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級英語聽讀檢查表怎麼弄
① 一年級的英語聽力題比較差的原因是什麼
主要原因:很多一年級孩子剛剛接觸英語,由於詞彙量的缺乏,對英語沒有太大的興趣等等原因,導致對英語聽力學習感到很吃力,不知道聽力是在講什麼,感到很盲從,所以在聽力題方面成績會相對比較差。
可以通過下面的方法提高英語聽力題
一、有技巧性的增加孩子詞彙量。沒有詞彙量的聽力只能叫做聽見,不能叫做聽懂,而聽力是指培養孩子聽懂英語意思的能力。那這必然就和孩子的詞彙量有很大的關系了,可以說沒有詞彙量就沒有聽力能力。擺在孩子面前的問題是解決英語詞彙量的問題,增加詞彙量的時候注意千萬不要死記硬背,有技巧性的去擴展新詞彙,復習老詞彙,將英語單詞記牢。
二、帶孩子看沒有中文字幕的英文電影。有了詞彙和語法這兩個基礎能力以後,則要增加英語聽力練習次數,而帶孩子看沒有中文字幕的英文電影是一個很好的選擇。這種方式完全是一種寓教於樂的方式,在孩子看電影的同時還把英語學了。在孩子看電影的時候要注意讓孩子聽外國人怎麼發音,在聽的過程中用筆記本把一些重要信息記下來。另外,聽和說永遠是相輔相成的,這兩種能力具有相互促進的作用。說的能力提高促進聽的進步,聽的能力提高又能強化說的能力。所以,平時生活中,讓孩子學會用英語跟他人交流,剛開始交流的時候可能比較慢,但只要孩子堅持下去,一定會有收獲。
② 一年級字母表26個字母怎麼讀,如:a(啊)、b(白)、c(菜)……順序像英語字母表一樣,只是讀法不同。
是的。
A:[a] B:[b] C:[cê] D:[dê] E:[e] F:[êf] G:[gê];
H:[ha] I:[i] J:[jie] K:[kê] L:[êl] M:[êm] N:[nê] ;
O:[o] P:[pê] Q:[qiu] R:[ar] S;[ês] T:[tê];
U:[u] V:[vê] W:[wa] X:[xi] Y:[ya] Z:[zê]。
(2)一年級英語聽讀檢查表怎麼弄擴展閱讀
拼音字母指拼音文字所用的字內母,也指容漢語拼音方案採用的為漢字注音的二十六個拉丁字母。拼音字母是埃及人發明的。
埃及人在沒有拼音字母前,是看到什麼就畫個什麼來表示,因此創造了許多圖畫文字。為了方便書寫,他們選擇了二十幾種簡單的符號代替文字,這就是可以拼音的拉丁字母,現在我們用的拼音字母就是從拉丁字母發展過來的。
③ 小學一年級英語怎麼輔導
小學一年級英語怎麼輔導?家長應該怎麼做呢?下面就和我一起了解一下吧,供大家參考。
如何輔導一年級英語
小學階段的孩子沒有自主學習和自我控制,大多數孩子是我行我素的,這是這個年齡段的特徵,他們有一個天馬行空的想像力和一個強大的學習能力,在這個時候父母應該迎合兒童的天性。
採用娛樂形式的學習的性質,如游戲教學或者是情景教學都非常適合孩子們學習英語,但是這種教學方法有一個前提,那就是要有一個對教材感興趣的孩子和一個懂得如何對教學感興趣的外教,他們缺一不可。
在日常生活中,家長就要對這方面的內容多加操心了,要注意鍛煉孩子在聽力辯音的能力。怎麼做呢?可以讓孩子多聽課本的原聲錄音、多聽英語歌、聽廣播、看英語動漫等等。通過這些做法,孩子未必能學到很多英語知識,但可以讓他的大腦中存儲豐富的聽力資源,培養孩子的語感,為以後的英語學習打下基礎。
小學一年級英語的輔導最重要的是培養學生的興趣和口語、聽力的能力。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一年級是小學階段的開始,孩子不需要掌握太多聽說讀寫的技巧,只要他喜歡學英語,喜歡上英語課就好。也許你看不到孩子的英語有什麼成效,但只要你不斷的鼓勵孩子,幫助孩子,相信孩子的英語總會有一天能有所提高。
小學一年級怎樣選擇英語輔導班
小學一年級英語選輔導班一定要看班上老師的教學經驗,越有經驗的老師,越知道該怎樣引導孩子去理解所學知識。
選補習班一定要看上課體驗好不好,報名前先去試聽一次體驗課,沒有親自體驗一下怎麼知道你選的補習班好不好呢。
現在小班教學,不僅有線下的,還有線上的,大家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進行選擇。如果想要跟老師面對面,有足夠的時間和精力就選擇線下的,如果不太想出門、或者想節約時間就選擇線上的。
④ 五年級英語課程表怎麼做
五年級英語課程表製作如下:
1、大掃除spring-cleaning。
2、活動課activity curriculum(鑒於我感覺你還在初中,建議用lesson)。
3、書法calligraphy。
4、早自習morning study。
5、晚自習evening study。
history,h不用大寫,課程表中完成一項,在完成情況里打勾,課程內容上會添加刪除線,並以綠色字體顯示,下方會顯示完成和未完成比例,圖表指示的完成情況,綠色代表完成,紅色代表未完成。
英語學習技巧
如果我們一出生就在這樣的英語語言環境,那麼學習英語就很輕松,這種方式的學習是自然而然的一種方式,前期大量的被動接受聽,後面慢慢地開始說話,每天增加一點,長期下去,英語聽說讀寫全部可搞定。
三歲左右開始學習英語,一定要學習得早。孩子雖然沒在英語語境中出生,但是孩子父母有意提前讓孩子接受英語的聽說學習。
⑤ 一年級的小學英語課件
關於 一年級的小學英語課件大家了解過多少呢?可能很多人都不是很清楚,下面就是我分享的一年級的小學英語課件範文 ,一起來看一下吧。
教材分析:
本節課是廣州市教材小學英語(Success With English) Unit 4 I Like Green的第一課時,主要的顏色詞彙有:red, yellow, orange, blue, green, purple. 在學生課標學習的基礎上,教師利用網路的優勢,為學生提供了3個小對話,指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本節課融合了Story time部分重點句型 」I like…」,並根據學生言語交際的需要,拓展了句型 」What color do you like? 「 此外,教師還指導學生拓展學習了2個與本課學習主題相關的中文版改編的英文小故事(Little Bird and Seven Clouds & The story of the Rainbow),既融合新舊知,又豐富學生的語言積累,同時將情感教育滲透於英語教學中。
設計理念:
本課以北師大何可抗教授的《小學英語教育跨越式發展創新實驗的理論基礎-語覺論》為指導思想,抓住兒童語言能力發展的關鍵期,以語言運用為中心,使學生在語境中學習新知,又在運用語言的過程中鞏固新知、遷移新知。此外本課還藉助現代信息技術,努力為學生創設理想的英語學習環境,提供豐富的網路資源,以「聽、說」為突破口,開展看圖會話、游戲、自主聽讀、協作表演等多種活動,讓學生在頗為真實的語言情境中進行語言交際,培養學生的聽、說技能,提高語言的綜合運用能力。
教學目標:
1.學生能夠聽懂認讀上述顏色的單詞。
2.以舊句型 」I have a… It is…」 操練新詞彙,以舊促新,使到學生可以說」I have a bag/... It is red/…」,對單詞的掌握達到更深層次。
3.熟練掌握句型」I like…」,初步掌握句型」 What color do you like? 「。初步達到集體演唱課本的小詩chant。
4.學生能夠在師生對話的示範及key points的幫助下,聯系自己的實際,運用所學詞句和舊知 」 Hello,… I have …。 It is … What about you?」 進行同位倆倆說,提高學生的語言交際能力;
5.通過故事的拓展學習,初步理解故事的內容,豐富語言的積累,培養語感;同時也將情感教育滲透其中。
學情分析:
1.本單元是第一冊的第4單元,前面已學習過了3單元,學生已能做到用英語進行簡單的日常打招呼;e.g Hello/Hi! How are you? I』m fine. And you? 學會了能夠運用句型:What』s this? How many…? I have a … It』s new/old. What about you? 進行倆倆對話。
2.學生經過半個學期多的訓練,已初步掌握開機、關機、打開課件等技能;並基本上能利用計算機進行自主學習
3.學生已經掌握了倆倆交際的方法,教師說「Work in pairs」時學生就能知道如何開展倆倆交際活動。
4.部分學生學前學過英語,認識部分顏色的單詞,如yellow, orange, red等。
策略選擇:
本課根據上述目標和學生的情況選擇和採用了如下策略
1.小老師教學策略:充分挖掘和利用學生的資源,以生促教,生生互教,從而樹立學生的自信心,讓他們體驗到學習的成就感,從而激發學生英語學習的興趣;
2.游戲激趣策略:將游戲和語言運用結合起來,以舊句型 」I have a … It is …」 操練新知,以舊促新,體現語言學習的循環性和聯系性;
3.情景交際策略:通過情景的創設,在師生對話的示範和key points 的引導和幫助下,開展同位倆倆交際的活動;
4.整合策略:充分發揮多媒體網路的優勢,為學生提供拓展聽讀的機會,通過拓展聽讀dialogue& story,豐富學生的語言積累,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為了尊重學生的個性差異,選擇了不同難度的2個故事,而且這些故事都是學生已經知道中文意思的故事,以降低學生理解的難度,增強學習的信心。
資源准備:
1.供學生自主聽讀的資源:3 short dialogues; 2 stories(Little Bird and Seven Clouds & the Story of Rainbow)
2.供學生交際的資源:Picture of the rainbow, 2 PPT& Key points (Let』s chat); 2 PPT for the stories.
教學過程:
第一環節: 課前熱身、復習舊知
1.通過打招呼和分組輪讀小詩歌熱身,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
教師引導語: Hello, boys and girls. How are you?... Do you remember the chant 「one, two…」 Now let』s chant for our teachers, OK! …
2.看圖會話 (見下圖)
教師引導語: OK, boys and girls, we have learnt about school things and numbers in the previous lessons. Now let』s look at the picture. Who can make a dialogue with Miss Yu?
(1) 教師分別和2名學生進行對話內容的示範;
(2) 同位倆倆看圖對話;
(3) 學生匯報表演。
通過看圖會話,復習舊知和喚醒學生開口的慾望,同時也為下文的說話訓練做好熱身准備。
第二環節: 故事導入,新知學習
1.以彩虹家庭的故事導入本課新知的學習
教師引導語: Boys and girls, today the Rainbow family will come to our class. Do you want to know the Rainbow family? Now let』s say 「Hello」 to them. (彩虹家庭圖如下)
2.小老師策略呈現新單詞
教師利用學生資源促教,充分發揮小老師的作用,用 「Hello, red./ Hi, green, how are you? 」等句型呈現顏色單詞。小老師說上述句型,其他小朋友跟著打招呼。
3.教師指導重點詞、正音
在顏色呈現的基礎上,教師幫助學生對個別發音較難的詞進行正音,如orange, green, purple等。
故事激趣,通過rainbow family的故事引入本課話題的學習,教師通過貼彩虹的活動,充分發揮學生做小老師的作用,讓會的學生跟彩虹的家庭成員打招呼,通過這種形式呈現單詞既能調動學生的積極主動性,讓學生體驗到成就感,又將新舊知識聯系一起,以舊帶新,使學生在一種真實的語境中學習新知。
4.生生互教,熟悉詞彙
學生同位互相跟彩虹家庭打招呼,生生互教,進一步熟練詞彙。
5.游戲激趣,以舊促新
教師利用學生所學句型: I have a … It is …,一人說顏色,另一人舉起該顏色的物品並描述句子,將新詞彙融入舊句型中進行運用。如
A: Red.
B: I have a bag. It is red.
先是教師和2個學生示範游戲的方式和內容,然後同位玩,最後全班齊玩。
為了照顧全體學生,讓他們進一步熟練顏色,教師將Rainbow family 打招呼的活動以同位倆倆說的形式去開展,同時也能力好的學生能帶動能力弱的學生,互幫互學;接著通過game,即聽顏色,描述出相同顏色的任何事物的游戲,將新詞彙融入舊句型中訓練,使到學生在運用單詞的過程中進一步鞏固單詞。
第三環節:自主聽讀對話
1.師生示範,引導聽讀
教師指導學生自主聽讀3個小對話( What color do you like?/ What』s your favourite color?/ Art Class),在聽讀之前,教師先通過示範說和請1-2名學生回答,提前滲透了句型」I like purple. What color do you like?」,之後再拋出問題,讓學生帶著問題有目的地去聽讀。
教師指導語: Boys and girls, I like the Rainbow family. Do you like the Rainbow family? … Yes, they are beautiful. They have red, orange, yellow, blue and green colors. En…I like purple. What about you? What color do you like?… (請1-2名較好的學生回答)
Good! What about they? Jiamin, …(用下圖PPT將對話出現的人物呈現出來)
What color do they like? Let』s listen to their dialogues.
3個對話如下
D1: D2: D3:
教師由rainbow family自然過渡到新句型的學習,在指導學生自主聽讀對話之前,教師先通過問題提問提前滲透句型,同時也讓學生明確他們聽讀的目的,提高聽讀的有效性。
2.自主聽讀
3.反饋: 分兩步進行反饋檢查。
第1步:先讓學生匯報對話里人物喜歡的顏色,檢查學生聽讀對話的情況(如下左圖)。
第2步:教師提供對話內容示範和相關的key points, 學生進行同位倆倆說,之後進行匯報表演(如下右圖)。
在學生自主聽讀完對話之後,教師首先對學生的聽讀情況進行簡單的反饋,讓學生匯報對話人物喜歡的顏色;接著教師引導學生聯系舊知,通過師生的示範和在PPT提供的key points的幫助下,學生同位進行倆倆說,培養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和交際能力。
第四環節:聽唱小詩歌,課間放鬆
1.集體聽、欣賞課本的chant。
2.集體唱、演chant。
在課的中間環節插入chant,目的是調節學生的學習情緒,使他們保持學習的興趣,同時也通過聽唱chant,學生對句型」 I like…」更加上口、熟練。
第五環節: 拓展學習故事
1.擴展聽讀
教師指導學生拓展聽讀2個中文版改編的英文版故事 ( Little bird and Seven Clouds & the Story of Rainbow)。 其中這兩個故事教師已在課前讓學生閱讀的中文版的內容,學生對故事的情節有了一定的了解。
教師指導語: Boys and girls, have you read these two Chinese stories?(小
鳥和七彩雲,彩雲的故事) … Do you like the stories? Do you want to read the stories in English? Today Miss Yu will give you these two English stories. I hope you can listen and try to tell the stories. OK? While you listen, please speak loudly. (故事圖見下,文本附加最後)
Little Bird and Seven Clouds The Story of the Rainbow
2.故事反饋
[註:分兩步進行檢查反饋(根據課堂實施的情況靈活處理,如果時間不夠,則在下一節課再給學生聽讀3-4分鍾,然後再完成後續步驟)。]
第1步:通過看圖提問題和看圖排序的方式,檢查學生故事聽讀情況。
Story 1: 看圖回答問題 Story2: 看圖排序
第2步:抽取故事的主要句型,利用PPT指導學生選擇他們喜歡的故事,分場景進行故事表演。(如果課堂沒有足夠時間,可將此活動調到下節課進行,作為課的延伸。)
在此環節,教師從學生的心理和興趣出發,為學生提供了2個與本課主題相關的有趣的童話故事,教師課前讓學生閱讀了這兩個故事的中文版,讓學生對故事情節有一定的了解,之後,指導學生自主聽讀故事的英文版,這樣就降低了學生聽讀的難度,豐富了學生的語言積累;同時也寓情感教育於英語教學中,讓學生在英語學習的過程中情操得到熏陶;最後教師選取兩種不同的形式,一、提問題和給圖片排序;二、提取主要句子進行故事表演,對故事的拓展學習進行了反饋。
教學反思:
巧整合,求跨越
《I like green》是一節一年級英語跨越式的現場展示課例。本課例在「以語言運用為中心」和Blended learning(混合式學習)教學思想的指導下,為學生創設了比較真實的言語交際情境,提供了大量感知語言、實踐語言的機會,使學生不斷豐富語言,提高言語交際的能力,增強學習英語的信心。
一、巧整合
本案例巧妙地運用了「整合」策略,充分體現了Blended learning(混合式學習)的優勢
1.有知識經驗和新知學習的整合
學生既是學習者,也為課程教學提供了豐富的資源。很多小朋友在學前都接觸過顏色單詞的學習,基於這一學情,我挖掘學生身上的潛能,將學生作為教學資源,在單詞教學環節採用小老師策略,以生促教,以生促學,學生的主體性得到了充分的展現,,使學生體驗到學習的成就感,有效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和自信心。
此外,在復習、新授、鞏固等環節中,我注意舊知、新知、擴展內容的有機結合,實現語言的累積性發展。如在復習環節,教師通過看圖說話,綜合了前3個單元的詞、句;在新授環節,學生通過向彩虹家庭打招呼的方式,既鞏固了Unit 1打招呼的內容,也呈現了新知;在新單詞鞏固環節,讓學生在游戲中說「I have …。 It』s new/old. It』s red./… 」就是第2單元重點句型和本課詞句的有機結合;在句型運用環節,學生倆倆編對話的Key points(見上面的環節圖片)就是Unit1、Unit2的詞句和本課教學句型的綜合運用。這種綜合運用對於一周只有1節課而言的一年級英語教學來說尤為重要,從短短兩個多月的試驗可以看出,不僅學生學習的回生率相對於其他班低,更重要的是學生的語言越用越豐富。
2.語言知識和語言環境的無縫融合
在教學過程中,我注意引導學生「用中學、學中用」,使學生在言語交際的環境中學習新知,在運用語言的過程中鞏固新知。新授、鞏固、運用、擴展以及新舊知的綜合都是在一定的語言交際情境中、根據言語交際的需要來融合新舊知,而不是停留在機械訓練或者將新舊詞句機械累加的層次上,這樣不僅可以促進學生進一步掌握新知,使之在語言運用的過程中加深對詞句的理解和運用能力,而且還可以有效地促進舊知的遷移運用,學生可以掌握舊知應用的語言環境,提高語言的靈活運用能力。如單詞教學環節,我先是鼓勵學生運用所學句型「Hello,…」 、「Hi …。 How are you? 」,創設富於趣味的打招呼情境呈現新知和融合新舊知;在呈現「I like …。」時,我又根據學生言語交際的需要擴展句型「What colour do you like?」,使之構成一個能用於真實交際語境的完整話語,為了交際而擴展,擴展是為了學生運用語言。
3.信息技術與英語聽說教學的有機整合
在本節課中,我利用多媒體網路為學生創設了理想的英語學習支持環境,具體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方面,本課利用多媒體網路的優勢豐富學生聽力訓練的環境,提供了學生可以自主選擇的不同難度的3個對話和2個小故事,這些材料不僅照顧到學生之間的個體差異,而且緊扣本課教學的要求。特別值得一提的是,選擇兩個學生已了解中文故事大意的故事,不僅可以幫助語言積累不夠豐富的一年級學生理解故事的大意,還可以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另一方面,我設計的PPT從言語交際的情境、內容等方面為學生提供開展生生言語交際活動的支持,幫助學生了解說什麼、怎麼說。
4.不同環境下的教學策略有效整合
在這一節課例里,我發揮網路學習環境的優勢設計基於網路的自主聽讀等學習活動,訓練學生的聽力,豐富學生的語言積累;同時又善於利用學生資源和學生身邊熟悉的事物,如讓部分學生充當小老師和引導學生用英語去描述他們的學慣用具、電腦等,將語言的學習和生活實際結合起來。此外,該案例基於低年級學生的特點,採用英語常規教學中的游戲策略,將游戲和語言運用結合起來,學生在游戲中運用了語言、鞏固了課標。
二、實現學生語言能力的跨越
1.培養學生的言語交際能力
語言是在運用的過程中習得的,學習語言也是為了運用。在該案例中,我創設了真實的交際語境,並通過倆倆對話的方式以保證每一個學生都有充分的時間和機會進行言語交際。為了更好地幫助學生實現言語交際,我利用師生對話示範以及Key points幫助使學生從說什麼、怎麼說兩個方面提供有效的指導。從課堂實施效果可以看出,盡管學生是才入學不多久的一年級學生,本案例的教學內容還是第一課時的內容,但絕大多數學生仍然能夠做到教師所確定的教學目標,學生能夠較好地利用文具,將新單詞、新句型和舊知識結合起來自編成一段有情節的小對話。
2.提高學生的語言綜合能力
在本案例中,我通過語言情境的需要將新知與舊知以及與擴展的知識有機融合,而沒有停留在教材中新知的講授,這樣既可以降低學生舊知的回生率,又使知識的學習不斷地得到滾動式發展,體現學習的循環和聯系性,培養學生的語言綜合運用能力。
3.增強學生學習英語的自信心和興趣
在本案例中,我給學生提供了充分表現自己的機會,如倆倆說、小老師等,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體驗到學習的成就感,樂於參與、樂於學習,有效激發了學生的動機。通過課堂可以看出,學生儼然是一個有模有樣的「小老師」,樂於學英語,樂於說英語。
在今後的教學實踐中,本人將會努力不懈,繼續探索,實現了教學環境、教學媒體、師生關系、新舊知、教學策略等各個方面的融合,教學活動體現了形式與內容的統一,提高了英語課堂教學的效果和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