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年级学生 » 培养学生的朗读技巧英语怎么说

培养学生的朗读技巧英语怎么说

发布时间: 2021-01-14 11:14:50

㈠ 如何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用英语怎么说

how to develop students' reading ability

㈡ 如何培养小学生大声朗读英语的习惯

培养学生大声朗读英语的习惯
现在教学全部实行新课改,大量提倡把课堂分钟还给学生,反对一言堂。英语课堂也一样。但是多数英语老师很困惑。在英语课上,大部分学生不愿意开口说英语,一说就脸红和结巴。要么过多考虑所表达的词句是否符合语法规则、要么发音不准、要么不会读单词、要么不自信,怕说错别人笑话等等。这些是比较典型的中国式的英语学习,太注重细节。并且羞怯心理阻碍了口语训练的顺利进行。但在这些学生中,有很多学生其实英语笔试成绩并不差。原因何在?1.平时读书不出声,在众人面前读和说的机会太少, 心里素质太差。2. 语言的储备量太小,根本没得可说,语言表达空洞,匮乏。对于任何语言而言,没有一定的输入就几乎不会有输出。因此语言教学的目标无法实现。尤其是在团场,课堂一言堂现象更严重。因此我们非常需要采取一些措施来改变此现状。
一、大声朗读英语的意义
1.朗读可以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初学英语的人要想学好英语必须先动口模仿,朗读所学的句型,课文中的重要词语、句组、段落、名言名句、优秀的英文小诗和短文等,无疑是模仿的一种好方式。通过朗读可以训练正确的语音和语调,培养口头上运用语言的能力。有了这种能力,就为大胆地说英语奠定了基础。从一句到两句、从少到多地开口说,使学生产生了学会的信心而增强自信心,克服了羞怯心理。取得进步或受到表扬后,更加体会到了成功的喜悦。越学越想学,越学兴趣越浓。充而会更加努力地学习。
2.大声朗读可以培养学生的语感。
因为通过朗读,刺激声带肌肉,可以逐步培养标准的语音、语调,这些肌肉我们称之为“国际肌肉”,这种感觉,我们称之为良好的语感。而我们中大部分人忽略了语言本身的核心——语感。因此,我们要做的是,先播放标准的外国人的纯正发音进行跟读,等自己的发音技巧、朗读水平提高以后,再逐步脱离原音,直接进行朗读练习。这时,可以选择一些学生自己喜欢的英语短文来朗读或背诵,有了一定积累后,争取做到熟读成诵。这样良好的语感就建立起来了,当你在交流和表达的时候会发现脱口而出,并且出口成章,同时英语写作水平也会得到大幅度地提高。
3、朗读能够帮助学生丰富词汇量。
孤立的单词不容易记。而语句、文章是有情节的。词放在句子里,联系上下文更便于识记。学生经常朗读,接触到的生词、句式日益增多。这对学生灵活运用常用词以及短语十分有益。实践证明,英语表达能力强的学生都善于朗读,通过朗读来积累词汇。
4.朗读是提高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重要手段。
古话说:“舌根生智慧!”古往今来,多少中国的“大家、名家”都是从朗读开始一步、一步积累实力的。千万不要错过中学这个朗读的关键期! 通过朗读,学生把书面文字还原成口语,把语言知识转化为使用技能,说写起来就可以运用自如。并且在反复的朗读中,学生会发现自己发音的错误而校正自己的发音、培养自己的语感。朗读期间也会更加注意语句之间的衔接,为讲一口流利的英语做铺垫。
5.朗读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注意力。
做为英语教师,必须强调学生,朗读时一定要大声。因为当学生读书时,会特别害怕读错让别人听见,于是会很集中精力,这时的他们虽然只读了一遍,但是却相当于小声读了5遍以上。倘若他们稍微读快一些会让他们更集中精力。当然,也锻炼了听力。 听说过李阳的疯狂英语了吧?李阳特别要求学习英语就要大声、快速、清晰地读.平时你应该有所发现的,小声默读与大声朗读效果不一样.大声读出来的东西记得清,而且纠正发音,吐字更清晰,比较有感情
6.朗读可以增强记忆力。
因为最有效的记忆是“肌肉记忆”,朗读一次,肌肉锻练一次,记忆加深一次。并且学生大声朗读时为了避免出错,注意力很集中,只有注意力集中了,记东西才能记得牢。坚持数年朗读,英语功力无人能敌!
三.培养学生大声朗读英语的具体方法
1.充分利用早读,让学生大声朗读课文
2.有意地把朗读渗透到课堂中。期间给学生提供多种朗读方式,以激发学生朗读兴趣。
3.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朗读标准不一样。充而全面地培养了学生的大声朗读。
4.课堂上尽可能找些有趣的话题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乐于参与。
5.教师前一天布置话题任务,学生自主展开话题的形式,可以是对话,演讲,课本剧,采访,短文陈述等。要求人人必须参与。训练材料由简到难,真正地做到循序渐进。
6.每天布置朗读作业,第二天抽读。
7.经常听英语广播或录音带,并跟着朗读。选定一套相对比较适合学生的教材,持之以恒。
四.长期坚持下去我们的学生可以达到以下目标:
不久我们的学生就能够大声地、准确地、流畅地、自信地读和说英语。并且通过朗读,掌握语音、语调、意群,从而形成语感,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使学生的视觉、听觉、触觉等同时并用。真正地养成读的好习惯。确定明确的目标,在愉快、和谐、充满自信的环境中学习,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最终实现听说领先、读写跟上的教学目的。
综上所述,英语朗读教学是一项长期的工作,教师首先要提高认识,明确朗读的重要作用,在英语教学中认真地抓好朗读,充分地发挥朗读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正确引导学生坚持朗读训练,并养成良好的朗读习惯,从而提高学生的英语朗读能力。

㈢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

学生学习英语,“说”的环境要自己创造, 在课堂上要抓住一切有利时机和老师讲, 跟同学说, 除此之外, 最妙的补足措施就是朗读。初中英语教学要充分重视朗读, 要唤起学生对朗读的“愉悦”, 以教学带朗读, 以朗读促效果。一、朗读的作用1.朗读是记忆的基础。朗读可以巩固所学知识, 因为课文是由词、短语、句子等组成, 涉及语音、语法、词汇等, 要想较好地朗读一篇短文, 必须对它所涉及的各种语言知识有理解, 反复朗读课文能帮助学生掌握所学语言。如It’s time to get toschool.I want to get to school early today. 若这个句子读熟了, 学生就会记住句型It’s time to do sth( 该是做某事的时候了) 和动词want to do sth( 想做某事) 的用法而不用机械地去记。2.朗读能内化情感。学生在认真领会、准确把握教材的精神实质后, 诉之于声, 那么声音发出时负载的思想内容、情感符号, 会比文本自身原生态的意、志、情更为丰富。因为朗读能使课文语言内化而成为学生自己的语言, 在说写时, 自然而然地“出口成章”,“下笔如有神”。3.朗读能提高口语表达能力。学英语只有开始就注意语音、语调, 大胆效仿, 及时纠正口型和舌位, 才能讲出标准的英语。英美人比较幽默, 语言中常常会很多出现逻辑上的缺层、跳层和并层。比如杰克在乘坐汤姆疯狂开车时说道:“Becareful! Don’t drive so fast. My mother loves me! ”意为“当心! 别开这么快, 我还不想死。”多么含蓄、优美的语言! 通过朗读、记忆, 学生在遇到类似的情境时, 自然会说出:“Come on,Mymother waits for me ! ”意为“快点! 我要急着回家呢! ”二、创设朗读环境在教学实际中, 教师应拓宽英语学习渠道, 激励学生好学的积极性。我们应以教材为语言典范, 以生活为“大教材”, 为学生创设语言环境, 为此, 教师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 帮助学生突破自身心理围墙, 注意自我改造语言环境,使他们敢于开口, 不怕嘲笑, 不怕丢脸, 树立为了说好一句地道的英语而磨破嘴皮的决心。2.树立“大教材观”。即以教材为依据, 把日常生活当作语言大教材, 让学生回到实际的生活情景中去模仿、体验、感知句型对话, 用具体的语言环境推动语言感觉的形成。3.让学生在群体语言环境中增强记忆效果。很多时候, 词汇和句型的输入光靠个人去死记硬背是艰难而短暂的, 相反,在生活情景中偶然碰到的东西却令人记忆犹新, 终生难忘。三、培养朗读技巧孔子说:“不愤不启, 不悱不发。”(《论语 述而》) 这对我们进行朗读指导教学很有借鉴意义。我们除了启发学生懂得朗读技巧的具体内容之外, 更重要的还在于启发学生学习掌握朗读的技能。“授人以鱼, 不若授人以渔”, 教学过程中朗读技巧训练是至关重要的。1.强调汉英语音、节奏之差异。大多数学生开始学英语时, 已基本上掌握了汉语口语, 形成了一套牢固的汉语语音、语调习惯。这影响了英语交际的成功进行。汉语是一种声调语言, 字的每个音节都有特定的声调, 而且声调起着区别和改变词义的重要作用。然而英语是语调语言, 没有固定的词调。词中音节声调高低没有区别词义的作用, 它们要服从全句的语调。例如, kite这个词, 随便你念成平调、升调、升降调、降升调或降调, 它的意思不会改变, 依旧是“风筝”, 不会变成别的东西。节奏指语句中各音节的轻重、长短和快慢之间的关系。包括重音、时间和连续。英语讲究轻重音节的搭配。例如,“I’m′sorry I’m′late.”而汉语则讲究各种字调的搭配。英语多音节词或语句, 总是以重音为骨干, 以轻音为陪衬, 而重音与轻音又是交替出现的。如果一句话中出现了几个重音, 那么各个重音之间的时间间隔要大致保持相等。为了保持这种时间间隔的相等, 说话或朗读时, 就得采用各种方法来调整。要注意各个音节之间的轻音节数目。轻音节少就可以念得慢点, 轻音节多就必须念得快些。如: It’s′half past′one. It’s a′quarter e′leven.第一句话有4个音节, 第二句话有8个音节。但因为这两句话都各有两个重音, 按照英语的发音规则, 说这两句话所占用的时间是基本上相等的, 每句话各占两拍。学生对英语语音这一重要特点较难掌握。他们受汉语语言节奏的影响, 读英语时, 每朗读与初中英语教学文教资料个音节发音长短一致, 每个词都清清楚楚地念出来。因而, 朗读和说话都不大像英语。本族主为英语的人有时甚至会认为这种说话方式非常生硬、没有礼貌。2.讲究领读技巧。领读是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是学生学好英语的奠基石。教师在领读句子时要讲究领

㈣ 如何培养学生的英语朗读能力

学生学习英语,“说”的环境要自己创造, 在课堂上要抓住一切有利时机和老师讲, 跟同学说, 除此之外, 最妙的补足措施就是朗读。初中英语教学要充分重视朗读, 要唤起学生对朗读的“愉悦”, 以教学带朗读, 以朗读促效果。一、朗读的作用1.朗读是记忆的基础。朗读可以巩固所学知识, 因为课文是由词、短语、句子等组成, 涉及语音、语法、词汇等, 要想较好地朗读一篇短文, 必须对它所涉及的各种语言知识有理解, 反复朗读课文能帮助学生掌握所学语言。如It’s time to get toschool.I want to get to school early today. 若这个句子读熟了, 学生就会记住句型It’s time to do sth( 该是做某事的时候了) 和动词want to do sth( 想做某事) 的用法而不用机械地去记。2.朗读能内化情感。学生在认真领会、准确把握教材的精神实质后, 诉之于声, 那么声音发出时负载的思想内容、情感符号, 会比文本自身原生态的意、志、情更为丰富。因为朗读能使课文语言内化而成为学生自己的语言, 在说写时, 自然而然地“出口成章”,“下笔如有神”。3.朗读能提高口语表达能力。学英语只有开始就注意语音、语调, 大胆效仿, 及时纠正口型和舌位, 才能讲出标准的英语。英美人比较幽默, 语言中常常会很多出现逻辑上的缺层、跳层和并层。比如杰克在乘坐汤姆疯狂开车时说道:“Becareful! Don’t drive so fast. My mother loves me! ”意为“当心! 别开这么快, 我还不想死。”多么含蓄、优美的语言! 通过朗读、记忆, 学生在遇到类似的情境时, 自然会说出:“Come on,Mymother waits for me ! ”意为“快点! 我要急着回家呢! ”二、创设朗读环境在教学实际中, 教师应拓宽英语学习渠道, 激励学生好学的积极性。我们应以教材为语言典范, 以生活为“大教材”, 为学生创设语言环境, 为此, 教师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 帮助学生突破自身心理围墙, 注意自我改造语言环境,使他们敢于开口, 不怕嘲笑, 不怕丢脸, 树立为了说好一句地道的英语而磨破嘴皮的决心。2.树立“大教材观”。即以教材为依据, 把日常生活当作语言大教材, 让学生回到实际的生活情景中去模仿、体验、感知句型对话, 用具体的语言环境推动语言感觉的形成。3.让学生在群体语言环境中增强记忆效果。很多时候, 词汇和句型的输入光靠个人去死记硬背是艰难而短暂的, 相反,在生活情景中偶然碰到的东西却令人记忆犹新, 终生难忘。三、培养朗读技巧孔子说:“不愤不启, 不悱不发。”(《论语•述而》) 这对我们进行朗读指导教学很有借鉴意义。我们除了启发学生懂得朗读技巧的具体内容之外, 更重要的还在于启发学生学习掌握朗读的技能。“授人以鱼, 不若授人以渔”, 教学过程中朗读技巧训练是至关重要的。1.强调汉英语音、节奏之差异。大多数学生开始学英语时, 已基本上掌握了汉语口语, 形成了一套牢固的汉语语音、语调习惯。这影响了英语交际的成功进行。汉语是一种声调语言, 字的每个音节都有特定的声调, 而且声调起着区别和改变词义的重要作用。然而英语是语调语言, 没有固定的词调。词中音节声调高低没有区别词义的作用, 它们要服从全句的语调。例如, kite这个词, 随便你念成平调、升调、升降调、降升调或降调, 它的意思不会改变, 依旧是“风筝”, 不会变成别的东西。节奏指语句中各音节的轻重、长短和快慢之间的关系。包括重音、时间和连续。英语讲究轻重音节的搭配。例如,“I’m′sorry I’m′late.”而汉语则讲究各种字调的搭配。英语多音节词或语句, 总是以重音为骨干, 以轻音为陪衬, 而重音与轻音又是交替出现的。如果一句话中出现了几个重音, 那么各个重音之间的时间间隔要大致保持相等。为了保持这种时间间隔的相等, 说话或朗读时, 就得采用各种方法来调整。要注意各个音节之间的轻音节数目。轻音节少就可以念得慢点, 轻音节多就必须念得快些。如: It’s′half past′one. It’s a′quarter e′leven.第一句话有4个音节, 第二句话有8个音节。但因为这两句话都各有两个重音, 按照英语的发音规则, 说这两句话所占用的时间是基本上相等的, 每句话各占两拍。学生对英语语音这一重要特点较难掌握。他们受汉语语言节奏的影响, 读英语时, 每朗读与初中英语教学文教资料个音节发音长短一致, 每个词都清清楚楚地念出来。因而, 朗读和说话都不大像英语。本族主为英语的人有时甚至会认为这种说话方式非常生硬、没有礼貌。2.讲究领读技巧。领读是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是学生学好英语的奠基石。教师在领读句子时要讲究领读方法。领读短句时, 开始几遍可以放慢速度, 待学生初步熟悉后, 可突然加速, 增加学生跟读难度, 用不同的语调同读一句子, 表示不同的情感和语气, 如升调、降调, 使整个课堂气氛充满生机与活力。领读长句时, 化整为零, 集零为整。将一个长句分为若干个意群, 该停顿的地方停顿, 待各意群读熟了以后再读整个句子。要让学生在朗读中体会兴趣, 引发乐趣,肯磨嘴皮, 肯下功夫, 喜欢说“洋话”。3.朗读与口腔肌训练。如果注意观察外国人说汉语, 你就会发现他们咬字吐音很吃力, 舌头不听使唤, 发出的音调生硬别扭, 先凭听觉就知道不是本国人, 而他们说起英语来则如行云流水, 朗朗上口。由此可见语感与口腔肌训练密切相关。有些人不喜欢念出声, 常以默读代替朗读, 严重缺乏口腔肌训练, 难怪有些人说出的英语缺乏味道, 不像那么回事。学 英语要“用嘴努力”,“从嘴突破”, 坚持以快速、高声、清晰的方式来多读多说, 久而久之, 口腔就会自然适应一系列英语语音语调, 从而产生出语感效应。四、拓宽朗读渠道语言运用是一种技能, 经常性地组织学生开展形式多样的朗读活动, 是提高他们朗读水平的最有效的途径。根据朗读的意义与实施手段可分为课堂朗读及课后朗读。课堂朗读可分为:1.演示性朗读。这是教师语言艺术的充分体现, 教师从抑扬顿挫的语调、快慢适中的语速、板眼分明的节奏读给学生听, 并要求学生认真模仿, 体会到“语音”的艺术性。2.实践性朗读。这是学生的学习、模仿过程, 是学生单独进行训练, 达到巩固、效仿和流畅为练习的目的; 也可以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读, 教师听后指点, 或者教师领读, 学生跟读。3.检测性朗读。这是教学的检查过程, 是师生情感的再交流过程, 这种朗读是学生读、教师听, 可在课堂上进行也可在课后进行。如果条件许可的话, 可以采用事前录音的方法,这样学生可以听到自己的朗读录音, 更容易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教师除了授课中的朗读指导活动之外, 课外还可以通过组织故事会、演讲会、专题辩论会、诗歌朗诵会、课本剧等多种活动来强化学生的朗读能力训练, 让他们有直接的感受。再通过师生适当的评价会、建议会等, 来全面调动学生的朗读积极性, 努力调整自我朗读状态。这样, 教师在英语教学中必能获得意外的收获。摘要: 学科素质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和有机组成部分。英语是中小学生投入精力很大, 而收获并不显著的学科。本文拟分析中学生英语学习障碍及其教育对策, 以便为中学生提高英语学习成绩提供帮助。关键词: 中学生英语学习学习障碍对策学科素质教育是整个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英语学科的学习是中小学生投入精力很大, 而收获并不显著的学科。多年来,“英语难学”一直困扰着学生和家长, 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而校内外的各种类型的英语补习班, 占用了学生大量的课余时间, 中学生英语学习存在着诸多问题, 急需予以解决。一、中学生英语学习障碍的成因分析( 一) 忽视因材施教, 重视应试教育, 两极分化较明显英语这一学科有其本身的特殊性, 它对于初学英语的学生来说, 是一门新的课程。初学英语, 学生具有新鲜感, 头三个月为“新鲜感期”。对于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的学生来说, 本应该一起前进, 但实际上, 由于主观与客观上的多种原因, 不久便出现了掉队现象, 如不及时解决, 便会出现两极分化。因此,英语教师必须重视全体学生的共同发展水平和趋势, 同时, 也必须考虑到学生的个别差异, 做到因材施教。( 二) 忽视目的语的素质和潜在的外语能力的培养我们所说的目的语, 也就是学生所学的语种。目的语的素质教育应该是对学生的语言知识的传授和交际能力的培养,但是, 这并是说要求所有的学生在目的语素质方面都达到听、说、读、写高水平的全面发展。摒弃应试教育, 因材施教, 实现多层次教学, 为社会培养各类外语人才, 这才是符合我国国情的素质教育。对于好的学校或具有一定的语言天赋的学生来说应实现听、说、读、写的全面发展, 而对于一般学生和边远地区条件较差的学校来说, 有目的地培养学生潜在的语言能力比不切实际地要求听、说、读、写全面发展要重要得多。( 三) 忽视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教师在英语教学中, 经常会出现非常重视语言知识的讲授和注重学生语言技能的训练与培养, 而忽视在英语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的教育, 忽视和放松对学生外语学习能力和该语种思维能力的培养, 以及高雅的情趣, 审美和鉴赏能力培养的现象。这些教学中的忽视和放松又会影响到学生对英语语言知识的掌握和运用知识能力的培养, 最终影响英语教学的效果。( 四) 忽视语言本身的价值, 社会、学校、家庭对学生的英语学习评价功利性强受传统观念和应试教育体制的影响, 社会对于一个学校办学质量的评定, 往往是以升学率作为唯一的评定标准。这种评定标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学习观念和学习目标。学生认为学好英语只是为了升学考试, 结果出现“聋哑”英语,“考试英语”, 而学生运用和驾驭英语的能力却未得到真正有效的训练和培养, 也未能真正激活学生学习英语的内部动力和兴趣, 因而无法真正地学好英语。

㈤ 浅谈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英语朗读习惯

英语是一门工具学科。要掌握英语,除了需学习一定的语音、词汇、语法知识外,还得练就扎实的听、说 、读、写基本功。换言之,英语学习必须通过大量的听、说、读、写训练。从这点出发,可以说,英语学习的过程也是习惯养成的过程。小学生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主要是指良好的听、说、读、写的习惯。
一、良好的听的习惯
要求:认真听示范发音,听清后再模仿。用心听他人说英语。学习英语是从“听”起步的。“听”是“说 ”的前提,没有“听”,就无从模仿“说”。只有听得清,听得懂,才能说得准,说得好。用心地多听他人说英语,有助于培养对英语的敏捷反应。因此,培养学生认真听教师或者录音的示范发音,用心听他人说英语是至关重要的。
New Primary English for China第一册课本英语文字很少,整本书都是五彩缤纷的图片,使学生初学英语时能集中全部注意力听录音,理解录音内容,进而正确模仿。与教材配套的录音带中有男、女、大人、小孩的不同音色,其音自然、地道,其景生动、逼真,学生听来饶有兴趣。这十分有助于培养良好的听的习惯。
儿童心理学告诉我们,小学生爱模仿,模仿性强,但缺乏自控能力。课堂上,常有学生一听教师示范发音 ,就急于开口模仿,结果导致自身发音欠准,而且还影响了他人听音。因此,在英语起始教学阶段 ,教师就要训练学生静心听,可采用“手势暗示法”,即教师随着示范发音打手势“一、二”,这时学生边听 教师发音,边看教师嘴形,注意观察其大、小、扁、圆及变化情况,做到看明、听清,当手势打“三”时,全班齐声模仿。这样,发音易到位,模仿效果好。小学生听录音跟读,往往只满足于“听到”,能跟得上说 ,跟得上读,而不注意语音、语调、句重音、停顿等。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听清”,在播放录音前,可分步提出听的具体要求,使听一遍录音,便有一次收获。
英语黄鼠狼哭鸡课堂教学是小学生用英语交际的主要场合。其间,他们有很多听英语的机会。但小学生有意注意较弱 ,维持时间较短,特别是在听同学发言时易走神。教师除了向学生讲明专心听同学发言的好处外,在教学上要采用生动、形象、活泼、多样的教学方法与手段。特别要避免枯燥操练,开“定向长火车”,个别提问,对子活动与集体操练等多种形式应频繁交替使用。同时在教学内容上设置“牵制性”提问,使学生专心听他人说英语,不听,就无法参与。如,教师问某生:How old are you? Where are you from? Is your mother a teacher? 随即转用第三人称问其他学生:How old is he? Where is he from? Is his mother a teacher? 又如,请个学生用英语自述,然后让听的学生按此内容相互问答,可请学生指出发言者哪儿讲错了?该如何纠正等。以此来引导学生用心听他人说英语。
二、良好的说的习惯
要求:大胆开口说英语、音量适度、仪表大方。积极参加语言实践活动,大胆开口说英语,是英语学习所 必需的。从心理学、生理学角度来看,三年级学生人小,较之高年级学生心理障碍和害羞感少。这正是培养大胆开口讲英语的有利条件之一。小学英语教材为“说”提供了良好的素材,所选内容均来源于学生学习及日常生活,为学生所熟悉的。教材具有科学性、趣味性、亲近性、实用性,为广大师生所欢迎。这是培养大胆开口讲英语的又一个有利条件。因此,教师得抓住时机,充分运用教材,从起始年级,培养学生良好的说英语的习惯。
首先,教师应十分注意发挥“情感教育”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古人曰:“亲其师,才能信其道。”教师 要用“师爱”去赢得学生的亲近和信任,使师生感情双向交流,密切师生关系,形成轻松、愉悦的课堂气氛, 从而有效地帮助学生消除心理障碍,克服怕开口说英语的紧张心理,开创敢讲英语、争讲英语、爱讲英语的局面。
同时,教师要精心组织教学,优化教学方法,利用一切教学媒体(图片、实物、玩具、幻灯、投影、录像 、录音、指套、木偶等等)创设情景,寓教于乐,让学生身置语境,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开口练说,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说英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此外,教师要从课内到课外尽可能地为学生创造语言实践机会。如:组织语言游戏、竞赛,开辟英语角, 举办英语兴趣小组,排演英语文娱节目,强调师生间同学间用英语问候,要求学生把所学英语用到日常生活中 去,对做得好的学生给予“小红花”、“小红星”奖励等等。以此造成说英语的氛围,激励学生多开口说英语 。
要做到人人大胆开口说英语,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学生因各人的气质、性格不同,参与开口讲英语的程度 也不同。教师在教学中要特别关注那些怕开口、缺乏自信心的学生。著名教育学家布卢姆认为,一个人学习成功的次数越多,他的学习自信心就越强。学习成功是建立在学习自信心的基础上的。因此教师要帮助这些学生克服思想和心理障碍,要多给予鼓励和表扬,肯定其点滴甚至是微不足道的进步,进行个别耐心具体的辅导 ,设个坡度,扶着前进,不要急于一步到位,让他们在口语训练中有所得,感受到成功和欢乐,以增强其说英 语的自信心,激起其说英语的内心欲望。
学生在讲英语时,教师最好别去打断,应允许学生暂时存在某些语言错误,待讲完后,教师再指出并纠正 。这样做,不干扰学生说话的思路、意念表达,不挫伤其说话积极性,又能帮助其提高言语水平。在大胆开口讲英语的基础上,教师要引导学生注意讲话音量适度、仪表大方。三年级始学英语,要求学生大声讲英语,随着年级的升高,要求学生根据不同场合,调整自己的音量大小,声音高低,对于活动、小组操练宜轻声些,班 上发言得响亮些,让全班同学都能听到。有的学生急于发言,在连续说英语时,停顿过长,还常加“嗯”。此时,教师要注意多留给学生一点思考时间,要求先想后说,想好再说。另外,教师要提请学生注意,说话时不 要低着头,或眼望天花板,或视窗外,要面对听者,举止要自然,不拘束,从小养成良好的说的习惯。
三、良好的读的习惯
“读”对小学生来说,主要是指“朗读”。要求:正确拼读单词,响亮地、流利地朗读课文,语音、语调 等基本正确。拼读单词有利于学生记忆单词,积累词汇。朗读英语有利于培养学生语音、语调、节奏、语感等 。也有助于“说”的能力进一步提高。
九年义务教育英语学科三年级第二册课文开始出现文字,渐之,要求拼读单词。无论是个别还是全班拼读 (拼背)单词,都应要求学生先读一遍单词,再拼读字母,然后再读一遍单词。培养学生拼读单词的良好习惯 ,十分有益于学生认读单词,正确拼写单词。
朗读英语是小学生学习英语的主要内容之一。“说”英语与“读”英语有相通之处,关系密切,两者相辅相成。学生英语朗读能力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示范。这是给学生“先入为主”的朗读音调印象。因此 ,教师必须十分注重范读和领读。授课前,教师自身的发音必须标准,尽量与标准音带取得一致。在自身(或音带 )范读、领读时,教师可配以手势以示升调、降调、重读等,加深学生的理解。以后还可指导学生在课文上标音调符号。一般来说,新课之时,不宜请学生领读课文,以免一个错,错一片,给纠正增添麻烦。在朗读语言材料时,须要求学生切勿操之过急,拿来便朗读,要先通阅,了解内容,理解含义,揣摩音调,然后再朗读,这样朗读效果才会好。
小学英语课文句子简短,读来朗朗上口。有些学生觉得这些句都已能讲能背了,在朗读时漫不经心,不是 看着一句句朗读,而是滑句,一古脑儿读完,存在“假读”现象。有的朗读时语速、节奏掌握不好,过慢、拖沓,一字字顿着读,或是过快,发音不到位,无停顿,混着读。特在集体朗读时,伴有明显拖音,节奏较差,语速偏慢等现象。为此,教师要对症下药,变换教法,随时纠正学生朗读的不良倾向,刻意培养学生良好的读 的习惯。
四、良好的写的习惯
“写”对小学生来说,主要是指“书写”。要求:书写姿势、方法正确,斜体行书规范书写,大小写、笔 顺、标点符号和格式正确。
小学生在学英文书写前,已学会汉字及汉语拼音的书写,且已养成一定的书写习惯,这对学习英文书写有 利也有弊。就书写而言,二者有相同之处,但更有不同之点。对于书写的坐姿,握笔方法,两者要求相同。而 汉字与英文在书写上差异很大。即使汉语拼音与英文斜体行书在书写上也风格各异。因此,英语教师必须利用 学习正迁移,防止学习负迁移,对学生英文书写进行严格的训练。
时至三年级,仍有部分学生书写坐姿、握笔方法不正确。这就要求英语教师在教英书写时及时纠正,不能放任自流。要让学生明白书写坐姿、握笔方法不正确会影响身体健康,影响书写质量与速度,对今后学习不利 。启发学生加强自我督促意识,保持正确坐姿,握笔方法。特别要向学生指出,书写英文时,纸稍向左斜放, 纸的下边与桌面边缘成10°角,不要正放。
在书写教学一开始,学写字母时,教师就必须十分重视培养学生按照规范笔顺书写,在四线三格中位置正确。值得一提的是,要强调每个字母都要稍向右斜,斜度要一致(约5°)。中国学生由于写汉字的习惯,竖 直横平,有棱有角,四方端正。因此,在书写英文时,常出现直、方、角现象。对此教师要运用“比较法”教 学,及时指正。随着学习的进展,教师要继续坚持不懈地抓好单词、句子、段、篇的书写及标点符号的正确使 用,切实做到英文书写规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写的习惯。
总之,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不会自然生成的,而是经有意识培养形成的。小学生学习英语,主要通过课堂 教学形式。所以,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的养成主要是靠教师。教师必须十分重视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注意在 日常教学活动中有计划地、有步骤、严格地训练学生
同时,从起始年级开始,就要通过学校与家庭的配合、课堂与课外的结合、改进教学方式、形成有效的激励机制,有目的、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好习惯、以保持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持续性。良好的习惯一旦养成,学生将终身受益。
叶圣陶先生曾深刻指出: “教育是什么,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 “一种好的习惯可以受益终身。”……这就是说,如果学生从小养成良好学习习惯,将来他就能在没有任何强制因素和外人点拨辅导的情况下,也能非常自觉、饶有兴味地去学习、去生活。教育如能对学生培养起良好的习惯,学生就能轻松地游到理想的彼岸。现代教育所倡导的研究性学习,探究式学习,自主式学习,无一不要求学生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英语学习也不能例外。教育部关于小学低年级英语课程开设的文件中特别强调:小学低年级英语教学的要求主要是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良好的学习习惯,为进一步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由此可见,良好习惯的培养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占据了非常重要的地位。那作为小学英语教师,应该从哪些方面、又如何对学生加以培养呢?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和积累,以下我将从英语课堂学习习惯和英语课外学习习惯两方面进行总结:
一、 改进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英语课堂学习习惯
小学英语在教学方式上,要求重体验、重实践、重参与、重创造。要求教学设计贴近生活,符合小学生兴趣的需求。在教学活动中,我打算精心组织教学活动,采取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设计能引起学生兴趣的语言交际场景,教学游戏和练习形式,以学生学会为目的,以学习情趣为主线,贯穿在每一个教学环节中。使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用中学、学中用反复实践,自然习得语言。
(一)培养学生认真的听、模仿习惯
语言学家告诉我们:人类对语言的习得首先是从听和说开始的,课堂上教师示范语言材料时,要求学生认真听。这里的“听”,主要是指听录音和老师的示范发音,听准以后再模仿。“听”是“说”的前提,没有“听”,就无从模仿“说”。只有听得清,听得懂,才能模仿、说得准、说得好。用心多听他人说英语,有助于培养对英语的敏捷反应。充分利用各种有声教学媒体的范读,如语音、语调、语速;进行发音要领的分析介绍,如开、闭音节、升降调、连读、重读、不完全爆破音和停顿等,使学生能及时、有效、准确地模仿到地道的读音。小学生爱模仿,模仿能力强,但缺乏自控能力,经常有学生一听示范发音,就给予开口模仿,急于跟读,导致自身发音欠准,而且还影响了他人听音。针对小学生的心理特点,我在课堂上对学生提出听力的要求,保持绝对的安静,教师将右手放在右耳边示意“just listen”,并伸出三根指头表示听三遍,听的过程中教师用一根手指示意学生仔细看自己的口型。在教师发出“Follow me”“Read after me/taper recorder”的指示后才能跟读,,为了增加趣味性,提高听的质量和仿的效果,在此教学环节中开展“最佳录音机”“最佳模仿秀”“哪辆火车开得稳”“看口型,猜单词”等形式多样的游戏,并纳入课堂评比,引导学生在快乐的游戏环节中学会听、学会模仿。
(二)培养学生大胆开口的习惯
学习语言的目的就是为了交流。如果一个人连开口也不敢,开口怕犯错,开口就脸红,那他永远也学不好英语。张致公教授说学英语要“胆大皮厚”是很有道理的。儿童可塑性强,对语言的接受能力也较强,在学习过程中,语言习惯和能力容易形成。教师应抓住时机,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给学生创设轻松愉快地开口讲英语的环境.,鼓励学生大声模仿,提倡多开口。培养学生大胆说的好习惯,既能提高学生的兴趣,又有利于增加说的机会。。
在学生说的过程中注意不要有错必究,讲究方法,以免挫伤学生的积极性;及时肯定他们的点滴进步,只要敢张开嘴大胆说英语,就会获得鼓励:“ wonderful, good job,brave boy, clever girl”。
二、加强家校联系,形成激励机制,培养学生良好的英语课外学习习惯
1、每天听读的习惯
要求学生每天保证15至30min的听录音、跟读的习惯。因为学生年龄小,自制力差,所以开始需要家长的督促,营造良好的家庭英语听音环境,使其形成听的习惯,增强语感。
2、及时复习的习惯
由于我们缺少英语语言环境,而小学生的遗忘率高,上完每堂课不可能当堂全部记住,也很难保证课后不忘,这对刚学英语的低龄学生有负面影响。因此在每节课后务必对所学内容进行复习巩固,听读所学内容,真正做到温故而知新。因此,教师应该针对三年级小学生年龄特点给布置适量听、说、读、背方面的作业,形式上要尽量做到游戏式、趣味化,使学生不断巩固消化课堂所学的同时又不会觉得课业负担过重或过于枯燥,从而逐渐失去学习兴趣。小学生的作业要求家长检查签字,并作出相应评价。
3、提供展示平台,增强学习自信,让良好的习惯在英语学习中闪光
我校开展了“争当英语小明星”的活动,I am English super star!(班级宣传栏,校园宣传栏)
根据学生平时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利用班级宣传栏、校报、定期评选出“英语小明星”” 英语进步之星”,让大部分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是学好英语的基础和前提,它也是一种良好的非智力因素。如果老师能把科学的方法教给学生,让学生养成学习英语的好习惯,掌握好学英语的“金钥匙”,将会使学生在学习英语上终生受益。
以上观点,如有同我有一致看法的朋友们,只能说明想到一方面去了,只能借用电影或电视剧常出现的一句话“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㈥ 如何培养学生大声朗读英语的习惯

英国教育家洛克曾经说过:“一切教育都要归结于养成儿童良好的习惯”。从这两个多星期的教学经历更让我体会到: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甚至比学习具体的知识更加重要,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学生一生的学习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1、从听入手
我们要求学生要善于倾听,不仅要认真听老师的“讲”,还要听其他同学的“讲”。听老师,要做到借助老师的肢体语言听懂活动的指令或要求。如:老师说listen必须要做到手放耳边、动作整齐,静下来听。听同学,要做到安静倾听,注视他人,既是对别人的尊重,更能学习他人的长处。除此之外,还有听录音的习惯,要求注意力集中。第一遍听录音,注意倾听录音中的正确发音。第二遍进行跟读,要求读准字音。第三遍,听后做到模仿语气、读出语音语调。
2、从说着眼
说,是学生表达自我和教学输出的重要形式。培养学生良好的说的习惯,就要让学生明确不同场合、不同情况下该怎么说。如学生个别回答问题时,我们通常要求学生声音响亮,口齿清楚,咬字准确。往往有些个别爱“表现” 的学生就会大声叫出来。这时我们就要让孩子学会控制自己说话的音量,做到适量、悦耳。开小火车时要注意语速,不能因为争小组荣誉而把单词的语音读错,把原来的短音读成长音,那就失去了游戏的意义。Pair work 或group work时,要求学生的音量只要对方听得见就可以,避免教室中出现一窝蜂的情景。
3、从读突破
英语是一门有声语言,朗读是学好英语的基本要求。“读书百遍,其义自现”就是其道理所在。出声朗读课文,使学生能够形成正确的语音和语调,有利于语法和词汇的巩固,同时学生脑子储存了大量语言素材,不论在做练习还是在书面表达方面,反应快而正确,从而提高了他们运用语言的能力。
4、在做中巩固
有这样的一句至理名言:“听来的忘得快,看到的记得住,动手做更能够学得好”。我们可以借助身体语言、面部表情和多种教具来引导学生做游戏、学唱歌、涂颜色、画画等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学生也可以模仿老师来做,学以致用。以此来让学生真正在学习的过程中动起来,促使他们进一步养成好的学习习惯。
5、合作学习的习惯
合作与竞争是人与人之间交往的两大主题,合作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团队观念和交流能力。那么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也要养成良好的合作习惯,因为两人以上的活动都必须做到互相合作才能完成。两个两个读词时,要做到动作整齐,同步念词。Pairwork 或groupwork时要在给出简明、确定的指导用语的同时做出示范标志式的手势,提示、帮助学生明白活动要求,通过学生做出的肢体、姿态、手势等的反应观察学生对指导用语的理解,有利于学生在基本的简单合作中共同完成任务,避免理解障碍导致的学生语言运用障碍。每一次合作学习,教师要鼓励每一个孩子积极参与,培养学生集体主义观念和合作意识与交往能力。小组合作时还要注意倾听他人的想法和意见,也要乐于表达自己的想法。
学生的良好习惯是教师对于学生的严格要求。那么教师在设计教学活动时也要充分为孩子着想,规范课堂用语的同时更要适应小学生的学习能力。我们在进行游戏或其他活动时,可能遇到孩子的反应达不到教师的预设效果。因此,我们根据小学生语量积累较少,行为约束力较弱的特点,在教学中做了如下的调整。 如教师的指令应尽量简洁化,加上一定的肢体语言让学生一看便知,每个步骤还要给予学生一定的时间做准备。教师通过将步骤细化,让学生明确了活动要求,确保活动能够顺利进行,同时也渗透了学习习惯与品德教育。教师更应合理安排教学活动,为学生学习铺设渐进渐升的阶梯。在小学英语的教学中,我们强调的是学生在真实的语言环境下,通过参与各种活动学生有真实的语言交际使用和情感的体验。合理地安排教学活动与教学的侧重点,为学生更好的学习提供了保障,教师就要准确把握机械性操练、意义性操练与交际性操练的量。 在每节课中教师应较合理地设计教学环节与教学时间,每个环节环环相扣,层层递进,为最终学生的输出打下扎实的基础。为了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设计的各个环节的连接教师应多采用能够引起学生注意的方式,吸引学生进入下一个环节,环环相扣,多搜集各种有利于教学的资料,如儿歌、动画、歌曲等等,运用游戏等多种方式促使学生提高学习的自主性。
总之,好习惯受益一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养成的,需要家长与教师严要求、多引导、勤督促、常鼓励,并在过程中逐一落实,给学生一定的时间和空间,以达到预期的目的。

㈦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英语朗读习惯

英语是一门工具学科。要掌握英语,除了需学习一定的语音、词汇、语法知识外,还得练就扎实的听、说 、读、写基本功。换言之,英语学习必须通过大量的听、说、读、写训练。从这点出发,可以说,英语学习的过程也是习惯养成的过程。小学生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主要是指良好的听、说、读、写的习惯。
一、良好的听的习惯
要求:认真听示范发音,听清后再模仿。用心听他人说英语。学习英语是从“听”起步的。“听”是“说 ”的前提,没有“听”,就无从模仿“说”。只有听得清,听得懂,才能说得准,说得好。用心地多听他人说英语,有助于培养对英语的敏捷反应。因此,培养学生认真听教师或者录音的示范发音,用心听他人说英语是至关重要的。
New Primary English for China第一册课本英语文字很少,整本书都是五彩缤纷的图片,使学生初学英语时能集中全部注意力听录音,理解录音内容,进而正确模仿。与教材配套的录音带中有男、女、大人、小孩的不同音色,其音自然、地道,其景生动、逼真,学生听来饶有兴趣。这十分有助于培养良好的听的习惯。
儿童心理学告诉我们,小学生爱模仿,模仿性强,但缺乏自控能力。课堂上,常有学生一听教师示范发音 ,就急于开口模仿,结果导致自身发音欠准,而且还影响了他人听音。因此,在英语起始教学阶段 ,教师就要训练学生静心听,可采用“手势暗示法”,即教师随着示范发音打手势“一、二”,这时学生边听 教师发音,边看教师嘴形,注意观察其大、小、扁、圆及变化情况,做到看明、听清,当手势打“三”时,全班齐声模仿。这样,发音易到位,模仿效果好。小学生听录音跟读,往往只满足于“听到”,能跟得上说 ,跟得上读,而不注意语音、语调、句重音、停顿等。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听清”,在播放录音前,可分步提出听的具体要求,使听一遍录音,便有一次收获。
英语黄鼠狼哭鸡课堂教学是小学生用英语交际的主要场合。其间,他们有很多听英语的机会。但小学生有意注意较弱 ,维持时间较短,特别是在听同学发言时易走神。教师除了向学生讲明专心听同学发言的好处外,在教学上要采用生动、形象、活泼、多样的教学方法与手段。特别要避免枯燥操练,开“定向长火车”,个别提问,对子活动与集体操练等多种形式应频繁交替使用。同时在教学内容上设置“牵制性”提问,使学生专心听他人说英语,不听,就无法参与。如,教师问某生:How old are you? Where are you from? Is your mother a teacher? 随即转用第三人称问其他学生:How old is he? Where is he from? Is his mother a teacher? 又如,请个学生用英语自述,然后让听的学生按此内容相互问答,可请学生指出发言者哪儿讲错了?该如何纠正等。以此来引导学生用心听他人说英语。
二、良好的说的习惯
要求:大胆开口说英语、音量适度、仪表大方。积极参加语言实践活动,大胆开口说英语,是英语学习所 必需的。从心理学、生理学角度来看,三年级学生人小,较之高年级学生心理障碍和害羞感少。这正是培养大胆开口讲英语的有利条件之一。小学英语教材为“说”提供了良好的素材,所选内容均来源于学生学习及日常生活,为学生所熟悉的。教材具有科学性、趣味性、亲近性、实用性,为广大师生所欢迎。这是培养大胆开口讲英语的又一个有利条件。因此,教师得抓住时机,充分运用教材,从起始年级,培养学生良好的说英语的习惯。
首先,教师应十分注意发挥“情感教育”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古人曰:“亲其师,才能信其道。”教师 要用“师爱”去赢得学生的亲近和信任,使师生感情双向交流,密切师生关系,形成轻松、愉悦的课堂气氛, 从而有效地帮助学生消除心理障碍,克服怕开口说英语的紧张心理,开创敢讲英语、争讲英语、爱讲英语的局面。
同时,教师要精心组织教学,优化教学方法,利用一切教学媒体(图片、实物、玩具、幻灯、投影、录像 、录音、指套、木偶等等)创设情景,寓教于乐,让学生身置语境,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开口练说,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说英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此外,教师要从课内到课外尽可能地为学生创造语言实践机会。如:组织语言游戏、竞赛,开辟英语角, 举办英语兴趣小组,排演英语文娱节目,强调师生间同学间用英语问候,要求学生把所学英语用到日常生活中 去,对做得好的学生给予“小红花”、“小红星”奖励等等。以此造成说英语的氛围,激励学生多开口说英语 。
要做到人人大胆开口说英语,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学生因各人的气质、性格不同,参与开口讲英语的程度 也不同。教师在教学中要特别关注那些怕开口、缺乏自信心的学生。著名教育学家布卢姆认为,一个人学习成功的次数越多,他的学习自信心就越强。学习成功是建立在学习自信心的基础上的。因此教师要帮助这些学生克服思想和心理障

㈧ 如何提高学生的英语朗读水平

(二)研究目的 学生朗读英语时存在几种问题 1、吞吞吐吐,不流畅 2、语音不标准。 3、语调生硬,不自然。 (三)研究对象六年级学生(四)研究方法 1、观察学生 2、问卷调查 3、在网上查找相关资料 4、请教其他英语教师 (五)研究过程 一、寻找原因 1、音标没有学好。 2、听力训练不够,没有大量听英语磁带,看英语节目等。 3、不熟悉单词和句型。 4、教师对朗读训练不够重视。 5、学生在课余缺乏朗读练习。 二、采取的措施 1、音标是学习英语的关键。让每个学生学好音标,力争人人过关。因此,必须激发学生学习音标的热情,从而达到音标人人过关的目标。 2、在教学中,重视学生对单词,短语和句型的掌握。让学生熟悉朗读材料,克服吞吞吐吐,不流畅的缺点。 3、加大听力训练力度,在教材和配套磁带之外,为学生提供大量听力材料,让学生多听,增强语感,并要求学生在听的过程中关注语音和语调。 4、教师在平时教学中,有意识地渗透入朗读的方法和技巧方面的指导,潜移默化,在点点滴滴中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此外,加强朗读方面的练习,在课堂中提高学生。 5、在学生的课外活动中加入朗读方面的训练并且经常举办英语朗读比赛,英语诗歌朗诵等方面的活动。另外还在学生的家庭作业中安排朗读方面的内容,促使学生多多练习。 (六)结果分析 这五项措施得到实施之后,学生的朗读能力大大提高,读课文时一改往日吞吞吐吐的情况,转化为非常自然,流畅,标准,而且学生爱上了朗读,自觉地进行练习。更为可喜的是学生的口语水平也得到了相当大的提高。 (七)结果在实际中的应用 通过五项措施来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并有意识地将朗读训练融入平时的教学中,点面结合,更加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

热点内容
月度工作英语怎么翻译 发布:2025-08-17 15:05:00 浏览:584
寒假去泰国的作文英语怎么说 发布:2025-08-17 15:03:30 浏览:558
all这个英语怎么翻译 发布:2025-08-17 14:58:33 浏览:509
好笑的用英语怎么翻译 发布:2025-08-17 14:51:04 浏览:664
甲方怎样翻译英语怎么说 发布:2025-08-17 14:50:06 浏览:581
你是最漂亮的用英语怎么翻译 发布:2025-08-17 14:40:45 浏览:745
这是生活英语怎么翻译 发布:2025-08-17 14:40:04 浏览:280
方位陀螺英语怎么说及英文翻译 发布:2025-08-17 14:30:32 浏览:6
签证翻译成英语怎么说 发布:2025-08-17 14:28:43 浏览:73
关于食物的翻译成英语怎么说 发布:2025-08-17 14:27:46 浏览: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