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該怎麼備課大學英語
『壹』 大學英語是怎麼教的
講課沒什麼區別
就是多了兩個被逼無奈的動力--為了不掛科和考級
沒有了應付高考這個目的和緊張,
所學的英語也更加側重了實用和使用,
有很多時間可以充實自己
『貳』 如何學好大學英語
1。擴大詞彙來量。課本上的一定全自部掌握,而且查字典,連衍生詞一起背下來。注意單詞的讀法。我覺得背詞彙書不如讀英文小說記得牢,所以多讀英文課外書。讀懂就好,不用每個生詞都查。
2。語音語調。多聽聽磁帶怎麼讀的,重點在母音,母音讀准了,英語會感覺地道了好多。
3。提高閱讀水平。還是剛才說的,多讀英文小說,一開始可能比較困難,從簡易讀物開始,情節看得懂就好,不要每個詞都查,否則不出3天就失去興趣。等詞彙量多點了,就嘗試英文原版。選自己感興趣的。比如我就喜歡看偵探小說,讀了10幾本阿加莎克里斯蒂。
4。聽力。非常重要。聽力練多了,詞彙和口語自然上去。建議聽VOA,BBC之類。大一時可以從VOA慢速英語開始,大二聽標準的。建議買個短波收音機,德生的挺不錯。堅持每天1小時,1個月就會發現聽力明顯提高。
5。口語。就找同學英語聊天吧。不怕語法錯,關鍵是腦子能直接反應出英文,直接說出來,不用中文想然後翻譯。能做到這點就過關。
至於語法,其實高中已經學完全部語法了。個人認為不必太鑽語法,英語是語言,用來交流的,尤其口語千萬不能想語法,老外說話的時候還盡是語法錯呢。如果為了應付考試,就多做點題,不用抱著語法書逐條看。
『叄』 大學教師如何備課
努力上好課是每一位剛剛走上大學講台的年輕教師的心願。新教師們都知道,上課的質量多是由備課的質量決定的。但如何備好課卻不太清楚,怎麼才能讓新教師少走一些彎路,使教學獲得更佳效果,我這里總結了以下幾點,希望能對新教師們有所幫助。
一、心中要有學生。為了使教學切合實際,有的放矢;為了能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必須全面深入地了解學生。了解學生是教育好學生的前提。要了解學生的年齡特點和時代特點;了解他們的學習態度,興趣、需要和思想狀況;了解他們的知識基礎、學習能力、學習方法和習慣等。
在了解的基礎上,還要有研究。在研究後,要做出比較准確的預見。要預見到學生在接受新知識時有哪些困難,預見到他們對自己所開課程的態度、結合教學的內容幫助他們解決那些思想問題等。注意准備對學生進行學法指導,考慮如何幫助學生學會學習,學會思考,學會做人。
二、一定要吃透教材。教材包括教學大綱、教科書和一切教學必需的材料。作為教師要努力做到對所教教材達到「懂、透、化」的程度。意思是對教材所涉及到的內容首先自己要「懂」,弄清楚每個概念和每條基本理論以及他們的來龍去脈。其次是要懂得「透徹」。做老師和做學生不同,我們要在「懂」的基礎上弄清楚哪些是教材的重點、難點。學習本門課程學生必須掌握哪些東西,在把握教材總體知識結構的同時,弄清哪些是影響整體內容的關鍵性內容。還要弄清哪些是難點、疑點,根據學生的原有知識基礎和學習能力,哪些是他們感到困難的,會提出疑問的,我們要做到心中有數。同時還要清楚所教學科與相鄰學科的關系和聯系。
「化」有兩個層次的要求:第一要求,我們要把書面語言通過我們的學習、鑽研、理解、記憶轉化成自己的口頭語言,流暢地表達出來。雖然這對新教師有一定的難度,但我們一定要向這個方向努力。這里需要我們注意兩點:一是一定要把握住重點,難點和疑點,千萬不要面面俱到,不少新教師課堂教學的問題就出在面面俱到上。很多對學生自學很簡單的內容,我們沒有必要去講。這樣你就有精力去把重點、難點、疑點「化」掉。你就能很好地解決新教師容易出現的滿堂灌的問題。二是絕對不要照本宣科,有些教師把書背得滾瓜爛熟,一字不漏地在課堂上背了一遍,這種「死記硬背、囫圇吞棗」的辦法是課堂教學的大忌,也是新教師常犯的毛病之一。「化」的第二要求就是要把我們的思想、激情;把我們對學生、對事業、對祖國愛的情感,融到我們的教學內容中去,這是教師在教學中需要永遠追求的,希望新教師一開始就應該注意向這個目標努力。
三、要注意教學方法的多樣性。現在我國高校佔主導地位的教學方法是講授法。許多新教師也多是這樣學下來的,我講你聽,我講什麼是什麼,我講什麼考什麼。但我們考慮過沒有,這樣講的效果怎樣?學生願不願意聽?為什麼有那麼多學生想法逃課?這些當然不全是講授法的錯,該講的還得講,只不過從學生的要求、內容的需要以及整體效果上的考慮,我們應該加一些案例教學法、討論法、讀書指導法等,使我們的課堂教學豐富起來,這是提高高校教學質量的需要,也應該是對我們每個教師的要求。
四、追求完美,但力戒完美主義。新教師可能會說,我們教學存在那麼多問題,我們哪敢追求完美。但事實上新教師課堂教學上很多問題是過於追求完美造成的。在聽課過程中,經常會見到有的新教師怕卡殼,不敢離開教案。怕卡殼就是完美主義在作怪。新教師內容不熟是正常的,忘了可以看一眼,但不要離不開,哪怕是講錯了,意識到了立刻就改或靈機一動,問學生,我這樣講對不對?都可以,可能效果會更好。「這種公開承認缺陷並且隨機加以解決的習慣在那些模範教師身上最為常見——他們同樣被視為最淵博的最有能力,最受學生愛戴的教師。」《給大學新教師的建議》P23。還有的教師沒到下課時間講完了,臉一下紅了,不知下邊該怎麼辦。還有的下課了還沒有講完,非要硬著頭皮講下去,可學生不買帳,效果可想而知。剩下時間了臉紅,沒講完硬著頭皮講,都是完美主義在作怪。所以我說,我們應該追求完美,但要力戒完美主義。真理向前多邁一步就會成為謬誤。
五、重視板書的設計。有些新教師在備課時把這一問題忽視掉了,課堂上的板書有的過於簡單,有的過於雜亂……。板書的作用不能小看,因為老師在課堂上與學生直接交流的時間很少,主要依靠語言和板書來表達,講授學生一聽就過去了,而板書是體現教學內容體系的,而且可以停留,學生可以邊看邊思考。
備課要設計一套醒目的板書提綱,要考慮其科學性、藝術性、條理性、啟發性等。板書決不能亂畫亂寫,應該寫什麼,什麼時候寫,寫在什麼地方,怎麼突出重點,怎麼體現知識之間的聯系,什麼時候擦,擦哪部分,保留哪部分都要在備課時設計好。如果用多媒體授課(我並不主張新教師用多媒體授課,因為它不利於新教師教學能力的全面提高)切記不要搞成教科書的電子版,要用干練的文字和簡明的圖表引導學生層層深入思考問題,必要時可用動畫、視頻加深學生對重點、難點的理解和記憶。
六、一定要重視「再背課」。「再備課」是每次課後在教案的備注欄里記下教學中的觀察、思考、學生的反應、效果的比較、教後的評析、教學中的新感受、新認識等,隨時發現備課和講課中的新問題。長期以來,我們許多教師重視課前備課,而忽視課後的「再備課」,不少高校教師的「再備課」被教學日誌所代替。但我們知道,教學日誌是學校教務處對教師教學的一種管理手段,雖然起到一定的教學反思作用,但和「再備課」有本質的不同,「再備課」既是對課前備課的檢驗,也是對課前備課的再認識和再創造,是提高教師自身教學水平的重要途徑,(《中國教育報》1993年3月9日高如芳《「再備課」不容忽視》),它有利於教師積累教學心得,有助於教師走上教研之路,多出教研成果。每個有志於搞好教學、教研的新教師都應注意養成「再備課」的好習慣。
「上課好與壞,功夫在課外」,以上是我自己在教學和學習過程中的一點體會,希望能對新入職大學教師的備課有所幫助。備課是教學工作的重要環節之一,只有認真對待備課,才能使自己成為一名成功的教師。
『肆』 如何學好大學英語的方法
說實話,大學英語還是比較好學的,貴在堅持,看你能不能像高中一樣,心無旁騖的學習,只要努力就可以成功
1。擴大詞彙量。課本上的一定全部掌握,而且查字典,連衍生詞一起背下來。注意單詞的讀法。我覺得背詞彙書不如讀英文小說記得牢,所以多讀英文課外書。讀懂就好,不用每個生詞都查。
2。語音語調。多聽聽磁帶怎麼讀的,重點在母音,母音讀准了,英語會感覺地道了好多。
3。提高閱讀水平。還是剛才說的,多讀英文小說,一開始可能比較困難,從簡易讀物開始,情節看得懂就好,不要每個詞都查,否則不出3天就失去興趣。等詞彙量多點了,就嘗試英文原版。選自己感興趣的。比如我就喜歡看偵探小說,讀了10幾本阿加莎克里斯蒂。
4。聽力。非常重要。聽力練多了,詞彙和口語自然上去。建議聽VOA,BBC之類。大一時可以從VOA慢速英語開始,大二聽標準的。建議買個短波收音機,德生的挺不錯。堅持每天1小時,1個月就會發現聽力明顯提高。
5。口語。就找同學英語聊天吧。不怕語法錯,關鍵是腦子能直接反應出英文,直接說出來,不用中文想然後翻譯。能做到這點就過關。
至於語法,其實高中已經學完全部語法了。個人認為不必太鑽語法,英語是語言,用來交流的,尤其口語千萬不能想語法,老外說話的時候還盡是語法錯呢。如果為了應付考試,就多做點題,不用抱著語法書逐條看。
『伍』 大學英語到底應該怎樣學
對於大學生英語學習而言,四六級是英語學習道路上的一座大山,我們不僅需要專下決心屬,還要有準備才能翻越這座大山。如果想要短期內提高大學英語,可以選報一個考前培訓課程,比如,這家在線英語培訓課程,效果就很不錯:【免費領取】
他們家的英語四六級課程,是根據考生自身情況和需求來定製課程,針對強,效果看的見。最主要的是他們家的外教大部分是擔任過四六級考官,價格也實惠,才是20元左右一節課。
還有其他什麼學習問題,可以網路搜「阿西吧vivi老師」為您分析解答。
想要更多的英語學習資源,可以網路搜「阿西吧官網論壇」免費下載。
『陸』 誰能給我一份大學英語備課教案呀
應用技術學院理論教學課程教案
章節名稱 Unit 1 (Book 2) 學時 8
單元
(章節)
主要
內容 Language Structures
Dialogue I A Time of Change
Role-play
Dialogue II Requests and Offers
Reading I Two Kinds of Football
Reading II The Olympics
Guided Writing
Workbook
重點 Master the different progressive tenses in Language Structures
Retelling the content of Dialogue I
Grasp the main idea and analyze the structure of Reading I
Master the key language points
Note-writing: a note of invitation
難點 1. hold back, bring back one』s memory, couldn』t help doing, qualify for, qualify as, qualify sb. to do sth., be addicted to;
2. opponent, promote;
3. It was not until … that…;
學生應該
掌握的
知識點 1. master the following tenses: the present perfect progressive (indicating a finished action), the past progressive indicating a circumstance and the simple past indicating a past event, the past perfect progressive, and the 「I was wondering if …」 pattern as a polite form of request;
2. learn to make requests and offers, and to respond politely to requests and offers;
3. understand the main idea and structure of Dialogue I, Reading I ,and Reading II;
4. master the key language points and grammatical structures in the text;
5. conct a series of speaking, listening, reading and writing activities centered on the theme of the unit.
教學組織方式 Integrate teacher』s lecturing with students』 pair-work, discussion, retelling and oral presentation.
課堂練習 Making dialogues, retelling, reading and answering questions
Complete some exercises in Workbook
課外作業 Interactive activities;
Preview Unit 2
備注
說明 此表格任課教師可按教學內容的章節或單元填寫,每個章節或單元填寫一頁
『柒』 大學教師如何備課
努力上好課是每一位剛剛走上大學講台的年輕教師的心願。新教師們都知道,上課的質量多是由備課的質量決定的。但如何備好課卻不太清楚,怎麼才能讓新教師少走一些彎路,使教學獲得更佳效果,我這里總結了以下幾點,希望能對新教師們有所幫助。
一、心中要有學生。為了使教學切合實際,有的放矢;為了能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必須全面深入地了解學生。了解學生是教育好學生的前提。要了解學生的年齡特點和時代特點;了解他們的學習態度,興趣、需要和思想狀況;了解他們的知識基礎、學習能力、學習方法和習慣等。
在了解的基礎上,還要有研究。在研究後,要做出比較准確的預見。要預見到學生在接受新知識時有哪些困難,預見到他們對自己所開課程的態度、結合教學的內容幫助他們解決那些思想問題等。注意准備對學生進行學法指導,考慮如何幫助學生學會學習,學會思考,學會做人。
二、一定要吃透教材。教材包括教學大綱、教科書和一切教學必需的材料。作為教師要努力做到對所教教材達到「懂、透、化」的程度。意思是對教材所涉及到的內容首先自己要「懂」,弄清楚每個概念和每條基本理論以及他們的來龍去脈。其次是要懂得「透徹」。做老師和做學生不同,我們要在「懂」的基礎上弄清楚哪些是教材的重點、
『捌』 請問要怎麼備英語課英語備課
怎樣備好一節小學英語課(摘要)—新課程英語備課的新思維 一、更新觀念 (一)傳統備課的主要問題 1、強調教師作用,忽視學生能力的培養 2、強調教學的預設性,忽視教學的生成性 3、強調知識傳授,忽視激發情感 4、強調機械操練,忽視綜合運用 5、強調學科本位,忽視課程整合 (二)新課程理念下教師備課的基本要求 1、備課要體現預設與生成的統一 2、備課要體現尊重差異性的理念 3、備課要體現生活化的理念 4、備課要體現課程資源整合的理念:目標整合;內容整合;形式整合;各種資源的整合。 5、備課要體現教學方式與學習方式轉變的理念 (三)新課程理念指導下備課的一般策略 1、開放性教學策略 2、預設性備課策略 3、反思性備課策略 二、具體實施 (一)把握和理解教材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1、了解本單元的教學內容及其與前後內容的聯系; 2、確立單元教學目標; 3、合理劃分課時,初步確立每課時的教學內容; 4、分課時備課。 (二)備課的基本過程: 1、分析教材和學生 2、確定學生學習內容(明確課型:詞句、閱讀、學科融合) 「教師要善於結合實際教學需要,靈活地或有創造性的使用教材,對教材的內容、編排順序、教學方法等方面進行適當的取捨和調整」 (1)明確某一年齡段學生的最基本的語言、知識是什麼。 (2)明確需要不需要。 (3)明確教材的知識體系。 (4)明確某一年齡段學生英語學習的特點。 3、確定教學目標 《英語課程標准》中明確提出:基礎階段英語課程的總體目標是培養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我們在確定每一節課的教學目標時,首先思考的是,通過本節課的學習,學生能做什麼事,在目標表示時用「能……」開頭。 (1)確定教學目標的方面:知識目標、能力目標、情感目標、學習策略、文化意識等。 知識目標:所涉及的是學生的學習內容,以及對知識的理解能力和技能的形成等方面的目標。 即能夠正確聽懂、說出、認讀以下單詞(句子);能夠初步唱出本課的歌謠等。 能力目標:在英語教學中,能力目標涉及的是學生言語技能,就是能用英語做什麼事情。 情感目標:按照課標的要求,所涉及的是學生學習策略、情感態度、文化意識三方面的目標。 (2)確定教學目標的依據主要是: 小學英語課程的總目標;教材中需要學生對規定知識學到怎樣的程度;學生的年齡特點;新舊知識的聯系;學生能用所學語言做什麼事(生活中的真實事情和課堂上的學習事情。) 4、確定教學過程和設計教學方法(寫教案) (1)實施教學過程的策略 A、營造氛圍、調動情感、活躍思維、激活已有的知識和經驗。 B、在有意義的情景下呈現新的語言學習內容。(提供語言輸入、重視理解、建立新舊知識的聯系,為學生吸收和消化新知識作準備)。 C、進行操練,但不是純粹的機械性操練。 D、開展learning by doing。 E、隱性學習和顯性學習相結合。 F、向學生的個人生活和經驗擴展,舉一反三,發揮學生的創造性和想像力 。 (2)教學環節設計: 任務型語言教學過程為三大塊:語言材料的引入;語言練習;語言輸出。 英語教學過程應大致包含以下環節:准備教學(Warming up,brain storm,recycling….) ;呈現新的語言材料(Presentation);語言練習(Practice);語言的實際應用(Proction);小結(Summary) 5、實施教學設計(上課) (1)按照備好的教案上課,不要隨意性太強。 (2)根據課堂現場隨時調整教學設計。 6、總結、反思教學過程 在總結、反思教學過程時依據的是: 1、教學目標 2、課堂實際效果(看學生的反應) (三)教案設計中常見的問題 1、教學目標不夠明確 2、教學難點把握不準 3、活動設計目標性不強 4、活動形式體現參與性不夠 5、活動之間缺乏層次性 6、活動設計程式化,缺乏創新意識 7、知識操練活動量比例偏重 8、聽、說活動多, 體現讀、寫活動少 9、評價方案設計缺乏
『玖』 英語教師如何備課最有效
英語教師如何備課最有效?
【摘 要】 在新課程標准下,英語教師越來越關注如何高效率地備課,本文從三個要素、十二個環節系統地分析了怎樣備課效果最好。
【關鍵詞】 備課三個要素:教材、學生、教師;備課十二個環節:教學內容、教學目標、教學策略、教學重點、教學難點、教材分析、學生分析、板書設計、教學過程、教學小結、學生作業和教學反思
語言學習是一個長期的系統工程,尤其對於廣大中小學生來說,能夠接受系統高效速成的英語教育至關重要。因此,對實施常規教學的英語教師提出更高的要求。例如,英語教學的過程遠非傳統意義上的「教學」,即「教與學」,而逐漸轉變為「教育」,即「教書育人」,對學生進行語言技能、語言知識、情感態度、學習策略和文化意識五個方面進行綜合訓練,強調了三維目標的突出地位——語言技能目標、語言知識目標、情感態度目標(教育部,2001,全日制義務教育普通高級中學英語課程標准(實驗稿)[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如果把教學過程比喻為中央電視台春節文藝晚會的一個精彩節目,那麼備課相當與表演前的精彩策劃。學生通過學習一個教學內容,不僅學會了語言知識,更能感受到情感熏陶和心智的開發和文化意識的提升。
一、備課三個要素之一:備教材——准確把握和合理利用教材
教材包含有語言學習的內容,是語言知識的主要載體,學生的情感態度、學習策略隱含在教材中。教師不僅要准確地把握這些內容,而且要合理地取捨利用,為完成教學目標而努力。尤其在分析教材這一環節,要找到哪些知識屬於語言類,那些是屬於情感態度類,那些是新知識,哪些是舊知識,重點是什麼,難點是什麼,教材要對學生進行什麼樣的情感教育,要告訴那些學習或者焦急策略,有哪些跨文化交易知識。
下面以《牛津英語》(上海版,山西改編)為例,在Mole2 Unit1 Animals I like的學習中,課文中共呈現了以下動物單詞:monkey,tiger,lion,panda,snake,giraffe,cat,dog,rabbit,elephant,zebra。句子共有8句:Do you like cats? No,I don`t like cats.I like dogs.I like cats.Do you like pandas? Yes, I like pandas. 經過分析,確定出教材內容為:本單元以參觀動物園和寵物店為話題,談論自己對不同動物的喜好,掌握如何談論個人愛好的交際語言,發展口頭交際能力,夾生對動物的了解,關愛動物,進而學會談論其他個人愛好。
本單元的教學目標之一的語言知識方面,首先必須掌握的四會詞彙有monkey,tiger,lion,panda,snake,giraffe,cat,dog,rabbit,zebra.語法方面要學會使用一般現在時的一般疑問句進行問答:Do you like …?Yes,I like…或者No,I don`t like…和I like …語言功能是互相詢問對動物的愛好,話題目標是想同學介紹自己喜歡或者不喜歡的動物。
語言技能方面,能聽懂對方的問句Do you like…?,說的方面是自由進行口語交際。讀的要求是能夠讀懂談論愛好的句子。寫的方面是抄寫、仿寫,進而自己寫出有關個人愛好的句子,同學之間互相了解喜好。
教學策略方面,要幫助學生建立交際意識,並且培養主動參與精神,從談論對動物的喜好,拓展到談論對生活中許多事物的喜好。教學重點是Do you like…?Yes, I like…和No, I don`t like…教學難點是部分動物單詞例如giraffe,zebra,rabbit和elephant。
二、如何備學生——真正地去了解學生。
首先了解學生的現有知識水平,對舊知識掌握了多少,存在那些學習需求,存在的學習問題是什麼。這一切都要以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為主線貫穿起來。因此,教案設計中備學生這一環節中,應當充分採用各種手段調動、激發和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其次,教師要用激情去感染每個學生。幽默的語言、巧妙的開場白和誇張的動作,都可以作為教學手段,去激活學生的求知慾。只有充分了解任教年級學生的生理、心理特點才能做到這一點。例如:《牛津英語》(上海版,山西改編)Mole2 Unit1 Animals I like這一課,要充分設計一個主題,如Let`s visit the Beijing Zoo today. We can make friends with some animals. First we know about some of them. 然後利用Do you like…?分別了解學生的不同愛好,此時通過運用不同的語言、體態、輔以滑稽的模仿動物的聲音體態,學生印象會很深刻。要讓學生當主角。可以創設情景,利用小組活動為手段調動學生積極參與。仍以Mole2 Unit1 Animals I like為例,可以教師在每個小組了解一名學生,了解他喜歡或不喜歡哪些動物,再由這名學生了解小組內其他學生,教師選擇綜合表現較好的幾組上講台展示。這樣人人參與,極大地激發例如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教學設計這一環節上,可以先熱身(Warming-up),唱一首chant、rhyme或者song,甚至講一個英語笑話或繞口令,迅速使學生集中注意力。復習導入階段(Leading-in)可以在黑板上畫幾幅動物的簡筆畫,利用學生耳熟能詳的What can you see?I can see a/an…同學生問答,逐步導入新授的動物單詞。教師馬上利用Do you like…?提問,直接導入本課知識點:Do you like …?Yes,I like…和No,I don`t like…,這樣巧妙地導入並且過度到新知識。
在呈現(Representation)階段,教師要板書新句型並且領讀,採用各種游戲化方式讓學生反復練習,並且相互對話。在此階段,要加入聽錄音模仿跟讀這一環節,最後讓部分學有餘力的學生馬上背誦下來。在表演深化階段,教師可以依據課本的Do you like…?Yes, I like…和No, I don`t like…,讓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表達like與dislike。
注意,教師可以隨時穿插一些小游戲,比如:以小組為單位唱英文歌曲或者用英語報數,說錯者要說一個句子。還可以舉行單詞擂台賽,以在一分鍾內默寫單詞最多者為擂主。還有Guess游戲,讓學生猜猜老師喜歡的動物是什麼,有學生用Dou you like…?連續提問,直到知道結果為止。另外,還可以採用師生問答賽、搶答賽、連鎖問答賽、男女生對抗賽或小組對抗賽等。
最後,還要認真關注學生的學習評價,我們傳統意義上的家庭作業就包含其中。可以把學生的作業布置為背誦一段文章,抄寫幾個句子,或者自編一段對話,還可以看圖片寫句子,甚至可以用學生喜聞樂見的圖畫形式表現出來。在作業的時間上,學生既可以在學校完成,也可以在家裡做完。也可以2人或3人聯合完成一份作業。編筐編簍,全在收口,教師不僅要總結每課的知識點,更要在作業布置上匠心獨運,使整個知識系統完整地為學生所掌握。
三、最後談談教師在備課中的注意事項。
教師應當成為師生互動的創造者、交流機會的提供者、師生積極湖動的組織者和學生發展的支持者、幫助者、指導者和促進者(顧紅梅,2008,《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構建有效的師生互動》,《學英語報》)。因此,教師要了解自己的教學特色,本著百家爭鳴、百花齊放的原則,既彰顯自身特點,又要在備課中體現兼收並蓄的特點,汲取百家之長,豐富自己的教案,逐漸形成特色化、多元化、專業化的教案特色。
但是,再詳細的教案也不可能面面俱到,教師應當提前預設教學中可能出現的意外情況,提前設計一些應對策略。應當想想學生會怎樣回答一個問題,可能出現什麼樣的困難,指定備課預案,使課堂教學始終充滿活力。教師備課生成的不是最後的定案,而只能是預案。教學過程不是限制預案的重新生成,而是為了使他更加具有生成的方向性和有效性。
總之,有效的備課是一個復雜的系統工程。從橫向看,要協調處理好教材、學生和老師這三方面的關系;從縱向看,要始終貫徹十二個大的環節,即教學內容、教學目標、教學策略、教學重點、教學難點、教材分析、學生分析、板書設計、教學過程、教學小結、學生作業和教學反思。長期堅持下去,一定會使自己的英語教學走上高效速成的道路。
參考文獻
1、教育部,2001,全日制義務教育普通高級中學英語課程標准(實驗稿)[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2、顧紅梅,2008,《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構建有效的師生互動》,《學英語報》
『拾』 老師如何教好大學英語課
成功的英語課堂應該是多維度、形式多樣,融趣味性、人文知 識性、互動性和時代性一體的。
一、趣味性。
愛好是獲得知識的第一步。學問必須合乎 自己的興趣,方可得益。大學英語課堂上學生接收的語料應當 是生動、有趣、即時的。語料的趣味性和多樣性可以減少學生 焦慮,激發學習興趣。
1、笑話。
平日里會多渠道收集一 些通俗易懂的英文笑話,並利用課前幾分鍾或即時即興的植入 課文講解中。一則鍛煉學生薄弱的聽力神經,二來調節活躍氣 氛,輕松愉快中開始全新的英語探索之旅。
2、故事,寓言。
哪 里沒有興趣,哪裡就沒有記憶。在課堂教學中筆者注重將很多 與文本相關的、具有啟發性的益智小故事穿插其間,以期點燃 學生熱情,深化學生記憶。比如在講解《應用型大學英語教 程》的一篇文章《別讓任何人偷走你的夢想》時,在課文 結束時講了一隻失聰的小青蛙堅持不懈最終爬上高塔登高望遠 的寓言來作為整篇文章的濃縮翻版使得學生印象深刻,既深化 了主題,激發了想像,又升華了感情。在課後討論 「是否每 個有夢想的人都能實現它以及如何將你的偉大夢想轉化為現 實」 時,筆者又適時的將於丹教授講述的關於機遇和「千刀 萬剮才成佛」的寓言來補充總結學生討論,效果頗佳,引起學 生共鳴。
3、歌曲。
在優質的英語教學過程中,合理的利用英文 歌曲,對優化教學情境,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有很好的 促進作用。如果在課堂上教學生唱經典的英文歌曲,諸如雪 絨花,鈴兒響叮當,你是我的太陽等。另外聽歌曲填歌詞也不 失為良策。筆者精選節奏舒緩,吐字清晰的 FATHER AND SON (父親和兒子)來作為素材讓學生填歌詞,既練習了聽力又享 受欣賞了悠揚曼妙的音樂。另外,在講解該書第五單元第三部 分的英語Rhythm(節奏)時,聲樂知識結合,將一些 大家耳熟能詳的簡譜曲調與英語句子對比,深入淺出的探討歌 曲的音符長短,強弱拍與英語單詞的音節長短和重讀、非重讀 的共通性,直觀地展示了英語語言的節奏感和獨有的音樂性。
4、游戲競賽。
設計別致的競賽式小游戲和小測試也不妨一試以 寓教於樂。單詞回譯、句子回譯、單詞接龍、故事接龍、動物 接龍和繞口令和你來比劃我來猜都可進行嘗試。
二、人文知識性。
語言不是孤立存在的,它深深地根植 於民族文化之中,並反映民族的價值觀、信仰、習俗等,所以 語言既是文化的一部分,又是文化的載體。語言和文化相互交 融,語言教學即是文化教學,所以在外語教學中還應挖掘與教 材內容相關聯的更廣泛的語言文化知識。
1、歷史典故,人文 景點。
講授第一節課時,面對大學生活充滿無限憧憬的新生, 筆者首先用英語向他們介紹了當地的歷史典故,名勝古跡,特 色小吃,然後又介紹了大學校園文化,既貼近學生實際生活, 又學到了生活化的表達。人文知識潛移默化得以傳授,何樂而 不為?日常授課中,筆者亦不失時機的穿插該類的講解,並鼓 勵學生去景點旅遊時注意記錄學習中英文對照的景點介紹。
2、 詞彙知識背景。
可以通過語言的各個層面進行文化教 學。譬如在詞彙層面,追蹤溯源,通過了解詞彙的文化內涵來 習得目標語言的文化,使這些呆板的詞彙富有鮮活的生命力。 例如單詞echo(回聲),筆者與學生分享了希臘神話中Echo 女神的愛情故事,echo 已不單是一個無生命的字母組合,一 個深情痴情因愛殉情的美貌女子形象躍然紙上。再比如講解運 動品牌NIKE 時,藉助希臘神話故事中勝利女神NIKE 切入拓展,又與世界盃獎杯大力神杯上NIKE 女神相聯系,課 堂竟是生機勃勃。除希臘神話故事外,聖經也是很理想的材 料,可用來拓展相關詞彙和短語。
3、詩歌。
在講解該書第一篇 課文《別讓任何人偷走你的夢想時》,引用Langston Hughes 的詩歌Dreams 來導入,既貼合中心主題,又朗朗上 口,通俗易記,激發鬥志。在課文講解中筆者亦會 「見縫插 針」。例如提及巴特勒·葉芝時,筆者將其獻給茅德·岡最為 著名的愛情詩When you are old《當你老了》饕餮學生,既 拓展了視野,又增長了文化知識。
4、節日起源。
節日文化是一 種歷史文化,是一個國家或一個民族在漫長的歷史過程中形成 和發展的民族文化,有深刻的寓意。所以筆者會給學生講英美 國家重要的節日起源、特色、儀式等。比如愚人節,情人節, 聖誕節,感恩節,父親節,母親節等。
三、互動性。
在當代外語教學中,學生應該是課堂的主 體,在課堂上具有較大的思考與實踐空間。他們在教師的指導 下自覺、主動地獲取知識。大學英語課堂應增進學生的主體性 以及師生之間積極的良性互動,注重培養學生靈活運用語言知 識的能力。具體地說就是要真正還課堂於學生,通過課堂互動 實現提高課堂效果的目的。
1. 課前Presentation。
課前會讓學生有五到十分鍾的Presentation, 內容可涵蓋英 語學習方法、人文知識,笑話故事,舞台秀等。這樣適度的增 進了學生參與的積極主動性。
2、課堂互動。
讓學生分角 色朗讀課文,角色表演,尊重學生的首創精神。於童心未泯而 又有表現欲的大學生而言,也不失為一小佐料,同時也檢查了 學生的學習情況,可謂一舉兩得。另外不太重要的課文會將全 班同學分小組翻譯,討論,總結。這樣既訓練了學生的語言運 用,又訓練了其思維能力。該形式還有助於學生克服怯場情 緒,增強自信,更好地運用英語與人交流。 四、時代性。Everything changes, only changes never changed (事事在變,唯獨變化長存 )。
大學英語教 學應當增強其時代性。在目前的信息大爆炸時代,大學生們思 想活躍、觀點新穎,他們在掌握了一定的語言基礎之上,更樂 於自由地表達自己的見解,這就要求大學英語教師更新理念, 將英語這門學科的時代特性有效滲透到授課過程中。
2 0 世紀 計算機的出現標志著信息時代的開始。在此大背景下,英語教 學不可避免地要訴諸多媒體教學。筆者會介紹非常棒的英語學 習網站,促使學生發掘網路資源。在課堂上播放豐富多彩的英 文幻燈片,組織學生課下觀看經典英文電影。另外筆者將每月 的網路熱詞的中英文對照版定期盤點給學生。鼓勵學生訂閱中 英文版的手機報CHINA DAILY(中國日報)。每日更新的新聞 播報也解放了學生視野,使學生不脫離社會實際,時時保持對 時政現實的敏感和關注。 總結:筆者深感教學不僅是門藝術,有時更是需要花些 出其不意的小心思。綜上的方法只是「管中窺豹,可見一斑」 之「一斑」。
在教學實踐中,教師除了應該具備扎實的語言 基本功外,還應因材施教,因人而異進行有效教學。在課堂上 充分利用教材的同時,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和精彩的授課藝術 是不可或缺的。總之,大學英語課堂應該是多彩紛呈的世界, 是英語教學與應用的大舞台,只有教師在實踐中不斷推陳出 新,才能使其充滿魅力,成為學生獲取滿足感、教師獲得成就 感的樂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