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地英語怎麼說及英語單詞
A. 用英語表達各國的錢幣的名稱
RMB,dollar,pound,yan
Currency (世界各國貨幣名稱)
Afghani阿富汗尼
Afghanistan阿富汗
Bath銖
Thailand泰國
Balboa巴波亞
Panama巴拿馬
Bolivar博利瓦
Venezuela委內瑞拉
Colon(哥斯大黎加)科郎
Costa Rica哥斯大黎加
Colon(薩爾瓦多)科郎
El Salvador薩爾瓦多
Cordoba科多巴
Nicaragua尼加拉瓜
Cruzeiro克魯賽羅
Brazil巴西
Dalasi達拉西
Gambia甘比亞
Dinar(阿爾及利亞)第納爾
Algeria阿爾及利亞
Dinar(伊拉克)第納爾
Iraq伊拉克
Dinar(約旦)第納爾
Jordan約旦
Dinar(科威特)第納爾
Kuwait科威特
Dinar(利比亞)第納爾
Libya利比亞
Dinar(葉門民主人民共和國)第納爾
The People』s Democratic Republic of Yemen葉門民主人民共和國
Dinar(突尼西亞)第納爾
Tunisia突尼西亞
Dinar(南斯拉夫)第納爾
Yugoslavia南斯拉夫
Dirham迪拉姆
Morocco摩洛哥
Dollar(澳大利亞)元
Australia澳大利亞
Dollar(巴哈馬)元
Bahamas巴哈馬
Dollar(百慕大)元
Bermuda百慕大
Dollar(加拿大)元
Canada加拿大
Dollar衣索比亞)元
Ethiopia衣索比亞
Dollar(斐濟)元
Fiji斐濟
Dollar(蓋亞那)元
Guyana蓋亞那
Dollar(香港)元
Hongkong香港
Dollar(牙買加)元
Jamaica牙買加
Dollar(賴比瑞亞)元
Liberia賴比瑞亞
Dollar(馬來西亞)元
Malaysia馬來西亞
Dollar(紐西蘭)元
NewZealand 紐西蘭
Dollar(新加坡)元
Singapore新加坡
Dollar(特立尼達和多巴哥
Trinidad and Tobago特立尼達和多巴哥
Dollar(美國)元
USA美國
Dong(越南)盾
DBVN越南民主共和國
Drachma德拉克馬
Greece希臘
Escudo(智利)埃斯庫多
Chili智利
Escudo(葡萄牙)埃斯庫多
Portugal葡萄牙
Forint福林
Hungary匈牙利
Franc(比利時)法郎
Belgium比利時
Franc(蒲隆地)法郎
Burundi蒲隆地
Franc(法國) 法郎
France法國
Franc(盧森堡)法郎
Luxemb(o)urg 盧森堡
Franc(馬爾加什)法郎
The Malagasy Republic馬爾加什共和國
Franc(馬里)法郎
Mali馬里
Franc(盧安達)法郎
Rwanda盧安達
Franc(瑞士)法郎
Switzerland瑞士
Gourde古德
Haiti海地
Guarani瓜拉尼
Paraguay巴拉圭
Guilder(或 Florin)(荷蘭)盾
Netherlands荷蘭
Kip基普
Laos寮國
Koruna(捷克)克朗
Czechoslovakia捷克斯洛伐克
Krona(冰島)克朗
Iceland冰島
Krona(瑞典)克朗
Sweden瑞典
Krone(丹麥)克朗
Denmark丹麥
Krone(挪威)克朗
Norway挪威
Kwacha(馬拉維)克瓦查
Malawi馬拉維
Kwacha(尚比亞)克瓦查
Zambia尚比亞
Kyat(緬甸)元
Burma緬甸
Lek列克
Albania阿爾巴尼亞
Lempira倫皮拉
Honras宏都拉斯
Leone利昂
Sierra Leone獅子山
Leu列伊
Romania羅馬尼亞
Lev列弗
Bulgaria保加利亞
Lira(義大利)里拉
Italy義大利
Lira(土耳其)里拉(或鎊)
Turkey土耳其
Mark(德意志聯邦共和國)馬克
GFR德意志聯邦共和國
Markka(芬蘭)馬克
Finland芬蘭
Naira奈拉
Nigeria 奈及利亞
New Cedi新塞地
Ghana迦納
Ouguiya烏吉亞
Mauritania茅利塔尼亞
Pa'anga邦加
Tonga湯加
Peseta比塞塔
Spain西班牙
Peso(阿根廷)比索
Argentina阿根廷
Peso(玻利維亞)比索
Bolivia玻利維亞
Peso(哥倫比亞)比索
Colombia哥倫比亞
Peso(古巴)比索
Cuba古巴
Peso(多米尼加)比索
The Dominican Republic多明尼加
Peso(墨西哥)比索
Mexico墨西哥
Peso(菲律賓)比索
Philippines菲律賓
Peso(烏拉圭)比索
Uruguay烏拉圭
Pound(塞普勒斯)鎊
Cyprus塞普勒斯
Pound(埃及)鎊
Egypt埃及
Pound(英國)鎊
Great Britain英國
Pound(愛爾蘭)鎊
Ireland愛爾蘭
Pound(黎巴嫩)鎊
Lebanon黎巴嫩
Pound(馬爾他)鎊
Malta馬爾他
Pound(蘇丹)鎊
Sudan蘇丹
Pound(敘利亞)鎊
Syria敘利亞
Quetzal格查爾
Guatemala瓜地馬拉
Renminbiyuan人民幣元
China中國
Rial(伊朗)里亞爾
Iran伊朗
Riel瑞爾
Cambodia柬埔寨
Riyal(沙烏地阿拉伯)里亞爾
Saudi Arabia沙烏地阿拉伯
Riyal(阿拉伯葉門共和國)里亞爾
The Arab Republic of Yemen阿拉伯葉門共和國
Rouble盧布
USSR俄羅斯
Rupee(印度)盧比
India印度
Rupee(模里西斯)盧比
Mauritius模里西斯
Rupee(尼泊爾)盧比
Nepal尼泊爾
Rupee(巴基斯坦)盧比
Pakistan巴基斯坦
Rupee(斯里蘭卡)盧比
Sri Lanka斯里蘭卡
Rupiah(印度尼西亞)盧比(或盾)
Indonesia印度尼西亞
Schilling(奧地利)先令
Austria(奧地利)
Shilling(肯亞)先令
Kenya(肯亞)
Shilling(坦尚尼亞)先令
坦尚尼亞
Shilling(烏干達)先令
烏干達
Sol索爾
秘魯
Somali shilling索馬里先令
Somali索馬里
Sucre蘇克雷
Ecuador厄瓜多
Syli西里
syli幾內亞
Tugrik圖格里克
Mongolia蒙古
Won(朝鮮)圓
The Democratic People's republic of Korea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
Yan 日元
Japan日本
該文章轉載自留學解答網:http://www.study-abroad-web.com/Studies-abroad/Goes-abroad-2-191393/
B. 我想知道世界各國的英語名字
Angola 安哥拉
Afghanistan 阿富汗
Albania 阿爾巴尼亞
Algeria 阿爾及利亞
Andorra 安道爾共和國
Anguilla 安圭拉島
Antigua and Barbuda 安地卡及巴布達
Argentina 阿根廷
Armenia 亞美尼亞
Ascension 阿森松
Australia 澳大利亞
Austria 奧地利
Azerjan 亞塞拜然
Bahamas 巴哈馬
Bahrain 巴林
Bangladesh 孟加拉國
Barbados 巴貝多
Belarus 白俄羅斯
Belgium 比利時
Belize 貝里斯
Benin 貝南
Bermuda Is. 百慕大群島
Bolivia 玻利維亞
Botswana 波札那
Brazil 巴西
Brunei 汶萊
Bulgaria 保加利亞
Burkina-faso 布吉納法索
Burma 緬甸
Burundi 蒲隆地
Cameroon 喀麥隆
Canada 加拿大
Cayman Is. 開曼群島
Central African Republic 中非共和國
Chad 查德
Chile 智利
China 中國
Colombia 哥倫比亞
Congo 剛果
Cook Is. 庫克群島
Costa Rica 哥斯大黎加
Cuba 古巴
Cyprus 塞普勒斯
Czech Republic 捷克
Denmark 丹麥
Djibouti 吉布地
Dominica Rep. 多明尼加
Ecuador 厄瓜多
Egypt 埃及
EI Salvador 薩爾瓦多
Estonia 愛沙尼亞
Ethiopia 衣索比亞
Fiji 斐濟
Finland 芬蘭
France 法國
French Guiana 法屬蓋亞那
Gabon 加彭
Gambia 甘比亞
Georgia 喬治亞
Germany 德國
Ghana 迦納
Gibraltar 直布羅陀
Greece 希臘
Grenada 格瑞那達
Guam 關島
Guatemala 瓜地馬拉
Guinea 幾內亞
Guyana 蓋亞那
Haiti 海地
Honras 宏都拉斯
Hongkong 香港
Hungary 匈牙利
Iceland 冰島
India 印度
Indonesia 印度尼西亞
Iran 伊朗
Iraq 伊拉克
Ireland 愛爾蘭
Israel 以色列
Italy 義大利
Ivory Coast 象牙海岸
Jamaica 牙買加
Japan 日本
Jordan 約旦
Kampuchea (Cambodia ) 柬埔寨
Kazakstan 哈薩克
Kenya 肯亞
Korea 韓國
Kuwait 科威特
Kyrgyzstan 吉爾吉斯坦
Laos 寮國
Latvia 拉脫維亞
Lebanon 黎巴嫩
Lesotho 賴索托
Liberia 賴比瑞亞
Libya 利比亞
Liechtenstein 列支敦斯登
Lithuania 立陶宛
Luxembourg 盧森堡
Macao 澳門
Madagascar 馬達加斯加
Malawi 馬拉維
Malaysia 馬來西亞
Maldives 馬爾地夫
Mali 馬里
Malta 馬爾他
Mariana Is 馬里亞那群島
Martinique 馬提尼克
Mauritius 模里西斯
Mexico 墨西哥
Moldova, Republic of 摩爾多瓦
Monaco 摩納哥
Mongolia 蒙古
Montserrat Is 蒙特塞拉特島
Morocco 摩洛哥
Mozambique 莫三比克
Namibia 納米比亞
Nauru 諾魯
Nepal 尼泊爾
Netheriands Antilles 荷屬安的列斯
Netherlands 荷蘭
New Zealand 紐西蘭
Nicaragua 尼加拉瓜
Niger 尼日
Nigeria 奈及利亞
North Korea 朝鮮
Norway 挪威
Oman 阿曼
Pakistan 巴基斯坦
Panama 巴拿馬
Papua New Cuinea 巴布亞紐幾內亞
Paraguay 巴拉圭
Peru 秘魯
Philippines 菲律賓
Poland 波蘭
French Polynesia 法屬玻利尼西亞
Portugal 葡萄牙
Puerto Rico 波多黎各
Qatar 卡達
Reunion 留尼旺
Romania 羅馬尼亞
Russia 俄羅斯
Saint Lueia 聖露西亞
Saint Vincent 聖文森特島
Samoa Eastern 東薩摩亞(美)
Samoa Western 西薩摩亞
San Marino 聖馬利諾
Sao Tome and Principe 聖多美和普林西比
Saudi Arabia 沙烏地阿拉伯
Senegal 塞內加爾
Seychelles 塞席爾
Sierra Leone 獅子山
Singapore 新加坡
Slovakia 斯洛伐克
Slovenia 斯洛維尼亞
Solomon Is 索羅門群島
Somali 索馬里
South Africa 南非
Spain 西班牙
Sri Lanka 斯里蘭卡
St.Lucia 聖露西亞
St.Vincent 聖文森特
Sudan 蘇丹
Suriname 蘇利南
Swaziland 史瓦濟蘭
Sweden 瑞典
Switzerland 瑞士
Syria 敘利亞
Taiwan 台灣省
Tajikstan 塔吉克
Tanzania 坦尚尼亞
Thailand 泰國
Togo 多哥
Tonga 湯加
Trinidad and Tobago 特立尼達和多巴哥
Tunisia 突尼西亞
Turkey 土耳其
Turkmenistan 土庫曼
Uganda 烏干達
Ukraine 烏克蘭
United Arab Emirates 阿拉伯聯合大公國
United Kiongdom 英國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美國
Uruguay 烏拉圭
Uzbekistan 烏茲別克
Venezuela 委內瑞拉
Vietnam 越南
Yemen 葉門
Yugoslavia 南斯拉夫
Zimbabwe 辛巴威
Zaire 扎伊爾
Zambia 尚比亞
英文縮寫 英文名稱 中文名稱 所屬洲
AE United Arab Emirates 阿聯酋 亞洲
AF Afghanistan 阿富汗 亞洲
AL Albania 阿爾巴尼亞 亞洲
AO
Angola 安哥拉 非洲
AR
Argentina 阿根廷 南美洲
AT
Austria 奧地利 歐洲
AU
Australia 澳大利亞 大洋洲
AZ Azerjan 亞塞拜然 亞洲
BD
Bangladesh 孟加拉 亞洲
BE
Belgium 比利時 歐洲
BG
Bulgaria 保加利亞 歐洲
BH
Bahrain 巴林 亞洲
BI
Burundi 蒲隆地 非洲
BJ
Benin 貝南 非洲
BM
Bermuda 百慕大 北美洲
BN
Brunei 汶萊 亞洲
BO Bolivia 玻利維亞 南美洲
BR
Brazil 巴西 南美洲
BS
Bahamas 巴哈馬 北美洲
BT
Bhutan 不丹 亞洲
BW
Botswana 波札那 非洲
CA
Canada 加拿大 北美洲
CF
Central Africa 中非共和國 非洲
CG
Congo 剛果 非洲
CH
Switzerland 瑞士 歐洲
CK
Cook Is. 庫克群島 大洋洲
CL
Chile 智利 南美洲
CM Cameroon 喀麥隆 非洲
CN
China 中國 亞洲
CO
Colombia 哥倫比亞 南美洲
CR
Costa Rica 哥斯大黎加 北美洲
CU
Cuba 古巴 北美洲
CV
Cape Verde Is. 維德角群島 非洲
CY
Cyprus 塞普勒斯 亞洲
CZ
Czech 捷克共和國 歐洲
DE
Germany 德國 歐洲
DK Denmark 丹麥 歐洲
DZ
Algeria 阿爾及利亞 非洲
EC
Ecuador 厄瓜多 南美洲
EE
Estonia 愛沙尼亞 歐洲
EG
Egypt 埃及 非洲
ES
Spain 西班牙 歐洲
ET
Ethiopia 衣索比亞 非洲
FI
Finland 芬蘭 歐洲
FJ
Fiji 斐濟 大洋洲
FR
France 法國 歐洲
GA Gabon 加彭 非洲
GB
Great Britain 英國 歐洲
GD
Grenada 格瑞那達 北美洲
GH
Ghana 迦納 非洲
GM
Gambia 甘比亞 非洲
GN
Guinea-Bissau 幾內亞 非洲
GQ
Equatorial Guinea 赤道幾內亞 非洲
GR
Greece 希臘 歐洲
GT
Guatemala 瓜地馬拉 北美洲
GU
Guam 關島 大洋洲
GY
Guyana 蓋亞那 南美洲
HK
Hong kong 香港 亞洲
HN
Honras 宏都拉斯 北美洲
HR
Croatia 克羅埃西亞 歐洲
HT
Haiti 海地 北美洲
HU
Hungary 匈牙利 歐洲
ID
Indonesia 印度尼西亞 亞洲
IE
Ireland 愛爾蘭 歐洲
IL
Israel 以色列 亞洲
IN
India 印度 亞洲
IQ
Iraq 伊拉克 亞洲
IR
Iran 伊朗 亞洲
IS
Iceland 冰島 歐洲
IT
Italy 義大利 歐洲
JM
Jamaica 牙買加 北美洲
JO
Jordan 約旦 亞洲
JP
Japan 日本 亞洲
KE
Kenya 肯亞 非洲
KH
Cambodia 柬埔寨 亞洲
KP
R.O.Korea 韓國 亞洲
KR
D.P.R.Korea 北朝鮮 亞洲
KW
Kuwait 科威特 亞洲
KZ
Kazakhstan 哈薩克 亞洲
LA
Laos 寮國 亞洲
LB
Lebanon 黎巴嫩 亞洲
LT
Lithuania 立陶宛 歐洲
LU
Luxembourg 盧森堡 亞洲
LV
Latvia 拉托維亞 歐洲
LY
Libya 利比亞 非洲
MA
Morocco 摩洛哥 非洲
MC Monaco 摩納哥 歐洲
MD
Moldova 摩爾多瓦 歐洲
MG
Madagascar 馬達加斯加 非洲
ML
Mali 馬里 非洲
MN
Mongolia 蒙古 亞洲
MO
Macao 澳門 亞洲
MR
Mauritania 茅利塔尼亞 非洲
MT
Malta 馬爾他 歐洲
MU
Mauritius 模里西斯 非洲
MV
Maldives 馬爾地夫 亞洲
MX
Mexico 墨西哥 北美洲
MY
Malaysia 馬來西亞 亞洲
MZ
Mozambique 莫三比克 非洲
NA
Namibia 納米比亞 非洲
NE
Niger 尼日 非洲
NG
Nigeria 奈及利亞 非洲
NI
Nicaragua 尼加拉瓜 北美洲
NL
Netherlands 荷蘭 歐洲
NO
Norway 挪威 歐洲
NP
Nepal 尼泊爾 亞洲
NZ
New Zealand 紐西蘭 大洋洲
OM
Oman 阿曼 亞洲
PA
Panama 巴拿馬 北美洲
PE
Peru 秘魯 南美洲
PG
Papua New Guinea 巴布亞紐幾內亞 大洋洲
PH
Philippines 菲律賓 亞洲
PK
Pakistan 巴基斯坦 亞洲
PL
Poland 波蘭 歐洲
PT
Portugal 葡萄牙 歐洲
PY
Paraguay 巴拉圭 南美洲
QA
Qatar 卡達 亞洲
RO
Romania 羅馬尼亞 歐洲
RU
Russia 俄羅斯 歐洲
RW
Rwanda 盧安達 非洲
SA
Saudi Arabia 沙烏地阿拉伯 亞洲
SD
Sudan 蘇丹 非洲
SE
Sweden 瑞典 歐洲
SG
Singapore 新加坡 亞洲
SK
Slovakia 斯洛伐克 歐洲
SM
San Marino 聖馬利諾 歐洲
SN
Senegal 塞內加爾 非洲
SO
Somalia 索馬里 非洲
SY
Syria 敘利亞 亞洲
TH
Thailand 泰國 亞洲
TJ
Tadkistan 塔吉克 亞洲
TM
Turkmenistan 土庫曼 亞洲
TN
Tunisia 突尼西亞 非洲
TO
Tonga 湯加 大洋洲
TW
Taiwan 台灣 亞洲
TZ
Tanzania 坦尚尼亞 非洲
UA
Ukraine 烏克蘭 歐洲
UG
Uganda 烏干達 非洲
UK
United Kingdom 英國 歐洲
US
United States 美國 北美洲
UY
Uruguay 烏拉圭 南美洲
UZ
Uzbekistan 烏茲別克 亞洲
VA
Vatican City 梵蒂岡 歐洲
VE
Venezuela 委內瑞拉 北美洲
VN
Viet Nam 越南 亞洲
YE
Yemen 葉門 亞洲
YU
Yugoslavia 南斯拉夫 歐洲
ZA
South Africa 南非 非洲
ZM
Zambia 尚比亞 非洲
ZR
Zaire 扎伊爾 非洲
ZW Zimbabwe 辛巴威 非洲
C. 迦納 簡介
迦納(英語:Republic of Ghana)是非洲西部的一個國家,位於非洲西部、幾內亞灣北岸,西鄰象牙海岸,北接布吉納法索,東毗多哥,南瀕大西洋,海岸線長約562公里。地形南北長、東西窄。全境大部地區為平原,東部有阿克瓦皮姆山脈,南部有誇胡高原,北部有甘巴加陡崖。最高峰傑博博山海拔876米。最大河流為沃爾特河,在加境內長1100公里,下游築有阿科松博水壩,在境內形成巨大的沃爾特水庫,面積達8482平方公里。
中文名稱: 迦納共和國
英文名稱: Republic of Ghana
簡稱: 迦納
所屬洲: 非洲
首都: 阿克拉
國慶日: 1957 年3月6日
國歌: 上帝保佑我們的家園-迦納
官方語言: 英語
時區: UTC+0
國家領袖: 約翰·阿塔·米爾斯
人口數量: 21,029,853人
人口密度: 87人/平方公里
國土面積: 238,540平方公里
水域率: 3.5%
國際電話區號: +233
國際域名縮寫: .gh
國名
迦納共和國(The Republic of Ghana)。
國旗
呈長方形,長與寬之比為3∶2。自上而下由紅、黃、綠三個平行相等的橫長方形組成,黃色部分中間是一顆黑色五角星。紅色象徵為了國家獨立而犧牲烈士的鮮血;黃色象徵國家豐富的礦藏和資源;也代表迦納原來的國名「黃金海岸」;綠色象徵森林和農業;黑色五角星象徵非洲自由的北極星。
國徽
中心圖案為盾徽。盾面被一個鑲金邊的綠色聖喬治十字分為四部分:左上角為藍地上交叉著金色官杖和出席儀典時用的金劍,象徵地方政府;右上角的藍色波紋象徵海洋,城堡象徵國家行政機構;左下角為一棵可可樹,右下角是一個礦井,均象徵國家的財富。綠十字中心是一隻金色獅子,象徵迦納和英聯邦之間的聯系。盾徽上端有一顆鑲金邊的黑色五角星,寓意同國旗;兩側各有一隻展翅的雄鷹,其脖子上系著國旗三色的帶子並各掛一顆黑五角星;底部的金色綬帶上用英文寫著「自由和正義」。
面積
238537平方公里(2001/2002年經濟季評)。
國家格言
Freedom and Justice(英語,自由和正義)
貨幣
塞地 Ghana Cedi ¢ GHC 1GH¢=100 pesewas(比塞瓦)
人口
2100萬(2006年人口普查),人口增長率2.6%。全國有4個主要部族:阿肯族(49.1%)、莫萊—達戈巴尼族(16.5%)、埃維族(12.7%)和加—阿丹格貝族(8%)。官方語言為英語。另有埃維語、芳蒂語和豪薩語等民族語言。居民43%信奉基督教,38%信奉原始宗教,12%信奉伊斯蘭教。
首都
阿克拉(Accra),人口約170萬(2000年)。最高溫度月份為3、4月,23-31℃,最低溫度月份為8月,22-27℃。
國家元首
總統約翰?米爾斯(John Mills),2008年12月當選,2009年1月7日就任。
重要城市
阿克拉(Accra): 迦納首都,人口約200萬(2005年),系西非地區重要航空港,與倫敦、阿姆斯特丹、蘇黎世、米蘭、紐約、亞的斯亞貝巴及周邊國家均有直達航班,同國內主要城市間亦有航班往來。2、庫馬西(Kumasi): 迦納第二大城市,人口約100萬;3、特馬(Tema): 迦納第一大海港城市,重要工業中心,人口約32萬;4、塔克拉底(Takoradi):迦納第二大海港城市,人口約40萬。
其它
【重要節日】 3月6日:獨立日;7月1日:共和國日。 【時 差】 比北京晚8小時。
D. 英語address的動詞意思是什麼
address做名詞是地址,做動詞,可以是寫下地址,留下地址,或者是演說的意思。
E. 各國的貨幣名稱英文縮寫是什麼
貨幣名稱 貨幣符號
人民幣 RMB
美元 USD
日元 JPY
歐元 EUR
英鎊 GBP
德國馬克 DEM
瑞士法郎 CHF
法國法郎 FRF
加拿大元 CAD
澳大利亞元 AUD
港幣 HKD
奧地利先令 ATS
芬蘭馬克 FIM
比利時法郎 BEF
愛爾蘭鎊 IEP
義大利里拉 ITL
盧森堡法郎 LUF
荷蘭盾 NLG
葡萄牙埃斯庫多 PTE
西班牙比塞塔 ESP
印尼盾 IDR
馬來西亞林吉特 MYR
紐西蘭元 NZD
菲律賓比索 PHP
俄羅斯盧布 SUR
新加坡元 SGD
韓國元 KRW
泰銖 THB
各國貨幣名稱的英文縮寫簡寫
主要國家貨幣簡寫:
1.CNY(ChiNese Yuan)人民幣
2.FRF(FRench Franc)法國法郎
3.HKD(Hong Kong Dollar)港元
4.CHF(德文 sCHweizer Franken)瑞士法郎
5.USD(United States Dollar)美元
6.CAD(CAnadian Dollar)加拿大元
7.GBP(Great Britain Pound)英鎊
8.NLG(NetherLandish Guilder)荷蘭盾
9.DEM(德文 DEutsche M ark)德國馬克
10.BEF(BElgischer Franc)比利時法郎
11.JPY(JaPanese Yen)日元
12.AUD(AUstralian Dollar)澳大利亞元
各國詳細貨幣簡介:
Afghani阿富汗尼 Af Afghanistan阿富汗
bath銖 B Thailand泰國
balboa巴波亞 B Panama巴拿馬
aolivar博利瓦 $b Venezuela委內瑞拉
colon(哥斯大黎加)科郎 ¢ Costa Rica哥斯大黎加
colon(薩爾瓦多)科郎 ¢ El Salvador薩爾瓦多
cordoba科多巴 C$ Nicaragua尼加拉瓜
cruzeiro克魯賽羅 Cr$ brazil巴西
dalasi達拉西 DG Gambia甘比亞
dinar(阿爾及利亞)第納爾 DA Algeria阿爾及利亞
dinar(伊拉克)第納爾 ID Iraq伊拉克
dinar(約旦)第納爾 JD Jordan約旦
dinar(科威特)第納爾 KD Kuwait科威特
dinar(利比亞)第納爾 LD Libya利比亞
dinar(葉門民主人民共和國)第納爾 YD The People』s Democratic Republic of Yemen 葉門民主人民共和國
dinar(突尼西亞)第納爾 D Tunisia突尼西亞
dinar(南斯拉夫)第納爾 DIN Yugoslavia南斯拉夫
dirham迪拉姆 DH Morocco摩洛哥
dollar(澳大利亞)元 $A Australia澳大利亞
dollar(巴哈馬)元 B$ Bahamas巴哈馬
dollar(百慕大)元 DB$ Bermuda百慕大
dollar(加拿大)元 Can$ Canada加拿大
dollar衣索比亞)元 $Eth Ethiopia衣索比亞
dollar(斐濟)元 F$ Fiji斐濟
dollar(蓋亞那)元 G$ Guyana蓋亞那
dollar(香港)元 HK$ Hongkong香港
dollar(牙買加)元 J$ Jamaica牙買加
dollar(賴比瑞亞)元 L$ Liberia賴比瑞亞
dollar(馬來西亞)元 M$ Malaysia馬來西亞
dollar(紐西蘭)元 NA$ NewZealand 紐西蘭
dollar(新加坡)元 S$ Singapore新加坡
dollar(特立尼達和多巴哥 TT$ Trinidad and Tobago特立尼達和多巴哥
dollar(美國)元 US$ USA美國
dong(越南)盾 D DBVN越南民主共和國
drachma德拉克馬 Dr Greece希臘
escudo(智利)埃斯庫多 E Chili智利
escudo(葡萄牙)埃斯庫多 Esc Portugal葡萄牙
forint福林 Ft Hungary匈牙利
franc(比利時)法郎 BF Belgium比利時
franc(蒲隆地)法郎 Fbu Burundi蒲隆地
Franc(非洲金融共同體)法郎 Franc(非洲金融共同體)法郎 CFAF Cameroon喀麥隆;The Central African Republic中非共和國; Chad查德;The People''s Republic of the Congo 剛果人民共和國;Dahomey達荷美;Gabon加彭;Ivory Coast象牙海岸;Niger尼日;Senegal塞內加爾;Toto多哥;Upper Volta上沃爾特等
franc(法國) 法郎 FF France法國
franc(盧森堡)法郎 LuxF Luxemb(o)urg 盧森堡
franc(馬爾加什)法郎 FMG The Malagasy Republic馬爾加什共和國
franc(馬里)法郎 MF Mali馬里
franc(盧安達)法郎 RF Rwanda盧安達
franc(瑞士)法郎 Sf Switzerland瑞士
gourde古德 G Haiti海地
guarani瓜拉尼 C Paraguay巴拉圭
Guilder(或florin)(荷蘭)盾 fF Netherlands荷蘭
kip基普 K Laos寮國
koruna(捷克)克朗 KeS Czechoslovakia捷克斯洛伐克
krona(冰島)克朗 IKr Iceland冰島
krona(瑞典)克朗 SKr Sweden瑞典
krone(丹麥)克朗 DKr Denmark丹麥
krone(挪威)克朗 NKr Norway挪威
kwacha(馬拉維)克瓦查 MK Malawi馬拉維
kwacha(尚比亞)克瓦查 K Zambia尚比亞
kyat(緬甸)元 K Burma緬甸
lek列克 Lek Albania阿爾巴尼亞
lempira倫皮拉 L Honras宏都拉斯
leone利昂 Le Sierra Leone獅子山
leu列伊 Lv Romania羅馬尼亞
lev列弗 L Bulgaria保加利亞
lira(義大利)里拉 Lit Italy義大利
Lira(土耳其)里拉(或鎊) LT Turkey土耳其
Mark(德意志聯邦共和國)馬克 DM GFR德意志聯邦共和國
Markka(芬蘭)馬克 Fmk Finland芬蘭
Naira奈拉 Nigeria 奈及利亞
new cedi新塞地 NC Ghana迦納
Ouguiya烏吉亞 UM Mauritania茅利塔尼亞
pa''anga邦加 T$ Tonga湯加
Peseta比塞塔 Ptas Spain西班牙
peso(阿根廷)比索 $a Argentina阿根廷
peso(玻利維亞)比索 $b Bolivia玻利維亞
peso(哥倫比亞)比索 Col$ Colombia哥倫比亞
peso(古巴)比索 Cub$ Cuba古巴
peso(多米尼加)比索 RD$ The Dominican Republic多明尼加
peso(墨西哥)比索 Mex$ Mexico墨西哥
peso(菲律賓)比索 P Philippines菲律賓
peso(烏拉圭)比索 Ur$ Uruguay烏拉圭
pound(塞普勒斯)鎊 £C Cyprus塞普勒斯
pound(埃及)鎊 LE Egypt埃及
pound(英國)鎊 £(£ Stg) Great Britain英國
pound(愛爾蘭)鎊 £Ir Ireland愛爾蘭
pound(黎巴嫩)鎊 LL Lebanon黎巴嫩
pound(馬爾他)鎊 £M Malta馬爾他
pound(蘇丹)鎊 £S Sudan蘇丹
pound(敘利亞)鎊 LS Syria敘利亞
quetzal格查爾 Q Guatemala瓜地馬拉
Renminbiyuan人民幣元 RMB China中國
rial(伊朗)里亞爾 Rls Iran伊朗
riel瑞爾 Cambodia柬埔寨
riyal(沙烏地阿拉伯)里亞爾 SRls Saudi Arabia沙烏地阿拉伯
riyal(阿拉伯葉門共和國)里亞爾 YRls The Arab Republic of Yemen阿拉伯葉門共和國
rouble盧布 R(rub, Rbl) USSR俄羅斯
rupee(印度)盧比 Rs India印度
rupee(模里西斯)盧比 MRs Mauritius模里西斯
rupee(尼泊爾)盧比 NRs Nepal尼泊爾
rupee(巴基斯坦)盧比 PRs Pakistan巴基斯坦
rupee(斯里蘭卡)盧比 SRs Sri Lanka斯里蘭卡
rupiah(印度尼西亞)盧比(或盾) Rp Indonesia印度尼西亞
schilling(奧地利)先令 Sch Austria(奧地利)
shilling(肯亞)先令 KSh Kenya(肯亞)
shilling(坦尚尼亞)先令 TSh 坦尚尼亞
shilling(烏干達)先令 USh 烏干達
sol索爾 s/ 秘魯
Somali shilling索馬里先令 ShSo Somali索馬里
sucre蘇克雷 S/ Ecuador厄瓜多
syli西里 syli syli幾內亞
tugrik圖格里克 Tug Mongolia蒙古
won(朝鮮)圓 W The Democratic People''s republic of Korea 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
日元 ¥ Japan日本
扎伊爾 Z Zaire扎伊爾
茲羅提 Zl Poland波蘭
F. 各國錢幣名稱的來由
世界各國貨幣名稱由來貨幣名稱國家含義阿富汗尼
Afghani 阿富汗 源自國名:「屬於或來自阿富汗」 阿高洛
Agorot 以色列(硬幣) 源自西伯來語Agar:「租用」 阿克沙
Aksa 土瓦Tuva(舊) 在土瓦人和在其它土耳其語言:阿克沙意為「金錢」。這是土瓦人民共和國的貨幣,從1921直到1944年土瓦並入了蘇聯。 阿里阿里
Ariary 馬達加斯加 17世紀貨幣單位,一個銀幣相等於米五穀的重量。阿里阿里系統不是十進制,一個單位被劃分成5伊萊姆比拉賈(Iraimbilaja)。 阿特
At 寮國(硬幣) 源自泰國阿特,一枚舊硬幣價值八分之一弗旺。 奧克西納斯
Auksinas 立陶宛(舊) 源自奧克薩斯(Auksas):立陶宛語意為「金子」。 奧拉
Aurar 冰島(硬幣) 埃利( Eyrir )的復數,源自老挪威語「金錢」,可能源自拉丁語「金子」(Aurum)。 奧斯特拉爾
Austral 阿根廷 拉丁語:「極光」,來自南方,南部,「Auster」--南風 阿沃
Avo 澳門(硬幣) 從葡萄牙語「第八」(Oitavo)縮短,源自拉丁語「第八」(Octvus)。 泰銖
Baht 泰國 15克重量單位。從40年代決定泰國貨幣提卡(Tical)相當於15克銀。 派沙
Baiza 阿曼(硬幣) 源自印第語「派沙」(Paisa),意為「四分之一」。 巴波亞
Balboa 巴拿馬 發現太平洋的西班牙探險家瓦斯科·努內茲德·巴波亞(Vasco Nunezde Balboa)(1475-1519)。 巴尼
Bani 羅馬尼亞(硬幣) 羅馬尼亞語「金錢」。 比爾
Birr 衣索比亞 在衣索比亞語言中,比爾意為「是白色的」。 波利瓦
Bolivar 委內瑞拉 西蒙·波利瓦(Simon Bolivar)是反抗西班牙統治的委內瑞拉政治家,1825年建立玻利維亞(1783-1830)。 塞地
Cedi 迦納 在迦納土語中「塞地」意為「小貝殼」。 分
Cent, Centavo, Centime 許多國家 拉丁語:「centum」即一百,表示「第一百」。 科郎
Colon 薩爾瓦多、哥斯大黎加 Cristobal Colon是發現美洲的探險家克里斯托弗·哥倫布(1451-1506)的西班牙名字。 科多巴
Cordoba 尼加拉瓜 弗朗西斯科·費爾南德茲·科多巴(Francisco Fernandez Cordoba)(1475-1526)是發現尤卡坦(Yucatan)的西班牙探險家。 克魯扎多
Cruzado 巴西 源自葡萄牙動詞「克魯扎爾」(Cruzar):背負十字架。葡萄牙早期金銀幣的背面有十字架圖案。 克魯賽羅
Cruzeiro 巴西 源自葡萄牙語:「十字」(Cruz)。 達拉西
Dalasi 甘比亞 甘比亞當地名稱。 德納爾
Denar 馬其頓 源自「第納爾」 第納爾
Dinar 許多國家 拉丁語:「銀幣」(Denarius)。 迪拉姆
Dirham 摩洛哥、阿拉伯聯合大公國 源自老希臘語,演變成拉丁語「德拉克馬」(Drachma),意為」一把」。 多布拉
Dobra 聖多美和普林西比 葡萄牙語:折疊。 元
Dollar 許多國家 源自十六世紀德語:「Thaler」,從Joahimsthaler縮略而成。鑄幣的金屬采自Joahimsthal,一個在現今捷克境內的小鎮。 盾
Dong 越南 越南語:「銅」,在現代越南「盾」意為「貨幣」。 德拉克馬
Drachma 希臘 老希臘語:「一把」(Drakhme),也是古老重量單位,相當於60穀粒。 特拉姆
Dram 亞美尼亞 亞美尼亞語「金錢」之意,可能源自希臘語「德拉克馬」(Drachma)。 埃馬蘭吉尼
Emalangeni 史瓦濟蘭 斯瓦提語Langeni意為「金錢」;埃馬蘭吉尼(Emalangeni)作為復數使用,單數為里蘭吉尼(Lilangeni)。 歐元
Euro 歐洲聯盟 源自歐洲。這是1996年一場命名比賽中,一群西班牙學者制定的優勝名稱。 埃斯庫多
Escudo 葡萄牙、維德角 葡萄牙語:展示國徽的盾;源自拉丁語:Scutum。 分
Fen 中國 劃分。1元可劃分成100分。 芬尼加
Fenniga 波士尼亞赫塞哥維納 源自德國「芬尼」。 菲勒
Filler 匈牙利 匈牙利語「菲勒」意為「非常小量的金錢」。 費爾
Fils 巴林、科威特、伊拉克、阿拉伯聯合大公國、葉門(硬幣) 阿拉伯語「法爾」(Fals)或「費爾」(Fils)源自拉丁語Follis,意為「零錢」。 福林
Forint 匈牙利 源自義大利語「弗羅林」(Fiorino)。 法郎
Franc 法國和其它說法語的國家 十四世紀法語,源自拉丁片語:Rex Francorum,十四世紀時寫作法郎。 分
Fun 韓國(舊硬幣) 「韓語「分」。一銀元可劃成500分。 古德
Gourde 海地 一種結出大瓜果的美洲熱帶常青樹。 格羅什
Gros 捷克(前波希米亞) 硬幣相等於三十分之一「塔勒」(Thaler)。源自拉丁語(Denarius)Grossus:「厚幣」。 格羅申
Groschen 德國和奧地利(硬幣) 源自捷克「格羅什」(Gros)。 格羅希
Grosz 波蘭(硬幣) 在十四世紀的波蘭,格羅希為3.2克銀幣,相當於12「德納爾尤斯」(Denarius)。 瓜拉尼
Guarani 巴拉圭 住在巴拉圭和玻利維亞的土著。 盾
Gulden 荷蘭、蘇利南、荷蘭屬地 荷蘭語:金黃 赫勒
Haler 捷克(硬幣) 源自德國「哈勒」(Haller)。 赫列
Halier 斯洛伐克(硬幣) 源自德國「哈勒」(Haller)。 赫拉-哈勒
Hellar-Haller 德國(硬幣) 源自SchwiuischHall,一個在斯圖加特附近鑄造硬幣的市鎮。 赫夫納
Hryvna 烏克蘭 「赫夫納」(Hryvnia)是當地十一世紀時的貨幣單位。原意為脖子,並用於佩帶在脖子上的貴重物品。 因蒂
Inti 秘魯 源自秘魯奎楚瓦的方言,意為「太陽」,即印加文化中的主要神靈。 伊萊姆比拉賈
Iraimbilanja 馬達加斯加 「伊萊姆比拉賈」(Iriambilanja)意為「一鐵的重量」,在馬達加斯加語是「阿里阿里」(Ariary)的五分之一。 角
Jiao 中國 1元等於10角。 庫姆斯
Khoums 茅利塔尼亞(硬幣) 源自阿拉伯語「第五」(Khoums),1「烏吉亞」(Ouguiya)等於5「庫姆斯」(Khoums)。 基那
Kina 巴布亞紐幾內亞 在皮德金(Pidgin)和誇努阿(Kuanua)語言里「基那」(Kina)意為「珍珠蚌」。 基普
Kip 寮國 用寮國人語「基普」(Kip)意為「錠」,鑄造金屬的模子。 考包
Kobo 奈及利亞(硬幣) 源自英語「銅」(copper)便士。 戈比
Kopek 俄羅斯、白俄羅斯、烏克蘭(硬幣) 俄語「戈佩卡」Kopeika意為「矛」,源自1478年莫斯科鑄造的一種硬幣上出現的持矛騎士圖像。 克朗
Koruna 捷克、斯洛伐克 捷克語:王冠,源自拉丁語「王冠」(Corona)。 克朗
Krone 斯堪的納維亞貨幣 拉丁語:「王冠」(Corona)。 克倫
Kroon 愛沙尼亞 拉丁語:「王冠」(Corona)。 庫那
Kuna 克羅埃西亞 克羅埃西亞語:貂,貂皮在中世紀被用作貿易單位。 庫魯
Kurus 土耳其(硬幣) 源自奧地利「格羅申」(Groschen)。 克瓦查
Kwacha 馬拉維、尚比亞 在尚比亞方言中意為「黎明」,象徵尚比亞民族主義的口號「自由的新黎明」。 寬扎
Kwanza 安哥拉 斯瓦希里語的字面解釋為「第一果子」,但貨幣名稱源自安哥拉境內的寬扎河。 拉里
Lari 喬治亞 在老喬治亞語中,「拉里」(Lari)意為「囤積」或「物產」。 拉特
Lats 拉脫維亞 源自拉脫維亞語「拉圖賈」(Latuija):「拉提」(Lati)和「拉圖」(Latu)為復數名稱。 列克
Lek 阿爾巴尼亞 源自十五世紀阿爾巴尼亞封建統治者列克·杜卡基尼(Lek Dukagjini)的名字。 倫皮拉
Lempira 宏都拉斯 「倫皮拉」(Lempira)是反對西班牙統治的印第安酋長。 利昂
Leone 獅子山 源自國名 雷普頓
Lepton 希臘(硬幣) 「雷普頓」(Lepton,復數「雷普塔」Lepta)在希臘語意為「小」或「稀薄」。 列伊
Leu 羅馬尼亞、摩爾多瓦 羅馬尼亞語:「獅子」 列弗
Lev 保加利亞 保加利亞語:「獅子」 里蘭吉尼
Lilangeni 史瓦濟蘭 斯瓦提語「蘭吉尼」(Langeni)意為金錢。前綴Li為單數,前綴ema是復數。 里拉
Lira 義大利、土耳其、馬爾他、聖馬利諾 拉丁語:「天秤座」(Libra),「天平」或「磅」。 利森特
Lisenti 賴索托 源自「分」,「森特」(Sente)的復數。 利塔
Litas 立陶宛 源自立陶宛語「列圖瓦」(Lietuva):「利泰」(Litai)和「利圖」(Litu)是復數形式。 洛蒂
Loti 賴索托 在賴索托語中「洛蒂」(Loti)是「馬洛蒂」(Maloti)的單數。 倫馬
Lumma 亞美尼亞(硬幣) 源自亞美尼亞語「小硬幣」(Lumay),源自希臘「諾莫斯」(Noummos),意為「流通硬幣」。 馬洛蒂
Maloti 賴索托 「馬洛蒂」(Maloti)是南非最高峰的名稱。 馬納特
Manat 亞塞拜然,土庫曼 源自俄語「錢幣」(manyeta)。源自拉丁語「鑄幣」或「金錢」(Moneta)。 馬克
Mark 德國 舊英語:「果渣」(Marc),是貴重金屬重量單位,或許源自金屬棒的「標記」(mark)。 馬卡
Marka 波士尼亞赫塞哥維納 源自德國「馬克」(Mark),1995年由德頓市確立。 馬克
Markkaa 芬蘭 源自「馬克」(Mark)。 米利姆
Millimes 突尼西亞 源自法語「第一千個」(Milliieme),演變自拉丁語「第一千個」(Millesimus)。 蒙戈
Mongo 蒙古(硬幣) 蒙古語:「蒙戈」(Mongo)即銀。 奈拉
Naira 奈及利亞 源自「奈及利亞」 納克法
Nakfa 厄利垂亞 納克法是厄利垂亞一個成為了抵抗標志的市鎮。 努爾特魯姆
Ngultrum 不丹 當地語言意為「銀色」。 歐爾
Ore 瑞典,丹麥,挪威(硬幣) 源自拉丁語」金幣」。 烏吉亞
Ouguiya 茅利塔尼亞 茅利塔尼亞土語,1烏吉亞等於5庫姆斯(Khoums)。 潘加
Pa'anga 湯加 湯加語:「豆形顆粒」 派士
Paisa 印度、巴基斯坦、尼泊爾和孟加拉國(硬幣) 原意為「四分之一」。 巴拉
Para 土耳其(舊),南斯拉夫(舊) 源自波斯語,意為」一片」。在奧斯曼貨幣系統里1庫魯(Kurus)等於40巴拉。巴拉在今天土耳其語中意為「金錢」。 澳門元
Pataca 澳門 葡萄牙語:「爪子」 便士
Pence / Pennies 英國 便士的復數。 盆尼
Pennia 芬蘭(硬幣) 源自德國「芬尼(Pfennig)」。 便士
Penny 英國 在舊英語中為「Penig」,源自德語Pfenning,意為硬幣。 比塞塔
Peseta 西班牙 源自「比索」。 比塞瓦
Pesewa 迦納(硬幣) 在阿肯語(迦納母語)中是一種植物的種子,曾作為最小的黃金重量單位。 比索
Peso 許多講西班牙語的國家 西班牙語:「重量」 芬尼
Pfennigs 德國 源自舊德語,意為「硬幣」。 芬尼加
Pfeniga 波士尼亞赫塞哥維納 源自德語「芬尼」。 皮阿斯特
Piaster/Piastre 埃及、黎巴嫩、蘇丹、敘利亞 源自義大利語Piastra「薄金屬板」。 派士
Poisha 孟加拉國(硬幣) 源自印地語「Paisa」,意為「四分之一」。 英鎊
Pound Sterling 英國和許多其它國家 舊英語「Pund」源自拉丁語「Pons」,即「重量」;Sterling源自舊英語「Steorra」,即「星」,源於早期的諾爾曼便士上的星圖案。 普爾
Pul 阿富汗(硬幣) 源自波斯語,意為「金錢」。 普拉
Pula 波札那 在波札那語中意為「雨」。 磅
Punt 愛爾蘭 愛爾蘭蓋爾語:磅。 奎皮克
Qepiq 亞塞拜然(硬幣) 源自俄語「Kopeika」。 昆塔
Qindarka 阿爾巴尼亞(硬幣) 在阿爾巴尼亞語中Qint / Qind為一百,Qindarka是「第一百」。 格查爾
Quetzal 瓜地馬拉 西班牙語:鳥。 蘭特
Rand 南非 取自南非東北的維瓦特斯蘭特(Witwatersrand)區名的後綴,那是世界上最盛產的金礦所在地。 里爾
Real 巴西 葡萄牙語:1)皇家,2)實際,3)真正 里爾
Riel 柬埔寨 在高棉語中意為「閃亮之物」。 人民幣元
Renminbi Yuan 中國 「人民的貨幣」。 里亞爾
Rial 伊朗、阿曼 阿拉伯語「里亞爾」的波斯語版本,源自西班牙語「Real」。 令吉(林吉特)
Ringgit 馬來西亞、汶萊 馬來語意為「鋸齒狀」,源自曾在當地廣泛使用的西班牙鋸齒邊的銀幣。 里亞爾
Riyal 許多阿拉伯國家 源自西班牙語「Real」。 盧布
Rubel 白俄羅斯 源自俄語「盧布(Ruble)」。 盧布
Ruble 俄國 俄語:rubl為「銀條」,源自動詞「Rubit」,即「切開」。 盧比
Rufiyaa 馬爾地夫 源自「盧比(Rupee)」 盧比
Rupee 印度、巴基斯坦、尼泊爾等 源自「Rupya」,即「銀」。 盾(盧比)
Rupiah 印度尼西亞 源自「盧比(Rupee)」 分(仙)
Sen 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汶萊、日本、柬埔寨 源自「分(Cent)」。 分
Sene 西薩摩亞 源自「分(Cent)」。 分
Seniti 湯加(硬幣) 源自「分(Cent)」。 分
Senti 愛沙尼亞(硬幣) 源自「分(Cent)」。 謝克爾
Shekel 以色列 意為「重量」,大約12克的重量單位。 先令
Shilling 英國(舊),肯亞、烏干達,坦尚尼亞等 源自舊英語和舊德語動詞「Scilling」,即「劃分」。 索爾
Sol 秘魯 意為太陽,指印加文化中的首要神靈:太陽神。 索姆
Som 吉爾吉斯斯坦 吉爾吉斯語:純凈(金子) 索摩尼
Somoni 塔吉克 取自第一個塔吉克國家的締造者伊斯摩爾·索摩尼(Ismoil Somoni)。 斯托丁基
Stotinki 保加利亞(硬幣) 源自斯拉夫語「一百(Sto)」,意為「第一百」。 斯托丁
Stotin 斯洛維尼亞(硬幣) 源自斯拉夫語「一百(Sto)」,意為「第一百」。 蘇克雷
Sucre 厄瓜多 安東尼奧·約瑟·蘇克雷,反抗西班牙的南美解放英雄,玻利維亞(1795-1830)第一位總統。 索姆
Sum 烏茲別克 烏茲別克語:純凈(金子) 塔卡
Taka 孟加拉國 源自梵文Tankah意為「硬幣」。 塔拉
Tala 西薩摩亞 源自英語「元(Dollar)」。 坦巴拉
Tambala 馬拉維(硬幣) 馬拉維語意為「公雞」。 坦加
Tanga 塔吉克(硬幣) 源自烏茲別克語「騰加(Tenga)」。 騰加
Tenga 烏茲別克 烏茲別克語(及其它突厥語):「平衡」、「衡量」。 騰格
Tenge 哈薩克 哈薩克語(及其它突厥語):「平衡」、「衡量」。 騰內
Tenne 土庫曼 土庫曼語(及其它突厥語):「平衡」、「衡量」。 特特里
Tetri 喬治亞(硬幣) 喬治亞語:白色,源於古喬治亞硬幣的顏色。 塔勒爾
Thaler 德國(舊),衣索比亞(舊) 源自十六世紀德語:從Joahimsthaler縮略而成。鑄幣的金屬采自Joahimsthal,一個在現今捷克境內的小鎮。 分
Thebe 波札那(硬幣) 在波札那語意為「盾」。 托伊
Toea 巴布亞紐幾內亞(硬幣) 「托伊」是一種珍貴的貝殼。 托拉爾
Tolar 斯洛維尼亞 源自德語「Thaler」,即「元」。 托曼
Toman 伊朗(舊) 曾在波斯使用的金幣,值10000第納爾,源自土耳其及蒙古語,意為「一萬」。 圖格里克
Tugrik 蒙古 蒙古語:「圓」 圓
Won 朝鮮、韓國 源自漢語「元」。 圓
Yen 日本 源自漢語「元」。 茲羅提
Zloty 波蘭 波蘭語:金黃
G. 貨幣單詞(中英對照)
Nome名稱 Symbol or Abbreviation 稱號或縮寫 Country of Place 國家或地區
Afghani阿富汗尼 Af Afghanistan阿富汗
bath銖 B Thailand泰國
balboa巴波亞 B Panama巴拿馬
aolivar博利瓦 $b Venezuela委內瑞拉
colon(哥斯大黎加)科郎 ¢ Costa Rica哥斯大黎加
colon(薩爾瓦多)科郎 ¢ El Salvador薩爾瓦多
cordoba科多巴 C$ Nicaragua尼加拉瓜
cruzeiro克魯賽羅 Cr$ brazil巴西
dalasi達拉西 DG Gambia甘比亞
dinar(阿爾及利亞)第納爾 DA Algeria阿爾及利亞
dinar(伊拉克)第納爾 ID Iraq伊拉克
dinar(約旦)第納爾 JD Jordan約旦
dinar(科威特)第納爾 KD Kuwait科威特
dinar(利比亞)第納爾 LD Libya利比亞
dinar(葉門民主人民共和國)第納爾 YD The People』s Democratic Republic of Yemen 葉門民主人民共和國
dinar(突尼西亞)第納爾 D Tunisia突尼西亞
dinar(南斯拉夫)第納爾 DIN Yugoslavia南斯拉夫
dirham迪拉姆 DH Morocco摩洛哥
dollar(澳大利亞)元 $A Australia澳大利亞
dollar(巴哈馬)元 B$ Bahamas巴哈馬
dollar(百慕大)元 DB$ Bermuda百慕大
dollar(加拿大)元 Can$ Canada加拿大
dollar衣索比亞)元 $Eth Ethiopia衣索比亞
dollar(斐濟)元 F$ Fiji斐濟
dollar(蓋亞那)元 G$ Guyana蓋亞那
dollar(香港)元 HK$ Hongkong香港
dollar(牙買加)元 J$ Jamaica牙買加
dollar(賴比瑞亞)元 L$ Liberia賴比瑞亞
dollar(馬來西亞)元 M$ Malaysia馬來西亞
dollar(紐西蘭)元 NA$ NewZealand 紐西蘭
dollar(新加坡)元 S$ Singapore新加坡
dollar(特立尼達和多巴哥 TT$ Trinidad and Tobago特立尼達和多巴哥
dollar(美國)元 US$ USA美國
dong(越南)盾 D DBVN越南民主共和國
drachma德拉克馬 Dr Greece希臘
escudo(智利)埃斯庫多 E Chili智利
escudo(葡萄牙)埃斯庫多 Esc Portugal葡萄牙
forint福林 Ft Hungary匈牙利
franc(比利時)法郎 BF Belgium比利時
franc(蒲隆地)法郎 Fbu Burundi蒲隆地
Franc(非洲金融共同體)法郎 Franc(非洲金融共同體)法郎 CFAF Cameroon喀麥隆;The Central African Republic中非共和國; Chad查德;The People』s Republic of the Congo 剛果人民共和國;Dahomey達荷美;Gabon加彭;Ivory Coast象牙海岸;Niger尼日;Senegal塞內加爾;Toto多哥;Upper Volta上沃爾特等
franc(法國) 法郎 FF France法國
franc(盧森堡)法郎 LuxF Luxemb(o)urg 盧森堡
franc(馬爾加什)法郎 FMG The Malagasy Republic馬爾加什共和國
franc(馬里)法郎 MF Mali馬里
franc(盧安達)法郎 RF Rwanda盧安達
franc(瑞士)法郎 Sf Switzerland瑞士
gourde古德 G Haiti海地
guarani瓜拉尼 C Paraguay巴拉圭
Guilder(或florin)(荷蘭)盾 fF Netherlands荷蘭
kip基普 K Laos寮國
koruna(捷克)克朗 KeS Czechoslovakia捷克斯洛伐克
krona(冰島)克朗 IKr Iceland冰島
krona(瑞典)克朗 SKr Sweden瑞典
krone(丹麥)克朗 DKr Denmark丹麥
krone(挪威)克朗 NKr Norway挪威 kwacha(馬拉維)克瓦查 MK Malawi馬拉維
kwacha(尚比亞)克瓦查 K Zambia尚比亞
kyat(緬甸)元 K Burma緬甸
lek列克 Lek Albania阿爾巴尼亞
lempira倫皮拉 L Honras宏都拉斯
leone利昂 Le Sierra Leone獅子山
leu列伊 Lv Romania羅馬尼亞
lev列弗 L Bulgaria保加利亞
lira(義大利)里拉 Lit Italy義大利
Lira(土耳其)里拉(或鎊) LT Turkey土耳其
Mark(德意志聯邦共和國)馬克 DM GFR德意志聯邦共和國
Markka(芬蘭)馬克 Fmk Finland芬蘭
Naira奈拉 Nigeria 奈及利亞
new cedi新塞地 NC Ghana迦納
Ouguiya烏吉亞 UM Mauritania茅利塔尼亞
pa』anga邦加 T$ Tonga湯加
Peseta比塞塔 Ptas Spain西班牙
peso(阿根廷)比索 $a Argentina阿根廷
peso(玻利維亞)比索 $b Bolivia玻利維亞
peso(哥倫比亞)比索 Col$ Colombia哥倫比亞
peso(古巴)比索 Cub$ Cuba古巴
peso(多米尼加)比索 RD$ The Dominican Republic多明尼加
peso(墨西哥)比索 Mex$ Mexico墨西哥
peso(菲律賓)比索 P Philippines菲律賓
peso(烏拉圭)比索 Ur$ Uruguay烏拉圭
pound(塞普勒斯)鎊 £C Cyprus塞普勒斯
pound(埃及)鎊 LE Egypt埃及
pound(英國)鎊 £(£ Stg) Great Britain英國
pound(愛爾蘭)鎊 £Ir Ireland愛爾蘭
pound(黎巴嫩)鎊 LL Lebanon黎巴嫩
pound(馬爾他)鎊 £M Malta馬爾他
pound(蘇丹)鎊 £S Sudan蘇丹
pound(敘利亞)鎊 LS Syria敘利亞
quetzal格查爾 Q Guatemala瓜地馬拉
Renminbiyuan人民幣元 RMB China中國
rial(伊朗)里亞爾 Rls Iran伊朗
riel瑞爾 Cambodia柬埔寨
riyal(沙烏地阿拉伯)里亞爾 SRls Saudi Arabia沙烏地阿拉伯
riyal(阿拉伯葉門共和國)里亞爾 YRls The Arab Republic of Yemen阿拉伯葉門共和國
rouble盧布 R(rub, Rbl) USSR俄羅斯
rupee(印度)盧比 Rs India印度
rupee(模里西斯)盧比 MRs Mauritius模里西斯
rupee(尼泊爾)盧比 NRs Nepal尼泊爾
rupee(巴基斯坦)盧比 PRs Pakistan巴基斯坦
rupee(斯里蘭卡)盧比 SRs Sri Lanka斯里蘭卡
rupiah(印度尼西亞)盧比(或盾) Rp Indonesia印度尼西亞
schilling(奧地利)先令 Sch Austria(奧地利)
shilling(肯亞)先令 KSh Kenya(肯亞)
shilling(坦尚尼亞)先令 TSh 坦尚尼亞
shilling(烏干達)先令 USh 烏干達
sol索爾 s/ 秘魯
Somali shilling索馬里先令 ShSo Somali索馬里
sucre蘇克雷 S/ Ecuador厄瓜多
syli西里 syli syli幾內亞
tugrik圖格里克 Tug Mongolia蒙古
won(朝鮮)圓 W The Democratic People』s republic of Korea 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
日元 ¥ Japan日本
扎伊爾 Z Zaire扎伊爾
茲羅提 Zl Poland波蘭
註:①dellar的符號$也可作$。
②有些貨幣的符號或縮寫用復數,如比塞塔(Ptas)、里亞爾(Rls)、盧比(Rs)等,
一般去掉末尾的即為其單數形式,但盧比(urpee)的單數形式為Re。
③非洲金融共同體法郎(CFAF)的全稱為Communaute Financiere Africaine Franc... 本文標簽: 外貿考試 商務師考試 </FORM>
H. 國際音標
國際音標
International Phonetic Alphabet
國際語音協會制定的記錄語音的一種符號體系。原義國際語音字母,簡稱IPA。19世紀末期 ,西方語言學界鑒於當時的語言注音方案紊亂,對研究和教學都不利,一些學校的語言教師在英國倫敦成立了「語音教師協會」。他們共同討論、制定一套國際語音字母方案。這個方案由英國的H.斯維特倡議,由法國的P.帕西、英國的D.瓊斯等人於1888年完成,發表在該協會的刊物《語音教師》上。這是歷史上第一個國際音標表。其後協會逐漸發展,各國語音學教師入會,1897年協會改名為國際語音協會。國際音標表業已經國際語音協會多次修訂補充,現在通行的是1979年修訂的方案。
早期的語言學家因各人研究需要,自定標音方法,不便交流。國際音標發表後,嚴格規定以一符一音為原則。使用拼音方案的語言,同一字母在不同詞中常有幾種讀法。此外,在不同語言中,同一個音有不同的拼法。國際音標表的排列,輔音大致按發音部位和發音方法來定橫縱坐標,母音按舌位高低前後來定位置,便於分析和掌握。
國際音標所用字母以拉丁字母為基礎,但人類語音差異甚大,有限的拉丁字母遠不夠用,就以改變字形和借用別的語言字母的辦法來補充。為照顧習慣,多數符號以仍讀拉丁語或其他語言的原音為原則。目前通行表上的音標計有輔音72個,母音23個,用來標注語音已大致夠用。
這個國際音標表是英、法兩國的學者創訂的,主要適用於標注印歐語言、非洲語言和一些少數民族語言。它發表後,在歐洲語言學界比較通行。美國人多數仍用他們自己研究美洲印地安語的符號。漢語各方言中的有些音,本表也不能包括。國際音標表內所定的聲調符號只有分為高低的平、升 、降和兩上凹凸調共8種 , 這對研究描寫聲調語言是不夠的 。趙元任提出了聲調的五度制調符,稱為「聲調字母」,發表於1930年的《語音教師》上,它適用於一切聲調語言,已為國際多數學者所採用。
一、國際音標及其制定背景
音標是記錄音素的標寫符號,它是研究語音和記錄語音必不可少的工具。根據使用范圍的不同,可把音標分兩種,一種是適用於某一種語言的,如漢語拼音只適用於漢語,俄語的斯拉夫音標適用於俄語,英語的韋氏音標適用於英語;一種是世界通用的,可以用來記錄人類所有語言的語音系統,比如國際音標。
國際音標的出現不是偶然的,它可以說是社會科學文化和語言學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語言學本身的發展是國際音標產生的內因,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的發展是國際音標得以產生的外因。
從十九世紀末到二十世紀中葉,在世界范圍內的自然科學和人文科學領域,掀起了一場結構主義的革命。十九世紀的下半葉,門捷列夫創立了「化學元素周期表」,把當時人們已經認知的各種元素加以分類排列,從而發現了其中的規律。科學家們從元素周期表的排列得到了莫大的啟發,利用這個周期表去探求新的元素。1897年,科學家發現了電子,通過一系列實驗和研究,揭開了原子核的奧秘,認識到原子也是由一定的結構構成的,其核心部分(原子核)是由質子和中子構成的。這一系列的成就,促使人們去思考並進而認識到,任何客觀對象,都存在著復雜的層次結構,其結構單位的排列與組合,是有一定的規律性的。
而語言學本身在十九世紀也有了突飛猛進的發展。這時建立了歷史比較語言學,對印歐語系的諸語言的歷史進行比較,產生了一整套研究理論和方法,尤其是歷史比較方法的運用,對許多學科都產生了重大的影響。語言學從此擺脫了長期以來作為別的學科的附庸的地位,走上了獨立發展的道路。隨著語言比較研究的深入,語言學家們已經認識到記音符號在研究中的重要性,迫切需要一套能記錄所有語音的符號系統,以便於語音研究和語音教學。
在這樣的內因和外因的動力影響與推動和促進下,國際音標已是呼之欲出了。
1886年,一些語音學工作者和語言教師,為了語言教學和研究,在英國倫敦成立了國際語音學協會。主持協會的人有法國的保爾·帕西(P.Passy)、英國的瓊斯(D.Hones)等。協會的會員一開始就具有國際性,來自歐洲的許多國家。同年5月,協會出版了一種刊物,定名為《語音學教師》,其內容完全用音標印刷(該刊1971年更名為《國際語音學會學報》)。
協會的會員們共同制定了音標的生理基礎,即音標所標注的音素應該是人類的發音器官的各個部位能夠發出來的語音,而且是各種不同的語言實際上存在的語音。據此,他們擬定了一套語音符號,把每個不同的音素用不同的符號標注出來。
協會成立之初,音標處於初創階段,還沒有一個統一的標准,各用各的音標,比較混亂,影響了語音研究和相互的交流。鑒於這種情況,葉斯柏森給帕西去信,建議制定適用於所有語音的統一的音標。這封信刊登在1886年第7期《語音教師》上,得到了協會會員的熱烈響應。帕西根據斯威特(H.Sweet)提出的草案設計了一套記音系統,幾經磋商修訂,於1888年刊登在《語音教師》第八期,這就是國際音標。國際音標表後來便經常刊載在會刊上,以便於語言學工作者學習和使用。
國際音標最初是以記錄歐洲各國語言的語音系統的,音標還不是很多,後來,隨著對語言研究的深入,加上許多國家的教師紛紛入會,接觸到的語音音素越來越多,原來的符號已不夠記錄新的音素了。於是學者們又不斷修訂完善國際音標,改良不合適的符號,並且擴充字母,以滿足記錄不同語音的需要。目前我們能見到的國際音標,是修改至1979年的版本。
國際音標是按照人的發音器官的部位和發音方法,縱橫排列音素的,對人類所有語音音素進行了系統的分類。發音部位有雙唇、唇齒、齒間、舌尖前、舌面前、舌面後等11種,發音方法有塞音、檫音、塞檫音、鼻音、邊音等8種。每個音素都可在縱橫交叉點上找到自己的位置,即既有一定的發音部位,又有一定的發音方法。每個音素都有自己的特點,不在部位方面與別的音素相區別,就在方法方面與別的音素相區別。這同顯示了基本元素的化學性質的元素周期表在形式上非常相似。國際音標表也顯示了基本音素的性質:每個音素都通過自己的區別特徵同其它有共同特徵的音素相聯系,聚合成群,按照一定的規律與別的音素組合。
國際音標是以人類所有語音為對象制定的,可以用來記錄任何語音系統的音素。國際語音協會在公布國際音標方案時還說明了制定這個方案的原則,其中第二條指出:「好些語言里都有的音素在每個語言里都用同一個符號。很相近的音素也是如此。」所以國際音標是世界通行的,代表的音素是唯一的,如果幾種完全不同的語言的語音使用了國際音標中的同一個符號,那就只能說明這幾種語言的語音系統中都有這個音素,並且音色完全是一樣的。例如我們學習漢語或英語,會接觸到[p].[l].[n].[m].[a].[o].[u].[i]等音素,這說明漢語和英語都有這些音素。
的確,國際音標的許多變通使用字母記音的方式可以說是前無古人的,具有開創性的。例如國際音標使用了小寫尺寸的大寫字母、倒寫字母、反寫字母、合體字母、雙字母、添加附加符號等等,基本上以拉丁字母(僅少量借用希臘字母)就構成了記音體系,滿足了記錄不同語音的需要。而且這種開創性的工作獲得了空前的成功。
國際音標自公布以來,在國際上的影響日益擴大,得到了越來越廣泛的應用。正如國際語音學會在其成立60周年的簡史中所言:「不但學會的官方出版物用國際音標記音,各國跟學會沒有關系的作者,在許多字典和教科書里也用國際音標記音。更加重要的是,學會的特殊字母,有的得到非洲一些語言正式採用,成為通行的文字。」
二、國際音標的特點與作用
國際音標有以下一些特點與優點:
第一,記音準確。國際音標是一音一符,一符一音。即一個音素只用一個符號表示,一個符號只能代表一個固定的音素。比如漢語拼音中的「pa.zhang.ai.ian」,其中的四個a其實是四個不同的音素,但都用一個字母a表示,國際音標則分別用A.§.a.ε(或P)四個不同形體的字母表示這些不同的音素;又如漢語拼音中的i,代表三個音素,國際音標就用三個不同的符號表示。
第二,形體簡單清晰,便於學習運用。國際音標制定原則第五條規定:「新字母樣子要跟老字母相似,可以一看就想到是代表哪一類音。」所以國際音標符號所代表的音素在很大程度上盡可能與傳統的拉丁字母所表示的音類一致,例如字母b.p.m是唇音,國際音標就用來表示雙唇部位的音素,其中雙唇部位送氣的p增添附加符號h構成,其它如d.t表示舌尖中音,g.k表示舌尖後音,都「依國際習慣決定羅馬字母的音質」(國際音標制定原則第四條規定),所以符合人們的使用習慣。
因此採用世界上最通行的26個拉丁字母作為符號基礎。在字母不夠用的情況下則採用一下一些變通的辦法:採用小寫尺寸的大寫字母:如AIE;顛倒字母:ȺC;用兩個字母表示:ts.ts.tT;合體字母:P.¢.£;字母變形:S.&;.þ.ê.÷.½.Â;附加符號:®.pH.k 『. a);採用希臘字母:B¸T,等等。這些方式,既充分運用了傳統字母,又在傳統的基礎時有所創新,可以說是不造字母而又產生了新的字母形式,人們見到國際音標都似曾相識,沒有陌生感,在感情上就易於接受,而且既便於認讀,又便於書寫,滿足了各種各樣音素的記音要求。如果設計者當初不是這樣靈活運用字母而採取完全重新創造字母符號的方式來記音,不但技術上有難度,而且人們重新學習一套符號也將十分吃力,而音標的推廣也將是困難重重。
第三,使用靈活。國際音標表上的符號是有限的,在記錄一些語言時,不免要碰到一些比較特殊的音素,因此可以根據國際音標制定的原則,創造新的符號。比如1979年增補了一個舌面前、低、圓唇母音,即[a]的圓唇音,這個母音是由字母o和E兩個合體構成的。這是符合國際音標符號的構成方式的。此外國際音標還規定了統一的附加符號,這些符號有三十餘個,也是國際公認的,如「~」放在母音字母上,表示鼻化母音,「h」放在字母的右上角,表示發音時送氣,「:」放在母音右面,表示長母音,等等,這樣,既准確地區分了音素的音質,又避免了創造新的字母,簡化了國際音標的符號系統。
國際音標有以下幾個方面的作用:
第一,有利於學習語音。我們學習一種語言的語音,如果掌握了國際音標,不但可以做到無師自通,而且還可以准確細致地掌握語音音素,很好地區別易於混淆的音素。國際音標一符一音,一音一符,它所代表的音,和實際語音音素是相同相近的,只要按照音標發音,就能准確讀出一個詞的音來,哪怕這個詞我們還不會使用,但不妨礙我們認讀。尤其是學習外語,國際音標可以說是絕好的工具。比如目前國內出版的英語詞典,無論是大型的還是小型的,都是用國際音標注音的。通過詞典的注音,我們可以准確地發音。例如英語單詞「good」,正確發音是[gud],但是因為普通話沒有濁輔音,很多人把這個詞中的濁音清音化了,念成[kut],如果學習了國際音標,知道g和d代表的是濁音,而不是漢語拼音中的g和d,就不至於把音發錯了。
第二,有利於語音研究。研究語音,難免要涉及到古音和方音,這時就需要一套音標來標注相關的音素,國際音標可以說是最好的選擇。例如古代漢語中要系統的濁輔音聲母,而現代漢語除了m.n.l等幾個音外,並沒有古代那樣清濁成系統對立的濁輔音。我國方音眾多,差別很大,要研究方言概況,描寫方音系統,也需要要一套完整的記音符號,這就只能使用國際音標。離開統一的國際音標,我們無法把古代的和方言中特殊的音素記寫下來。假如我們還像古人那樣用漢字「幫、旁、並、明、定、照」之類來表示,就很難把其中的各個不同的音素分析出來,也不容易講得清楚。
即使是分析現代漢語普通話的語音系統,也要藉助國際音標,單憑漢語拼音是不夠的。例如漢語拼音bi.zi.三個音節中的i,其實是三個不同的音素,第一個音節中是舌面前音,第二個音節中是舌尖前音,第三個音節中是舌尖後音,國際音標用三個不同的符號表示。類似這樣的差異情況還有不少,國際音標可以細致地不這些不同的音素區分開來。所以國際音標對於我們認識和學習普通話語音,也不無幫助。
三、國際音標的學習
學習國際音標,首先要破除對它的神秘感,同漢語拼音一樣,國際音標其實也是一套記音符號,只不過它不是針對某一種語言設計的,而是以人類所有語言的語音為對象就是了。漢語普通話的音素,同樣可以用國際音標記錄,而且還可以把普通話中的音素更加細致地區別開。筆者曾經碰到好幾個學生,問國際音標記錄的是什麼音,怎麼念。尤其是掌握了漢語拼音方案的學生,對國際音標更是轉不過彎來,總是覺得國際音標有點怪里怪氣,有點不可思議。的確,有些學生念了幾十年拼音,認為用字母b表示雙唇不送氣清塞音是天經地義的事情,突然接觸國際音標,把個好好的b用[p]來表示,這一下子確實難以接受。至於其中表示舌尖後音和舌面音的符號,就更覺得別扭了。
其實,平心而論,國際音標記錄語音,其符號選擇與排列方式比漢語拼音更有規律性,更容易掌握,例如普通話中有三對塞音,普通話用b.p.d.t.g.k六個字母表示,而國際音標只用了p.t.k三個字母,由於三對塞音主要是送氣與否的差別,所以國際音標用了附加符號來區別送氣的輔音。普通話中三對六個塞檫音也是送氣與否的對立,國際音標作了同樣的處理,只用三個符號記錄,而且因為塞檫音具有塞音和檫音的特點,所以這三組音素用雙字母表示,塞音的成分選擇t為符號,檫音的成分則選擇同部位的檫音符號構成,如ts.ts『。認識把握了國際音標的排列和構成規律,掌握起來就不難了。
當然,為了更准確地掌握國際音標,初學者最好把漢語拼音和國際音標對照排列起來學習,看看它們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這樣便於掌握。下面是國際音標和漢語拼音聲母和輔音的比較表:
(表格內容無法粘貼,請查看鏈接)-引用者mswc
從上表我們可以看出,形式上,國際音標同漢語拼音有相當大的差異,普通話22個輔音,只有f.m.n.l.s五個輔音書寫相同,其餘十七個都不同。有些差別很大,有些只是附加符號的差別。學習就要仔細比較,既要注意大的差別,也要重視小的不同。其中第一行和第二行中的6個塞音和6個塞檫音值得注意,國際音標每組字母形式相同,只是第二行為送氣音,增加了送氣符號「『」。比如三組塞音,漢語拼音表示送氣音的,國際音標正好相反,表示不送氣音,漢語拼音的送氣音,國際音標在不送氣字母符號的上面用送氣符號表示。掌握了這個規律,這12個國際音標就可以很容易掌握了。
漢語拼音的韻母有39個之多,如果一個一個與國際音標對應,比較麻煩,也不容易掌握,因此可以通過母音對比來掌握,普通話有十個母音,下面是與國際音標的對照表:
(表格請參看鏈接)
從單母音看,有o.i.u三個相同,其餘7個不同,但是不難掌握,畢竟數量有限。在掌握了這些單母音後,進一步組合成韻母就不難了,當然要注意單母音進入韻母組合中的一些變化,如韻母ai.a.ang.ian中的a,國際音標分別是用a. A.§.§,ian.üan用ε。
為了同一般字母符號相區別,國際音標通常用方括弧[ ]表示。
國際音標記音有寬式和嚴式兩種。嚴式記音要求只要一個音素有區別就要使用不同的符號,一般又叫音素標音法,同一音位中的各個變體都要使用單獨的符號記錄。寬式記音對於沒有意義區別的幾個音素使用一個符號記錄,實際上記錄的是音位,是音位標音法,屬於同一個音位的幾個不同音素,只使用一個符號記錄。例如英語中基本上沒有不送氣的清塞音,送氣與否並不區別意義,所以我們所接觸到的一般英語詞典中的送氣音,也沒有使用附加的送氣符號,原因就在於此。如person.tool.kind中的p.t.k是送氣的,而spring.stand.sky中的p.t.k是不送氣的,但它們都用[p].[t].[k]來表示,這就屬於寬式記音。
寬式和嚴式標音各有作用。採用寬式標音法,可以用少數符號概括多數音素,而且不妨礙語言的表達,有利於學習和運用。嚴式標音法可以細致入微地描寫音素的差別,有利於分析描寫和比較語音。一般而言,如果是注音,記音,可採用寬式標音法,如果是分析比較語音的差別,就要採用嚴式標音法。在講音位互補時,在講條件變體時,屬於同一個音位中的各個音素,只能用嚴式國際音標來表示和表述,例如普通話屬於/a/音位的四個音素,屬於/i/音位的三個音素,都必須用嚴式音標法才能表示出來,沒有一個符號,口頭上空說,有關的理論問題就很難說清楚。因此,作為語音理論的內容來學習國際音標,我們要求掌握嚴式記音法,以便更好地認識把握國際音標的特點。
四、國際音標的認讀
關於國際音標的讀音,也就是母音和輔音的讀音問題,我們重在從理論上認識掌握,重點是漢語普通話的所有音素的發音。因為國際音標所涉及到的是人類所有的語音,我們不可能都掌握。而掌握了有關理論方法,今後個人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有選擇地學習。
1.母音的認讀
母音的音色是由舌位的前後、舌位的高低、嘴唇的圓展決定的,因此,每個母音的音色,都有這樣三個方面。所謂舌位,就是發母音時,舌頭隆起點在口腔中的位置。口腔開口度越小,隆起點離上齶就越近,舌位就越高,反之,舌位就越低。發音時舌頭前部隆起,就是舌位前,反之就是舌位後。嘴唇的圓展指發母音時雙唇是撮起攏圓還是自然展開。
舌位的前後和高低,雙唇的圓展,都影響到母音的音色。換言之,這三個方面任何一點發生變化,都將改變母音的音色,從而發出不同的音素來。例如漢語普通話的i,就是舌位前、高、不圓唇母音,o就是舌位後、半高、圓唇母音。
學習母音,要讀准八個標准母音,掌握八個標准母音的發音特點。而且掌握了這幾個母音後,其它一些母音,可以類推掌握,比如嘴唇圓一點,比如口型開一點等等。母音除了要掌握八個標准母音外,還要注意普通話中的y和°、 。
每個母音都要求能描寫其發音特點。最好是不要死記,而是利用教材上的母音舌點陣圖來記,弄清楚母音發音的三個方面在舌點陣圖上是怎樣表示的,可以毫不費勁就記住了,大家可以試一試。
在母音舌點陣圖上,舌位的高低從上到下依次用四條橫線表示高、半高、半低、低,例如i是高母音,標在最上面,a是低母音,標在最下面。舌位前後是用兩條豎線表示的,左邊一條表示舌位前母音,右邊一條表示舌位後母音,例如i.a是舌位前母音,標在左邊,u.o是舌位後母音,標在右邊。圓唇與否分別以兩條豎線為界,凡是不圓唇母音,標在豎線左邊,如i.e.a.α不圓唇,都標在豎線左邊;凡是圓唇母音,都標在豎線的右邊,例如y.u.o是圓唇母音,就標在豎線的右邊。這樣,只要記住了各個音素在舌點陣圖上的位置,其發音特點很容易就描寫出來了。
2.輔音的認讀
普通話輔音的認讀對大家來說不是什麼困難的事情,難就難在要求從理論上掌握每個輔音的發音特點,能描寫每個輔音的發音特點,能夠進行比較分析。
輔音的特點是由發音部位和發音方法兩個方面決定的。因此分析每個輔音的發音方面的特點,都必須記住輔音主要有哪些方法部位和方法,我們這里主要要求掌握普通話的輔音的發音。
普通話有22個輔音,其中有一個是不能作聲母的後鼻音N(ng)。從發音部位看,普通話輔音有六種發音部位,從前往後依次是雙唇、唇齒、舌尖前、舌尖後、舌面前、舌面後,這六種部位,自己可以從外向里,依次模仿體會,不難掌握。從發音方法看,普通話的輔音有塞音、塞檫音、檫音、鼻音、邊音五種發音方法,此外還分送氣音和不送氣音,只有塞音和塞檫音有送氣與否的區別,根據發音時聲帶是否振動,分濁音和清音,普通話只有m.n.l. N.½五個濁音,其餘全是清音。在熟悉了這些基本知識後,再逐個地往裡面添加輔音,比如雙唇是p.p『.m,舌尖前是ts.ts『.s。
輔音看起來很多,其實也不難記。雖然沒有母音那樣可以憑借舌點陣圖巧記,但也有一定的方法,那就是對比記憶。比如三組塞音和三組塞檫音都是只有送氣和不送氣的區別,其它方面的特點完全一樣。因此這12個輔音可以分為6組來記憶,每組的差別只有送氣與否,其它幾個方面的特徵完全相同,這樣記住一個,另一個自然就記住了。例如p.p『的發音特點:
p:雙唇、不送氣、清、塞音;
p『:雙唇、送氣、清、塞音。
這樣一對比,就特別好記了,大家在下面可以把其餘幾組音素的發音特點也這樣進行對比描寫,分組記憶,就容易掌握了。
六個檫音,可按發音部位排列,除了½是濁音外,其餘五個只有發音部位不同,其它方面相同,½也只是清濁有差別,所以也不難掌握。這樣,剩下的四個,也就容易掌握了,可以重點單獨記憶一下。
總之,國際音標並不難學,只要我們充分重視,仔細琢磨鑽研,就不難掌握。而且國際音標還非常有用處,通過國際音標,我們可以更好地掌握語音,例如b.d.g.h,很多人在學習英語時都按漢語拼音的音色發音,結果都念錯了。如英語單詞have中的h,不少人按漢語發音念成舌面後檫音[x],實際上它是喉音[h]比漢語的[x]要靠後三個發音部位。學習了國際音標,我們就可以有意識地糾正自己不正確的發音。當然,想一點也不費勁就學好,也是不可能的。既然這是一個難點,那就一定要多下苦功夫,我們相信大家是能攻克這個難關的。
註:文中國際音標的正確顯示,需要加裝有關國際音標的字體,否則顯示有誤,請以《語言學綱要學習指導書》第188頁附錄為准。
順便給你個bt軟體下載地址http://www.167bt.com/
I. 英語單詞 要塞
因其它的來諸如a fortress; a fort; a stronghold; a large fortified position; a fastness雖都可以自用來表示「要塞」的意思,但都是詞的形式。而fortifications則是以名詞的復數形式出現,相較與stronghold不是很達意,而用stronghold這個單詞卻能更好地表意,因為玩游戲就是一種攻略戰術,它需要有自己的據點及要塞去守去戰,又同時要不斷地攻打占據其它的據點及要塞。所以不論是從單詞的表意還是從單詞的本身意思,用stronghold都是合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