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鹼的英語怎麼說及英語單詞
⑴ 請用英語按順序翻譯;片鹼,固鹼,氧氯化鋯, 二氧化鋯,白炭黑,
片鹼caustic soda flake
固鹼caustic soda solid
氧氯化鋯Zirconium oxychloride
二氧化鋯Zirconium dioxide
白炭黑:white carbon black,silica white
⑵ 鹼性用英文怎麼說
strong alkaline + 名
base和alkali的區別應該在於前者是化學意義上的,後者是金屬鹼,PH試紙也是以氫鐵來量度的嘛.
我不是學化學的,說錯了別怪.
⑶ 汽水用英語怎麼說
Soda Water 汽水就是蘇打水,這是最通俗的說法
Aerated Water 這是表示「充注了碳酸氣的」汽水,是學究氣的說法。
⑷ 化學上的三酸二鹼是指什麼
三酸指硫酸、鹽酸、硝酸;二鹼指純鹼和燒鹼(NaCO3和NaOH)。如果包括磷酸和重鹼(碳酸氫鈉),則可稱為四酸三鹼(four acids and three alkaline substances)。
⑸ 食用鹼是小蘇打嗎用英語怎麼說
[網路]dietary alkali。
dietary 英[ˈdaɪətəri] 美[ˈdaɪəteri]
adj. 飲食的; 有關飲食的; 飲食中的; 膳食中的;
[例句]As with alldietarychanges, recing salt should be donegraally.
像所有改變飲食結構的情況一樣,減少鹽的攝入量也應當採取漸進的方式。
食用鹼為純鹼(碳酸鈉)(化學式Na2CO3)與小蘇打(碳酸氫鈉)(化學式NaHCO3)的混合物,小蘇打是由純鹼的溶液或結晶吸收二氧化碳之後的製成品。
(5)二鹼的英語怎麼說及英語單詞擴展閱讀
dietary supplement的意思是:膳食補充品
supplement 讀法 英 [ˈsʌplɪmənt , ˈsʌplɪment] 美 [ˈsʌplɪmənt , ˈsʌplɪment]
1、n.增補(物),補充(物);添加物,(報紙的)增刊,(書籍的)補編,補遺,附錄
2、v.增補,補充
短語:
1、dietary supplement食品強化劑;食物的補充
2、nutritional supplement營養補充品;營養增補劑
3、food supplement食品補充劑;保健品;營養品
⑹ 烘焙里,泡打粉,香草精,小蘇打, 吉利丁片的英文是什麼
泡打粉:BAKING POWDER
香草精:methyl Vanilla/Vanilla Extract
小蘇打:Sodium Bicarbonate
吉利丁片:Gelatin
烘焙是麵包、蛋糕類產品製作不可缺少的步驟,通過烘焙後澱粉產生糊化、蛋白質變性等一系列化學變化後,麵包、蛋糕達到熟化的目的。也能使食物的口感發生變化。
(6)二鹼的英語怎麼說及英語單詞擴展閱讀:
在歐美國家,烘焙食品在人們的生活中佔有極其重要的地位。幾乎每一位家庭主婦都會做蛋糕和點心。每當親朋好友聚會之時,主人往往為客人獻上自製的蛋糕或蘋果派。漫步街頭,那些前店後廠、自產自銷的烘焙糕點房比比皆是,隨時可買到新鮮的麵包、蛋糕和點心。
而點綴在巴黎、維也納、阿姆斯特丹等歐洲名城中的露天咖啡座,更富有一種浪漫和溫馨的情調,在都市美景陪襯下享用點心和飲料,別有一番情趣。因此,烘焙食品不僅是烹飪的組成部分,而且已成為一種文化的象徵。
我國的烘焙食品與世界其他國家比,還有相當大的差距。不管是加工技術、成品質量,還是生產規模、花色品種方面,還有大量工作要做。尤其是我國的烘焙食品還沒有發揮在國民經濟中應有的作用,還沒有對廣大人民的飲食生活現代化發生巨大的影響。
例如:麵包在歐美等世界許多國家都是人民的主食,其工業化、自動化的發展,對減輕廣大人民的家務勞動、使飲食方便化、合理化以及節約能源、解放生產力起了巨大的推動作用。
歐美等國18世紀的工業革命和二次世界大戰後的經濟發展,都曾伴隨著麵包生產工藝的革命性進步。就連祖祖輩輩以大米為主食的日本,麵包類的消費也是驚人的。
⑺ 鹼英語怎麼說
鹼
base
⑻ 水鹼的英語翻譯 水鹼用英語怎麼說
水鹼[shuǐ jiǎn]
scale; thermonatrite; incrustation
英文抄意思是:襲Scale
英文也可以讀作:
規模 [guī mó]
scale; scope; dimensions; size ;
scale
英 [skeɪl] 美 [skel]
n.
規模;比例(尺);魚鱗;級別
vt.
測量;攀登;颳去…的鱗片
vi.
衡量;攀登;(鱗屑)脫落;生水垢
第三人稱單數: scales 復數: scales 現在分詞: scaling 過去式: scaled 過去分詞: scaled
⑼ 所有化學元素的英文名稱,不是那種簡略的,是總稱!
111個化學元素的符號、英文名、讀音如下:
1、原子序號:1;中文名:氫;讀音:qīng;化學符號:H;英文名:Hydrogen
2、原子序號:2;中文名:氦;讀音:hài;化學符號:He;英文名:Helium
3、原子序號:3;中文名:鋰;讀音:lǐ;化學符號:Li;英文名:Lithium
4、原子序號:4;中文名:鈹;讀音:pí;化學符號:Be;英文名:Beryllium
5、原子序號:5;中文名:硼;讀音:péng;化學符號:B;英文名:Boron
6、原子序號:6;中文名:碳;讀音:tàn;化學符號:C;英文名:Carbon
7、原子序號:7;中文名:氮;讀音:dàn;化學符號:N;英文名:Nitrogen
8、原子序號:8;中文名:氧;讀音:yǎng;化學符號:O;英文名:Oxygen
9、原子序號:9;中文名:氟;讀音:fú;化學符號:F;英文名:Fluorine
10、原子序號:10;中文名:氖;讀音:nǎi;化學符號:Ne;英文名:Neon
11、原子序號:11;中文名:鈉;讀音:nà;化學符號:Na;英文名:Sodium
12、原子序號:12;中文名:鎂;讀音:měi;化學符號:Mg;英文名:Magnesium
13、原子序號:13;中文名:鋁;讀音:lǚ;化學符號:Al;英文名:Aluminium
14、原子序號:14;中文名:硅;讀音:guī;化學符號:Si;英文名:Silicon
15、原子序號:15;中文名:磷;讀音:lín;化學符號:P;英文名:Phosphorus
16、原子序號:16;中文名:硫;讀音:liú;化學符號:S;英文名:Sulphur
17、原子序號:17;中文名:氯;讀音:lǜ;化學符號:Cl;英文名:Chlorine
18、原子序號:18;中文名:氬;讀音:yà;化學符號:Ar;英文名:Argon
19、原子序號:19;中文名:鉀;讀音:jiǎ;化學符號:K;英文名:Potassium
20、原子序號:20;中文名:鈣;讀音:gài;化學符號:Ca;英文名:Calcium
21、原子序號:21;中文名:鈧;讀音:kàng;化學符號:Sc;英文名:Scandium
22、原子序號:22;中文名:鈦;讀音:tài;化學符號:Ti;英文名:Titanium
23、原子序號:23;中文名:釩;讀音:fán;化學符號:V;英文名:Vanadium
24、原子序號:24;中文名:鉻;讀音:gè;化學符號:Cr;英文名:Chromium
25、原子序號:25;中文名:錳;讀音:měng;化學符號:Mn;英文名:Manganese
26、原子序號:26;中文名:鐵;讀音:tiě;化學符號:Fe;英文名:Iron
27、原子序號:27;中文名:鈷;讀音:gǔ;化學符號:Co;英文名:Cobalt
28、原子序號:28;中文名:鎳;讀音:niè;化學符號:Ni;英文名:Nickel
29、原子序號:29;中文名:銅;讀音:tóng;化學符號:Cu;英文名:Copper
30、原子序號:30;中文名:鋅;讀音:xīn;化學符號:Zn;英文名:Zinc
31、原子序號:31;中文名:鎵;讀音:jiā;化學符號:Ga;英文名:Gallium
32、原子序號:32;中文名:鍺;讀音:zhě;化學符號:Ge;英文名:Germanium
33、原子序號:33;中文名:砷;讀音:shēn;化學符號:As;英文名:Arsenic
34、原子序號:34;中文名:硒;讀音:xī;化學符號:Se;英文名:Selenium
35、原子序號:35;中文名:溴;讀音:xiù;化學符號:Br;英文名:Bromine
36、原子序號:36;中文名:氪;讀音:kè;化學符號:Kr;英文名:Krypton
37、原子序號:37;中文名:銣;讀音:rú;化學符號:Rb;英文名:Rubidium
38、原子序號:38;中文名:鍶;讀音:sī;化學符號:Sr;英文名:Strontium
39、原子序號:39;中文名:釔;讀音:yǐ;化學符號:Y;英文名:Yttrium
40、原子序號:40;中文名:鋯;讀音:gào;化學符號:Zr;英文名:Zirconium
41、原子序號:41;中文名:鈮;讀音:ní;化學符號:Nb;英文名:Niobium
42、原子序號:42;中文名:鉬;讀音:mù;化學符號:Mo;英文名:Molybdenum
43、原子序號:43;中文名:鍀;讀音:dé;化學符號:Tc;英文名:Technetium
44、原子序號:44;中文名:釕;讀音:liǎo;化學符號:Ru;英文名:Ruthenium
45、原子序號:45;中文名:銠;讀音:lǎo;化學符號:Rh;英文名:Rhodium
46、原子序號:46;中文名:鈀;讀音:bǎ;化學符號:Pd;英文名:Palladium
47、原子序號:47;中文名:銀;讀音:yín;化學符號:Ag;英文名:Silver
48、原子序號:48;中文名:鎘;讀音:gé;化學符號:Cd;英文名:Cadmium
49、原子序號:49;中文名:銦;讀音:yīn;化學符號:In;英文名:Indium
50、原子序號:50;中文名:錫;讀音:xī;化學符號:Sn;英文名:Tin
51、原子序號:51;中文名:銻;讀音:tī;化學符號:Sb;英文名:Antimony
52、原子序號:52;中文名:碲;讀音:dì;化學符號:Te;英文名:Tellurium
53、原子序號:53;中文名:碘;讀音:diǎn;化學符號:I;英文名:Iodine
54、原子序號:54;中文名:氙;讀音:xiān;化學符號:Xe;英文名:Xenon
55、原子序號:55;中文名:銫;讀音:sè;化學符號:Cs;英文名:Cesium
56、原子序號:56;中文名:鋇;讀音:bèi;化學符號:Ba;英文名:Barium
57、原子序號:57;中文名:鑭;讀音:lán;化學符號:La;英文名:Lanthanum
58、原子序號:58;中文名:鈰;讀音:shì;化學符號:Ce;英文名:Cerium
59、原子序號:59;中文名:鐠;讀音:pǔ;化學符號:Pr;英文名:Praseodymium
60、原子序號:60;中文名:釹;讀音:nǚ;化學符號:Nd;英文名:Neodymium
61、原子序號:61;中文名:鉕;讀音:pǒ;化學符號:Pm;英文名:Promethium
62、原子序號:62;中文名:釤;讀音:shān;化學符號:Sm;英文名:Samarium
63、原子序號:63;中文名:銪;讀音:yǒu;化學符號:Eu;英文名:Europium
64、原子序號:64;中文名:釓;讀音:gá;化學符號:Gd;英文名:Gadolinium
65、原子序號:65;中文名:鋱;讀音:tè;化學符號:Tb;英文名:Terbium
66、原子序號:66;中文名:鏑;讀音:dí;化學符號:Dy;英文名:Dysprosium
67、原子序號:67;中文名:鈥;讀音:huǒ;化學符號:Ho;英文名:Holmium
68、原子序號:68;中文名:鉺;讀音:ěr;化學符號:Er;英文名:Erbium
69、原子序號:69;中文名:銩;讀音:diū;化學符號:Tm;英文名:Thulium
70、原子序號:70;中文名:鐿;讀音:yì;化學符號:Yb;英文名:Ytterbium
71、原子序號:71;中文名:鑥;讀音:lǔ;化學符號:Lu;英文名:Lutetium
72、原子序號:72;中文名:鉿;讀音:hā;化學符號:Hf;英文名:Hafnium
73、原子序號:73;中文名:鉭;讀音:tǎn;化學符號:Ta;英文名:Tantalum
74、原子序號:74;中文名:鎢;讀音:wū;化學符號:W;英文名:Tungsten
75、原子序號:75;中文名:錸;讀音:lái;化學符號:Re;英文名:Rhenium
76、原子序號:76;中文名:鋨;讀音:é;化學符號:Os;英文名:Osmium
77、原子序號:77;中文名:銥;讀音:yī;化學符號:Ir;英文名:Iridium
78、原子序號:78;中文名:鉑;讀音:bó;化學符號:Pt;英文名:Platinum
79、原子序號:79;中文名:金;讀音:jīn;化學符號:Au;英文名:Gold
80、原子序號:80;中文名:汞;讀音:gǒng;化學符號:Hg;英文名:Mercury
81、原子序號:81;中文名:鉈;讀音:tā;化學符號:Tl;英文名:Thallium
82、原子序號:82;中文名:鉛;讀音:qiān;化學符號:Pb;英文名:Lead
83、原子序號:83;中文名:鉍;讀音:bì;化學符號:Bi;英文名:Bismuth
84、原子序號:84;中文名:釙;讀音:pō;化學符號:Po;英文名:Polonium
85、原子序號:85;中文名:砹;讀音:ài;化學符號:At;英文名:Astatine
86、原子序號:86;中文名:氡;讀音:dōng;化學符號:Rn;英文名:Radon
87、原子序號:87;中文名:鈁;讀音:fāng;化學符號:Fr;英文名:Francium
88、原子序號:88;中文名:鐳;讀音:léi;化學符號:Ra;英文名:Radium
89、原子序號:89;中文名:錒;讀音:ā;化學符號:Ac;英文名:Actinium
90、原子序號:90;中文名:釷;讀音:tǔ;化學符號:Th;英文名:Thorium
91、原子序號:91;中文名:鏷;讀音:pú;化學符號:Pa;英文名:Protactinium
92、原子序號:92;中文名:鈾;讀音:yóu;化學符號:U;英文名:Uranium
93、原子序號:93;中文名:鎿;讀音:ná;化學符號:Np;英文名:Neptunium
94、原子序號:94;中文名:鈈;讀音:bù;化學符號:Pu;英文名:Plutonium
95、原子序號:95;中文名:鎇;讀音:méi;化學符號:Am;英文名:Americium
96、原子序號:96;中文名:鋦;讀音:jú;化學符號:Cm;英文名:Curium
97、原子序號:97;中文名:錇;讀音:péi;化學符號:Bk;英文名:Berkelium
98、原子序號:98;中文名:鐦;讀音:kāi;化學符號:Cf;英文名:Californium
99、原子序號:99;中文名:鎄;讀音:āi;化學符號:Es;英文名:Einsteinium
100、原子序號:100;中文名:鐨;讀音:fèi;化學符號:Fm;英文名:Fermium
101、原子序號:101;中文名:鍆;讀音:mén;化學符號:Md;英文名:Mendelevium
102、原子序號:102;中文名:鍩;讀音:nuò;化學符號:No;英文名:Nobelium
103、原子序號:103;中文名:鐒;讀音:láo;化學符號:Lr;英文名:Lawrencium
(9)二鹼的英語怎麼說及英語單詞擴展閱讀
化學元素周期表是根據原子序數從小至大排序的化學元素列表。列表大體呈長方形,某些元素周期中留有空格,使特性相近的元素歸在同一族中,如鹼金屬元素、鹼土金屬、鹵族元素、稀有氣體等。這使周期表中形成元素分區且分有七主族、七副族、Ⅷ族、0族。
由於周期表能夠准確地預測各種元素的特性及其之間的關系,因此它在化學及其他科學范疇中被廣泛使用,作為分析化學行為時十分有用的框架。
俄國化學家門捷列夫(Dmitri Mendeleev)於1869年發明周期表,此後不斷有人提出各種類型周期表不下170餘種。
歸納起來主要有:短式表(以門捷列夫為代表)、長式表(維爾納式為代表)、特長表(以波爾塔式為代表);平面螺線表和圓形表(以達姆開夫式為代表);立體周期表(以萊西的圓錐柱立體表為代表)等。
參考資料
網路-元素周期表
⑽ 化學中的「鹼」用英文怎麼說
alkali
作為名詞是「鹼」,作為形容詞是「鹼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