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年級學生 » 八年級英語學生的學情分析怎麼寫

八年級英語學生的學情分析怎麼寫

發布時間: 2022-08-10 05:39:34

A. 初中學生的學情分析怎麼寫

初中生學情分析

  1. 年級學情分析
    七年級學生生理,心理不夠成熟,社會經驗不足,法律意識薄弱,大部分學生家長包辦過多過細,自我防範意識和能力很差,農民工子女集中的學校,因學生家庭環境等原因,安全隱患多。
    七年級的學生對"意志"的 內涵可能認識並不深刻,有必要讓學生對意志有更深刻的認識.另外,現在大多數學生是獨生子女,生活條件相對比較優越,缺乏應有的鍛煉,心理承受能力教弱,意志品質水平較低.因此,我們有必要引導學生認識意志和鍛煉意志.
    從年齡特點來看,七年級學生好動,好奇,好表現,應採用形象生動,形式多樣的教學方法和學生廣泛的,積極主動參與的學習方式,去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生理上,學生好動,注意力易分散,愛發表見解,希望得到老師的表揚,所以在教學中應抓住學生這一特點,發揮學生的主動積極性.初中生正處在身心發展、成長過程中,其情緒、情感、思維、意志、能力及性格還極不穩定和成熟,具有很大的可塑性和易變性。同時,我校學生理論知識比較薄弱,但思維活躍,課堂敢於發言,素質整體上呈現多層次的特點。

  2. 八年級學情分析
    由於當代中學生絕大多數是家裡的獨生子女,所以養成了他們很多人中以我為中心的心理,他們中有些人義務意識淡薄,有些人在行使自己權利的時候,不關注國家、集體、社會的利益和他人的合法權益。另外,由於中學生是弱勢群體,有可能面對侵權受到傷害,而不知道用合法的方法和程序去保護自己。因此,對他們進行權利、義務教育,使之明確如何正確行使公民權利,自覺履行公民義務就是一件非常必要的事情。

  3. 九年級學情分析
    九年級的學生受認知結構、能力水平的限制,對事物的認識還停留在表面上,學生享受著科技進步和教育發展的成果,但對於科技與教育戰略地位的認識還有待深化,一部分學生還存在學習目的不明確,學習動力不足等問題。依據課程標准九年級的學生應該了解我國在科技、教育發展方面的成就,知道與發達國家差距,理解實施科教興國戰略的現實意義,感受科技創新、教育創新的必要性,努力提高自身素質。所以,我認為本節課的重點和難點是:為什麼要實施科教興國戰略;科技創新、教育創新的必要性。

B. 八年級英語學生知識現狀的分析

八年級的英語,主要是學習一些比較簡單的語法知識,相對來說是比較簡單的,只要認真的話都可以學得很好。

C. 八年級英語學情分析

八年級 就是初二對吧
別擔心 課程很輕松 把單詞背上 該做的練習獨立完成 應付考試不成問題 但如果將來要出國 就得從現在開始練口語 聽力了哦 可以試試在新東方報個班

D. 八年級學生基本情況分析怎麼寫

從學習方面來說,百分之八十的孩子都還是比較聰明的,他們各有所長,但基本上都能找出自我在學習上的優勢。如陳小龍這個孩子雖然成績不怎樣樣,但在數學上的邏輯思維本事還是挺強的,如果在上課時能注意力集中一些會取得很好的成績。

愛學習、肯動腦、不怕吃苦的像蔡啟航、張袁州、鍾煥銘、張之晨等,他們積極向上,給夥伴們起了很好的帶頭作用。

孩子們在語文和數學的學習上還是能比較應用自如,可自從三年級開始學習英語之後,他們覺得很難,上學期期末考試及格率才是百分之六十八,所以很多孩子在學習英語上開始的興致勃勃到失去興趣和信心,情景比較糟糕。

E. 學情分析包括哪些內容麻煩告訴我

?劉教授說了:包括學習內容分析、學生情況分析、教學方式與教學手段說明、技術准備,以及前期教學狀況、問題、對策等研究說明。 我對《光的反射》這一節課是這樣做教學背景分析的: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光的反射》是八年級物理第四章第二節的內容,也是本章的重點內容,它與日常生活、生產、軍事、航天技術等都有密切的聯系,屬於理解的知識。光的發射定律是初中光學的核心內容,為學習《平面鏡成像》鋪平了道路,也為高中的進一步學習打下了基礎。 二、學情分析 學生已掌握了光的傳播規律,為本節的學習奠定了基礎。由於有生活經驗,學生對本節的內容會比較感興趣,探究熱情高,但缺乏探究經驗,動手動腦能力不強。 三、教學目標 (一)知識和技能 1、了解光在物體表面可以發生反射。 2、了解光的反射規律,初步培養學生進行實驗探究的能力。 3、知道反射現象中光路的可逆性。 4、了解鏡面反射和漫反射,它們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二)、過程和方法 1、經歷探究「光的反射規律」,用實驗的方法獲得反射光線、入射光線跟法線位置的關系,測量反射角和入射角,總結探究的結論,獲得比較全面的探究活動的體驗。 2、通過觀察,理解鏡面反射和漫反射的主要差異。 (三)情感、態度、價值 1、在探究「光反射時的規律」過程中培養學生的科學態度 2、密切聯系實際,提高科學技術應用於日常生活和社會的意識 四、 教學重點: 通過實驗探究光的反射規律。 教學難點: 切實引導學生有序地進行實驗探究,並准確理解光的反射定律。 六、教法:學生自主探究法、教師引導發現法、討論法 學法:科學探究法、合作交流法、自主學習法

F. 初中學生的學情分析

初中生學情分析

  1. 七年級學情分析
    七年級學生生理,心理不夠成熟,社會經驗不足,法律意識薄弱,大部分學生家長包辦過多過細,自我防範意識和能力很差,農民工子女集中的學校,因學生家庭環境等原因,安全隱患多。
    七年級的學生對"意志"的 內涵可能認識並不深刻,有必要讓學生對意志有更深刻的認識.另外,現在大多數學生是獨生子女,生活條件相對比較優越,缺乏應有的鍛煉,心理承受能力教弱,意志品質水平較低.因此,我們有必要引導學生認識意志和鍛煉意志.
    從年齡特點來看,七年級學生好動,好奇,好表現,應採用形象生動,形式多樣的教學方法和學生廣泛的,積極主動參與的學習方式,去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生理上,學生好動,注意力易分散,愛發表見解,希望得到老師的表揚,所以在教學中應抓住學生這一特點,發揮學生的主動積極性.初中生正處在身心發展、成長過程中,其情緒、情感、思維、意志、能力及性格還極不穩定和成熟,具有很大的可塑性和易變性。同時,我校學生理論知識比較薄弱,但思維活躍,課堂敢於發言,素質整體上呈現多層次的特點。

  2. 八年級學情分析
    由於當代中學生絕大多數是家裡的獨生子女,所以養成了他們很多人中以我為中心的心理,他們中有些人義務意識淡薄,有些人在行使自己權利的時候,不關注國家、集體、社會的利益和他人的合法權益。另外,由於中學生是弱勢群體,有可能面對侵權受到傷害,而不知道用合法的方法和程序去保護自己。因此,對他們進行權利、義務教育,使之明確如何正確行使公民權利,自覺履行公民義務就是一件非常必要的事情。

  3. 九年級學情分析
    九年級的學生受認知結構、能力水平的限制,對事物的認識還停留在表面上,學生享受著科技進步和教育發展的成果,但對於科技與教育戰略地位的認識還有待深化,一部分學生還存在學習目的不明確,學習動力不足等問題。依據課程標准九年級的學生應該了解我國在科技、教育發展方面的成就,知道與發達國家差距,理解實施科教興國戰略的現實意義,感受科技創新、教育創新的必要性,努力提高自身素質。所以,我認為本節課的重點和難點是:為什麼要實施科教興國戰略;科技創新、教育創新的必要性。

G. 初二英語期末考試試卷分析600字作文

(一)試卷整體情況分析
本次期末考試試卷不僅強調了英語學習的交際性原則,而且注重了學生的基礎知識考查,很好地體現了英語教學中的「交際性、時代性、開放性」原則,並突出了新課程標准下素質教育的要求,重視對學生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考查,注重語境的創設,強調語言的實踐性,突出了語言運用能力的考查,主、客觀題比例適中,比分合理,題量適度,學生有足夠的思考時間,試卷內容具有生活氣息和時代特點,充分體現了學科特點和人文精神,較好地體現了新課程倡導的評價理念。本次試卷主要具有以下特點:
1.覆蓋面廣,題量適度,比分合理,難度適中。基本涵蓋了本學期所學的知識,試卷能夠較好地反映學生的真實水平。注重基礎知識,能較好地引導學生踏實學習,夯實基礎的良好學習習慣。難度系數適中,既有大量的基本題,也有讀寫綜合等能力拔高題,能較好地反映學生的學習層次。
2.重視語境的創設,強調語言的實踐性,突出對語言運用能力的考查。這些題型都強調了在特定的語言環境下,要求學生通過觀察、判斷、分析等思維過程,找出正確的應答。需要學生具有分析、綜合和推理能力。
3.重視對學生「雙基」的考查。基礎知識的考查,有利於在日常教學中重視雙基的訓練和落實,為以後的學習夯實基礎。
(二)學生完成試卷情況分析
1.雙基知識學得不夠扎實。
2.閱讀理解能力差。對不認識,不理解的單詞和句子學生不能通過閱讀去猜測或迴避,不能帶著問題去分析理解文中的關鍵句,缺乏必要的答題技巧和方法。
3.分析能力差,導致部分學生失分較多。
4.綜合應用語言能力差,學生沒有掌握答題技巧和方法。
5.聽力能力差,缺乏聽力技巧。
三、教師教學工作情況分析
1.培優力度不夠大,致使優分率不高。
2.對於培養學生英語學習興趣所下的力度不夠。
3.學困生的輔導力度不夠。
4.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缺乏對學生讀寫綜合題方法指導,致使學生得分較低。
5.平時對學生的聽力訓練的比較少,沒有進行針對性的訓練。
四、今後努力的方向
1.深入學習英語新課程標准,在新課程理念的指導下把握教材的知識體系,理解、研究教材,尋找教材中知識與課改的結合點,然後進行教學設計。
2.注重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如書寫習慣),訓練有效的學習策略,激發並維持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樹立學生的自信心,引導學生主動積極的學習英語,開闊學生視野,多渠道、大容量地給學生提供具有時代感的英語信息。
3.加強語言運用能力的培養,少講解,多給學生實際運用語言的機會,在用中學英語,在學中用英語。課堂教學練習化、任務化,使學生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提高聽說讀寫的能力。
4.面向全體學生,防止兩極分化,教學目標的設定要低起點,高落點,讓英語較薄弱的能常體驗成功的樂趣,也讓能力強的同學有廣闊的發展空間。
5.進一步更正教學觀念,真正以學生為主體,課堂中給學生提供思考的時間和空間,提供學生思維的機會,嘗試各種教學模式,如講授、活動、討論、探究,增強學生自主學習的機會,從而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
6.加強聽力訓練。但是每次的聽力訓練時間不宜過長,以做一份中考聽力試題為宜,因為聽力訓練需要學生非常專注,注意力非常集中,過長時間做聽力效果不是很好,最好是天天聽一點。
7.單項選擇一定要強化語境意識。做題時既要考慮語法,更要考慮語境,考慮意義上的連貫和合乎邏輯,特別要加強交際用語的操練和鞏固。
8.閱讀理解要以語篇訓練為主,要從整體理解出發,特別要領會作者的寫作意圖。同時要指導學生作好心理准備,出現生詞是很正常的,不必緊張,要善於根據題目要求捕捉信息。老師在這方面可以對學生進行必要的指導。
9.加強書面表達的訓練。要指導學生如何看圖和提示,如何抓住要點,如何正確使用簡單句,如何把簡單句串連起來等。

H. 初二學生學情分析

作為一位老師,不應該阻止他們發展自己的愛好興趣的。至於學習跟娛樂兩方面,專其實並沒有太大沖突矛盾屬。在乎於它們之間的調整安排。你可以用點時間跟學生講一下學習和娛樂兩方分別的重要性。如果不娛樂,整天在埋頭苦幹學習是效率非常低,腦細胞得不到放鬆,容易引起學生精神緊張和厭學的情況。然而,經常去娛樂,這回放鬆自己,這也會讓學生引起只想玩不想學習的想法。初二學生,很快就要中考了。雖然中考沒高考殘酷和緊張,但是它卻是高考准備的敲門磚和墊腳石。所以不可以忽視。這位老師,我建議你讓自己的學生,如果按一星期五天的正常時間,你可以讓學生在星期二,四打籃球。不要天天打球,他們可以去圖書館看點課外書。

I. 人教版八年級上冊英語教學計劃

海南東坡學校2011-2012學年度第一學期
教 學 工 作 計 劃

姓名時秀傑 科組 初中英語組 任課年級 初中二年級

一、 學期教材內容體系分析
Unit 1 How often do you exercise? 1. 能討論經常發生的活動。 2. 能使用頻率副詞(always,usually,sometimes,never)來討論日常活動的頻率3. 能以How often提問及回答
Unit 2 What』s the matter? 1. 能用what』s the matter語句詢問別人的健康狀況2. 能描述自己的健康狀況以及飲食習慣
Unit 3 What are you doing for vacation? 1. 學會用現在進行時形式表示將來發生的動作2. 知道哪一些動詞可以用這種形式
Unit 4 How do you get to school? 1. 能運用各種方式表示交通途徑。2. 會用HOW ..提問以及回答。
Unit 5 Can you came to my party? 1. 會使用can語句征詢意見2. 可以了解西方國家的party以及它們的風俗習慣。
Unit 6 I』m more outgoing than my sister? 1. 能描述事務或時間的屬性以及人的性格特徵。2.能學會運用形容詞的比較等級。
Unit 7 How do you make a banana smoothie? 1. 能描述動作或事件發生的先後順序。2. 能分辨並正確使用first、next、then、finally
Unit 8 How was your school trip? 1. 學會描述過去發生的事物、活動以及自己的感受2. 復習動詞過去式的規則和不規則變化3. 能用how was/were…句型詢問事情的情況
Unit 9 When was he born? 1. 能用英語說出一年裡的重要節日。2. 能用英文說出十二個月份與日期。3. 能使用適當的時間介詞(in, on, at)。
Unit 10 I』m going to be a basketball player. 1. 能學會用be going to 表示將來計劃的動作或活動。2. 了解社會對各種職業的看法。3. 用英語談論自己的理想
Unit 11 Could you please clean your room?
Unit 12 What』s the best radio station?

二、 學生基本情況分析
本屆八年級學生的英語基礎方面還很薄弱,經過上學期我們英語老師的不懈努力,年段學生的基礎知識得到了加強,學習態度也有所好轉。但是學生整體的惰性還是很強,自覺性很差。
另外,學生在情感態度,學習策略方面還存在諸多需要進一步解決的問題。例如:很多學生不能明確學習英語的目的,沒有真正認識到學習英語的目的在於交流;有些同學在學習中缺乏小組合作意識;大多數同學沒有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不能做好課前預習課後復習,學習沒有計劃性和策略性;不善於發現和總結語言規律,不注意知識的鞏固和積累。

三、 學期教學任務目標
Unit 1 How often do you exercise?
Unit 2 What』s the matter?
Unit 3 What are you doing for vacation?
Unit 4 How do you get to school?
Unit 5 Can you came to my party?
Unit 6 I』m more outgoing、
Unit 7 How do you make a banana smoothie?
Unit 8 How was your school trip?
Unit 9 When was he born?
Unit 10 I』m going to be a basketball player.
Unit 11 Could you please clean your room?
Unit 12 What』s the best radio station?
四、 教學重點難點

五、 教學設想
1.認真專研教材和課標,精心備課,認真上好每一堂課。確定每堂課的基礎內容,預備內容和拓展內容,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不同需求。
2.充分利用現有的現代化教學設備,加強直觀教學,提高課堂效率。
3.多與學生溝通,了解學生學習狀況和需求,及時改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和不足。
4.積極開展豐富多彩的英語活動,提高學生興趣。如單詞聽寫比賽、學唱英文歌曲等。
5.注重個別輔導,在面向全體學生的基礎上,培優補差。
6.不斷學習,加強自身素質和業務能力的提高

六、 具體安排
周次 日期 教學進度(單元、節章) 每周授課課時 備注
1 9月1日—
9月4日
2 9月5日—
9月11日
3 9月12日—
9月18日
4 9月19日—
9月25日
5 9月26日—
10月2日
6 10月3日—
10月9日
7 10月10日—
10月16 日
8 10月17日—
10月23 日
9 10月24日—
10月30日
10 10月31日—
11月6日 期中段考
11 11月7日—
11月13日
12 11月14日—11月20日
13 11月21日—
11月27日
14 11月28日—
12月4日
15 12月5日—12月11日
16 12月12日—12月18日
17 12月19日—12月25日
18 12月26日—2012年1月1日
19 1月2日——
1月8日
20 1月9日——
1月14日 期末段考(中學1月14日放寒假)
備註:

J. 初二英語說課稿

新目標英語八年級(上)Unit 8說課稿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地位及作用
1、新目標英語教材概述
《新目標英語》教材的語言教育理念是:知識用於行動強調「語言應用」,培養「創新、實踐能力」,發展「學習策略」。 它採用任務型語言教學(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模式。教材中每單元都設計一個或幾個與該單元話題有關的任務,讓學生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使用英語獲取信息,用英語進行交流,培養運用英語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新目標英語》有以下幾個特色:
(一)圖文並茂。翻開課本,你都能夠在每一頁上看到一幅副充滿情趣,幽默生動的畫面,令你眼睛一亮。
(二)實用性強。每個單元的選材都來源於學生的學習和生活,與學生的年齡特徵、認知結構、生活經驗密切聯系。
(三)注重交際。針對中國學生學英語普遍存在的「聾啞病」,教材設計了大量的聽說讀寫材料。
(四)詞彙量大。第一冊有詞彙700個左右,第二冊約450個,第三冊約450個,第四冊約400個, 第五冊約500個,合計2500個。這一點正好達到《英語課程標准》5級的要求。
2、單元分析及教材處理
本課是新目標英語八年級上冊第8單元,教材以 How was your school trip ? 為中心話題,圍繞著描述「過去發生的事情」展開,學習和運用一般過去時態的一般疑問句Did you go/see /buy…? Were there any…?詢問過去的事件,讓學生學會談論和分享過去發生的事件。本課教學內容與學生的實際生活密切相關,易於引發學生運用簡單的英語進行交際和交流。在學習活動中,學生通過交換對過去發生的事情的描述及看法,促進學生之間和師生之間的情感交流,增進情誼。Section A的主要學習內容是:復習一般過去時態和動詞的規則與不規則變化,學習一般過去時態的兩種一般疑問句: Did you…? Were there any …?教材安排了許多聽,說,讀,寫的任務活動,我將靈活運用這些活動,將其中的一些活動進行變化或整合,如:1c,2c和3c的Pairwork活動內容相似,我將把2c和3c整合成一個Interview(采訪)的任務活動。
(二)教學目標
根據《英語課程標准》關於總目標的具體描述,結合第八單元的教材內容,我按語言知識、語言技能、學習策略、情感態度、文化意識五個方面將本單元的教學目標細化:
1、知識目標:單詞:學習掌握詞彙Aquarium, science center, gift shop, seal, shark, octopus, autograph, won,ate,Chicago.else等。
功能:描述過去發生的事情
語言結構:規則動詞和不規則動詞的一般過去式
一般過去時的一般疑問句
句型:Did you go to the zoo? Yes, I did. No, I didn』t. I went to the aquarium.
Were there any seals? Yes, there were. No, there weren』t any sharks.
I saw some sharps/ I went to the aquarium.
2、語言技能:聽:能識別不同句式的語調,並能根據語調變化,判斷句子意義的變化;能聽懂本課學習活動中的問題,做出較得體的回答。
說:能在本課的任務型活動如:游戲、調查、故事接龍等中進行簡單有交流。
讀:能正確朗讀本單元對話和句型;能查閱工具書為完成任務做准備。
寫:能寫出本節課學習的單詞和句型,能運用簡單的句子寫出過去的活動和感受。
3、學習策略: 抓住用英語交際的機會,在交際中把注意力集中在意思的表達上,必要時借
助手勢和表情。
主動參與學習活動,善於和他人合作。
4、情感目標: 通過描述過去所做的事,表達自己的看法,使學生在人際交往中學會尊重和理解別人,學會交換不同的看法,了解他人的喜好,增進情誼。
5、文化意識: 用恰當的方式表達贊揚或自己的觀點;了解英、美國家中小學生的業餘生活,培養世界意識。
(三)教學重點及難點

重點 難點
1. 復習詞彙museum, beach, zoo, dolphin, pizza, ice cream, friend, movie, went, saw, were, played, read, visited, cleaned 等句型:How was your weekend? It was great. Where did you go on your vacation? I went to the beach.2.學習詞彙aquarium, science center, gift shop, seal, shark, octopus, autograph, win3. 學習句型Did you go to the zoo? Yes, I did. No, I didn』tWere there any seals? Yes, there were. No, there weren』tI saw some sharps/ I went to the aquarium.What else did you do? 1、一般過去時的規則動詞和不規則動詞。2、一般過去時的肯定句和否定句。3、Did you, were there 引導的一般疑問句。
二、學情分析
1.初中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較低,形象思維能力強,但注意力容易分散。本課擬以故事、小品、漫畫或動畫等形式展示,並配以豐富的色彩,從而增強學生的興趣和注意力。根據教育心理學,如果學生對於一件事物有極大的興趣,他們就會排除主觀和客觀的種種消極因素,盡量全身心地投入到知識的學習中去。
2.初中生的學習心理特點: (1)興趣:對英語普遍感興趣,但有很大的不穩定性,好奇心強,求知慾旺盛,已不滿足教師對課文的簡單重復。(2)記憶:對刺激記憶手段多的知識記憶深刻,遵從記憶規律。(3)思維:偏重於形象思維,對片面,零碎的材料尚缺乏一定的概括分析能力。(4)評價:主要通過他人評價初步形成對自己的評價,所以很在乎他人的評價;自我認識較模糊、片面,但自我意識卻不斷增強。因此,在本課教學過程中,在注重啟發引導,培養學生分析、概括能力的同時,更要注重教學方法的靈活性,通過任務型教學法,情景交際法,全身反應教學法等,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讓學生樂於接受,易於接受。
3.初二上期的學生經過一年多的學習,有了一定的英語基礎知識和聽說能力,正逐漸向讀、寫過渡,同時,學生們對英語學習還保持著較濃厚的興趣。經過一年的新課程理念的熏陶及實踐,有了初步的自主、合作、探究、實驗的能力。
4.本單元學情剖析:本單元的主題是談論過去的事情,可以採用活動教學法和Role playing的學習策略,學習新詞彙,掌握重點句型,同時能比較好地運用到實踐中,解決類似問題。做到既能鞏固所學知識,又能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綜合運用語言能力。
三、教法滲透
1、教學設計思路與教材處理:
《新目標英語》中的具體語言目標是通過各種各樣的Tasks來實現的;學生需要運用具體而特定的行動來完成一定的交際任務。整個教學過程中,各種語言結構與語言功能與不同的學習任務有機的結合。任務活動所謀求的效果不是一種機械的語言訓練,而是側重在執行任務中學生自我完成任務的能力和策略的培養;重視形式在完成任務過程中的參與和在交流活動中所獲得的經驗。因此本節課我將始終引導學生通過完成具體的任務活動來學習語言,讓學生為了特定的學習目的去實施特定的語言行動,通過完成特定的交際任務來獲得和積累相應的學習經驗,讓學生在用中學,在學中用(Learning by using, learning for using)。
2、教學原則
l 活動性原則 提倡學生主動參與,體驗,交流,合作,探究等多種學習。
l 合作性原則 以學生為主體,師生合作,生生合作,體現教與學的互動,交往。
l 任務型原則 任務驅動—激發動機;任務完成—激勵學習積極性;執行任務—培養責任 心和合作精神。
l 情感性原則 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和始終保持良好的學習情緒。
3、教法運用:
本課主要運用「任務型教學法」,並輔助於TPR 全身反應教學法、情景交際教學法和猜謎活動。
l 任務型語言教學法
任務型的教學活動,是讓學習者通過運用語言來完成各種各樣的交際活動。學習者通過表達、溝通、交涉、解釋、詢問等各種語言活動形式來學習和掌握語言。它應具備以下特點:(1)以任務為中心,而不是以操練語言形式為目的。(2)任務的設計焦點應該是解決某一具體的貼近學生生活的交際問題。在任務型語言教學中,教師要從學生「學」的角度來設計教學活動,使學生的學習活動具有明確的目標,並構成一個有梯度的連續活動。在教師精心設計的各種「任務」中,學生能夠不斷地獲得知識或得出結論,從注重語言本身轉變為注重語言習得。從而獲得語言運用的能力而不是僅僅掌握現成的語言知識點。隨著「任務」的不斷深化,整個語言學習的過程會越來越自動化和自主化。
在本課的任務型語言教學中,我將依據課程的總體目標並結合教學內容,創造性地設計貼近學生生活實際的任務活動,吸引和組織他們積極參與,使學生通過觀察、思考、討論、交流和合作等方式,在一種自然、真實或模擬真實的情境中體會語言、掌握語言的應用。
l 全身反應教學法
全身反應教學法(Total Physical Response,縮寫為TPR)是加州心理學家James J. Asher(詹姆士J.艾謝,1988)提出來的,注重語言學習中的互動模式,認為學生在一個較放鬆的環境中學習效果最佳。緊張、焦慮的情緒對學習英語不利。在課堂教學的具體實踐中,讓學生根據教師發出的指令做動作,或模仿聲音。孩子不必用語言做出反應,以聽力訓練為主,待聽力和理解能力得到提高後,方進入說話訓練,是自然而然的學會語言的方法。
l 情景交際法
課堂教學以情景交際教學法為主,盡量給學生以足夠的聽、說、讀的機會,聯系課文實際,創設情景,引入討論主題,在交際中學英語。情景的設計注意銜接的自然性,主題的設計強調知識的漸進性和討論的可行性,並注意情感體驗和概括、推理思維的培養。
4、教學手段
l 多媒體輔助:用flash 軟體將本課所需要的動畫、錄音、圖片、文字、圖表和音樂製成CAI軟體,使抽象的語言變得直觀,為學生運用英語進行交際創設情景,實現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和人機互動的多向交流。
l 非測試性評價:傳統的評價觀念的出發點是學科本位,只重學科,不重學生發展。 要體現新課程標準的實施效果,評價體系應該「正確反映外語學習的本質和過程,滿足學生發展的需要」。為了達到這一目標,唯有重視形成性評價,充分發揮其積極作用,促進新的評價體系的形成。因此,本課我將各種活動設計成小組活動並開展小組競賽和填寫課堂自我評價表等非測試性評價手段,幫助學生學會自主學習,學會與人合作,培養創新意識以及具備科學的價值觀。
四、學法指導
新制定的《英語課程標准》把「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樹立自信心,培養良好學習習慣和形成有效策略,發展自主學習和合作精神」放在了首位。依據課改的精神,我從以下幾個方面對學生進行學法指導。
1、學習方法的指導
培養學生觀察力,想像力,記憶力以及思維能力。用生動的課件調動學生的感官進行聽說讀寫的訓練。
2、學習積極性的調動
我在教學過程中創造一種開放的,和諧的,積極互動的語言氛圍,把課堂變成有聲有色的舞台,讓學生在樂中學。
3、學習能力的培養
通過連貫的聽說讀寫,游戲,競賽等,培養學生的交際能力,發展他們的思維能力。
4、學習策略的指導
本節課將在課堂活動中把學生分成四人小組的學習小組,讓他們圍繞著課堂任務分工合作,在活動中相互探討、相互交流、相互合作,從而獲得知識、技能和情感體驗,發展他們的能力。創建開放式,探究式的課堂,有意識滲透學習策略的訓練。我讓學生觀察課件畫面,回答問題,讓學生學會使用認知策略;讓學生表演對話,實現交際策略;引導學生交際,主動練習和實踐,是調控策略的體現。充分利用多媒體,錄音,卡片等是資源策略。

熱點內容
優先分析英語怎麼說及英文翻譯 發布:2025-09-13 01:49:12 瀏覽:591
我不喜歡睡覺翻譯成英語怎麼說 發布:2025-09-13 01:46:19 瀏覽:564
我不是人用英語怎麼翻譯 發布:2025-09-13 01:42:31 瀏覽:928
我喜歡人少地方英語怎麼翻譯 發布:2025-09-13 01:39:15 瀏覽:242
唱的很好翻譯英語怎麼說 發布:2025-09-13 01:35:28 瀏覽:946
太流利英語怎麼翻譯 發布:2025-09-13 01:32:24 瀏覽:993
從很小就認識英語怎麼翻譯成英文 發布:2025-09-13 01:24:47 瀏覽:152
家庭住址翻譯成英語怎麼說 發布:2025-09-13 01:24:38 瀏覽:437
雙苯胺英語怎麼說及英文翻譯 發布:2025-09-13 01:22:27 瀏覽:386
銀色翻譯成英語怎麼說 發布:2025-09-13 01:22:21 瀏覽:3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