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消費論文英語怎麼說
⑴ 「了解和掌握大學生消費的情況」用英語怎麼說
在任何論文及報告中,這種說明研究目的話,前面通常加上to,
to
give
advice
to
college
students
regarding
their
consumption
⑵ 大學生日常消費調查 用英語怎麼說
a survey of college students' daily expenditure
⑶ 求一篇關於大學生消費觀的英語作文
I think it is necessary for a university student to have a correct idea of consumption.
First, according to our own needs, but also to suit our needs.
Second,consumption should be independent, not to repeat word for word what others say, do not follow the crowd, what head.
Third,consumption should be coordinated, not only heavy material consumption and ignore the spiritual consumption.
Fourth,consumer spending should be with their income to adapt and moderate consumption.
At last ,we need to avoid the blindness and rational consumption.
If we do that, we will have a correct view of consumption.
⑷ 大學生消費的英語作文
I think it is necessary for a university student to have a correct idea of consumption.
First,consumption according to our own needs, but also to suit our needs.
Second,consumption should be independent, not to repeat word for word what others say, do not follow the crowd, what head.
Third,consumption should be coordinated, not only heavy material consumption and ignore the spiritual consumption.
Fourth,consumer spending should be with their income to adapt and moderate consumption.
At last ,we need to avoid the blindness and rational consumption.
If we do that, we will have a correct view of consumption.
⑸ 大學生,研究生,博士生相應的畢業論文 用英語分別怎麼說
大學生,研究生,博士生相應的畢業論文分別應該是paper,thesis,dissertation
⑹ 求一篇關於大學生高消費為話題的英語作文,說說你對此的看法。
論「大學生五種高消費習慣」,你如果覺得多,自己再改改或刪點。
Five Consumption Habits of College Students
According to an authoritative research report, Chinese college students exhibit five consumption habits nowadays.
The tide phenomenon is often observed in the consumption behavior of college students. In other words, a novel thing or a new brand can easily create a wave of popularity on campus. For example, in terms of ecation and training, there was the MBA craze, the TOEFL craze and the certification craze; in terms of consumption, there were fads on automatic tape recorders, mobile phones and games.
Certain procts that become popular e to their uniqueness eventually become commonly available. College students are usually fond of distinctive, novel and fashionable procts. However, as a proct』s popularity rises, it becomes commonplace. 57.7% of college students say that they 「prefer to buy unique goods,」 while only 22.9% say 「My clothes are most stylish.」
Price still comes foremost for college consumers. Between fashion and economy, most college students still opt for the latter. When they are choosing from various procts, moderate pricing is key. This characteristic can also be observed in sales promotion, with discount, free delivery and free gift with purchase being the most effective promotional methods.
Emotional consumption is also an essential element. Most college students consider economic support indispensable in maintaining good relations with friends and with their dates. At present, a college student』s expense on entertainment, social activities and movies averages 144 yuan per semester, whereas gifts cost 98 yuan. The report also shows that even when it is hard to make ends meet, they often choose to borrow money from others rather than forgo the needed emotional consumption.
While college consumers tend to be more rational on the choice of brands, the popularity, reputation and image of famous international brands have a persuasive impact on their decisions. Foreign brands weigh heavier than domestic ones in middle and high-end goods, including mobile phones and digital procts. However, domestic brands are gaining popularity in certain fields such as personal computers. In terms of instant consumer goods, domestic and foreign brands seem to be at par.
⑺ 「對大學生消費行為進行指導」用英語怎麼說
在任何論文及報告中,這種說明研究目的話,前面通常加上To,
To
give
advice
to
college
students
regarding
their
consumption
⑻ 淺談大學生從眾消費行為這個題目翻譯成英文怎麼翻譯
Brief Introction on Conformity Consuming Behavior as for Undergraates
Brief Introction on Crowd-following Consumer Behavior as of College Students
供參
⑼ 大學生消費論文
中文摘要:大學生的消費行為和心理,直接影響他們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對他們的學習、生活乃至日後的工作成才都有著重要的影響。為了對大學生消費行為及其心理有比較全面和准確的了解,我們從兩個方面展開研究。一方面,2005年11月,對遼寧大學的文、理院系的各年級的大學生進行問卷調查,共發放問卷360份,收回有效問卷345份,有效率為95.83%。另一方面,通過個別談話及網路資源,對其他學校的大學生進行個別調查和比較。分析大學生消費的現狀並提出了建設性的對策思考,形成大學生以艱苦奮斗為榮,驕奢淫逸為恥的消費觀,創建節約型校園文化。
關鍵字:大學生 消費 行為 心理 思想政治教育
一、大學生的消費現狀
(一)大學生理性消費是主流
通過問卷調查和個別訪談可以概括地說當代的大學生的消費觀念有些理性因素,突破傳統的只求滿足基本生存需要的觀念。
1.在消費結構中發展資料占的比重呈擴大趨勢。他們更多的注重改善自身的學習條件,滿足對於精神文化的需要。根據本次調查顯示被調查的大一的男女同學中有1/2多數每學期在教育學習方面的投資在200元以內,而被調查的大三的男女同學中則約有半數的同學在這方面的投資在400元以上。這說明剛入學的大一的學生已經有了要完善自己的追求,但是在為自己設定目的和計劃的同時,投資比較謹慎;而大三的學生經過了兩年多的大學生活,多數為自己設計了確定的目標(考研、攻讀各種資格認證、英語過級考試等等),這些教育投資對他們就業及實現自我價值是必須的。
2.大學生也重視健康消費。調查的數據顯示35.5%的男同學在每月的消費上注重營養消費,女生的比例更大一些佔到42.2%。學校內設置的健身中心很受學生歡迎,通過調查和訪談部分學生,30%的同學選擇定期的體育鍛煉,他們中有利用校內的體育資源的,也有參加校外休閑健身俱樂部的。大學生的健康消費也涵蓋了運動器械用品、衣物等內容。
3. 消費呈現多層次化。月消費達到800元以上的佔7.8%,低於350元的佔15.9%,44.3%的學生月消費在350-500元之間,31.9%的學生月消費額控制在500元到800元之間。可見,大學生的消費層次分化比較分明,中間層次的比重占絕對多數,既反映了我國當前劇烈轉型的社會大背景,也說明了大學生的消費主體是趨向理性的。
從總體上看,大學生的消費觀念正逐步向開放化、前衛化發展,但傳統的理性消費觀念仍是主流。絕大多數學生在消費時考慮最多的因素是商品或服務的質量、價錢,追求物美價廉。因為87.5%的大多數學生的經濟來源主要是父母供給,雖然8.9%的學生自己兼職,但掙的錢不多。由於消
(二)當代大學生消費狀況存在著若干問題:
1. 過分追求時尚和名牌,存在攀比心理。通過個別調查和訪談,我們得知:為了擁有一款手機或換一款流行的手機,有的同學情願節衣縮食,不惜犧牲其他必要開支;有些同學為了一件名牌衣服、名牌鞋帽,甚至向別人借錢以滿足慾望。反映出一些學生不懂得量入而出,受虛榮心的驅使極易形成無休止的攀比心理。
2. 人際交往消費過度,主要體現為通訊支出和戀愛支出。通訊開支大,擁有手機的同學占被調查總人數的三分之二強,月消費高於80元的佔40.3%,將近被調查人數的一半。說明學生手機消費不理性、高開銷的情況存在而且頗為嚴重。16.2%談戀愛的大學生每月大約多支出100-200元左右,他們大多承認追求情感需要物質投入,經常難以理性把握適度消費的原則。
3. 經濟獨立意識較弱,理財觀念淡薄。在被調查的345人中有39人根本沒有作過家教或兼職,而那些作過家教或兼職的同學也是抱有不同目的,1/2的學生是為增長社會經驗,14.2%的學生以渴望獨立為目的,以「補貼日用」為目的的比例佔到23.2%,如果把「渴望獨立」看作是主動的獨立意識的話,那麼「補貼日用」則可以看作是被動的獨立意識。把前兩者合計到一起來看擁有獨立意識的學生比例也只佔到被調查者總數的1/3強。當然也有12.5%的學生是抱著閑著沒事的態度。顯然,大家這方面的意識比起歐美發達國家的同齡人16歲就要求經濟獨立來說,差距較為明顯。
二、當前大學生的消費行為偏頗的原因分析
(一)從心理學角度分析部分學生的消費誤區和偏頗的消費心理
1.個性自覺引起的消費自主心理導致學生消費的盲目性,部分學生消費沒有計劃,隨意性強。大學時期是人生中一個獨立性與依賴性並存的階段。伴隨著自我意識覺醒而來的是人們在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中強烈的自我支配要求。現在的大學生大都是改革開放後出生的,環境的塑造,使他們在思想、生活、學習等方面都有自己特有的看法。雖然他們的消費來源依賴於家庭,但他們卻有強烈的消費自主要求。大學生的思想沒完全成熟,如果缺乏適當的消費指導,就會出現消費的盲目性。
2.尊重需要而引起的消費炫耀心理在學生消費中表現為重物質消費,輕教育投資。在馬斯洛的需要層次論中,尊重需要居於生理、安全、友誼和愛的需要之上而處於較高級的第四層次。大學生有著強烈的尊重需要,他們多方面的努力在相當程度上都是為了建立自尊和他尊體系,以實現其自我價值。炫耀心理實際上是一種超越自我客觀價值的自我虛構,表現在生活消費領域,就是對物質生活的高追求。大學生中有許多以擁有各類名牌而不是用才華作為炫耀的資本,這實際上反映出他們心理上的一個症結:用富裕的物質生活來充實美化自己的形象,以求得自尊的滿足和心理的平衡。這種現象的擴散,會在一定范圍內形成重物質消費的風氣。
3.從眾心理和求異心理是大學生消費攀比心理的心理學動因。大學生們在推崇世俗化的物質享受時,在群體消費行為中往往會滋生獨領風騷的畸形心理。這樣,相互攀比現象就有了產生的土壤。攀比心理表現在看似相互矛盾,實則本質相同的兩個方面:一是從眾心理,即被大多數人所接受的事物,個人也基本上樂意接受,大學生也不例外;二是求異心理,這種心理狀態的存在,使某種時尚滿足了大學生一時審美的心理需要之後,又必然會產生新的需要,渴望消費再有新變化和創新。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中缺少對學生健康消費觀的引導
當前的大學生能夠全方位地與社會接觸,當他們受到享樂主義、拜金主義、奢侈浪費等不良社會風氣的侵襲時,如果沒有及時得到學校老師和父母的正確引導,容易形成心理趨同的傾向。父母在日常生活消費的原則立場是子女最初始的效仿對象。有些父母本身消費觀念存在誤區,不能正確引導自己的子女。因此,我們應該關注學校教育環境對學生消費觀念培養的重要影響作用。可事實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對學生消費觀教育還沒有形成足夠的重視。具體體現為:
1.在高校缺乏對大學生消費心理和行為研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真正達到有效性目的,就不能缺少對學生實際行為的了解與把握。近年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雖然在不斷的改進,也取得了較大的進展,但是由於科研條件、人員配置等客觀原因和思政教育工作者的主觀認識等原因,對學生的教育首先從實踐調查開始的教學科研風氣仍然未能形成。
2.高校「兩課」教學中對大學生消費觀的教育引導不夠。由於對大學生的消費心理和行為了解不夠全面和客觀以及課程設置等因素,在思想品德修養課中缺少與人生觀、價值觀、國情觀等重要思想觀念緊密相關的消費觀的專題教育,從而也難以達到真正的引導目的。
3.校園文化建設中普遍缺少倡導大學生勤儉節約生活消費觀的內容。大學生的消費心理和行為除了在個人喜好、穿著打扮等較少方面比較注重突出個性以外,他們對於時尚品牌、基本生活用品等消費內容都具有群體從眾心理。高校校風主要體現的正是學生的群體心理和行為特徵。把注重塑造和強化學生良好的消費意識和消費行為,培養學生良好的消費習慣,作為校園文化建設的一項主要內容,這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一個非常重要的內容。
(三)社會上的不良風氣是大學生健康消費觀的形成的影響因素
1.社會上非主流的享樂主義消費觀,給大學生帶來了很深的影響,是造成大學生消費觀念偏頗的主要因素之一。改革開放以來近30年,我國一直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經濟持續快速增長,人民生活水平也不斷的提高。部分先富起來的家庭消費方式有了很大的變化,傳統的消費觀念不斷受到沖擊。大學生的消費心理處在不成熟的階段,互相攀比的消費心理較為普遍,直接影響到了大學生的消費觀。
2.近年來消費主義的價值觀在我們的社會中逐漸上升,當然也對在校的大學生產生了影響。按照這種價值觀,一個人是不是值得尊重,是不是有品位,主要取決於他的消費水平。一個人的消費水平越高,消費能力越強,就越是能夠證明他的成功。在中國,應該說是先富起來的那部分人首先接受了這種價值觀,然後又逐漸輻射、傳染到其他社會階層,最後演變為一種國民的集體無意識。
三、引導大學生養成健康消費心理和行為的建議
構建節約型社會是我國十一五規劃的重要任務之一。構建節約型的消費模式是解讀節約型社會的一個重要方面。用節約型的消費理念引導消費方式的變革,在全社會樹立節儉、文明、適度、合理的消費理念,大力倡導節約風尚。當代大學生是未來社會建設的棟梁,引導他們繼續保持艱苦樸素、勤儉節約的消費觀念,反對奢侈浪費、盲目攀比、過高消費等不良消費風氣,加強大學生健康的消費觀念的培養與塑造,在當前構建節約型社會的大環境下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要正確引導大學生養成健康消費心理和行為,可以從以下四個方面著手:
(一)加強對大學生消費心理和行為的調查研究。在思想理論教學中,我們應該大力提倡調查研究與理論教學相結合的科學方法,使理論教學真正擺脫空洞無物的說教。今後我們應當重視和加強對大學生消費狀況的關注,注重在研究他們的消費心理與行為中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當然,調查研究是一個艱辛的過程,但是作為教育工作者應該首先培養自己刻苦鑽研的科學精神、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理論聯系實際的科學思維。
(二)教育學生要樹立艱苦奮斗、勤儉節約、科學的消費意識。引導他們在考慮個人消費時不忘光榮傳統,科學規劃安排,是個人消費標准與家情相適應。當然,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從不斷推動社會經濟發展和繁榮市場這個角度看,需要鼓勵人們積極、合理消費。如果不考慮個人經濟狀況和支付能力,盲目追求奢侈的消費模式是十分有害的。思政教育工作者要及時客觀的分析社會上的消費主義現象,引導學生形成積極的心態,作一個清醒的消費者。
(三)培養和加強大學生的財商。所謂財商,指的是一個人在財務方面的智力,即對錢財的理性認識與運用。財商是與智商、情商並列的現代社會三大不可缺少的素質。財商主要包括兩方面的內容:其一,正確認識金錢及金錢規律的能力;其二,正確運用金錢及金錢規律的能力。我們應該圍繞這兩方面的內容,在思想政治課和德育課的教學活動中設計生動活潑的教學形式以達到教育目的。
(四)大學生健康的消費風氣應成為建設節約型校園的一項重要內容。高校校風建設應該把握育人第一位的原則,重視大學生為人處世每個環節的教育,重視培養和塑造大學生健康的消費心理和行為,以促進大學生學業的成功追求。建議把大學生良好消費心理和行為的培養作為校園文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校園文化建設中設計有關大學生健康消費理念的活動專題,並且持之以恆。塑造節約型的校園理念,利用校園環境影響大學生理性健康的消費習慣的養成,形成良好的生活作風,向社會輸出具有健康理性消費習慣的社會成員。
參考文獻:
(1)陳一祥,蘇天恩,大學生經濟差異現象及其對策,泉州師范學院學報,2003年9月第21卷第5期
(2)王永傑,徐凌中,任建慶,大學生消費行為及其影響因素,中國行為醫學科學2004年第13卷第6期
(3)唐沙,王洪斌,當代大學生消費文化的探討與分析,高等農業教育,2004年6月第156期
(4)溫孝卿,等。消費心理學(M)天津大學出版社,2004
(5)余展洪,關注大學生的健康消費(J)中國教育,2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