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氧糖酵解英語怎麼說及英文單詞
① 糖酵解是無氧分解,三羧酸循環是有氧分解
不正確。
糖酵解是有氧呼吸和無氧呼吸共同的途徑。
有氧呼吸中糖酵解的產物進入三羧酸循環。
無氧呼吸中糖酵解的產物不進入三羧酸循環。
② 名詞解釋糖酵解
糖酵解是指葡萄糖或糖原在無氧或缺氧條件下,分解為乳酸同時產生少量ATP的過程糖版類最主要的生理功能是為機體提供生命活動所需要的能量。糖分解代謝是生物體取得能量的權主要方式。生物體中糖的氧化分解主要有3條途徑:糖的無氧氧化、糖的有氧氧化和磷酸戊糖途徑。
其中,糖的無氧氧化又稱糖酵解。由於此過程與酵母菌使糖生醇發酵的過程基本相似,故稱為糖酵解。催化糖酵解反應的一系列酶存在於細胞質中,因此糖酵解全部反應過程均在細胞質中進行。
(2)無氧糖酵解英語怎麼說及英文單詞擴展閱讀
糖酵解是所有生物體進行葡萄糖分解代謝所必須經過的共同階段。反應具有如下特點:
1、糖酵解反應的全過程沒有氧的參與。
2、糖酵解反應中釋放能量較少。糖以酵解方式進行代謝,只能發生不完全的氧化。
3、糖酵解反應的全過程中有3個限速酶。在糖酵解反應的全過程中。有三步是不可逆反應。這三步反應分別由己糖激酶、6-磷酸果糖激酶-1、丙酮酸激酶3個限速酶催化。
③ 為什麼糖酵解能在無氧
糖酵解抄,又叫無氧呼吸。
在缺氧情況下,葡萄糖生成乳酸的過程稱之為糖酵解。糖酵解的反應部位:胞漿。第一階段:一分子葡萄糖分解成2分子的丙酮酸;第二階段:由丙酮酸轉變成乳酸。
由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稱之為糖酵解途徑。
糖酵解的原料:葡萄糖。
糖酵解的產物:2丙酮酸(乳酸)+2ATP。
關鍵步驟(底物水平磷酸化)
④ 什麼是糖酵解,糖酵解途徑在無氧和有氧條件下有哪些區別
糖酵解,葡萄糖或糖原在無氧或缺氧條件下,分解為乳酸同時產生少量ATP的過程。
區別:
1、反應的過程不一樣
無氧條件下,六碳的葡萄糖分子經過十多步酶催化的反應,分裂為兩分子三碳的丙酮酸,同時使兩分子腺苷二磷酸(ADP)與無機磷酸(Pi)結合生成兩分子腺苷三磷酸(ATP)。
有氧條件下的糖的氧化分解,稱為糖的有氧氧化,丙酮酸可進一步氧化分解生成乙醯CoA進入三羧酸循環,生成CO₂和H₂O。
2、不同環境產生的不一樣:
若在無氧環境,放熱的(ΔG´=-25kJ/mol)乳糖脫氫酶(LDH)反應會再生NAD:丙酮酸的還原會生成乳糖和再生NAD(酵母則會使用另外兩種酶—丙酮酸脫羧酶加乙醇脫氫酶)。
無氧環境下糖酵解GAPDH-和LDH-反應的相互聯系,除了少部分NADH+H會被磷酸甘油脫氫酶(GDH)轉化外,大部分會用於再生NAD。
有氧環境下,3-磷酸甘油醛在3-磷酸甘油醛脫氫酶GAPDH的作用下脫氫。脫下的氫離子會將氧化劑(輔酶)NAD還原成NADH+H。NAD會在呼吸鏈中再生。
(4)無氧糖酵解英語怎麼說及英文單詞擴展閱讀:
糖酵解的重要性:
6-磷酸果糖激酶-1>丙酮酸激酶>己糖激酶
ATP/AMP比值的高低對6-磷酸果糖激酶-1活性的調節有重要意義。當ATP濃度較高時,6-磷酸果糖激酶-1幾乎無活性,糖酵解作用減弱;當AMP累積,ATP較少時,酶活性恢復,糖酵解作用加強;此外,H+也可抑制6-磷酸果糖激酶-1的活性,這樣可防止肌肉中形成過量的乳酸。
⑤ 1mol葡萄糖在有氧與無氧條件下分別經糖酵解途徑氧化產生ATP的mol數之比
無氧條件下凈生成2分子ATP,有氧條件生成凈生成2分子ATP和2個NADH經呼吸鏈按照一個NADH可以氧化成3分子ATP的方式氧化,最後總得8分子ATP,所以得比值為4
⑥ 糖酵解與無氧氧化的關系
糖酵解
1. 定義: 糖的無氧分解是指葡萄糖或糖原在無氧條件下,分解成乳糖的過程。因其反應過程與酵母的生酵發酵相似,故又稱糖酵解。
2. 反應部位:在細胞漿內進行,因酵解過程中所有的酶均存於胞漿。
3. 反應過程:為便於理解,可分四個階段:
第一階段:葡萄糖酸酯的生成
特點:是G活化的過程,需消耗能量,從G→FDP,要消耗二分子ATP:從糖原→FDP,消耗一分子ATP。有二步不可逆反應,分別由關鍵酶已糖激酶和磷酸果糖激酶-1(主要限速酶)催化。己糖磷酸酯不易透出細胞,有利於糖的作用。
第二階段:FDP裂解成二分子3 -磷酸甘油醛
1.3-二磷酸甘油醛和磷酸二羥丙酮是同分異構體,可互變。
第三階段:生成丙酮酸,產生ATP
特點:此階段中生成的1.3-二磷酸甘油酸和磷酸烯醇式丙酮酸分子中均含有一個高能磷酸鍵,這種高能磷酸基可轉移到ADP分子上形成ATP,這種直接將作用物分子中高能磷酸基轉移給ADP使其磷酸化為ATP的過程稱作用水平磷酸化。一分子G變2分子丙酮酸時可生成4分子ATP。
丙酮酸激酶催化的反應是糖酵解過程中第三個不可逆反應,是第三個關鍵酶。
第四階段:丙酮酸還原成乳酸
丙酮酸在無氧時加氫還原成乳酸,其中的NADH由3-磷酸甘油醛脫氫而來。
⑦ 無氧糖酵解,有氧糖酵解,氧化磷酸化是什麼關系
葡萄糖經過一系列反應生成丙酮酸的過程叫糖酵解,其中最典型的是EMP途徑。
在大多數正常細胞中(少數的細胞例如活化的T淋巴細胞),
有氧條件下,丙酮酸會進入線粒體進行檸檬酸循環,期間生成的NADH和FADH2和之前EMP途徑生成的NADH作為電子載體在呼吸鏈中傳遞電子,被氧化的同時偶聯ADP被磷酸化生成ATP。NADH等還原氫被氧化偶聯ATP生成的過程叫氧化磷酸化。氧化磷酸化產生大量ATP會抑製糖酵解的進行(巴斯德效應)。
在無氧條件下,NADH氧化為NAD+的過程受阻,NADH積累,NAD+缺失,這兩個結果都會導致檸檬酸循環受阻,此時丙酮酸因大量積累的NADH使得乳酸脫氫酶催化丙酮酸-乳酸相互轉化的平衡傾向於產生乳酸,同時生成的NAD+可應用於EMP途徑。葡萄糖在無氧條件下經EMP途徑生成的丙酮酸轉化為乳酸的過程叫無氧糖酵解。由於有氧條件下NADH不會積累,所以該過程不會被促進。
但在腫瘤細胞中,因某些仍不明確的機制,有氧條件下卻傾向於通過糖酵解而不是氧化磷酸化來獲取能量,這個過程叫有氧糖酵解,也稱Warburg effect。乳酸脫氫酶A上調是造成這個現象的原因之一,此時大量的丙酮酸會生成乳酸。另外樓上說的PPP途徑(另一種糖酵解)由於P53的失活而增強也是一種Warburg effect。
綜上,正常細胞在有氧條件下,主要通過氧化磷酸化產生ATP,糖酵解受氧化磷酸化產物反饋抑制;在無氧條件下,細胞只能通過糖酵解產生ATP,糖酵解因能量消耗受產生的ADP以及丙酮酸轉化產生乳酸時NADH轉化的NAD+促進。而腫瘤細胞,即使在有氧條件下,也主要通過糖酵解產生ATP,這叫有氧糖酵解,但是氧化磷酸化也會進行。
硬要問無氧糖酵解和有氧糖酵解的區別的話,無氧糖酵解在無氧條件下發生的,由環境決定;而有氧糖酵解的發生則與氧濃度無關,由基因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