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英語培訓 » 中考英語命題改革培訓感悟

中考英語命題改革培訓感悟

發布時間: 2022-07-31 22:35:58

1. 怎樣教好初三英語

如何做好初三英語中考復習教學

作為一名初三英語教師,如何進行英語備考總復習?如何讓學生在英語復習的最後階段做到有條不紊?如何讓學生在中考中獲得滿意的答卷?這些一直是我們思索的問題。在幾年的迎考復習實踐中,我們深深體會到:扎扎實實抓基礎,找到技巧好復習。考前得當有序地復習是取得好的教學成績的條件之一。總結老師的教學經驗和自身體會使我們認識到:應著重從以下幾個部分指導學生進行中考英語總復習。
第一部分 : 教師的復習思路
大家都很清楚,中考復習與平時的單元復習或期末復習既有聯系又有區別,主要在於那不僅要復習三年以來所學過的大量的語言知識還要通過大量的操練來檢驗和鞏固所學的語言知識;它既不能完全離開教科書也不能完全依賴它;這不光要求教師本身應具有淵博而扎實的學科語言知識更要有一套科學而獨到的復習技巧,以幫助學生將所學的英語知識運用到實際中去,為將來的進一步學習和應對社會的需求奠定堅實的基礎。通過不斷探索、積極借鑒,對中考英語初步復習積淀了以下思路:
第一、必須找到適合自己所教班級學生實際水平和特點的、正確的復習方法,提高不同程度學生的學習效率,最終促進全班英語成績的整體提高。在這個環節我們需要完成三個任務:
(一)把握政策 擬定復習計劃
在進行正式復習之前,我們仍然有必要學習一下《課程標准》,弄清楚相關知識的等級要求,同時要吃透當年中考英語學科的說明要求,並及時准確地傳達給學生,使學生能夠明確當年中考英語的命題方向、內容和題型,明確復習重點;指導學生合理分配復習時間,根據班級學生的實際情況制定復習進度,讓學生對要復習的內容提前做到心中有數,從而積極主動地投入到復習中去。具體安排如下:
1.將所有課本的有用的知識加以精心梳理,重在解決重點、難點、疑點和考點,主要包括(1)重點詞彙;(2)重要句型;(3)常用語法項目;(4)易見疑難辨析。
2.指導學生進行專項知識復習,分門別類,各個擊破,使學生所學知識系統化,在牢固掌握基礎知識的前提下,力求有所提高和創新。根據近年中考的命題特點,大概應設計以下內容:(1)詞法部分;(2)單項選擇;(3)完形填空;(4)閱讀理解。
也許有的朋友會問:不復習聽力?以我個人的一貫做法和看法,聽力不是復習的范疇而是訓練的內容!為什麼這么說?因為從一開始教英語,我們必須有這個訓練,那麼到了中考復習階段你不可能花上整節課的時間去做,而是每周安排二至三節課的開始或最後的十分鍾左右時間來練習,所以不能稱作「復習」。
3.綜合復習、模擬測試階段。科學地指導學生進行綜合復習,重在檢查學生對前幾個階段所復習知識的掌握情況及對知識運用的能力,並根據反映出來的信息及時進行補差補漏,提高復習效率。
(二)指導學生利用多種方法進行科學記憶。熟話說「舉一反三」,科學記憶是提高復習效率的有效途徑之一。在復習過程中針對不同類別的知識教給學生不同的記憶方法,十分有利於知識的掌握,常見的有「分類記憶法」、「對比記憶法」、「聯想記憶法」等。其中「聯想記憶法」是我最欣賞的一種方法,因為這種方法既可以幫助學生記憶單詞,又可以幫助學生提高知識的綜合運用能力。例如: (success---successful---successfully---succeed---succeeded; care---careful---carefully---careless---carelessness; etc.)
(三)指導學生摸索解題技巧。縱觀現代各種英語測試,能力測試佔了相當重的比例,即聽力、判斷能力、閱讀能力和寫作能力是絕大多數英語測試卷的主體結構。因此,在復習過程中既要在各類練習中隨時予以點撥,更要有一定時間的專題解題技巧指導。在這一過程中切記提醒學生不要死記硬背,重在開闊視野,培養語感,摸索技巧。
第二、注重研究教法,讓復習省時、高效。
(一)、教師要備好每一節復習課。
在復習過程中,不管復習的是基礎知識,還是語法要點;也不管是專題訓練,還是是試卷講評,教師本身必須事先要對所授內容進行認真仔細地分析,精心准備,鑽研好、鑽研透《課標》、教材及考試說明,把握准知識的難度與廣度。對學生作業中反映出來的帶有共性、普遍性的錯誤,一定要及時予以補救。
在復習過程中,應重視對教材的使用,切不可拋開教材,過早過多地進行所謂標准化訓練,盲目追求學生能力的提高,忽視了對基礎知識的復習鞏固。因為英語測試目前來說還離不開基礎知識的運用,尤其是中考,更何況在我們這類情況十分復雜的地區!
(二)、正確處理好集中與精講的關系
著名的外語教學專家張思中先生集幾十年心血所總結出來的「十六字教學法」中就有「適當集中」的原則。「集中教學是強化教學,是有意識記。它集中思想、集中時間、集中一切手段和方法創造環境、氣氛和條件,突破難點,帶動全面。」意思是我們要擺脫原有知識體系的束縛,打破原有知識結構,重新調整、編輯知識體系,將那些基礎性、工具性知識進行重新編排、組合。通過「超前集中」、「隨機集中」、「綜合集中」以及啟發、討論、歸納、綜合等一系列雙邊活動,使知識點、重點、難點、疑點等具體化,並有機地結合起來,這樣做,既有利於基礎知識的夯實,又有利於重點的突出,難點的突破,同時,還可以給學生帶來全新的感受。
「精講」指的是對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引導,尤其是針對前面的學習活動中學生感到疑惑不解的、具有代表性的問題,有意提出來加以講解,目的在於掃除學生的學習障礙,為學生指明學習的有效途徑,幫助學生養成正確的學習方法。
3、精心安排練習題
在反映情況階段,教師每天應針對所復習的內容適量布置課外作業,並及時進行批改,以便發現問題,真正作到查缺補漏。如有時間,對問題嚴重的,最好予以個別指導。
第三、加強考前應試指導
知識復習固然重要,如果考生不具備健康的應試心理,不能沉著、冷靜面對考試,考試成績出意外也是難免的。所以,教師應指導學生如何減少心理壓力,正確看待前一科考試的得失以及正在考的學科中所遇到的答不了的試題,考完一科,應及時調整好心態,毅然從失敗的陰影中擺脫出來,以良好的狀態迎接後面的戰事。
第二部分: 解題技巧
綜觀各種層次的英語測試,都有這么一種現象:能用足用好所規定的考試時間的學生可能只有70%左右,甚至更少些。而考試成績總比其他學科要差一些(及格率、平均分都如此)。究其原因,就在於學生們得到試卷後僅憑是似而非的感覺便草率做答。實際上他們也不願意那樣做,只是他們一方面缺乏學科知識,另一方面還缺少解決問題的技能技巧。作為復習環節的總顧問和總指揮,我們在教給學生豐富的語言知識的同時,還要教會他們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即掌握相關解題技巧,(其實當你第一次為學生講解英語試卷時便應傳授這些內容了!)實現英語學科成績的總體提高。
第一、如何做「聽力測試」
1、做好考試的心理准備
聽力其實考查的不單單是「聽」,同時也起到檢測「理解」和「判斷」能力的作用,已成為各級考試的重要內容和手段之一了。因此,聽力訓練一定要從初一抓起(其實小學英語教學突出強調的也是聽、說能力的訓練!),總復習階段更是不容忽視,需要提醒的是:一定要有系統的訓練材料。
2、瀏覽題目及所提供的內容
拿到試卷的第一時間趕緊將聽力部分的題目及選項讀一遍,以便弄清所聽內容,捕捉重點線索,做到心裡有數,使聽音具有明確的針對性,尤其是聽力理解一類的題目。讀題時要想一下,猜一下,如兩人的對話,它是關於天氣的,時間的,還是地點的?又如聽短文答題類,看著下面所給的題目及選項,想想該短文的主要內容是什麼等。因為題目和選項跟錄音材料有密不可分的關系,通過瀏覽試卷上的文字信息,可以推斷出要聽的對話或短文所涉及的話題、情景、時間、場合等相關內容,使自己在聽音過程中處於主動地位,注意力容易集中,答題就能有的放矢,順利進行了。
3、集中精力,沉著快速答題。
聽音過程中要集中精力,不能開小差,眼睛看著題目,耳朵聽著材料,手裡記錄關鍵的信息(必要時可用中文!),耳、眼、手並用,快速反應,迅速答題,若遇到個別難懂的字、句,要大膽對其大意進行科學的跳躍或猜測,以免影響對全部對話或短文的理解;實在不明白,乾脆放棄,以免老想著一個,而誤了後面的許多內容!但必須告訴學生不要留下空題,哪怕是毫無把握也得填個答案進去!也許會蒙對呀!
4、聽音結束後,考生要將自己的答案及時進行整理,時間長了可能就想不起來了,聽寫單詞可能只寫出了該詞的基本形式,檢查時也許會發現它在句子中的正確形式,把失誤減少到最低限度。
第二、如何做好「單項選擇題」
就目前我州中考英語命題來看,狹義的「單項選擇題」指的是筆試部分的第一題。其實,遠不止那十幾分,「完形填空」、「閱讀理解」所採用的檢測方式,實際上都屬單項選擇的范疇。因此,掌握了這一題型的解題技巧就顯得尤為重要。
(一)、基本估計 把該題中出現的字詞知識、語法常識在一定的環境下加以仔細分析,靈活運用,便能選出正確答案。
(二)、基本要求 1、正確的詞形及詞意;2、片語的搭配和習慣用法;3、語法知識的運用能力; 4、交際用語的正確運用。
(三)、解題技巧
1、審查整個試題,明確考點。通常情況下,語法結構先行,邏輯推理在後,弄清語境和上下文,正確判斷檢測目標。
2、上下搜索找准提示透過表面現象理解深層內涵。
3、比照分析,對症下葯。一要結合平時學習中常見的錯誤和受本族語干擾容易犯的錯誤進行分析,二要從上下文中去估計可能出現的錯誤。
4、撇開冗長信息的干擾分清主次。當題干較長時有些信息其實是無關緊要的,告訴學生要學會理清句子的來龍去脈,抓住句子的主幹進行思考,避免思緒受到干擾。
綜上所述,在做「單項選擇題」時,要對試題和備選答案進行認真分析,仔細斟酌,弄清究竟。要分清考查的是詞語本身的用法辨析,還是系統語法知識的綜合檢測;是詞語本身的習慣用法,還是某種語境下語意的引申轉義。切忌不分清紅皂白地用「固定搭配」或「習慣用法」去掩蓋那些本來符合一定規律和邏輯推理的、屬於一定知識范疇的知識點。
第三、如何做「完形填空」
完形填空是在一篇語意完整的短文中有目的地挖去一些詞彙,造成信息鏈的中斷,要求考生在越過空格、重新理解短文的基礎上,綜合運用所學的知識和常識對每個空格的備選選項做出可能、合理的分析、判斷,從中選出最佳答案。這道題對於初中生而言是最難的了。它要求重新構建的文章主旨鮮明、文意暢達、邏輯鮮明。因此它既要求考生具有扎實的語言基礎知識(即閱讀技巧、閱讀速度和理解能力),還要具備一定的綜合思維即邏輯推理能力和詞語在特定語境中的活用能力。
1、通讀全文,掌握大意。這一步的關鍵就是「抓首尾句」。藉助於首尾句給予的啟示,約過空格快速跳讀,不懂、不通之處不要留,可稍做標記,將注意力集中在文章中的主線上,確定進行推斷、選擇的基本思路。
2、細讀試填,透析文意,理清邏輯。基本抓住文章主旨後,應逐句精讀全文,逐題分析選項。進行預測、推理和判斷。這一步驟的關鍵乃是要牢牢把握住主題,根據「詞不離句句不離篇的原則」藉助上下文至全文的語境,克服思維定勢,進行合乎邏輯的推理,運用所學的英語基本知識,選擇語法上正確、語意上貼切的詞語。
在解題過程中,如果遇上難以對付的空格時,要克服急躁心理,從多角度分析,即從語法角度、生活常識、文化背景、詞類、慣用法、句式結構、整篇文章的內在邏輯關系和上下文特定語境等各方面綜合考慮、仔細推敲,選出最佳答案。所以解題時應注意以下策略:
①根據上下文提供的語境進行邏輯推理。其關鍵在於「研讀細節,認准語境」。
②根據文化背景知識及生活常識進行邏輯推理。
③注意固定搭配,從語境方面判斷最佳答案。
④發揮邏輯思想能力,挖掘文章的寓意、隱意,解題時不光要理解文章的字面意思,還要領會作者的語外之意,弦外之音;不僅要「看」到人物的動作、表情,還要「聽」到人物的語言,體會人物的心理,從明確文章表層含義入手,進一步抓住其深層含義。
3、復讀全文,檢查糾錯。
完成第二步後,應從頭至尾「帶著」答案快速閱讀一遍,並全方位,多角度地檢查所選答案,看行文是否流暢,內容是否連貫,邏輯是否合理,尤其對平時易犯錯誤要給予足夠重視,從而及時改正較明顯錯誤;對於模稜兩可的答案,要根據語感和對整篇短文的理解仔細推敲,謹慎調整;對於難以把握的答案,應尊重「第一印象」,若無充分根據勿做輕易改動。(記得提醒學生不要空題!)
4、解題方法與技巧
①抓住首尾句,論證推理法;
②尋找信息詞,就地取材法;
③尋找對應結構,比較判斷法;
④尋找固定搭配,句群閱讀法;
⑤排除法。
第四、如何做「閱讀理解」
閱讀理解是全面測試考生語言和綜合運用能力的客觀題型,也是在近年中考試題所佔分值最高的試題。考生具備較強的閱讀能力是考試獲得成功的關鍵。
閱讀理解既考查考生對短文的關鍵詞句、具體細節是否理解,又考查考生對短文的中心思想、主旨大意、作者的寫作意圖掌握得如何。
1、從詞或片語入手,正確理解句意。
2、了解特殊句型的含義,正確理解句意。
3、抓住長句的核心,找出謂語動詞最關鍵,語法分析必不可少。
4、具備正確理解長、難句子的3個能力:
①讀好主從復合句的能力;
②讀好並列句和多重復合句的能力;
③識別和讀好長而難的倒裝句的能力。
5、根據上下文和構詞法,正確猜出生詞詞義。
①根據定義或解釋說明猜測詞義;
②根據對比關系猜測生詞含義;
③通過因果關系猜測生詞含義;
④根據生活常識猜測詞義;
⑤根據同等關系猜測詞義;
⑥根據構詞法的知識猜測詞義;
6、識別句子的功能即利用邏輯承接語句。
7、掌握段型基本規律,提高准確找出主題句的能力。
8、掌握文章發展的脈絡,准確找出並理解文章的細節。
第五、如何做「書面表達」
書面表達是一種考查學生綜合運用能力,特別是表達和傳遞信息的交際能力的題型。書面表達常採用的題型有命題作文、提示作文等,體裁常為記敘文或應用文。寫作前,首先要仔細讀題,認真閱讀作文的標題,或根據提示給出恰當命題,弄清寫作題目、寫作要求、體裁等,從而明確寫作范圍和側重點,確定與文章內容相應的中心、表現手法等。寫作過程中,要盡量用英語思維,盡量運用自己能表達的簡練的詞彙和句型寫作,提示中的要點不能漏寫。千萬提醒學生思緒不要過長,以免產生多餘的詞彙、句型、語法等錯誤導致不必要的扣分。
第三部分 復習中應注意的事項
以上圍繞復習和解題技巧分項進行了敘述。最後我想簡略地說一下復習過程中應該避免的幾個方面。
一、忌想到什麼講什麼,需成系統復習
初中英語是由單元組成的,復習時要注意知識的系統性、循環性,即把知識歸類,使學生有系統地記憶、掌握,進行交際使用。當然,要做到這一點,教師就必須把《課標》和教材吃透,有效地駕馭教材,從而幫助學生取得良好效果。
二、忌眉毛鬍子一把抓,需重點突出
在復習過程中,教師一定要注意復習的針對性、有效性。講解、聯系應當針對《課標》、教材,講主要的、常用的、典型的、容易混淆的東西。同時,更要針對學生的實際要求來復習,必須顧及學生的水平和接受能力,不要見到什麼講什麼,避免嚴重出現 「廣種薄收」的現象。
三、忌方法和形式單一,需多樣並存
復習課和授新課相比,難度要大得多。教材內容已學過,再復習起來,如果沒有新意,學生極易產生厭倦情緒,眼高手低,使復習達不到應有的效果。所以教師在上復習課時,要防止內容上的簡單重復和復習方式上的單一。復習知識時,語言上要有趣味性,富有幽默感,方式上要有多樣性、創造性。
四、忌搞題海戰術,需精講精練
在復習過程中,切不可單靠材料多、作業多、考試多取勝,要做到精講精練。但是,這並不意味著就降低了對學生的嚴格要求。有些老師熱衷於搜羅各種試題,不加選擇地推給學生。其結果往往事與願違,不會收到預期的效果。對手中的資料要加以分類整理,吸收試題中的精華進行重新編排,針對復習中學生的弱項做些分項或綜合的具有代表性、典型性的練習。這些練習既源於教材,又高於教材;不但有一定的知識覆蓋面,而且便於能力的考查,既減輕了學生的課業負擔,又提高了復習的針對性。
五、忌只做練習,需溫故知新
在做到上述幾點的同時,要注意引導學生做好錯題的分類收集工作(教師平時一定要這樣做!)。隨著復習知識點的出現,有針對性的重視、幫助學生溫故知新,如期完成既定的復習計劃。同時,教師也要注重提高駕馭教材和課堂的能力,從學生的實際來調整復習的計劃、速度、內容和方法等,讓每種程度的學生每節課都有成功的喜悅感。
總而言之,只有這樣協調運作,才能使教師在復習中從知識的講解者轉變為學生的指導者和教學活動的組織者,使學生積極、主動地投入到復習中去,全面提高自己的成績和素質,達到總復習的真正目的。

2. 中考英語聽說考試備考策略

盡管中考只有一次,但中考聽口有兩次機會,這是我們該慶幸的,但同時機會是留給有準備的學生的,我們要抓住每一次機會進行全力以赴。但重難點知識不清楚、考試技巧不知道!這樣的備考狀態只會導致成績不佳再次出現!

2018年是第一年改革,兩次聽口考試的題目都非常簡單,從滿分率就能看出來,但2019年的兩次聽口考試難度大大增加。這是新形勢下新的多元社會對未來新一代接班人的多元化要求真正體現在中考考試當中了。下面給大家提供一些小小的建議:

首先,加強聽力提取信息的能力,不僅能夠通過聽力短文獲取信息,還要具備將篇章重點信息提取後整理的能力,學會組織語言進行轉述。

其次,著重練習口語常用語法,減少口語語法的「開口錯」。

最後,注重口語的發音標准。

因此,每周要進行聽力訓練和口語練習。

聽力訓練:最好每周練2套,聽不出或聽不懂的地方反復聽,重在提高思維的集中能力、迅速捕捉信息的能力、邏輯分析能力。

口語練習:跟錄音練習單詞准確發音,多用口語和同學或老師交流,嘗試復述課文。

有同學可能想問:距離考試時間已經很近了,大范圍練習還有效嗎?不斷試錯還來得及嗎?怎麼在短時間內有技巧、有方法地提升呢?

不言而喻,聽口考試對於中考英語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中考英語總分100分,聽口考試分數佔40分,採取學生聽+說的模式進行機考,佔中考英語的40%,考試時間30分鍾。聽口考試的題型包括:聽後選擇—共8小題,每題1.5分,滿分12分;聽後回答—共5小題,每題2分,滿分10分;聽後記錄和轉述—聽後記錄是5小題,每小題1分,滿分5分,轉述是5分;短文朗讀—共1小題,滿分8分。通過這些題目可以看出中考英語的題型豐富,打破了過去的英語考試題型只局限於聽和寫,現在的中考英語真正考察了聽,說,讀和寫。

首先,至少從初一開始自然拼讀和音標都要有所涉及,平時學習過程中一定要結合課後單詞的音標全力以赴把單詞讀准確,課本上的課文平時也要熟讀成誦,這是增強語感最扎實最長久的一個步驟,須堅持才會有收獲;

其次,現在電子設備的普及,我們可以使用大量的APP,比如單詞打卡軟體:百詞斬,聽口考試軟體:E聽說,一起作業,樂聽說等。在初一初二的時候可以更多的使用百詞斬進行單詞讀音的熟練,可以利用零散的碎片時間進行打卡熟練練習,初三可以利用一起作業和E聽說進行大量地練習模擬題和考前沖刺,也可以針對自己的弱項進行專項練習。在這里,很值得一提的是E聽說這個軟體,可以多使用,作為考前模擬相對還是很有幫助的。

本文圖片來源於網路,如涉侵權請聯系刪除!

3. 英語:中考測試如何適應素質教育的要求

應試教育離不開考試,素質教育也不排斥考試。在今後相當長的時期內,考試考查仍將是選拔人才的主要手段,是國家培養建設人才不可缺少的主要措施。在實施素質教育的過程中,既要保留考試這個選拔人才的教育手段,又要改革考試的形式和內容。李嵐清同志指出:「升學考試不改革,素質教育叫得再響也會落空。」
中考,通常是指高級中學和中等專業學校的招生考試,它既是高一級學校錄取新生的選拔考試,同時也是檢查和評估初中教學質量的一種手段。中考測試歷來被看作是初中教學的「指揮棒」,多少年來一直左右著初中教育、教學的方方面面:考什麼,怎樣考,用什麼樣的題型考,直接影響著教學的策略和方向,也是素質教育與應試教育的分水嶺和試金石,所以,中考測試在實施素質教育的教學改革中佔有極其重要的地位。在素質教育的呼聲越來越高的今天,英語中考測試應如何適應素質教育的要求已成為研究英語教學的一個重要方面。如何深化英語中考測試的改革,使這根「指揮棒」發揮其正面效應,真正貫徹執行國家「中小學由『應試教育』轉向全面提高國民素質的軌道」的決定,已成為當務之急。本文筆者根據幾年來對初中英語新教材教學後的「習得」就此略陳拙見。
一、中考測試和形成性評價相結合,實施英語素質教育
素質教育以受教育者現有的身心實際為基礎,充分開發其身心潛力,使之成為合格的社會成員和有個性化的個體。素質教育的目標是提高全民族的素質。英語素質教育的主渠道在於課堂教學,實施素質教育的關鍵是教師,但必須有與之相適應的、科學有效的評價體系作保證,否則素質教育的實施仍只會是空話一句。那麼,什麼樣的評價才與素質教育相一致呢?從素質教育的角度上看,學生完成義務教育學習任務的合格(畢業)條件,應逐步地由一次性考試的分數為唯一標准轉向平時學習中表現出來的智力因素(如學習習慣、思想方法和思維方式、實際操作能力、學習方法等)與畢業考試成績相結合的綜合評定為標准。就英語科來講,素質教育不僅要注重學生的學習結果,更要注重學生的學習過程;它不但要從語言運用衡量學生的學習結果,更要注重學生的學習過程;它不但要從語言運用上衡量學生外語學習的成績,而且還要從學習態度、文化感受力及性格完善等多方面全面考察學生的素質。因此,筆者認為素質教育體系下的外語學科評價方式應該是形成性評價和終結性評價相結合的產物,即它應該是這樣的一種模式:學習成績+學習能力+思維品質+文化感受力+品格和性格的完善。形成性評價要求學生注意言語實踐,鼓勵所有學生合作學習,提倡在學習中培養性格,反映學習過程中的成功,它有利於促進學生英語素養的全面發展,更有利於為學生提供多種表現的形式和機會,使具有不同特長的學生都有施展自己才華和體驗成功的機會,使每個學生在原有素質基礎上能得到應有的發展,從而使學生樂於參與評估活動,建立學好英語的自信心,形成繼續進步的動力,使素質教育「不求人人升學,但求個個成材」的口號真正得到落實。這樣的評估實際上又是學生自我學習的過程,而這個過程是素質培養的過程。要進行這樣的評價,一方面,既需要轉變教育、教學思想和考試觀念;另一方面,也需要有一套科學的、合理的、可操作性強的評定辦法和標准。在實現這種綜合評定學生學習水平之前,筆者認為,中考測試應在不降低大綱教學要求的前提下,適當降低試題的難度,給素質教育的教學工作以正確的導向,也就是說,我們的試題不是要「挖掘教材深度」,考出學生有哪些是「不會」的,而是要考查學生「會」哪些,學習達到了什麼樣的水準。例如,對於英語語言知識的考查就要突出其基礎性、實用性和常見性,要結合語言運用能力的考查,盡量避免或減少純語言知識考查題,力爭實現試題功能的綜合化,以引導我們的英語教學面向全體學生,以培養大面積有用的人才為出發點,從而提高學生的基本素質。
二、增加口試,完善中考的整體結構
素質教育呼喚考試制度的改革。測試方式的全面性和多樣化,是教學質量強有力的保障,而英語的聽、說、讀、寫四種技能是英語能力體系中不可缺少的有機組成部分。中學生應具備扎實的基礎知識,並能正確運用基礎知識進行聽、說、讀、寫等口、筆頭的日常交往活動,這就是他們的英語素質。因此,體現素質教育的英語測試應該在目標和形式上與此協調統一,為素質教育在英語教學中的貫徹落實開辟道路。試想,如果學了幾年甚至多年英語,英語的考試成績也很好,但一離開課堂,離開考場,在生活中碰到實際問題時卻不知所措,那麼,我們的課堂教學是否成功呢?我們考試的效度、信度又有多少呢?而目前恰恰屬於這種情況,英語素質差不僅體現在中學,即使在大學,英語也是一壺燒不開的溫水。雖然自1993年使用新教材、新教法以來,課堂教學節奏加快,教學容量加大,課堂交流用語增多,中學生的英語交流意識和交流能力也明顯提高。但因一直缺少口語測試,全面考查學生運用語言的能力仍只能是「紙上談兵」,這就不可避免地導致教師在教學中「穿新鞋,走老路」;輕聽說訓練,重讀寫譯訓練,大量理解語法,教師「片面」教學,學生「畸形」發展。難怪會造成學生有「學課本與做考卷是兩碼事,學英語與用英語又是兩碼事」的感覺。設想如果我們的英語中考測試能盡快與國家要求接軌,早日啟動口語測試的話,那麼對今後中學英語教學將會起到極為有益的作用。
口語是測試語言交流能力的一項重要手段,它可以直接通過「說」這一語言行為了解受試者掌握英語的情況,從而有效地考查其運用語言進行交流的能力。在英語教學中,口語不僅是教學目的,它也是學習語音、語法、詞彙、培養閱讀、寫作能力的重要方法。但口語測試的實施有一定難度,加之口試評價主觀性很強,即使制定了評分標准,如果沒有科學的培訓也很難排除評分人主觀看法的影響。然而,這些問題與困難不應該成為阻礙或放棄口語表達測試的理由。英語中考測試應將檢測學生語言基礎知識的掌握程度與閱讀理解能力高低的筆試、聽力測試及口語表達能力的測試統一起來,以構成一個完整的測試體系,才能全面、客觀地評價學生的英語學習與教師的英語教學情況,真正與英語教學的目的相吻合。而且這也符合教材改革的初衷,能更好地帶動英語教學改革,真正做到學什麼考什麼,讓測試發揮其對教學的評估作用,更好地為教學服務,而不是考什麼學什麼,讓教學圍繞著測試轉,所以中考英語增加口試是中學英語教學改革發展的必然趨勢。有關研究表明,聽能以70%的比率反映說的能力。目前在英語中考加試口語還存在一定困難的情況下,在試卷中設計一些合理的情景對話題、看圖說話題和邏輯排列題或通過設計高質量的聽力試題等等,以書面形式考查學生口頭交流能力,在一定程度上仍可以使學生在特定的語言環境中能恰當地用英語表達法來交流思想和傳遞信息,達到語言的交流功能。這能比其它題型更多地考慮到語言的靈活應變性,也能更好地體現大綱培養學生語言實際運用能力的要求,多少可以消除一些未進行口試帶來的負面影響。但它的局限性是顯而易見的(如:無法考查學生的應變能力和模仿能力等)
,因此,我們應盡快啟動和推動口語測試的進行,以完善中考英語測試的整體結構。
三、擴大主觀題型比例,提高學生創造性運用英語的能力
應試教育的測試只注重知識,輕視能力;只熱衷於所謂的「標准化」題型,使學生陷入消極、懶惰、慣於猜題的泥坑。而素質教育重視運用能力和創新能力的培養,測試以檢測學生的實際運用能力為前提,引導學生開動腦筋,誘發學生自己根據已學過的英語知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目前的英語中考試題中,客觀選擇題的比重較高,這使評分迅速而客觀,但長期大量採用選擇題,已使教師和學生偏重於接受性技能的訓練,而忽視了產生性技能的培養,學生的思維空間被局限在對與錯的狹窄范圍內,在一定程度上扼殺思維的靈活性和創造性,對培養學生的語言交際能力只能起消極作用,使「啞巴英語」、「聾子英語」更有市場,束縛著學生的創新精神,與素質教育背道而馳。而主觀題型採用的是自由回答題,無單一的標准答案,它要求學生能運用所學知識對試題進行分析,在形成自己的觀點後,用語言表述出來,這樣能為學生個體語言能力的發展提供較大的空間,學生就能充分發揮自己的表達力和思維創造力,培養在說話實踐中求異的能力。由於它要求較高,所以比客觀題型更能准確衡量學生的綜合運用水平,可以引導學生開動腦筋,積極思維,充分發揮學生的創新能力,有利於選拔開拓型和創造型人才。只是主觀題型的增加會給評卷帶來一些困難,容易滲入評分人的主觀因素,由於評分標准不一,有可能造成評分的片面性,但其在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方面所起的作用是客觀題型所無法比擬的,只有主觀題型才能真正考查出學生的理解能力和運用語言能力,而創新能力的培養正是素質教育的主要目標之一。所以加大主觀題型的比例是英語中考測試改革的必然方向,它不僅會對中學英語教學產生良好的反饋作用,而且有利於挑選優秀的外語人才,將會給中學外語教學和考試的改革注入新的活力。
總之,英語中考測試應適應素質教育的要求,但這並非是一朝一夕的事,它既要考慮到對學生知識、技能、能力的考查,也要包括對學生智力因素、認知過程、策略能力形成的檢測等等,因而它是多層次、多因素的。英語中考測試的改革不能落後於素質教育的進程,更不能影響和阻礙素質教育的順利實施,這是廣大中學英語教師面臨的一個刻不容緩的新課題,它需要教師們共同去鑽研,去探索,從而使英語中考測試能盡快與素質教育達到有機、和諧的統一。參考書目[1]《中國教育改革和發展綱要》[Z][2]聶成軍,淺談NMET的改革與素質教育的實施[N]
,《英語輔導報》(高中教師版),
2000.(32)[3]陸平,試析主客觀題型在英語教學中的功用[J]。

4. 如何為初三學生復習英語

抓住老師講的重點自己努力一些就夠啦

5. 觀看《中考如何考中》感悟

觀看《中考如何考中》感悟?
一 審題與解題的關系
有的考生對審題重視不夠,匆匆一看急於下筆,以致題目的條件與要求都沒有吃透,至於如何從題目中挖掘隱含條件、啟發解題思路就更無從談起,這樣解題出錯自然多。只有耐心仔細地審題,准確地把握題目中的關鍵詞與量(如「至少」,「a>0」,自變數的取值范圍等等),從中獲取盡可能多的信息,才能迅速找准解題方向。
二「會做」與「得分」的關系
要將你的解題策略轉化為得分點,主要靠准確完整的數學語言表述,這一點往往被一些考生所忽視,因此卷面上大量出現「會而不對」「對而不全」的情況,考生自己的估分與實際得分差之甚遠。如立體幾何論證中的「跳步」,使很多人丟失1/3以上得分,代數論證中「以圖代證」,盡管解題思路正確甚至很巧妙,但是由於不善於把「圖形語言」准確地轉譯為「文字語言」,得分少得可憐;再如去年理17題三角函數圖像變換,許多考生「心中有數」卻說不清楚,扣分者也不在少數。只有重視解題過程的語言表述,「會做」的題才能「得分」。
三 快與準的關系
在目前題量大、時間緊的情況下,「准」字則尤為重要。只有「准」才能得分,只有「准」你才可不必考慮再花時間檢查,而「快」是平時訓練的結果,不是考場上所能解決的問題,一味求快,只會落得錯誤百出。如去年第21題應用題,此題列出分段函數解析式並不難,但是相當多的考生在匆忙中把二次函數甚至一次函數都算錯,盡管後繼部分解題思路正確又花時間去算,也幾乎得不到分,這與考生的實際水平是不相符的。適當地慢一點、准一點,可得多一點分;相反,快一點,錯一片,花了時間還得不到分。
四 難題與容易題的關系
拿到試卷後,應將全卷通覽一遍,一般來說應按先易後難、先簡後繁的順序作答。近年來考題的順序並不完全是難易的順序,如去年理19題就比理20、理21要難,因此在答題時要合理安排時間,不要在某個卡住的題上打「持久戰」,那樣既耗費時間又拿不到分,會做的題又被耽誤了。這幾年,數學試題已從「一題把關」轉為「多題把關」,因此解答題都設置了層次分明的「台階」,入口寬,入手易,但是深入難,解到底難,因此看似容易的題也會有「咬手」的關卡,看似難做的題也有可得分之處。所以考試中看到「容易」題不可掉以輕心,看到新面孔的「難」題不要膽怯,冷靜思考、仔細分析,定能得到應有的分數.

關於壓軸題
對中考數學卷,壓軸題是考生最怕的,以為它一定很難,不敢碰它。其實,對歷年中考的壓軸題作一番分析,就會發現,其實也不是很難。這樣,就能減輕做「壓軸題」的心理壓力,從中找到應對的辦法。
壓軸題難度有約定

歷年中考,壓軸題一般都由3個小題組成。第(1)題容易上手,得分率在0.8以上;第(2)題稍難,一般還是屬於常規題型,得分率在0.6與0.7之間,第(3)題較難,能力要求較高,但得分率也大多在0.3與0.4之間。近十年來,最後小題的得分率在0.3以下的情況,只是偶爾發生,但一旦發生,就會引起各方關注。控制壓軸題的難度已成為各屆命題組的共識,「起點低,坡度緩,尾巴略翹」已成為上海數學試卷設計的一大特色,以往上海卷的壓軸題大多不偏不怪,得分率穩定在0.5與0.6之間,即考生的平均得分在7分或8分。由此可見,壓軸題也並不可怕。

決不靠猜題和押題

壓軸題一般都是代數與幾何的綜合題,很多年來都是以函數和幾何圖形的綜合作為主要方式,用到三角形、四邊形、相似形和圓的有關知識。如果以為這是構造壓軸題的唯一方式那就錯了。方程與圖形的綜合的幾何問題也是常見的綜合方式,如去年中考的第25(3)題,就是根據已知的幾何條件列出代數方程而得解的,這類問題在外省市近年的中考試卷中也不乏其例。動態幾何問題中有一種新題型,如北京市去年的壓軸題,在圖形的變換過程中,探究圖形中某些不變的因素,它把操作、觀察、探求、計算和證明融合在一起。在這類動態幾何問題中,銳角三角比作為幾何計算的一種工具,它的重要作用有可能在壓軸題中初露頭角。總之,壓軸題有多種綜合的方式,不要老是盯著某種方式,應對壓軸題,決不能靠猜題、押題。

分析結構理清關系

解壓軸題,要注意它的邏輯結構,搞清楚它的各個小題之間的關系是「平列」的,還是「遞進」的,這一點非常重要。如去年第25題的(1)、(2)、(3)三個小題是平列關系,它們分別以大題的已知為條件進行解題,(1)的結論與(2)的解題無關,(2)的結論與(3)的解題無關,整個大題由這三個小題「拼裝」而成。又如2007年第25題,(1)、(2)兩個小題是「遞進關系」,(1)的結論由大題的已知條件證得,除已知外,(1)的結論又是解(2)所必要的條件之一。但(3)與(1)、(2)卻是「平列關系」,(1)中,動點P在射線AN上,而(3)根據已知,動點P在射線AN上。它除了可能在射線AN上,還可能在AN的反向延長線上,或與點A重合。因此需要「分類討論」。如果將(1)、(2)的結論作為條件解(3),將會使你墜入「陷阱」,不能自拔。

應對策略必須抓牢

學生害怕「壓軸題」,恐怕與「題海戰術」有關。中考前,盲目地多做難題是有害的。從外省市中考卷或從前幾年各區模擬考卷中選題時,特別要留意它是否超出今年中考的考查范圍。有關部門已明確,拓展II的教學內容不屬於今年中考的范圍,如代數中的「一元二次方程的根與系數的關系」、「用『兩根式』和『頂點式』來求二次函數的解析式」、「二次函數的應用」等,幾何中「圓的切線的判定和性質」、「四點共圓的性質和判定」等,因此這些內容不可能作為構造壓軸題的「作料」。為了應對中考壓軸題,教師可以根據實際,為學生精選一二十道,但不必強求一律,對有的學生可以只要求他做其中的第(1)題或第(2)題。盲目追「新」求「難」,忽視基礎,用大量的復習時間去應付只佔整卷10%的壓軸題,結果必然是得不償失。事實證明:有相當一部分學生在壓軸題的失分,並不是沒有解題思路,而是錯在非常基本的概念和簡單的計算上,或是輸在「審題」上,因此在最後總復習階段,還是應當把功夫花在夯實基礎、總結歸納上,老師要幫助學生打通思路,掌握方法,指導他們靈活運用知識。有經驗的老師常常把壓軸題分解為若干個「小綜合題」,並進行剪裁與組合,或把外省市的某些較難的「填空題」,升格為「簡答題」,把「熟題」變式為「陌生題」,讓學生練習,花的時間雖不多,但能取得較好的效果。我認為:綜合題的解題能力不能靠一時一日的「拔苗助長」而要靠日積月累的培養和訓練。在總復習階段,對大部分學生而言,放棄一些難題和大題,多做一些中檔的變式題和小題,反而能使他們得益。

不要太受區考影響

說實在,現在流行的「壓軸題」真是難為我們的學生了。從今年各區的統考試卷看,有的壓軸題的綜合度太大,以致命題者自己在「參考答案」中表達解題過程都要用去A4紙一頁還多。為了應付中考壓軸題,有的題拔高了對數學思想方法的考查要求,如有道題,(2)、(3)兩題都要分好幾種情況進行「分類討論」,初中階段只要求學生初步領會基本的數學思想方法。因此在中考中也只能在考查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中有所滲透和體現而已,希望命題者手下留情,不要再打「擦邊球」,搞「深挖洞」了。更希望今年中考數學卷能夠控制住最後兩題的難度,不要再「雙壓軸」了。

對一些在區統考時,「壓軸題」面前打了「敗仗」的同學,我勸你們振奮起精神來,不要因為這次統考,壓軸題不會做或得分過低而垂頭喪氣,提高信心和勇氣是第一位的。你們要發揮自己的優勢,更加重視基礎,努力做到把會做的題,做對做好,以此盡力挽回壓軸題的失分,你一定會在中考中取得好成績的,預祝你中考成功!

臨近中考了,無邊的習題與壓力毫不留情地奔涌而來。轉瞬間,對一位初中生來說,已從一個懵懂的小孩成長為一個要獨立面對人生第一次大考的翩翩少年。根據我多年來教畢業班的觀察與分析,處理好以下幾方面的關系對考好中考數學題應有幫助。

一、 良好的心態

中考在即,畢業班要比平時更多一份緊張和忙碌。但緊張和忙碌多半是一種感覺。只要你穩住心,安排好時間,讓忙碌變得有序,緊張的情緒自然就消失了。否則將是疲於奔命,失去學習信心。所以,即將中考的學生,要保持良好的心態,不要因接踵而至的模擬考試成績影響自己的情緒,每一種考試都有其目的、要求和難度,要做到「勝不驕,敗不餒。持之以恆,百折不撓」。

二、 添加必要的營養

初三學生,要努力更要腦力。美國著名生理學家巴特·約瑟夫曾說:「人的大腦就像結構精密的機器,而營養就是維持機器運轉的動力劑。如果不注意機器保養,只是一味的加大油門,開足馬力,拚命運轉,必然會導致磨損過度,運轉不靈,最後出現故障。」可見,添加營養增強腦力是行之有效的方式之一。建議家長這階段重視對孩子進行DHA、EPA等大腦必需脂肪酸的補充,從而保證學習效率。

三、 調整學習方法

從現在到中考之前這段時間,仍然要養成科學的學習習慣。具體做到以下幾點:

1、跟著老師走 這個時候很多家長會把孩子從學校拉回來,在外邊找家教進行單獨輔導,以求高分。但這樣做不一定有利。這階段,學校和老師都會聯繫到各學科的信息題,在學校,會得到老師及時有針對性地進行輔導,發現漏洞及時彌補,及時掌握考試重點,發現易錯點。

2、跳出題海戰 考前這個階段,盡量避免整天被試卷牽著鼻子走,弄得自己筋疲力盡。這期間,應把握住《中考數學考試說明》,認真學習考試范圍與要求,不做超范圍的題。近幾年的數學考試題都按難易程度劃分為容易題、較難題和難題三部分,分值之比約為7:2:1。要想數學考高分,必須做到容易題、較難題不丟分,難題爭取得到分。

3、回歸課本 對於基礎不好的學生,此時應該回到教材。把自己沒有掌握的定義、公理、定理和數學公式重新理解和掌握,並適當再做一做教材後邊的習題。中考命題,立足於教材,考題材料和背景大多源於教材,所以熟練掌握教材是考生必須做到的。

4、必要的訓練 我所說的訓練,不是大量的做題,那樣又鑽進了題海。必要的訓練,是指通過模擬考試、大練習等方式來檢驗自己。主要包括:① 檢驗自己的審題和解題。有很多學生不重視審題,匆匆一看就急於下筆,連題的條件與要求都沒吃透,何談能做對題目呢?通過練習,培養自己的審題能力,准確把握題中的關鍵字詞和數量之間的關系,達到准確解題的目的。② 檢驗自己的得分能力。在平時的考試中,常常聽到學生說「這道題我會做,由於馬虎,沒得分」。這些問題可以概括為「會而不對」、「對而不全」的情況。出現這樣問題的主要原因是一些學生還不能夠准確的運用數學語言或圖形語言解決實際問題,或者出現平面幾何論證中的「跳步」,也就是丟步驟。因此,在這期間應練習解答題過程的書寫,重視解題過程的語言表述,提高自己的得分能力。③ 練習答題速度。近幾年的試題量大、對部分學生來說時間較緊。這類學生應在這階段訓練答題速度。而提高速度有效的辦法就是答題要准。所以,學生最好選一些基礎題,分成幾組,練習自己的准確率。准確率上來了,速度自然就快了,就能得高分。④ 適當攻克幾道難題。數學考試題最後一道大題,往往是學生的負擔,都認為很難。建議學生在考試之前把近幾年我們省、市的中考數學壓軸題做一做,看一看,從中分析命題的規律,掌握解決此類問題的方法及應用到的知識,從中吸取營養,增加自己解決難題的信心。

四、 下定決心,實現目標

很多事情看起來很困難,可是當你下定決心以後,他們就變得非常簡單。實踐表明,目標對人的活動有定向、激勵、保持等動力作用。只要你定的目標合理,是很容易激發你的動力的,也就是說,你一定能實現目標。

我們知道,學習數學需要通過復習來循序漸進地提高自己的數學能力。有的同學簡單地把復習理解為做大量的題目,也有的同學認為復習就是記憶、背誦課本中的有關概念、定理、公式等。可見,許多同學對復習的認識還存在誤區:沒有真正認識到數學學科的特點,在復習方法上沒有和其他學科區別開來。
數學是應用性很強的學科,學習數學就是學習解題。搞題海戰術的方式、方法固然是不對的,但離開解題來學習數學同樣也是錯誤的。其中的關鍵在於對待題目的態度和處理解題的方式上。
1、首先是精選題目,做到少而精。
只有解決質量高的、有代表性的題目才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然而絕大多數的同學還沒有辨別、分析題目好壞的能力,這就需要在老師的指導下來選擇復習的練習題,以了解高考題的形式、難度。
2、其次是分析題目。
解答任何一個數學題目之前,都要先進行分析。相對於比較難的題目,分析更顯得尤為重要。我們知道,解決數學問題實際上就是在題目的已知條件和待求結論中架起聯系的橋梁,也就是在分析題目中已知與待求之間差異的基礎上,化歸和消除這些差異。當然在這個過程中也反映出對數學基礎知識掌握的熟練程度、理解程度和數學方法的靈活應用能力。例如,許多三角方面的題目都是把角、函數名、結構形式統一後就可以解決問題了,而選擇怎樣的三角公式也是成敗的關鍵。
3、最後,題目總結。
解題不是目的,我們是通過解題來檢驗我們的學習效果,發現學習中的不足的,以便改進和提高。因此,解題後的總結至關重要,這正是我們學習的大好機會。對於一道完成的題目,有以下幾個方面需要總結:
①在知識方面,題目中涉及哪些概念、定理、公式等基礎知識,在解題過程中是如何應用這些知識的。
②在方法方面:如何入手的,用到了哪些解題方法、技巧,自己是否能夠熟練掌握和應用。
③能不能把解題過程概括、歸納成幾個步驟(比如用數學歸納法證明題目就有很明顯的三個步驟)。
④能不能歸納出題目的類型,進而掌握這類題目的解題通法(我們反對老師把現成的題目類型給學生,讓學生拿著題目套類型,但我們鼓勵學生自己總結、歸納題目類型)。

6. 對英語中考命審題工作的認識

摘要 親,你好,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

7. 如何進行有效的中考英語寫作訓練

如何進行有效的中考英語寫作訓練
一.《英語課程標准》對寫作的五級要求:
1. 能根據寫作要求,收集、准備素材。
2. 能獨立起草短文、書信等,並在教師的指導下進行修改。
3. 能使用常見的連接詞和邏輯關系。
4. 能簡單描述人物或事件。
5. 能根據所給圖示或表格寫出簡單的段落或操作說明。
二.08年和09年紹興市中考作文真題回顧
(08 紹興)七、書面表達(本題共2小題,76小題5分,77小題15分,共20分)
76. 假如你叫Ben, 即將參加奧運會志願者面試,請你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完成下面的自我介紹,並用一句話說明你成為志願者後的打算。(注意:文中所填內容必須全部用英語表達)
I am Ben, a student in Class 3, Grade 3. I am _______ years old. My hobby is __________. I work hard at my subjects and I am good at ____________. To be a volunteer for Beijing Olympic Games is my dream. If I become a volunteer, ___________________.
77. 假如你是今天英語課上的值日生,請根據表中信息完成主題為「班級新聞」的值日報告。

(09 紹興) 七、書面表達(本題有2小題,76小題5分,77小題15分,共計20分)
76.Eric 是一位來自美國的交換
生,你和他約好今天去參觀太空
博物館。由於Eric不熟悉周圍環
境,請你根據圖示告訴他去太空
博物館的路線,並提醒他不要
遲到。
Eric, it is easy to find the
Space Museum. Just go across the _________ near our school. Walk down the street, and ________ at the first crossing. Walk on, and you』ll see the Space Museum. It』s __________ the restaurant. Please ___________.
77.你在和Eric的交流中了解到中美兩國課堂有各自不同的一些特點,請你根據下表簡要描述這些特點,並就此談談自己的想法。
中國課堂 美國課堂
特點 不稱呼老師名字
仔細聽講,做筆記
舉手發言 學生面對面就座
比較放鬆,可以喝飲料
自由談論
你的想法
要求:(1)文章必須包括表中所有信息,可適當增加細節,但不要逐條翻譯
(2)想法必須在2個句子以上;
(3)文章的開頭已給出(不計入總詞數),你只需接著寫;
(4)詞數在80左右。
There are some differences between a Chinese class and an American class. Let』s have a look.In China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真題感悟: 從08年和09年連續兩年的書面表達來看,第一題主要考查學生的基礎詞彙和基本的句法,而且也沒有固定的答案,給學生提供了自由發揮的空間,應該說對考生沒有多大難度。第二題為半開放性作文,所選的話題都貼近於學生的生活,體現了以「學生能力立意」和以「教育價值立意」兩大命題特色,使每位考生有話可寫,又不會跑題。但從作文的要求來看,要求考生根據表格的內容能流暢組織成文,不能逐條翻譯,同時又要學生發表自己的想法,這對考生來說有一定的難度,要求考生有一定的知識儲備和一定的寫作技巧,才會發揮出理想的成績。
三. 2010年中考書面表達的應對策略
如何讓學生在中考中取得理想的成績,發揮出學生應有的水平?這是我們教師值得深思的問題。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說,誰突破了寫作,誰就有能力突破高分和控制低分現象。為此。我們制定了一系列有效的教學措施。教師方面主要集中於備課和改作兩方面,學生方面主要集中於寫作習慣和寫作技巧兩方面。
(一)教師方面:
1. 制訂學期計劃,確立每周寫作訓練話題。
充分發揮和利用集體備課這一有效的活動形式,在開學的第一次備課組活動中,緊緊圍繞考綱說明和教材內容,針對學生書面表達中存在的實際情況,通過討論和研究,確立有目的、有針對性的有效寫作訓練話題。按照循序前進、不斷提高的原則,制訂好每周英語寫作話題,並張貼於每個教室.
制訂了每周的寫作計劃是不夠的, 學生的寫作水平能否提高,不純粹決定於寫作的數量及頻度,其中離不開教師的有效指導,教師要幫助學生學會寫作。 為了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將個人才智轉化為集體優勢,每周備課組活動時,有一位教師負責主講本周寫作話題,精心設計好該話題的教案,進行說課活動,說課內容一般包括本周話題的教學內容、教學目標、教學方法、教學過程和教學理念,通過說課,充分發揮集體優勢,完善課堂設計,有效施教。在進行說課的同時,也要求主講教師做好課件,實現資源共享,共同提高教學質量,使課堂變得生動、有趣、和諧,從而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另外每月推出一位教師上寫作研討課,組織其他教師進行觀摩和交流,促進全體成員整體素質的提升,以利於教學質量的不斷提高。
2010年中考英語寫作訓練計劃
周次 日期 寫作話題 教材連接

3.1-3.6 有關人物描述,興趣愛好,感恩的話題
如:1)Introce myself/my friend/…
2)The person I will never forget. B8(上) Unit 6 & Unit 9
B8(下) Unit 6
B9 Unit 2

3.7-3.13 有關語言學習的話題
如:1)How to learn English/Chinese well?
2) How do you study for the test?
B9 Unit 1

3.14-320 有關校園生活,課外娛樂,日常活動的話題
如:1) What rules do you have at home/school?
2)How to spend your weekend? B8(上) Unit 7&Unit 11
B9 Unit 3

3.21-3.27 有關計劃和願望的話題
如: 1) My dream
2) If I had a lot of money, … B8(下) Unit 5
B9 Unit 4

3.28-4.3 有關健康,飲食,運動,衛生,安全的話題
如:1)How to keep healthy
2)How to protect ourselves B8(上)Unit 1& Unit 2
B9 Unit 6 Reading

4.4-4.10 有關旅遊和交通的話題
如:1)Where would you like to go on a vacation?
2)An unforgettable experience B8(上) Unit 3&Unit 8
B8(下) Unit 3 & Unit 9
B9 Unit 7 and Unit 10

4.11-4.17 有關志願者活動,愛心表現的話題
如:1)What could you do to help people in trouble ?
2)How to be a good child B8(上)Unit 10
B9 Unit 8

4.18-4.24 有關風俗習慣,禮儀,節假日活動的話題
如:1)The customs in China/in foreign countries
2) The most important festival B8(下) Unit 7
B9 Unit 12
B9 Unit 13 Reading

4.25-5.1 有關評價,分析利弊的話題
如: 1) The movie/book /music you like best
2)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B8(上)Unit 12
B9 Unit 6 & Unit 9
B9 Unit 13

5.2-5.8 有關環保,關愛動物,節約的話題
如:1)How to make our city more attractive?
2) How to protect animals?
B9 Unit 15
十一
5.9-5.11 有關個人情感,人際關系,生活瑣事的話題
如:1)How to get along well with your teachers?
2)How to deal with our problems? B9 Unit 1 Reading
B9 Unit 3 Reading
十二 5.16-5.22 有關問路,購物,就餐,打電話,提建議,
邀請,感謝,抱怨,天氣等小話題 B8(下) Unit 2,Unit 8 and Unit 9 B9 Unit 11
十三 5.23-5,29 有關熱點話題
2.合理組建寫作小組,全員調動寫作興趣
為了調動每位學生的寫作興趣,一開學我們就根據學生的不同層次和興趣愛好,讓學生自由組建寫作小組,每個小組一般來說以4-5個學生為一組,每個組給自己組取一個響亮的名字,並推薦出一位學生擔任組長。每個小組要主動完成以下任務:
(1) 教師上課前,組長負責,討論並整理好每周話題所涉及到得詞彙、句型、和亮點等,讓學生以寬松的方式激活原有的知識,拓展知識面
(2) 獨立完成自己的文稿之後,根據中考作文評分標准給自己打分,然後組員交換批改,又要給組員評分,通過這樣兩次批改的方式,使每位學生能明確意識到自己的不足,就會主動去寫出最優秀的英語作文。
附:中考作文評分標准
第五檔(13--15分):表達清楚,行文連貫,語言基本無誤。
第四檔(10--12分):表達基本清楚,行文基本連貫,語言有少量錯誤。
第三檔(7--9分):能寫明基本要點,語言雖有較多錯誤,尚能達意。
第二檔(4--6分):能寫出幾個要點,但語言有較多錯誤,影響意思表達。
第一檔(0--3分):白卷或文不對題,或錯誤百出,不知所雲。
3. 科學評價學生,提高作業批改質量
學生作文的優劣,最終還是要經過教師的批改。教師在批改作文時通常從兩方面提供反饋:一是就語言形式,二是就寫作內容。而在實際教學中,教師怎樣對學生的作文做出正確的反饋?怎樣才能取得最好的評價效果?我認為要抓好以下環節:
(1)重點性指導
要提升學生英語作文的水平,教師必須在批改時從寫作的內容和結構的分布來加強指導。我將其歸納為「鳳頭,豬肚,龍尾」三塊。教師要注意文章的整體結構,從較高的立意角度,抓住三要點點評學生的寫作。
(2)多樣化批改
教師對學生作文批改方式的多樣化能極大的提高學生的寫作熱情,我們除了採用以往傳統的批改方式外,還增加學生互相批改的方式,這能激發他們主動找差距的學習熱情,在批改他人作文的同時與自己的文章作比較。他們會從另外的角度反省自己,增強學習上的能動性。在學生批改完畢後,教師要進一步作檢查評估,互相促進。
(3)人性化評語
教師對學生的作文的評語不能過於單一,要採用積極肯定的評語,首先表揚他寫作的優點或進步之處;然後婉轉的表達自己的建議,例如 I am glad you have made some progress. By the way, are you pleased with your handwriting? 這樣的話,學生會很樂意接受自己的不足。
(二)學生方面:
1.要想寫好中考的書面表達,平時就要作好各方面的准備工作。在平時的學習中,要在以下幾個方面多下功夫:
(1) 加強語言基礎知識的學習和訓練。 ①要有足夠的詞彙量; ②要掌握好英語的五種基本句型; ③要把握基本的語法知識,如:動詞的時態和語態、主謂一致、非謂語動詞的使用、形容詞/副詞的比較等級等等; ④熟悉習慣用語和習慣搭配; ⑤注意相似詞語、易混詞語的辨析。
(2)加強閱讀訓練,培養英語語感。
大量的閱讀是書面表達的基礎和源泉。俗話說:「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長期堅持閱讀,語感增強了,表達能力也就自然而然地「水漲船高」了。
(3)多背誦一些範文,多練筆。
多讀一些國內外的優秀文章,乃至背誦一些範文,以拓寬思路,開闊視野,還能自覺杜絕中國式英語,「多讀心中有數,多寫筆下生花」就是這個道理。
⒉ 把握技巧,在考場中充分發揮
除了平時的准備和訓練外,考生要想在短短的幾十分鍾內寫出一篇質量較高的短文,以期獲得較為理想的分數,還應注意以下幾點:
(1) 認真審題,明確要求。 審題是做好書面表達的前提,做題之前應認真分析說明材料,明確題目要求。審題包括「三審」:審文體,審格式,審人稱。
(2) 捕捉信息,組織要點 。書面表達的評分依據之一就是內容要點。因此,在認真審題,弄清題意的基礎上,逐個地完整無缺地把內容要點列出(一般為5—8個要點),並用明白、恰當、得體的語言表達出來;其次要盡量杜絕中國式英語,更不能逐字逐句地將漢語譯成英語,使得文章支離破碎。
(3) 注重開頭,寫好結尾。 大家都知道「Well begun is half done」。從歷年的試題來看,都有一定的材料提示,而且有明確的字數限制。所以開頭宜開門見山,確保不出任何錯誤,最好能做到引人入勝。另外文章能否得高分,結尾也很關鍵。好的結尾能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也能使閱卷老師的眼睛為之一「亮」,這樣的作文,高分非你莫屬。至於說怎樣結尾,應根據不同體裁的文章而定,或總結全文,或表明對所寫人物的態度,或適可而止,水到渠成。
(4) 譴詞造句,准確表達。 清理了要點之後,就要組詞成句了。要盡量用課文中學過的較為規范的詞語、句型、範例。當遇到生僻的短語或句式時,可靈活地使用自己已經學過的表達方式巧妙地繞過去。對於英語水平較高的同學,在能清楚表達文章內容的前提下,盡量措詞有加,不時出現「閃光點」,為你的文章增輝添彩。而達不到這個層次的同學,還是盡量用簡潔、精煉的語句表達,做到言簡意賅的為好。
(5) 整理成篇,行文連貫。 在根據要點完成連詞成句的步驟後,要分清文章的層次,先說什麼,後說什麼,把這些句子重新排列組織起來,使之前後連貫,構成一篇語氣通順的文章。同時還要注意句子與句子之間過渡要自然,可加上適當的表示並列、遞進、因果、轉折等關系的連詞,使文章更加流暢。
(6) 規范書寫,一氣呵成 。上述所有的環節完成之後,最後一步就是規范、整潔的將草稿上的文章抄寫到答題卷上去。一篇切題、內容豐富、表達清楚、自然流暢的文章,加上瀟灑、漂亮的書寫,自然就會成為一篇佳作。

熱點內容
覺醒成功英語怎麼翻譯 發布:2025-09-15 09:34:45 瀏覽:448
長春翻譯成英語怎麼說 發布:2025-09-15 09:27:38 瀏覽:912
今天吃早餐沒有翻譯英語怎麼說 發布:2025-09-15 09:20:12 瀏覽:956
明天它做什麼英語怎麼翻譯 發布:2025-09-15 09:18:51 瀏覽:372
他們走去公園英語怎麼翻譯 發布:2025-09-15 09:16:35 瀏覽:330
性感用英語怎麼翻譯 發布:2025-09-15 09:14:56 瀏覽:951
主結點英語怎麼說及英文翻譯 發布:2025-09-15 09:14:55 瀏覽:394
他非常感謝我翻譯成英語怎麼說 發布:2025-09-15 09:14:53 瀏覽:153
讀英語半個小時怎麼翻譯 發布:2025-09-15 09:09:02 瀏覽:621
結束英語怎麼翻譯 發布:2025-09-15 09:00:13 瀏覽: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