釹鐠混合物英語怎麼說及英文單詞
㈠ 釹是什麼意思
釹,金屬元素,符號Nd(neodymium)。是一種稀土元素。銀白色,在空氣中容易氧化。用來制合金和光學玻璃等,也用於激光材料。
釹,原子序數為60,鑭系元素之一,單質為銀白色金屬,是最活潑的稀土金屬之一,熔點1024°C,密度7.004g/cm3,有順磁性。在空氣中能迅速變暗,生成氧化物;在冷水中緩慢反應,在熱水中反應迅速。摻釹的釔鋁石榴石和釹玻璃可代替紅寶石做激光材料,釹和鐠玻璃可做護目鏡。釹在稀土領域中扮演著重要角色,並且左右著稀土市場。
發現人:馮·韋爾塞巴赫,發現年代:1885年。
發現過程:1839年瑞典人莫桑得爾(C.G.Mosander)發現了鑭和鐠釹混合物(didymium)。這之後,各國化學家特別注意從已發現的稀土元素去分離新的元素。1885年奧地利人韋爾塞巴赫(A.V.Welsbach)從莫桑得爾認為是「新元素」的鐠釹混合物中發現了鐠和釹。其中一種被命名為neodidymium,後來被簡化為neodymium,元素符號Nd,就是釹元素。
釹、鐠、釓、釤都是從當時被認為是一種稀土元素didymium中分離出來的。由於它們的發現,didymium不再被保留。而正是它們的發現打開了發現稀土元素的第三道大門,是發現稀土元素的第三階段。但這僅是完成了第三階段的一半工作。確切的將應該是打開了鈰的大門或完成了鈰的分離,另一半就將是打開釔的大門或是完成釔的分離。
㈡ Caterpillar method 翻譯
DI是1. Defence Inteligence(英國)國防情報局
2. Department of the Interior(美國)內務部
3. disability insurance殘廢保險
4. discomfort index【氣象學】不舒適度指數
5. Donor Insemination
6. Drill Instructor(美國海軍陸戰隊)教官
Di [dai]
1. 【化學】釹鐠混合物(didymium)的符號
2. 黛(女子名)[Diana的異體]
di1 [di:]
prep.
= from或of[用於義大利人名,表示出生地]:
di2 [di:]
n.
【音樂】介於do和re之間的音階
㈢ 混合的英語怎麼說呢
你好,高興為你回答。
混合,常見的英文表達:
作動詞 mix, blend, mingle
作名詞 mix, blend, mixture
請採納,謝謝!!
㈣ 常見金屬的種類及英文
常見的金屬及對應英文如下:
金(gold)、銀(silver)、銅(copper)、鐵(iron)、錫(tin)、鉑(platinum)、汞(mercury)、鋁(aluminum)。
鋅(zinc)、鈦(titanium)、鎢(tungsten)、鉛(lead)、鎳(nickel)。
反常組織的鋼(abnormal structure steel)、耐磨鋼(abrasion-resistant steel)、酸性轉爐鋼(acid Bessemer steel)。酸性高頻感應電爐鋼(acid high-frequency inction furnace steel)、酸性平爐鋼(acid open-hearth steel)。
金屬分類如下:
1. 黑色金屬:鐵、鉻、錳三種。
2. 有色金屬:鋁、鎂、鉀、鈉、鈣、鍶、鋇、銅、鉛、鋅、錫、鈷、鎳、銻、汞、鎘、鉍、金、銀、鉑、釕、銠、鈀、鋨、銥、鈹、鋰、銣、銫、鈦、鋯、釩、鈮、鉭。
鎢、鉬、鎵、銦、鉈、鍺、錸、鑭、鈰、鐠、釹、釤、銪、釓、鋱、鏑、鈥、鉺、銩、鐿、鑥、鈧、釔、釷。
3. 常見金屬:如鐵、鋁、銅、鋅等。
4. 稀有金屬:如鋯、鉿、鈮、鉭等。
5. 輕金屬:密度小於4500千克/立方米,如鈦、鋁、鎂、鉀、鈉、鈣、鍶、鋇等。
6. 重金屬:密度大於4500千克/立方米,如銅、鎳、鈷、鉛、鋅、錫、銻、鉍、鎘、汞等。
7. 貴金屬:價格比一般常用金屬昂貴,地殼豐度低(又稱克拉克值(CLARKE value),一種表示地殼中化學元素平均含量的數值),提純困難,如金、銀及鉑族金屬。
8. 准金屬元素:性質價於金屬和非金屬之間,如硅、硒、碲、砷、硼等。
9. 稀有金屬:包括稀有輕金屬,如鋰、銣、銫等;
10. 稀有難熔金屬:如鋯、鉬、鎢等;
11. 稀有分散金屬:如鎵、銦、鍺、鉈等;
12. 稀土金屬:如鈧、釔、鑭系金屬;
13. 放射性金屬:如鐳、鈁、釙及錒系元素中的鈾、釷等。
㈤ 所有化學元素的英文名稱,不是那種簡略的,是總稱!
111個化學元素的符號、英文名、讀音如下:
1、原子序號:1;中文名:氫;讀音:qīng;化學符號:H;英文名:Hydrogen
2、原子序號:2;中文名:氦;讀音:hài;化學符號:He;英文名:Helium
3、原子序號:3;中文名:鋰;讀音:lǐ;化學符號:Li;英文名:Lithium
4、原子序號:4;中文名:鈹;讀音:pí;化學符號:Be;英文名:Beryllium
5、原子序號:5;中文名:硼;讀音:péng;化學符號:B;英文名:Boron
6、原子序號:6;中文名:碳;讀音:tàn;化學符號:C;英文名:Carbon
7、原子序號:7;中文名:氮;讀音:dàn;化學符號:N;英文名:Nitrogen
8、原子序號:8;中文名:氧;讀音:yǎng;化學符號:O;英文名:Oxygen
9、原子序號:9;中文名:氟;讀音:fú;化學符號:F;英文名:Fluorine
10、原子序號:10;中文名:氖;讀音:nǎi;化學符號:Ne;英文名:Neon
11、原子序號:11;中文名:鈉;讀音:nà;化學符號:Na;英文名:Sodium
12、原子序號:12;中文名:鎂;讀音:měi;化學符號:Mg;英文名:Magnesium
13、原子序號:13;中文名:鋁;讀音:lǚ;化學符號:Al;英文名:Aluminium
14、原子序號:14;中文名:硅;讀音:guī;化學符號:Si;英文名:Silicon
15、原子序號:15;中文名:磷;讀音:lín;化學符號:P;英文名:Phosphorus
16、原子序號:16;中文名:硫;讀音:liú;化學符號:S;英文名:Sulphur
17、原子序號:17;中文名:氯;讀音:lǜ;化學符號:Cl;英文名:Chlorine
18、原子序號:18;中文名:氬;讀音:yà;化學符號:Ar;英文名:Argon
19、原子序號:19;中文名:鉀;讀音:jiǎ;化學符號:K;英文名:Potassium
20、原子序號:20;中文名:鈣;讀音:gài;化學符號:Ca;英文名:Calcium
21、原子序號:21;中文名:鈧;讀音:kàng;化學符號:Sc;英文名:Scandium
22、原子序號:22;中文名:鈦;讀音:tài;化學符號:Ti;英文名:Titanium
23、原子序號:23;中文名:釩;讀音:fán;化學符號:V;英文名:Vanadium
24、原子序號:24;中文名:鉻;讀音:gè;化學符號:Cr;英文名:Chromium
25、原子序號:25;中文名:錳;讀音:měng;化學符號:Mn;英文名:Manganese
26、原子序號:26;中文名:鐵;讀音:tiě;化學符號:Fe;英文名:Iron
27、原子序號:27;中文名:鈷;讀音:gǔ;化學符號:Co;英文名:Cobalt
28、原子序號:28;中文名:鎳;讀音:niè;化學符號:Ni;英文名:Nickel
29、原子序號:29;中文名:銅;讀音:tóng;化學符號:Cu;英文名:Copper
30、原子序號:30;中文名:鋅;讀音:xīn;化學符號:Zn;英文名:Zinc
31、原子序號:31;中文名:鎵;讀音:jiā;化學符號:Ga;英文名:Gallium
32、原子序號:32;中文名:鍺;讀音:zhě;化學符號:Ge;英文名:Germanium
33、原子序號:33;中文名:砷;讀音:shēn;化學符號:As;英文名:Arsenic
34、原子序號:34;中文名:硒;讀音:xī;化學符號:Se;英文名:Selenium
35、原子序號:35;中文名:溴;讀音:xiù;化學符號:Br;英文名:Bromine
36、原子序號:36;中文名:氪;讀音:kè;化學符號:Kr;英文名:Krypton
37、原子序號:37;中文名:銣;讀音:rú;化學符號:Rb;英文名:Rubidium
38、原子序號:38;中文名:鍶;讀音:sī;化學符號:Sr;英文名:Strontium
39、原子序號:39;中文名:釔;讀音:yǐ;化學符號:Y;英文名:Yttrium
40、原子序號:40;中文名:鋯;讀音:gào;化學符號:Zr;英文名:Zirconium
41、原子序號:41;中文名:鈮;讀音:ní;化學符號:Nb;英文名:Niobium
42、原子序號:42;中文名:鉬;讀音:mù;化學符號:Mo;英文名:Molybdenum
43、原子序號:43;中文名:鍀;讀音:dé;化學符號:Tc;英文名:Technetium
44、原子序號:44;中文名:釕;讀音:liǎo;化學符號:Ru;英文名:Ruthenium
45、原子序號:45;中文名:銠;讀音:lǎo;化學符號:Rh;英文名:Rhodium
46、原子序號:46;中文名:鈀;讀音:bǎ;化學符號:Pd;英文名:Palladium
47、原子序號:47;中文名:銀;讀音:yín;化學符號:Ag;英文名:Silver
48、原子序號:48;中文名:鎘;讀音:gé;化學符號:Cd;英文名:Cadmium
49、原子序號:49;中文名:銦;讀音:yīn;化學符號:In;英文名:Indium
50、原子序號:50;中文名:錫;讀音:xī;化學符號:Sn;英文名:Tin
51、原子序號:51;中文名:銻;讀音:tī;化學符號:Sb;英文名:Antimony
52、原子序號:52;中文名:碲;讀音:dì;化學符號:Te;英文名:Tellurium
53、原子序號:53;中文名:碘;讀音:diǎn;化學符號:I;英文名:Iodine
54、原子序號:54;中文名:氙;讀音:xiān;化學符號:Xe;英文名:Xenon
55、原子序號:55;中文名:銫;讀音:sè;化學符號:Cs;英文名:Cesium
56、原子序號:56;中文名:鋇;讀音:bèi;化學符號:Ba;英文名:Barium
57、原子序號:57;中文名:鑭;讀音:lán;化學符號:La;英文名:Lanthanum
58、原子序號:58;中文名:鈰;讀音:shì;化學符號:Ce;英文名:Cerium
59、原子序號:59;中文名:鐠;讀音:pǔ;化學符號:Pr;英文名:Praseodymium
60、原子序號:60;中文名:釹;讀音:nǚ;化學符號:Nd;英文名:Neodymium
61、原子序號:61;中文名:鉕;讀音:pǒ;化學符號:Pm;英文名:Promethium
62、原子序號:62;中文名:釤;讀音:shān;化學符號:Sm;英文名:Samarium
63、原子序號:63;中文名:銪;讀音:yǒu;化學符號:Eu;英文名:Europium
64、原子序號:64;中文名:釓;讀音:gá;化學符號:Gd;英文名:Gadolinium
65、原子序號:65;中文名:鋱;讀音:tè;化學符號:Tb;英文名:Terbium
66、原子序號:66;中文名:鏑;讀音:dí;化學符號:Dy;英文名:Dysprosium
67、原子序號:67;中文名:鈥;讀音:huǒ;化學符號:Ho;英文名:Holmium
68、原子序號:68;中文名:鉺;讀音:ěr;化學符號:Er;英文名:Erbium
69、原子序號:69;中文名:銩;讀音:diū;化學符號:Tm;英文名:Thulium
70、原子序號:70;中文名:鐿;讀音:yì;化學符號:Yb;英文名:Ytterbium
71、原子序號:71;中文名:鑥;讀音:lǔ;化學符號:Lu;英文名:Lutetium
72、原子序號:72;中文名:鉿;讀音:hā;化學符號:Hf;英文名:Hafnium
73、原子序號:73;中文名:鉭;讀音:tǎn;化學符號:Ta;英文名:Tantalum
74、原子序號:74;中文名:鎢;讀音:wū;化學符號:W;英文名:Tungsten
75、原子序號:75;中文名:錸;讀音:lái;化學符號:Re;英文名:Rhenium
76、原子序號:76;中文名:鋨;讀音:é;化學符號:Os;英文名:Osmium
77、原子序號:77;中文名:銥;讀音:yī;化學符號:Ir;英文名:Iridium
78、原子序號:78;中文名:鉑;讀音:bó;化學符號:Pt;英文名:Platinum
79、原子序號:79;中文名:金;讀音:jīn;化學符號:Au;英文名:Gold
80、原子序號:80;中文名:汞;讀音:gǒng;化學符號:Hg;英文名:Mercury
81、原子序號:81;中文名:鉈;讀音:tā;化學符號:Tl;英文名:Thallium
82、原子序號:82;中文名:鉛;讀音:qiān;化學符號:Pb;英文名:Lead
83、原子序號:83;中文名:鉍;讀音:bì;化學符號:Bi;英文名:Bismuth
84、原子序號:84;中文名:釙;讀音:pō;化學符號:Po;英文名:Polonium
85、原子序號:85;中文名:砹;讀音:ài;化學符號:At;英文名:Astatine
86、原子序號:86;中文名:氡;讀音:dōng;化學符號:Rn;英文名:Radon
87、原子序號:87;中文名:鈁;讀音:fāng;化學符號:Fr;英文名:Francium
88、原子序號:88;中文名:鐳;讀音:léi;化學符號:Ra;英文名:Radium
89、原子序號:89;中文名:錒;讀音:ā;化學符號:Ac;英文名:Actinium
90、原子序號:90;中文名:釷;讀音:tǔ;化學符號:Th;英文名:Thorium
91、原子序號:91;中文名:鏷;讀音:pú;化學符號:Pa;英文名:Protactinium
92、原子序號:92;中文名:鈾;讀音:yóu;化學符號:U;英文名:Uranium
93、原子序號:93;中文名:鎿;讀音:ná;化學符號:Np;英文名:Neptunium
94、原子序號:94;中文名:鈈;讀音:bù;化學符號:Pu;英文名:Plutonium
95、原子序號:95;中文名:鎇;讀音:méi;化學符號:Am;英文名:Americium
96、原子序號:96;中文名:鋦;讀音:jú;化學符號:Cm;英文名:Curium
97、原子序號:97;中文名:錇;讀音:péi;化學符號:Bk;英文名:Berkelium
98、原子序號:98;中文名:鐦;讀音:kāi;化學符號:Cf;英文名:Californium
99、原子序號:99;中文名:鎄;讀音:āi;化學符號:Es;英文名:Einsteinium
100、原子序號:100;中文名:鐨;讀音:fèi;化學符號:Fm;英文名:Fermium
101、原子序號:101;中文名:鍆;讀音:mén;化學符號:Md;英文名:Mendelevium
102、原子序號:102;中文名:鍩;讀音:nuò;化學符號:No;英文名:Nobelium
103、原子序號:103;中文名:鐒;讀音:láo;化學符號:Lr;英文名:Lawrencium
(5)釹鐠混合物英語怎麼說及英文單詞擴展閱讀
化學元素周期表是根據原子序數從小至大排序的化學元素列表。列表大體呈長方形,某些元素周期中留有空格,使特性相近的元素歸在同一族中,如鹼金屬元素、鹼土金屬、鹵族元素、稀有氣體等。這使周期表中形成元素分區且分有七主族、七副族、Ⅷ族、0族。
由於周期表能夠准確地預測各種元素的特性及其之間的關系,因此它在化學及其他科學范疇中被廣泛使用,作為分析化學行為時十分有用的框架。
俄國化學家門捷列夫(Dmitri Mendeleev)於1869年發明周期表,此後不斷有人提出各種類型周期表不下170餘種。
歸納起來主要有:短式表(以門捷列夫為代表)、長式表(維爾納式為代表)、特長表(以波爾塔式為代表);平面螺線表和圓形表(以達姆開夫式為代表);立體周期表(以萊西的圓錐柱立體表為代表)等。
參考資料
網路-元素周期表
㈥ 鑭、鈰、鐠、釹、鉕、釤、銪、釓、鋱、鏑、鈥、鉺、銩、鐿、鑥都念什麼
鑭(lán)
鈰(shì)
鐠(pǔ)
釹(nǚ)
鉕(pǒ)
釤(shān)
銪(yǒu)
釓(gá)
鋱(tè)
鏑(dī)
鈥(huǒ)
鉺(ěr)
銩(diū)
鐿(yì)
鑥(lǔ)
㈦ nd什麼意思
nd是釹的化學符號N。
釹,化學符號Nd,原子序數為60,鑭系元素之一,單質為銀白色金屬,是最活潑的稀土金屬之一,熔點1024°C,密度7.004g/cm³,有順磁性。
在空氣中能迅速變暗,生成氧化物;在冷水中緩慢反應,在熱水中反應迅速。摻釹的釔鋁石榴石和釹玻璃可代替紅寶石做激光材料,釹和鐠玻璃可做護目鏡。釹在稀土領域中扮演著重要角色,並且左右著稀土市場。
相關信息:
1885年奧地利人韋爾塞巴赫(A.V.Welsbach)從莫桑得爾認為是「新元素」的鐠釹混合物中發現了鐠和釹。其中一種被命名為neodidymium,後來被簡化為neodymium,元素符號Nd,就是釹元素。
釹、鐠、釓、釤都是從當時被認為是一種稀土元素didymium中分離出來的。由於它們的發現,didymium不再被保留。而正是它們的發現打開了發現稀土元素的第三道大門,是發現稀土元素的第三階段。但這僅是完成了第三階段的一半工作。確切的將應該是打開了鈰的大門或完成了鈰的分離,另一半就將是打開釔的大門或是完成釔的分離。
㈧ 化學名詞 中英文對照
原子 atom adj.atomic 原子核 nucleus 質子 proton 中子 neutron
電子 electron(abbr. e) 離子 ion [ˈaɪən] 陽離子 cation 陰離子 anion
分子 molecular [məˈlekjələ] 單質 element
化合物 compound
純凈物 pure substance/chemical substance 混合物 mixture
相對原子質量 relative atomic mass(abbr. Ar) 相對分子質量 relative molecular mass(abbr. Mr) 化學式量 relative formula mass 物質的量 amount of substance
阿伏加德羅常數 Avogadro constant(abbr. NA) 摩爾 mole
摩爾質量 molar mass
實驗式/最簡式/經驗式 empirical formula 氣體摩爾體積 molar volume
阿伏加德羅定律 Avogadro』s Law 溶液 solution 溶解 dissolve
濃度 concentration
質量/體積分數 mass/volume concentration 濃縮 concentrate 稀釋 dilute 蒸餾 distillation 萃取 extraction
化學反應方程式 chemical equation 反應物 reactant 生成物 proct 固體 solid 液體 liquid 氣體 gaseous 溶液 aqueous 配平 balance
var script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 script.src = 'http://static.pay..com/resource/chuan/ns.js'; document.body.appendChild(script);
化學計量學 stoichiometry 酸 acid
鹼 base/alkali (refers to soluble bases) 鹽 salt
酸式鹽 acid salt
離子方程式 ionic equation 結晶水 water of crystallisation 水合的 hydrated 無水的 anhydrous 滴定 titration 指示劑 indicator
氧化數 oxidation number 氧化還原反應 redox reaction 氧化反應 oxidation reaction 還原反應 rection reaction
歧化反應 disproportionation reaction
歸中反應 comproportionation(symproportionation) reaction 氧化劑 oxidising agent 還原劑 recing agent 電子層(殼) (electron) shell
電離能 ionisation energy(abbr. I.E.)
第一,第二,第三等電離能 first,second,third,etc. ionisation energy(abbr. 1st,2nd,3rd,etc. I.E.)
電子親和能 electron affinity energy(abbr. A.E.) 屏蔽效應 electronic shielding(screening) 原子軌道 atomic orbital 電子雲 electron cloud 電子亞層 sub-shell 能層 layer
能級 energy level
電子排布 electron configuration 電子雲重疊 shell overlap 洪特規則 Hund』s rule
泡利原理 Pauli exclusion principle 基態 ground state 激發態 excited state 躍遷 transition
手性 chirality [kaiˈ-] 化學鍵 chemical bond 鍵長 bond length 鍵級 bond order 鍵角 bond angle
鍵能 bond enthalpies 離子鍵 ionic bond
var script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 script.src = 'http://static.pay..com/resource/chuan/ns.js'; document.body.appendChild(script);
供體 donor 受體 acceptor
靜電吸引 electrostatic attraction 巨型離子結構 giant ionic structure 共價鍵 covalent[kəʊ'veɪlənt] bond 巨型共價結構 giant covalent structure 共用電子對 shared pair/bonding pair 孤對電子 lone pair/non-bonding pair σ鍵 σ-bond π鍵 π-bond δ鍵 δ-bond
極性共價鍵 polar bond
非極性共價鍵 non-polar bond
配位鍵 dipolar bond/dative covalent bond/coordinate bond 電負性 electronegativity 極性 polarity 偶極子 dipole
分子間作用力 intermolecular forces 氫鍵 hydrogen bond
范德華力 van der Waal』s force 色散力 dispersion force 誘導力 inction force
取向力 orientation force/dipole-dipole force 金屬鍵 metallic bond
離域 delocalisation [di:,ləukəlai'zeiʃn] 延展性 malleability 可鍛性 ctility
導電性 electrical conctivity 合金 alloy
元素周期表 the Periodic Table 周期 period 族 group
原子序數 proton number 同位素 isotope[ˈaɪsətəʊp] 核素 nuclide
同量異位素 isobar 金屬 metal
非金屬 nonmetal 鹼金屬 alkali metal
鹼土金屬 alkaline earth metal 鹵素 halogen
稀有氣體 noble gas
元素周期律 periodic trends
㈨ 混合用英語怎麼說
mix
[miks]
v.
使混和, 混淆, 混合內容
n.
混合
blend
[blend]
vt.
混和
n.
混和
admixture
[Ed5mikstFE]
n.
混合, 混合物
commingle
[kC5miN^l]
v.
混合
commix
[kC5miks]
v.
混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