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年級學生 » 小學生要如何正確朗讀英語怎麼說

小學生要如何正確朗讀英語怎麼說

發布時間: 2022-06-06 19:25:36

A. 如何提高小學生的英語朗讀能力

1.打好語音基礎

即教會26個字母的認讀和書寫以及部分簡單的音標,為學生進一步學習英語打好基礎。

字母教學按順序逐個教、逐個學,音標教學在小學階段雖然作為拓展部分,但作為英語教師我們要盡可能的給予學生更多的練習,我們可以在學生學習字母時,告訴他們這個字母在單詞中的常規發音。輔音相對來說比較簡單,因此要讓學生必須掌握,而母音及字母組合的發音不需要統一標准,因人而異。PEP教材中從四年級下冊開始每個單元都有一個部分是強調字母發音的,我們也可以由此拓展,適當增加訓練機會。

2.滲透拼讀規則

學完了字母、音素,以及一些簡單的音標之後最重要、最關鍵的是要教會學生自己拼讀,包括:重音(單詞、句子重音)、意群的讀音(連讀、失去爆破、弱讀)、語調(升調、降調)和節奏。

老師們在教字母、音素時就開始訓練學生的拼讀技能,可以採取「教者有心,學者無意」的辦法,鼓勵學生探究一些符合拼讀規則的簡單單詞,從而逐步形成拼讀的技能。同時可以採取「由此及彼」的辦法,即讓學生由一個單詞聯想到與之類似的單詞。

3.模仿語音語調

主要是錄音模仿,學生通過跟讀單詞、句子、對話或短文,模仿重音、語調、連讀等技巧,初步獲得語音語調的感性認識。

在聽清錄音的基礎上,進行反復的模仿,必要時,教師對於學生感到困惑的音與調做適當的規則講解與對比,幫助學生了解發音和語調的要領。其實,對於小學生來說,模仿是一件簡單有趣的事,但需要注意的是:在很多情況下,學生的語音語調不好,是由於聽得不夠,未聽仔細所致。所以必須先讓學生聽清楚、聽准確,再模仿。模仿時,建議先集體模仿,使膽小、內向的學生也敢於與大家一起大聲操練;然後適當個別模仿,便於教師檢查學生模仿的質量,及時指導與糾正。另外,在教學過程中,為了增添教學的趣味性,教師還可以藉助多媒體輔助教學,讓學生看動畫學唱英文兒歌等形式,激發學生模仿語音語調的興趣與熱情。

二、落實朗讀步驟,豐富朗讀形式

一旦幫助學生奠定了比較扎實的語音基礎,那麼有效提高學生的朗讀能力也就指日可待了。當然,教師也需要向學生說明朗讀的要求,並落實到位,同時更要採取多種朗讀形式,促進學生的朗讀興趣。

(一)朗讀訓練的步驟

1.聽錄音或教師范讀

這樣的范讀應該是整體的聽,而不是一個一個或逐句逐句。通過聽錄音或教師的示範朗讀(建議聽錄音),學生可以了解朗讀特點,感知語音、語調、感情、表達等方面的特色,把握正確朗讀的方法和要點,為朗讀的實踐練習做准備。

2.聽錄音或教師領讀

在之前所講的「模仿語音語調」板塊已有部分介紹聽錄音模仿朗讀,這里主要講的是教師領讀。領讀對話時,教師最好整句領讀,體現出句子的整體感,讓學生在靜聽的基礎上模仿跟讀。領讀時,如果遇到長句或難讀的句子,教師可按意群領讀,並注意語調的轉折,尤其是六年級的教材,相對來說有的課文比較難。領讀一般先慢後快,讓學生在准確的基礎上,再達到熟練、地道地跟讀,然後請學生按座位或組以縱排或橫排方式進行大聲領讀,讓每一個學生都有通過領讀展示自我、感受成功的機會。

3.學生領讀

針對小學生年齡特點和興趣愛好,可以採用不同的方式鼓勵領讀。可以將英語朗讀較准確、較大膽的同學樹為「小老師」,請他(她)領讀,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在領讀完後,確保不打擊學生積極性的前提下,幫助學生糾正語音或語調。有時可利用學生好勝心強的特點,組織朗讀比賽,鼓勵學生大聲、大膽、大方朗讀。為了鼓勵學生,教師為英語朗讀或領讀出色的同學進行一定的獎勵。

B. 論怎樣提高小學生朗讀英語的能力

古人雲:「讀書百遍,其義自見。」朗讀是學好一門語言的基礎,在語言習得的過程中佔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在英語學習的過程中亦是如此。朗讀是架起文本與閱讀之間的橋梁,是英語學習的傳統方法,也應是現代英語學習的一個關鍵環節。朗讀有助於發展學生的思維,豐富學生的想像,形成語感,激發情趣,增強理解力和記憶力,提高英語口語交際能力。由此可見,在小學英語教學中,提高小學生的英語朗讀能力對於學好英語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一.多種形式強化朗讀,激發朗讀興趣。
1 模仿朗讀方式
小學生的模仿能力極強,在教學中要注意結合小學生的心理特點,從必要的教學環節上入手,培養學生傾聽、朗讀、認真模仿的習慣。首先,要讓學生在比較認真安靜的狀態下,仔細傾聽課文所講的內容、文中對話的語調,單詞的發音等,使學生對標準的朗讀產生較深刻的印象;然後再讓學生去模仿朗讀,因為聽得仔細,學生模仿起來也就十分准確到位。為了更好地促進模仿朗讀的效果,筆者還要求學生把自己的模仿朗讀錄制下來,然後與標準的朗讀進行比較,使學生自己發現朗讀中存在的問題並及時予以糾正。
2 角色扮演式的朗讀方式
為了使英語朗讀變得更形象化、生動化,增加英語學習的興趣,根據小學生表現欲強的特點,筆者結合課文的內容,開展了角色扮演式的朗讀。這種朗讀是在學生熟讀課文的前提下進行的,學生通過表演課文中的角色,發揮了自己的想像力,也使他們擁有了一片運用英語、表現自我的天地,為課堂教學增添了活力。
3 集體朗讀的方式
這種方式的優點在於朗讀能力好的學生能給朗讀能力差的學生形成榜樣的帶動作用。因為對於一些英語成績不是很好的學生來說,其單詞、句型的掌握不是很牢固,對自己的朗讀能力也沒有把握,所以也不喜歡英語朗讀。但是,讓他們在集體之中來感受朗讀的快樂,就能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集體朗讀首先打消了他們的顧慮,對於不敢確認的讀音,在集體朗讀的提示下,很快就能學會,使他們依靠集體的力量提升了學習英語的信心。因此,集體朗讀方式也是一個提高小學生的英語學習能力的有效方法。
4 在游戲中朗讀的方式
喜歡玩游戲是孩子的天性,如果能在英語朗讀教學中使用游戲,那將極大地提高學生朗讀的積極性和興趣。如本節課堂中老師用的拍手讀單詞,hide and seek 等游戲都是學生非常熟悉和喜歡的游戲,孩子們的愉快的游戲當中就能不知不覺地學會朗讀。這種方式大多應用於單詞和句子的朗讀。
二、多種內容強化朗讀訓練,提高學生的朗讀能力。
小學生具有成年人所不可比擬的語言天賦和學習潛能,他們語言敏感性強,樂於模仿,充滿想像。在小學階段選用純正地道、富有童趣、體現英語文化特色的聽讀材料,比如,小短文,小詩歌,小幽默等等,培養學生「聽模仿,讀背誦」經典美文的習慣,給予學生大量可理解的語言輸入,對於激發小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培養小學生良好的語言、語調和語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形成有效的學習策略具有重要意義。

C. 如何教小學生讀英語 怎麼教小學生讀英語

1.教學生大聲朗讀,不要學啞巴英語
朗讀可以培養學生的語感,提高口語表達能力;對於學過的知識,朗讀可以加深記憶,在聽到相關語言材料時,就能迅速地理解和作出反應,因此有助於提高英語聽力水平。教師要充分重視朗讀在英語學習中的重要作用,鼓勵學生大膽朗讀、多朗讀,培養學生的朗讀能力。
可根據具體情況選擇教師領讀、聽錄音跟讀、學生集體或個人朗讀等方式。
2.鼓勵學生運用英語

有的學生能記住單詞、片語、句型,但一旦進入幾點嘗試練習和考試,就會錯誤百出。主要原凶是只是死記硬背,沒有做到活學活用。語言是人們交流的工具,只有運用所學語言進行交流,才能體現語言的功能和價值所在。
創造貼近實際的情境進行教學,教學內容要生活化、社會化,符合學生的興趣和情感。
3..讓學生在理解基礎上背誦課文

「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在英語學習中也是如此。在英語課文教學中,背誦是一種有效的學習方法,不但可以幫助學生掌握和鞏固英語基礎知識,還可以培養豐富的語感,為語言輸出奠定基礎。
教師應讓學生在充分理解課文的基礎上,使用適當的方法和技巧來背誦。教師不應強求學生一字不落地原文復述,而應允許出現語法無誤、意思相近的單詞或句型結構。
可把學生分成若干小組,每個小組進行表演,最後全班展示並評比。

D. 如何培養學生大聲朗讀英語的習慣

英國教育家洛克曾經說過:「一切教育都要歸結於養成兒童良好的習慣」。從這兩個多星期的教學經歷更讓我體會到: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甚至比學習具體的知識更加重要,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對於學生一生的學習都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1、從聽入手
我們要求學生要善於傾聽,不僅要認真聽老師的「講」,還要聽其他同學的「講」。聽老師,要做到藉助老師的肢體語言聽懂活動的指令或要求。如:老師說listen必須要做到手放耳邊、動作整齊,靜下來聽。聽同學,要做到安靜傾聽,注視他人,既是對別人的尊重,更能學習他人的長處。除此之外,還有聽錄音的習慣,要求注意力集中。第一遍聽錄音,注意傾聽錄音中的正確發音。第二遍進行跟讀,要求讀准字音。第三遍,聽後做到模仿語氣、讀出語音語調。
2、從說著眼
說,是學生表達自我和教學輸出的重要形式。培養學生良好的說的習慣,就要讓學生明確不同場合、不同情況下該怎麼說。如學生個別回答問題時,我們通常要求學生聲音響亮,口齒清楚,咬字准確。往往有些個別愛「表現」 的學生就會大聲叫出來。這時我們就要讓孩子學會控制自己說話的音量,做到適量、悅耳。開小火車時要注意語速,不能因為爭小組榮譽而把單詞的語音讀錯,把原來的短音讀成長音,那就失去了游戲的意義。Pair work 或group work時,要求學生的音量只要對方聽得見就可以,避免教室中出現一窩蜂的情景。
3、從讀突破
英語是一門有聲語言,朗讀是學好英語的基本要求。「讀書百遍,其義自現」就是其道理所在。出聲朗讀課文,使學生能夠形成正確的語音和語調,有利於語法和詞彙的鞏固,同時學生腦子儲存了大量語言素材,不論在做練習還是在書面表達方面,反應快而正確,從而提高了他們運用語言的能力。
4、在做中鞏固
有這樣的一句至理名言:「聽來的忘得快,看到的記得住,動手做更能夠學得好」。我們可以藉助身體語言、面部表情和多種教具來引導學生做游戲、學唱歌、塗顏色、畫畫等來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學生也可以模仿老師來做,學以致用。以此來讓學生真正在學習的過程中動起來,促使他們進一步養成好的學習習慣。
5、合作學習的習慣
合作與競爭是人與人之間交往的兩大主題,合作學習有利於培養學生的協作精神,團隊觀念和交流能力。那麼在合作學習的過程中,學生也要養成良好的合作習慣,因為兩人以上的活動都必須做到互相合作才能完成。兩個兩個讀詞時,要做到動作整齊,同步念詞。Pairwork 或groupwork時要在給出簡明、確定的指導用語的同時做出示範標志式的手勢,提示、幫助學生明白活動要求,通過學生做出的肢體、姿態、手勢等的反應觀察學生對指導用語的理解,有利於學生在基本的簡單合作中共同完成任務,避免理解障礙導致的學生語言運用障礙。每一次合作學習,教師要鼓勵每一個孩子積極參與,培養學生集體主義觀念和合作意識與交往能力。小組合作時還要注意傾聽他人的想法和意見,也要樂於表達自己的想法。
學生的良好習慣是教師對於學生的嚴格要求。那麼教師在設計教學活動時也要充分為孩子著想,規范課堂用語的同時更要適應小學生的學習能力。我們在進行游戲或其他活動時,可能遇到孩子的反應達不到教師的預設效果。因此,我們根據小學生語量積累較少,行為約束力較弱的特點,在教學中做了如下的調整。 如教師的指令應盡量簡潔化,加上一定的肢體語言讓學生一看便知,每個步驟還要給予學生一定的時間做准備。教師通過將步驟細化,讓學生明確了活動要求,確保活動能夠順利進行,同時也滲透了學習習慣與品德教育。教師更應合理安排教學活動,為學生學習鋪設漸進漸升的階梯。在小學英語的教學中,我們強調的是學生在真實的語言環境下,通過參與各種活動學生有真實的語言交際使用和情感的體驗。合理地安排教學活動與教學的側重點,為學生更好的學習提供了保障,教師就要准確把握機械性操練、意義性操練與交際性操練的量。 在每節課中教師應較合理地設計教學環節與教學時間,每個環節環環相扣,層層遞進,為最終學生的輸出打下扎實的基礎。為了提高學生的積極性,增加學生的學習興趣,課堂設計的各個環節的連接教師應多採用能夠引起學生注意的方式,吸引學生進入下一個環節,環環相扣,多搜集各種有利於教學的資料,如兒歌、動畫、歌曲等等,運用游戲等多種方式促使學生提高學習的自主性。
總之,好習慣受益一生,良好的學習習慣不是一朝一夕就能養成的,需要家長與教師嚴要求、多引導、勤督促、常鼓勵,並在過程中逐一落實,給學生一定的時間和空間,以達到預期的目的。

E. 如何培養小學生大聲朗讀英語的習慣

培養學生大聲朗讀英語的習慣
現在教學全部實行新課改,大量提倡把課堂分鍾還給學生,反對一言堂。英語課堂也一樣。但是多數英語老師很困惑。在英語課上,大部分學生不願意開口說英語,一說就臉紅和結巴。要麼過多考慮所表達的詞句是否符合語法規則、要麼發音不準、要麼不會讀單詞、要麼不自信,怕說錯別人笑話等等。這些是比較典型的中國式的英語學習,太注重細節。並且羞怯心理阻礙了口語訓練的順利進行。但在這些學生中,有很多學生其實英語筆試成績並不差。原因何在?1.平時讀書不出聲,在眾人面前讀和說的機會太少, 心裡素質太差。2. 語言的儲備量太小,根本沒得可說,語言表達空洞,匱乏。對於任何語言而言,沒有一定的輸入就幾乎不會有輸出。因此語言教學的目標無法實現。尤其是在團場,課堂一言堂現象更嚴重。因此我們非常需要採取一些措施來改變此現狀。
一、大聲朗讀英語的意義
1.朗讀可以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初學英語的人要想學好英語必須先動口模仿,朗讀所學的句型,課文中的重要詞語、句組、段落、名言名句、優秀的英文小詩和短文等,無疑是模仿的一種好方式。通過朗讀可以訓練正確的語音和語調,培養口頭上運用語言的能力。有了這種能力,就為大膽地說英語奠定了基礎。從一句到兩句、從少到多地開口說,使學生產生了學會的信心而增強自信心,克服了羞怯心理。取得進步或受到表揚後,更加體會到了成功的喜悅。越學越想學,越學興趣越濃。充而會更加努力地學習。
2.大聲朗讀可以培養學生的語感。
因為通過朗讀,刺激聲帶肌肉,可以逐步培養標準的語音、語調,這些肌肉我們稱之為「國際肌肉」,這種感覺,我們稱之為良好的語感。而我們中大部分人忽略了語言本身的核心——語感。因此,我們要做的是,先播放標準的外國人的純正發音進行跟讀,等自己的發音技巧、朗讀水平提高以後,再逐步脫離原音,直接進行朗讀練習。這時,可以選擇一些學生自己喜歡的英語短文來朗讀或背誦,有了一定積累後,爭取做到熟讀成誦。這樣良好的語感就建立起來了,當你在交流和表達的時候會發現脫口而出,並且出口成章,同時英語寫作水平也會得到大幅度地提高。
3、朗讀能夠幫助學生豐富詞彙量。
孤立的單詞不容易記。而語句、文章是有情節的。詞放在句子里,聯繫上下文更便於識記。學生經常朗讀,接觸到的生詞、句式日益增多。這對學生靈活運用常用詞以及短語十分有益。實踐證明,英語表達能力強的學生都善於朗讀,通過朗讀來積累詞彙。
4.朗讀是提高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重要手段。
古話說:「舌根生智慧!」古往今來,多少中國的「大家、名家」都是從朗讀開始一步、一步積累實力的。千萬不要錯過中學這個朗讀的關鍵期! 通過朗讀,學生把書面文字還原成口語,把語言知識轉化為使用技能,說寫起來就可以運用自如。並且在反復的朗讀中,學生會發現自己發音的錯誤而校正自己的發音、培養自己的語感。朗讀期間也會更加註意語句之間的銜接,為講一口流利的英語做鋪墊。
5.朗讀有助於提高學生的注意力。
做為英語教師,必須強調學生,朗讀時一定要大聲。因為當學生讀書時,會特別害怕讀錯讓別人聽見,於是會很集中精力,這時的他們雖然只讀了一遍,但是卻相當於小聲讀了5遍以上。倘若他們稍微讀快一些會讓他們更集中精力。當然,也鍛煉了聽力。 聽說過李陽的瘋狂英語了吧?李陽特別要求學習英語就要大聲、快速、清晰地讀.平時你應該有所發現的,小聲默讀與大聲朗讀效果不一樣.大聲讀出來的東西記得清,而且糾正發音,吐字更清晰,比較有感情
6.朗讀可以增強記憶力。
因為最有效的記憶是「肌肉記憶」,朗讀一次,肌肉鍛練一次,記憶加深一次。並且學生大聲朗讀時為了避免出錯,注意力很集中,只有注意力集中了,記東西才能記得牢。堅持數年朗讀,英語功力無人能敵!
三.培養學生大聲朗讀英語的具體方法
1.充分利用早讀,讓學生大聲朗讀課文
2.有意地把朗讀滲透到課堂中。期間給學生提供多種朗讀方式,以激發學生朗讀興趣。
3.對不同層次的學生,朗讀標准不一樣。充而全面地培養了學生的大聲朗讀。
4.課堂上盡可能找些有趣的話題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樂於參與。
5.教師前一天布置話題任務,學生自主展開話題的形式,可以是對話,演講,課本劇,采訪,短文陳述等。要求人人必須參與。訓練材料由簡到難,真正地做到循序漸進。
6.每天布置朗讀作業,第二天抽讀。
7.經常聽英語廣播或錄音帶,並跟著朗讀。選定一套相對比較適合學生的教材,持之以恆。
四.長期堅持下去我們的學生可以達到以下目標:
不久我們的學生就能夠大聲地、准確地、流暢地、自信地讀和說英語。並且通過朗讀,掌握語音、語調、意群,從而形成語感,加深對文章內容的理解。使學生的視覺、聽覺、觸覺等同時並用。真正地養成讀的好習慣。確定明確的目標,在愉快、和諧、充滿自信的環境中學習,提高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最終實現聽說領先、讀寫跟上的教學目的。
綜上所述,英語朗讀教學是一項長期的工作,教師首先要提高認識,明確朗讀的重要作用,在英語教學中認真地抓好朗讀,充分地發揮朗讀在英語教學中的作用。正確引導學生堅持朗讀訓練,並養成良好的朗讀習慣,從而提高學生的英語朗讀能力。

F. 小學生的英文怎麼讀

小學生的英文:pupil,讀音:[ˈpju:pl]。

pupil英 [ˈpju:pl] 美 [ˈpjupəl] n.小學生;[解]瞳孔;未成年人;[法]被監護人。

pupil的用法示例如下:

1..

他對這個小學生的看法不正確。

2.Tobeateacherofthepeople,onemustfirstbetheirpupil.

要做人民的先生,先做人民的學生。

3.,intelligent,assiouspupil.

後來她勤學,成為了一個馴服、聰明、用功的小學生。

4..

小學生上公共汽車時老師一一清點人數。

(6)小學生要如何正確朗讀英語怎麼說擴展閱讀:

其他學生的英文翻譯

1.middle school student中學生。

2.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初中生。

3.senior high school student高中生。

4.undergraate大學生。

5.graate student 本科生/研究生。

6.freshman/sophomore /junior/senior 大一、大二、大三、大四。

G. 如何培養小學生的英語朗讀習慣

(一)教給學生朗讀技巧和方法,培養良好的朗讀習慣。
「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教師不妨給學生一個學習的拐杖,教他們一些朗讀的方法。首先,教師要要求學生在朗讀英語時,眼看詞句,口讀音調,耳聽讀音,腦思語義,多種感官同時參與語言學習活動。其次,小學生的朗讀以模仿為主,在模仿過程中教師要做必要的指導,如句型朗讀中重音連讀,語音語調等,注重培養學生按意群朗讀的習慣,指導學生以片語和句子為單位進行朗讀,幫助學生糾正逢詞朗讀的不良習慣。對於低年級的學生,可讓學生進行指讀。指讀的習慣就是培養學生對單詞或句子的有意注意。讀到哪,指到哪,既使學生集中了注意力,又訓練了學生認讀單詞、句子的能力。對於高年級的學生,可讓學生藉助字典進行預習或自學,培養閱讀能力。
(二)抓好課內課外的朗讀
1、加強課內朗讀
(1)課堂上重視模仿和大聲的跟讀,
小學生對語音比較敏感,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多讓學生聽標準的英語,並要求他們模仿並大聲的朗讀,以學會標准、地道的英語語音、語調。例如,《新標准小學英語》教材配套的錄音磁帶就是教師和學生最實用的標准讀音示範磁帶,教師在教學中可以指導學生反復跟讀並模仿。
(2)課堂活動中採用多種朗讀方式組織教學
小學生好動,爭強好勝,而且樂於表現自我,如果訓練方法單一,學生就會喪失興趣,因此在課堂活動中,教師要根據朗讀材料的類型,積極採用多種手段組織學生朗讀。
在教學單詞時,為了調節課堂氣氛,提高學生學習的熱情,促進其積極思維,主動學習,教師可以採用男女生、各組之間的「競賽讀」、「接龍讀」,利用單詞卡片的「猜讀」,可以將單詞編成歌謠進行「兒歌讀」,還可以藉助於身體部位開展「肢體語言助讀」等以鞏固新授單詞。
在教學對話時,可以採用以小組為單位的分角色朗讀、然後要求學生表演讀,教師在指導學生分角色朗讀時可以告訴他們:爺爺奶奶的聲音可以沙啞一點,爸爸媽媽的聲音可以有力一點,小孩的聲音可以稚嫩一點;愉悅時的聲音可以歡快一點,憤怒時的聲音可以嚴厲一點,煩惱時和悲傷時的聲音可以低沉一點,生病的聲音可以虛弱一點,感到意外的聲音可以誇張一點。這樣的朗讀可以激發學生讀英語的興趣,培養學生良好的朗讀習慣。
在教學短文時,教師可以組織學生聽錄音讀、個別朗讀、個人或小組輪流讀、齊聲朗讀、讓語音語調好的學生領讀,也可以開展「最佳模仿秀」挑戰讀等活動,使學生在豐富多彩的活動中增強對英語朗讀的興趣和信心。
(3)開課必讀。
當上課的鈴聲一響,學生不是靜悄悄的等待老師來上課,而是要在朗朗的讀書聲中開始新課,所以當教師走進教室時,不是急忙開始新課教學,而是先檢查學生讀英語的情況,如書是否打開在正在讀的那一夜,是否在用「心」讀英語等等,並及時的對朗讀中存在的不良習慣予以指正。
2、注重課外朗讀
當前小學英語學科的特殊性使課內的朗讀訓練極為有限,所以,把朗讀延伸到課外勢在必行。教師應要求學生在課後及時聽錄音,並反復跟讀及時復習新學的內容,養成每天用15分鍾朗讀英語的良好習慣,同時通過「教師→小組長→組員」的方式或家長簽字的方式進行檢查監督。
朗讀是學習語言知識必須掌握的一種基本技能,是學好一門語言的基礎。因此,在課內課外,要努力激發學生的朗讀興趣,培養學生的朗讀能力,為學生以後的英語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

H. 如何指導小學生的英語朗讀

如何指導小學生的英語朗讀
按照英語課標的要求,學生要掌握聽、說、讀、寫的能力。在英語的課堂訓練中,朗讀是最重要、最基本的訓練。回顧我們的英語課堂教學,在學生朗讀過程中是否也關注到這些細節呢?學生的朗讀訓練是否高效呢?然而平時的教學常常會出現這樣幾種現象:

現象一:讀熟讀順沒落實到位

無論是公開課還是常態課,課堂上琅琅的讀書聲,使課堂變得熱鬧非凡,但面對一個個學生時,卻發現還有相當多的後進生,不要說讀出純正的英語,就連起碼的讀通讀順都成問題。追其因,主要是時間得不到保證,更多的是走過場,課堂上只一味聽到中優生齊讀,展示讀,競賽讀……一些後進生只靜靜地坐在一邊當旁聽者。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形式單一,只是機械地重復。一遍又一遍,學生讀得口乾舌燥,自然讀書的積極性大大被挫傷,久而久之,朗讀成了一種負擔。

現象二:一味強調朗讀的流暢而忽視了教師的朗讀指導

有的教師認為,新理念下的英語課堂,要讓學生去大聲朗讀,就是讓學生一遍一遍地按自己的意思去讀。不考慮對話的內涵,不做具體的朗讀指導,沒有讀書的目標,就是一個「讀」字貫穿始終。於是,在課堂上,部分同學出現了唱讀、誤讀,無視純正的語音、語調和正確的停頓點。

面對以上兩種現象,我是這樣思考的:

一、關注全體,把讀熟落到實處

「熟讀」表達了兩層意思:一是要「讀」,二是要讀「熟」。宋代的教育家朱熹不僅強調讀准,還強調讀的遍數要多。古人的方法能否運用到當今的課堂?

拿到一篇文章要學生讀熟,首先要給足練讀的時間。我們可以這樣安排:課前預習讀,課中反饋讀,課後有針對性地指導朗讀。

課前預習讀。要求學生做到:自讀課文不少於3遍。第一遍讀圈劃生字新詞,拼讀熟練;第二遍讀劃出「你認為讀得最拿手的語段」,多讀幾遍;第三遍讀劃出「你認為最難讀的語段」,想辦法,努力把它讀好。這樣,每讀一遍都有明確的目的和任務,學生帶著任務就會用心去讀,時間長了,學生定能養成讀書的好習慣,掌握一定的讀書方法。

課中反饋讀。這是指導學生把課文讀熟練最關鍵的一環。有好些孩子,家長沒有太多的時間來輔導,因而讓他們在課前預習環節把課文讀熟並非易事,所以只能把這一任務放到課堂上。而一節課的時間是個常數,如果課堂上讓一個一個學生各讀一段,或是「開火車」讀,試想:一篇對話短則十來句,多則三十幾句,一輪下來,有幾個學生能有幸被輪上?大部分學生似乎都坐上了「冷板凳」。我們是不是也可以讓反饋讀進行一些花樣的翻新,拓寬讀書的參與面,增加朗讀的趣味性,讓所有的學生都能加入到讀書的行列中來呢?我們可以進行這樣的操作:首先四人一小組反饋交流預習情況,給足時間保證人人都能讀一遍課文,建議組內互幫互讀,尤其要注意一些後進生。也可以組與組之間進行賽讀;其次,面向全體,交流自己最喜歡的語段,也可以指出自己認為最難讀的語段,或教師或同學給予范讀。這樣,運用互幫互讀,朗讀競賽的形式,可以調動全體學生的朗讀興趣,讓人人參與學習過程,使學生在原有基礎上分別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也使得每個學生都感受到成功的喜悅。

課後指導讀。所謂課後有針對性地指導朗讀是針對個別後進生而言的。一個班級的學生猶如我們的十個手指頭,有長有短,面對不同的學生應該用不同的方法。學習中,總有個別學生在正常時間內掌握不了應該掌握的知識,這就需要教師給他們「開小灶」。

二、在學生朗讀訓練過程中,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

教師在學生朗讀訓練過程中,充分發揮「導」的作用。設置與課文匹配的情景,通過反復聽錄音、老師范讀、學生范讀等形式,讓學生揣摩文中人物的語氣,找准詞句的重讀、弱讀和連讀,以及停頓點,最終使學生少走彎路、錯路,讓指導和練習事半功倍。如:朗讀句式The Chinese teacher』s lunch is on the chair. 時,有的學生停頓點不對,有的把句中每個詞都讀得很重,聽起來很頓促。經過反復聽錄音,句子可以這樣讀:The Chinese teacher』s lunch /is on the chair. 「/」是停頓點,劃橫線的單詞要重讀。經過這樣詳細的指導,學生在朗讀訓練時有法可依,部分後進生可以適當的在書中做一些筆記,便於課後鞏固。

總之,朗讀是英語課堂上最常見的學習活動,我們要多一些思考,精心設計,盡最大可能的使我們所有的學生掌握一口流利、純正的英語。

I. 小學生如何領讀小學英語嗎

這教訓給了我一個道理:即使是極簡單的詞句,如何領讀也大有學問。教師要根據學生實際採取不同的方法幫助他們。
學生初學朗讀時,常有哪些因素干擾他們呢?筆者總結出以下幾點:
一是「慣性」――用習慣的母語近似音代替英語音素,如以「衣」代[i][i:],以「得」代[d] 。還有些同學直接把[s]發成漢語的「四」。
二是「惰性」――懶得變換舌位口型,把後母音發成前母音,把開口大的和開口小的混同起來,於是[?�]不是發成[e],就是發成漢語的「阿」。在輔音方面,如將[θ]讀成[s],有些輔音後綴如[-st]和[-zd],他們也懶得細加區分了。
三是發音技巧方面困難:
1.長短音不分,這里主要指母音,一些同學把長母音發成短母音,或將短母音發成長音,如把[i:] 讀成[i],由於學生發音要領記得不夠牢,所以就把sheep和ship這兩個詞混在一起了。
2.強讀式和弱讀式的困難。初學英語的人往往將一句話中的每個詞都讀得重而清楚,認為這樣就能使自己的發音正確。完全沒有一點英語的腔調,甚至有的老師在課堂上就這樣進行領讀操練。
3.語流語調困難。部分教師不能結合課文的語境進行語流語調的訓練,什麼重音、語調、連讀等語流音變化現象很少受到師生的重視,致使學生習慣於朗讀與背誦,沒有韻律節奏,甚至是夾帶著地方音的英語,難以表情達意。英語的語流語調掌握不好,學生就不會真正感受到所學英語的真正語感,更無法觸及語言所負載的文化底蘊,這也就很難使學生保持學習英語的興趣。
教師的責任應是不厭其煩地領讀和糾音,訓練學生有較好的語音、語調和朗讀技巧。但是,機械地領讀,久則令學生疲而生厭;領讀少了則學生上不了口。怎麼辦?筆者摸索了幾年,感到似應因語制宜,講究方法,靈活處理:
短語
1.變速法:若一個句子領讀三、四遍,可在任一遍上突然加速,也可突然放慢速度,並要求學生緊跟。有時上下兩遍可接的很緊,有時則可較松。這種變速刺激,緩急相濟,快慢相間,一掃平淡索然之弊。
2.變調法:用不同的語調讀同一個句子,以表達不同的情感。但是,這種方法常用於領讀孤立的句子,不宜亂用。文章或對話中的句子因上下文的限制,通常只有一兩種讀法(語調)。
3.節奏法:教師以清晰明快的節奏領讀,並可揮手控制快慢,猶如指揮合唱隊在練唱,但切忌敲桌擊節。低年級學生頗歡迎這種方法。他們驚奇:原來英語竟與音樂有關!於是興頭十足有板有眼地跟「唱」,「唱」總比讀更令人愉快。長句也可用節奏法,但似乎超出了中學生的接受能力,且不去碰它為妙。

J. 怎樣朗讀英語

在連貫地說話或朗讀時,在同一個意群(即短語或從句)中,如果相鄰的兩個詞前者以輔音音素結尾,後者以母音音素開頭,就要自然地將輔音和母音相拼,構成一個音節,這就是連讀。連讀時的音節一般不重讀,只需順其自然地一帶而過,不可以加音,也不可以讀得太重。如:not at all這個短語。連讀時聽起來就像是一個單詞。注意:連讀只發生在句子中的同一個意群中。在兩個意群之間即使有兩個相鄰的輔音和母音出現,也不可連讀。如:Please take a look at it.這個句子中take a look at it是同一個意群,那麼take與a可連讀,look與at可連讀,at與it可連讀。在There is a book in it.一句中book與in往往不連讀,因為book與in分別在兩個不同的意群中。
1.在同一個意群中,相鄰的兩個詞,前者以輔音音素結尾,後者以母音音素開頭,往往要拼在一起連讀。如:

He is a student. (is與a要連讀)

That is a right answer. (That與is, is和a, right和answer都可以連讀)

I'll be back in half an hour. (back和in, half和an, an與hour都可以連讀)。

2.在同一個意群中的兩個單詞,如果前面的單詞以r或re結尾,後面的單詞以母音音素開頭,則r或re要發/r/音,並與其後的母音音素相拼。如:here and there連讀時往往讀作/。hiEr End `TZE /。a pair of shoes連讀時讀作/E `pZEr Ev `FU:z/.

爆破音是指發音器官在口腔中形成阻礙,然後氣流沖破阻礙而發出的音。這些音有6個,即/p/, /b/, /t/, /d/, /k/和/g/。但在某些情況下,發爆破音時,氣流不必沖破阻礙,而只是發音器官在口腔中形成阻礙,並稍做停頓,(也就是說,做好要發出這個爆破音的准備,但不要發出音來),這樣的發音過程叫作"不完全爆破"。
1. /p/, /b/, /t/, /d/, /k/, /g/這6個爆破音中的任何兩個音素相鄰時,前者發不完全爆破音,後者則要完全地。徹底地進行爆破。如:

1) He has a ba(d) col(d) today.

2) You shoul(d) ta(k)e care of the children. Gla(d) to meet you.

2.爆破音/p/, /b/, /t/, /d/, /k/, /g/在/tF/, /dV/, /W/, /T/的前面時不完全爆破。如:

1) Have you rea(d) the book abou(t) tha(t) child。

2) The thir(d) chair is broken.

3.爆破音/p/, /b/, /t/, /d/, /k/, /g/在/m/, /n/, /l/, /s/的前面時不完全爆破。如:

1) Goo(d) morning, sir.

2) Goo(d) night.

3) They are very frien(d)ly to us.

注意:不完全爆破可以發生在單詞。短語或句子中。

熱點內容
我介紹自己用英語怎麼翻譯 發布:2025-09-16 13:54:13 瀏覽:186
有吸引力的用英語怎麼翻譯 發布:2025-09-16 13:11:32 瀏覽:810
學生們在做什麼的英語怎麼翻譯 發布:2025-09-16 13:08:01 瀏覽:409
hungry英語怎麼翻譯 發布:2025-09-16 12:52:37 瀏覽:471
我在學校度過了一天英語怎麼翻譯 發布:2025-09-16 12:30:05 瀏覽:25
英語餐廳的作文怎麼寫 發布:2025-09-16 12:29:24 瀏覽:599
又餓又渴翻譯成英語怎麼說 發布:2025-09-16 12:21:48 瀏覽:82
高等學校教師英語怎麼翻譯 發布:2025-09-16 12:18:53 瀏覽:255
學校旅行作文英語怎麼寫 發布:2025-09-16 12:09:28 瀏覽:591
以什麼而出名翻譯成英語怎麼說 發布:2025-09-16 11:57:28 瀏覽:2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