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接龙英语怎么翻译
英盛观察为您解答:《新课程标准》强调以学生的发展为宗旨,新教材把情感教育作为教学目标之一,反映了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体现在强调对学生的理解和尊重,强调培养学生高尚的品质、健全的人格、创造性思维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对英语产生了强烈的学习愿望。
我们要重视学生的兴趣培养,让学生怀着极大的兴趣参加知识的获取过程,通过形式多样的语言操作方式来发挥学生的智力和潜力,发展他们的创新能力。
那么,怎样才能激发初中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呢?
一、和谐、融洽师生关系
教和学是一对矛盾,作为矛盾双方的代表教师和学生如何和谐融洽师生关系,对完成教学目的至关紧要。青少年的心理特点告诉我们,这个年龄段的学生“亲师性”较强。如果他们对某个老师有好感,他们便对这位 老师的课感兴趣并分外重视,肯下大气力,花大功夫学这门课,因而成绩卓著。这种现象大概就是我们常说的 “爱屋及鸟”吧!反之,如果他们不喜欢某一位老师,由于逆反心理,他们也就不愿学或不学这位老师的课。 这种现象也是大家司空见惯的。所以,教师要深入学生,和学生打成一片,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喜怒哀乐情绪的变化,时时处处关心学生,爱护学生,尊重学生,有的放矢地帮助学生。
二、教学方法要灵活多样,充满情趣
单一的教学方法是乏味的。既使是一个好的方法,经常用也就失去了它的魅力。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保持学生的兴趣,巩固学生的兴趣,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如初学、巩固、和复习,就不能用一样的方法,这就要求教师付出心血,不断地探索,不断地追求。在教学中,这应该是教师大有作为的地方。
比如教字母吧,26个字母说起来很简单,但真正教得快、教得准、教得好,让学生学得有趣味,可有人把字母做成卡片让学生做字母排队游戏,分组进行字母排队比赛,教唱字母歌。这样做学生学得快而好,还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反应灵敏能力,集体观念。两种做法,两种效果,前者索然无味,后者乐融融。开始教单词,我们可充分利用直观教具,比如教Foot ball,我们指着足球:“What’s this? It’s a football.football、football再重复一下,足球的音形意深深印在学生脑子里,以后看到足球就会脱口而出football,football,而不需要汉语翻译作中介;教词汇也在教思维。如果进行词汇复习,我们可进行“Guess ”。
然后再换一件继续进行。如此等等,既复习了单词,也熟悉了句型,既练了听,也练了说,而且学生不以学为苦,而是兴趣浓厚地参于。
教句子开始可进行听力比赛,看谁最先说出所听的句子,看谁读得好。进而进行单词组句比赛等等,都可提高学生兴趣,比老师一遍一遍地讲,学生一遍一遍地读,效果好得多。
教课文,可根据不同体裁和内容在不同阶段上,可采用模拟对话,扮演角色,讲故事,述大意、改变人称 ,变对话为叙述,变叙述为对话,即兴口头作文,看图说话,组句成文等多种形式。这样就会把死教材活用, 学生学得兴趣浓,用的机会多,效果必然好。
三、迁移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
“后进生”学英语是让很多老师头痛的事。学好英语需要持之以恒的毅力,而“后进生”缺乏的往往就是这种锲而不舍的精神,如果只是从正面向他们大谈学好英语的种种好处,恐怕收效甚微。如能把这些学生在其它方面的兴趣,迁移到学英语中来,则可事半功倍。可见,巧妙地迁移学生的兴趣,正如“四两拨千斤”。对培养学生学英语的兴趣大有裨益。很多“后进生”对电脑比较感兴趣,而电脑里的英语单词有很多不认识。笔者告诉他们:学好电脑将来也能找一份好工作,而学好电脑的前提是学好英语。英语学不好,电脑里常用的单词都不认识,想学好电脑是天方夜谈。因此“后进生”上课也比以前认真多了。
四、用各种有趣口诀帮助记忆,提高学生学英语的热情
英语语法规则,词的用法区别,发音规则等,常让学生迷惑。有鉴于此,教师可编些口诀来帮助学生记忆,降低学习难度,使学英语的热情升温。对初一学生讲“be”的用法,记口诀:I用am, you用are; Is跟着他,她,它。要问复数用什么?其后全部都用are.又如,Double O的长短音,编“三字经”如下:煮毛木,看了书,脚送[u],立后屋。除之外,读长u:。前面7个单词是:cook, wool, word, look, good, book, foot;接着是2个动词过去式:took(take),stood(stand)并带出另两个过去式mistook, understood;然后是一些“后屋”,classroom, bedroom, meeting room等等。教师只要常收纳,多积累,勤总结,有趣口诀就会源源不断,教学也定会趣味横生。
总之,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内存动力。英语学习,兴趣为先。学生语言能力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英语学习兴趣的程度。很难想象失去了兴趣还能怎样培养交际能力。教师要因时、因地、因人,创设多种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情景,增强英语课堂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把新课程标准提出的要求落实到实处。
『贰』 如何备好一堂英语课
钦北区大直镇中 宋志禄英语教学强调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等基本语言运用能力,围绕这一教学宗旨,在教学实践中我立足于课堂教学,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掌握英语基础知识。在课堂教学中,我做了以下几项工作。(一)立足课堂教学,精心组织备课首先,要精心准备课堂上讲解的内容。精读课的每一单元都安排有课文、词汇、注释、练习等几个部分。课堂上怎样合理安排这几个部分,才有助于学生及时掌握该堂课所学的基本语言知识,才能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仅词汇教学这一项,就有必要认真考虑。究竟生词单独讲解效果好,还是放在课文里讲解效果好,我认为,这要视生词多少而定。如果生词太多,备课时就要确定哪些词宜于单列出来放在课文外讲,哪些词最好放在课文里结合课文讲,这样做可以避免两种不良境况:一是教师一讲到单词便开始一个词一个词的讲下去,使学生感到乏味,思想不集中,影响学习效果;二是教师把大量的单词放在课文里讲,容易使课文中断太多,讲课文便成了讲单词,将一篇文章弄得支离破碎,打破了课文讲解的整体性。而将过多的单词适当地分开讲,学生在课堂上便会较轻松地掌握每一课所学的单词和课文里出现的语言点。课前备课还要考虑到如何恰如其分地处理好课文、单词和练习的关系;要使每堂课的教学保持联系性和统一性;要弄清楚哪些内容是一堂课的重点和难点;课堂上采取什么方法才能使学生及时掌握所学的语言知识等等,诸如上述种种情况,都要精心准备,细心策划。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在课堂上淋漓尽致地发挥其才艺和授课技能,才能取得明显的教学效果。其次,课前要备学生,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实际和思想实际。由于学生的英语基础知识参差不齐,学习英语的动机和热情也不尽相同,所以教师在课前备课时要针对教学对象的具体情况,立足于激发学生学英语的愿望和热情,以培养学生学英语的兴趣为出发点,精心组织课堂教学并实施贯穿教学全过程的最有效的教学方法。另外,还要针对学生的基础,确定每堂课的讲解进度和难度。教学过程中要照顾到大多数学生,兼顾较差和较优学生,但是要做到这一点,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需要教师潜心研究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诸如,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每天花费在英语上的时间,学英语当中遇到的困难等等。教师还要具备一定的教育心理学知识,在教学过程中能善于同学生接触和沟通,及时了解和发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态度和热情等心理变化。同时要定期做好学生学习情况的调查问卷,听取学生的意见,尤其是他们的批评意见和建议,通过辩证的分析和判断,及时总结经验。总之,课前备学生,需要教师全身心的投入到自身的整个教学环节中去,注意观察和总结,经过长期的实践方能有度有节地备好学生。(二)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技巧,培养学生语言运用能力课堂上教师是组织者也是导演。对于每一堂英语课,教师都要充分发挥其组织才能和导演技巧,把英语课上活上好。英语作为一门国际语言,是用来交际的一种语言工具。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逐步挖掘英语语言的可表演性,逐渐地在实际教学中,运用自身的“导演技巧”,活灵活现地把英语语言知识传授给我们的学生。比如,英语中表情词汇,没有必要用语言来描述,只需要用身体语言(body language)分别演示一下两个动作,学生便会一目了然,而且记忆长久达到事倍功半的效果。根据所传授的知识不同,可采用“情景教学法”。把语言知识点放在事先假定的各种语言环境中去讲授,让学生在特定的课堂情景中学语言,这样,可以使他们学得快、记得牢、用得活。这种方法尤其适用于某些“近义词”的区分,以及难度较大的语法知识。比如,我在讲解“被动语态”时,采用了情景教学法,设定几个场景,来表达对现在、过去、将来的被动。把强行记忆变为娱乐记忆。在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播放经典英语歌曲,或播放两、三部原版英语电影。前者可以填空形式补充歌词,然后跟唱。后者让学生模仿片中的精彩对白,在全班进行表演,使学生在轻轻松松的气氛中学习英语。总之,我们要把“死”的语言知识导活,让学生愿意学英语,愿意参与到英语的教与学当中,并成为在整个英语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角色。英语教学强调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等基本语言运用能力。因此,教师应尽量用英语授课,但要特别注意自己的语音语调,语速及语言的抑扬顿挫等,要让学生感受到正确的发音。课文讲解时,应尽量用简单的英语表达授课的中心内容,这样,除了英语听力课之外,学生还有更多的机会听英语。不过,遇到课文中的重点、难点及复杂的语法现象时,教师可以适当加入汉语,但要避免说一句英语马上翻译成汉语的做法,这样会助长学生的惰性,使部分学生不用心听英语而分散精力去听教师讲的汉语,不利于学生的听力,另外这种教学法等于一堂课讲了两次,一次汉语,一次英语,浪费了教师和学生两方面的时间和精力。当然,授课过程中会遇到这种情况:学习积极性高、自觉性强,成绩在中上等的学生希望教师多讲英语,以便更多地接触英语;而学习积极性不高、自觉性差,自我要求不高的学生则更多地希望教师用汉语授课。遇到这种情况,教师要动一番脑筋,做好大量的幕后工作,最大限度地把握好英语授课时的难易度。而确实遇到学生听不懂的地方,则以反复用简单的英语解释为宜,不必用汉语。英语课上不仅要培养学生听英语的习惯,还要想方设法让学生张开嘴巴,引导他们说英语。目前,不少学生学的英语被称为“哑巴英语”,究其原因,无外乎没有给学生讲英语的机会,导致学生学英语十余年,从不敢或不愿开口说英语,英语能力仅仅体现在笔头上的做题而已。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在课堂上应多采用启发式,对话式教学,给学生有张嘴巴说英语的机会。另外,布置一定量的口头练习,如朗读或背诵课文或课文的一部分;当堂发给学生一些简易读物让他们阅读;经常让学生做一些看图说话,故事接龙,每周一议等即兴的英语口语表达练习,以此激发学生开口说英语的愿望和积极性。教师可以结合分析课文来讲解英语的读写技巧。每讲完一篇课文,教师不要急于让学生做练习,而是要及时对课文中出现的语言点加以总结和举例,使学生加深印象。还可以挑选典型段落,从文章的语篇角度对其进行阐述和欣赏,使学生从中受到启发和借鉴,提高他们对英文文章的审美意识,增强对英文文章的理解。然后,再结合课后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的英语语言知识,模仿练习,以提高和完善他们的阅读能力和写作水平。课堂上教师是“向导”,是“导演”;学生是“上帝”,是“主体”。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不能不顾学生是否听懂,能否接受,只顾自己教学。课堂上,教师不仅仅要授课,还要观察学生的学习态度的变化,如果学生听课带有浓厚的兴趣,课堂上积极主动,思维异常活跃,说明学生对教师的授课已认可;反之,如果学生上课时表现出不耐烦,开小差,甚至趴在桌子上睡觉等情况,除可认为这些学生是由于睡眠不足,提不起精神之外,一般可认为是学生对教师的教学持否定态度,教师应及时改变教学套路,想方设法调动这些学生的积极性,而不是停下来对这些学生大吼一通,横加责备。另外教师对教学过程中存在的其他细枝末节,也要留心观察。比如,围绕教学内容的题外话是否运用恰当;每次的作业量是否合适;听写或默写内容是否必要等等,课后都要及时加以总结。以上是我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就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所作的初浅探索,还有待于今后不断的完善和充实,愿与同行共同商榷。
『叁』 句子接龙 用英语怎么说
Rig-marole
(《小妇人》英文原著里的,不知是否符合,书里翻译的是故事接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