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高中生英語怎麼學英語
㈠ 一個正准備去美國上學的中學生,怎樣才能學好英語
我自己英語復學的並制不好,主要是楓葉國有大環境,混了幾年喝高了能跟人瞎聊幾句而已。上課勉強跟得上,考試能及格,能按時交essay。寫作就是語法,詞彙,高級詞彙。大量閱讀原版報紙雜志吧。一點點分析積累。多寫,最好有母語者(還得是專業的)幫你修改。聽說沒有環境的話,只能找個現代,都市,生活化的美劇,多聽多背多說。有條件還是得真人(母語者,會中文更好)練習,盡可能把意思表達清楚。口音發音反而不那麼重要。聽說讀寫也就這么多了,單詞量是一切基礎的基礎。還有就是用語言環境進行語言思維的培養。
㈡ 怎麼學英文,達到像美國高中生英語水平
如果單純論 書面語 語法 句型這些學術性的,同一樣的一份中國普高英語考試,中國的英語比老美高中生還厲害,考試不一定考的過中國人。
㈢ 我要在美國上高中 請問美國中學生喜歡些什麼東西 我怎麼學英語
呵呵~ 你在哪個州呢?我現在也在美國上高中呢~
我在Michigan的Troy~上Troy High.
不過我才是,這個暑假過完了才是10年級~
美國中學生喜歡的東西五花八門,要看人而言了。有些正派點的喜歡樂器啊,讀書之類的(很多人都會樂器的);
不過大多數美國人都很高傲,我一開始在這里上學的時候沒有一個人理我,幸虧這里中國人多,要不然可就慘了.
還有一些就是喜歡談朋友啦,在走廊上隨處可見手牽著手的情侶們。
還有很多美國學生喜歡那些搖滾朋克音樂,每天都會戴個耳機聽個沒完.他們很喜歡發簡訊,不過我這個學校是不準帶手機的,老師看見了都回會沒收。
不過電子詞典一類的東西還是可以帶的,Mp3頁沒事。只要看你上哪一門課,有些老師不喜歡學生上課聽歌,也有英語老師不讓學生用電子詞典的。因為他們要訓練學生運用英語。
至於學英語嘛~ 不用擔心的,我只來了3個月就可以和他們簡單交流了。一開始我是什麼都不知道,等於兩眼一摸黑.-_-...可是現在就好多了。
而且學校里都有ESL就是English Second Language的辦公室。專門幫助外國學生的老師,學生都在裡面。我這個學校里中國人是最多的,還有一個中文老師,所以不用擔心的。不知道你那邊是怎樣的?~
還有,美國的數學都很簡單。我現在的年級等於國內的高一,可是他們居然還在上因式分解這種東西。有些美國學生很笨的,我班上20個人,大部分連一元一次方程都還解不清楚呢~
只要多看看書,查查字典,還有記得大膽些,多跟美國學生主動交流;回家還可以多看看電視啊,聽歌之類的,習慣用英語,就好了~
㈣ 美國高中英語課怎麼上(轉貼)
我在美國高中的第二年,也是高中最後一年,終於和同年級的同學坐進了同一個英語課堂。私立高中的英語課和美國大學英語課設置類似,同一等級的課程分成很多專題,學生可以根據興趣自己選。莎士比亞、戰爭文學、存在主義、詩歌和小說寫作……一眼掃下來,若不是親眼在課表上看到,很難相信這是高中英語教授的內容。
害怕自己眼大肚子小,我選了一門看上去比較淺顯的主題為「文學中的物質主義」的課程,老師是我宿舍樓層的舍監(很多美國私立高中的老師和學生一起住在宿舍),有個七八歲一頭金毛的可愛兒子,平時總是笑眯眯的。然而在開課前,學校臨時發現她的課程時間排不進我的課表,於是將我分到另一門課里。課時是每天下午讓人昏昏欲睡的第六節,課名叫做「自白式記敘」。
在Deerfield的兩年,與跟在美國求學的這七年一樣,令我最難忘的經歷總是來得陰錯陽差,而經歷的過程常常有如一場艱難的長跑,站在起點時往往並不會帶著歡欣鼓舞的心情。
第一天的課程結束後,我找到老師,告訴他我一點都沒聽懂他關於詹姆斯·喬伊斯作品的講解,然後沉默地等著他開口,勸我換到別的班級。
Dr. Driskill有一頭花白的頭發和雪白的絡腮胡,年齡似乎在五六十歲,具體歲數難以估計。他摘下眼鏡,看著我靜靜思考了一會兒。「我晚上會在英語教學樓一層的大書房看書,」他若無其事地說:「我們可以聊聊。」
晚上八點鍾,我來到英語教學樓,大書房的門半開著,高高的天花板下,棕紅色木壁前懸掛著一圈歷代校長的畫像。Dr. Driskill坐在房間正中央一張長木桌的盡頭,看到我微微點了點頭。
我一本本地列出來。有《殺死一隻知更鳥》、《麥田裡的守望者》、《紫色》、《老人與海》等。在英文文學里,每一本都以文字簡明出名。而這學期Dr. Driskill課表上的書則艱深晦澀,又帶著濃重的時代背景,似乎每一本都是這些書的反義詞。
聽了這個單子以後,Dr. Driskill出乎意料地看上去很滿意。用不疾不徐的語速,他開始解釋這學期要讀的書:喬伊斯的《一個青年藝術家的自畫像》的主人公其實和《麥田裡的守望者》中的霍爾頓帶著類似的困惑,都是渴望能夠掙脫身邊生活禁錮的年輕人;康拉德的《黑暗之心》和《老人與海》一樣,描述的都是主人公為了追尋某物而踏上的遙遠征程;莫里森的《寵兒》則反映和《紫色》類似的社會話題:美國歷史上的黑人在社會歧視下做出的掙扎;《洛麗塔》,他頓了頓,可能是唯一一部比較大的閱讀挑戰,不過——我至今記得他的表情,雙眼微微瞇著,好像單提到小說的名字就把他拉回到了那些令他著迷的詞句間——「太值得一讀了」。
第二天,我回到了Dr. Driskill的課堂,或許是由於他對我的「閱讀恐懼」漫不經心的態度,或許是由於他在文學作品中的牽線搭橋使那些「面目猙獰」的書變得不再高不可攀,或許還有其他說不清的原因。總之,在那個學期的每天下午兩點鍾,在英語教學樓的二層的一張圓桌旁,我和十幾位同學一起穿越時間和空間,窺探了一位又一位英文作家私密而引人入勝的「自白式記敘」。
Dr. Driskill帶著我們分析一本書,如同在用天文望遠鏡和顯微鏡快速切換著輪流審視作品。時代背景、作者生平和文學流派的介紹為我們勾勒出理解作品的大框架,逐字逐句的審讀和關鍵詞的分析幫助我們理解作者字里行間的藝術。一節課有時一掃幾百年的美國歷史,有時辯論幾句對白中體現的人物性格,很有大學課堂不拘一格的風格,一路聽下來非常過癮。而考試的形式往往是建立在整本書之上的當堂小論文,不會為平時的課堂教學加上框框,因此一本書十位老師可以教出十種風格,而同一位老師每一年的授課內容也會根據自己的心得調整,不盡相同。如同俗話說的:「一千個讀者眼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
中國的語文課堂以課文為單位,老師習慣指出大綱上列出的詞句,帶領學生按部就班地分析:我記得在北京高中時,老師曾花了半節課的時間為我們講解《孔乙己》的最後一句,應該如何理解「大約孔乙己的確死了」中「大約」和「的確」的沖突。所問的問題也大多已經暗示著標准答案的方向,比如:「孔乙己的悲劇反映了當時封建科舉制度怎樣的特徵?」而Dr. Driskill的課堂上則是另一種風景。他常常在每節課開頭隨意問:「那麼,大家對上一周的閱讀感覺如何?」然後靠回椅子里,聽學生七嘴八舌的看法。討論如同前行的船隻,由學生的興趣和臨堂辯論產生的激流推進,而老師僅偶然拋出幾句評論來推動討論,使船隻不至於偏離航道太遠。
Dr. Driskill從不害怕提出一些對十六七歲的學生聽來高深抽象,無邊無際的問題。在講解《一個青年藝術家的自畫像》時,他鼓勵我們探討「主人公對藝術的看法和對宗教、家庭、學校、祖國的看法有哪些區別?為什麼他會在藝術中尋求解脫?」他也從不避諱聽上去有些離經叛道的問題:「《洛麗塔》整本書是否包含了任何道德教訓?作者有沒有打算通過這本書傳達任何道德教訓?」久而久之,雖然讀書仍要翻著字典,我對這些問題慢慢不再懼怕,也不太擔心自己答案的片面和幼稚,畢竟最終的答案總是在大家的你一言我一語當中慢慢成形,而許多問題最後總是沒有答案的。
盡管每次的閱讀只有短短幾十頁,課堂上幾十分鍾的討論卻往往不能窮盡其中豐富的內涵。於是,在每周二Dr. Driskill晚上在宿舍值班的時候,我常常造訪,在一棟低年級男生宿舍樓一層的公共客廳里,周圍十四五歲男孩打鬧嬉笑聲中,和他繼續探討課上沒有聊完的話題。
在這些談話中,我和Dr. Driskill有時會躍過書本,聊到各自的生活。他是愛爾蘭裔美國人,大學上到一半,徵兵被徵到了越南戰場上,曾在那裡擔任了好幾年飛行員。回到美國後,在加州伯克利大學讀了文學博士,開始了當老師雲游四方的生活,在義大利、香港、日本、西班牙的國際學校都曾當過英語老師。或許也正因為這個原因,他為我們布置的閱讀書籍中,有愛爾蘭裔代表作家喬伊斯,有以寫越戰小說出名的Tim O』Brien,也有幾位以英語作為第二甚至第三外語創作的作家。
正如在課堂上,我學著在每本書的語句和片段中捕風捉影,揣摩作者的意圖,通過Dr. Driskill布置的書籍,也可以閱讀出他的思考、信仰和一生的閱歷,以及一些他從不願開口談起的回憶。
最後一節課,Dr. Driskill背著吉他,拿著一罐雪碧來到教室。「其實我根本不愛喝汽水,」他乾笑了一聲,啜了一口雪碧潤潤嗓子,撥動琴弦,開始演唱他為越戰當中死去的士兵兄弟們創作的歌曲。教室安靜得出奇,只有窗外樹葉沙沙的響聲。我努力捕捉他的歌詞,但在吉他的伴奏下,很難聽懂。甚至比第一節課上,他關於詹姆斯·喬伊斯的講解還難聽懂。
然而我仍滿心感激。Deerfield是我所接觸過校規最嚴格的學校,生活中處處是條條框框。然而在課堂上,學校卻給予學生完全的信任,天高任鳥飛,相信不諳世事的我們也可以吸收文學世界中的精華。對我的自我懷疑,Dr. Driskill漫不經心的態度如同一支鎮定劑,因為他也同樣相信,哪怕借著磕磕絆絆的英語,一位土生土長的中國女孩也一定能夠以自己的方式讀懂西方文學巨匠們的「自白」;而通過這些文字,以及他的琴聲歌聲,她也能夠理解一位足跡遍布世界的越戰老兵的「自白」。
或許正如同他說的,這一切都「太值得一讀了」。
高雨莘是自由撰稿人,現居北京。
㈤ 美國中學生學什麼外語、
美國人學的外語語種特別多。在美國中小學,中文與法文、西班牙文等8種外語並列回為美國9大外語教學答項 目。 也許要根據學生資質不同自己選修外語,以及根據學生想要出國的國家來決定的,還有就是學生對學習語言 國家文化的喜愛,現在越來越多的美國學生開始不斷的了解中國,中國五千多年的光輝燦爛文化也成為美國 中學生的喜愛,中文也成為越來越多美國中學生所選修的外語之一。 第一次回答,自己寫的,不好請見諒。
㈥ 在美國如何學好英語
這是最難的!很多人都說出了國外語就棒棒的啦!那是少數人能做到的專,對多數來說,是胡說八道!屬在美國要學會英語,學好還早呢,必須做到全部時間一個漢字不用!特別是那個叫做大腦的玩意兒!一天16個小時不睡覺,只有4個小時接觸英語,而接觸英語時那個大腦卻還在拚命思維漢語,或者找漢語翻譯,請問,英語好的了嗎?哈哈。
㈦ 在美國怎麼學好英語
既然你到了美國
就應該大膽地和美國人交流
不管遇到什麼情況都要開口說
過個半年
你的口音就沒了
並且說話如泉水一般湧出
盡量營造英語環境
不要看什麼長城中文衛星電視之類的節目
久而久之你的
英語口語水平就會更上一層樓的
我就是這樣的
㈧ 美國人怎麼學英語
環境影響,就像中國人學漢語一樣
㈨ [轉載]美國高中英語怎麼上
楊蘇琪 我們亞洲人來到美國的第一年是很難和本地人一起上英語課的。就像和新來的外國人一起上中文,一起寫作一樣,基本上是無法完成的。所以學校專門有老師為我們亞洲人設立的課,叫ESOL (English for Speakers of Other Languages),非英語為母語的人學的課,非常好,極其有針對性,我們班有是十一名同學,都是亞洲新生,一年後便有能力和美國人一起上英語課了~!我現在就給大家講講美國的英語課~ 第一個學期的上半學期,雖然大家都考過TOFEL和SSAT(我沒有),但是英語水平還是很差。所以我們讀一本書叫《珍珠Pearl》,斯坦貝克的,非常好,推薦想到美國的同學看!我們考了閱讀考試,我考了80%,但是自己並不覺得差,因為有時候國內80就是高分了嘛,誰知道在美國只有B-的份……打擊啊打擊,我在國內也是個優秀的學生啊,什麼時候拿過B-啊……第二次考的時候,我拼了!晚上復習了至少8個小時,查了所有的復習資料,她可能問的問題全部准備了…..97% A+!同時我們在重新學習時態,語法。包括現在時present tense,過去時past tense,將來時future tense,現在、過去、將來完成時present, past, future perfect,現在、將來、過去進行時progressive,過去將來完成進行時,還有對應的被動語態 passive….很多人問我美國人怎麼學語法,答案是,他們生來就會……但是老師有專門教亞洲人的方式。她就像國內的老師一樣,給你畫橫軸,講解時間段,時間點,但是她身為本地人,有自己不同的理解,上課也更加註重口語。她會讓你口頭用一個時態造很多的句子,不對就糾正,這種方法非常有用,學得非常快。下課後的作業就是利用語法造句,寫自然段,她給你改。剛開始她要求你把所有的動詞和她的要求都畫出來,提醒你注意時態。她發給我們的時候,滿篇紅…………一個句子她能改出三個以上的錯誤!包括標點我並沒有誇張,我現在看我剛開始的作業都會覺得很好笑。漸漸地,一個半月後,紅色逐漸退去……她會要求你盡量少用Be動詞和There,It』s之類,因為太弱~我現在看我剛開始的作業都會瘋掉,全篇的Be東西和It is,不能想像。我們的語法考試很難,我根本分不出來什麼時候該用什麼,和做練習的時候很不一樣。不過我現在的水平做國內的單選,高考還是更難的考試,正確率是100%。 我們上半學期還寫了大作文,題目是夢想。用不同的時態寫你過去現在將來的夢想,聽起來簡單,但是老師極為嚴格,不僅要把她要求的語法都用上,還要過渡句,語句沒有錯誤,句型多,單詞多,有好的主題思想,不能寫的一點連貫性沒有,就是隨便的三個夢想。有一個同學寫的很好,她的主題是她有過很多夢想,但是都有各種各樣的原因失敗了,從而把三個夢想整合在了一起。我寫的是我很喜歡和人說話,當相聲演員(根本翻譯不出來…),英語老師和數學家。每篇文章都會和她討論上3次,第一次看你的內容,給你建議,比如說主題不突出,Be動詞過多,需要過渡句,並告訴你解決的方法。第二次,再次和她約時間,她會給你指出一個自然段的很多語法錯誤,然後自己改剩下的。第三次就是讓她看看改後的效果,提出最後的改正。在這期間,我們自己起碼大改過5遍以上,最後定稿和初稿完全不同,好太多了!我們的大作文一般是兩頁,700多字。然後兩周後作文就發回來了,我的分數是B+/A-,已經非常高了,學姐跟我說過她的這篇作文拿的是B-………老師給我的評語是Be動詞太多,要用強的動詞代替,過渡要加強。作文發下後,我還會再找她一次,讓她指出怎麼改正她評語說得錯誤,這樣對我來說才算是一篇作文完了。 這周我接著講我們新生的英語課。到了第一學期的下半學期,我已經具備了較好的英文聽說讀寫能力,老師上課講的東西已經完全能聽懂了,但能聽懂不一定就能出好成績。老師給我們講5個短篇小說,留下關於文章理解,語言運用的題目,基本上和國內的語文閱讀相似啦。比如說,這句話有什麼意思作者為什麼要用這句話他是個什麼樣的人有什麼證據證明暗喻是什麼這個比喻句有什麼作用這個景物描寫表達了什麼情感之類的。不要以為英語沒有這些東西,語文好的同學還是很佔便宜的~像我這樣語文只是分數較高的,答起來就沒有那麼得心應手。我們班有個語文好的同學 Sophia,答題的長度是我的兩倍….我每回寫三句話就覺得差不多了,【憋】不出來了,但是她還是在不停的寫。 我剛開始覺得美國老師的答案應該沒有中文那麼死板,語文閱讀一就是一,沒有這個詞就不得分,自己的理解再天花亂墜只要和答案不沾邊就沒用。我嘗試了三次自我講述自認為合理的理解,被老師改的滿篇紅後,我放棄了。這里舉幾個滿篇紅的例子。think about the literary term in this sentence (分析修辭手法)what is your central meaning(中心思想)what is her personality (人物性格分析)我還「參觀」了那位語文大神(Sophia)的答案,老師寫的都是good, great, excellent, 我郁悶了,原來她就是把國內那一套整整齊齊的翻譯成了英文,把詞語像什麼「生動形象」「栩栩如生」「對生活的熱愛」「xx修飾了xx表現了xx」「從她的xx方面透露了她的xx」。美國老師也喜歡中國標准化的答案(我們一代一代語文老師智慧的結晶),按照每個點,你的理解,分析能力打分。了解到這點之後,我老老實實的把我的答案寫的又長又「標准」,果然考試拿了90%,所以美國這種類型的閱讀,中國人還是很有優勢和「天分」的…… 同時在很好的掌握了時態以後,語法方面我們開始學習了句型。不是像培訓機構那種讓你背句型,而是寫上無數篇作文給它練會,提筆就來……。有副詞從句(adverb clause)就是because之類的,和 形容詞從句adjective clause,就是which之類的。聽起來很簡單但是其中有很大的學問,加入更多的句型讓你的文章更加漂亮,更加美國。光這么說大家肯定不明白,那我就舉幾個例子吧。I always eat dinner before I go to sleep. 很簡單正確的用法,我相信這就是大家平常寫的東西,但是很不本土。就像國外學中文的同學寫「我經常吃晚飯在我睡覺之前」,裡面有兩個「我」,雖然通順,但是不夠華麗。我們可以改成「我經常吃完晚飯睡覺」(只是舉個例子,沒舉好,可能是native speaker的原因……造不出錯誤的句子) I always eat dinner before going to sleep. 這樣的句子用在寫作里就「美國」多了。Which 也是千變萬化。Beijing which is my hometown is a beautiful city. 這是我剛去美國的時候寫的句子,有一個which和兩個be動詞(極其不鼓勵),像真正的美國學生的作文,是基本沒有be動詞和which的,他們用巧妙地手法轉化了。現在我會用Beijing, my hometown, a charming (把beautiful換掉,太弱) city, lies in the northern China.然後老師會教你怎樣使文章更通順,用過渡詞(transition words)。在老師整理的表格中,我挑了幾個舉一下例子,表對比whereas, in contrast表轉折, however, nevertheless, nonetheless表因果, consequently, as a result, therefore表原因because, since, as, inasmuch as, although, in spite of, even though, despite表更多, in addition to, additionally, moreover, not only but also等等等等。 在以後的博文中我會繼續按順序介紹我們在課上學的內容,有可能的話,我願意讓大家看我的作文,剛到的時候和現在的,第一稿和最終稿的區別,具體的感受一下。第三學期的上半學期,學校為國際新生組織了一周時間去華盛頓旅遊。我們基本上把旅行社能去的地方都去了。重點是美國歷史的學習。參觀回來後老師要求我們寫作文。Analysis + research是我們英語課最主要的作文類型,就是分析加上網查資料。作文要求是選一個地方,通過各個方面介紹它對美國象徵的歷史意義。就像你說自由女神不能光說他自由,你得說她的歷史對美國有什麼影響,她的造型怎麼怎麼樣,代表了什麼什麼。 聽起來沒什麼吧?上網上搜就好了嘛。但在美國這是當之無愧的抄襲。上網查資料是讓你理解它有什麼樣的造型,高度,大小,可以適量的看別人對象徵意義的解析,不過大部分的事都要你自己想出來。老師看的是你的想法而不是別人的。你可能會想說,老師又不知道這是不是我的,聰明的美國人早就想好了,他們對資料的注釋有特殊的格式,不僅要網站或書的名字,甚至還有作者名,出版社,出版時間。只要是看了別人的東西以後再想到的,就必須注釋,更不用說盜用或改用原句了。這種情況在英語課上是每天都會出現的,英語作文有60%都是這種類型的,國內的廣大同學小心了……. 我決定寫林肯紀念館。簡單了解之後,我確定了我的主題,「林肯紀念館象徵了美國的自由和統一,影響深遠,」(每篇作文必須有中心,不能什麼都寫),於是我上網查他的資料,這是最費功夫的。你想想你瀏覽信息量大的中文網站都不願意看下去,更不用說英文了,一打開全是紀念館的介紹,滑鼠滾了很多次都不到底,長得嚇人。你不僅要把他們吸收進你的腦海中,更要篩選有用的信息支持你的論點。光research我就花了5個小時,不停的點,看,過濾。最後我找到了格式的論點:
林肯在南北戰爭中解放了奴隸,統一了美國,看,多好~紀念館的36根柱子代表了那時候的36個州,多統一~
裡面兩邊刻著林肯的兩次演講,演講的內容就是解放奴隸~
紀念館的四面都有出入口,代表自由的精神~
整體是白色的,庄嚴肅穆,很統一吧~
馬丁路德金曾在紀念館的台階上發表過「我有一個夢想」,解放黑人的演講~ 怎麼樣,其實很多內容都是我看了網頁以後硬扯得,乍一看根本和我的自由統一不沾邊,但是美國人的愛好就是讓你把這些隨機的東西組合起來,用你的話告訴他們這個非常牽強的論據是多麼強有力的支持著論點……..但美國人管這個「牽強的」、以前沒有人寫過的東西叫你自己的思想……….舉個例子吧,你想證明一個性感女星很聰明,你可以寫因為她可以擺出「S」形,「S」有「Smart」的意思,所以她很聰明(這個例子有點……但是它瞬間出現在了我的腦海……很好的詮釋「自己的思想」這個定義………..)……………. 有了自己的論據之後,我寫了開頭介紹他的地位,歷史意義,引出論點,然後是兩個自然段,一段寫紀念館的建築風格體現了自由和統一,一段寫了林肯解放奴隸和馬丁路德金演講,最後把兩段話一總結,重申論點,結束~
這篇文章我前前後後花了超過18個小時,查資料,寫草稿,第二稿,改語法,再改語法,最終稿。我拿了班裡最高分~A-/A~,平均分大概B/B+吧……..哈哈哈 下周我會接著「林藻君….」,幫助大家更深的了解莎士比亞,幫助國內的同學盡早接觸、熟悉這個萬惡的人…….要知道10年級生一整年的英語課都是莎士比亞……………………. 中國首家VIP學生海外管家--i西遊
答:不少家長對出國留學中介服務稍微了解後發現,很多中介保證錄取的學校不僅資質差,校風差,更存在不安全隱患。但是因為不少學生家長對美國學校情況不甚了解,網上資料良莠不齊,想出國查看學校也苦於語言和對當地情況的不熟不能成行。我們在深切了解國內學生家長需要下,提供了VIP海外託管服務:
第一重服務 VIP全程帶看、考察學校
我們提供您具有良好教育背景的在美華人陪同家長考察美國學校,讓家長對學校有個感性和理性結合的了解,防止孩子選錯學校,貽誤終身。並且我們提供尋找優秀、有素養的寄宿家庭服務。
第二重服務 VIP海外監管服務
很多學生赴美都選擇私立寄宿,但即使如此,學生在美國獨立生活和學習,總會碰到很多意外的問題,我們提供赴美後的監管服務,學生有生活需求,緊急情況,或者過節出行都可以和美國公司代表聯系,提供專業和可靠的服務,而家長在國內也有了一個中間監管通道,不再因語言不通而導致的困擾和擔心。除了全程監管和照顧學生,設有24小時緊急聯系熱線。同時,我們提供協助選課和課業指導,製作每季學生成績表現報告,提供社區服務活動。
㈩ 去美國留學怎麼學英語
作為走過你這個階段的過來人,首先應當端正你的一個錯誤觀點:「現在學校這種教育方式學英語去美國完全沒用」是很不對的。難道你認為天天張口就「Whatthehell...」就算地道了嗎?既然你要去美國讀大學,而非勞務輸出,那麼你就應該使用一套符合你的社會地位的語言。作為高等人才,語言中的修辭、語法,甚至很多表述方式都是體現你身份的標志。首先把高中英語學好,有精力就背背CET4、6的單詞,有了這些基礎,再開始准備SAT和TOEFL,上個培訓班,認真學學,很容易搞定的,就是吃不吃苦的事了。
不過如果你家水很深的話……這些就統統沒用了,直接辦護照簽證出去就行了,到了美國,那種環境逼著三個月內怎麼地也能說出一口流暢的英語了。別給祖國丟臉就行了。
再有,這么復雜的問題,本來應該能寫很多東西的,可竟然一分都不給……那就說到這里,你好自為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