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英文單詞 » 沖洪積平原英語怎麼說及英文單詞

沖洪積平原英語怎麼說及英文單詞

發布時間: 2021-01-27 08:53:27

『壹』 沖洪積平原型水文地質條件

嵩山區是典型的沖洪積盆地準平原,盆地四周均由洪積扇、洪積裙組成,回盆地中主要是洪積答平原,由沖洪積物和山前殘坡積物組成,最大厚度20m,一般在1~3m左右,地下水賦存於第四紀地層孔隙中。

范家莊洪積扇、太子溝洪積扇肩頂是重要的含水層,組成物質為單一的砂卵石,地下水類型為潛水。特徵為含水層埋藏淺,有的裸露地表,易接受雨水和地表水下滲補給,是盆地平原地下水的主要補給來源。組成含水層的砂礫較粗,最大者直徑3~4m,一般為10~20cm,透水性好,涌水量大,動態變化幅度大,富水性好,水質和衛生條件好。單井抽水量為每天約4000m3,由於埋藏深度淺,受季節影響大,加上亂采地下水,地下水位急劇下降,局部也接近半疏干狀態,應該加大立法保護力度。

現代河流和古河床沖積物地下水有埋藏淺、水源豐富、易於開採的特點,是本區重要的地下水源地,如潁河兩岸廣大地區,單井出水量可達每天5000m3

嵩山地區是世界上有名的缺水區域,大規模的過量開發利用,加上廠礦企業的廢水污染,使得本區的水質變壞,造成乾旱時嚴重缺水,為此建議加快尋找新的、富的水源地,並且加強環境保護。

『貳』 渭河沖洪積平原與山前沖洪積平原的過渡關系

盆地是中間相對較低四周相對較高,中間的地形可能是平原,也可能是丘陵,或者是沼澤等等。本圖特別說明它是平原,而不是其他地形。無論是關中平原還是渭河平原,人所共知都是指這一帶,叫什麼就不是很重要了。

『叄』 山間河谷及沖洪積平原地區

第四紀地質、地貌與地下水之間的成因聯系主要反映在垂直古、今河流的水平內分帶上,河谷階地容與古河道是調查重點。包括階地的時代、階地沉積物特徵,階地的結構與類型,階地的分布高度與范圍;古河道的變遷,分布規律與岩性特徵及其補給排泄條件。此外,在平原地區還應注意沉積物的垂向變化,調查深部承壓水的富水性及其開采條件。

『肆』 河谷及沖洪積「平原」

1.河流地貌

河谷地貌是該區重要的地貌類型之一,沿黃河及其支流發育(圖1-6)。黃河河谷較寬淺,深度約200多米,寬約3~5km,在橫剖面上不對稱(圖1-7)。在瑪多至鄂陵湖的河段中,因受斷裂的影響,河床沿谷底的南側發育,而河床的北側為比較寬的階地和洪積扇,形成向河床傾斜的斜坡。就兩側的谷坡而言,北坡高,沖溝發育,而且切割較深,沖溝的橫剖面為深的「V」字形,沖溝口的洪積扇不斷向谷地中間推進;但南坡的形態有所不同,谷坡低,沖溝發育弱,溝口的洪積扇明顯向山坡方向後退。這主要是由於布青山山前斷裂的逆沖,布青山不斷抬升,而谷地南側下降造成的。所以黃河河谷在剖面上是不對稱的。

圖1-6 黃河源區地貌類型分布圖

(據《青海省1:100萬地貌圖》修改和補充)

Fig.1-6 The geomorphological map of the source area of the Yellow River

圖1-7 瑪多黃河河谷橫剖面圖

Fig.1-7 A transverse section of the valley of the Yellow River at Madoi

河谷中發育有比較明顯的二級階地。第一級階地為堆積階地,階地前緣的河拔高度一般為2~3m,階地由礫石層和砂質粘土層構成。階地面平坦,而且很寬,是黃河源區最為發育的一級階地。在階地的後緣與洪積物或坡積物過渡,若與洪積物過渡,其後緣形成一個斜坡。在鄂陵湖和扎陵湖之間的瑪曲,第一級階地為基座階地,基座為基岩。在扎陵湖以上的卡日曲,第一級階地也為基座階地,且河拔不高。可見在黃河源區,全新世以來的河流具有一定的下切能。

第二級階地為堆積階地或基座階地,河拔高度在5~8m,在扎陵湖鄉一帶為堆積階地(圖1-8),而在查木錯一帶為基座階地(圖1-9)。這級階地不太發育,只在個別的河段保存較好,以扎陵湖鄉附近保存比較完整。在黃河鄉,第二級階地的基座中的充填物的熱釋光測年為(13.49±1.00)ka BP,而對鄂陵湖出口第二級階地的冰楔假型充填物的熱釋光測年為(5.69±0.43)ka BP。第二級階地形成於晚更新世末期到全新世早期。

圖1-8 扎陵湖鄉的黃河河谷橫剖面圖

Fig.1-8 A transverse section of the valley of the Yellow River at Gyaring Hu Xiang

圖1-9 查木錯南黃河階地剖面圖

Fig.1-9 The section of the second terrace of the Yellow River at Chamu Co(lake)

黃河源區的第三級河流階地很不發育,只見於個別河段,為基座階地。此外,在河床的兩側發育高、低河漫灘。低河漫灘高出河床約0.5m,由砂、礫和砂質粘土組成,二元結構不清晰。高河漫灘高出河床1~1.5m,具有明顯的二元結構,下部為礫石層,上部為粘土層,二元結構清晰。

但是在黃河源區的湖泊四周或河谷中,在山坡上還可見階梯狀地形。這些階梯狀地形與河流階地不同的是很少有礫石沉積,基本為砂層堆積,應該是湖積台地,這將在下面論述。

2.洪積地貌

在各沖溝口發育規模不等的洪積扇,並向黃河河谷中部擴展,尤以河床的北岸最發育。黃河源區的洪積扇可分為5期,其中後4期分別與河流的二級階地和河漫灘對應(圖1-10),而最早一期(P1)洪積扇可能可以與第三級階地對比。有的洪積扇規模巨大,形成洪積平原(星宿海),向河谷的中心與河流沉積物或湖沼沉積物過渡。

圖1-10 野牛溝河谷橫剖面圖及洪積扇切割關系圖

Fig.1-10 A transverse section of the Yeniu valley and the crosscutting relationship between pluvial fans

『伍』 沖積-洪積平原地貌(Ⅳ)

由沖復積與洪積混合作用制而形成的平原地貌類型。分布於西部、北部山前地帶,根據形態差異,又分為以下幾種:

1)沖積-洪積扇(裙)地貌。主要分布於太行山前,為形態完整的沁河、峪河、淇河、安陽河等沖積-洪積扇及漳河沖積-洪積扇的南翼。

2)剝蝕沖洪積裙地貌。系原來的沖積-洪積扇遭受後期的剝蝕作用形成的地貌類型。分布於沁河、淇河等出山口之間的地帶,海拔高程80~180m,上陡下緩,由山前向平原方向傾斜,地面坡降1/100~1/40。組成岩性為黃土狀土及砂礫石。

3)故河道高地地貌。分布於長葛、鄢陵、臨潁一帶,為雙洎河、潁河多次改道在地面上留下的條狀高地,相對高差2~3m,呈放射狀展布。

4)窪地地貌。系沖洪積平原與沖積平原之間的交接窪地和沖洪積平原上的河間、扇間窪地,局部具沼澤化、鹽鹼化。組成岩性主要為黏性土。

熱點內容
悠久的歷史用英語怎麼翻譯 發布:2025-07-21 00:25:07 瀏覽:957
他比他大英語怎麼翻譯成英語翻譯 發布:2025-07-21 00:19:50 瀏覽:967
新年快樂英語怎麼寫作文 發布:2025-07-21 00:15:22 瀏覽:941
寫節日的作文模板英語怎麼說 發布:2025-07-21 00:13:53 瀏覽:6
怎麼處理醫患關系的英語作文 發布:2025-07-21 00:13:39 瀏覽:464
英語搬東西的作文怎麼寫 發布:2025-07-21 00:12:55 瀏覽:643
怎麼做好一個志願者英語作文 發布:2025-07-21 00:07:46 瀏覽:525
五年級下冊英語卷子作文怎麼寫 發布:2025-07-21 00:00:57 瀏覽:523
我們學校要英語怎麼寫作文 發布:2025-07-20 23:57:04 瀏覽:866
我們正在回家英語怎麼翻譯英語 發布:2025-07-20 23:56:24 瀏覽: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