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作文翻译 » 古代中国英语怎么翻译

古代中国英语怎么翻译

发布时间: 2025-09-11 10:52:33

㈠ 中国的两个翻译cathay和china的来历

”Cathay“起源于公元10至13世纪在我国北方(含东北和西北部)广大地区由契丹族建立的契丹国(即辽和西辽),经由阿拉伯语而进入西方语言。

”China“源于春秋秦国的名字,这很大程度上是公元前600年左右秦穆公晋文公争霸的结果。

英国在十九世纪以前的很长一段时间,实际上是Cathay与China并用的。

在不同时期对中国的不同称呼。在英国方面,拉丁语中的Cataya一词在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进入英语,并逐步演化成cathay。1625年John Fletcher在其《妇人的奖赏》(womans)剧本中还在用Cataya,而到1823年GorgeG、Byron在其《唐璜》(Don Juan)长诗中则已经以Cathay指称中国了。

这个情况甚至直到今天还在部分欧洲国家存在。契丹在保加利亚语,俄语里是对中国的称呼。在古典英语里有cathay,而现代英语是China。类似的还有意大利语catai/cina, 葡萄牙语catai/china,西班牙语catay/china。

(1)古代中国英语怎么翻译扩展阅读

20 世纪中国的历史学家和文献学家为追寻“中国”一词的起源和意义下了很大的工夫。根据一项完整的调查——此调查用 20 页的篇幅罗列了秦统一前“中国”一词的使用情况。

学家定义了 19 世纪之前“中国”一词所涉及的五种含义:(1)京师;(2)国境之内;(3)诸夏之领域;(4)中等之国(周朝较小诸侯的王国,当时周被称为“天下”);(5)中央之国。

以上含义无一指涉现代民族国家。在帝国时期开始后的两千年里,“中国”一词不再具有重要性,它通常指的是王朝的中心,或者用来区分华夏与北方草原游牧部落之间的疆域。

到 1860 年代,这些用法进入了清朝外交文件中。可以看到的是,这一时期,“ China /中国”两个词语在国际条约的翻译之中发生了连结,成为了对等物,指的既是领土,又是建立于这一领土之上的国家。

“中国”一词出现在官方文件中的频率不断增加,特别是对外国文件中提到“ China ”一词作出回应时,几乎可以与“大清国”互换使用。它不再指“中央的诸国”;当用来表述一个单数的主权实体中国时,该词的历史指示物消失了(并且最终被遗忘了)。

㈡ 为什么“中国”翻译英文不是“zhonghuo”,而是“china”

说法一:

早在东汉时期,古人就在昌南(现在的景德镇)建造窑坊,烧制陶瓷。到了唐朝,由于昌南土质好,先人们又吸收了南方青瓷和北方白瓷的优点创制出一种青白瓷。青白瓷晶莹滋润,有假玉器的美称,因而远近闻名,并大量出口欧洲。
十八世纪以前,欧洲人还不会制造瓷器,因此中国特别是昌南镇的精美瓷器很受欢迎。在欧洲,昌南镇瓷器是十分受人珍爱的贵重物品,人们以能获得一件昌南镇瓷器为荣。就这样欧洲人就以“昌南”作为瓷器(china)和生产瓷器的“中国”(China)的代称,久而久之,欧洲人就把昌南的本意忘却了,只记得它是“瓷器”,即“中国”了。

西方瓷器原本是从中国输入的。明朝的时候,大批的中国瓷器产品就开始输往西方世界。波斯人称中国的瓷器为chini,欧洲商人在波斯购买中国瓷器也同时把一词带回了西方。后来,他们又把chini改为china,并且把生产china的中国也一并称为China。欧美人谈到China的时候,往往联想到China(中国)是china(瓷器)之乡。

说法二:与瓷器无关

新民晚报2004年8月3日16版介绍景德镇瓷文化。其文说,宋元两代景德镇的制瓷技术已经传到朝鲜、日本、越南。又说,明清两代瓷器大量出口,经阿拉伯传到欧洲。这些史实,我无异议。唯可疑者,其说china由来,文云:“民间历来有几种说法。一种说法是china系根据秦字读音转化而来。但在景德镇最为流行的说法是china是汉语昌南(原景德镇名)的音译。随着景德镇精白瓷大量流传到海外,才使得瓷(china)成为中国的代名词。”

说china最初是昌南地名译音,我觉得很新鲜。景德镇原名昌南镇,在宋真宗景德年间(1004年起)改名景德镇。此时所制瓷器已负盛名,特供御用。按照“景德镇最为流行的说法”推论,其后本镇瓷器外销朝鲜、日本、越南,又其后经阿拉伯远销到欧洲,皆以产地昌南作为商品名称。昌南两音,口碑远播,写成法文便是chine,写成英文便是china。china又回译成汉文瓷器。瓷器名声响遍全球,欧洲人就把中国也叫作瓷器,而大写其字头,成了China。这个推论亦能自圆其说。

然有极大障碍,景德镇人难以克服。就是至今无人能够否认英文China起源于印度古梵文“支那”。这个支那又作脂那、至那,三千年前就出现了。想想三千年前是什么意思吧。那就是说,什么昌南,什么瓷器,还得在娘胎里静待两千多年,方能一朝分娩出世。资格太嫩了,昌南瓷器争什么。三千年前,不但焚书坑儒的秦朝,就连春秋五霸的秦国,都还不存在,China怎么能是秦的译音呢?论资格,支那之名比周朝还要老,怎轮得上替暴秦争面子呢?

请容详说支那由来。唐代义净法师《南海寄归内法传》云:“西国名大唐为支那者,直是其名,更无别义。”他显然不同意China与昌南瓷器或与秦朝挂钩。隋代慧苑法师《华严经音义》云:“支那,翻为思维。以其国人多所思虑,多所制作,故以为名。”他则直探古梵文“支那”的原义。两位僧人生在隋唐,那时昌南尚名新平,所制瓷器亦未颖出。

二十世纪之初,China一词起源问题,学界曾经讨论,众说纷纭,未定一是。文僧苏曼殊(1884-1918)通英、法、日、梵诸文,曾撰有《梵文典》。他认为China起源于古梵文“支那”,初作Cina,用来指我华夏。他研读三千年前的古印度史诗《摩诃婆罗多》和《罗摩衍那》,发现支那一词最早见于这两部著作,其原义为“智巧”。他认为,这是三千四百年前印度婆罗多王朝时彼邦人士对黄河流域商朝所治国度的美称。“智巧”与慧苑所说之“思维”内涵略有不同,想系词义因时代而演变所致。

外邦对我华夏称呼,最早曰支那Cina,其后曰拓跋Tabac,最后曰契丹Kitai。今之China即支那,先是国名。明代中期葡萄牙人贩瓷器到欧洲,称其商品名曰Chinaware,若汉译应该是“支那瓦”。陶瓷产品,古称瓦器。此处ware应是瓦之译音。支那瓦者,中国瓷也。China放在ware之前,可知China国名,初无瓷器一义。后来省掉ware,简称为China,才小写其字头,获得瓷器之义。这已经是晚近的事了。

景德镇人不必失望。你们不是还有浮梁县的高岭村吗?没人替它争取,它却进入洋文。在英文里,Kaolin义为瓷土。景德镇瓷器最初用高岭村出产的粳米白泥作原料,称高岭土。Kaolin乃高岭之译音也。后来欧洲人制瓷器,凡是瓷土,不管哪里产的,皆以高岭称之。贵村之名于焉“走向世界”,不亦壮哉。

㈢ 中英课程翻译,中古文学和唐宋文学用英语怎么说

中国古代文学 : Ancient Chinese Literature
英:
[ˈeɪnʃənt——tʃaɪniːz——'lɪt(ə)rətʃə]
唐代文学:literature of tang and song dynasty
英:
['lɪt(ə)rətʃə——ɒv; (ə)v——tang——ənd; (ə)n; ænd——sɒŋ——'dɪnəstɪ]

㈣ 中国是一个有着丰富文化和悠久历史的古国用英语怎么说

China is an ancient country with rich culture and long history.

重点词汇解析:

1、ancient

读音:英['eɪnʃənt] 美['eɪnʃənt]

释义:

adj.古老的;古代的

n.古人

词语用法:

ancient在句中可用作定语,偶尔也可用作表语或宾语补足语。

ancient常指太古时代,一般在西洋指Western Roman Empire灭亡以前,即476年前。

2、culture

读音:英['kʌltʃə(r)] 美['kʌltʃər]

释义:

n.栽培;文化;教养

vt.培养,栽培

词语用法:

culture常用作不可数名词,当表示某一特定形式的文化或某种类型的文化时,可用于复数形式。

(4)古代中国英语怎么翻译扩展阅读

culture的同近义词:

civilization

英[ˌsɪvəlaɪ'zeɪʃn] 美[ˌsɪvələ'zeɪʃn]

n.文明;开化;教养

Chinese civilization is one of the oldest in the world.

中国文化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化之一。

热点内容
一周的英语作文怎么写中文 发布:2025-09-11 13:01:21 浏览:231
英语作文我梦想的工作怎么写 发布:2025-09-11 12:58:45 浏览:345
英语作文你过得怎么样 发布:2025-09-11 12:41:40 浏览:793
也许将来会有英语怎么翻译 发布:2025-09-11 12:40:11 浏览:807
这部书用英语该怎么翻译 发布:2025-09-11 12:37:37 浏览:202
你喜欢老人吗英语怎么翻译成英语 发布:2025-09-11 12:28:51 浏览:359
佳能照片打印机用英语怎么翻译 发布:2025-09-11 12:28:11 浏览:382
我看你更像的英语怎么翻译 发布:2025-09-11 12:26:51 浏览:868
商店用英语怎么翻译 发布:2025-09-11 12:11:22 浏览:673
请让我一下这句话用英语怎么翻译 发布:2025-09-11 12:11:20 浏览:8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