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升學考試用英語怎麼說
❶ 英語2016初中升學考試全新體驗
1~15B C C D A A B C B D D A D D
II、 單項選擇
16~20 DCBDB 21~25 DBDCB 26~30 DAADD
III、完形填空:(10分)
31 ~3 5 ABCBD 36 ~ 40 DAABC
IV、閱讀理解:(10)
41~45 ABDCA 46~50 BCDDD
第II卷(非選擇題,共50分)
B. 閱讀下面短文,根據短文內容完成表格,每空一詞(每小題1分,計10分)
51.cheaper 52.open 53.easy 54.busy 55.postman
56.Real 57.friends 58.different 59.Need / Have 60.evening
V. 詞彙(每小題1分,計20分)
A. 根據句意和提示,完成句子。
61、returned 62、factories 63、abroad 64、mountains 65、magic
66、married 67 、impossible 68、beauty 69、flight 70、sailing
B. 先通讀下面短文,掌握其大意,然 後根據短文內容和所給首字母
71、clever 72、in / inside 73、monkey 74、easily 75、pull
76、angry 77、except 78、surprised 79、hard 80、willing
VI.寫作(計20分)
C. 根據所給提示將下列各句譯成英語(每小題2分,計10分)
81. has been to ; on business.
82. By the way ; take a direct flight
83. have lived here ; was born
84. How long ; two and a half
85. has changed ; feels a bit lonely
D. 書面表達(計10分)
A trip to Beijing
The day of our trip to Beijing finally arrived . My parents and I went to visit Beijing ring the May Day holiday last year . The weather was nice and we had a good time ring the trip.
Visited several places of interest . We met some visitors from all over the world . The view was so beautiful that we couldn』t stop taking photos .
We climbed up to the Great Wall as well . It was really wonderful to see the beauty . We all knew it was one of the wonders in the world . The walls were so great that we felt proud of them.
The food in Beijing was very delicious . And we also had taste of Beijing Duck . Wang Fujing Street in Beijng was a good place to buy things . Mother and I bought lots of presents for our relatives .
We were a little tired , but we felt very happy and excited ring the whole trip . We will never forget the pleasant trip
❷ 初中畢業升學考試指導英語答案
無錫e度論壇 中考板塊, 有你想要的東西。
❸ 小學升初中,升學考試考什麼
小學升初中的升學考不會很難 一般為小學內容 語文百分制的話85%為課內的15%為課外的(作文除外)回主要考的幾部分答我說一下 一.漢字:1.看拼音寫的 2.選讀音 3.查字典(表格式或填空式) 二.詞語 1.近反義詞 成語 按要求寫四字詞語 如:帶數字的 含動物的 帶有近(反)義詞 等 2.按要求組詞填空的要先填空再選擇 三.句子 1.句子的主要考的類型有擬人.反問.誇張.比喻等 注意:照樣子寫句子要先判斷例句是什麼句 2.造句 要看題目的要求 如:(按……意思造句或以《XXX》文內容造句) 3.修改病句 步驟 :先找病因 然後根據病因改 最後檢查 四.課外閱讀 (閱讀題).須讀四遍,針對問題反復再讀2遍,把短文讀通讀透,千萬不可漏題,近(反) 義詞要看是在文中找還是在課外找。不漏標點題,問題出現了「為什麼」答題就要用「因為……所以……」回答,答案扣題。 五.作文 (略說) 作文開頭結尾前後呼應 開頭扣題簡略 結尾精彩 文中詞句須優美
❹ 小學升初中的升學考試數學和英語試題難嗎請說具體一些,回答好了加分!
不難的。我小升初數學考滿分呢,英語99...語文89.5
數學題裡面 選擇題超簡單的,計內算題 有很簡容單的兩個整數相乘。。還有就是解方程 大題,仔細一點就好了。
英語 基本的單詞、重點語法會就好了 難點就在閱讀理解和作文,建議做一些閱讀理解,然後作文 我想幾率最大的考的就是一般現在時 現在進行時的時態的組成,動詞注意一下就好了。
建議 在這里問,不如去做幾張去年 前年考過的卷子呢 可以估計一下自己能考多少分 一般都是八九不離十的。
好了,一字一字打的很累哦,望樓主採納啦~
❺ 中考伴我行初中升學考試全新體驗英語答案2015第13---20套
同學,你連題目都不願意打出來,我們怎麼幫你呢?學習是個積累知識的過程,多做多練才能版熟能生巧,養權成自己獨立完成作業的習慣,你一定會收獲成功。Believe yourself ! You are great ! Come on!
❻ 初中學業考試指導與訓練 英語 短文翻譯答案
一千年前,香港被茂密的森林所覆蓋。隨著越來越多的人來到香港居住,這些樹被砍伐並燒掉了。現在這里沒有森林了,雖然還有一些種樹的小區域。我們把這些小區域叫做樹林。
❼ 中國大陸初中高中升學考試的英語音標是國際的還是KK音標
國際音標,是第15版國際音標,有48個,第16版有47個,但不通用
❽ 初中英語升學考試指南答案
揚州市2009年初中畢業、升學統一考試英語試題一、單項選擇1.C 2.A 3.B 4.A 5.D 6.B 7.A 8.C 9.B 10.D 11.C 12.B 13.A 14.C 15.D二、完形填空16.C 17.B 18.B 19.D 20.C 21.B 22.A 23.C 24.B 25.D三、閱讀理解26.A 27.D 28.A 29.D 30.C 31.B 32.A 33.A 34.C 35.D 36.A 37.B 38.A 39.D 40.C四、詞彙運用41.wife』s 42.national 43.either 44.choice 45.valuable 46.leaver 47.greetings 48.crowded 49.flight 50.turned五、任務型閱讀51.feeling 52.mind 53.speak 54.helpful 55.prepare 56.lasts 57.illness 58.away 59.proper 60.relax六、缺詞填空61.discover 62.Both 63.failed 64.helpful 65.choose 66.unless/untill 67.ideas 68.also 69.hate 70.possible七、書面表達 A71.are satisfied with ; As a result72.By the way ; have you been to73.been crazy about ; they watched74.took the workers less than a month to build75.not to be busy with the homework all day76.Why not learn to share your worries with
❾ 請問各位小學升學考試,也就是小升初考試,要考英語嗎
不考英語。
小升初考試大體可以總結為兩種主要形式,即筆試和面試。其中筆試考查回主要是數學和語答文兩個科目,一般來說每科平均考試時間為60分鍾。
題目來源是所在中學初二上學期或初一下學期的期末考試題;重點從語法和閱讀理解兩個方面來測試學生。
小升初考試是由各個學校半公開組織的選拔性考試。因此它具有不穩定性和多樣性。針對這樣的特性,小升初不僅是考試,更應注重知識的實用性。
(9)初中升學考試用英語怎麼說擴展閱讀
我國小升初現狀:
按照中國的義務教育政策、《義務教育法》以及其他相關法律法規的規定,小學生升入初中就讀是不需要升學考試的,大多為免試就近入學,但是民辦初中和部分公辦重點初中學校依然舉辦小升初的升學選拔性考試。
由於優質校招生數量有限,所以每年五六月份都會出現大量的小學生報考少量重點中學的現象,這種現象一定程度上使得「就近入學」難以實現。
現在主流「小升初」制度使小學六年級生的壓力減少。大部分學生按照所在學區進入指定的公辦初中。然而,這種制度強行的割裂了家長和學生對優質的教育資源的追求。某種程度上來說,製造了新的教育不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