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英語閱讀微型課怎麼上
⑴ 微型課怎麼上
一、什麼是微型課?
微型課,從內容上來說少,一般只安排一個知識點的講授,從時間來說,因為沒有學生的真正參與,期間學生答疑或活動的時間是節約下來的,所以15-20分鍾是足夠了。它不在乎教學環節的完整性,但課的基本環節如導入、開講、總結,板書、練習、作業,組織教學、評價等要素,在組織者沒有特殊要求的情況下,一般都應該有。實際上,微型課沒有學生的真正參與,教師的活動安排是作為假設來進行的,由下面的評委教師來判斷這個問題及活動的可行性。
二、微型課的基本意義
由於微型課內容上的具體,時間上的短少,所以它更能表現出一個教師教學的基本功和基本教學素養,因此它被用在很多賽教活動中,並且它對於一個教師教學能力的提高有極大的促進作用,這是微型課的基本意義。
三、微型課的注意事項: 1、要注重導入環節
微型課時間短,不允許在導入環節花費過多時間,但不管採用那種方法,都要與課堂教學內容緊密關聯,並力求做到新穎獨到、引人注目。
2、要重視講授線索
盡管說所有的課都要求講授線索的清晰醒目,但在微型課的講授中,更要求盡可能的只有一條線索。在這一條線索上突出重點內容,顯露出來的是內容的主幹,剪掉的是可有可無的舉例、證明這些側枝旁葉。為了講授重點內容,往往需要羅列論據,那麼在羅列論據時就要求精而簡,為此在選擇論據時要做充分的考慮,力求論據的充分,准確,不會引發新的疑問。
3、收尾要快捷
一節課的小結是必不可少的,它是內容要點的歸納、指出和強調,目的使得講授內容的進一步突出。好的總結往往給一節優質課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在微型課的小結中,因為前面的重點內容的講授佔用了較多的時間,此處的要求必須乾脆利落。
4、要區別微型課與說課
「微型課」中心詞是「課」;而「說課」中心詞是「說」。微型課實質上就是一節課,與常態課不同的是:它時間短,沒有學生的真正參與。而「說課」重點在「說」。說目標、說教法,說流程„„都是在「紙上談兵」,是在務虛,不是在上課,是在告訴大家准備怎麼上,為什麼這么上。
5、要心中有學生
在微型課的上課現場,沒有學生。但執教者心中不能沒有學生。微型課的具體教學過程和常規教學是一樣的,也是教師在課堂上展示課堂教學的整個流程。教學流程中的「學生活動」,教師該提問題問,該布置布置,該指導指導,該點撥點撥,該評價評價。這些「過場」都要一一呈現。執教者就要在備課時研究學生,或設想教材所對應的學生群體的狀況,做到「場上無學生,心中有學生」。
6、要有板書
微型課時間有限,但無論常規教學,還是微型課,板書都是必需的。但要注意板書太多,既費時,又顯累贅;板書太少,雖省了時,但也許會造成表意不清,難以取得預期效果。
7、講述人語言要准確,簡明
語言的准確簡明是教學基本功的一個重要方面,而在微型課中由於受時間的限制,語言的准確簡明顯得更為突出重要。在備課的過程中,把自己將要講述的內容結合要說的話語,以及將要採用的表達方式、手勢、表情,其中要注意關鍵字、關鍵詞的應用,能在自己的思想中過一遍,這是很有必要的。
⑵ 如何上好微型課和如何評價微型課
上好一節微型課,首先要備好一節微型課。在備課過程中,教師要在微型課特點、主辦方要求、教材內容與個人素養四者之間尋找支點。根據我的經驗,執教者如能在備課和上課的過程中做好以下三點,就離「上好一節微型課」不遠了。 一、要把握一個特點。 微型課的特點是什麼?套用沈括《夢溪筆談·雁盪山》的一句話。微型課即課之「具體而微者」。翻譯成現代漢語:微型課是形體齊備而規模較小的課。「形體齊備而規模較小」就是微型課的特點。 微型課是「形體齊備」課。微型課是一個完整的教學過程的濃縮。課的基本環節如導入、開講、總結,板書、練習、作業,組織教學、評價等要素,在組織者沒有特殊要求的情況下,一般都應該有。當然,也有特殊情況。有時,組織者出於特殊的培訓目的或考察目的需要,會選取某一兩個教學環節作為培訓或考察的重點。作為執教者要根據主辦方的文件和各種形式的通知、有關領導講話和文章了解主辦方的要求,或根據活動的目的意圖、實際情況、慣例等去推測有關要求,切忌「指東打西」「脫軌」「下路」。 微型課是「規模較小」的課。這里所說的「規模較小」主要是指時間短。一節微型課用時約為一節課的二分之一至四分之一不等。具體多少時間,組織者將根據具體情況(總時間和總人數起決定作用)而定,一般會事先通知。 因為微型課具有「具體而微」的特點,執教者須突出教學重點、難點,須精選教學環節和精煉教學語言,方能在規定時間內完成教學任務。因而,用於教師培訓,更能因此鍛煉教師的教學基本功,用於教師選拔、教學競賽、教師評價更能在相對較短的時間內考察一個教師的實際教學水平、教學基本功和基本素養。 二、要弄清二者區別。 微型課和說課作為教師培訓、教師選拔、教學競賽和教師評價的形式,為人們所喜聞樂見,也特別受到學校和教研部門的青睞。因為,它們可以在有限的時間內,提高參與度,增大容量,提高效率。但微型課和說課是兩種截然不同的形式,切忌把微型課與說課等同起來。 讓我們先從語法的角度做個分析吧,「微型課」是偏正短語,中心詞是「課」;而「說課」是動賓短語,中心詞是「說」。不難看出,「微型課」的本質是課,具有課的基本屬性。微型課實質上就是一節課,與常態課不同的是:它時間短,沒有學生的真正參與。而「說課」重點在「說」。說目標、說教法,說流程……都是在「紙上談兵」,是在務虛,不是在上課,是在告訴大家准備怎麼上,為什麼這么上。這就像設計師介紹自己的圖紙一樣,而上微型課是施工。 三、要處理好三對矛盾。 1.要處理好「有」與「無」的矛盾。 在微型課的做課現場,沒有學生。但執教者心中不能沒有學生。微型課的具體教學過程和常規教學是一樣的,也是教師在課堂上展示課堂教學的整個流程。教學流程中的「學生活動」,教師該提問題問,該布置布置,該指導指導,該點撥點撥,該評價評價。這些「過場」都要一一呈現。只是學生沒有實際作,執教者只是假定學生已經完成、估計學生完成的程度和結果。這種估計是否恰當,這些建立在估計基礎上點撥評價是否到位,要由專家評委做出判斷。所以,要做到估計「恰當」、點撥評價「到位」,執教者就要在備課時研究學生,或設想教材所對應的學生群體的狀況,做到「場上無學生,心中有學生」。 2. 要處理好「多」與「少」的矛盾。 微型課時間有限,課堂教學內容的容量有限,處理好「多」與「少」的矛盾,做到恰到好處,猶為重要。內容過多,未免龐雜;內容過少,未免空洞。「龐雜」則顯重點不突出,「空洞」則顯內存不豐厚。無論常規教學,還是微型課,板書都是必需的。只不過在微型課上「多」與「少」的矛盾尤為突出而已。板書太多,既費時,又顯累贅;板書太少,雖省了時,但也許會造成表意不清,難以取得預期效果。 3.要處理好「快」與「慢」的矛盾。 微型課時間短,更不允許在導入環節「繞圈子」、「擺排場」。導入的方式方法途徑技巧很多,有不少人寫這方面的文章,大家需要可以找來讀,我要強調的是,無論用何種方式方法途徑技巧,都要與課堂教學內容緊密關聯,並力求做到新穎獨到、引人注目。其中,「緊密關聯」是基本要求,在此基礎上的「新穎獨到、引人注目」是獲得好評的必備條件。而「誘發聽課的興趣,誘發探究的慾望,誘發創新的動機……」(不必同時達到,能做到其中之一,就是好導語,就是成功的導入)。才是我們在設計導語、進行導入時,應有的追求。以上主要是講「切入課題要快速」。 下面再說說「收尾要快捷」。一節課的結語是必不可少的。在一節課即將結束的時候,對內容要點來個歸納,是非常必要的,也是不可或缺的。快捷而不拖泥帶水的結語在起到提綱挈領、畫龍點睛的作用的同時,也會給人以無窮的回味和美好的享受。 總而言之,上好一節微型課,需要把握微型的的特點,弄清微型課與說課的區別,還要處理好「有」與「無」、「多」與「少」、「快」與「慢」這三對矛盾。在此基礎上,加上標準的語音、得體的教態、漂亮的板書、對教材的准確把握、對教法的恰當選用等,上好一節微型課,你該有充分的自信了。
⑶ 什麼是微型課,微型課又該怎麼上
一、要把握一個特點。
微型課是「形體齊備」課。
微型課是一個完整的教學過程的版濃縮。
課的基本環節如導入、權開講、總結,板書、練習、作業,組織教學、評價等要素,在組織者沒有特殊要求的情況下,一般都應該有。
當然,也有特殊情況。
⑷ 如何上好微型課
一、要把握一個特點。
微型課是「形體齊備」課。微型課是一個完整的教學過程的濃縮。課的基本環節如導入、開講、總結,板書、練習、作業,組織教學、評價等要素,在組織者沒有特殊要求的情況下,一般都應該有。當然,也有特殊情況。有時,組織者出於特殊的培訓目的或考察目的需要,會選取某一兩個教學環節作為培訓或考察的重點。作為執教者要根據主辦方的文件和各種形式的通知、有關領導講話和文章了解主辦方的要求,或根據活動的目的意圖、實際情況、慣例等去推測有關要求,切忌「指東打西」「脫軌」「下路」。
微型課是「規模較小」的課。這里所說的「規模較小」主要是指時間短。一節微型課用時約為一節課的二分之一至四分之一不等。具體多少時間,組織者將根據具體情況(總時間和總人數起決定作用)而定,一般會事先通知。
因為微型課具有「具體而微」的特點,執教者須突出教學重點、難點,須精選教學環節和精煉教學語言,方能在規定時間內完成教學任務。因而,用於教師培訓,更能因此鍛煉教師的教學基本功,用於教師選拔、教學競賽、教師評價更能在相對較短的時間內考察一個教師的實際教學水平、教學基本功和基本素養。
二、要弄清二者區別。
微型課和說課作為教師培訓、教師選拔、教學競賽和教師評價的形式,為人們所喜聞樂見,也特別受到學校和教研部門的青睞。因為,它們可以在有限的時間內,提高參與度,增大容量,提高效率。但微型課和說課是兩種截然不同的形式,切忌把微型課與說課等同起來。
讓我們先從語法的角度做個分析吧,「微型課」是偏正短語,中心詞是「課」;而「說課」是動賓短語,中心詞是「說」。不難看出,「微型課」的本質是課,具有課的基本屬性。微型課實質上就是一節課,與常態課不同的是:它時間短,沒有學生的真正參與。而「說課」重點在「說」。說目標、說教法,說流程……都是在「紙上談兵」,是在務虛,不是在上課,是在告訴大家准備怎麼上,為什麼這么上。這就像設計師介紹自己的圖紙一樣,而上微型課是施工。
三、要處理好三對矛盾。
1.要處理好「有」與「無」的矛盾。
在微型課的做課現場,沒有學生。但執教者心中不能沒有學生。微型課的具體教學過程和常規教學是一樣的,也是教師在課堂上展示課堂教學的整個流程。教學流程中的「學生活動」,教師該提問題問,該布置布置,該指導指導,該點撥點撥,該評價評價。這些「過場」都要一一呈現。只是學生沒有實際作,執教者只是假定學生已經完成、估計學生完成的程度和結果。這種估計是否恰當,這些建立在估計基礎上點撥評價是否到位,要由專家評委做出判斷。所以,要做到估計「恰當」、點撥評價「到位」,執教者就要在備課時研究學生,或設想教材所對應的學生群體的狀況,做到「場上無學生,心中有學生」。
2. 要處理好「多」與「少」的矛盾。
微型課時間有限,課堂教學內容的容量有限,處理好「多」與「少」的矛盾,做到恰到好處,猶為重要。內容過多,未免龐雜;內容過少,未免空洞。「龐雜」則顯重點不突出,「空洞」則顯內存不豐厚。無論常規教學,還是微型課,板書都是必需的。只不過在微型課上「多」與「少」的矛盾尤為突出而已。板書太多,既費時,又顯累贅;板書太少,雖省了時,但也許會造成表意不清,難以取得預期效果。
3.要處理好「快」與「慢」的矛盾。
微型課時間短,更不允許在導入環節「繞圈子」、「擺排場」。導入的方式方法途徑技巧很多,有不少人寫這方面的文章,大家需要可以找來讀,我要強調的是,無論用何種方式方法途徑技巧,都要與課堂教學內容緊密關聯,並力求做到新穎獨到、引人注目。其中,「緊密關聯」是基本要求,在此基礎上的「新穎獨到、引人注目」是獲得好評的必備條件。而「誘發聽課的興趣,誘發探究的慾望,誘發創新的動機……」(不必同時達到,能做到其中之一,就是好導語,就是成功的導入)。才是我們在設計導語、進行導入時,應有的追求。以上主要是講「切入課題要快速」。
下面再說說「收尾要快捷」。一節課的結語是必不可少的。在一節課即將結束的時候,對內容要點來個歸納,是非常必要的,也是不可或缺的。快捷而不拖泥帶水的結語在起到提綱挈領、畫龍點睛的作用的同時,也會給人以無窮的回味和美好的享受。
總而言之,上好一節微型課,需要把握微型的的特點,弄清微型課與說課的區別,還要處理好「有」與「無」、「多」與「少」、「快」與「慢」這三對矛盾。在此基礎上,加上標準的語音、得體的教態、漂亮的板書、對教材的准確把握、對教法的恰當選用等,上好一節微型課,你該有充分的自信了。
⑸ 怎樣上好一節英語微型課只有15分鍾
把自己面前的桌子,粉筆之類的看成學生就OK了,幾乎跟大課一樣,步驟不能少。專
給你點建議屬:千萬要重視;要有激情;要有好的教態;學生考慮的時間沒有~就幾秒!先說這么多吧,有不明白的問我吧。我剛講過15分鍾的基本功課。
⑹ 高中英語微型課怎麼上,用於面試,求高人指點
您所說的是針對於一節課的內容里的部分內容進行講解。但教學環節不要有所省略,否則會被扣分。導入、授新、鞏固練習、小結、作業一樣都不能少。關鍵是不能慌張。要泰然處之。如果還有疑問,可以再問。
⑺ 微型課如何上
什麼叫做微型課,難道是課程內容少,上課人數少,該怎麼上就怎麼上,如果人少,互動式教學就非常好。可以就一個專題或者問題進行深入的討論。
⑻ 高中英語微型課試講,講語法與講閱讀哪個好得高分沒有學生,只有評委
親 肯定將語法啊 同行 嘿嘿
⑼ 如何上好微型課
它不在乎教學環節的完整性,但課的基本環節如導入、開講、總結,板書、練習、作業,組織教學、評價等要素,在組織者沒有特殊要求的情況下,一般都應該有。實際上,微型課沒有學生的真正參與,教師的活動安排是作為假設來進行的,由下面的評委教師來判斷這個問題及活動的可行性。
二、微型課的基本意義
由於微型課內容上的具體,時間上的短少,所以它更能表現出一個教師教學的基本功和基本教學素養,因此它被用在很多賽教活動中,並且它對於一個教師教學能力的提高有極大的促進作用,這是微型課的基本意義。
三、微型課的注意事項:
1、要注重導入環節
微型課時間短,不允許在導入環節花費過多時間,但不管採用那種方法,都要與課堂教學內容緊密關聯,並力求做到新穎獨到、引人注目。
2、要重視講授線索
盡管說所有的課都要求講授線索的清晰醒目,但在微型課的講授中,更要求盡可能的只有一條線索。在這一條線索上突出重點內容,顯露出來的是內容的主幹,剪掉的是可有可無的舉例、證明這些側枝旁葉。為了講授重點內容,往往需要羅列論據,那麼在羅列論據時就要求精而簡,為此在選擇論據時要做充分的考慮,力求論據的充分,准確,不會引發新的疑問。
3、收尾要快捷
一節課的小結是必不可少的,它是內容要點的歸納、指出和強調,目的使得講授內容的進一步突出。好的總結往往給一節優質課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在微型課的小結中,因為前面的重點內容的講授佔用了較多的時間,此處的要求必須乾脆利落。
4、要區別微型課與說課
5、要心中有學生
在微型課的上課現場,沒有學生。但執教者心中不能沒有學生。微型課的具體教學過程和常規教學是一樣的,也是教師在課堂上展示課堂教學的整個流程。教學流程中的「學生活動」,教師該提問題問,該布置布置,該指導指導,該點撥點撥,該評價評價。這些「過場」都要一一呈現。執教者就要在備課時研究學生,或設想教材所對應的學生群體的狀況,做到「場上無學生,心中有學生」。
6、要有板書
微型課時間有限,但無論常規教學,還是微型課,板書都是必需的。但要注意板書太多,既費時,又顯累贅;板書太少,雖省了時,但也許會造成表意不清,難以取得預期效果。
7、講述人語言要准確,簡明
語言的准確簡明是教學基本功的一個重要方面,而在微型課中由於受時間的限制,語言的准確簡明顯得更為突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