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級英語聽說讀寫怎麼做
A. 小學英語聽說讀寫
小學英語聽說讀寫
引導語:聽說讀寫是小學英語教學的關鍵所在,四者相輔相成缺一不可,下面我就來和大家分析一下小學英語教學方法吧。
一、學習英語是從“聽”起步的。
“聽”是“說”的前提,沒有“聽”,就無從模仿“說”。只有聽得清,聽得懂,才能說得准,說得好。用心多聽他人說英語,有助於培養對英語的敏捷反應。因此,引導學生認真聽教師或者錄音的示範發音,用心聽他人說英語是至關重要的。小學生愛模仿,模仿性強,但缺乏自控能力。老師說英語,學生就會開口跟著老師說,但這會導致學生自身發音欠准還可能影響他人聽音。因此,在英語起始教學階段,教師就要訓練學生靜心聽,也可採用“手勢暗示法”,即教師隨著示範發音打手勢“一、二”,這是學生邊聽教師發音,邊看教師嘴形,注意觀察其大、小、圓、扁及變化情況,做到音明、聽清,當手勢打“三”時,全全班齊聲模仿。這樣,也鍛煉了小學生的說和讀。發音到位,模仿效果好。
英語課堂教學是小學生用英語交際的重要場合,期間,他們有很多聽英語的機會。但小學生的有意注意較強,維持時間較短,特別是在聽同學發言時容易走神,所以,教師就要在教學上採用生動、形象、活潑、多樣的教學方法與手段。
教師在課堂上應盡早盡多地利用英語組織教學。要盡可能多地給學生提供接觸英 語的機會。課上教師要有意識地堅持用簡單易懂的、正確的英語組織教學。要充分利用小學英語第一冊教師教學用書前言後面所附的英語課堂用語,最好做到熟練運用。這些都是從眾多用語中選出的最簡單、最基本的用語。教師在自己運用的同時,也把學生用語教給學生,並鼓勵學生在聽懂教師用語的同時,也可用英語簡單地回答教師的提問或問題及簡單表述自己的意思。。多聽會起到增加英語氣氛,培養語感的作用。有的話可以藉助表情、姿勢、動作、手勢幫助學生聽懂,如Sit down, please. 請坐。用雙手,手心向下擺動示意,表示讓坐下,或教師自己以起立、坐下的動作表示,邊說邊做便可清楚。用左手手心朝下,右手直立於左手心下,示意學生停止說話,邊說Stop talking, please. 或雙唇緊閉用右食指豎立雙唇前,也可示意"停止說話或別說話"。只要教師堅持每堂課都用,經常說,反復做,學生會慢慢習慣形成自然的反應。
小學英語教科書每課有三大部分:對話 Learn to say, 詞彙或句式練習 Let's practise和娛樂部分Let's play等都是練習聽和說的。除了個別游戲之外,大部分內容都配有錄音。凡在該項目前配有錄音磁帶符號的,表示該項內容配有錄音。這類內容多由英語國家人士錄的音。可讓學生先聽後練。教學會話時,教師可讓學生先聽一遍完整的對話,或教師藉助手勢、動作及表情,用會話的教學掛圖先介紹或表演對話內容。這種聽法是讓學生站在完整的全文(整體對話)的高度上通過聽來觀察、理解和猜測整個對話或課文的內容,並從中發現新的語言現象及生詞等。
二、口語是有聲的語言,是言語的輸出或釋放過程。
說是在聽的基礎發展起來的,它們是口語交際中密切相關,形式卻截然不同的行為過程。英語說的技能大致包括語音語調正確、詞彙運用合理貼切、語句結構符合表達習慣、言語反應和應變能力敏捷及語言表達簡練等因素。
培養學生的說話能力必須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1.以聽帶說,以說促聽,聽說結合是提高口語水平的關鍵環節;
2.改善英語學習環境,創造一個寬松、愉悅的課堂氣氛,使學生產生說的願望和自信,從而敢於開口、樂於開口。結合課文中學習的情景,啟發學生說的動機,開辟英語活動周、英語角、英語廣播、英語夏令營等活動,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
3.緩解學生的焦慮,熱情鼓勵學生大膽開口。教師要善於引導,一張和藹可親的面容,一個信任與期待的眼神,一次真誠的表揚,都是降低焦慮感的妙葯;
4.講究糾錯的藝術。對學生的錯誤要有寬容性和科學性,教師一旦發現學生的錯誤不能立即打斷,進行立即糾正,這樣會使學生產生後怕心理。教師應捕捉學生表達的閃光點,並採用鼓勵、間接、禮貌、幽默等策略,盡量讓學生自行糾正錯誤,避免挫傷學生的熱情和慾望。會話時不必在意學生的語法及結構錯誤,重點應是交談的話題,提倡“重在參與”。
低年級學生注意力不夠持久,不穩定,理解能力較弱,缺少感性經驗。所以教師應善於運用直觀形象的教具進行教學。利用直觀的實物及周圍現有的素材在課堂中創設真實的情境,具體、直觀、形象,給學生提供一個活靈活現的展現自我的舞台。如學生學了《food and drink》一課時,可以給學生布置一個小小快餐店的場景(如肯德基),准備些milk,hamburger,fries,coke等包裝盒當實物,再做些money,讓學生扮演顧客來買東西學習新單詞和句型。這樣學生對所說的話題感興趣了,才能滔滔不絕的開口說話,引起說的慾望。
低年級學生好奇心強,注意力容易分散,對一些陌生或抽象的東西不容易理解。教師可利用豐富的肢體語言,如:說一說,做一做。鼓勵學生邊說出句子邊做出相應的動作,激發學生說的興趣。一年級教材中有些歌謠難說難懂,這樣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在不知不覺中培養學生的語言能力。
“兒童是用形象、色彩、聲音來思維的。”對於那些內容有趣、情節曲折、形象生動的故事,學生往往表現出極大的興趣。如果讓學生充當故事中的主人公,創設故事情境,更能激發他們說的慾望。如在學完課文後,讓學生分別扮演教材中的角色、敘述課文,這樣創設情境,可以抓住孩子們的好奇心,使他們融入到情境中去,提高了說的興趣,也鍛煉了說的能力。
三、 讀是辨認文字元號並將文字元號轉換為有意義的信息輸入的能力。
讀最忌古板、機械式的重復。好玩好動是兒童的天性。因此,我們可以活化教材,給教材以動感、節奏感、趣味性和誘惑力。
小學生生性活潑好動,讓他們在肢體語言中學習新內容效果更佳。新教材中許多教學內容都可以配上動作,我們可以指導學生用形象的動作來模擬。動作形象鮮明,能成功的幫學生理解了單詞的意思,強化了對單詞的記憶,而且邊做邊讀,使學生讀的有趣,讀的高興,變苦學為樂學。
B. 怎樣能熟練掌握英語的聽說讀寫就像母語一樣!
1、注意生活中的英語。隨時隨地對英語保持敏感的耳朵和眼睛。比如,在街上,注意廣告牌、路牌、單位牌等等一切跟在中文後面的英語,對於不認識的,可以暫時記住,回去查字典(注意生活中的英語也有可能有錯誤);看電視廣告時,也許會插入那麼一個英語單詞或一段英語,此時豎起耳朵聽,看自己是否能聽懂,沒聽懂的可以結合中文,看是否能猜得出來是什麼單詞,實在聽不懂的,可以結合看、聽到的中文查中英字典,若此時覺得查到的單詞肯定不是剛才聽到的單詞,可以下次繼續聽,或有機會和同學探討。這樣,無意中你就可以積累很多單詞。記住,不是在專門學英語的時候學習到的英語是最容易記住的!
2、注意對英語的態度應該是:appreciate,即該是欣賞,而不是厭惡它。平時,可以聽些英文歌曲,看些英文原版電影。在輕松的環境中學習英語,有利於培養學習英語的興趣,也有利於形成欣賞英語的習慣。
3、注意英語學習的積累。英語學習是水磨的功夫,靠突破基本是沒有多大的效果的。因為英語考試是一種水平考試,所以應該注意平時的積累。每天只要有可能,可以讀讀、聽聽、看看英語,實在沒有時間,可以每天背些單詞。一些單詞分在3天看每天看1個小時的效果絕對比一次性背3個小時的效果好!保持每天touch英語,
4、當然及時的復習、預習英語就更重要了。背誦英語的作用非常大,也許你自己感覺不到。可是,背得多了,語感也形成了,選擇、閱讀、寫作都在慢慢地提高。背誦受益無窮,即使背不上,也一定要保證熟讀課文!
下面從聽、說、讀、寫四個方面分別談:
1.聽。說實話,聽力是最能在短期內提高的一項。即使是這樣,也注意平時的訓練。聽力可以分為粗聽和細聽。
細聽:(1)首先,appreciate English(包括語音語調發音等等(我個人覺得標準的英語sound very beautiful),從心底喜歡英語,這樣你就會將學英語當作一種樂趣。聽到英語時也會自然將耳朵豎起來,慢慢地樹立自己的信心。當聽到English時,心裡就想:我肯定能聽懂的!
(2)聽完之後,可以
(3)
粗聽:主要是為了磨耳朵,不要求聽懂,聽個大概就可以了。在選材上,可以選生詞多些的文章,可以在路上,在睡覺前聽,為的是能夠聽出英語的節奏和感覺,甚至於你可以感覺它的重音在哪個單詞上,用心去聽,去體會!
2.說。對於英語的口語,一定要敢說,多練!
我接觸好多人,雖然他們英語發音不是很標准,(但我們能聽懂),但他們卻講得很流利。這肯定源於他們平時敢講,敢練,即使發音不是很標准,用詞不是很准確,但他們仍然敢於講出來!
所以,對於口語,抓住每個機會,大膽地與別人交流,當然如果有外國人在場,你一定要和他聊聊,即使是簡單的幾句,即使講得不是很標准,不是很准確(記住口語的最大功能是communicate with other people,所以只要別人能明白,不用擔心你的用詞和發音)。只要你講出來,你就是成功的,你比別人有勇氣,有膽量,這在口語中是最重要的!
當然,在有勇氣講出來的前提下,可以盡量注意發音的標准和用語的准確(可以在聽、說、讀中慢慢學習、糾正)
有的時候,沒有合適的場合講英語時,甚至可以嘗試著和自己講英語,甚至在生活中無論碰到什麼時,你可以想想這用英語怎麼表達。
3.讀。
對於英語的閱讀,我推薦:第一,平時訓練自己快速閱讀的能力看看能否在短時間內抓住一篇文章的大意;第二,再集中攻克這些平時泛讀的材料,整理其中的生詞。
4.寫。平時可以嘗試著用英語寫寫日記,即使很簡單,只要你嘗試了,並且持之以恆,慢慢地你就會發現自己在提高!
總之,英語的聽、說、讀、寫是渾然一體的,是互相影響的,密切聯系的,相互促進的,切勿將四部分的關系分割開來!
C. 怎樣在英語教學中運用聽說讀寫教學策略
可以選擇口語地道准確的英美老師,上次本人學習的輔導中心 l on l 進步幅度就不錯.好.的,他們叫ABC
小學英語的聽、說、讀、寫是整個的教學過程,具有相當重要的意義,缺一不可,我覺得在教學過程中,要注意下面幾點:一、聽養成先聽後模仿的習慣。課堂上,常有學生一聽教師示範發音,就急於開口模仿,輕聲跟講,結果導致自身發音欠准,而且還影響了他人聽音。因為小學生愛模仿,模仿性強,但缺乏自控能力。因此,在英語起始教學階段,教師就要訓練學生靜心聽,可採用「手勢暗示法」,即教師隨著示範發音打手勢「一、二」,這時學生邊聽教師發音,邊看教師嘴形,注意觀察其大、小、扁、圓及變化情況,做到看明、聽清,當手勢打「三」時,全齊聲模仿。這樣,發音易到位,模仿效果好。小學生聽錄音跟說跟讀,往往只滿足於「聽到」,能跟得上說,跟得上讀,而不注意語音、語調、句重音、停頓等。因此,教師要引導學生「聽清」,在播放錄音前,可分步提出聽的具體要求,使學生聽一遍錄音,便有一次收獲 二、說鼓勵學生大膽說英語,英語教材為「說」提供了良好的素材,所選內容均來源於學生學習及日常生活,為學生所熟悉。這是培養大膽開口講英語的又一個有利條件。因此,教師得抓住時機,充分運用教材,從起始年級,培養學生良好的話的習慣 首先,教師應十分注意發揮「情感教育」在英語教學中的作用。教師要用「師愛」去贏得學生的親近和信任,使師生感情雙向交流,密切師生關系,形成輕松、愉悅的課堂氣氛,從而有效地幫助學生消除心理障礙,克服怕開口說英語的緊張心理,開創敢講英語、爭講英語、愛講英語的局面 同時,教師要精心組織教學,優化教學方法,利用一切教學媒體(圖片、實物、玩具、幻燈、投影、錄像、錄音、等等)創設情景,寓教於樂,讓學生身置語境,有意識或無意識地開口練說,最大限度地發揮學生說英語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三、讀有序訓練英語閱讀能力。有人認為閱讀時高年級的事情,這是大家把閱讀的定義下狹義化了,我認為應該從低年級就培養小學生的閱讀能力。在閱讀初始階段,處理一些必要的能夠影響閱讀的詞彙和句型,提供必要的背景知識,看圖讓學生預測,或者從故事的題目預測,可以幫助學生構建故事。有了真實的語境。在閱讀中環節,可以引導學生說出故事中的人物,有幾個人,男生或者女士,說出發生什麼事情等等,一步一步引導學生獲取文章大意 四、寫養成良好的書寫習慣。讓學生明白書寫坐姿、握筆方法不正確會影響身體健康,影響書寫質量與速度,對今後學習不利。啟發學生加強自我督促意識,保持正確坐姿,握筆方法。在書寫教學一開始,學寫字母時,教師就必須十分重視培養學生按照規范筆順書寫,在四網三中位置正確。值得一提的是,要強調每個字母都要稍向右斜,斜度要一致。學生由於寫漢字的習慣,豎直橫平,有稜有角,四方端正。因此,在書寫英文時,常出現直、方、角現象。對此教師要運用「比較法」教學,及時指正。隨著學習的進展,教師要繼續堅持不懈地抓好單詞、句子、段、篇的書寫及標點符號的正確使用,切實做到英文書寫規范,使學生養成良好的寫的習慣 英語教學的目的是使學生在獲取英語知識,掌握學習方法,養成學習習慣的同時培養學生聽說讀寫的能力,全面提高學生的英語素養,所以在平時的教學中就要很好的進行聽說讀寫的整合教學,幫助學生提高英語能力。總之,良好的英語學習習慣需要經有意識培養才能形成。小學生學習英語,主要通過課堂教學形式。所以,良好的英語學習習慣的養成主要是靠教師。教師必須十分重視良好學習習慣的培養,注意在日常教學活動中有計劃地、有步驟、嚴地訓練學生。
D. 小學英語教學中如何進行聽說讀寫的整合
在小學階段英語教學的主要目標是培養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這就要求我們必須從聽說讀寫四個方面來綜合培養學生的學習和能力。
聽是學生接觸語言的第一種方式,小學生學習語言總是從聽開始入手,進行模仿。這就是說,低段的學生更要側重於聽說的訓練。然而如果讀的習慣不能隨之進行培養的話,就會導致學生學習的結果是文盲英語,不能進行有效的閱讀。寫的能力培養則是循序漸進的,不能操之過急,否則會造成學生的厭學,而且由於對書面表達的准確性的要求會使學生感覺無從下手,容易造成僵化的應試教育。
所以,從學生開始入門進行聽說讀的訓練非常重要
,我通常採用以下方式進行。:1.課堂上及時使用所學的語言給孩子營造一個英語氛圍,同時,這也是訓練學生聽力的一中很好的方式。2.
給學生提供語言表達的機會,及時運用所學的語言,可以用課堂展示交流的形式,或者用一些真實的語境作業讓學生明白語言對話的功,並進行實踐。將語言的聽說結合在語言的運用中。3.
聽和指的訓練,讓學生通過聽單詞或者句子,准確地進行辨認指向,從而給後面的讀打好基礎。同時識別的過程也是對單詞和語句的一種無意識的記憶過程,這會為以後的單詞書寫奠定一定的基礎。4.
用指讀的方式來培養學生的認讀,要求學生逐個指讀單詞,從三年級起,嚴格要求學生准確指讀,這無疑是一個幫助學生識別單詞的非常行之有效的手段。
通過以上兩個環節的訓練可以對起始階段的聽說讀的能力進行初步的培養。
對於讀的能力的進一步培養,我認為還需要從語音方面進行循序漸進的指導。
這就要求教師要給學生聽標準的錄音,做標準的示範朗讀,學生在反復的聽音訓練進行模仿跟讀甚至能背誦一些語句會對學生聽說讀的綜合能力有一個較大的提升,而這樣的提升又是在一種潛意識的狀態中進行的,這就比較符合小學生的接受語言的規律。
對於寫的能力培養,我認為應該盡量按照課標的要求,放慢速度。
對低段學生從要求正確抄寫字母和單詞開始,教師採用正確規范的板書指導學生。這樣能夠使學生對英語學科的學習得到重視。
我是從以下幾方面開展寫的教學的:1.
低段培養正確的書寫習慣。包括字母的書寫格式,標點符號,大小寫和整體的美觀效果。2.
對於單詞的拼寫,三年級第一學期不對學生做強制要求,而是通過認讀和平時的單詞拼讀訓練逐步灌輸單詞的發音和拼寫。對發音規律做歸納總結法,而不採用演繹法。3.
有了前面的大量的鋪墊,學生對單詞有了較深的印象,在能准確識別的基礎上,才要求學生嘗試拼寫,這樣學生很容易拼寫,就品嘗到了成功的樂趣有利於形成自信培養學習興趣,從而有效的遏制學生的畏懼情緒。也避免了使用大量重復作業對學生的興趣傷害。4.
一些常用的簡單語句,可以採用在單詞能夠准確識別的前提下進行整體抄寫,強化語感。5.
高段的書寫要求能根據提示書寫出語句。我採用以背誦為手段,讓學生積累一定的語言從而使語言的輸出效率得以提高。
綜上所述,要想使小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得以綜合性的提高,教師必須有耐心,有恆心,能有步驟地堅持下去,及時使用所學語言,在具體的語境下訓練學生。使學生的語言學習符合其年齡特點。在有效培養學習興趣的前提下,進行知識的落實和擴展。
E. 如何提高小學生英語的聽說讀寫能力
一、讓學生會「聽」 教師盡量用英語組織教學,這樣可以烘托英語課堂氣氛,增強學生的求知慾,提高學生的聽說能力。平時常用的有Good morning/afternoon,boys and girls。作為一堂課的開場白,我覺得稱呼小學生boys and girls 更親切,而在下課時用Goodbye ,boys and girls.這句作為結束語。Let』s begin .表示讓我們開始吧。Open your books and turn to page… 翻開並打開第幾頁,同時教師將雙手攤開。Close your books ,please .要求學生把書合上,教師同時將雙手合並。 Look at the blackboard .要求看黑板。Very good. Exercellent . wonderful . great這類表示贊美的話語要經常使用,Keep trying .繼續努力。我覺得這句話很管用,適合各種層次的學生。 其實,平時老師一直用英語講,學生聽多了,自然就會知道了,也會習慣的。學習英語的第一步要學會聽。聽」是「說 」的前提,沒有「聽」,就無從模仿「說」。只有聽得清,聽得懂,才能說得准,說得好。小學生愛模仿,模仿性強,但常常缺乏自控能力。我在教學中就經常會出現這樣的情況,這邊我在范讀,讓學生仔細聽,但那邊有的學生就迫不及待地跟著讀起來,這樣的話這些學生不僅沒有聽清正確的發音,同時還影響了其他學生聽的效果。所以在英語起始教學階段,教師就要訓練學生靜心聽。 二、讓學生敢「說」 小學生年齡較小,學生心理和怕羞感少,所以是培養大膽開口講英語的有利條件。而對於我們農村的小學生來講,我們沒有學習英語對話的環境,那麼教師就要好好把握課堂。課堂是學生鍛煉說最好的環境,教師要抓住一切機會為學生創造說的環境,鼓勵學生大膽地開口說英語。如果學生在講英語的時候出現某些語言錯誤,教師暫不打斷,待講完後,再指出並糾正,這樣不會挫傷其講英語的積極性。我覺得這個細節在教學中應該注意。對於他們的一點點進步,我們都要給予肯定。從而讓他們慢慢養成敢說,愛說英語的習慣。 三、 讓學生樂「讀」 葉聖陶先生指出:"語文學科,不該只用心與眼來學習;須在心與眼之外,切用口與耳才好"(《葉聖陶語文論集》)。葉先生所說的"用口與耳",指的就是在語言的學習及教學過程中,要多進行朗讀。朗讀用之於小學英語教學,同樣可以營造和活躍學習氣氛,再現英語的作為語言的活的本質,營造濃厚的英語學習氛圍,彌補英語學習缺乏語言環境的不足。 首先教師要帶讀。小學生英語聽說的基礎,是要熟練地掌握課本中出現的單詞、片語和句子。而學生對這些東西的掌握是光靠課堂上聽幾遍錄音或者看幾遍錄像解決不了的問題。所以,老師在課堂上的反復帶讀就顯得十分的必要和重要。帶讀的好處很多,它可以增加教學的靈活性,因為它可以不受有無電源,有無電化教學設備等的影響,可以營造英語學習的氛圍,可以增強學生的記憶,可以培養學生的語感。 其次在平時的教學中,我們可以用幾種方法讓學生讀,比如開火車讀,就是一個學生接一個學生讀,也可採用一個比一個讀的響或一個比一個讀的輕,這樣學生朗讀起來始終興趣盎然。我比較喜歡隨機朗讀,即老師隨意指出黑板上的單詞,故做神秘狀,學生看教鞭朗讀,速度由慢到快,我發現這種方法可以很快調動學生朗讀的積極性,每個學生都爭著第一個朗讀出來,我覺得這樣課堂氣氛可以馬上掉動起來。 四、讓學生認真「寫」 我們不要過底的估價學生的能力,小學生的模仿能力,動手能力以及他們的記憶能力是非常強的,俗話說「嘴動千遍不如爛筆頭一遍」,建議大家從三年級起注重「寫」的習慣的培養。在三年級起始階段,老師要不怕麻煩,堅持每節課板書示範。無論字母,單詞還是句子,都要要求學生能跟著教師一步步書寫。對於一些學困生,教師要有耐心的手把手地教,只有在教師的堅持不懈的努力下,學生才能夠打下良好的書寫基礎,從而養成正確的書寫習慣。 總之,只有讓學生會「聽」、敢「說」、樂「讀」、認真「寫」,才能提高學生英語的聽、說、讀、寫能力。只要學生具有扎實的聽、說、讀、寫基本功,才能熟練地掌握和使用英語。
F. 濡備綍鎻愰珮灝忓︾敓鑻辮鐨勫惉璇磋誨啓鑳藉姏錛
1.寤虹珛璇璦鐜澧冦傛縺鍙戝皬瀛︾敓瀵硅嫳璇鐨勫叴瓚o紝鍒涘緩涓涓鑻辮瀛︿範鐨勭幆澧冿紝渚嬪傚湪瀹朵腑鏀劇疆鑻辮璇葷墿錛岃繘琛岃嫳璇鍞辨瓕銆佺湅鐢靛獎絳夋椿鍔錛岃╁╁瓙娌夋蹈鍦ㄨ嫳璇鐜澧冧腑銆
2.娉ㄩ噸鍚璇磋兘鍔涖傚惉璇磋兘鍔涙槸璇璦瀛︿範鐨勫熀紜錛屾墍浠ヨ佹敞閲嶅府鍔╁皬瀛︾敓鎻愰珮鑻辮鍚璇磋兘鍔涖傚彲浠ヨ╁╁瓙鍚鑻辮姝屾洸鎴栨槸鐪嬭嫳璇鍔ㄧ敾鐗囪繘琛屽惉瑙夎緇冿紝涔熷彲浠ヨ繘琛屽彛璇緇冧範錛岃╁皬瀛︾敓璺熻昏嫳鏂囨枃絝犵瓑銆
3.閫夋嫨閫傚悎鐨勬暀鏉愩傛暀鏉愮殑閫夋嫨瑕佹牴鎹灝忓︾敓鐨勫︿範騫撮緞銆佽嫳璇鍩虹銆佸叴瓚g埍濂界瓑鍥犵礌鏉ヨ閲忋傚彲浠ラ夋嫨閫傚悎灝忓︾敓鐨勮嫳璇鍚钂欐暀鏉愶紝璇劇▼璁劇疆瑕佹湁瓚e懗鎬э紝鑳芥縺鍔卞╁瓙鐨勫︿範鍏磋叮銆
4.嬋鍙戦槄璇誨叴瓚c傞槄璇繪槸鑾峰彇鐭ヨ瘑鐨勪竴縐嶉噸瑕佹柟寮忥紝鍙浠ヨ╁皬瀛︾敓闃呰昏嫳鏂囨晠浜嬩功銆佽嫳鏂囨潅蹇楃瓑錛屾參鎱㈡彁楂橀槄璇繪按騫籌紝鍩瑰吇瀛╁瓙瀵硅嫳璇鐨勫叴瓚c
5.鍕や簬緇冧範銆傜粌涔犳槸鎻愰珮璇璦瀛︿範鏁堟灉鐨勫叧閿錛屽彲浠ヨ╁╁瓙榪涜屽啓鍗曡瘝銆佸仛璇娉曢樺強妯℃嫙鑻辮鍚鍔涜冭瘯絳夛紝璁╁╁瓙鍏繪垚鐢ㄨ嫳璇鎬濊冨拰浜ゆ祦鐨勪範鎯銆
6.澶氳掑害銆佸叏闈㈣緇冦傝╁╁瓙澶氳掑害銆佸叏闈㈠湴瀛︿範鑻辮錛屽傞氳繃鍚鍔涜緇冦佸彛璇璁緇冦侀槄璇昏緇冨拰鍐欎綔璁緇冪瓑緇煎悎鎻愰珮瀛╁瓙鐨勮嫳璇鑳藉姏銆
鎬諱綋鑰岃█錛屾彁楂樺皬瀛︾敓鐨勮嫳璇鍚璇磋誨啓鑳藉姏闇瑕佸墮暱銆佽佸笀涓璧峰崗浣滐紝瑕佹彁渚涘厖瓚崇殑瀛︿範鐜澧冦佽緇冩満浼氬拰鍏蟲敞錛屼互嬋鍙戝╁瓙瀵硅嫳璇瀛︿範鐨勫叴瓚o紝涓轟粬浠鐨勬湭鏉ユ彁渚涙洿騫塊様鐨勫彂灞曠┖闂淬
G. 小學英語聽讀五步曲,分別是哪五步
1. 聽(耳):主要考查學生對英語詞彙、句型、日常語的聽力與分析能力;
2. 說(嘴):考查學版生對場景的英語的發權音、語氣、語調的綜合應用能力;
3. 讀(眼):主要考查學生閱讀英文教材、教輔、雜志等過程的綜合能力;
4. 寫(手):考查學生英語情景創作的能力,啟發學生英語書寫表達能力;
5. 做(體):綜合考查學生對英語聽說讀寫能力,主要通過試卷進行考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