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英語課件使用說明怎麼寫
❶ 我是一名高中的英語老師,現在上課常用到課件。所以想下載一些。
最好還是用搜索引擎找
❷ 怎樣上好高中英語優質課
一、 評價一節英語課是否一節優質課,本人認為主要從以下幾方面去衡量:(一)課堂過程有沒有體現現代教育理念和《英語課程標准》的原則。1.教學中有沒有體現到教師幫助學生學好「共同基礎」和滿足「不同需求」。2.有沒有營造良好的課堂教學氣氛。3.有沒有關注學生的情感,提高學生的人文素質。4.有沒有培養和發展學生的學習策略和自主學習能力。5.有沒有在教學過程中關注到學生所取得的成績進步,學習態度和參與程度,發現問題及時解決。(二)課堂有沒有充分利用多媒體CAI課件進行教學活動。《英語課程標准》中明確提出教師在實施新課程的過程中「要轉變教育教學觀念,以適應新課程提出的新要求」,而多媒體CAI 課件教學則有三點優越性:1.符合推行素質教育的要求。2.符合教學評價原則。3.符合教師教學改革的要求。教師是先進文化發展方向的先行者,必須「與時俱進」。因此,一節優質的英語課應該科學合理地使用電腦課件。(三)課堂准備是否充足,內容是否充分,節奏感是否強,是否高效輕松。(四)教學與應試是否達到和諧統一,即學生專業上是否有收獲,能力上是否有提高。二. 怎樣備好一節優質課。1.「吃透」教材,搜羅教輔。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備課應是以每個Unit 為單位,在集備之前每個教師都應先自行通讀單元的全部內容,找出重點、難點。搜羅同步的Language Power 練習,以及如《English Weekly》等教輔資料上的內容,以便做到集備時的心中有數,上課時就會胸有成竹,有的放2.集體備課,網羅篩選。 集體的智慧是驚人的,三個臭皮匠可賽諸葛亮,世界指明快餐業麥當勞和肯德基的成功和穩步發展是因為裡面有一批專門負責市場研究與拓展的智囊團出謀劃策的結果,一個人無論如何也不可能取得如此輝煌的成績。備課也一樣,必須有同備課組的成員一起動起來,眾說紛紜,各抒己見,自己才會括然開朗,如獲珍寶。但也必須對各教師的教學建議作出適當的篩選和整合才能形成自己的教學設計。3.廣泛搜集素材。 隨著時代的步伐,學科間的縱向橫向聯系不斷緊密,對學生和老師的綜合素質不斷提高,英語科的涉及范圍更是天文、地理、生活、工作、政治等各個領域。《高中英語標准》明確提出「教師要鼓勵學生通過體驗、實踐、討論、合作和探究等方式,發展聽、說、讀、寫的綜合語言技能,要創造條件讓學生能夠探究他們自己感興趣的問題並自主解決問題」。因此教師必須有一定的素材信息搜集能力,在課前廣泛搜集相關的圖片、文字、動畫、錄音、視頻等資料,以便為學生創造學習條件,同時也要求學生在老師的指導下學習搜集素材,以培養這方面的能力。4.突破重點、難點,研究教法。 每個單元每篇課文都有它的重難點,教師必須准確把握,並適時聯繫到高考題上面來,搜集近幾年相關的高考題目讓學生高度重視起來,使學生不但看得見,還摸得著。由於英語課基本上是脫離了語言環境的外語教學課,那麼如何依託有限的教材和環境,最大化地讓學生受益,那就要在課文材料上不斷加工擴展,而這個加工的過程要求的是學生自己去探索、體驗,由學生去完成,教師把握好自己的角色定位,做好一個指導者、幫助者,而不是一個包辦者。所以創設的學生活動也必須大大多於老師活動,讓學生不但學會主動學習,而且能夠享受學習的樂趣和過程,正好這個過程就為老師對學生的形成性評價生成了條件。5.精心准備教具,精心設計課件。 作課件前先要就本節課的需求進行分析,因為多媒體課件並不是適合所有教學內容,因此選擇合適的課題相當重要。其次是素材收集,聲音、動畫和圖形這些基本素材是課件不可缺少的部分,教師既要學會從互聯網上收集素材,也要適當學習自製素材。根據英語專業CAI 課件製作原則,在課件設計時要有針對性、交互性、簡潔性、藝術性等四大原則。三. 如何上好一節優質課1.更新教法。要把過去的「五步教學法」(即Revision Presentation Drills Practice Exercises)轉向任務型教學法,所謂任務型教學法,就是以學習者完成某些任務的形式來組織教學活動,要求學習者在學習過程中應該操作和執行哪些任務,就好象我們現在使用的北師大版新教材,一開始就是 Warming-up, 接著就是 Listening , Speaking 等,都要求學生完成一定的任務。這個任務型教學法突出了學生是主體;體現了主動的、積極的、參與式的、互動式的學習方式。2.創造開放、和諧、互動的語言氛圍。 教師應突破教學設計的程序化,採用互動的教學模式、開放的學習方式,更要放下權威的架子,以一顆寬容之心,一種多元的意識,向學生學習,允許學生有不同的觀點,傾聽學生的獨特感受。其實,每個學生都是很豐富的信息源,關鍵在於我們的老師如何挖掘、駕馭和利用。要讓學生時時感到他才是課堂上的主人,師生共同為外語課服務。3.展示真實、生動的教學情景。語言學習講求在真實的情境中進行,因此教學情境的設計應提供給學生明確真實的語言信息,使學生在一種自然、真實或模擬真實的情境中體會語言,感悟語言的功能。4.給學生創造參與交際的機會。語言習得研究的規律表明:學生參與程度與提高語言熟練程度成正比,當學生用英語積極地參與交際時,語言也被掌握了。因此,我們的老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注意引發學生參與,促進學生參與,鞏固學生參與,並保證學生參與的時間(學生參與活動的時間應達到全堂課的三分之二或五分之四)和空間,使學生在整個教學活動中進行主動參與、全員參與、全程參與,進而達到激發學生主體意識,發揮學生主體作用,發展學生主體能力,使學生在參與中學會學習,學會合作,學會創新。如果我們的課堂教學能夠以交際為導向,同時又有明確的語法講解,學得與習得同在,要比只注重語法教學或迴避語法講解的沉浸式教學效果都好。5.培養文化意識的同時進行適當的德育和素質滲透。我們重知識輕能力,重成績輕素質的做法應該有所轉變。教學活動不僅是傳授知識,更應該做到如何依託教材的具體內容升華教育目的,擴大學生的視野,陶冶情操,增強責任心,培養能力,錘煉品格、修養等等,這樣才會最終體現教育的價值所在。還是那句話,教學的結果絕不能使我們的學生--- 有知識卻沒有文化,受教育但缺乏修養。6.課堂要有起伏的節奏,飛揚的激情。教學節奏就是教的節奏與學的節奏有機整合而成的一種組織節奏。教師如果能出色地把握好課堂節奏,必定會增強課堂教學的藝術感染力,提高教學效果。那麼,我覺得除了教師的桑音要達到抑揚頓挫以外,教學活動節奏應達到動靜相生。教學中的「動」能活躍課堂氣氛,使學生保持注意力;「靜」則有利於學生思維深入。一節英語課若一直處於動態,缺乏教師適時和適當的引導和點拔,缺乏學生的獨立思考的過程,就會造成教學瑣碎零亂和課堂無度無序的失控狀態。但如果一節英語課自始至終寂靜,課堂氣氛乏味、沉悶,學生則會失去學習的積極性,教學效果勢必不如人意。因此要做到動靜結合、動靜有致,這樣既可以提高節奏感,減少「平」、「淡」、「直」、「淺」,又可提高英語課堂的教學魅力。7.面向全體學生,不放棄任何一個後進生。在教學中如果多採用小組活動的學習方式,就能夠帶動落後生學習。在老師和全班同學面前他們不也發言,但在小組中還有發言的機會,他們會倍加珍惜。心中的壓力得到分解,他們自然就會全身心投入到學習交流中,從中受益,獲得進步。對落後生的的關注還體現在評價上,對落後生評價的目的不在於打擊他們,而在於鼓勵他們,讓他們重新獲得自尊心,獲得進一步學習的願望和動力,更體現在為他們創造機會,去體會成功,增添自信。在教學中充分利用他們的特長,擅長唱的讓他唱英語歌,擅長寫的,讓他寫英語句子。這樣,他展風采,老師得資源,其他同學得知識,師生一道構建知識,享受學習,享受平等。學生的潛力,就是我們老師教學的動力,更是直接豐富的課程資源。總之,要上好一節英語優質課非一朝一夕的事情,我們教師必須不斷地學習、不斷地探索、不斷地實踐,才能不斷地進步。
❸ 高中英語語篇教學怎樣分析銜接首段課件
高中英語語篇教學怎樣分析銜接手段課件?我也不是老師,我也不知道英語的教學片怎樣分銜接
❹ 高級中學教師資格證考試,高中英語試講怎麼准備需要課件和樣板教案有嗎感激不盡
高中英語試講是在考點安排的計算機題庫中隨機抽取高中英語教材中的試題來備課,版所權以需要提前把教材熟悉。
第一步:抽題。按考點安排,登錄面試測評軟體系統,計算機從題庫中隨機抽取試題(中等職業學校專業課教師和實習指導教師抽題方式另行通知),經考生確認後,計算機列印試題清單。
第二步:備課。考生持試題清單、備課紙,進入備課室,撰寫教案(或活動演示方案)。准備時間20分鍾。
第三步:回答規定問題。考生由工作人員引導進入指定面試室。考官從試題庫中隨機抽取2道規定問題,要求考生回答。時間5分鍾左右。
第四步:試講/演示。考生按照準備的教案(或活動方案)進行試講(或演示)。時間10分鍾。
第五步:答辯。考官圍繞考生試講(或演示)內容進行提問,考生答辯。時間5分鍾左右。
第六步:評分。考官依據評分標准對考生面試表現進行綜合評分,填寫《面試評分表》,經組長簽字確認,同時通過面試測評軟體系統提交評分。面試成績當場不公布。
❺ 這周要,急求關於高中英語的flash課件 或者 ppt(精美點) 關於高中英語學習的方法,要求風趣,條理清晰
肯定免費是不會有人做的哦
❻ 高中英語課件製作要求
他說英語課件的製作要求應該就是能夠讓學生能夠嗯,學得比較接地氣,不是一些假大空。
❼ 如何利用多媒體上好高中英語導入課
下面是利用多媒體上好高中英語導入課的方法,希望可以幫到你
1 合理運用多媒體課件,刺激學生聽視覺,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目標英語課程的任務是激發和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多媒體技術正是教師培養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與參與性,激發其英語學習興趣最有效的途徑之一。教學過程中,我向學生呈現事先准備好的課件,如:生動形象的圖片和栩栩如生的動畫。語言、圖象和聲音同時作用於學生聽、說、視、觸等各種感覺,活躍學生的思維,使學生在愉快的課堂氣氛中,最大限度的做到學中有樂並獲取語言知識,這樣激發了學生的興趣之後也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的動機。而動機是推動學生學習以達到學習目的的內在心理傾向。所以多媒體在教學中能更容易做到激發每個學生的學習興趣,喚起學生的求知慾望,充分發揮學生內在的潛能,相對於傳統教學手段這便是它的一個極大優勢。
2 運用多媒體課件,創設語言學習情景
著英語教學改革的發展和深入,情景教學(Communicative Teaching)成為一種重要的教學方法和手段,即在英語課堂中創設一種較真實的交際環境,使學生在盡可能真實的交際活動中發展語言能力。若是利用傳統的教學手段往往要花費非常多的時間來創設情景,並且效果還可能不盡人意。而利用多媒體課件輔助教學則能創設有聲有象的情景,把課文內容用故事的形式呈現,將有助於學生理解課文,有助於培養學生形象思維、看圖說話和寫作能力。
3 充分發揮多媒體課件優勢,提高學生聽說能力
媒體可以有效地增強教學內容的表現力和感染力,利用學生善於模仿的特點,提高學生的聽說能力。我堅持每節課使用錄音機讓學生以磁帶里的語音語調為准,還常利用早自習課時間播放有趣味的錄像(如美國著名兒童影片Home Alone 或Harry Potter等)和 FLASH 課件等供學生觀看。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教學手段能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學生從中體會到英語學習的樂趣。但在播放英語課文錄音時要注意方法,不可盲目地追求形式,對於難以聽懂的部分,要讓學生反復聽辨或利用pause(暫停)鍵停止播放予以解釋,並可根據VCD影片中情節,針對性的提出Yes-No questions 或wh- questions 幫助學生理解,增強他們的成就感。這樣,利用多媒體技術既能促進學生積極思維,又能提高學生的聽說能力。
4 運用電教手段,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優化思維方式
義務教育階段英語課程要求教師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發展自主學的能力。全面開發和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因此在應用多媒體教學時,多採用「啟發式」引導學生「溫故知新」,對舊知識總結歸納並結合新學知識,找到合理的高效的學習方法。如在學習單詞時,可以藉助Powerpoint向學生介紹記憶單詞的方法:⑴同義詞記憶法:如every-each , question-problem ;⑵ 反義詞記憶法:如up-down , close-open ;⑶同音異形異記憶法:如there-their,meet—meat.還可靈活運用各種方式加深新舊單詞之間的聯系,達到觸類旁通的效果。利用多媒體教學手段容量大這一特點,把所有的記憶方法和相關練慣用投影手段呈現給學生,讓學生在課堂上掌握、消化和鞏固所學知識。
5 充分發揮PowerPoint在英語課堂中作用
首先、優化詞彙教學。要問學英語最難的是什麼?無疑是背單詞了,這是學習英語的第一大難關。利用多媒體,可以使過這一難關變得輕鬆起來。一般來說,背誦要眼、口、耳、手等共同發揮作用,才會達到良好的記憶效果。只背不寫、只寫不說、只說不看都無法達到最佳效果。利用多媒體進行教學,可以把單詞加上聲音、圖像、動畫等,讓學生的感官充分調動起來,記憶的效果會更好。例如,在記憶實物單詞時,就可以利用一些實物圖像,讓學生從課件中既可以聽到單詞的讀法,又看到了實物,從一開始就培養學生從音、形、義三個方面利用五種感官的協同去識記單詞的能力。這樣記憶起來效率更高,而且學生的學習興趣更濃。 其次.優化聽說教學。聽、說通常是在人們眼、耳、腦、嘴對語言信息的綜合反映的情況後得以實現的。沒有綜合運用聽說等語言技能的能力,就無法從事有效的語言交際。運用多媒體技術進行聽力訓練,能集音、像、形於一體,這種優化組合能全方位地刺激學生的感官,使學生展開立體化的思維活動,多渠道地感知語言材料。通過文字、圖像、聲音等與實踐聯系起來,能有效突破傳統教學的局限,提供豐富的、聲像並茂的語言教學內容以及最接近語言交際的自然環境,使學生在真切的情景中學習活的語言,這顯然更有利於實現語言習得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