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年級學生 » 學生誤區英語怎麼說

學生誤區英語怎麼說

發布時間: 2023-04-18 13:48:44

『壹』 中英翻譯里的常見誤區

中英翻譯里的常見誤區

學生認為是詞語句型用得不夠好,但其實根源在於:漢英翻譯過程中的“中式思維”。下面總結一些中英翻譯里常見的誤區,一起來看看吧!

1. 單詞意思配對=能用?

在翻譯過程中,我們經常會遇到不知道怎麼翻的詞。翻遍字典,終於找到那個跟中文意思對應的英文單詞,很開心就用了。可是,意思匹賀納配就能用了嗎?

看兩個例子:

【例1】(老人發揮光和熱後)像渣滓一樣被扔到在一旁。

They were thrown away like dregs of society.

“A word is known by the company it keeps.”答旅漢英語言差異很明顯的一點是,英語的單詞並不獨立使用,而是有一定的搭配跟語境的。例1中的“dregs”在Collins Dictionary中的解釋是“The dregs of a liquid are the lastd rops left at the bottom of a container, together with any solid pieces that have sunk to the bottom.”,而“dregs of society”則指 “the people who you consider to be the most worthless and bad”,顯然原文中的“渣滓”既非“液體沉澱物”,也無“人渣”這樣的貶義色彩,而是指“useless/ unwanted/ waste”。

因此,在查到英文單詞之後,建議先查看其英文釋義及相關例句,弄清楚該單詞的常用搭配及適用語境,再行使用。

2. 忠實原文=有啥說啥?

嚴復說:“譯事三難:信達雅。”位列第一的“信”,指的是忠實原文。基於此原則,有學生往往中文怎麼說,英文就怎麼說,忽視了中英語言思維的差異,讓譯文變得贅余且難懂。

1)repetition

在漢語中連續使用某個詞語是常事,英語則不然。需要連續提及某個詞語時,英語往往需避免重復。常見的方法包括:

代詞

換近義詞or片語

從前後句的邏輯關系出發,考慮合句

【例2】I am a fan of photography. Lucy also likes taking photos.

I am a fan of photography, and so is Lucy.

清拍凳雖然句子由名詞換成了動詞片語,但其實句子結構還是很啰嗦。因此句子‚做了兩個變動:增加連接詞and進行合句;用so指代“a fan of photography”。

2)unnecessary words

英語詞彙概括力強,詞義范圍寬;漢語則相對比較具體,以具體的形象表達抽象的內容。如,

【例3】accelerate the pace of economic reform(加速經濟改革的步伐)

【例4】We must make an improvement in our work(改善工作)

此處兩個例子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真正make sense的僅是其中個別詞彙,即economic reform、improvement。例3中的pace、例4的make其實都沒有意義,可以簡潔化為:

accelerate economicreform

We must improve ourwork.

3)noun plague

中文在羅列一堆詞語後,常會用一個“范疇詞/抽象名詞”進行概括,如“價格、政策、原料等因素”。而英語往往具體直接。如,

【例5】…at that time the situation in northeast China was still one where the enemy was stronger than the people’s forces.(當時東北的形勢是,敵軍勢力強於解放軍)

此處“situation”的使用讓句子變得很啰嗦,因為情況的具體內容已經在後面從句有所體現。可直接表達為:at that time the enemy was stronger than the people’s forces in northeast China.

【例6】The prolongation of the existence of this temple is e to the solidity of its construction.(這座寺廟長久屹立的原因在於其建築堅固)

這個句子讀下來,只有一種感覺:求說人話。晦澀難懂的根本原因在於它一句話里用了4個抽象名詞,讓整個句子變得“wooden”。簡化之後:

This temple has enred because it was solidly built.

“Vigorous wiring is concise.”(The Elements of Style by William Strunk)很多學生在翻譯的過程中走入了這么一個誤區:我要用高大上的詞and高大上的句型,讓我的英文高大上起來。但這樣做往往事與願違。好的英文不在於你用了多少難詞難句,而是你的表達是否具備可讀性(readability),因此精準簡潔是第一準則。

(*例3-6摘自The Translators Guide to Chinglish by Joan Pinkham)

3. 中文句子結構=英文句子結構?

初做翻譯,很容易局限於原文的句子結構,甚至譯文僅是把中文換成對應的英文單詞,以求通過“形式等值”達到“語言等值”。但中英句子結構存在巨大差異性:英語大量使用從句、短語,層次分明,好比一棵樹,由主幹分出枝幹;漢語多並列,多短句,層次不顯,類似砌磚,一塊放完再下一塊。因此翻譯不該翻“形式”,而是翻“意義”,尤其是涉及修辭的時候。

【例7】一周來陪奶奶聊一次天的義工像是在一潭死水中投下一顆石子,激起一些波浪,卻隨著石子沉進水底很快又消失不見,潭水又恢復寂靜。

The coming and the company of the volunteers is like casting a stone into a pool of stagnant water, stirring up some waves but with the stone sank to the bottom of the pool and disappeared, water returned to silence.

譯文很完整地把原文的結構重現了(暫且不考慮語法錯誤),但讀下來卻沒法弄清句子到底想說的是什麼。原因很明顯:譯文只是寫出了比喻的“喻體”,但這個比喻真正想說明的point並未點出。原文句子想說明的其實是“義工的周訪沒有改善老人們的生活”,譯文可以點出“死水投石”這個比喻後,把語意說白。如:Volunteers’ weekly visits, just like casting a stone into a pool of stagnant water, make no difference to the seniors’ existing life.

“中式思維”當然不僅僅只是這些,上面總結的幾種只是在學生文書中常見的誤區。可以發現,英文表達不夠native的原因更多是句內、句間的邏輯是否符合英語思維。而這一點,從平常背單詞留意英文釋義和例句、閱讀英語文章留意寫作思路這些小習慣開始慢慢培養起來。

4. “的.”=“of”?

很多學生看到“的”經常簡單粗暴理解為“屬於、從屬”,反射性的就會翻成“of”,例如:

【例1】……奠定了我那一顆對探索未知嚮往痴迷的心。

…settled a heart of fascinating about the undiscovered future.

【例2】…觀摩學生的實驗。

……learn from the research of the students.

在遇到“的”時,建議先分析“的”在原文表示什麼邏輯關系。如例1中,“的”其實是定語的一部分,作為“心”的一個修飾語,應譯成“a heart that fascinates about….”。例2中,“實驗”和“學生”並非所屬關系,而是主賓,即“學生做實驗”,可譯為“research concted by the students”。

同時應注意,A of B的准確用法(of片語不做具體分析):

1)A屬於B。如,

a book of mine (= one of my books)

2)A是B的一部分。如,

the roof of the house

a member of the football team

3)A提示B性質、特徵。如,

the city of London

the state of California

4)A和B是動賓or主謂關系。如,

the arrival of police (= The police arrived)

the payment of bills (=to pay the bills)

5. “但”=“but”?

在看到中文的“但是”時,學生很多時候會不假思索地處理為“but或者however”,沒有仔細考慮原文是否存在“轉折”關系。

比如,

【例3】……數學向我展示了數與邏輯的魅力,但更重要的是,它讓我在求解思考的過程中學會了迎難而上。

【例4】老師很欣賞我對參加課外活動的積極態度,但也提醒我要兼顧學習。

上述兩個例子中的“但”均沒有“轉折”的含義。例4的“但”表示“進一步說明”,翻出“most importantly”即可;例5好像是在表示轉折,但注意此處兩個動詞,“欣賞”和“提醒”,以及兩個賓語,“課外積極”和“學習”,均不是非此即彼的兩個相反方向(but/ however),而更像是“並列”,即“欣賞,同時提醒”(and/ meanwhile)。

but和however常用於表示強烈的轉折、對比,如(例句來源於Longman Dictionary),

It’s an old car, but it’s very reliable.

an extremely unpleasant disease that is, however, easy to treat.

;

『貳』 英語翻譯:陷入誤區

這句話是比較典型的中式的表旁碰達,我建議您結合前後文的語境再斟酌一下,不一定按照字面的意思翻譯。比如說您可以翻譯成:

I had took the wrong way.或者It was a wrong path意思是說我選擇了一個錯誤的路徑,也可以理解為陷入誤區。

或者可以運爛談說: latter, I found out that this become to be a bottleneck.意思是說後來發現這成為了一個「瓶頸」。

我覺得英文翻譯首先需要了解前後文的語境,然後才能相對准確的翻譯,個人意見,僅歷斗供參考。

『叄』 小學英語學習,單詞學習常見誤區

前面我們了解過音標學習的常見誤區,這次跟隨培訓機構來了解一下,小學英語學習,單詞學習常見誤區。還不知道這些誤區的家長趕快收藏起來吧!誤區一:單詞是死記硬背下來的,沒有捷徑可走。英語的單詞都是按掘早念照26個字母的一定規律排列,除部分特例所組成的。英語的音標讀音有很多相似,這就會出現判困單詞死記硬背下來的,但是寫不出來。但是單詞學習並非沒有捷徑可走,我們可以根據單詞的詞意、前後綴相同來記憶單詞。誤區二:具備基本詞彙量就能夠閱讀、寫作及交流。中文的常用詞彙量大概在3500到5000字左右可以完成基本的閱讀寫作,看到不認識的字根據偏旁自首也能猜到的字。但是英語就不同了,使用英語的國家太多,英語也在使用過程中發生了翻天覆地的改變,導致英語里你能猜出發音但不知道意思。誤區三:背單詞太難,受不了背單詞當然難,讓人難以忍受。可是單詞背出來的效果遠不如掌握單睜瞎詞的學習規律效果好。學習英語要活力充沛,掌握學習方法。培訓機構的自然拼讀課程採用國際原版少兒自然拼讀課程Sounds Great ,全球最暢銷的自然拼讀教材之一,適合4-12歲零基礎的學生 ,運用歌曲、故事、韻文、游戲、繪本等多樣形式,讓拼讀學習充滿樂趣,幫助孩子實現“見詞能讀、聽音會寫”。

『肆』 「誤區 」英語怎麼說

error zone

『伍』 幼少兒英語詞彙教學常見誤區,解決方法有哪些

誤區一:重「背」輕「用」
許多幼少教師一直有這樣的困惑:
很努力的教孩子們英語單詞,也鼓勵他們記憶單詞,但很難看到孩子們的單詞量有質的提高。且單詞教了一大堆,但是要求真正用英文交流時,發現孩子們還是很吃力……漸漸地老師也會失去信心。
原因是:
教師並沒有足夠重視「運用」,只強調了「教與背」。邊學邊用、兩者結合在詞彙記憶中非常必要。在教某一單詞的同時,教給孩們其基本用法和不同用法,不斷練習。
如想表示「很、非常」的意思,學生往往只會用very。實際上,有很多由形容詞派生出來的副詞,都可以很好地替代very。以天冷為例, It』s
extremely
cold。這樣的表達不僅讓人賞心悅目,還可避免重復。學習的目的,最終是為了運用。如果記憶和應用的橋梁就中斷了,辛苦的記憶不就是浪費精力嗎?
誤區二:依賴中文釋義,重「認詞」輕「辨詞」
許多學生習慣於看漢語背單詞,背單詞的過程就是把英文單詞在腦海里翻成漢語的過程。
這樣,學生容易形成對一些句子的誤解,例如:
1. The tiger is dangerous.
2. The tiger is in danger.
這兩句話究竟哪個對呢?從語法角度來說,兩句都對,但是意思完全不同:第一句中的
dangerous(危險的),表達的意思是老虎是兇猛的動物,對於人類叢蠢來說,老虎非常「危險」;第二句中的danger(危險),意思是說,老虎碰到了一個更加兇猛的傢伙,它的處境非常「危險」。
學生過於依賴中文釋義還有另一個問題,即無法精確表現近義詞之間的區別。比如,match和race這兩個詞
的意思都是「比賽」,但有很大的區別,前者是說有雙方參與、對打的比賽,像橄欖球比賽,而後者是競速比賽,像跑步。所以,在給孩子教單詞時,既要光是知道一個詞的詞義是遠遠不夠的,還必須知道這個詞與其他詞,尤其是其同義詞和近義詞的區別。
希望能哪侍幫助到你,望采李鄭吵納!

『陸』 小學生英語學不好的六大誤區及對策

對策:學好發音是重點

千萬別死背單詞的拼寫,那樣跟死背電話號碼沒有差別,誰也背不下成千上萬的電話號碼,同樣誰也背不下成千上萬個由26個字母組成的電話號碼(即英語)。

英語是拼音文字,記住英語單詞的最正確方法、也是最簡單方法、最可靠方法就是記住單詞的發音。其他的方法都不是根本方法,記住的單詞都會被忘記。

請大家想一想,有哪個中國人背過漢語拼音,可掌握了漢語拼音的人都可以用漢語拼音在計算機上打字,人們打字時打進的拼音是什麼,是記住的漢語拼音字母嗎,不是,而是漢字的發音,音發得準的人都能使用漢語拼音打字,同樣英語音發得準的人就可以記住英語單詞的拼寫。

中國人從沒有見過誰背漢語拼音,同樣外國人從沒見過誰背過英語單詞的拼寫,拼音文字靠發准音記住拼寫,這是天經地義的。要想記住英語單詞的拼寫,必須發准英語音。請練准英語單詞的發音,就可以進入記字無難,記字的境界。
【誤區二:背單詞是外語學習的首要】

對策:語言運用能力最重要。

有些家長總是認為校外英語學習課堂的老師如果不經常默寫單詞,就是不負責任。在檢查孩子學習成果時也以背會了多少單詞為標准,甚至對幼兒園和小學生也不例外。對於學前和小學生來說,培養興趣,獲取語感,形成規范的語音語調,養成大膽開口講英語的習慣是最首要的。

對於小學生和中學生來說,以聽說為主,正所謂要把耳朵「打通」,讓舌頭「靈活」,培養交際能力的訓練更重要。

【誤區三:「錢花到了就行」】

對策:正確的選擇是成功的一半,不是錢花到了就行,而是錢花對了才行。

家長在選擇學校時,首先要綜合考慮孩子的具體情況及其學校的教學特點。選擇正確了,會使其成為校內學習的有力補充,相族咐慧得益彰;反之,耗時低效,不如不上。學校類型選對了,還要考察辦學的質量和信譽。家長們應該慎重地分析比較,選擇社會信譽好,辦學態度嚴肅踏實,管理正規,有一定規模和歷史的培訓兆答學校。
【誤區四:家長會英語,可自己教】

對策:營造英語學習氛圍。

對於大多數少兒來說,學英語,應該有學伴,應該在課堂上學。課堂不僅滿足了視覺要求,激發興趣,而且能培養其觀察能力,拓寬學習渠道,培養合作精神。教師所營造的參與,求知和寬松的學習環境給孩子提供了充分的活動和交流的機會。孩子間的互助和競爭也會激勵進取心。

【誤區五:追求通級】

對策:學習過程是根本。

一些家長總覺得一紙證書在手,真真切切觸摸到了自己的付出得到的回報,心裡踏實。其實這種滿足讓孩子在不具備足夠實力的簡物情況下,以低分勉強通級不會有什麼積極作用。

當然級別證書並非一無是處,經過一個階段的學習和訓練後,積累到一定程度,水到渠成,再拿證書,把它看作這一階段的成果印證,其意義遠大於實用價值。當然,設置科學的級別考試是正確教學方法的導向,不過在選擇時應向有關專業人士咨詢。
【誤區六:尋找速成英語班】

對策:循序漸進才是真。

培養孩子成材,最忌拔苗助長。事實上,中國缺少以英語為第二語言的國家的那種語言環境,除了靠日積月累、循序漸進、長期的能力訓練外,無任何捷徑可走。當然教學得法,效率會高很多。

『柒』 應該注意哪些學習英語的誤區呢

英語作為素質教育的重要學科,一直被學生和家長重視,但是很多人卻陷入了英語學習的誤區。這里可以例舉幾個被學生們嚴重誤解的英語學習中的要點。

第一,死記硬背

由於英語並非我們的母語,所以無數人在初次接觸英語學習都會倍感吃力,甚至於無從下手,因此只能選擇“死記硬背”這種方法來學習。其實根據科學原理來看,這看似最簡單最直接的方法反而是最吃力不討好埋腔扮的做法。我們想想看,語言是用來干什麼的?是溝通交流的,我們每一個是在不斷與人溝通交流中才慢慢對於語言熟悉了解。說白了語言就不應該是通過學習來掌握的,而是通過一點一滴地應用,最後積少成多,在整體上達到了如果學習一般的效果。

但是要想學到純正規范的英語,不一定要深究語法,畢竟別人美國人也沒死磕過語法,還不是照樣張口就來。所以在這里我們一定要避免陷入這種誤區,雖然語法很重要,但是這絕不是學習的重點和學習的目的。我們不是為了學習語法而學習語法,而是為了學習語法來更好地記憶和掌握英語這門語言。語言的規范性一定要學習才能做大,模範和練習同樣可以達到要求,而且比前者更加快捷有效。

『捌』 誤區, 英語怎麼說

最好用misunderstanding,它是可數名詞,既有單數握拿攔形式,又有復數形式敏睜,看具體情況使用。
It's
no
more
than
a
misunderstanding.
這只是個誤會。
clear
up
misunderstandings
消段胡除誤解

『玖』 「誤區」與「對策」英文怎麼拼寫

誤區: misconception
對策: countermeasure

『拾』 英語口語的學習誤區

單詞的發音(pronunciation):很多中國學生都會考慮自己是學習英式發音還是美式發音呢?其實對中國的學生來說,英式和美式關系不大,因為最終我們都是中國式口音。
在這里,大家要明確發音(pronunciation)和口音(accent) 的區別。英語的發音只有一種,而口音是可以有很多的,跟國家和地區都有關系。世界上旁鎮主要的英語國家就是英國,通稱的英式口音;美國,加拿大,屬於北美口音;澳大利亞和紐西蘭口音也比較相近。一個優秀的英語口譯者,是不應該受到口音的限制而影響到自己的聽力,只要他的發音是准確的。
發音準確是英語口語的基本。發音不好,對於英語口語來說是致命的弱點,直接影響到聽力和交流。中國學生在學習發音的時候要特別注意長母音(long vowel sound),短母音(short vowel sound),重讀(stress),特別是重讀,是很多學生在學習發音的時候容易遺漏,這方面可以參考易格英語。在讀英語單詞的時候,切忌不要把自己語調(漢語發音的第二,三聲等)加上去,這樣很容易成為地方式發音。請一定要按照局爛字典上的音標去讀單詞,重讀和平聲要把握好。
發音有兩點要注意:清晰和飽滿,發音時不要模模糊糊的含在嘴裡。 要說地道的英語,整個句子的節奏感很關鍵,這其中包含:升調(rising intonation); 降調(falling intonation); 重讀(stress); 連讀(linking sound)。
英語句子的重讀其實有個大約的規律,通常重讀都在名詞和動詞上,而介詞,冠詞等都是需要重讀。連讀是使口語更Native的關鍵,連讀可以增強語速和流利程度。 很多學生的誤解,講到自己的口語不好,總是歸到單詞量上,碰到不會用英語表達的單詞和句子,總是急著去查找這個單詞,然後生搬硬套的放到一個句子裡面,這是中國式英語的由來,也是所說的Changlish.
英語口語最重要的不是單詞量,而是用最簡單的英語詞彙去把自己的想法表達出來。如果因為其中的一個單詞不會,而卡住,這個時候不應該去拼桐啟漏命想這個單詞,而應該試著換另外一種更簡單,易懂的英語去表達自己的想法。
另外一條就是:切忌怕別人聽不懂自己,而用英語解釋很多,這也是很多英語學習者的通病,解釋的越復雜,別人越聽不懂在講什麼。

熱點內容
釣魚和放風箏翻譯成英語怎麼說 發布:2025-08-26 19:36:04 瀏覽:977
面翻譯英語怎麼說 發布:2025-08-26 19:31:02 瀏覽:820
動物表演節目的作文英語怎麼說 發布:2025-08-26 19:28:48 瀏覽:235
初二英語作文怎麼樣製作美食 發布:2025-08-26 19:21:05 瀏覽:395
兔子的作文英語怎麼寫作文 發布:2025-08-26 19:15:03 瀏覽:833
用用英語寫朋友的作文開頭怎麼寫 發布:2025-08-26 19:14:00 瀏覽:859
高一末考作文英語怎麼說 發布:2025-08-26 19:13:10 瀏覽:915
九年級英語節日作文怎麼寫 發布:2025-08-26 19:07:57 瀏覽:730
對於出國怎麼看英語作文 發布:2025-08-26 19:07:56 瀏覽:40
一封感謝信作文英語怎麼說 發布:2025-08-26 19:06:25 瀏覽: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