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英語四級翻譯
① 紅樓夢有哪些外文譯本!
《紅樓夢》是中國古典文學作品中的瑰寶,自清乾隆五十八年(1793)從浙江乍浦港與貨物一起飄洋過海,流傳到日本長崎。據統計,世界各國翻譯出版《紅樓夢》的語種有23種,據人民網在2015年底檢索,依然在全世界各大圖書館流通的譯本有21種、166個版本。
自15世紀開始,中國文學作品大量流入朝鮮,書目中就有《紅樓夢》。在泰國的拉馬二世期間(1809-1825),伴隨著《三國演義》等小說的翻譯改寫,就出現過《紅樓夢》的記載,但迄今沒有發現泰文譯本。
在亞洲周邊國家《紅樓夢》各種譯本出現之前,用當地文字注音的對照讀本流行過很長一段時間,如日文、朝鮮文、越南文注音讀本等等都有發現。越南直到1959年才開始翻譯《紅樓夢》,1963年出版了120回的全譯本。
在泰國,1980年出版了由王際真英文譯本轉譯的泰文40回節譯本。在緬甸,1989年出版了由楊憲益英譯本轉譯的緬甸文《紅樓夢》全譯本,譯者妙丹丁因此獲得緬甸國家文學翻譯獎。
1958年蘇聯推出了120回全譯本,由漢學家帕納秀克、孟列夫翻譯。1995年、1997年、2014年,後人在帕納秀克的全譯本基礎上,又補充、增譯,分別推出了《紅樓夢》三卷本、二卷本。
《紅樓夢》在羅馬尼亞、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等中東歐國家的傳播,與俄文譯本相似,得益於新中國與這些國家建立的「社會主義陣營」關系。
羅馬尼亞文譯者是伊利亞娜·霍賈一韋利什庫,翻譯了《紅樓夢》前39回,1975年分3冊出版,1985年出版了合訂本。捷克文譯者奧·克拉爾1968年開始翻譯《紅樓夢》,直到1986年,出版了《紅樓夢》第一集,首發1300冊。
斯洛伐克文《紅樓夢》的譯者為奧·克拉爾的學生瑪麗娜·黑山,1978年開始翻譯,1996年出版第一部分,2003年出版全部作品。《紅樓夢》在中東歐國家的翻譯傳播,直接來自漢語原著,與《西遊記》《水滸傳》的翻譯受到英譯本影響有很大不同。
《紅樓夢》在阿拉伯世界的傳播,迄今只有外文出版社在1992年出版的阿巴斯·卡迪米譯本,是40回的節譯本,沒有全譯本。
② 紅樓夢的英文翻譯是什麼
1 A Dream in Red Mansions 2 The Story of the Stone 3 Stone Story(石頭記) 4.dream of the red chamber
③ 紅樓夢英文譯名
現在大家比較認可的是楊憲益和戴乃迭夫婦翻譯的英譯本《紅樓夢》,譯為「The Dream of Red Mansion」。
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的中文教授王際真英文節譯本譯文流暢、准確,導言部分被譽為英文翻譯本之冠,受到西方讀者的好評,影響較大。
英國牛津大學教授霍克思的新譯本最大特色是靈活,充分考慮到文化差異,比如將「巧媳婦做不出沒米的粥」譯為「沒有麵粉做不了麵包」等,深受英語讀者的歡迎,算是在西方世界影響較大的《紅樓夢》英譯本。
有專家把它與李約瑟的《中國科技史》相提並論,認為都是中英文化交流史上的大事。
(3)紅樓夢英語四級翻譯擴展閱讀
《紅樓夢》全面而深刻地反映了封建社會盛極而衰時代的特徵。它所描寫的不是「洞房花燭、金榜題名」的愛情故事;而是寫封建貴族青年賈寶玉、林黛玉、薛寶釵之間的戀愛和婚姻悲劇。
小說的巨大的社會意義在於它不是孤立地去描寫這個愛情悲劇,而是以這個戀愛、婚姻悲劇為中心,寫出了當時具有代表性的賈、王、史、薛四大家族的興衰,其中又以賈府為中心,
揭露了封建社會後期的種種黑暗和罪惡,及其不可克服的內在矛盾,對腐朽的封建統治階級和行將崩潰的封建制度作了有力的批判,使讀者預感到它必然要走向覆滅的命運。同時小說還通過對貴族叛逆者的歌頌,表達了新的朦朧的理想。
④ 英語翻譯 如題!還有紅樓夢,四大名著,各怎麼翻譯!
The Grand View Garden Area of Shanghai
四大名著:the Four Chinese Classical Novels,包括
紅樓夢:Dream of Red Mansions
三國演義:Romance of the Three Kingdoms
水滸傳:Water Margin
西遊記:Pilgrimage to the West( Journey to the West
⑤ 《紅樓夢》用英文怎麼說
hehe
這個問題有點困難,從開始有譯本的時候就存在爭議了,The
Dream
of
the
Red
Mansions(紅色樓閣里的夢?)在國內比較常見,這是楊教授夫婦譯本採用的名字,還有,在英國風行的一個譯本,即大衛霍克斯的the
story
of
the
stone
(石頭記)
以上是我所知道的現在常見的兩個全譯本,至於上面大家提到的The
Dream
of
the
Red
chamber是英國的Frorence
McHugh和Lsabel
McHugh姐妹翻譯的,應該不怎麼常見。
⑥ 紅樓夢的英語翻譯。
Dream of the Red Chamber
A Dream in Red Mansions
The Story of the Stone
Stone Story——推薦,簡明
⑦ 《紅樓夢》如何譯成英文
唯一一抄部中國人翻譯的全譯襲本《紅樓夢》,譯者是楊憲益和夫人戴乃迭。楊憲益出生在天津,楊家是清末民初官商世家,與李鴻章、袁世凱關系極近,曾經權傾朝野,富可敵國。楊憲益在天津新學書院高中畢業後赴英國牛津留學,與錢鍾書是同學,也正是在牛津結識了戴乃迭(格拉蒂絲·瑪格麗特·泰勒),確定了人生之路的方向。
50年代初,楊憲益夫婦接到外文出版社邀請,來到北京,以驚人的速度將《紅樓夢》翻譯成英文。這是迄今為止唯一一部中國人翻譯的全譯本《紅樓夢》,另一個全譯本是英國漢學家霍克斯翻譯的《石頭記》。
自此之後,戴乃迭與楊憲益合作翻譯了《楚辭》《離騷》《史記選》《魏晉南北朝小說選》《唐傳奇》《宋明平話小說選》《長生殿》《紅樓夢》《儒林外史》《老殘游記》《魯迅選集》《王貴與李香香》《太陽照在桑乾河上》等名著。
80年代,楊憲益主持翻譯「熊貓叢書」,將《詩經》《聊齋志異》《西遊記》《三國演義》《鏡花緣》以及巴金、沈從文、孫犁、新鳳霞、王蒙、張賢亮等人的作品譯成英文。楊憲益也成為將中國文學推向世界的第一人。
⑧ 紅樓夢用英語怎麼說
紅樓夢可以翻譯為:A Dream in Red Mansions; Dream of the Red Chamber; dream of the red chamber.
迄今為止,《紅樓夢》有兩個最權威的英文譯本,一個是由英國著名漢學家霍克斯和閔福德合譯的《The Story of the Stone》(石頭記);另一個是由中國學者楊憲益和其英國夫人戴乃迭合譯的《A Dream of Red Mansions》(紅樓夢)。
A Dream of Red Mansions中國清代初期(約 1790 年)問世的長篇小說,又名《石頭記》。被廣泛認為是中國最偉大的一部著作。其前80回是以作者曹雪芹(約 1715-1763)本人名義在他生前開始流傳,他死後將近30年又出現了包括後40回的全書。
關於後 40 回的真實作者,至今仍眾說紛紜,沒有定論。有的說是曹雪芹的好友高鶚,有的說是曹雪芹本人,而其遺稿被高鶚發現,略加修改而成。全書以賈、史、王、薛四大家族為背景。
以賈寶玉及其表妹林黛玉的愛情為主題,描述賈家榮、寧二府由盛到衰的過程,以及中國上層家族成員及其眾多奴僕和丫環的日常生活——豪華、淫逸、禮節、明爭暗鬥的細節,文字極其生動、優美。
(8)紅樓夢英語四級翻譯擴展閱讀
《紅樓夢》,中國古代章回體長篇小說,又名《石頭記》等,被列為中國古典四大名著之首,一般認為是清代作家曹雪芹所著。
小說以賈、史、王、薛四大家族的興衰為背景,以富貴公子賈寶玉為視角,描繪了一批舉止見識出於須眉之上的閨閣佳人的人生百態,展現了真正的人性美和悲劇美,可以說是一部從各個角度展現女性美的史詩。
英語例句:
1、《紅樓夢》在中國文學史上佔有重要位置。
A dream of Red Mansions occupies an important place in the history of Chinese literature.
2、機關算盡太聰明,反誤了卿卿性命!(《紅樓夢》)
All your clever calculations and intrigues brought nothing but your doom.
3、寶玉從幼時和黛玉耳鬢廝磨,心情相對。(《紅樓夢》)
Since childhood, baoyu had been intimate with daiyu, finding her a kindred spirit.
4、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紅樓夢》)
A grasp of mundane affairs is genuine knowledge,' worldly wisdom is true learning.
5、青燈照壁人初睡,冷雨敲窗被未溫。(《紅樓夢》)
A green lamp lights the wall as sleep enfolds her,' cold rain pelts the casement and her quilt is chilly.
⑨ 紅樓夢英文名哪個翻譯的好
推薦楊憲益的。
從事漢詩英譯的國人當中,楊憲益可能真的是最好的。楊憲益的英譯之所以好,除了他有在英國留學的經歷以及對多國文學的深刻感悟之外,還有一個優勢就是他在翻譯過程中,如果吃不準某種譯法是否地道,他可以隨口問坐在他右手邊的戴乃迭女士。
一般認為,楊憲益最大的翻譯成就是他的《紅樓夢》英譯。關於楊憲益的《紅樓夢》翻譯藝術,馮慶華主編的《紅譯藝談》一書,尤其是其中羅平對「紅詩」英譯的三個章節論述已經相當全面,我在這裏只是想補充幾條。
有些專家在談到《紅樓夢》的英譯本時,聲稱在西方社會,大衛·霍克斯譯本接受度高,楊譯本接受度低。這導致國內一些不知情的人認為楊譯本差,霍譯本好。這種看法是片面的。其實,英美讀者出於對自己熟悉的出版社的偏愛,很自然地就會選擇非常著名的企鵝出版社的霍譯本,而不是中國的外文出版社的楊譯本。在做統計工作時需要以不同的參數來計算。由於翻譯策略上的差異,即使楊譯本不如霍譯本好,那也不是一般意義上的好壞,而是兩個優秀譯本之間的差異。
劉朝暉在美國亞利桑那州立大學對學生進行過抽樣調查,分析他們對《紅樓夢》楊、霍兩個英譯本的接受情況。結果顯示兩個譯本在總體上各有千秋。楊譯本偏向於直譯,具有文化內涵的詞語,在霍譯本里被淡化或者轉化,在楊譯本里都照直譯出,所以整體上楊譯本的詞彙量比霍譯本要大很多。而霍譯本文字流暢,有明顯的閱讀快感,但他喜歡使用長句,不太適合當代讀者的閱讀習慣。
讀過兩本美國出版的專著,其中提及有關霍譯本和楊譯本在美國讀者中的評價。一是威廉·倪豪士教授的《中國古典文學手冊》,印第安納大學1986年出版。這本書稱贊楊譯《紅樓夢》是「完整而准確的」,同時稱贊霍譯《紅樓夢》是「精緻的」,認為兩個譯本同樣優秀。另一本是瑪格麗特·貝利教授的《中國古典小說:英語書目箋注》,加蘭出版公司1988年出版。這本書稱贊楊譯《紅樓夢》:「根據各地的讀者反饋,楊譯本和霍譯本都具有很高的價值……學生的評價認為,有時他們更喜歡楊譯本,因為它是更加感人的、同情的、貼切的。」書中還稱贊楊譯本「在某些方面略勝一籌,如對詩歌的翻譯、私密對話的呈現,以及一些描寫悲哀、感人的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