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英语综合素养研究思路怎么写
❶ 试论如何提升学生的英语综合素养
一、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
英语教师要在英语课堂上,结合教学内容,有效地渗透核心素养,让学生在潜移默化的英语学习中形成良好的品德。例如,在教学《The plot of the mother’s day》时,可以先介绍 Sarah 的话语:“Hello,boys and girls.I am Sarah. I’m helpul .I can sweep the floor.I can cook the meals.Are you helpful?”然后,教师组织学生展开讨论,并让学生主动站起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如表达自己通过帮妈妈做家务而获得的体会,从而培养学生关爱家人、尊重长辈、热爱生活的优良品德。
二、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在教学过程中,英语教师可以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发挥自己的特长,积极表达自己的观点,正确处理与小组成员的关系,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例如,教师可利用四级制理念,也就是让学生在“老师(T)—助手(TA)—组长(GL)—组员(GM)”的小组模式下,进行小组式探究、合作、互助学习,让学生体会到小组合作的重要性,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
三、教师的人格魅力影响学生的行为习惯
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渗透核心素养包括以教师的人格魅力来影响学生。例如,在教学与动物相关的词汇时,教师可以配上生动、形象的动作:“Look!Here is a lazyrabbit。”然后,教师比出小兔子耳朵的动作,伸一个懒腰,让学生更容易理解这句话的意思,并向学生讲解“lazy”的危害,教育学生做人要勤奋。英语教师通过这种诙谐、幽默的语言形式,可影响学生的行为习惯。在教学中,英语教师要通过启发教育的方式,开发学生的脑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其分清是非对错,让学生受到教师独特的人格魅力的影响,并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乐观地面对生活,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例如,教学《I am angry》时,教师可以在课堂的前半部分让学生表现出自己生气时候的行为动作。而在后半节课,教师要针对学生生气时表现出的随意摔东西、打人、骂人、踢垃圾桶等行为,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教育,让学生知道负面情绪给自己带来的消极影响,并向学生传授排解不良情绪的方法,使学生学会有效控制自己的情绪。
四、通过多种多样的教学法,渗透核心素养
学生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心较强,没有坚定的意志力,比较好动、好玩,所以教师要抓住学生这一时期的特征,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游戏、表演、讲故事、歌唱等形式,在教授英语知识的同时,提升学生的思想品德。例如,教师可以通过“ Listen and do”的游戏形式,带动全班学生参与到游戏中来,并发出“Water the flowers,Emptythe trash”等的指令下,让学生做出相应的动作。然后学生回 答 :“Yes I’m helpful.I can water the flowers. I can empty the trash.”比试哪个小组反应快,输了的学生上台表演打扫卫生的动作。学生在这种轻松、愉悦的氛围中,体会到劳动的乐趣,形成独立自主、善于思考的品质。
五、借助学科整合,对学生进行正确引导
英语教师要整合学科知识,列举一些正确行为对人产生的积极影响和错误行为对人产生的负面影响,让学生判断自己言行的对错,让学生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另外,教师还可在教学过程中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现代网络,向学生传授核心素养的内容。例如,教师可结合《Student code of conct》的教学内容,利用多媒体在课堂上播放一些较生动、有趣的图片、视频、动画片,让学生在这种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中得到启发,明白做人的道理,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总之,在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是顺应时代发展要求的体现。英语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结合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采用有效的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高尚的品德,并懂得对自己的言行进行约束,成为具有综合素养的人才。
❷ 浅论初中英语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现如今,有很多的学生们都在考虑英语为什么学不好.一直在做题,但是却越做越乱搞不懂思维了.并且一直在背单词但是越背越混,感觉一个都记不住了,而且之前记得也都忘记了.并且学习的语法也是这样.而且在复习的时候也是复习一节忘一节,复习一节忘一节,这还不如不复习呢.这种情况的原因是什么呢?
初中英语常用作文模板
三、写作
写作文的时候呢,要讲究循序渐进,不能先从难的一些开始写.因为你根本就不会,所以先要从简单的开始练习,从基础抓起.或者是背英语范文,在写作当中是能够很好的帮助你的.
以上就是关于怎么学习初中英语的一些技巧.希望同学们呢都学会.而且同学们如果看了这些方式方法并且学会和运用的话,就应该能够达到学霸的级别了吧!
❸ 小学英语词汇教学核心素养研究论文
小学英语词汇教学核心素养研究论文
摘要: 当今英语越来越受大家重视,对于英语教学对学生以及教师也有更高的要求。不仅仅要求学生对英语单词记忆理解,能够根据自然拼读的规则正确读出单词,还要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学生的英语语言能力、思维能力等。在英语学习中的基础是英语词汇的记忆,自然拼读是一种重要的方法,有助于学生单词的记忆,从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促进小学英语的教学质量。本文对核心素养下自然拼读在小学英语词汇教学的展开具体策略及意义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关键词: 核心素养;自然拼读;小学;英语词汇教学
自然拼读法是根据学生比较熟悉的汉语拼音的规律演化而成的,在不借助国际音标的条件下,学生根据单词的字母的组合就能准确读出单词,然后再进行拼写。是总结了26个字母的发音规律,学生熟悉掌握后看到单词就能够会读,听到单词就会快速准确地拼写出来。能够帮助学生学习英语单词的记忆和学生读单词时的发音,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自然拼读法现在越来受广大师生的欢迎,能够帮助学生快速准确的记忆单词,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帮助学生培养英语的听、说、读、写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并且还丰富了教师的教学方法,提高小学英语的教学质量,推动英语教育的发展,从而号召核心素养下自然拼读在小学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开展。
一、核心素养下自然拼读在小学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开展意义
(一)发挥汉语拼音的正迁移作用。由于各国的语言具有互通性,汉语拼音与英语的发音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可以根据汉语拼音来帮助学生对英语单词进行朗读记忆。对于小学生来说,在入学开始就进行汉语拼音的练习,能够让其熟悉掌握,在此基础上能够帮助学生记忆单词,在巩固汉语拼音的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核心素养中的语言学习掌握的技巧。
(二)避免学习国际音标带来的干扰。虽然国际音标也有助于学生学习英语,但是国际音标必须要掌握48个音标,记忆量较大,对于小学生来说难度比较大,给学生带来负担。除此之外,它与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联系不大,学习起来会花费学生大量时间。但是掌握自然拼读法就可以结合学生熟悉的知识,避免学习国际音标带来的干扰,减轻学生的负担。
(三)提高学生记忆单词的效率。核心素养下自然拼读在小学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展开,改变了学生以往死记硬背的学习方法,使学生能够灵活的记忆英语词汇,锻炼学生英语的听、说、读、写能力,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中的语言表达能力、学生的学习能力等。核心素养下自然拼读在小学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展开有助于将学生词汇的读与写相结合、阅读与记忆相结合,从而提高小学英语的教学质量。
二、核心素养下自然拼读在小学英语词汇教学中开展的具体策略
(一)音形对应教学原理。英语教师在课上向学生传授自然拼读法时,首先要求学生结合汉语拼音的知识将44个因素之间的组合发音的一些规律以及规则都掌握,然后让学生结合简单的单词进行训练,开始能够读出单词,逐渐延展教学,帮助学生进行阅读理解。但是,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注意适当的方法,根据小学生本身的特点可核心素养下自然拼读在小学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开展张飞乐(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区翠华路小学曲江分校710061)以适当的采取一些趣味教学方法。例如,教师可以设置适当的、符合教学内容的情境教学,让学生进行英语对话,教师再仔细观察学生的理解能力。学生因为感兴趣而能够积极踊跃的参加到教学中,并且在轻松愉快的过程中了解并掌握词汇,还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中的语言表达能力、沟通能力、逻辑思维等能力,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信心,促进英语教学的有效开展。
(二)趣味性教学方法。兴趣是学习一切的动力,教师在教学中采取趣味性教学的方法,让学生积极踊跃的投身到自然拼读法的学习中去,在轻松愉悦中学习,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根据小学生贪玩的特点,教师可以将自然拼读法融入到学习中。教师可以采用动作记忆的'方法、唱儿歌的方法、配图讲故事等方法。例如,在学习“a”的发音时,教师可以带领学生一起做动作,夸张动作,张大嘴发出“a、a、a”等声音,让学生感兴趣,积极参加练习。又如,教师在教小学英语“What’syourname?”一课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歌曲《Hello》,活跃课堂的学习氛围,利用轻松越快的歌曲可以消除学生学习自然拼读法的枯燥,集中学生的记忆力,在这种氛围下,教师再引导学生用自然拼读法去学习课文,记忆课文中的词汇,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从而提高小学英语的教学效率。
(三)通过音形的理解展开拼读、拼写教学。自然拼读法是根据小学生已经熟悉掌握的汉语拼音演化形成的,所以教师在教学中也可以利用这一特点,通过开展拼读、拼写教学,将单词字母、读音相结合进行教学。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学会举一反三,通过一个拼读法能够根据规律来学习其他词汇的读法,让学生告别死记硬背的词汇记忆方法。例如,教师在教学生“u”的发音时,教师可以将单词进行分类,给学生举例说明,举例:book、look、good等单词,让学生朗读体会“u”的发音,鼓励学生大声朗读,教师也要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发音,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减少学生的负担。教师可以结合游戏进行教学,帮助学生记忆,并且及时进行复习,延缓学生的遗忘时间。
三、总结
综上所述,在英语的学习过程中,记忆单词的方法非常重要,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掌握自然拼读法,让学生掌握有效、高效的记忆方法。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熟悉掌握词汇,最终让学生能够在学习中灵活运用词汇,在学习中教师再结合一定的练习,及时巩固记忆词汇,让学生养成运用自然拼读法见到单词会读,听到词汇会拼写的能力,从而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中的英语沟通能力、交流能力等。自然拼读在小学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开展,可以有效提高英语教学质量,促进英语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杨赛泳.小学英语自然拼读中核心素养的培养[J].新课程(小学),2017(10):92+94.
[2]石霞,刘美秀.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探究[J].中学生英语,2018(02):37.
[3]巩悦.巧用自然拼读,点燃英语学习热情——浅论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8(11):128.
;❹ 如何培养学生英语学科的核心素养
《高中英语课程标准》第二章(二)为英语学科确定四项学科核心素养:语言睁哪档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学习能力。
核心素养的落实,大致可以三个层面着手:一是课程改革,二是教学实践,三是教育评价。一线教师大多更关心教学中如何实现“核心素养”,如何让它在课堂教学中“落地”。具体到英语学科教学中四方面素养的实现途径,可从以下四方面入手:在语用知识传授与整合式学缓毁习中发展语言能力;在中外文化认知与跨文化沟通中发展文化品格;通过课堂提问设计促进思维品质发展;通过互联网等多种方式促进学习能力发展。
素养的形成并不是靠单纯的课堂教学来实现,而是以学生参与其中的教学活动,通过学生的经验和思考日积月累逐步形成的。
(4)学生英语综合素养研究思路怎么写扩展阅读:
根据2016年《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总体框架,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以科学性、时代性和民族性为基本原则,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具体细化为国家认同等十八个基本要点。
培育核心素养,不仅是中小学的重要目标,也是学前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的重要目悉乱标,是所有类别教育的“共同目标”。
❺ 如何在英语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如何在英语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随着近年来我国新课标改革的不断加快和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围绕如何利用英语阅读教学来提升学生核心素养(Core quality)的话题,正越来越受到英语教育工作者的广泛关注.核心素质的培养是新课标改革和素质教育的一大重要目标,它倡导当代的教育不光要教给学生基本的理论知识,更需要加强对于学生科学精神、科学兴趣以及创新能力等核心要素的培养.而英语阅读教学又正好是当代学科教育当中非常富有特色的一个教育组成,它对学生的核心素质培养具有很好的帮助作用.
如何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1)指导学生有序读文。① 按顺序看懂文章。每读一本书,一篇文章,都要弄明白怎样从头说到尾,先说什么,再说什么,最后说什么。俗话说得好“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在让孩子读书时,我教会孩子用一些符号在书上圈圈画画,如:碰到不懂的地方打上问好,对于一些好词,用小圆圈圈出来,一些好的句子就用波浪线、直线画出来等,以便他们在阅读的时候留下思考的痕迹。还鼓励孩子把在课外阅读中弄懂的新词语抄下来:低年级时每天两个词语,一个佳句,随着年级的升高扩充套件到词语、句子或段落,但不强求,量力而行,以免给孩子造成压力,厌倦读书。②分步阅读,边读边想边记。遇到一篇文章先通读全文,掌握主要内容,然后分步阅读,边看边想原文说了什么人和事,懂得了什么道理,最后做以标注。 ③图文并重。在课堂教学中,从题目入手,让学生审清题目,根据题目说出在学习本课前想知道什么。低年级课外读物大都是图文结合,可坚持引导学生从看图到读文。如指导他们看封面和书名,讲讲书中可能写些什么事。图画能帮助儿童理解文字意思。因此,要求学生当众讲出主要内容。这样把听、说、写紧密结合起来,融合为一体。
(2)加强课内和课外的关系。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抓住课文,实行精讲多读,教会学生独立阅读的方法,提高学生独立阅读的自觉性。随着阅读教材的进度,我们坚持“一篇带多篇,课内得法,课外受益,课内打基础,课外求发展”。学生在课内学到的语文知识和读书方法,教师要引导他们在课外阅读的实践中得到运用。
浅谈如何在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教师不是先知先觉者,也不是知识的源泉,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促进者。不能仅仅把教师定位在“知识的占有者”、“文化知识的传递者”上,教师也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不仅是专业知识,也包括教学艺术和手段。“传道、授业、解惑”的传统界定和“一桶水”的比喻已不符合今天的现实。
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兴趣是学习之母”,没有兴趣是学不好的。因为有兴趣,学生就会产生积极的情绪;为满足好奇心,学生就要看、要听、要想、要问,思维也被启用。教师精心设计教学,就是要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并在成功的体验中使学生的兴趣收到保护和激励。教师要善于通过各种手段,找准教学的切入口,诱发学生的求知欲。
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养成学生良好的习惯。小学生数学素养的培养是一个系统工作,必须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学生学习方法的改变,从而促进他们学习方式的改革。培养学生专心听讲、勤于动脑独立思考、认真细致独立完成
如何在思品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核心素养是学生在接受相应学段的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生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它是关于学生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方面要求的结合体;它指向过程,关注学生在其培养过程中的体悟,而非结果导向;同时,核心素养兼具稳定性与开放性、发展性,是一个伴随终生可持续发展、与时俱进的动态优化过程,是个体能够适应未来社会、促进终生学习、实现全面发展的基本保障。
如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我们的学生应具备怎样的素质呢?很多人会回答:德、智、体全面的才是优秀的具有良好素质的学生。是的,小学阶段是少年儿童在智力、身体、情感与行为等各方面取得发展的重要时期。作为一名小学教师肩头也同样担著培养良好素质学生的重担
如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英语学科的核心素养包括语言能力、思维品质、文化品格和学习能力四个方面。语言能力就是用语言做事的能力,涉及语言知识、语言意识和语感、语言技能、交际策略等等;思维品质是思考辨析能力,包括分析、推理、判断、理性表达、用英语进行多元思维等活动。文化意识重点在于理解各国文化内涵,能理解并尊重文化差异。学习能力主要包括元认知策略、认知策略、交际策略和情感策略。(一)选题背景1.政策需求《小学英语新课程标准》就提出面向全体学生,注重素质教育、整体设计目标,体现灵活开放、突出学生主体,尊重个体差异、采用活动途径,倡导体验参与、注重过程评价,促进学生发展等基本理念,这些都与英语教学的核心素养相契合,结合小学生的实际差异,要将这些理念贯穿进现在的教学活动中,小学英语教师应该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结合每个课程的目标,对现有单一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变革。2.现实意义现阶段的教学方式更多注重的是应试能力,对于国外思维、国外文化的教学较少,对于语言的输出、学习方法的培养力度不够。培养出来的学生应试能力强,可是却忽略了语言最基本的功能——交流,以致最终学习的成果尴尬。学生不能学以致用,这样的教学与现实社会是脱节的,会影响学生英语学习观的形成,也失去了语言学习的初衷。因此教学方式的变革尤为重要。(二) 研究意义教学方式变革是现在教育大环境下的必然,现在教育呼吁改革,尤其是课堂改革,改变原有的应试教育模式,真正将教育的意义体现出来。我们每一个教师都有责任和义务参与进来,这将极大的提高教师自身的教学能力、提升教师的课堂效果,提高教师本身的核心竞争力1.提高学生语言能力,语言最基本的功能就是交流,学生能够将学习的知识进行整合并且输出,能极好的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同时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2.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每个国家的历史、社会、秩序、人文关系都是不一样的,这样直接决定每个国家的思维方式不一样,学生多接触外国思维,更加有利于学生学习一门语言。3.形成优秀的文化品格,各地文化差异不同,为人处事、接待事物的方式就会有所差异,所以在小学阶段,多介绍国外文化,扩宽学生的眼界,更加有利于学生对一门语言的理解。4.培养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对于学生来说,学习方式的培养远远比死学知识来的重要,提高学习能力,学生可以利用空闲时间进行更进一步的学习,这些可能会比学校学习的知识更加实用。优秀的学习成绩应该是良好的核心素养培养下的产品,而不是应试教育枷锁下痛苦的产物。二、现阶段核心素养要求下小学英语的现状(一)学生口语能力不够在小学英语新课标中明确,强调对学生听、说、读、写四方面的培养。但是目前体制下的英语教学强调了听与写,而忽略了对口语的培养,学生对于口语交际的意识也很薄弱。殊不知在口语交际的过程中,学生对于所学的知识已经进行了一个梳理和整合,这是对于语言的学习是至关重要的。另外,目前英语的教学缺少口语训练的环境。语言的交际能力是在不断的运用过程中提高的,仅仅靠老师课堂上的互动是不够的,家庭、社会等环境也是很关键的。(二)忽略文化在英语学习中的重要性每一种语言的形成都跟这个国家的文化、经济发展水平、人文历史有关,语言与文化有着紧密的联络。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传播依靠语言。文化意识的培养是外语教学中不可缺少的环节。了解国外文化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学生理解知识点,以及提高学生的阅读与交际能力。小学生对国外文化的了解很大程度来源于老师的教学,而且这些知识在课本上呈现的较少,这就很容易造成忽略文化的现状。(三)忽略英汉思维的差异性汉语与英语在表达方式、思维方式上是有很大差异的。最直观的一个反映就是句子的基本构造不同,汉语一般从人的角度出发,而英语的出发角度一般比较客观。小学阶段学生的思维习惯还没有完全形成,学生会用定向思维去学习知识点,这都会影响学生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交流能力。(四)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弱中国传统教育更多的偏向老师的“教”,学生的学习无形之中就处于被动地位了。很多学校会因为学生年龄小的缘故而不重视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这样的做法是有失妥当的。学习的主体、课堂的中心都应该是学生,忽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学生是课堂主人的愿想就难以实现。三、小学英语核心素养的培养方向及方法(一)尊重语言的双向性,鼓励学生进行交流。语言最基本的功能就是交流,因此老师特别要注意输出的过程。1.老师实用恰当的课堂用语。教师用好课堂用语,无形之中就给学创设了一种语言学习的环境。让学生真实感受如何用语言进行交际、体会语言交际的趣味性和意义性,对语言的学习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2.多鼓励学生开 *** 流,消除他们学习英语口语学习的胆怯情绪,帮助形成敢说、爱说的英语学习局面。尤其是对那些胆小内向的学生,教师更要多鼓励,帮助建立英语交流的自信心,使每一个学生都积极参与,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3.利用小学生模仿能力强的特质,让他们多看国外电影,模仿经典片段并进行交流展示。也可以给学生录音让学生听自己的发音,对比音源不断纠正自己的发音。增强口语学习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口语学习的兴趣,更进一步增强学生口语交流的勇气。4.创设有利于口语交流的情境,延伸课堂教学。可以根据课本提供的场景,也可以设计一些比较实用的场景,让学生多接触不同场景之下,口语交流的方式。鼓励学生创造性的交流活动。激发学生交流的热情,培养学生交流的兴趣。5.在班级内可适当开展朗读、背书比赛、或者简单的演讲比赛。通过朗读和背诵积累学生的基础知识,同时培养学生的预感。通过简单的演讲比赛锻炼学生的胆量。(二)将文化薰陶融入课堂教学了解所学语言国家的文化背景是学好一门外语的必要元素,了解学习各个国家之间的文化差异,理解和尊重所学语言国家的文化和风俗习惯,才能更好地达到国际间互相了解和资讯交流的目的。1.从细节出发,帮助学生逐步理解文化的差异。如国外的聊天习惯性谈论天气而不谈论年级或者吃饭与否。以及称赞、道歉、感谢的方式,让学生在切实的知识点对国外文化有更进一步的理解。2.对比国内外的节假日学习不同的国外文化。由于跟生活的贴近度,学生对这个话题有很浓厚的兴趣,比如国外特有的圣诞节、感恩节、复活节都是非常好的文化素材,对此进行适当的补充扩充套件,能很好的帮助学生了解更多的国外文化。3.利用好课本的阅读写作章节以及故事章节。这些章节设计国内外文化差异的很多,学生在对本单元内容有了充分的了解之后再学习这些文化,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本单元的知识点。(三)培养英语思维能力在当下的外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英语思维能力极其重要,即在使用英语进行理解和表达时,第一思维是用英语,而并非先用母语理解再进行思维的转化。1.利用课相关图片,创设语言情境,引发学生思维积极性。小学生想象力丰富,对图片兴趣要远高于文字的兴趣。从这个现状出发,教师在设计课程的时候可以增加看图说话的环节,鼓励学生尽量用英语描绘自己看到的图片,不管最终描述的正确与否这都有利于发展他们的思维和语言能力,更加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2.培养学生的英语语感,强化英语思维。单元学习结束之后,教师可以根据本单元学习内容对学生进行听、读能力的训练,输入越多,越有利于培养良好的语感,从而对语言掌握就越全面,运用也会自然而然顺畅很多。在听的方面,除用教师用英语组织教学外,课堂上还可以利用现有的多媒体资源进行模仿,小学上能的模仿能力都很强,多进行这项工作能能够对培养语感起到事半功倍的成效。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从小学生英语的知识面较窄,思维转化较困难的情况下,问题的设计必须从实际出发,要够精细。同时在教学过程之中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对问题进行进行思考,这样也利于锻炼学生思维的灵活性。3.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思维的创造性充分展现。抓住小学生的好奇心理、比赛心理,充分挖掘我们的英语教材,扩充套件教材内容,细化活动步骤,在不同阶段丢掷不同层次的问题,引导学生多方位思考,听取他们的思维成果。同时给机会让学生提问题,不管是什么角度什么方向,只要源于实际都应给予肯定。提出问题之后大家一起商议解决,只要是正确的解决思路都应该充分展示,这样才能不断激发 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四)培养自主学习能力1.做好课堂“导”环节。由于小学学习英语的特性,自学的难度较大,这就需要老师设计好汇入环节,汇入的节奏要把控好,层层递进,在引导学生不断思考解决问题的前提下,将难度大的新知障碍解决,这不仅能降低自学的难度,也能培养学生自主思考的能力。 2.立足自主学习的起点。根据小学生自身特点,自主学习宜限定时间、给定明确的学习目标,问题的设定难易适中。设定的问题不宜过于简单,太容易得到答案的问题容易会让大多数 学生无法从学习中体会满足感,反而降低了学习的兴趣。设定的问题不宜太复杂,百思不得其解会打击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也不利于自主地学习。所以这就要求教师立足于自己班上学生实际情况,根据不同群体的学生提出有阶梯意义的问题,真正做到因材施教让,这样会更加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3.展示自主学习成果的过程中教师的态度要以激励为主。我们作为教师要知道,每个学生的思维都是独一无二,这才是思维的独特性,也是思维能有创造性的先天条件。尊重不同学生的情感、思维、兴趣、爱好,允许学生对问题有不同看法,热情地鼓励进行思考,学生才能放心大胆地发表自己的见解,才能将自己的所思所想一一呈现出来,才能更加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也能提高学习的自信心。4.设定科学的自主学习奖评机制,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有成就感和满足感,体会自主学习的快乐。新课程标准理念下,建立起一套有效、长效、高效的评价激励机制,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的需要。运用科学的奖评机制,根据学生完成任务的情况,给予不同程度的奖励,能够极大的激励他们自主学习的热情。五、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时应注意的问题(一)遵循小学生教育教学规律小学生学生身心发展具有阶段性和顺序,只有顺应其发展,潜能才能得以挖掘。《学记》中记载过:“不陵节而施之谓孙”。因此顺应规律的发展是千古不变的道理。学生的发展亦是如此,如果违背了学生的发展其教学效果只会浮在表面,而没有看到根源,必定不能促进学生长远的发展,因此教师教学要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二)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每一个个体发展都有差异性,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优点与不足,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是亘古不变的定律,作为教师应该做的是引导学生朝着正确的方向思考,积极的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的困难,充分的肯定他们的学习成果,这样对学生的成长发展才是有利的。(三)结合本地区的实际每一个地方的情况不一致,很多教法、模式适应一个地区的学生却不一定适合另一个地区的学生,老师在设计教育教学方法和进行课堂改革的时候一定要结合当地实际情况。贴合实际的才是最实用的。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重视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丰富学生的文化底蕴 “语文素养”是语文能力和语文知识、思想情感、语言积累、语感、思维品质、品德修养、审美情趣、个性品格、学习方向、学习习惯的有机整合。语文素养的要素包括语文知识、语言积累、
如何在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近年来,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学生心理素质教育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它是旨在培养发展学生健康心理,从而促进个性日益完善的教育。当今学生中有大部分是独生子女,他们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心理障碍,教育应从过去单一技能的培养改变为综合素质的培养。美术教育作为重要的文化教育活动,肩负著以独特的形式训练学生的心理素质的任务。作为一名小学的美术教师,如果要成功地把美术课上成博得学生们喜爱的课,教师就要优先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因此,我在课堂中尝试了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一、在美术教育过程中,尽可能地保护学生的自尊心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儿童的尊严,是人类最敏感的角落,保护儿童的自尊心,就是保护儿童前进的潜在力量。”我们都知道每一个群体都存在着个体差异。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人格,保护学生的自尊心,不能轻易碰伤他们脆弱的心灵。
1、利用美术的学科特性,与学生从心底里坦诚地沟通情感,尊重学生不同的情感表达。
美术,是一种表达,是一种沟通,在创作者和观众之间进行思想感情的交流,从而引起共鸣。通过美术教学过程和学生坦诚地进行情感的沟通。让他们在作品中自由地宣泄情感,不要在作品内容和形式上过多地去束缚和限制他们。比如,同样的风景,在某同学的画中体现出来的是蓝天白云,青山绿水;但在另一个同学眼里,则有可能是乌云密布,荒凉一片。这样,让他们把平日里所不能表现出来的各种情绪都在美术作品中用各种不同的形式表达出来,始终保持对学生的尊重与激励,保护好学生的自尊心,维护他们的心理健康,可减轻或消除学生在学习上的心理压力,调动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有利于改善学生的负面消极的不良情绪,使学生乐于学习。
2、结合美术科特点,发挥其特殊优势,发展学生的智力,尊重学生之间存在的个性差异。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就兴趣而言,有的喜欢体育,有的爱好音乐,有的迷恋美术,有的倾心文学;所以要承认和尊重每个学生之间存在的个性差异。有些学生的成绩不好,就会受到来自家庭、学校、社会等各方面的批评、指责和埋怨,严重伤害了他们的自尊心,让他们心里找不到一个平衡点,就会在负面爆发,引起学习差、纪律差、思想道德败坏,等一系列的问题,导致越来越多“问题学生”的产生,导致越来越多的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不要低估了孩子们(特别是成绩不太好的孩子)的其他方面所潜在的创造力,有这样一则事例:有一个男孩,成绩很差,没有任何特长,是个典型的后进生。老师了解情况后并没有把他视为后进生,而是千方百计找出这个孩子的优点,帮助他找回失去以久的自尊。有一天,这个男孩随手画起来,被老师看见,老师马上对他的画大加赞赏(其实那只是男孩随手涂鸦),并帮助他修改,还推荐给当地的一家小报。男孩受到了鼓励,从此画画更加用心,后来终于成为当地一位小有名气的画家。正是因为老师发掘了这个孩子身上的闪光点,并适时加以鼓励,才使这个被视为后进生的孩子,扬起上进的风帆。所以,鼓励学生尽可能发展自己的个性特长,正所谓“三十六行,行行出状元”。未必就要在文化学科不见起色的成绩上去耗尽他们的精力,去伤害他们的自尊。
二、通过美术教育,树立学生的自信心
自信心,是人们自己相信自己,追求自我价值的积极表现的心理倾向,是人类健康的核心。自信心对每个人的终身发展起著不可估量的作用。自信心可以帮助一个人逐渐建立人格魅力,拥有健康人生,走向成功。尊重他,就等于送给了他一个积极的自我概念,使他自尊、自信、自强,以良好的心态面对人生;肯定他,使他对未来更有信心,这是一个人获得成功的心理动力。
1、在教学中以表扬、鼓励为主,及时肯定学生的成绩。
心理学认为:受教育者的心理在教育过程中表现出来,又在活动过程中得到发展。因此,让学生主动地学,创新地学。多赞扬鼓励学生,达到培养学生的自信心理。在教学中多加强积极的心理暗示,如:“你真棒!”“你画的真好!”“没问题,你肯定行!”。并同时和学生建立多些联络:如和孩子们交流时距离上稍微靠近些;或摸摸他的头,拍拍他的肩;用平缓的声音、和蔼的表情提醒孩子们慢慢来,别着急,消除他们的紧张心理。
2、教学的内容多选择孩子们熟悉或喜欢的,特别要注意形式和方法应适合孩子们各阶段的智力发展和能力表现,避免孩子觉得太难,没有信心。
比如,他们刚接触一个较没把握的课题会觉得很紧张、无助、不知所措。“我不知道怎样画”和“老师,你帮帮我”等一些语言是课堂上经常出现的。或者会在作画中出现用线断续、画面简单,形象小、涂色轻等问题。如果在课堂上接受到了这些资讯就要及时调整课题的难易度了。一般在新课题开始时多用简笔画先练习造型、或采用一些能够落笔大胆、肯定、表现粗犷风格的工具,让孩子使用自己的线和颜色。作业要分步完成,要求别太高。尽量给他们轻松愉快的氛围,这样更有利于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❻ 综合素质评价研究性报告怎么写
写作思路及要点:以综合素质评价研究性报告为题,围绕报告内容的种种展开详细描写,接着表达自己的想法以及观点。
正文:
一、教学内容
本学期已经教过的内容有:
1、怎样提问题。
2、怎样把问题变成课题。
3、如何研究课题。
4、怎样查找资料。
5、教学评价。
有些教学内容在本学期教学中有涉及,但没有拿出课时讲授,在下学期的教学中要作专门的讲解,如:调查与采访。课题研究结果的呈现方式等。
二、教学策略
研究性学习是学生基于自身兴趣,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学生自身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主题,主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
研究性学习强调:
1、学生通过基于问题或主题的探究实践,形成一种积极的、主动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2、增强学生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并经历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3、使学生获得亲身参与探究活动的体验,发展收集、分析和利用信息的能力,提高发现问题和解决誉喊问题的能力。
4、使学生学会分享与合作,养庆晌野成科学态度与科学道德。
从研究性学习的含义中我们可以知道,研究性学习课程开设的目标就是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探究意识、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收集信息与处理信息的能力、实践的能力、合作的能力。
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也就是对学生思维的训练过程,在思维训练中,首先就是训练善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其次是思维的目的和方向。第三是开阔思路、知识准备、选择方法。对学生的所有能力训练,都要在学生参与的活动中进行,教师起一个引导和指导的谨谈作用。
❼ 商务英语学业和综合素质量化目标怎么写
您好,商务英语学业和综合素质量化目标是指学生在学习商务英语的过程中,要掌握商务英语的基本语言技能,掌握商务英语的基本语法知识,掌握商务英语的基本词汇,具备商务英语的基本听说能力,具备商务英语的基本读写能力,具备商务拦纳英语的基本翻译能力,具备商务英语的基本交际能力,具备商务英语的基本研究能力,具备商务英语的基本实践能力,具备商务英语的基本计算机简洞没技能,具备商务英语的基本网络技能,具备商务英语的基本多媒体技能,具备商务英语的基本跨文化交际能力,具备商务英语的基本职业素养,具备商务英语的基本职业技能,具备商务英语的基本职业素质,具备商务英语的基本创新能力,具备商务英语的基本社会责任感,具备商务英语的基本国际视野,具备商务英语的基本综合素质,以及具备商务英语的基本职业发展能力。这些目标旨在帮助学生掌握商务英语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以便他们能够在未来的颤颤职业生涯中取得成功。
❽ 如何培养小学英语核心素养
浅谈如何在小学英语导入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学习能力主要包括元认知策略、认知策略、交际策略和情感策略。从儿童心理学角度来说,儿童时期是培养语言能力、学习能力的最佳时期。儿童对一种语言——英语的学习往往产生强烈浓厚的兴趣,而这种兴趣的产生,往往决定于如何导入新课。良好的导入新课,如同桥梁,联系着旧课和新课:如同路标,引导着学生的思维方向。良好的导入新课,犹如乐曲“前奏”,戏剧的“序幕”,具有酝酿情绪、集中注意力,渗透主题和带入情景的作用。
下面就英语导入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所得到的体会,与大家进行交流,希望提出宝贵意见。
一、新课导入要突出目的性和针对性
良好的导入新课,应注意以下主要功能的充分发挥。
(一)激发兴趣,引起学生注意
以丰富多彩的新课导入手段,诱发兴趣,培养学生的注意力。心理学研究证明,儿童的注意力易分散。唯有对感兴趣的东西才会集中注意力并能持久,而任何实践活动都是只有人们集中注意力才能提高工作效率,学生学习更是如此。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精心设计教案,特别是设计教案中导入过程是至关重要的。导入的过程要新颖,且有针对性,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一上课就集中注意力,是其认真听课,达到提高学习效果的目的。
(二)引起课题的关注,传达教学意图
导入新课意在引路,通过导入来向学生介绍所讲的知识及所要达到的意图灌输给学生,使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性质、深浅、难易,充分考虑与教学内容建立有机联系,寓理于事,因果设计。
(三)有效地导入是实现情感交流,缩短师生距离的有效途径
教师有时可有意识地用错误观点或不精确的叙述让学生修改、补充、纠正、有时也可“以误引正”即根据学生存在的一些错误认识,教师沿着他们的思路寻出荒谬的结果,使他们悟出“我错在哪里?”这是用以展开讨论,解决教材难点的好路子。
二、导入新课的多样性和启发性
导入新课的方式和内容,要紧扣教学目的、教学内容、学生实际、教师风格,而灵活多变,不拘一格,或从已知引起,或同课型而异。教学过程不是一个简单的知识灌输或传递的过程,它需要教师给予适时的点拨和寓意深长的开导。运用启发教学来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引起学生对新知识的积极探求。
导入新课应注意它的多样性和启发性,给学生留下适当的想象余地,让他们能由此想彼、由因溯果、由表思里,由个别想一般。在习题中练习课的开头也可如此。导入的方法多种多样,通常有以下几种:a.连贯性导入;b.点拨性导入;c.悬念性导入;d.习题性导入;e.直接性导入;f.实践性导入;g.激励性导入;h.对比性导入;i.问答式导入,j.逆反式导入。但要求根据教师自身、班级、学生、时间,环境等各因素来选择合理的导入方法。
三、导入新课要有情景性
王义智老师曾经说过:“学生情感的触发往往与一定的情景有关。”教师在导入新课时,可以根据教材的特点,创设一定的真实情景。我曾对此做过一个试验:
实例5 在讲授What would you like ? 一课时,我是这样导入的,把授课时间安排在早上第一节:把事先准备好的“蛋糕、面包、鸡蛋、苹果、牛奶”放在准备好的课桌上,摆上几把椅子。一上课,教师座在其中(装作一种不知想吃什么?什么都爱吃的样子)通过特定的情景及动作介绍“Cake、Apple、Bread…”(用手分别指出),然后教师可拿着“Cake”又说:“I’d like cakes .”(作出非常爱吃的样子)最后通过几名同学上来与教师对话导入新课。教学实践证明,这种方法能起到引人入胜的效果。
四、导入新课要有引导型
导入新课具有它自身的特点,突出引导和衔接性,且得体自如。因此,应特别注意前后呼应,在“导”与“接”上显示神通。无论是迂回曲折、还是直截了当、是高谈阔论,还是娓娓而谈、是出其不意还是循规蹈矩…都要在自然得体上下功夫。
在导言中通过听录音、跟读,扮演角色等活动。一点带面,一好带差,很自然地把旧课转为新生课的运用。课堂热烈的气氛,使他们的情绪开始处于亢奋的状态。
五、导入新课注意间接性及时间的合理分配
导言意在牵引学生思维,进入新授内容领域,故宜简短不宜太长,宜精当不宜繁琐。导入新课所用语言要精炼,力求用最少的语言,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听课与思考上来。应提要钩玄、简明凝练、迅速进入正文、不要绕弯,更不好生拉硬扯、以免“喧宾夺主”冲淡主题,影响进程和授课的效果。
实例7教材(人教版小学英语四年级上册Unit Four Lesson 20)How’s the weather today ?一课,在导入单词“warm、cool、”时,我是这样导入的:首先利用课件展示“取暖、吹风扇”的简笔画,然后用事先配好的铃声做辅助,这样教师在“真实”的情境中导入新课。
时间的运用也不宜太长,即在最短的时间内,有效地激发起学生的积极思维,引起他们浓厚兴趣和求知欲望。
以导语的“志坚、本文由论文联盟http://www.LWlm.COM收集整理需要、得知(兴趣产生于知,只有知之深,才能爱之初”)、疑难、思源、方新(原则不便,方法常新”)、变换”等来引趣。不但活跃气氛,敞开思路,且培养想象达到短时间内以趣引导。
总而言之,学校是知识的“天堂”,教师是知识的“使者”,而学生是哺育中的“婴儿”,当“婴儿”接受新鲜知识的时候,要进行思想品德和学习能力的教育,要树立良好的学习风气,突出学习的重要性、紧迫性,同时把观念逐步转化成新知识的传授,使学生迅速进入特定的教学活动轨道。对这一环节的精心设计,巧妙安排和适当运用,可以起到巧妙导入,先声夺人的作用。能展示教学目标、诱导学生思考、拨动学生的心弦,激发学习的兴趣、引起积极求知欲望、促成学习情绪高涨,提高学习能力的培养。但不能“一暴十寒,有始无终”,只要锲而不舍,日积月累、年复一年、久而久之,必有所得。
❾ 核心素养英语教学目标怎么写
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理念下,如何写教学目标:
首先,将“语言知识目标”和“语言能力目标”合并成一项,不需要分开来写了。在撰写任何针对具体教学内容的教学目标之前,都需要对《课程标准》有一定的熟识。
第二,要突出思维品质的培养。思维品质的撰写,不能写得太虚空,也必须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来。
第三,学习能力常常嵌入到“语言能力”和“思维品质”的目标中来撰写。
最后,如果涉及到“文化品格”的内容,也要根据具体方向来写。
教学目标的三个方面:
1.知识与能力
知识:主要是历史人物、事件、现象;历史发展脉络;历史时空概念。
能力:获取、处理、理解和表达历史信息的能力;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过程:历史学习的一般过程(感知—积累—理解);探究历史问题的过程(主动合作交流)。
方法:历史学习基本方法(计算年代、阅读、历史地图、图表);解释历史问题的方法(探究、全面比较、概括、阐释)。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民族精神和爱国主义情感;人类社会的发展及其推动力(科技、资源、人类)。
❿ 小学英语核心素养教学探索论文
小学英语核心素养教学探索论文
摘要 :英语核心素养是通过英语教育教学,使学生逐步形成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在小学英语教学实践中,教师要重视和加强英语核心素养教学,以不断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与能力,使学生综合素质能得到进一步提升,为其后续的英语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关键词 :小学英语;核心素养;教学实践
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在接受相应学段的学科教育教学过程中,逐渐形成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它强调的是要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整体感悟,具有稳定性、开放性与发展性的特点,是学生较好地适应未来社会发展,促进终身学习和全面发展的基本保障。为提升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要求教师在学生本位前提下,重视和加强英语核心素养教学,以不断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与能力,使学生综合素质能得到进一步提升,为其后续的英语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一、英语核心素养内涵分析
核心素养包含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方面的内容,以及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在小学阶段,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主要是通过学科教学来实现的。小学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主要包括语言能力、文化品格、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其中,语言能力是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核心”,具体是指学生的语言知识综合应用能力。文化品格是学生对中外文化的理解和对优秀文化的认同能力,通过文化品格的培养,可以增强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与能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思维品质是指学生的记忆、理解、分析、综合、评价和创新等思维个性特征。学习能力是指学生学习英语的能力。语言能力、文化品格、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四者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辅相成的,学习能力贯穿于整个英语学习的全过程,是语言能力、文化品格、思维品质的基础,而语言能力、文化品格、思维品质则能进一步促进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
二、开展英语核心素养教学的有效策略
现代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小学是个体身心发展的重要阶段。从学生个体成长与发展过程来看,小学阶段是关键时期,比中学、大学教育更加重要。小学生尤其是中高年级的`小学生,进取心强,有旺盛的求知欲,喜欢探索和接受新鲜事物,正是学校通过学科教育立德树人的好时机。因此,在小学阶段通过学科教学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尤为关键。以下笔者通过小学英语课堂教学实践,提出如下开展英语核心素养教学的有效策略。
(一)创设英语教学情境,提高学生英语语言运用能力
由于小学生的身体及心理特点等因素,决定了他们对新事物的好奇心强,喜欢新鲜、有趣的事物。所以教师在课堂教学设计中,既要充分了解学情,又要在此基础上,结合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及教学内容,有针对性地创设英语课堂教学情境,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英语语言的特点,学会正确、得体地运用英语语言进行交际。例如,在学习人教版五年级上册Unit4Whatcanyoudo?中的PartA:Let’stalk&Let’slearn时,可根据教学目标与内容,贴近学生实际设计生活化情境,引导学生学会用英语解决实际问题。在课前导入环节,可利用歌曲、游戏,或通过课前三分钟英语自由交谈,吸引学生注意力,烘托课堂气氛。在教学拓展环节,遵循从简到繁、从易到难的原则,引导学生基于文本知识,就万圣节晚会活动进行开放式讨论。在课后作业环节,可设计能力调查表,要求学生自主完成。这样,既能帮助学生巩固和内化所学知识,又能帮助学生拓展所学语篇,引导学生在课外学习与生活中运用英语课堂知识,进而提高其英语语言运用能力。
(二)因材施教,培养学生英语文化品格
文化品格是学生对中外文化的理解和对优秀文化的认同,以及在英语知识与能力应用中所表现出的知识素质、人文修养和行为取向。从小学英语教学情况调查来看,大部分教师对学生的语言能力、学习能力和思维品质的培养比较重视,但忽视了对文化品格的培养,导致核心素养培养成效整体不佳。为此,要求教师不断加强自身理论知识学习,更新教育教学理念,同时要关注国内外教育教学的焦点及热点问题。在课堂教学中,立足文本和课程,以生为本地引导学生在获取中西文化知识的同时,深入、全面地理解中西文化的内涵与差异,汲取文化精华,理解并尊重交际文化,这样才能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道德观,才能恰当、得体地进行跨文化交际。例如,在人教版三年级上册Unit5Let’seat!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一系列的活动,既让学生了解英国的饮食文化,又在比较中辨析中英饮食文化的差异及原因。
(三)利用问题驱动,提升学生英语思维特质
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积极为学生创建英语表达的机会,以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例如,在学习动物单词时,可把dog,cat等词汇做成头饰,设计一个森林动物开运动会的情境,吸引学生参与其中。通过对话,让学生学会动物词汇,了解“playfootball,playbas-ketbal,goswimming”等的应用场景,进而驱动学生将所学英语知识灵活运用到英语交际中去。教师要通过大胆设疑,来点燃学生主动思考的热情与积极性。还要注重新旧知识的结合,在温故知新中提高学生的类比思维能力。英语学科知识都是存在逻辑关系的,在学习一些新词汇时,可将具有相关或相反意义的词汇进行同步教授和记忆,提高学生记忆单词的效率。另外,教师教学中还应注重与其他学科的融合,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融会贯通所学知识。例如,在学习英语词汇时,可利用语文拼音与英语字母的相似之处,来帮助学生记忆英语字母和英语单词的发音;在讲解关于体育运动的英语单词时,可以结合体育运动项目辅助教学。
(四)采用多元化方法培养学生英语学习能力
1.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利用网络微视频等资源为学生学习提供支持。采用问题或活动驱动法,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同时,教师要注重加强指导,及时为学生解惑答疑。
2.注重学习策略的指导。在小学中高年级,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学会利用课外学习资源获取相关信息。例如,在学习外研社版四年级上册Mole1Unit1LucylivesinLndon.时,就可通过小组合作策略,指导学生o利用图书馆、网络全书或互联网等资源,从多种途径搜索伦敦的相关信息资料来充实课堂学习,并在课堂上进行展示。综上所述,在小学英语教学实践中,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英语核心素养,教师应立足学生实际和教学实践,通过创新的教学思想和方法,精心设计每一个教学环节,使学生更乐于、善于学习英语,以切实培养和提升他们的英语核心素养,实现高效、高质的英语素质教学。
参考文献:
[1]梁剑晖.打造小学英语灵动课堂,培养学生核心素养[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8(1):184.
[2]路向飞.打造优质教学,培养英语核心素养:浅析小学英语核心素养教学[J].学周刊,2018(1):1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