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語培訓讓孩子融入英語世界
1. 如何教孩子學習英語的方法
1.在生活中對話 (1)我說英語,孩子來聽。比如我誇張地做出表情和動作,「Oh, I am hungry".「hei, come to me, I need a big hug". 等等可以結合動作的簡單語言。對於能說英語的媽媽來說,生活中的自然對話,是孩子掌握語言最快的方法。對於母語不是英語的孩子來說,比較好的辦法,是結合動作和手勢幫助他們理解。比如,當你說「jump」,就跳起來給她看。比如「I am running」,「I am hiding」,「I am hungry」等等,都可以用動作來表示。孩子在不用翻譯的情況下,就會自然明白在說什麼。但是,還有很多語言,是無法用肢體表達出來的,我們的孩子無從猜測。這種情況的話,說完英語後,最好再說一遍漢語,但不要刻意一個詞一個詞的翻譯。這也是我在汪培珽《培養孩子的英文耳朵》一書中借鑒的有效方法。 (2)悅悅說漢語,我用英語重復她的話。比如,悅悅說:「我想開開了」。我重復:「Oh, you miss Kaikai」。孩子在這個過程中能很自然地掌握兩種語言的表達方式。 (3)當她說錯的時侯,我不糾正,只重復一遍對的。比如,悅悅指著一樣東西問:「Who is it」?我重復一遍:「What is it」?當第二遍再說的時侯,她很自然地就改變了表達方式,變成了:「What is it」? 2. 講原版的英文繪本(每天15分鍾左右) 一套分級讀物,能幫助孩子從簡單到復雜比較系統的學習語言。也便於媽媽掌握孩子的程度和進度,並且能夠重復講讀。重復對孩子學習語言來說,至關重要。大量地重復,才能產生自由的表達。前面說過,我給悅悅用的是英國的《Oxford Reading Tree》的引起版《典範英語》。這套分級讀物是我目前最喜歡、悅悅也一直有興趣往下讀的一套書。每個孩子喜好不同,不一定適合其他的孩子。 (1)每周只講兩課,每天重復這兩課。在我自己學習語言的過程中,我了解,如果想把一門外語變成自己的語言,那麼,就大量重復吧。沒有重復的積累,只貪圖快,一定不能打下良好的基礎。 (2)我先讀,然後悅悅跟讀。比如我讀:「everyone went to the part」,然後悅悅重復。如果發音正確,就再讀下一句。這里還要強調,不要糾正錯誤,只要重復正確的。對於無法用表情和動作來理解的內容,我會講一遍中文給她聽。按汪培珽的說法,講三遍英語,只要講一遍中文。 (3)跟讀若干遍之後,如果悅悅能看著圖就讀出來,就可以開始下一課(這是借鑒球球媽媽的做法),但不要強求孩子一定要背下來。背的終級目的,還是要轉換為自己能理解和表達的語言。所以,重復和大量的閱讀是關鍵。 (4)將繪本內容靈活運用和生活化。比如學「Making faces」這一課。裡面的內容:「Chip was sad」。我會做出sad的表情,然後愁眉苦臉地說:「Look, I am sad」,然後問她:「Are you sad?」。悅悅答:「yes」。我接著延展:「Show me your sad face」。悅悅能從我的表情中,理解這句話的意思,然後,也盼出一副SAD的表情。如果生活場景中,悅悅不聽話了,我也會作出一副sad的樣子。相同的單詞和句子,在不同場景中靈活運用,孩子就不會那麼機械地理解語言。 (3)音像資料的使用(每天20分鍾). 我用的是《迪斯尼神奇英語》。我為悅悅選擇任何一樣東西,前提都是好玩和有趣。不能吸引孩子,就無法達到效果。看似在玩,其實是媽媽不動聲色的用心,孩子在不知不覺中融物細無聲地就受益了。其次是因為內容簡單、重復、在場景中理解語言。往往是我做飯的時侯,給悅悅放這套光碟。我經常聽到小人在自言自語的跟讀。 (4)Starfall(每天10分鍾) 很多美國媽媽都知道這個網站。非常的有趣。它從最簡單的ABC phonics開始,到Learn to read , It's fun to read, I am reading,分階段幫助孩子學習閱讀。對phonics有所了解的媽媽都知道,美國的孩子們學習閱讀是從學習phonics開始的。我們傳統的學習方法,是記音標、背單詞、學語法。這種傳統的方法,基本上是在記憶的基礎上逐漸了解文章的內容。而學會phonics(自然反拼讀法),能讓孩子在不認識單詞的情況下,也能讀出來。能成倍提高孩子閱讀質量和速度。對於初學phonics的孩子來說,這個網站的資源足夠了。 悅悅每周只學兩個字母,每天重復,配合一個或兩個趣味游戲。2個月的積累之後,我讓她試著做了做Learn to read裡面用phonics方法的辯音,已經初步看到她對辯音的敏感。 看似好像挺復雜,其實每天分階段的學習,用到的時間不到1個小時。我很輕松,悅悅也不覺得是在學習。我們還有大量的時間玩別的。我的體會,正確的方法、每天的堅持、大量的重復,是語言學習的關鍵。 1.堅持很重要 哪怕每天只用10分鍾給孩子輸入一些,日積月累就會有效果。但是如果今天學了半個小時,好幾天不學,效果往往不理想。孩子聰明不一定有所成就,但持之以恆的堅持一定會帶來果效。父母能堅持做一件事,對孩子是很好的榜樣。 2.重復很重要 我常常聽到一些媽媽抱怨外教說,「這個老師教的英語太慢了,孩子都掌握了」。掌握語言和掌握學科知識是不一樣的。不是記住了就掌握了,不是會說這一句就掌握了。只有能自由地、在不同場景中表達語言才是掌握了。我也看到很多孩子的學習進度都很快,看似學了很多課的不同內容,但只要你換個不同的表達方式去問她,就不明白了。比如,家裡阿姨的女兒,6歲,對於顏色和大小等的單詞很熟悉,問哪個都知道。但是,我改口問:「which is bigger"?或者「What's your favoriate color」?她就兩眼迷茫,不知所以然了。所以,摒棄快吧,摒棄想要看到成績的心理。語言的學習,必然是很長一段時間大量的輸入,才會帶來驚喜的突破。 3.方法很重要 把語言當作語言來學習,而不要當作學科內容來學習。學習英語的目的,是為了讓孩子能夠運用這個語言工具去更廣泛地涉獵其他學科的內容。找到適合的材料,運用媽媽因為愛而有的想像力和創造力,使語言學習充滿趣味。從聽到說、從說到會讀、再到會寫,一步步堅持下去。 呵呵,自賣自誇了。一氣呵成的貼子,肯定有很多不周全的地方。只想給那些尋問過我的、希望有些借鑒的朋友一點自己的體會。如果有更好的學習方法,期待學習和討論。
2. 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融入少兒英語教學
談到將英語學習融入到生活中,其實方法有很多,除了在游戲中學英語,還可以在與孩子溝通的時候用英語交流,帶孩子去動物園,或者是看英語動畫片,通過雙語的方式來營造一個環境,相信孩子在這種環境下慢慢的熏陶就會掌握英語
3. 更加貼近孩子的生活:如何讓英語教學與生活融為一體
《英語課程標准》要求「創造性地設計貼近學生實際的教學活動,吸引和組織他們積極參與」。因此,我們教師應努力創設生動和真實的語言環境,讓學生在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中逐漸形成學習英語的興趣和愛好,形成在動態真實環境中使用英語進行活動的積極性,讓生活走進課堂。淡化了學生的學習意識,強化了主體意識、生活意識,使學生在輕松愉悅中步入了英語學習的殿堂。我們可以從生活實際出發,以豐富多彩的形式創設情境,將英語教學活動置於真實的生活背景之中,從而激發學生強烈的求知慾望。
一、教學環境
在非母語――英語的教學過程中,要創設良好的環境氛圍從而來直接影響和提高學生對英語學習的興趣和主動性。這的確很難把握。因為這環境范圍太廣,不是我們教師所能左右的。因此,我們教師只能充分利用課堂中的教學環境,調動課堂中的學習氛圍,使學生主動參與。
1、調整座位。根據小學生的心理特點,以真實的語言交際為背景,緊扣課堂主題和教學內容來選擇課堂座位的擺放方式,從單一的秧田式向多元化發展,便於學生進行交流和開展合作學習,創設一個開放式的小學英語課堂環境。「田」字形擺放法,適合於以情境對話為主要內容的課;圓形擺放法是撤掉課桌,只留下椅子並將椅子擺放成圓形,教師可以站在圓形的中央,這是做游戲時常用的擺法;U 形或 V 形擺放法,就是將學生分成兩隊,成兩條相對的 U 型或 V 型,教師可以站在前面的位置,這種座位擺放法可以有足夠的課堂空間供教學使用,適合課堂分組競賽,也適用於情境教學……總之,課桌椅的擺放應根據教學目的和教學任務靈活調整,還要盡量使所有學生與老師的距離都差不太多,以便教師能均勻地分布他的人文關懷,增強學生和老師的親近感。
2、布置「白牆」。其實可以在牆壁上張貼學生自畫的活潑的彩圖,貼上書寫漂亮的英文標簽,能使學生從視覺上受到英語信息的刺激,
更好地融入到英語學習的情境中。在教學《 Let 』 s go to the zoo 》這一課時,可以讓學生畫許多可愛的小動物,把窗戶變成熱鬧的動物園。在堂課上,學生按照自己的喜愛介紹動物:「 This is a……」還要用「What 』 s this ?」「 What 』s that ?」進行問答。在這樣一個生活化的教學環境中,學生會受到寬松、愉悅的交際氛圍的感染「動」起來,全身心地投入,從而提高口語交際能力,充分體現了愛學、樂學的積極情感。
3、開拓「課堂」。單一的教學環境很容易使學生感到厭倦,和學生生活很貼近的教學內容,卻可以把學生帶到真實的環境中去。根據學生的心理特點,有一部分學生在座位上肯定想躍躍欲試。不但提高了教學效率,也大大激發了學生學習英語的熱情。
二、教學內容
單一的教學環境很容易使學生感到厭倦,所以直接豐富、美化教學環境很有必要。而學生生活很貼近的教學內容卻也可以把學生帶到真實的環境中去。生活化的教學環境能增強語言交際的真實性,使語言交際從「空對空」變得「言之有物」,也使抽象的東西直觀化,提高了教學效果,更重要的是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
1、走進生活,自主學習。隨著「地球村」概念的形成,英語與我們的生活已密不可分,生活中隨處可見的各種商標、標志等,都出現了英語的蹤跡。這時從生活經驗中選取教學內容,使孩子們感到親切、自然、易學,能使孩子適應學習,獲得經驗,得到發展。小學英語教材本身十分貼近學生的生活和學習實際。教材中涉及的知識點也大多是我們日常生活中所遇到的,能經常運用的知識。如同學們最愛逛的公園、動物園;同學們最喜歡吃的水果、牛奶、冰淇淋;同學們掛在嘴邊的一些日常禮貌用語;還有學生自身的、家庭的、學校的生活內容等。小學英語課程標准從教學內容上規定了十五個話題這些話題貼近生活,和小學生日常生活學習息息相關。僅靠書中的知識點還遠遠不能為學生的感知、理解、記憶和運用提供最佳的語言情景。學生在學習字母時感覺熟悉,熱情也就高漲,思維異常活躍,效率當然會隨之變好。學生不但學到了課堂上沒有的知識,還自信地感到自己揭開了英語的神秘面紗,與英語親近了,畏難情緒人大減弱了。
2、依託生活,體會學習。小學生好玩、好動,枯燥無味的翻譯法顯然是不符合他們需要的。學生對身邊的英語特別有興趣,托生活化的教學,當然更便於學生的理解吸收,能收到更好的教學效果。教學 long 、 short 、 tall 、 fat 、 thin 、 big 、 small 等單詞時,讓學生比一比,說一說:「 Miss Zhang 』 s ruler is long . Xiaoming 』 s ruler is short .」「 Miss Zhang is tall . Wu Dan is short .」教學的同時,利用誇張有趣的簡筆畫讓學生進一步明確單詞的意義。通過學習這種生活化的英語知識,讓學生覺得這第二語言並非離他們很遙遠,
4. 讓寶寶巧妙贏在學外語的起跑線上,該如何做才好
讓寶寶巧妙贏在學外語的起跑線上,該如何做才好?
從零開始到基本上把握一門語言表達的英語口語,大約需用3到4年的時間。想一想孩子是怎麼學好漢語的?她們也是在生活之中,邊去玩邊學用,順理成章就熟練掌握了正宗的語言表達,而不是像校園內之中傳遞出去的生澀打馬虎眼的外國語。可培訓班也存有缺點,除開讀書的時間,孩子去培訓班只有運用假期,或是是禮拜天。父母會依據教師的程度和課程計劃,作出挑選和替換,那樣東一錘頭西一大棒,讓孩子暈頭暈腦,學英語就變成了壓力。也有許多培訓班的教學模式以教語匯為主導。
其他不用說,就拿普通高中而言課綱規定的3500,而一個普通的英語我國的在校大學生的詞彙量最少2萬,這區別多少錢啊?詞彙量立即影響到你的英語口語水準,你也許要說,這么多英語單詞大家怎能背完?我講,能,一定有辦法能夠背完。
5. 有什麼方式可以協助家長將英語融入孩子的生活,為孩子創造家庭語言環境呢
一、創設語言環境,盡量引導幼兒多看、多聽、多說。
(一)多看。
幼兒是以無意注意為主,因此,老師為孩子創設的環境就必須是直接觀察到,直接能接觸到的外界物體,從而積累經驗、不斷豐富詞彙。如:在開學時把教室布置成「我生活的周圍」、「我的家」等情景。由老師根據情節和幼兒共同製成圖書、手工等,從而萌芽孩子喜歡幼兒園的集體生活、以及注意觀察身邊事物的願望;在盥洗室和活動室貼上一些簡單的標簽,從中讓孩子看後知道這是什麼?那是什麼?總之,在幼兒園的牆上,布置各種圖片讓孩子利用自由活動時間看看、說說;比如在散步時,邊走邊問:「這是什麼?馬路上還有什麼車輛?」要求能力強的孩子用連慣地語句進行完整的回答,對那些口語表達發展較慢的孩子,則要求他們講出車輛的名稱即可;在教孩子排隊洗手、走路、搬小椅子等活動中,先讓孩子觀察事物,老師一邊操作一邊用誇張的語氣、豐富的表情、幽默的語言為孩子示範表演,然後請孩子學著做學著說;另外,看電視也是孩子獲得知識的有效手段之一。通過以上途徑孩子才會擁有豐富多彩的語言。
(二)多聽
培養孩子注意地聽,是發展孩子口語的先決條件。孩子學習口語首先要學會聽,能夠聽得准確,聽得懂,才有條件正確地模仿-----說。我們讓孩子先聽成人講故事、然後邀請同伴互相傾聽,還讓孩子聽各種各樣的聲音,如:樂器的聲音、自然界的聲音(風雨聲、打雷聲……)、動物的叫聲、生活中的聲音(開門聲,汽車喇叭聲……),聽後讓孩子模仿想像,效果特好。
(三)多說
給孩子創設說的環境(來園、晨間、自由活動、游戲、集體活動、離園等)。老師為孩子提供的說的環境都是輕松的、自由的,這樣孩子說才會無拘無束。如:當孩子每天來園時,教師除了熱情接待外,還應引導孩子用比較響亮的聲音說「×老師早,×××小朋友早,爸爸、媽媽再見」;在進餐前洗手,通過念兒歌,不僅能學習正確洗手的方法,而且能規范地說做的動作;當個別孩子對自己的願望和要求只能用點頭、搖頭來表示時,老師應耐心地引導她們說出自己的想法等;又如:區域游戲活動,不論是益智區、語言區,還是美工區,孩子通過活動,寓教於樂,樂意接受,做到開心開口、開竅,尤其是在語言區中孩子敢想、敢說,教師將「汽車、火車、飛機」等玩具安置在桌面上,襯托些背景就成語言主題「生活中的交通工具」,孩子在參觀中自然學會了許多詞彙和句子。
二、激發孩子說話的興趣,引導幼兒多練說。
(一)鼓勵幼兒同伴之間相互學習練說
3-6歲的孩子常常會出現自言自語,同伴相互間語言模仿。如午睡起床以後嘰嘰喳喳講個不停,有和同伴互相交談,有小聲哼著歌,有尋求老師幫助,這都表現出在集體活動和自由獲得中積極說話的態度。要知道這種自發生成的談話活動和同伴間的自發模仿和相互交談會給孩子帶來許多樂趣,提供相互間語言交往和學習的機會。
(二)幫助幼兒在日常生活中正確使用語言隨時練說
日常生活是孩子學習語言的基本環境,在自然情境中豐富詞彙,發展幼兒口語簡便易行,極富實效。日常生活中的語言多是常用的反復出現的,但不是每個孩子聽一聽、講一講就能掌握的。只有在多次運用後才能真正理解詞意,做到正確使用,此時老師就要善於抓住時機對孩子進行培養。如在觀看圖片時看到水果,我不由的說了句:我最喜歡吃蘋果,蘋果最有營養!孩子也會跟著說「我最喜歡吃草莓,吃到嘴裡甜甜的」等;這樣既是向孩子介紹了水果的特徵,又是在教孩子說完整句。通過不帶評價的提問,鼓勵幼兒大膽展現自己的想法。
(三)引導幼兒在豐富多彩的游戲活動中輕松地練說
游戲活動是孩子喜愛的活動,它的活動性和廣泛性的特點,符合孩子的興趣,可以比較容易地把他們吸引到學習活動中來。通過游戲練習詞語的運用,目的和要求都在「玩」的過程完成,孩子非常感興趣。如:游戲《猜黃豆》,請幼兒大聲念出兒歌並大聲地說出答案,無論猜出、猜不出,都要正確地告訴孩子黃豆在哪只手上。游戲《拉拉勾》,能有效地促進孩子語言交流能力的發展。在日常的生活中,幼兒和同伴之間經常會發生一些小矛盾,這個游戲不但鍛煉了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更能幫助幼兒較好的處理和同伴間的關系,老師要話語簡單明了,結合孩子熟悉的事情來說,要耐心地聽孩子說話,鼓勵他多說、敢說。
(四)採用多種形式的語言教學活動,讓孩子更多的機會練說
在平時的教學活動中,教師要有目的、有組織、有計劃進行的集體教育活動,設計這類活動的出發點是提高本班孩子語言發展的一般水平,欲達到語言發展目標是大多數孩子力所能及。語言教育活動類型有傾聽、表達欣賞文學作品、聽說游戲、智力游戲、早期閱讀等,通過師生互動,扮演角色來完成。如《小貓進城》老師以飽滿的情緒、投入的神態、形象生動的語言講述故事,以情緒感染孩子。此時,孩子會對故事的內容感到特別親切,不僅能專心地聽,喜歡聽、聽得懂,而且還能運用語言自然地對老師說:「還是鄉下好,連空氣都是美滋滋的……」
(五)通過家長在家庭活動中的引導,進行家園同步練說
與孩子說話,應不放過任何機會,隨時進行。早上孩子起床,可問他夢見什麼;放學回家,可問問孩子在幼兒園里的情況;晚飯後休息,可聊聊白天的見聞。洗衣服做飯時,可邊做邊聊;看電視、閱讀時,也可以就節目或書本的內容簡單地談談,還可以提些問題讓孩子思考。節假日與孩子逛街、散步,可見事論事……總之,只要和孩子在一起,就要盡量和孩子多說話。
我們通過家訪和向家長調查孩子在家庭中的詳細情況,許多家長認為幼兒的大部分時間是在家中度過的,因此,在家中對幼兒進行語言、口語表達能力的培養是一條重要而有效的途徑。其主要方式有:
1、指導家長利用雙休日,帶孩子到親戚、朋友家作客時,首先要求孩子能主動向客人打招呼,在適當的時候,念念熟悉的兒歌,唱喜歡唱的歌曲給大家聽;利用休息日帶孩子到公共場所,通過與成人交往和對自然景物的認識,培養孩子口語表達能力。
2、家長重視創設良好的家庭語言環境,對語言表達能力的培養有著重要意義。其主要方法有:經常與家長交流、溝通,並作適當的指導,要求家長不要用重疊的嬰兒用語與孩子交流,抓住孩子掌握語言、口語的最佳期。同時指導家長讓孩子多開口講,來提高孩子口語表達能力和語言的發展。
3、家長與幼兒交談的重視程度較好的,幼兒的智力發展水平與語言發展水平皆優於重視程度不夠的家長。說明善於溝通的家長中,家長的言語,家長的循循善誘給了幼兒學習語言的範本,家長的言語指導對開啟兒童智力也有極大的益處。因為幼兒通常會碰到具體問題而向父母請教,父母的及時啟發,會引導幼兒想得更深、做得更好。以後碰到類似的問題會舉一反三。
三、教師和家長應尊重幼兒,不打斷孩子的話
當孩子說話時,不可輕易地打斷孩子的話,要耐心地、盡可能地讓孩子把話說完。如孩子說:「媽媽,我想去……」媽媽知道孩子想去游樂場玩,便打斷孩子的話「你想去游樂場,等表現好再帶你去。」長此以往,孩子會養成說半截話的習慣,孩子想說的多是自己的要求或感受,尤其是他感到好玩的或害怕的事,但老師和父母往往忽視這類問題,不注意聽完孩子所說的話。經常這樣,會挫傷孩子說話的積極性。
四、多多鼓勵孩子發表自己的意見,允許孩子申辯
良好的交流應該是雙向的。為此,老師、父母應注意培養孩子說話的興趣,尤其是對那些沉默寡言的孩子,更要想辦法激發他說話。可找一些孩子喜愛的游戲,同孩子一起玩,邊玩邊與孩子交談;交談時,應多找一些孩子感興趣的話題。讓他有話可說,引發孩子積極思維、大膽想像。平時要引導孩子多觀察,這樣,孩子的話才能逐步多起來。
通過激將法,給幼兒適宜的激勵和挑戰。反駁申辯也是一種權利,有的家長喜歡那種俯首貼耳「聽話」的孩子,家長怎麼講,孩子就怎麼做;一旦發現孩子做錯了,就會不分青紅皂白地訓斥、打罵孩子,不允許孩子反駁;這樣不但不能使孩子心服口服,還會使孩子滋長一種抵觸情緒,孩子申辯本身是一次有條理地使用語言的過程,也是與父母交流的過程。如果家長能有意識地找一些問題來與孩子辯論,孩子的思維能力和口語表達能力都可以得到很好的訓練。
6. 把孩子送到少兒英語培訓機構,孩子都學到了什麼
你的孩子英語學的怎麼樣?初一英語家教補習幫助你
你家的孩子們英語學得怎麼樣呢?你對於他們學習英語的方法了解嗎?他們的學習成績你了解嗎?有的孩子學習就是不好,可能是學習的方式用錯了,現在由初一英語家教補習老師來為你介紹.
在小學畢業之後有一段長長的假期,這期間家長是需要讓孩子了解並且認識初中所需要學的東西的,所以學習英語的誤區不單單是孩子們要改正,家長們也是需要改正的.
認真聽課
課堂不只滿足了視覺請求,激起興味,而且能培育其察看才能,拓寬學習渠道,培育協作肉體.老師的參與,給學習中的孩子們提供了充沛的活動和交流的時機.孩子間的互助和競爭也會鼓勵進取心.不只進步積極性,也能感遭到與其他孩子之間的團隊肉體.
初一英語家教補習老師想要介紹的就完畢了,請大家一定要認真的看,有這些誤區的家長和孩子請一定要改正,在尋求新的學習方式.
7. 讓我們的孩子愛上英語,都有哪些方法
讓我們的孩子愛上英語,都有哪些方法?英語是門語言,是交流思想和信息的工具。所以,對於一般人來講,誰都不會說他喜歡使什麼工具,只能說自己使用什麼樣的工具最順手。所以,誰都不會平白地喜歡英語,如果對英語特別熟練了,到了脫口而出的程度時,與人交流無障礙時,不管是大人還是孩子,他都會習慣性地用英語交談了。這就是習,要不斷地練習,尤其要泛聽:,聽大量的生活場景對話,讓日常生活融在英語里。這樣,達到一定程度時,人們就會習慣性地說英語了。
8. 如何激發孩子學習英語的興趣
1.興趣入門;來2.掌握單詞;3.熟讀自句子;4.注意復習;5.背一背;6.抄一抄。建議報班阿西吧跟外教學英語,趣味性強互動多,激發孩子學習英語的興趣,分享跟外教免費學英語地址:【https://www.acadsoc.com】點擊即可免費領取一節歐美外教一對一免費試聽課。
試聽完之後,僅限3-16歲孩子家長領取,價值388元英語試聽大禮包,今天加送定製教輔禮盒,免費包郵送。
阿西吧的便宜是出了名的,收費比同行實惠很多,有些套餐的收費價格低至13.8元,阿西吧外教網的固定外教、固定同伴以及固定上課時間的模式深受大家的認可,每位外教都經過嚴格資料審核、面試、崗前培訓、試講等多方面的考核,最終予以錄用。
期望回答可以幫助到你啦!
想要找到合適英語培訓機構,網路搜下「阿西吧vivi老師」即可。
網路搜下「阿西吧官網論壇」免費獲取全網最齊全英語資源。
9. 幼兒英語啟蒙教育有什麼好處
現在孩子學習英語的時間都變早了,有很多家長讓孩子在幼兒時期就開始學習英語了,這個時候就要家長給孩子做英語啟蒙教育了,但是有很多家長並不知道怎樣給孩子好的英語啟蒙教育,家長如何做好幼兒英語啟蒙?這里就有好的孩子英語啟蒙方法,家長可以利用這些方法來教孩子學習英語。
1.選擇好的啟蒙教育課本
家長要選擇帶英文的畫冊,上面有圖有英文,先讓孩子認識一下基本的英文單詞,因為孩子畢竟年齡小,先從圖片開始認,然後再慢慢的結合單詞一起認,這就需要家長要有耐心了,一個一個得教孩子認識。
2.讓孩子聽英文兒歌
在孩子學習講話的時候就讓孩子接觸兒歌,因為兒歌更容易讓小孩子接受,英文本身是有一點枯燥無味,但是同音調的加入,孩子就會覺得很有趣,讓孩子覺得聽英文兒歌就是一種享受,只要孩子喜歡聽,那麼孩子就能接受英語,就能在兒歌中學到英語,現在找英文兒歌也非常方便,網上就有,家長可以上網上去看一看。
3.讓孩子看英文動畫片
孩子小時候的英語學習,就是讓孩子在玩中學,在學中玩,小孩子嘛肯定喜歡看動畫片,那麼就引導孩子看一些英文動畫片,其實孩子也不知道講的是什麼就是看個熱鬧,相比較於靜態的圖片,動畫會更加生動,漸漸的就會發現,孩子可以跟著動畫片裡面的人物說台詞了,這樣我們的目的就達到了,孩子自己就可以打開電視進行英語的學習了。
4.讓孩子沉浸在英語環境中
家長要注意了,平時在家裡和孩子交流的時候,盡量用英語交流,對於簡單一點的日常對話,就要用英語和孩子說,家裡的一些物件可以告訴孩子用英語怎麼說,在吃飯的時候可以播放一些英文歌曲,在英語的大環境下,讓孩子隨處都能感受到英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