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學生去台灣讀英語怎麼說
① 大陸生去台灣上學的條件是什麼。
台灣將認可41所大陸院校學歷 開放大陸生赴台
日前,台灣將開放大陸生赴台的消息引起了社會的廣泛關注,大洋網日前所做的一項調查顯示,五成以上受訪者有意到台灣完成大學學業,有49%的人認為台灣地鎮基區大學吸引力在於可嘗試褲旅亮不同的教育模式,台灣高校對大陸生的吸引力可見一斑。那麼到台灣讀大學的優勢究竟在哪?又有哪些困難需要解決?香港與台灣,你又會選擇哪個地方去深造呢?
本欄撰文:記者李瓊 圖片:新華社發
現狀 到台灣讀大學頗多限制
據台灣教育部門介紹,以後每年開放約2000名大陸生赴台就讀(不會按省分配),控制在台灣大專院校招生總量的1%,攻讀碩博學位的大陸生最快明年3月可赴台就讀,而就讀本科的則是明年9月赴台。此前台灣大學副校長包宗和透露,台灣大學各個院系都已經開始著手准備招收大陸生,初期將招收碩士生、博士生,並已籌劃在北京設招生辦公室於明年開放使用,同時也考慮在廣州開設。
不過想去台灣學習的大陸生可能面臨不少限制。根據台灣教育部門的計劃,台灣公立學校初步只能招收碩士生、博士生,私立學校則不設限,大陸生未來如果想去台灣讀本科的話,只能向私立大學申請。此外,台灣初期僅承認41所大陸優秀大學的學歷,廣東地區僅有中山大學和華南理工大學「入選」。
諸多限制還包括:限制承認大陸高校的醫學學歷,大陸學生不得報考台灣高校「機密相關系所」、不得參加公職考試。大陸生在台就讀期間不能打工,不能在校內外從事專職或兼職工作,畢業後不可留台等等。
針對台灣決定部分承認大陸學歷,開放大陸生赴台學習的消息,教育部有關司局負責人表示,這有利於加強兩岸教育交流,但不應設立歧視性待遇。該負責人希望台灣有關方面做好規劃,拿出具有吸引力的高校和專業提供給大陸生,並採取切實措施保障赴台學習的大陸生的正當權益。
台灣求學 五大優勢相當吸引
作為台灣人,中華兩岸國際教育交流促進學會理事長、學美留學總裁張恆瑞對台灣的教育體制和教育環境頗為熟悉,對於到台灣求學的優勢,他如數家珍,一口氣列出了五大優勢:
第一,台灣高校的教育和科研水平以及與國際接軌的程度極高,台灣高校的醫學、生物(命)科學、工程IT、光電通訊、物理、化學、文學、歷史、傳媒等專業在世界上都頗有競爭優勢;
第二,台灣與大陸文化一脈相承,大陸學生到台灣讀書,沒有語言文化等方面的障礙,更易適應;
第三,台灣高校中「海歸」特別是留美的名校博士教授比例非常高,教材(原版教科書)與課程內容和國外高校的對接非常及時,這些對大陸學生都是全新的體驗;
第四,台灣高校的學歷在國際上的認可度較高,在台灣獲取大學學歷將來在海外深造或求職時,出路會寬得多,特別是在台灣完成研究生學歷後,對於申請歐美頂尖名校的博士或是第二個碩士學位都有非常明顯的優勢。另外對兩岸文化、社會等都有了解的人才在台資企業會很吃香;大陸的一些企業紛紛在台灣設立營業點,未來對於有台灣教育背景的大陸人才也會有強烈的需求;
第五,因為長期生育率低所造成的少子化社會現象,使得目前台灣的教育資源有剩餘,有很多好的大學資源供大陸學生利用,而且相對於美國、歐洲、中國香港等國家和地區,到台灣讀書在學費、生活費、交通費上都比較便宜。
台灣與香港 求學優劣大比拼
學費
香港:學費平均為每年 8.7萬元人民幣,住宿費約 7000元人民幣,連同其他雜費、生活費每年約需 1.8萬~3萬元人民幣。
一年總費用:約12萬元人民幣
台灣:台灣公立大學一年學費大約49000元新台幣,摺合人民幣近一萬元;私立大學一年約96000元新台幣,摺合人民幣近2萬元。按現有規定,大陸生入讀台灣高校本科至少要按照私立大學的學費標准來收取,也就是說在台灣讀本科的話一年學費胡寬至少要2萬元人民幣。每年住宿費平均水平為8000元人民幣,每年生活費約2萬元人民幣。
一年總費用:約5萬元人民幣
申請方式
香港:可在內地招生的香港高校有12所,分別是香港大學、香港中文大學、香港城市大學、香港科技大學、香港理工大學、香港浸會大學、香港嶺南大學、香港教育學院、香港樹仁大學、香港公開大學、香港演藝學院和珠海學院。申請本科通過參加高考方式申請,另外還需要面試。申請碩博還需要提交語言考試成績如雅思、托福等。
台灣:申請本科只開放私立院校,申請碩博,公立私立院校都開放。本科生和碩博班均將採取申請入學的方式招生。即是,大陸生不用參加台灣地區的學測考試,只需提交包括大陸高考成績、綜合素質表現之類的學習資料,而申請碩博班的學生只需要提供在大陸高校就讀時的科研成果或成績即可。
授課語言
香港:授課以英文為主,普通話為輔。
台灣:上課以普通話為主,英文為輔。
大學排名
香港:在2010年度QS亞洲大學排行榜上,香港有6所大學進入前50名,分別為香港大學(第1位)、香港科技大學(第2位)、香港中文大學(第4位)、香港城市大學(第15位)、香港理工大學(第30位)、香港浸會大學(第45位);
台灣:在2010年度QS亞洲大學排行榜上,台灣有4所大學進入前50名,分別為台灣大學(第21位)、成功大學(第31位)、台灣「清華大學」(第34位)和陽明大學(第41位)。
獎學金
香港:香港各高校為獎勵成績優異及具有多方面特長的內地生設立入學獎學金,主要頒發給高考各科成績突出的學生,每位學生入學獎學金最高可達14萬港元一年,並發放三年。對於獎學金的申請,大部分香港高校獲錄取學生將自動被納入獎學金考慮之列,無需另外申請。同時,香港各高校還設有大量不同類別的獎學金及獎項供所有在校本科生申請。
台灣:大陸生不能享有獎助學金。
打工政策
香港:修讀經本地評審的全日制學士學位或以上程度課程的非本地學生,只要修業期不少於一個學年,便可從事實習工作、校園兼職工作或暑期工。每周兼職時間上限為20小時,暑假期間兼職時間沒有限制。
台灣:大陸生在台就讀期間不能打工,不能在校內外從事專職或兼職工作。
就業政策
香港:內地生畢業後合法留港找工作的時間為12個月。
台灣:大陸生畢業後不可留台。
鏈接:
台灣承認首批大陸
41所高校學歷名單
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清華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北京理工大學、中國農業大學、北京師范大學、中央民族大學、南開大學、天津大學、大連理工大學、東北大學、吉林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復旦大學、同濟大學、上海交通大學、華東師范大學、南京大學、東南大學、浙江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廈門大學、山東大學、中國海洋大學、武漢大學、華中科技大學、湖南大學、中南大學、中山大學、華南理工大學、四川大學、重慶大學、電子科技大學、西安交通大學、西北工業大學、西北農林科技大學、蘭州大學、北京體育大學、中央音樂學院、中央美術學院。
② 東北交換生到台灣叫什麼名字
中國交換生。
交換生可以選擇交換到美國、加拿大襲冊、韓國、法國、德國、英國、荷蘭、義大利、波蘭、葡萄牙、西班牙、瑞士、捷克、斯洛伐克、墨西哥、日本、泰國、中國台灣、巴西、紐西蘭、澳大利亞等。
交換生(英文名exchange student)又稱學校晌伍間學生交流計劃,「學生交換」是以提高不同地區、國家人民間的相互理解、尊重,培養青少年的世界觀為宗旨的項目。國際學生交流計劃是將學生作為交換生送到自己選擇的國家去,在當地高中或大學就讀一年,宴禪或交換生可以選擇交換到美國、加拿大、韓國、法國、德國、英國、荷蘭、義大利、波蘭、葡萄牙、西班牙、瑞士、捷克、斯洛伐克、墨西哥、日本、泰國、中國台灣、巴西、紐西蘭、澳大利亞等。交換生在當地學校上學、交 新朋友,學習規定的科目,參與學校社團活動。
③ 東北有英語怎麼說
問題一:東北英語怎麼說 東east
南south
西west
北north
東北northeast
東南southeast
西北northwet
西南southwest
問題二:東北英語怎麼說 Manchuria 是外國人之前給東北起的名字,有點貶義的味道因為牽扯到日本佔領的滿洲國。。。名字就是這么來的。
最好是說Northeastern China。Dongbei外國人聽不懂。
問題三:東北用英語怎麼簡寫 northeast
簡寫NE
問題四:東北人或者生活在東北的人用英語怎麼說? 5分 英文原文:
People living in the northeast
英式音標:
[?pi?p(?)l] [?l?v??] [?n] [e?] [?n??θ?i?st]
美式音標:
[?pipl] [?l?v??] [?n] [e?] [?n??θ?i?st]
問題五:東北區用英語怎麼說? The district of northeast
問題六:在……東北 用英語怎麼說 in the northeast of...
問碰斗題七:東北用英語怎麼讀 northeast
英 ['n?:θ'i:st] 美 [n?rθ?ist, n?r?ist]
n.
東北部; 東北,東北方向
adj.
東北部的; 在東北的; 向東北的; (風、光線)來自東北方向的
adv.
自東北地
This is the genuine ginseng from Northeast.
這是道地的東北人參
問題八:黑龍江省在中國的東北部用英文怎麼說 黑龍江省在中國的笑指磨東北部
Heilongjiang Province in Northeast China
黑龍江省在中國的東北部
Heilongjiang Province in Northeast China
問題九:如何推遲經逗逗期 5分 可以嘗試在經期來前出一些避孕葯,,這樣會推遲一寫日子來經期,,但是最好要遵循正常的規律哦!
④ 大陸學生如何去台灣讀大學
要來台灣讀大學首先要符合高考戶籍在沿海六省市(北京、上海、江蘇、浙江、福建、廣東)的規定,今年會不會開放其他地區不確定,不過個人覺得看研究所的申請條件開放其他地區租談的機率旅型前很小
另提出家庭年拆清收入10萬RMB的財力證明
兩者都是基本條件,然後就可以用"當屆高考成績"申請台灣的大學
較好的大學都要二本以上
至於花費的話一個月基本開銷約需2500RMB,娛樂另計(如果讀的是中南部的大學會便宜些)
每學期的學費約1~1.2萬RMB
以此計算的話一年准備5.5萬是基本開銷(如果樓主一年都不回去的話)
⑤ 中國台灣 的正式英語表達
中國台灣,用英文寫成Taiwan, China。
台灣(Taiwan)位於中國大陸東南沿海的大陸架上,東臨太平洋, 東北鄰琉球群島,南界巴士海峽與菲律賓群島相對, 西隔台灣海峽與福建省相望,總面積約3.6萬平方千米,包括台灣島及蘭嶼、綠島、釣魚島等21個附屬島嶼和澎湖列島64個島嶼。台灣島面積35882.6258平方千米, 是中國第一大島,成為山地與丘陵,平原主要集中於西部沿海,地形海拔變化大。由於地處熱帶及亞熱帶氣候之交界,自然景觀與生態資源豐富多元。人口約2350萬,逾7成集中於西部5大都會區, 其中以首要都市台北為中心的台北都會區最大。
台灣是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原住民族(高山族)在17世紀漢族移入前即已在此定居;自明末清初始有較顯著之福建南部和廣東東部人民移墾,最終形成以漢族為主體的社會。南宋澎湖屬福建路; 元、明在澎湖設巡檢司; 明末被荷蘭和西班牙侵佔; 1662年鄭成功收復; 清代1684年置台灣府,屬福建省, 1885年建省;1895年清政府以《馬關條約》割讓與日本; 1945年抗戰勝利後光復; 1949年國民黨政府在內戰失利中退守台灣,海峽兩岸分治至今。
台灣自1960年代起推行出口導向型工業化戰略,經濟社會發展突飛猛進,締造了舉世矚目的台灣經濟奇跡, 名列亞洲四小龍之一,於二十世紀九十年代躋身發達經濟體之列。 台灣製造業與高新技術產業發達,半導體、IT、通訊、電子精密製造等領域全球領先。
台灣文化以中華文化為主體,是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原住民族的南島文化亦有影響, 近現代又融合日本和歐美文化,呈現多元風貌。
⑥ 英語翻譯
sorry, i remember now asking you about subtitled movies before. ibuqi, wo wang le (wang = forgot?).
對不起,現在我想起來了,我之前問過你雙語字幕電影。
對不起,我忘了(wang是忘的意思嗎?)
of course (dongran?) we're learning simplified hanzi and putonghua. all the chinese courses here and throughout the west will run along those lines. people want to talk to a billion and a half zhongguoren, not restrict themselves to a measly 30 million hong kongers or taiwanese.
當然(拼音?dongran)我們學的是簡化字和普通話。我們這里和西方都是這樣學的。人們學漢語是為了和15億中國人對話(有那麼多?)而不是和有限的那麼3000萬香港台灣人對話。
yeah the chinese teacher is dongbeiren - that's an appropriate phrase, isn't it?
是的那個老師是東北人--這個短語這么用對嗎?
can't remember which place exactly, but i think in liaoning. she's quite young, probably late 20s.
記不起是那個地方了,可能是遼寧吧。她挺年輕,的20大幾。
it's funny to see how chinese people, even in a completely different context, nonetheless behave in a very typically 'chinese' way, like a freshman at english corner, ha ha.
看著中國人在不同的場合表現出來的典型的 中國式的東西是很好玩的,就和一個大一學生在英語角的表現一樣。
she's very innocent, quite authoritarian, and - despite having lived in the uk for a few years, and having an italian boyfriend - is still somewhat naive about "the west".
她盡管在英國住了幾年有個義大利男朋友,但還是對西方有點「天真」,還很專斷。
(although not as naive as most of the mb laowai in the classroom.) she's a pretty good teacher though (although nowhere near as good as yourself...), and it's nice to talk to her - it's like a little bit of shijiazhuang here in bo-ming-han, ha ha.
雖然沒有教師里的大多數老外那麼天真無知,不過她是很好的老師。和她交談感覺很好。就好像在伯明翰有個小石家莊一樣。
really the class is hardly useful at all for me; it's just nice to go along and get a (little) chance to practise,
實際上這個課對我沒什麼用,我不過是利用這個練習罷了。
and i managed to get cheap enrolment because i'm connected to the university of birmingham.
我的學費很低,因為我和伯明翰大學有關系。
i'm unwilling to tolerate regimented language-learning anymore. i did that for seven years at school learning german, and i did the work that was needed then, but now when i learn language i want to have freedom.
我不想再忍受用集中教學來學習語言的方法了。我這么在學校學了7年的德語,後來從事了與德語相關的工作。但是我現在想自由的學習語言(按自己的方法和意願)
so i normally sit there shouting out silly things in my elementary chinese, while the teacher organises very circumscribed activities:
所以當老師組織限制性的活動的時候我就在那傻乎乎的大喊我的初級的漢語
"repeat this list of vocabulary after me", "complete this dialogue in pairs, filling in the gaps". bu hao, meiyou yisi.
和我一起念單詞,對話搭配,填空。不好,沒有意思
what's more useful are these 500 Chinesepod MP3 tracks that i downloaded. they use a very professional teaching technique, and it's convenient for listening to while driving. i learn more from them than i do from the class.
更有用的是我下載的500個中文語音文件。它們很專業的有技巧的教授中文。而且一邊開車一邊聽很便利。我從這些音頻上學的比課上學的還多
你朋友學中文的。。。。
⑦ 想問個關於去台灣讀碩士的問題。
2012年台灣高校已經開始對大陸進行招生並完成了錄取。目前台灣高校研究生報名對學耐高兄生戶籍和畢業院校都有限制條件,為避免浪費錄取名額,錄取增加了「預分發」程序。如果對赴台深造有興趣的學生,可以關注2013年台灣高校的入學規定.
今年台灣公立大學可招念段收大陸碩士生和博士生,而私立大學只能招收大陸碩士生。據了解,台灣排名第一的私立大學輔仁大學今年有24所系所計劃招大陸碩士生。
目前大陸只有41所學校的畢業生可申請台灣高校研究生。同時,因為只被允許在大陸六省市招生,因此台灣高校對學生戶籍有要求:
應屆生高考(微博)時生源地、非應屆生現在的戶籍,需要為北京、上海、浙江、江蘇、廣東、福建六省市。只有戶籍和畢業院校都符合要求的大陸學生才可報考台灣地區研究生。
符合條件的考生,每名學生最多填報5個志願,可集中報考1所高校,也可分別報考5所高校。為防止學生臨時變卦,導致錄取名額浪費,今年錄取分為預分發和正式分發兩個過昌襲程,預分發時錄取的學生若放棄來台,將由備取生代替。
具體報考要求如下:
應屆畢業生入學學士班時戶籍(非集體戶口)所在地、非應屆畢業生現在戶籍所在地,為大陸北京、上海、江蘇、浙江、福建及廣東六省市之大陸地區人民,且有下列情形之一者:
1. 持台灣認可名冊所列大陸地區高等學校或機構的學士學位畢業證(明)書及學位證(明)書者。
2. 具有符合台灣采認規定的香港或澳門大學校院學士學位者。
3. 具有台灣公立或已立案的私立大學校院學士學位或具有報考碩士班同等學力資格者。
4. 具有符合台灣采認規定的外國大學校院學士學位或具有報考碩士班同等學力資格者。
41所高等學校或機構名單:
具體指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北京理工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北京師范大學、中央美術學院、中央音樂學院、北京體育大學、中國農業大學、中央民族大學、南開大學、天津大學、東北大學、大連理工大學、吉林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同濟大學、上海交通大學、華東師范大學、復旦大學、南京大學、東南大學、浙江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廈門大學、山東大學、中國海洋大學、武漢大學、華中科技大學、湖南大學、中南大學、中山大學、華南理工大學、四川大學、電子科技大學、重慶大學、西安交通大學、西北工業大學、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和蘭州大學,共41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