結束後,命書記閭邱均在劍川勒石建碑,立鐵柱於洱海北面,以紀念這次戰役的巨大勝利。這個鐵柱是唐對洱海地區實行有效統治的標志。
但這次戰爭的勝利也並未徹底改變洱海地區諸蠻對唐王朝時叛時附的局面,因為安戎城和昆明城還為吐蕃所控制。於是,奪回這兩坐城池成為唐朝爭奪洱海地區的當務之急。之後,又經過了4次戰爭,安戎城終於又回到了唐朝手中。吐蕃曾多次派兵反攻,皆失敗而去,兩城的收復,不僅鞏固了唐在西南地區的統治,也為南詔的興起創造了條件。
三、宋揮玉斧
「宋揮玉斧」這一典故說的是:北宋太祖趙匡胤在平定四川之後,手持玉斧(文房玩物)沿地圖的大渡河一劃,說:「此外非吾有也。」意思是宋朝再不要大渡河以外的地方了。這並不是因為宋朝不想要大理國這塊土地,而是因為北宋不像漢唐那樣國力強盛、疆域遼闊,當時北宋國勢貧弱,已無力再進攻雲南;加之宋太祖錯誤地總結唐朝扶持南詔而南詔叛唐的教訓,因此將雲南劃在疆域之外。
而實際上,大理國自建國以來,與宋朝一直保持著密切的聯系。公元965年,當宋統一蜀地時,大理國立即派建昌(今四川西昌)的官員送牒入宋朝表示祝賀。968年,大理國又派使臣帶牒到宋朝要求通好。976年,白王請求內附,太宗冊封大理國國王為「雲南八國郡主」。1115年,大理國與宋朝正式建立臣屬關系,而這一關系一直延續到大理國滅亡。反映大理國與宋朝關系密切的另一個側面是以市馬為紐帶的經濟文化交流。宋朝的戰馬主要來自北方,稱為「陝馬」。宋朝南渡以後,陝馬來源斷絕,不得不主要依靠來自大理的戰馬。而馬市的繁榮,從另一個側面反映了大理國與宋朝之間相互依存、親密友好的關系。
四、元跨革囊
1253年,蒙古大汗蒙哥派其弟忽必烈率軍進攻雲南,計劃先滅大理,對南宋形成包圍態勢,最後消滅南宋,統一全國。忽必烈率十萬大軍來到金沙江畔,可是面臨著洶涌的金沙江水,蒙古軍隊無法渡江。正在為難之間,當地少數民族獻策,用革囊做筏子渡江。革囊即羊皮囊(也有用牛皮做的)。可用單個革囊縛在身上作漂浮器材渡江,也可多個皮囊連綴為筏子。於是忽必烈大軍就用革囊以及皮筏渡過金沙江,滅了大理國,將雲南歸於元的統治之下。
第二年忽必烈班師回朝,留下大將兀良合台戍守雲南,繼續平定大理各部。經過兩年多的征討,1256年大理國王段興智舉國歸附蒙古。之後,兀良合台向朝廷建議在雲南設置郡縣,設官料理民情。朝廷贊同並支持了他的建議,加封他為大元帥,賜給銀印,鎮守雲南。
元統一全國之後,1273年,忽必烈從親信大臣中派選回回人賽典赤·瞻思丁出任雲南省平章政事,到雲南籌建雲南行省,他也成為了雲南第一任行省長官。1276年將雲南行省所定的路、府、州、縣上報朝廷,並把雲南的政治中心從大理轉移到昆明。他在任期間,一方面整頓吏制、加強統一,穩定了社會。另一方面鼓勵農業,發展經濟,在全省各地大規模的實行屯田,並帶人修築了松花壩水庫這一沿用至盡的利民工程,水庫的修建降低了滇池的水位,不僅使滇池及其水系周圍的農田受益,而且在滇池的周圍形成了萬畝良田。
五、三征麓川
明朝朱元璋治理雲南諸族群的基本原則是「非為制其不叛,重在使其無叛」實在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明王朝採取了許多重要的舉措,企求在雲南的統治長治久安,並且的確取得了超過前代的巨大成就。但是,自明代統一雲南以後,當地族群的動亂此起彼伏,不絕於史。
最大的動亂是在明正統年間麓川(今雲南德宏瑞麗)思氏的反叛。至正初年,思可法崛起於勐卯,勢力逐漸擴大,於是設置平緬宣慰司
任命思可法為宣慰使。元末,思可法乘中原爭擾,兼並金齒各部,稱雄一方。
1382年,思倫法繼承職務,1385年思倫法調集10萬兵力又攻佔景東。1388年,思倫法以5萬兵力,大象百餘只,發動「定邊之戰」。沐英率
15000精騎,晝夜兼行,直奔定邊,大破象陣,殲滅了思氏的有生力量,思倫法敗退麓川。1389年,思倫法請降朝貢。為了穩定局勢,明朝廷於
永樂年初分設麓川、木邦、孟養、緬甸四個宣慰司。以後一直到明宣德年間,各部之間雖然有一些小糾紛,但是大體上安定。1413年,思任法繼任麓川宣慰使,他極力想要恢復他的父親思倫法所失去的失地,多次與鄰近的土司發生爭端。1438年,鎮守雲南的黔寧王沐晟開始調集大兵征討思任法,可軍事進展不順利,主將方政戰死,沐晟也因害怕朝廷怪罪而暴死。沐昂再次出兵,但是也無成效。思任法想要派遣使臣進貢朝廷以示修好,但是朝廷想徹底的解決麓川的爭端問題,於是在1441年、1443年、1448年三次派王驥率大軍征討麓川。「連年用兵,死者十七八,軍資爵賞不可勝計」。大軍三次征討麓川,不僅沒有解決問題,反而助長了思任法與其他三個宣慰司的爭奪。
1449年,因北方空虛,瓦剌攻入土木堡,明軍大敗,明英宗被擄走。可以說,瓦剌是「土木之變」的罪魁禍首,王驥三征麓川是導致「木之變」的根源。
六、改土歸流
明朝在平定雲南之後就根據雲南少數民族的特點,在廣大少數民族地區實行土司制度,並不斷的使之完善。可是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和進步,土司制度的弊端越來越明顯,已經不再適合邊疆少數民族地區的發展和中央的統治了。它雖然在歷史上起過有益的作用,但是本身這一制度就有不少的弊端。
土司統治下,土司世官其土,世有其民,對所屬人民有生殺予奪的權力,「主僕之分,百世不移」。土司統治下,人民生活艱難,同時也嚴重的阻礙了社會經濟的發展。土司之間,土司內部也時常斗爭,相互搶劫村寨,濫殺無辜,使人民遭殃,影響了邊疆的穩定。土司擁有自己的武裝,他們利用自己的兵丁鎮壓當地人民,抗命朝廷,叛亂不絕。土司制度的長期存在,不利於國家的統一。隨著歷史的發展,土司制度的落後性與弊端日益突出。廢除土司制度已成為歷史發展的必然。於是,在明朝末年的時候,在一些條件比較成熟的地方首先就廢除了土司,改以流官取代土官,實行改土歸流。
可是有目的、有計劃的大規模的改土歸流主要是發生在清代雍正年間,主持西南改土歸流的是雲貴總督鄂爾泰。鄂爾泰認為土司制度是西南邊疆的最大隱患,必須盡早盡快解決。只有將橫暴桀驁的土司逐漸擒拿,在其統治地區逐漸改設流官,才是治本的方法。否則是不能解決西南邊疆的穩定和安寧的。
鄂爾泰的改土歸流主要以政治手段即招撫為主,在一些地區也通過武力強制實行改土貴流。經過雍正年間的改土歸流後,雲南境內的土司所剩已不多,剩餘土司中的大部分一直延續到20世紀50年代。
改土歸流後,清政府在原土司領地分別設置府、州、廳、縣,委派有任期、非世襲的流官進行直接統治,實行和內地一樣的各項制度,如設立保甲、編制戶口、丈量土地、釐定租稅、清查錢糧、建立學校、推廣儒學等。這不但促進了西南地區社會經濟的發展和文化教育的進步,也大大加強了清王朝在雲南的統治,使雲南邊疆與內地在政體上統一,進一步鞏固了多民族國家的統一。
七、反清起義
杜文秀領導的回民起義。
19世紀,雲南的地主商人之間為爭奪土地與礦權時常發生爭執,經濟權益的爭斗常常導致鄉紳權力之爭。由於宗教信仰的不同和風俗習慣的差異,這些斗爭逐漸演變成為漢族地主商人和回族地主商人之間的沖突,這些沖突日益激化。1845年,永昌府發生回漢互斗,官吏袒護漢人,大殺城內回民。1847年,杜文秀赴京控告永昌府殘殺回民之事,清廷改變了態度,支持回民。永昌漢人起而反對官府,再次攻殺回民。清政府前後態度不一致,意在擴大矛盾,使回漢自相殘殺。1856年5月,昆明發生回漢沖突,雲南巡撫下令對「滋事」回民,格殺無論。昆明城內外,大肆搜殺回民三天,殺死回民約三千人。繼而全生之內,不斷的出現燒殺回民的慘劇。回民在忍無可忍,退無可退,求助官府主持公平的希望徹底破滅之後,憤慨而勇敢的舉起了起義的大旗。回民起義在各地風起雲涌,不久匯成兩支大軍:一支由馬如龍、馬德新為首,活動在滇南和滇東地區;一支由杜文秀領導,戰斗在雲南西部。
1867年,杜文秀派二十萬大軍包圍昆明城,久攻不下。1869年清軍反攻,起義軍失利,退回滇西。1872年,清軍圍困大理,杜文秀服毒就義,起義失敗。
李文學領導的彝族人民起義。
在太平天國起義的影響下,彝族貧苦農民李文學在太平軍戰士王泰階、李學東的幫助下,於1856年5月,率領五千多農民,在彌渡縣瓦盧村天生營誓師起義。太平天國失敗後,清軍於1870年進攻哀牢山區,王泰階、田四浪不幸犧牲。1872年,李文學支持杜文秀起義失敗,不幸被俘,第二年慘遭殺害。起義軍將士在首領被害之後還英勇抵抗,最後義軍將士或犧牲、或失散,起義失敗。
八、保疆斗爭
景頗族人民的抗英斗爭
19世紀初,英帝國侵入緬甸後,企圖從雲南開辟一條自印度、緬甸到中國長江流域的通道。1831年,英國陸軍大尉斯普萊由印度經緬甸到雲南考察回國後,給英國政府寫報告,建議修築從緬甸仰光到雲南的鐵路。他的建議受到英國大資本家的重視,他們積極推動入侵雲南,開辟市場的活動。不久英國取得了在緬甸伊洛瓦底江自由貿易的權利。1874年,英國派遣伯朗率領二百餘人的武裝探測隊由緬甸進入雲南。同時,英國駐華公使派翻譯官馬嘉理從上海到雲南,前往中緬邊境迎接伯朗。馬嘉理沿途收集情報,在騰沖繪測地圖,激起了騰沖人民的反對。騰沖地方官員將他護送出境。他到了緬甸和伯朗會合後,於1875年率領武裝隊伍侵入今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盈江縣。邊疆各族人民義憤填膺,自動組織起來保衛祖國門戶,並得到雲貴總督岑毓英的支持。當馬嘉理率領先頭部隊到達盈江芒允、雪列時,景頗族、傣族、漢族群眾200多人將他們包圍住,勒令他們退出中國邊境,馬嘉理竟悍然開槍大、打死邊民。憤怒的民眾將馬嘉理及其隨從消滅在雪列戶宋河邊。此後,參加戰斗的群眾增加到了6千多人,乘勢將伯朗率領的英軍包圍起來。伯朗縱火燒山,乘煙霧彌漫逃脫,退出了中國邊境。
苗族人民的抗法斗爭
1883年至1885年,中法戰爭期間,劉永福率領的黑旗軍和駐雲南清軍是抗擊法軍的主力,在西線大捷中給法軍以沉重的打擊。1884年法國軍隊入侵麻僳坡、馬關兩縣,當地猛峒苗族首領項崇周帶領苗族、瑤族、壯族、漢族等民眾數百人,用大刀、毒弩、火銃經過大小數十次激戰激退一千多以洋槍洋炮武裝的法國侵略軍,收復失地約七千平方公里。1855年,法國侵略者在猛峒一帶橫行霸道,項崇周率領苗族人民,在蒙通、船頭、扣林等地襲擊殲滅法國軍士200多人,擊退從黃樹皮、清永河前來救助的數百名援兵,迫使法軍退出中國邊境,不敢再踏入中國領土一步。法國軍隊曾多次派遣使者以重利厚禮誘惑項崇周,但他毫不為動,大義凜然,庄嚴宣告苗族是中國人,誓死保衛自己居住的中國領土,決不服從法寇。1889年中法會勘滇越邊界時,項崇周參與堪界工作,並提供邊界歷史資料,據理力爭,保衛國土,維護國家主權。清政府加封他為邊防團練營管帶,准許子孫世襲,並題賜「廟中之豪傑,邊防如鐵統」的巨大匾額。
僳僳族人民的抗英斗爭
1900年,英國侵略者侵佔片馬地區,當地僳僳族人民聯合景頗族、白族、漢族民眾在土把總左孝臣的領導下,群起反抗,將侵略軍逐出國境。1911年初,英國軍隊再次侵入片馬地區,左孝臣在抗擊英國侵略軍中壯烈犧牲。;僳僳族人民在僳僳族管事勒黑攝帕率領下,奮力抵抗。僳僳族人民的抗英斗爭得到了全國各族人民的聲援和支持。在僳僳族和邊境各族人民的打擊下,英國被迫正式承認片馬、古浪、崗房三個僳僳族村寨是中國領土,卻在當時私立界樁,建造營房,企圖長期霸佔。第一此世界大戰爆發後,英軍一度撤離。1922年,英軍卷土重來,再次侵佔片馬地區。在1961年簽定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與緬甸聯邦邊界條約》中,緬甸政府同意將屬於中國的片馬、古浪、崗房歸還中國。
佤族人民的抗英斗爭
英帝國佔領緬甸後,就把侵略魔爪伸到我國雲南西部的阿佤山區。他們不斷的派遣傳教士、探險隊進入阿佤山區收集情報,以金錢利誘、收買當地頭人酋長。班洪、班老、永班三個佤族部落之間盛產銀礦,1934年1月,英國派軍隊侵佔銀礦。班洪、班老佤族首領胡玉祿、胡玉山、胡忠華等召集十七個佤族部落首領歃血為盟,奮起抵抗英軍,保衛礦區。英軍沿南滾河推進,焚燒班老寨,班老王胡玉祿率領全寨男女老少退據龍頭山誓死不降。在當地傣族、漢族人民的支援下,擊退英國侵略軍,收復失地。1941年英國利用抗日戰爭面臨危機之時,以封閉滇緬公路相威脅,以換文方式同中國政府在阿佤山劃定一條有利於英國的邊界線,即所謂的「1941年線」,但未能在這條線上實際堪界,樹立界樁。在1961年簽定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與緬甸聯邦邊界條約》中,緬甸政府同意把班洪、班老地區歸還中國。
傣族人民的抗英斗爭
1891年英國組織兩個「探險隊」擅自侵入雲南邊疆傣族地區測繪地圖,收集情報。一隊沿伊洛瓦底江進入德宏地區。當英國探險隊到盈江縣干崖土司所屬銅壁關西側時,剛承襲干崖宣撫使的傣族土司刀安仁率領傣族和漢族民眾阻止英國探險隊的深入。與英國人對峙幾個月後,擊退英軍。不甘心失敗的英國軍隊再次侵入干崖,攻打天馬、漢龍兩關。刀安仁領導傣族人民奮起抵抗,將英國人驅逐出境。1898年英軍侵犯大青樹營盤,刀安仁率領傣族和景頗族等邊境民眾堅持抗擊英軍八年。使英國入侵德宏地區的陰謀未能得逞,為保衛邊疆,維護祖國領土做出了重大的貢獻。
另一支英國「探險隊」約500人,經阿瓦山、孟連、勐遮、勐海抵達允景洪。當他們到達孟連時,明目張膽地將英國國旗插在白鶴山上,並召集當地的傣族民眾開會,鼓吹孟連如果歸附英國,傣族人民就會有「好日子」過。愛國的傣族人民不理睬他們的胡言亂語,砍到了英國國旗以示抗議。探險隊到勐遮、勐海時,傣族人民關門閉戶,不賣任何食品給侵略者,拒絕他們進入村寨。他們到允景洪時,再次把英國國旗豎起來,利誘車里宣慰寫投降書。他們的強盜行經立即遭到傣族人民的反抗。宣慰議事庭大臣都隆臘華嚴正警告英國人:車里是中國的領土,不準他們在中國的領土上胡作非為。隨即下令,全境居民不得賣食物給擅自闖入的英國人吃,不準他們進入村寨,並把英國國旗給扯了下來。這些英國人只好灰溜溜的離開西雙版納。當他們路過阿瓦山時,又遭到佤族人民的嚴重警告,不準他們在中國的土地上橫行霸道。勒令他們全部下馬,否則全部擊斃,「探險隊」的英國人只好乖乖的下馬鼠竄而逃。
C. 手抓羊肉用英語怎麼說啊
Finger mutton
D. 手抓肉的介紹
如何得名:手抓肉是從哈薩克民族中傳來的一種羊肉食用法,因用手抓吃,故得名。
E. 新疆有哪些著名的旅遊景點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是舉世聞名的歌舞之鄉、瓜果之鄉、黃金玉石之邦。位於亞歐大陸中部、祖國的西北,面積166萬平方公里,佔中國領土面積的六分之一。新疆幅員遼闊,地大物博,山川壯麗,瀚海無垠,古跡遍地,民族眾多,民俗奇異。旅遊資源極為豐富、全國旅遊資源共有68種,而新疆就有56種,佔全國旅遊資源類型的83%。全疆共有景點一千一百餘處居全國首位,在這廣闊大地上,冰川雪嶺與戈壁瀚海共生,高原山水景觀蘊含在天山、阿爾泰山、昆侖山等世界名山之中,有著眾多的雪域冰川、疊嶂雄峰、飛泉瀑布、珍奇異獸。天山南北,浩淼的河山瀚海,氣勢磅礴,變幻多姿。明鏡般的高山湖泊映襯著一望無際的林海,沙漠邊緣被戈壁割裂的綠洲,阡陌縱橫,花果飄香,弦鼓傳唱,充滿詩情畫意。這里有海拔8600米世界第二高峰的又有低於海平面154米中國最低的窪地,即有一泄千里的河流、萬頃碧波的草原,又有光怪陸離的戈壁幻境,神秘莫測的沙漠奇觀。保存完好的原始動植物種群,更顯出得天獨厚的大自然的本色。
新疆的自然風景與悠久的西域文化相結合,形成中國西部獨具魅力的人文景觀。著名的樓蘭高昌古城,曾是古絲綢之路上的王國都城,眾多的石窟,千佛洞更是閃耀著古西域文化的光華。原始社會大量的岩刻以及眾多的古代墓葬都是先民留下的生活印記。豐富的歷史文物給新疆的自然風景又增添了深層次的內涵和奇異的色彩。
新疆又是一個真實而開放的民俗「博物館」。十三個世居民族由於不同的文化歷史背景,不同的宗教信仰以及不同的聚居區域,形成各自獨具特色的人文風情。這些人文風情與奇特自然景觀相交融,使新疆充滿了新奇和神秘。
新疆北部有阿爾泰山,南部有昆侖山、喀喇昆侖山和阿爾金山。天山,作為新疆象徵,橫貫中部,形成南部的塔里木盆地和北部的准噶爾盆地。天山以南地區叫南疆,天山以北地區叫北疆,哈密、吐魯番盆稱之為東疆。
新疆三大山脈的積雪、冰川孕育匯集為500多條河流,分布於天山南北的盆地,其中較大的有塔里木河、伊犁河、額爾齊斯河、瑪納斯河、烏倫古河、開都河等20多條。許多河流的兩岸,都有無數的綠洲,田園阡陌,村鎮相望,頗富"十里桃花萬楊柳"的塞外風光。這是新疆各族人民世世代代生息活動的主要基地。新疆有許多自然景觀優美的湖泊,總面積達9,700平方公里,佔全疆總面積的0.6%以上,其中有著名的十大湖泊博斯騰湖、艾比湖、布倫托海、阿雅格庫里湖、賽里木湖、阿其格庫勒湖、鯨魚湖、吉力湖、阿克薩依湖、艾西曼湖。
新疆境內綿連的雪嶺,林立的冰峰,形成了獨具特色的大冰川,共計1.86萬余 條,總面積2.4萬多平方公里,佔全國冰川面積的42%,冰儲量2.58億立方米,是新 疆的天然"固體水庫"。大沙漠佔全國沙漠面積的2/3,其中塔克拉瑪干沙漠的面積為33.67萬平方公里,是我國最大的沙漠,為世界第二大流動沙漠,僅次於阿拉伯半島上的魯卜哈利沙漠。准噶爾盆地的古爾班通古特沙漠,面積 48,000 平方公里,為我國第二大沙漠,沙漠中蘊藏著豐富的油氣資源和礦產資源。
新疆的土地富饒而美麗、廣袤而神奇;這里的人民,熱情好客、即豪爽、熱情,又純朴、友好;這里是詩人的王國、畫家的寶庫,史學家的天堂,旅遊者的樂園!
新疆有47個少數民族,其中主體民族13個,其飲食習慣各不相同,造就了新疆無數美食小吃,其獨特的烹飪方法和進食習慣在世界飲食文化中獨樹一幟!
新疆由於地處祖國內陸,受大陸氣候影響較強,這里聚集著不少少數民族,居民的飲食大多喜歡以肉食為主,牛羊肉在這里隨處可見,因此到了新疆一定要嘗一下當地的烤全羊,以及真正的新疆羊肉串,羊羔肉和手抓飯。
新疆的主食是以麵食為主,當地較普遍的一種稱作「饢」,呈杏黃色,四周厚,中間薄。有芝麻饢、肉饢、層層饢、比如克饢等品種,是一種用麵粉摻酵面、淡鹽水和面,烤製成的餅。做時在饢心底部的薄處扎無數小孔,貼於饢坑壁,加以燜烤,十幾分鍾後,香脆味美的「饢」就出鍋了,這種「饢」可久放,因此許多遊客到了新疆特意帶這種食品回來品嘗。
新疆由於是照時間長,這里的瓜果較其他的地方都要甜,因此吐魯番的葡萄,哈密瓜更是聞名海內外。
新疆美食
烤羊肉 烤全羊 抓 飯 薄皮包子 烤包子 香饢粉 湯拉條子
手抓肉 馬奶子 納 仁 熏馬腸 油饊子 油塔子 掛鹵肉
庫車湯面 釀皮子 油饊子 帕爾木 奶 茶 馬奶子 奶 酒
新疆旅遊,住宿在烏魯木齊市、各自治州、各自治縣主要城市、縣城不成問題,酒店從高級涉外星級酒店到普通酒店,設施齊全,交通方便;另外各種旅館、招待所也很多。
吐魯番,賓館周圍有葡萄園,別有風情,如吐魯番賓館、綠洲賓館等。
「塞外江南」的伊犁,各酒店都是環境優美、設施良好,如如友誼賓館、呼勒佳賓館等。
喀什市的賓館發達,設施現代,並且具有濃郁的地方民族特色,如其尼瓦克賓館、以巴基斯坦風味菜餚為特色的中巴友誼樓。經濟實惠的招待所,也隨處可見,價位在25元到50元左右。
新疆有很多人煙稀少的地區,住宿不方便,有的地方不但沒有賓館或招待所,甚至沒有居民,只有自己配備汽車等其他交通工具和自帶帳篷。
新疆境內地形高低相差懸殊,既有僅次於約旦死海的世界第二窪地—吐魯番艾丁湖,又有僅次於珠穆朗瑪峰的世界第二高峰—喬格里峰。
新疆有眾多的內陸河流,高山平湖,還有數不清的溫泉、氣泉、冰川。登山遠眺,沙漠綠洲,丘陵荒野,草原森林,冰峰雪嶺,湖泊盆地,歷歷在目。在遼闊的草原上,野花繽紛,牛羊肥壯,草原風光如詩如畫。
在新疆,不僅可以觀賞舉世聞名的雅丹地貌、風蝕蘑菇、洞穴、石林以及沙漠中的海市蜃樓、飛沙鳴叫等獨特的自然景觀。而且還有無數珍稀的荒漠動植物供遊客觀賞。
新疆的人文旅遊資源也獨具魅力,「絲綢之路」橫貫新疆,古道上的遺址,如高昌故城、樓蘭古代遺址、哈密王陵、香妃墓等,值得遊人憑吊。再加上濃厚的民族風情、甜美的四季瓜果,確實是令人嚮往的旅遊樂土。
新疆境內具有歷史藝術和科學研究價值的古文化遺址、古墓葬、古建築、古窟寺(千佛洞)、石刻和現代紀念建築物236處,其中10處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佛教千佛洞16處,比較完整的洞窟550多個,文物點有幾千處,自然保護區22個。此外,阿勒泰岩畫長廊、准噶爾恐龍化石的發現,更是引起了國內外專家學者們的關注。
新疆交通發達,形成航空、鐵路、公路以烏魯木齊市為中心輻射四周的立體交通樞紐。
航空新疆是中國航空線路最長、航站最多的一個省份,烏魯木齊、喀什、和田、阿克蘇、庫車、庫爾勒、且末、伊寧、阿勒泰、克拉瑪依、塔城和富蘊都建有機場。其中烏魯木齊有飛往全國各地的航班。
鐵路新疆已建了三條鐵路,分別為全長1892公里的蘭新鐵路(蘭州—烏魯木齊)、全長1446公里的南疆鐵路(吐魯番—庫爾勒—喀什)、全長460公里的蘭新鐵路西段(烏魯木齊—阿拉山口),特別是蘭新鐵路西段連通了我國與歐州大陸的鐵路,形成了一條東起江蘇連雲港,西至荷蘭鹿特丹的交通干線,促進了新疆與獨聯體,東歐、西歐、中東等國家經濟貿易的往來和國際旅遊業的發展。
公路新疆的公路網四通八達,全區86個縣市全部通了公路,其主幹公路烏伊公路、烏喀公路、蘭新公路西段、中巴公路、天山獨庫公路、庫伊公路;1995年,穿越塔克拉瑪干沙漠的長達520公里的公路也建成通車。蘭新、青新、新藏三條省級公路,是新疆與鄰近省區的交通幹道。另外,新疆與巴基斯坦、哈薩克、蒙古國等周邊國家之間還開通了25條國際間客貨聯運線路。 通常來新疆旅遊是先到烏魯木齊,再乘其他交通工具專道去各目的地。
購物指南
暫無
新疆自古就有「歌舞之鄉」的譽稱,各民族都能歌善舞,伴隨著絲綢之路的駝鈴聲,新疆歌舞流傳到日本、緬甸、朝鮮、中亞、西亞乃至歐洲各地。
目前新疆的藝術事業迅猛發展,龜茲樂舞、高昌樂舞、疏勒樂舞、伊州樂舞和天山以北匈奴族的悅般樂都是見之於史冊的樂舞瑰寶。
阿克蘇 巴音郭楞
博爾塔拉 昌吉
克拉瑪依 吐魯番
烏魯木齊 阿勒泰
石河子 絲綢之路
塔城 伊犁
哈密 和田
喀什 克孜勒蘇
庫爾勒
F. 手抓肉這個單詞怎麼寫
手抓肉
英語單詞寫作:Hand-grasping meat
例句
旅遊者還可以走進蒙古包,喝上飄香的奶茶內,吃上可口的容手抓肉,盡情領略蒙古族民情。
Tourists can also enter yurts , the fragrance of tea to drink, eat delicious Hand-grasping meat, enjoy a taste of Mongolian people.
G. 用英語介紹炸酥肉的做法
炸酥肉
難度:配菜(中級)
時間:10-30分鍾
主料:
豬肉 400g
紅薯粉 120g
雞蛋回 一個
清水 45g
鹽 適量答
味精 適量
花椒面(也可不要) 適量
做法步驟:
1. 把准備好的豬肉切成小手指頭大小(我的家人喜歡吃瘦的豬肉,親們可以根據自己的口味控制肉的肥瘦)。適當的灑一點鹽腌制20分鍾。
2. 在紅薯粉里放入雞蛋,稍稍拌勻。
3. 再加入清水,完全拌勻(一定要嚴格控制水的分量,一點一點的加入清水)。然後在根據自己的口味加入鹽,味精,花椒面(也可以不加花椒面)。
4. 肉和紅薯粉混合,下油鍋時用手指捻,爭取每一塊肉上都裹上紅薯粉。
5. 一個一個放入油鍋,待酥肉浮出油麵炸至金黃色就好了。
H. 誰能用英文介紹出新疆美食
英語: Xinjiang is located in the motherland as inland by a strong continental climate, where gathered a lot of ethnic minorities, most of the residents prefer to meat-based diet, beef and mutton can be seen everywhere here, so that by the Xinjiang sure to try the local Kaoquan Yang, as well as a real string of Xinjiang lamb, lamb pilaf and hands. Pasta is the main staple food in Xinjiang, where the more common one called "Nang", showing apricot yellow, surrounded by thick, thin middle. There sesame Nang, meat Nang, Nang layers, such as g Nang and other varieties, is a kind of flour mixed with yeast surface, light salt and noodles, baked cake made of. Nang mind when doing thin at the bottom of the bundle of numerous holes, each affixed to Nang Pit, to be braised roast 10 minutes later, crisp taste of "Nang" on the pan, and this "Nang" may keep well, and So many visitors to Xinjiang deliberately brought back taste of this food. According to Xinjiang because it is a long time here than other places in the fruit sweet, so Turpan grapes, Hami melon is well-known at home and abroad. Xinjiang cuisine: roast lamb pilaf thin-skinned mplings baked buns Kaoquan Yang Xiang-Fen Tang Nang La striped clutch jen na Smoked breast meat Ma Ma San intestinal oil seed oil tower sub-hanging braised pork noodle soup Niangpi seed oil San Kuqa sub-Pal Wood breast milk horse milk wine 翻譯: 新疆由於地處祖國內陸,受大陸氣候影響較強,這里聚集著不少少數民族,居民的飲食大多喜歡以肉食為主,牛羊肉在這里隨處可見,因此到了新疆一定要嘗一下當地的烤全羊,以及真正的新疆羊肉串,羊羔肉和手抓飯。 新疆的主食是以麵食為主,當地較普遍的一種稱作「饢」,呈杏黃色,四周厚,中間薄。有芝麻饢、肉饢、層層饢、比如克饢等品種,是一種用麵粉摻酵面、淡鹽水和面,烤製成的餅。做時在饢心底部的薄處扎無數小孔,貼於饢坑壁,加以燜烤,十幾分鍾後,香脆味美的「饢」就出鍋了,這種「饢」可久放,因此許多遊客到了新疆特意帶這種食品回來品嘗。 新疆由於是照時間長,這里的瓜果較其他的地方都要甜,因此吐魯番的葡萄,哈密瓜更是聞名海內外。 新疆美食: 烤羊肉 烤全羊 抓飯 薄皮包子 烤包子 香饢粉 湯拉條子 手抓肉 馬奶子 納仁 熏馬腸 油饊子 油塔子 掛鹵肉 庫車湯面 釀皮子 油饊子 帕爾木 奶茶 馬奶子 奶酒
I. 銀川哪些地方的手抓肉好吃_銀川好吃手抓肉介紹
國強手抓:這兒的手抓是48一斤,肥瘦搭配,膻香無比,配合有酸棗的八寶茶專一起,解油膩屬。不想點手抓肉的話,就來點羊脖子,啃著肉骨頭,感覺是另一種的酣暢淋漓。 當然,我們也給不喜歡總吃羊肉的人士推薦一些其他口味。不過,在銀川要找一個鬧中取靜環境幽雅的餐廳還真不是太容易,普通的蔬菜要做得新奇,就要講求粗料精做。在此推薦一家位於興慶區的新廣州酒店。這里向以私房菜而著稱。私房菜顧名思義就是不願意讓別人知道的,只做給自己的菜,這些菜,或私在做法、或私在配料、或私在典故的傳承,但是其共有的一個特色,就是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