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让农村学生英语
Ⅰ 如何养成农村学生良好英语学习习惯
增加英语口语交流活动提高单词量
Ⅱ 如何培养农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
一、农村中学英语教学现状分析
根据有关调查表明,随着年级的升高,初中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水平趋于下降,其中七年级与八年级,七年级与九年级之间差异显著。兴趣的丧失导致了部分学生失去继续学习英语的动力,从而产生厌学的倾向,使得两极分化现象日益严重。由此可见,在英语教学中,要想使学生学得积极主动,并取得好的学习效果,培养学生的兴趣至关重要,甚至可以说这是学习英语的前提和保证。在教学中,特别是在农村中学,英语教师往往会体会到学生这样的学习过程:好奇——感兴趣——失去兴趣——失去信心——厌烦——反感——放弃。这种变化过程,实际上是学生从一开始对学习英语的好奇心转化为逆反心理。尤其到了高年级,两级分化越来越严重。很多学生对英语已经没了兴趣,不想学英语甚至部分同学开始放弃了。怎样才能使学生重新燃起对英语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以提高英语教学质量呢?
二、在学习英语过程中农村学生存在的主要问题 1.对英语越来越不感兴趣
对七年级到九年级的部分学生进行调查发现:七年级92%的同学喜欢学英语;八年级78%的同学对英语感兴趣;九年级57%的学生对英语感兴趣;部分学生有学好的愿望,也下过决心要努力学习,但由于他们缺乏毅力,一旦短期内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便丧失继续进取的信心,形成了想学好又怕吃苦的矛盾心理。有的同学在课堂上回答错了问题或发错音之后,其他同学都嘲笑他,久而久之他就对英语不感兴趣了。由于学习方法,学习习惯和非智力等各方面的原因,有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了困难,即使努力了,也收获甚微,成绩不能提高;有的甚至还遭到了同学们的嘲笑、教师的批评,形成了自卑心理。 2.存在软件差距
城区的学生学习条件优越,家长全力配合学校、教师的工作。农村孩子学习条件不够优越,农村父母天天忙于干活,真正能够关心孩子学习的寥寥无几。加上寄宿制学校的管理,听力的时间不足,口语练习的时间很少,能力不能很好地提高。“外教”的教学更是望尘莫及、望而兴叹。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没有长远计划,仅限于完成教学任务,不是一步步地对学
生进行能力的培养,而是教单词只教单词,教七年级没有为八年级做好铺垫,造成了部分之和不等于整体,学生学了一个个的英语知识点,却还没有掌握住英语语言。而一旦出现了两级分化,对成绩好的学生更偏爱有加;对后进生缺乏信心,少有耐心,听之任之,加剧了两极分化。
二、改善农村英语教学的方法
针对以上问题,笔者认为培养农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是当务之急。心理学认为,兴趣是人们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爱好某种活动的倾向。匈牙利的语言学家卡莫·洛姆布用一个简单的公式表示语言学习的成就:“付出的时间+兴趣=结果。”在课堂教学中,重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轻松愉快、生动活泼的课堂氛围,是激发学生学习动力的关键。在平时的日常教学中,笔者重点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的: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新教材与旧教材相比有了很大的改变,增加了新鲜的、贴近学生生活的话题与内容。教师应充分利用先进的教学资源,让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掌握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听说是学习英语的基础,但口语一直是中国学生较为薄弱的环节,尤其是农村的孩子在课堂上更是张不开嘴、开不了口,让他们上台表演更是难上加难。为了激发学生练习口语的热情,每一模块都围绕中心话题为学生创设一种情景,让他们进行英语口语交流。例如:七年级学生年龄小,好说爱动,记忆力和模仿能力强,笔者就重点培养他们开口说话的能力,要求他们响亮清楚、正确地说英语,坚持Daily Talk, Free Talk,又要求学生轮流有准备地讲趣味式小故事,然后由其他同学回答简单问题,学生们要认真准备,聚精会神地听,争先恐后地回答问题。另外,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并进行听说读写的综合训练,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对课本和课外文章进行精读和粗读,增强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2.新旧联系,扩大兴趣
新旧联系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基本法则,它着眼于新旧之间的联系,通过重现有关的指示,为学习新知识提供支点。这不仅能减缓新知识学习的坡度,而且能通过检索“线索”的作用,激活认知结构中的相关信息,为学习做好心理的和知识的准备。在英语教学中,记忆单词是一大难关,如果让学生机械地读背抄写,很容易让他们厌倦。因此,笔者在教单词时运用集中识词法、分散记忆法、单词接龙法等,这样大大提高了同学们学单词的积极性,而且掌握了更多的词汇量。对于初中阶段要求的课本外的400个单词是一个很好的积累的机会,坚持下来,收获不少。
3.利用图画、顺口溜、口诀等,诱导兴趣
在课堂教学中,利用直观的、生动的、适合初中生心理发展的教学方式,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实物,特别是充分利用教室里的人和物组织课堂教学,更加形象逼真、生动活泼、印象深刻,有利于记忆。例如:What’s this in English?在教学这个句型时,笔者就地取材,搜集所有的学习用品(如书包、书、铅笔盒、钢笔、铅笔、钥匙、尺子、橡皮擦、小刀等等)让学生进行问答练习。这些东西学生天天接触,非常熟悉,都能准确地操练,效果不错。
Ⅲ 如何让农村小学生在快乐中学习英语
一、用适合小学生年龄、心理特点的教学方法和途径
小学年龄段的孩子活泼好动、模仿能力、表现能力强,对新鲜事物感兴趣,且兴趣具有多样性和阵发性,有意注意能力较差。针对这样的特点,我们必须运用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方法来开展英语教学活动。
1.开展趣味性的游戏教学,激活课堂
游戏过程中,教师千万要注意把握好尺度,使游戏始终处于可以控制的状态。通过游戏,小学生能更好更快地掌握语言,并得到了实践机会,也使他们体会到学习英语的乐趣。
2.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优化课堂教学
要使学生感到快乐,要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就需要使课堂形式多样化,除了在课堂内进行游戏、唱歌竞赛之类的活动外,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是一条十分有效的途径。多媒体能充分发挥声、光、形、色等多元素的功能。这一特性使英语教学突出形象性,注重感染力,把抽象、枯燥的单词、短语、句子转化成生动活泼的文字、图象、视频,使动画与视听相结合,符合小学生的认知特点,让学生的听觉、视觉同时得到刺激,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记忆效率。多媒体技术的运用,使创造情境成了一件容易事。围绕教材内容,可以创设相关的虚拟语境,以更好地服务于课堂教学活动。
3.开展有意义的课外活动
小孩子的天性就是玩,所以我们很有必要组织一些有意义的活动让他们尽情地“玩”,让他们在这些活动中“玩有所学,乐有所用”。英语角,英语沙龙,英语儿歌比赛,英语小品等都是非常有益的活动,是课外培养小学生兴趣的重要补充。如笔者所在的班级每周活动课为英语角活动,在活动中,我首先让学生自由交谈,特别“照顾”那些“金口难开”的学生。这些学生大多基础比较差,想讲又讲不出来,或者胆子比较小,想讲又不敢讲。我频频使出“亲善之举”,问候他们时,做一些夸张的动作,如拥抱他们,握握手之类的,鼓励他们不要怕犯错误,大胆地讲,并奖励那些进步比较大的学生。同时,请口语比较好的学生帮助、带动那些“金口难开”的学生。采取这种“双管齐下”的方法,一次两次,“金口难开”的学生变成了“出口成章”的学生,进而调动了整个班级的气氛。孩子们在真正轻松、没有任何压力的环境下尽情地展现自我,体会到了学习英语的乐趣,也较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二、讲授小学生感兴趣的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
一般来讲,教师是按照教材内容来组织课堂教学活动的,但是教材是根据教学大纲或者课程标准统一编写的,它有时不能满足课堂的实际需要。因为现在的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非常多,知识面比较广,他们也反对教师只是一味地忠实于课本,希望能了解到课本外的知识,要求增加课外的内容,补充文化教育。因此,教师要根据自己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从“教”教科书转向“用”教科书,加深、拓宽课程的内涵和外延,灵活地运用教材,讲一些与教材相关的学生感兴趣的内容,从而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三、营造良好的英语教学环境
良好的英语教学环境,非常有利于小学生以轻松愉悦的情绪,满怀信心地学习英语,那么,我们如何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呢?
1.恰当地使用体态语,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的学习活动伴随着一定的情绪体验,良好的心境、愉悦的情绪有利于学生产生超强的记忆力和最佳的思维力,而焦虑、忧郁等不良情绪,则会降低学生的智力活动水平。生动、幽默、形象的教师体态语能有效地调节、活跃课堂气氛,使得学生产生愉快学习的心理环境,促进学习积极、自主学习。
2.创造逼真的英语文化环境
学习英语就需要学习与之相关的英语文化,要让孩子们时时刻刻接受这种文化的熏陶,就需要创造逼真的英语文化环境。为此,可以从教室、校园的布置入手。例如,在教室内的所有物品上都贴上英文标签;教室内的墙报和评比栏的标题以及贴在墙上的课程表和课程内容都用大号的英文书写,而中文则在后面用小字号标出。教室的门、窗、墙壁、走廊上等都可以贴上一些孩子喜欢的有关英语的装饰物和名言名句,让孩子们处处感受到英语的存在,进而体验到学习英语的乐趣。
Ⅳ 如何让农村的孩子爱上英语
如何让农村的孩子爱上英语
俗话说的好,一口吃了成不了胖子。如果我们片面追求让学生在课堂上习得多而全的英语知识和技能,无疑是竹篮打水一场空,我们也会因为学生达不到自己预设的目标而身心疲惫,对学生学好英语的勇气和信心无疑是沉重的打击。“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学生的英语成绩差,对英语不感兴趣,不能说全是这位科任的责任,但英语的启蒙老师却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教育是一个循序渐进的系统工程,任何一个阶段忽略了,都将成为孩子成长道路上的绊脚石。英语做为一门外语对于农村的孩子来说是很难的,最主要的原因是缺乏语言环境和教学情境。
农村孩子比较胆小,羞于说英语。农村小学的学生土生土长,从小受周围特定环境与家庭教育的影响,与城市小孩相比,往往会显得更加胆小拘谨、不善言谈,缺少自信心理,又害怕会说错被老师批评,会遭人耻笑。发言基本处于被动位置。缺乏学习英语的环境氛围。在课堂上,学生能听到英语教师较流利的口语,但学生每周一般只能接触三到四次,每次仅四十分钟,其他任课老师则都是用汉语教学。而且,目前社会上尤其是农村,用英语交流的环境很少,甚至可说是没有。因此,学生听英语、说英语、练英语的机会很少,他们缺少一个学习英语的语言环境。再者,农村小学教学方法、手段落后于城市小学,在农村小学中还存在使用传统的英语教学方法的情况,而这种“满堂贯、英译汉”的教学方法,不仅使课堂气氛沉闷,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状态,而且根本不符合小学生的生理、心理特征和年龄特征,也无法满足他们的学习兴趣,以致于学生产生厌倦心理,不愿意继续学习英语家庭教育与环境的负面影响。很多家长认为学习英语是初中的事,小学里只要学好语文、数学等最基础的科目就足够了,因此,当孩子满怀喜悦地向父母讲述对学习英语的好奇时,在取得进步向父母邀功时,父母们缺少鼓励,没有从正面积极地进行引导教育,而是怀疑地问:“这么小的孩子,能学好吗?”而有的家长则是虽然也能认识到从小学开始学英语的重要性,但自己本身没有较高的文化水平,对英语也是一窍不通,也无法在家中为孩子创设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那么,怎样才能让学生学好英语呢?那就是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首先就是要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创造和谐的课堂教学气氛。对农村学生来说,要改变传统的师道尊严的旧思想,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要尊重热爱学生,对学生是肯定的态度,能缓解学生内心的紧张,对学习有心理障碍的学生更要善于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学习热情。只有建立起师生之间沟通的绿色通道,才会有教与学之间的宽松、民主、和谐的氛围,才能为师生互动创造条件。这个年龄段的学生“亲师性”较强。如果他们对某个老师有好感,他们便对这位老师的课感兴趣并分外重视,肯下大气力,花大功夫学这门课。这种现象大概就是我们常说的“爱屋及乌”吧!反之,如果他们不喜欢某一位老师,由于逆反心理,他们也就不愿学或不学这位老师的课。这种现象也是大家司空见惯的。所以,教师要深入学生,和学生打成一片,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喜怒哀乐情绪的变化,时时处处关心学生,爱护学生,尊重学生,有的放矢地帮助学生。让你在学生的眼中不仅是一位可敬的师长,更是他们可亲可近的亲密朋友。当然,这并非说他们的缺点不可批评,可以听之任之,而是批评和表扬是出于同一个目的的爱护他们。因而批评的方式比批评本身更重要,要让他们不伤自尊心,人格不受侮辱,从内心让他们感到教师的批评是诚挚的爱,由衷的爱护和帮助。也只有这样师生才能关系和谐,感情融洽,学生才会兴趣盎然地进行学习。其次是要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兴趣是学好语言的关键,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是小学阶段英语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我想学生都是一样的,无论是城镇还是农村,要是只有填鸭式的灌输,总是教师“一言堂”,课堂上教师总是向学生灌输,学生始终处于消极、被动的学习地位,没有什么轻松、愉快而言,因而也就无兴趣可谈。任何学生都提不起学习英语的兴趣。小学生有意注意时间短、好奇心强、模仿力强,我们可以抓住注意力集中的短暂时刻,组织形式多样的课堂活动,如游戏、表演、比赛、唱歌等,培养学生对英语的兴趣,使学生在轻松愉快而又紧张刺激的氛围中学习,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高,不会感到厌倦,学到的知识记忆的特别牢固,教学效果会大大提高。创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方法,让学生学到更多的英语知识,让他们敢于在课堂上开口说话。课堂环境如何,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影响极大,教师的责任在于为学生创造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为了做到这一点,教师要以满腔的热情,全心地投入课堂教学,仪表要洒脱,精神要保满,表情要轻松愉快,目光要亲切,态度要和蔼,举止要大方、文雅,言吐要简洁,语言要纯正、地道、流利,书法要规范、漂亮,版面设计要合理醒目等。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自信是成功的基石”,有许多农村的孩子在学习英语时,上课能认真听讲,就是不敢大声的读出来,读错了怕别人笑,这是一种不自信的表现,有时错误还能增强记忆。如果我们做任何事情都有自信的话,那件事就成功了一半。学任何东西都贵在坚持,想要快速一步登天学好是不可能的,只要坚持每天开口说、练习、不怕别人笑话那么你的英语就会有很大的进步,还有就是需要教师在课堂上使学生产生乐观、自信,积极向上的心态,而微笑正好有些神郊,一些教育家曾提出:用爱的有微笑去征服学生的心灵,教师应把微笑带进课堂。对他们学习中每一点成绩都及时地真诚地给予肯定和表扬,并且多给他造成功的机会,使他们感受到成功的愉悦,这样学生就会对老师还有这门学科产生兴趣,以此来增强他们学习英语的信心。
Ⅳ 如何提高农村学生的英语水平
一、努力控制学生的两极分化 初中学生英语成绩的两极分化现象一直是初中英语教学中最棘手的问题之一,尤其是农村学生,所处信息闭塞,不能及时获取外界的最新信息,对英语不够重视,两极分化严重,面临实际情况,本人认为要努力做好以下几点: 首先,教师应十分重视其起始教学,设法让学生对英语产生浓厚的兴趣。初中英语是一门全新的起始学科,虽然在小学阶段,学生已经接触了基础的英语,就初中英语知识而言,大家都位于同一起跑线上。由于其年龄特征和起初的教学内容简单,学生学习兴趣大,劲头足,但这种兴趣是短暂的,不稳定的,所以教师在知识传授的同时,须十分重视英语的起始教育,把握机遇,想方设法延长学生的兴趣并使其转化为动力。 本人在起始课中,向学生广泛介绍英语的重要性:世界上百分之七十的人用英语交际;大部分商业信件都是用英文写的;四分之三的书报用英文编排的;一半的电话用英语打的。从这些数据来强调英语作为世界上的第一大语种在国际交往中的重要地位,甚至还对学生说英语在我国改革开放中的重要作用,在周围日常生活中也广泛存在,并告诫学生心中必须明白我们为什么要学英语,而且还必须要好好学。只要把英语学好,以后自己就可以看懂用英文写的各种杂志,可以更好地操作计算机,可以同外国人经商,可以获取世界各方面的信息。比如,中国申办奥运需要英语,举办奥运会迎接全世界的朋友更需要英语,让学生在思想上引起足够的重视。同时要求学生留意收集英语信息,并相互交流,这一举措对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有较好的效果。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情景表演内容,积极鼓励学生大胆开口讲英语,组织学生表演不同的角色,使学生养成学习英语的好习惯。对小学期间英语基础不扎实的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指导学生接受好的学习方法,使他们树立信心,尽可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来缩小与尖子生之间的差距,减小学生的两极分化。 其次,因材施教和及时进行课外辅导是保持后进生的学习积极性的基本策略。 由于学生学习习惯、意志毅力、家庭环境等因素,学生的英语成绩必然会有分化,但要减小差距,务必要保持后进生的学习积极性,英语教师对此负有重要的责任。面对这种情况,本人重视因材施教的策略,确定了对后进生的教学目标,从基础着手,如识记重点单词、句子,朗读表演对话、课文,鼓励他们回答课堂上的一些简单问题、基本问题,并努力完成中等难度的题目。比如,可以安排后进生轮流用英语做ty report,内容可以日期、天气、学生到校情况、今天上什么课,然后进一步让他们找生活中的英语。让他们大开眼界,让他们感觉到原来我们的生活中处处有英语,大大提高了他们学英语的兴趣,这样他们在生活中发现学英语的乐趣,变得爱学、乐学。这样的练习还可以减小他们的心理压力,使他们尝到了成功的喜悦,从而保持了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另外,本人对他们及时进行课外辅导,努力不使他们积重难返,采取了及时,经常的对策,查漏补缺,指导学习方法,一些疑难问题反复强调操练,甚至提供必要的课外练习。告诉他们,不要怕出现做错的,你们是学生,到学校是来学知识的,正因为不会才来学,不要怕做错,只要找出原因,彻底掌握了你就是获胜者。课外要经常提醒、督促、帮助他们学习,让他们做到持之以恒。只要长期坚持下来,所谓的后进生就会在英语学习上取得令我们刮目相看的好成绩。 二、教师要强化学生的情感意识 提高四十五分钟的课堂效益是教师课堂教学的追求,而课堂教学的优化的核心是怎么看待每个学生,是否相信他们的学习潜能,是否尊重他们的人格,是否设法帮助他们发挥潜能和个性。赞可夫曾经说过:教学方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心理需要,这种教学方法就会变得高度有效。心理学的研究也表明,学生的情感易于被激发。学生的认识活动一旦有情感参与,他们认识世界就更生动,更丰富,更深刻。所以在外语学习中,情感意识在英语课堂中显得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一个人有着强烈的学习动机,他也就会对自己所学的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就会以积极的态度来对待他需要完成的任务,他的学习往往会更深入、更全面。所以,作为外语教师,首先要热爱学生,真诚对待学生,要在学习上多鼓励,思想上多了解,生活上多关心,这样,学生会对教师产生信任与好感,进而对所学的知识也产生了兴趣,对自己的学习有了努力的方向,在课堂上自然就会很好配合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像2003年突如其来的sars为例,在上课的时候,首先关注学生的身体状况,看是否有学生因病而缺席的,或者精神状态不佳的,要仔细询问,了解清楚,叮嘱大家注意身体。就是这些看上去极为简单的问话,既可以让学生感到亲切,也起到了语言交流的作用。例如,教师(t)问:how are you doing?,you look so tired. did you go to bed very late last night?,if you have a fever , please tell me. take care of yourself. 学生(s)答:i feel terrible. ,i have a headache. ,i watched a football match on tv last night. my favorite team won. ,i am sorry, i am afraid i must go to have a rest. 等等。在这些简单的对话当中,教师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讲授者,而是一个交流者,师生是良好的交流伙伴。教师不可以板着面孔,不停地挑剔学生的语言错误,而是应该不断地以微笑、点头来鼓励学生,使对话交流得以持续地进行下去。而且,教师必须想方设法让学生有话可说,可以进行诱导性的提问。尤其对于一些英语基础不太好的学生,他们更需要教师的重视,更需要恢复自信心,这样一来,他们对自己的学习就会越来越有兴趣。兴趣与成绩成正比,他们的学习兴趣越浓,所学的知识也就越多,学习的动力就越强烈。最终,在教师的指导下,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充分有效地发挥, 教学活动自然向预定目标前进。 三、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新课程能否顺利推行,一要看新课程的内容是否适合学生学习,即要有好的内容来吸引学生;二要看教师是否能胜任新课程,即要有好的教师来教学生。身为英语教师,我们应首先承担起自己的重任用多姿多彩的课堂来吸引、感染学生,向学生展示英语教育应有的魅力,帮助学生了解世界和中西文化的差异,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为此我们教师自身应不断充电才能有足够的能量释放给学生,才能适应新课改的教学要求。教师可以通过自学、函授等多途径来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教师还应经常通过各种渠道以口头和书面无记名的形式收集学生的反馈意见,来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案;经常与同行进行交流,实行经验共享;向校教务处或中心学校教务处建议聘请同行专家作讲授、指导;教研室送教下乡的活动来本校来开展。这样教师可以靠自己渊博的知识、丰富的经验和良好的个性品质来吸引学生、影响学生,使学生由喜欢老师到喜欢课程,这种现象可以说在学校里是常有的。因此,教师就需要通过努力学习来提高自己,使自己成为学生心目中的榜样,进而使学生喜欢自己、喜欢英语课。 总之,要提高农村初中学生的整体水平,不是一日之功,教师必须付出大量的心血。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每个环节都要照顾和帮助他们,要耐心细致地进行有效的学习方法的指导。我们英语老师做到与班主任、各学科老师、家长等各方面密切配合,齐抓共管,我敢肯定地说,提高学生的整体水平一定会是辉煌的、可喜的。参考文献邵瑞珍 教学心理学(m)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皮连生 教学心理学(m) 上海:华东教育出版社。
Ⅵ 怎样让农村学生对学习英语感兴趣
一、培养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1、树立良好的教师形象,引发学生对学科的兴趣。2、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我国文化巨人郭沫若说得好:“兴趣出勤奋,勤奋出天才。”中学生在英语学习上会遇到许多困难,而能否激发和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是能否成功地进行初中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二、 充分研究教材,在各教学环节中增加趣味性教师要充分研究教材,认真备课,做到胸有成竹。教学手段的多样化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兴趣。教师要想办法为学生创设新颖可信的情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再由该情景过渡到课文所展现的情景中。同时,合理的运用实物、图片、挂图、简笔画、多媒体课件等,让所要呈现的情况更加直观而富有情趣,刺激学生的兴趣,增强学生的记忆效果,从而达到教学目的。三、 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1、游戏教学法爱玩是孩子的天性,中学生也如此。特别是七年级的学生,上课好动、爱搞小动作。因此,教师必须把学生自己无规律的分散注意力的小动作,变为有助于学习的大动作,即游戏。在游戏当中学生会有很高的热情,语言知识和能力训练就在这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掌握了。例如,在教“What are you doing?”时,用学生已学的动词自制一些卡片。如read a book ,fly a kite,play basketball等等,先请学生上前来任意抽一张,要求按所抽的卡片的意思做一个“哑剧”动作,然后教师发问:“What is he(she)doing?”或学生自问“What am I doing?”,孩子们往往被滑稽的动作逗乐,纷纷做出猜测,“He is sleeping;He is flying a kite”。又如:讲“What is this? It is a/an…”句型时,让一名学生面向大家站好,教师站在讲台上,手举着事先准备好的苹果、香蕉、蛋糕等向他们发问:“What is this?”当被问者猜对时,就把手里的东西奖励给他。这样,在游戏中学生们轻松自如地运用掌握了句型。可谓其乐融融。 2、顺口溜教学法 随着知识的增多,英语语法规则、词的用法区别和发音规则等,常常很枯燥,又不容易记。教师可编些顺口溜来帮助学生记忆,以降低学习难度,增加学习英语的兴趣和爱好及热情。对七年级学生来讲,be的现在时(am、is、are)的用法是比较复杂的语法现象,可以利用顺口溜帮助学生学习。be的用法口诀:I是am,You是are,is跟着他、她、它;单数is,复数are,变疑问往前提,句末问号别忘记;变否定更容易,be后not加上去。又如,规则动词过去式读法:清对清,浊对浊,元后浊,t、d后面读/id/。俗话说:处处留心皆学问。教师只有常归纳,多积累,勤总结。琅琅上口的顺口溜就会源源不断,教学也会趣味横生。四、以学生为中心,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已成为广大教师所热衷的教学方式。教学过程是一种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活动,因此应多为学生创造思考的空间。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回答问题,扩展学生的思维。例如,在“Ask the way to the library”内容时,采用多媒体呈现不知道去向的路、问路的现场情景,并提出问题:你将如何问路、指路?让学生分小组讨论,然后每组向全班汇报。教师进行总结后,再与教材中的方法结合。最后让学生联系本校、本地区的具体地理情况,自编自演问路的情景。在教学中让学生积极问答,有的“Ask the classroom”,有的“Ask the WC” ,有的“Ask the library”,气氛特别活跃。这样一来,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打破了传统的“满堂灌”的模式,学生成为了学习的主人。五、注重情感交流,创造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教育是充满情感和爱的事业,教师多与学生进行情感方面的交流,做学生的知心朋友,成为学生最值得信任的人,形成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调查表明:学生对学习科目的态度一定程度上取决于他们和任课老师的关系。所以,教师“以心换心,将心比心”的情感交流,不仅能使学生产生亲切感、信任感,而且,据此所唤起学生对师长的爱将延伸为对其所教学科的好感,最终从这种好感中培植出对学科的兴趣。这种油然而生的兴趣是任何一种教学方法都难以代替的。六、 因材施教,提高学习兴趣后进生学好英语是件很费劲的事。学习英语需要持之以恒的毅力,而他们往往缺乏的就是这种锲而不舍的精神。如果只从大方面向他们讲学英语的种种好处,恐怕收效甚微。如果能把这些学生其他方面的兴趣迁移到学英语中来,则可事半功倍。例如:学生喜欢唱歌,就额外教一些简短、易学、优美的英文歌曲,如:“Twinkle,Kwinkle,Little star.”,“The Number Song”。每堂课开始时,唱一首英文歌曲,既能让他们在清新、优美的旋律中学习语言知识,又活跃了课堂气氛,增添了学习情趣。又如,很多学生喜欢踢足球,就在上课时补充一些与足球运动有关的英语单词。七、开展多种多样的英语活动为了给学生创造更多运用英语的空间,教师可组织一些难易适度的课外活动,例如举办英语晚会、开展英文歌曲比赛、猜谜语、英语演讲、英文书写竞赛等各类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互相帮助、互相学习,进而提高英语水平,对学习英语感兴趣。总之,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是有效提高学习效率的一个重要手段;兴趣是学生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泼的心理成份,是学生学习最重要的源泉。因此,学习兴趣的培养是英语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培养学生主动求知的兴趣,也是进行教学改革的重要环节,也是我们广大英语教师值得广泛探讨的一个重要课题。
Ⅶ 我想问下如何让农村中小学生更好的学好英语。请具体回答谢谢
先教些英语歌培养复他们的制兴趣,并且告诉他们学好英语是件很容易的事情。可以在课堂是多提问,在用鼓励的语言激励他们,从心理上让他们有信心,要每天早上朗读,通过日积月累才能学好,所以告诉他们一定不要放弃。其他的就按照音标,单词,句子,句法语法来教了。希望能帮到你!
Ⅷ 如何培养农村中学生英语语感
语感,是指对语言文字敏锐感知和迅速领悟的能力,是对语言文字直觉的、整体的把握,是构成一个人语言素质的核心因素。通俗地讲,语感就是人们在长期的语言实践中对语言文字敏锐、丰富的感受领悟能力,具有一听就清、一说就顺、一写就通、一读就懂的功能。我国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明确指出:“语言文字的训练,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英语作为一种语言学科,语感就是它的支点。
在英语教学中,我们常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形:有些学生学习非常的刻苦,单词记得多,语法规则也背了不少,但学习成绩就是不理想。在我所教的班级中就有那么几个女生,平时学习非常的认真,上课也积极回答问题,每次听写基本都是满分,但考试基本都得不到高分。主要原因在于她们对语言的理解力和表达力差,所以在听力、完形填空、阅读理解题中失分较多。一句话,就是语感差。
那么老师如何训练学生的语感呢?自2004年从教以来,我在所教的班级中做了一些尝试,经过师生的共同努力,学生的听力、阅读理解能力都有所增强,即学生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大大地提高了。我主要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的:
一、在英语环境中培养语感
在美国长大的华侨孩子从小就能说一口流利的英语,这说明语境在语言学习中的重要作用。而农村初中英语教学的听说环境主要体现在课堂上,因而在课堂上创设英语情景,增加英语听说,使学生沉浸在英语的海洋中尤为重要。
首先,积极创设课堂英语情景,给学生直接的视觉刺激。例如,在学习Asking the way时我制作了House,Police Station,Factory等卡片,将它们放置于相应的位置,使整个教室变成了一座“小城”, 中间的过道变成了“street”。学习Where are you from?时,我将教室比成一幅世界地图,将其划分为不同的地区和国家,学生自然成了各国的居民,然后由全体学生参与各项练习表达国名、语言、各国人。练习“Where―from?”“What―speak?”句型。
其次,尽量创设课堂英语听说语境,使学生受到听觉刺激。我上课尽量用英语,同时用手势、眼神、语调、动作等作为辅助手段。让自己的口语尽量纯真地道、抑扬顿挫,也给学生一种美感。同时,在课堂上我尽量让学生多说、敢说,共同参与创设语言环境的活动中。形式可谓多种多样:开展师生对话、俩人一组对话、看图说话、复述课文、讨论、回答问题等。关键是培养学生大胆开口、敢说的习惯。每个学生都有上进心,都有表现欲,在回答问题、对话表演的时候,根据难易程度,有针对性地抽学生,尽量让他们有成功的感觉。课堂上我多用“OK,Good”等鼓励性语言,让学生树立自信心。
再次,努力开展英语课外活动。要学好英语,光靠45分钟是不够的。我们班上的黑板报搞了一个“英语专栏”,还把一些英语课文中的对话改成小品让学生表演。在学习课文THE PAN时,满嘴胡子的“农夫”和系着围裙的“胖大妈”幽默、诙谐的表演惹得学生捧腹大笑,活跃了课堂气氛也巩固了学生的英语知识,增强了学生的语感。
二、在朗读背诵中增强语感
朗读背诵是培养语感的重要方法,也是提高听说能力的前提。只有读得多,读得好,才能体会到句子、文章的内容,并受到感染。我常告之学生,最好的学习方法就是多读、多背、多记。在平常的教学中,我非常重视这一环节,上课时尽量让学生自己读,自己背,特别要求学生注意语音、语调、意群停顿,读出英语的韵和语感来。为了提高学生的兴趣,平时也经常插一些英语小诗、谚语、绕口令,让学生背诵。每天上课前用1~3分钟时间抽学生作值日报告、对话、背课文、口头作文等,并分A、B、C三等记为学生的平时成绩。同时我也经常在班上举行朗读、背诵比赛,并准备一些小小的奖品,大大地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多读、多背的兴致,养成良好习惯。
三、在阅读训练中提高语感
多阅读是学生增加接触英语语言材料、接受信息、活跃思维、增长智力的一种活动,也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好方法。只有通过阅读才能获取信息量。我注重培养学生阅读的方法,先泛读、后精读、抓住要领。在初三的长篇课文教学中,我主要采用了五大步:
1.先提一个问题,引导学生速读全文,掌握文章大意,回答首问题
2.引导学生通读全文,梳理文章的结构层次,回答练习册后的问题
3.听录音朗读,自读课文
4.结合课文,讲解、练习重点句子、词汇和语法等知识
5.复述或缩写课文,把阅读和说、写结合起来,提高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
但是课堂内的阅读毕竟有限,因此我还十分重视课外阅读,培养学生的阅读爱好和习惯。选取一些趣味性强、难度适宜的阅读材料印发给学生,使学生在阅读中获得乐趣、获得知识。同时鼓励班级订购英语读物,轮流借阅,每周安排一节阅读训练课。
通过大量的课内、课外阅读,使学生所学的基础知识得以巩固,扩充了词汇量、知识面,大大增强了学生的语感。
四、在写作训练中发展语感
除了多读、多听、多背以外,还应坚持多写。因为写有助于语感的表现和成熟,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在平时的教学中,我是从两方面加强学生的写作的。
1.写的积累:如写单词、句子、词组、作业练习等。
2.写的升华,即创造性的写作。我要求学生写英语周记,或是看图说话,或是命题作文,或是自由写作。先要求低,然后要求逐渐高,尽量用“英语思维”。周记的内容要结合课文或学生的生活实际,如学校开了一次运动会,便以Sports Meeting 为题写;去野餐回来就可以写A Picnic,或写Our school,My family,A Shopping等。每次我都要认真批改,或让学生互相改后我再看,选几篇较好的周记读给学生听,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写作不仅是知识综合运用、语感的集中体现,也是学生思想交流的途径。
总之,语感是学好英语的关键,作为一名农村英语教师,应当想方设法创造条件训练、培养学生的语感,使学生在英语的知识海洋中轻松、快乐地遨游,做到事半功倍,提高学习效率,这也正是素质教育的出发点。当然,语感的培养并非一朝一夕的事,而是长期的、辛苦的工作。“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贵在坚持。
Ⅸ 如何让农村中学生学好英语
摘 要:对农村中学生学习英语十分吃力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一些措施,以提高农村中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率。
关键词:农村;中学生;英语
英语是众多外语中,使用最广泛的一种语言。在我国也作为第二语言在全国推广学习。然而,农村多数中学生学习英语却非常吃力,甚至是讨厌英语。
一、出现这种情况,归根结底有以下原因
1.相当多的学生认为英语学得好坏无所谓,毕业后只要不出国,几乎没用。在这样的思想支配下,学习起来缺乏动力,没有劲头,导致上课听讲不认真或者根本不去听。
2.英语是一门语言学科,学习语言就要有语言的环境。而在大多数农村学校,学生除了上课时接触英语,其他时候都把它抛到九霄云外了,怎么能学得好?
3.学习英语最大的障碍就是单词,特别是入门时,学生对英标不熟悉,靠硬记,而且即使记住了,过几天又忘了,导致他们学习起来没有信心。
二、这些原因导致了农村中学生学习英语的困难,针对这些典型的问题,我在接手新一届的学生时从以下方面入手,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效率
1.新生入学时,我便强调英语学习的重要性,为了“说服”他们,我拿着英文的药品说明书,向他们展示。浏览国际上大的网站,甚至是游戏的程序等。让他们明白,即使不出国,我们身边处处有英语,也用得上英语,来引起他们的重视。
2.注重课堂和课外结合
(1)课前预习
从一开始学习,我就要学生养成预习的习惯。划出短语、生词和自己不明白的地方,以便上课时重点解决。
(2)课前三分钟练习
学生刚入学时,基础不够,我便用课前3分钟给他们放少儿歌曲,观看少儿短片,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再后来有一定单词量时,每次课前便请一个学生到讲台前来做自我介绍、读课文、讲小故事、笑话等,营造一种英语学习的氛围,提高他们的听说能力。
(3)向课堂的40分钟要效率
心理学告诉我们,中学生的注意力集中一次只能维持30分钟左右。所以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大脑肯定会出现一些阶段性的疲劳,形成一段“思维低谷”。而游戏教学可以使学生的思维再次活跃。例如,我在教介词in,on,under,behind,over,at the back of, in front of, in the front of等词时,发现这些东西空洞,易混淆。我便提了一大袋文具和小零食到教室,用这些实物做示范,让学生抢说句子,说对了就奖给他。这样,学生来了兴趣,不费吹灰之力就把这些介词学明白了。为了消除学生的疲劳,在课堂上我们常用猜谜语、脑筋急转弯、读绕口令、唱歌、表演等来激发他们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
(4)课后延伸
为了帮助学生营造课后说英语的氛围,我们也设立了英语角。每天课后,我都会陪学生用英语聊天,谈论西方的文化和人物等等,让他们了解西方的文化和礼仪。
3.帮助学生突破单词难关
为了帮助学生更有效地记单词,我循序渐进,逐步提升。刚入学时,我带领学生在课堂上用实物、多媒体等呈现单词,逐步进入到短语。然后,在对话和短文中强化单词。在学生慢慢学会了音标后,就按照元音字母及组合、辅音字母及组合在开音节和闭音节中的读音规则记忆。还有固定的字母组合的发音、前缀、后缀的发音及词性。掌握了这些规律,记起来就轻松多了。在学生单词积累较多时,记单词就更容易了,我们用对比记忆、一词多义、一音多词等方法来记忆单词,既牢固也不会混淆。
4.用顺口溜记语法
为了减轻学生的负担,我查阅资料,尽量用顺口溜来巧记语法规则。如,巧记以o、 f (fe)结尾的名词变复数,和各国人的单、复数的变化。
(1)Negroes eat potatoes,heroes eat tomatoes.(黑人吃土豆,英雄吃番茄)
(2)The wives of thieves cut the wolves into halves with knives, and covered them with leaves behind shelves.(小偷的妻子用刀把狼砍成几半,然后用树叶将其盖在了书架后面。)
(3)中日不变,英法变,其他国人s加后边
如,aChinese―two Chinese,a Frenchman―two Frenchmen,a American―three Americans.
总之,为了适应新课程对英语的要求,我们要不断探索、实践和改进,激起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兴趣,以适应教育改革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