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管五年级英语学生的纪律
1. 如何管控小学生课堂纪律
作为教师,上好一节课除备好课外,控制好课堂纪律非常重要。但怎样才能控制好课堂纪律呢?我认为有以下几点浅见:
一、恩感并施,树立教师行辩耐威信
做一个学生又敬又畏的老师要敢于嬉笑怒骂,恩感并施。在平时的教学中要注意角色的扮演。如上课时面对公然挑战课堂纪律的学生,这时教师要扮演硬朗的角色,运用规章制度、奖惩手段等方式纠正、规范学生的行为,将学生引向应有的秩序。除了让学生对自己产生畏的一面,还要让学生看到自己可敬的一面。使学生对自己产生向档春往感,从而拉近师生的距离。这时教师扮演的是亲善的使者。如平时面带笑容,认真聆听学生的诉说,为学生着想,课余与学生沟通和接触,了解学生学习上和生活上遇到的难题,让学生知道老师对他们的关心、重视、鼓舞和关爱,从而使师生关系融洽。这样树立教师威信,有利于搞好课堂纪律。灶友
二、运用多种方法,灵活处理课堂
面对个性各异的学生,要控制好课堂纪律,轻松驾驭课堂,掌握方法好重要。
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一些分神或搞小动作的违纪行为,可以用眼神或微笑的表情示意违纪学生以制止其行为。假如只用眼神无法收到如期的效果,还可适当用一些肢体语言。如可以边讲课边走到到违纪学生身旁,轻敲其桌面,或在板书时用手指向说话的方向,加以提醒,使学生感到老师善意的制止,从而约束自己的违纪行为。除此之外也可采取临时改变语调,加大声音或中途停顿等方法提醒违纪学生。另外,有时对违法乱纪纪学生采取省时度势的提问也比直接批评来得有效果,因为,对爱分神的学生,提问是提醒,对爱讲话的学生,提问是警告,对爱睡觉的学生,提问是惩罚。灵活运用多种方法能有效巩固课堂纪律。
三、及时、细致地做好课后教育工作
有时在课堂上批评自尊心极强或极其顽劣的学生后要及时安抚,耐心细致地谈心,不能流于形式。课后工作是否处理得当,直接影响学生对老师的向心力,关系课堂教学的开展。课后的教育工作可选择适宜的地方单独与学生交谈,采取先柔后刚的方法,让其知道自己犯了什么错误,然后正视错误并改正错误。课后对学生加紧教育,使学生知道老师仍然关怀他,没有放弃他。使学生心理得到慰藉,从而鼓起学习的勇气,配合老师做好教学工作,自觉遵守课堂纪律。
四、建立学生、家长、老师的“互动”关系
在教学中,老师可以运用“思想教育卡”多次对反复违纪的学生进行跟踪教育,记录学生的每一次的进步,给予适时的鼓励和表扬并反馈给家长,与家长建立亲密的“联盟关系”并从家长那里了解违纪学生的另一面,共同做好思想教育工作,形成三者的“互动”关系。这样对学生减少课堂违纪,上好自己的课有较大的帮助。
2. 怎样管好小学生的课堂纪律啊求救~~
首先要来了解他们的性格。最好自能在孩子之中找到一个具有管理能力的(毕竟。。。。你懂的
英语课一定要让学生们有兴趣 for example 上课的时间一定要划分得恰当 不能太满 也不能太松 发现有人做了小动作 不要提醒 要学会旁敲侧击 一定要在男生和女生当中各培养一个‘心腹’
有人向你打小报告 不要让那个学生(打小报告的)觉得打小报告很得你的欢心
不能太纵他们 也要时不时的发一把火 还要时不时的进行洗脑工作(例如:你们不要以为英语很简单 上课可以很无所谓 就你们这样 连个90F的都没有 ,可以用成绩激激他们)
还可以适当的去看一看那些教你如何上好课的书籍 上课时别讲太古板的玩意儿 随口来个浮云神马的 学生会觉得没有代沟
finally 要对自己有信心 教师是一名很光荣的职业!
3. 请问如何调控小学英语课堂纪律
济水西关学校洪志娟
现在的小学英语课堂虽已经发生了可喜的变化,但也出现了令人担忧的纪律问题。小学阶段的孩子具有好奇、好动、爱表现、爱模仿等特点,他们记忆力好,形象思维能力强。但这一阶段的孩子缺乏理性思维,逻辑思维能力不强,他们爱活动、坐不住、坐不久。现在的小学英语教学,每周3课时,如果在课堂上没有正确的纪律调控对策,小学生学英语就只能是事倍功半,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研究合适的纪律调控对策,保证学生形成良好的纪律观,这是新课标的需求。我们一方面要培养他们正确的纪律观,同时要提高课堂教学对他们的吸引力,把他们的注意力吸引到学习上去,才能标本兼治。这样我们就提出了一个问题:小学英语课堂需要怎样的纪律?
小学英语课堂的纪律问题的对策
一、为了使学生能较好地配合英语教师参与学习活动,在教学之初,教师就要向学生明确宣布要求学生做的和不允许做的行为要求。
英语课中活动较多,学生自主练习、小组练习较多,课堂气氛活跃。要维持良好的课堂纪律,教师必须及时全面地了解教学过程中全体学生的情况,关注他们参与英语学习活动,完成学习任务的情况。
二、当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违纪行为时,教师必须迅速作出反应并及时处理。
1.如果一个学生只是消极地完成学习任务,教师不必立即公开处理,可采用沉默、皱眉等方法。
2.如果一个学生的违纪行为已明显干扰整个教学过程,教师必须立即处理,并按情况采取提示、暗示、制止,甚至惩罚的方法。
3.如果学生为了吸引教师的注意而出现违纪行为时,教师可以用不予理睬的方法。
三、为了维持课堂纪律,一定的惩罚也是必要的。
惩罚的方式有:一是暂时中止违纪学生参加学习活动的权利。英语课上活动较多,都深受学生喜欢,一旦中止违纪学生参加活动,而眼看着其他同学跃跃欲试的快乐,他们将会对自己的做法进行反思,因而也会收敛自己的行为;二是否定型,即当众批评、教训、课后留下来等。
但在运用惩罚时,教师必须让学生明白,惩罚的是违纪行为,而不是针对学生。
四、英语课中的纪律状况往往与教师给学生的形象、威信及处理问题的方式等密切相关。为了维持纪律和进行课堂管理,英语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在思想方面的素养水平,热爱学生,与学生建立融洽的关系,并站在学生的角度看待问题,妥善处理违纪行为,营造和谐的课堂气氛。
英语教师还要不断提高自己在业务方面的素养水平,以正确的发音来引导、熏陶学生,帮助他们大胆开口,准确模仿;英语教学中,教师应当尽量使用英语,加以实物、图画、情境、表情、手势等手段,达到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帮助学生理解和初步交流的目的。
五、培养学生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增强纪律的自控性。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利用种种教学方法,唤起学生的有意注意。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发现学生眼神不集中时,教师说:"Eyes
,Eyes ."学生说:"Look, Look ,Look."听录音时,教师说:"Ears, Ears.
Ears." 学生说:"Listen, Listen,
Listen."促进学生眼、耳、口齐用,集中注意力,积极学习。
六、培植学生的责任感,归属感,巩固自觉守纪的好习惯。小学生是非分明,他们十分明确,好的纪律就是大家都可以接受的行为,而违纪肯定是大家都不能接受的行为。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这样做。①关注学生情感,让学生有尊严的学习,增强内心对愉快,幸福的追求。②强化意识,巩固守纪好习惯。
(1)、表演喜爱的英语节目。
(2)、唱欢快的歌,来活跃课堂气氛。
(3)、 让当天的值日孩子做一下"daily
report"供大家讨论或者老师提出有创意的开头来吸引孩子。
这样,一开始就能把孩子的兴趣吸引到学习上,能从源头上避免纪律问题。
总之,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过程中,纪律虽然不是万能的,但小学生学习英语的进步与发展,必须要看他从小养成的正确的纪律观。我们小学英语教师一定要避免两种极端的纪律观。一种是独裁注意的观点,认为可以无视儿童天性和意愿而培养小学生一种强制性的约束性的纪律,让小学生失去应有的童趣。另一种是放任主义观点,提倡儿童行为的完全自由,采取不干预而任其发展,这只能导致学生行为的盲目性。另外还要提高课堂教学对他们的吸引力,把他们的注意力吸引到学习上去,才能标本兼治。毫无疑问,这将要影响一个人的一生。我们英语教师一定要对新课标需要的纪律当作重要问题来研究,使之更加有利于我们的教学,以能创建更加有利于我们教学的课堂环境。
4. 小学英语课堂纪律怎么管理
导语:小学英语课的教学有别于其它学科的教学,它具有实践性、交流性强的特点。我们说良好的课堂纪律是顺利进行课堂教学活动、提高教学效率的根本保证。如何才能有效改善小学英语课堂纪律呢?
小学英语课堂纪律怎么管理
一、重视第一堂课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在上第一堂英语课之前,大部分小学生对英语“白纸一张”,一无所知,因此,老师如果上好这第一堂课,将极大地影响着学生今后的英语学习。常言说得好,“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那么如何做好这“良好的开端”呢?
1.课前准备
小学生学习欲强,活泼好动,对一切新鲜的事物都非常的感兴趣。但由于自出生之日起,学生已习惯听到中国话、看到中国字,突然让他们学习一个陌生的语言,他们会用一个什么样的态度来对待这个学习呢?这就要看老师如何在第一堂课上对学生进行引导了。在这当中,英语教师的形象又显得非常重要。为了让学生对英语教师有一个独特而鲜明的印象,上第一堂英语课之前,老师一定要精心打扮一番。这样,当你一走上讲台,学生便会一下子给吸引住了。“亲其师而信其道。”学生对你这个教师感兴趣了,就会对你所教的这门学科感兴趣。除了穿着之外,教师还要准备英语课常用的录音机、磁带、挂图、卡片等教具,让学生感受到英语课特有的“气味”。
2.开场白
教师千万不要因为你的学生听不懂英语就来个中文的开场白,要从一开始就让你的学生习惯于听英语。如果学生不懂,教师可以尽量通过体态语、动作、表情等让学生理解你的话,但尽量不说中文,就仿佛你是一名外籍教师来中国上课一样,让学生对英语产生更浓厚的兴趣。要学会“卖关子”,越是让人不明白的事就越能吊起人的口味。一走上讲台,教师就说“Hello! Boys and girls”、“Class begins”等来组织教学,然后自我介绍:I’m Miss……学生听不懂没关系,用手势、表情,再通过反复演练让他们理解。如果有学生问你:“你讲的那都是些什么呀?我们一句也听不懂。”你可以告诉他:“那就是你们要学习的‘英语’!”这说明你已经激发起他们的兴趣了。
3.必要的学习纪律和课堂纪律的强调
纪律是学习的保障。学习英语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因此,除了兴趣和动机以外,我们还要培养学生坚忍不拔的学习意志。英语老师要在一开始就订立几条学习纪律,比如每天什么时候读英语、什么时候背单词等等,使学生的学习不致成为“一头热”的`行动。此外,也要告诉学生学习英语是个漫长而又艰苦的活动,需要顽强的意志来支配自己的学习,在以后的学习中一定要“胜不骄,败不馁”等等。从一开始就注意学生意志的培养,有利于学生学习英语活动的持久性和高效性。
总之,在上第一堂课之时教师就要让学生建立起对英语课的初步印象,激发起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引导学生正确的学习动机,培养他们不畏艰难的学习意志,为以后良好的英语课堂纪律的形成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优化课堂教学管理
课堂教学管理是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不断地组织学生、管理纪律、引导学生、建立和谐的教学环境、帮助学生达到教学目标的行为。课堂管理的实施是课堂教学得以动态调控、教学得以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作为课堂教学的发动者和组织者,为了保证课堂教学各个环节的顺利实施,并取得预期的成效,教师应将课堂管理作为一种组织手段,具有严肃性,并带有一定的强制性,它要求学生课堂要步调一致,听从指导,不得自行其事。
1.明确课堂指令。课堂指令明确,高效,才能保证教学各环节顺利进行,节省时间,提高效率
例如停止、安静信号:老师说one、two、three,学生说three、two、one;老师说Ears、ears,学生说Listen、listen(Eyes、eyes――look、look);有节奏地拍掌,学生模仿教师,拍出正确的节奏等。操练信号:开小火车信号:Let’s do, one by one.One by one,ready,go.同桌合作信号:Let’s do, two by two. 规定先叫到名字的一个学生为对话的A,另一个为B。小组活动信号:let’s do, four by four.按座位顺序规定分别为A、B、C、D。这样明确的人员和任务分配节省了解释活动规则的时间,使整节课紧凑、高效。
2.制定课堂纪律
(1)先举手,再发言。(2)朗读时,书本放桌上,用手指指着读,以便老师检查是否人人都开口读。指读可加强学生对字形的识记。(3)有同学发言时,其他学生必须注视发言者,有不同意见要举手,不能打断。若发言有误,不能嘲笑。(4)当自己的学习速度较快,不能坐着等,要充分利用时间读背已学内容。(5)当同伴有问题(开小差或看不清、不会记录时)要及时提醒、帮助。
3.设计多样化的教学手段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教学手段的多样性,要利用多种直观教具和现代化的教学设施,为学生提供生动、形象的感性材料,使语言情景化、交际化。小学生感官较具体直观,而且容易受情绪的影响,把观察目标转移到新颖的事物上去。他们年龄小,自我控制力薄弱,注意力不稳定,难持久,思维以形象为主,对有直观形象支持的材料容易记忆。
针对小学生的这些心理特点,英语教学中应采用多媒体、简笔画、实物、图片等教学手段,配以教师的表情和体态语言,这样才能创设浓厚的教学氛围,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学习兴趣。把孩子的兴趣吸引到学习上,就能从源头上避免纪律问题。
总之,在小学英语课堂上,我们教师一方面要培养学生正确的纪律观,同时也要提高课堂教学对他们的吸引力,把他们的注意力吸引到学习上去,才能标本兼治。小学英语教师应把课堂纪律当作重要问题来研究,以便创建更加有利于我们教学的课堂环境。
5. 小学英语课堂纪律怎样管理
导语:良好的课堂秩序是课堂教学正常进行的基本保障,小学英语教学质量的提高,有赖于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有序进行。然而,在实践中,纪律问题却是困扰小学英语教学的主要问题之一。
小学英语课堂纪律怎样管理
一、课堂纪律问题产生的原因
在一些小学英语课堂上,一方面是老师在声嘶力竭地范读、带读、讲解、维持纪律,另一方面是仅有小部分学生在听讲,其他学生有的交头接耳,有的打打闹闹,有的在看卡通画。而在一些小学英语课堂上,当老师组织一些小组合作活动时,表面上同学们都在积极参加,场面积极活跃,但实际上除了少数英语基础比较好的学生在认真参加活动外,不少学生却很投入做着一些与活动无关的事情。这些行为都会妨碍该学生本人的学习,同样也会影响课堂教学效果。
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是学生自身的性格特点。小学生生性比较好动,注意力的可持续时间短,注意力易分散。有位教育学家曾说:“注意力是我们心灵的唯一窗户,意识中一切必然经过它才能进来。”因此,一旦学生的注意力被分散就很难集中在一定对象上,就可能出现这些违纪行为。其次是学生缺乏上课的热情,对所学知识不感兴趣,这也是造成学生违纪行为,无法专心上课的原因之一。
再次是教师方面的影响。教师在教学时可能出现教学不当。例如,教师因备课不充分,在学案的执行环节上无法很好地连接,致使学生无法参与到教学过程中,产生问题行为。教师管理不当:教师常对个别不良行为作出过分激烈的反应,对学生滥用惩罚等。
除了以上因素外,教师的威信也是十分重要的。假如一个老师丧失了威信,他将得不到学生的尊重,当然他的课大家自然也就不爱听了。一位教师之所以会丧失威信与他的日常行为有关。比如课上遇到学生表现不好不加以制止和引导,一遇到问题就求助于班主任,都会导致教师的威信降低。
二、有效规范课堂纪律的措施
我认为,在小学英语课堂中可以尝试采取以下措施来达到有效规范课堂纪律的目的。
1.教师要树立“心中要有火力点”的意识
每一个班都有一、两个较调皮的学生,也就是这个班的火力点,找准、控制好这个火力点也就控制好了这个班,就能有针对性地采用有效的方法来规范纪律。如果教师能抓住典型,对班级里最调皮难管的学生进行重点引导,解决了难点,剩下的问题解决起来就不难了。
2.注视法
“无声胜有声”,在课堂上发现有学生不守纪律时,教师可采用注视的方式促使学生集中注意力,发挥眼神的作用,达到控制课堂的目的。教师在注视的时候突然停止讲课,学生也会观察到周围气氛的变化,然后会适当地调整自己的课堂行为。
3.暗示法
用暗示的方式来控制纪律的方法叫暗示法。如走近学生、敲敲桌子或拍拍学生,暗示其注意;或走到正在自由说话的学生旁边,放高音量;目光移开不守纪律的学生然后说:“有几个小朋友没看老师的表情,是不是很难看呀?”
4.提问法
在课堂上发现学生精力不集中时,用一些简单的问题或老师已准备提问的问题进行提问,以引起其注意。这可以在短时间内立刻唤起学生的注意,不用暂停课堂教学。
5.隔离法
采取隔离的方式来分散火力点从而控制纪律的方法。如两个学生打架、打闹时,可采取前后或左右分开他们的做法。如在座位排列上可以稍加调整,男女隔开或动静搭配坐。
6.无声法
在大多数学生注意力分散时,老师突然表情严肃,以无声的方式,静坐1分钟,以示警告,达到控制课堂的目的。
7.奖励法
运用奖励的方式来鼓励和表扬学生或表扬个别学生引起全班注意的方法。如板书上的奖励制度,奖星星、水果、头饰,等等。
8.建立监督制
特别是鼓励纪律较差的学生来担任监督者,并提醒他以身作则,严格要求自己。在课堂上要表扬遵守纪律的学生,树立榜样,对于纪律差的学生可以提醒他,但不要当着其他学生的面严厉批评,以免伤害他的自尊心。
三、英语课堂纪律问题的防范
成功的英语课堂管理,关键不在于学生违纪后教师的'处理,而在于教师“防患于未然”,避免违纪行为发生或重犯的能力。这种能力表现为以下几点。
1.制定规范
严格的课堂行为规范,先让学生明白该干什么,不该干什么。规范要简单实用,不可太繁琐苛刻,令学生感到厌烦。
2.执行纪律要严格
老师对违纪学生一定要严肃处理,不可纵容。特别是对所有学生要一视同仁,执行纪律要公正,以免引起其他学生的不满。
3.备好课
有时课堂秩序不好可能是由于教师本人没有备好课引起的。这里讲的备课,指的不仅仅是备教材,还包括备学生。只有准备充分的英语教师才能根据学生的反应随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活动,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不会因学生不满自己的教学而引起课堂骚动。
4.注意课堂教学的趣味性
英国的教育学家埃克斯利认为,呆板的老师不是好老师,尽管他拥有够糊一间房子的证书也是白搭,好教师以他的热情、活泼,使课堂教学生动有趣。有时英语课堂纪律混乱完全是由于英语教师讲课死板、照本宣科而造成的。英语教师应尽力使英语课生动有趣,使教法多样化,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学习,而且有利于课堂管理。
小学英语课堂是一个既生动活泼又和谐有序,有利于培养小学生英语听、说、读、写各种技能的重要场所,要想真正做好小学英语课堂管理,英语教师要做的不仅仅是维持表面上的“课堂纪律”,更重要的是要从小学英语教学目标及实际出发,多动脑筋,多想办法,使纪律与自由相结合,采用多种教法,提高小学英语教学质量。
6. 如何维持英语课堂纪律
导语:众所周知,“不以规矩,不成方圆”,良好的课堂纪律是课堂教学顺利进行、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条件。小学生由于年龄小,注意力不集中,上课容易走神,所以教师总要想尽法子让课堂活跃起来。可是在日常的教学中却发现,有时一动起来,就难以收住纪律,全班一下子乱成了“一锅粥”。
如何维持英语课堂纪律
一、加强课堂纪律
课堂上最可能出现的情况会使一些老师头疼,甚至于课都无法进行下去,如:同学之间交头接耳、东张西望、迟到、做小动作、思想开小差,有时紧张拘谨,心不在焉,反应迟钝,无精打采,注意分散,情绪多变,打瞌睡等现象,更有甚者无视教师的存在,嬉笑、打闹等违纪行为发生。因此,课堂纪律要加强尤为重要,课堂纪律就是一定要保持教室的学生能有学习的氛围。
首先创设良好的课堂气氛,积极的课堂气氛是指课堂纪律良好,学生注意力集中,思维活跃,发言踊跃,在热烈的.课堂气氛中,学生专心获得授课信息,在紧张而深刻的思考中,注意力集中,而课堂里听不到教师的呵斥声,看不到僵局,学生沉浸在浓厚的学习氛围中。
其次,创设问题情景,在教学中创设一些问题情景,很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加之教师适时点拨,积极的引导,使学生动中有静,努力保持课堂纪律不涣散。
最后,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学生的自觉纪律是一个长期培养发展的过程,学生在课堂中的无组织无纪律行为,有时是习惯养成,有时是自我控制能力差,虽说这种行为应当受到批评,但在课堂里的学生各具特色。
在教学中随时都有突发事件,诸如:学生正聚精会神地听课,突然有人在角落里笑了一下,有故意互相扮怪相,有回答问题不着边际的,有答非所问等等出其不意引起学生哄堂大笑的,吸引其他学生的注意力,这种情况如果教师一味地指责批评会适得其反,反而出现僵局,不但伤害了他们的自尊心,教师本人也失去信心,导致课堂纪律难以维持,如果教师在处理这种突发状况,保持心里冷静,适时机智地处理引导他们,从他律逐渐过渡到自律,有必要地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他们正处于好动、捣乱,对一切事物都充满好奇,又具有挑战性的年龄,如果教师在课堂中随时都能从“假如我是学生”出发,去思索去行动,做到将心比心,尽量改变教育教学方法,避免使用讽刺、挖苦、嘲笑和体罚等手段,使学生在课堂中形成接受教育的最佳心理状态。
二、善调节,努力使学生注意力集中
作为二十多年教龄的教师,深知在课堂教学中应努力地、千方百计地使学生注意力集中,并使学生全身心地关注课堂教学而不至于分散精力去违反课堂纪律。
1)善于掌握学生的情绪
十五六岁的孩子违反课堂纪律是难免的,也是每一位教师都能碰到的,可是有的教师却习惯用大声制止,指名批评,甚至于抓头发,拉耳朵,丢粉笔头,罚站等办法来对付违纪学生,虽然这种办法只能暂时引起违反纪律学生的注意起到一定作用,但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而且又引起班里其他同学的关注和小声议论,导致课堂失控,学生注意分散等后果,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使纪律保持良好,教师就要了解学生心里,对他们多观察,善于捕捉学生的闪光点,及时予以表扬肯定,多关注他们的情绪变化,这样很有助于管理课堂纪律。
2)加强教学方法多样化,保持良好的课堂纪律
教师也要费一番心思,在教学上多下功夫,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和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如:教师讲的内容,提问问题与学生的看书,回答,做练习的实践在教学中有机地结合起来,提高教学内容的趣味性,实例的生动性。
3)教学过程由浅入深,简洁明了
掌握学生的原有水平,适时调整进度,把握难度。
4)在教学中要不断地给学生留有悬念或种种的问题,引导学生自觉地追随教师获得求知欲的满足。
总之,课堂纪律的维持,是要求学生共同遵守课堂行为规范,从而形成课堂纪律。课堂纪律的维持也是最终实现课堂教学的目标。
7. 怎么处理好与学生在课堂上的纪律 教小学五年级的
首先开学之初要跟学生说清楚课堂纪律。有奖有惩。
接着上有吸引力的课。
该坚持的要坚持,该遵守的要遵守。
跟班主任一起合作!
8. 小学课堂纪律如何管理
导语:小学课堂纪律如何管理?课堂纪律是上好一节课的首要条件,也是孩子能否学有所得的前提。然而,课堂纪律的转变并非一朝一夕能完成,以上对策仅为抛砖引玉,希望小学低段课堂纪律管理能引起大家更多的思考。 文章仅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文章大家能够喜欢!
小学课堂纪律如何管理
(一)明确课堂常规要求。
我结合班级情况制定了课堂常规目标,有了目标,学生自我约束有方向,自我管理就有章可循。
1、课前,要把学习用品放在指定的位置,预备铃响后要迅速进入教室,安静坐好。在开学后第三周,我做了一本课前准备检查本,每节课检查孩子们的准备工作。这样坚持了两周后,小朋友们就养成了这个好习惯。
2、上课专心听讲,要说话先举手,课堂上的一切行为都要符合任课老师的要求。
3、表扬要及时,对学生细微的进步都要加以表扬。既要口头表扬,又要设计纪律评比的大表格,让学生在课堂里得到的红星或迷你贴,及时贴上去,使学生学有榜样,赶有劲头。一年级的孩子的行为几乎完全以服从权威为特征,为权威的他律阶段。但可以在现在的他律中慢慢渗透我们神睁如要自觉遵守纪律的思想。比如,“能做到老师在与不在都一个样的孩子是最棒的”等等。 我们要关注每个孩子,运用不同的方法让自己的课堂纪律调控自如,让学生养成自觉遵守纪律的习惯和意识。
(二)管好纪律差的学生。
一个班级,总有纪律差的学生,先从纪律最差的同学抓起,以点带面,可以促进全班纪律好转。我主要从一下三点入手:
1、老师不能嫌弃、疏远学生,而要尊重、亲近,用爱心与真情感化他们。当他做错事时批评,对他的细微进步及时表扬,让他感受到你的爱,他就会努力控制自己的行为,一天比一天进步。
2、部分小朋友注意力不能集中,我会在课堂上要更多的关注他们,会多给他们提问。小美同学上课经常会想前几天看的书中有趣的故事或者游玩的事情,我告诉她,老师很关心她,当她开小差时老师很着急,所以即使你有时不举手,老师也会给你提问,请你一定要集中注意力听课。这个方法确实很有效,小美听的认真的时候自己也会举手回答问题了。
3、不能配合老师长时间专注于一个知识点的学生,大多数平时在家也是很难专注于做好一件事情的。通过家访,我与家长紧密联系,共同配合努力转化这些学生。比如小明同学,在校上课免不了做小动作和东张西望的,回家看课外书游启时间也经常会一会儿上厕所,一会儿又吃蛋糕、喝牛奶等,看了半小时书竟然只翻了两页。我和他父母沟通,希望家长能在家给他制定看书的规则,比如半小时内不能做其它事情,看完书要把书中的意思大致讲给父母听,最后才能让他自己活动休息。经过训练,小明慢慢已经能够短时间专注于一件事情,当然在课堂上也能认真配合老师学习知识了。
(三)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和课堂调控能力。
最后,我觉得怎样使学生喜欢我的课堂非常重要,如果课堂对他们有吸引力,自然就会认真听。因此,我希望能通过精心的备课和课堂的调控把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起来,让学生喜欢我的课堂,并且加快节奏,让学生有事可做。这样,课堂纪律就自然可以得到了很好的调控。
小学课堂纪律如何管理
一、教师自身的改变
1.言语上的改变
(1)传递正面信息。教师在面对有行为问题的学生时候,可以向学生明确地早毁说出他希望学生怎么做。该对策的核心是把重点放在教师所希望的行为上,而不是学生的问题行为上。说“我希望你……”“我需要 你……”或“我期望你……”使用这个对策最容易犯的错误是把重点放在了学生的问题行为上,对学生说“我希望不要再……”,这往往会引发学生的否认和对抗,学生会很快反驳说:“我什么都没有做!”或“这不是我的错……”,或“什么时候规定不可以……”,导致冲突升级。
(2)使用更加温和的表达方式。教师如果在课堂上需要用语言对问题行为学生进行提醒,可以用更加温和的表达方式,让学生更易于接受。尤其是低段的孩子,严厉的批评容易给他们留下阴影,“戴帽”式的教育方式反而会更有效。
2.非言语上的改变
(1)聚焦。开始上课之前,一定把教室里所有人的注意力都集中在你的身上,如果有人在私下聊天,你不要讲课,在所有学生都完全安静下来之后,再停顿三五秒钟,然后才开始用低于平时的音调讲课。讲课语气温和的教师,通常比嗓门大的教师课堂更加安静。学生为了听到他的声音会保持安静。
(2)实时监控。实施这一条的关键是在教室里四处走动。当学生在做作业时,在教室里巡回走动,检查他们做的情况。一般教师都会在学生开始做作业两分钟后对教室进行巡视,看是不是所有学生都开始做了,都在做该做的事情。延迟两分钟是很重要的,因为学生已经做出了一两道题,或写完了几个句子,这样你就可以检查是否正确。对于需要帮助的学生,教师应提供个性化的辅导。那些还没怎么开始做的学生会因为老师走到跟前而加快速度,而开小差的学生也会被其他同学提醒。
(3)非语言提示。过去,教室里有一个供教师使用的标准物件,那就是讲台上的摇铃。多年来,教师在使用非语言提示方面已有了很多创新。非语言提示包括面部表情、身体姿势以及手势等。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夸张的表情和动作非常有效。
二、环境的改变
1.教室环境的改变
上课的教室应该是一个温暖、快乐的地方, 学生喜欢一个经常有所变化的环境。在“学习园地”中挂上有趣的图片,会激发学生对相关学科的兴趣。学生还喜欢对教师个人的方方面面有所了解,包括兴趣爱好。
2.软环境的改变
(1)照章行事。这是动用教师权威的比较传统的管理方式,也是高调的处理方式。教师是课堂上的老板,任何人没有权利干扰其他学生的学习。这种方法需要制订明确的课堂规则,并严格执行,并伴以表扬、奖励措施。
(2)给学生交底。如果学生对这节课的安排心中无数,这就会增加他们在课堂上的不安定感。因此,教师应该在每节课的'一开始就明确地告诉学生这节课要做什么。为了使学生积极配合教师完成教学任务,教师可以让学生的心中有一个“盼头”,告诉他们在这节课的结尾阶段他们可以做的事情。
三、因材施教、量身定制守纪对策
1.努力喜欢每一个学生
每个班似乎总有一两个学生跟你“不对付”,或“搞不定”,总有学生对你傲慢无礼,或爱理不理,还经常“搅局”,让你头疼不已。没关系,对这样的学生,最管用的秘诀就是喜欢他。是的,不必爱他,但确实是要真正喜欢他。当你真正在他身上发现能让你喜欢的一点,哪怕只有一点,你就把他记在心上,在合适的时候真诚地向他表示你的欣赏,你们的关系将从此不同。
2.低调处理
(1)大事化小,小事化无。很多严重的纪律问题,都是因小事引起,最后激化成了大冲突。如果教师的干预尽量低调,尽量把问题解决在悄无声息中,就会使很多冲突得以避免。
(2)温馨提示。我们可以在自己的讲课中把学生的名字带进去,被叫到名字的学生自然会得到提醒,而其他学生则可能不会觉察出什么问题。
小学课堂纪律如何管理
一、正确处理师生关系,做好学生学习引导
经过多年的教学经验笔者发现,对于学生比较喜欢的老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学生往往会很配合教师的教学引导,对于教师的教学任务能够积极主动的完成;而对于不喜欢的教师,则显得拖拖拉拉、没有兴致,对于教师的教学策略、教学引导也显得不感兴趣、无所谓。“亲其师则重其道”,学生感觉到教师的亲近、和蔼,自然会“爱屋及乌”,乐意亲近教师,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就需要教师能够认识到师生关系对于学生学习的重要意义,正确处理好师生关系,做好学生的学习引导。特别是像《科学》这样的“副科”,由于不是考察的重点,很多学生在对待课程的时候往往显得不上心,在课堂学习的过程中也会不专心,做小动作、开小差等等情况常有出现。所以在日常教学中或者是在课堂教学之余,教师就要多和学生沟通,让他们感受到教师的良苦用心,让他们认识到学习这一科目的重要性,进而实现学生的有效学习。所以教师应该热爱学生,认真的传授,与学生建立一种和谐,健康的合作关系。在科学课堂上,科学教师可扮演交际合作者的角色,以与学生平等的身份,经常与学生进行科学知识的交际。另外教师也要关心学生,如在教学准备前,每节课利用几分钟与学生用科学新闻、科学案例来进行沟通、交流,丰富学生的学习感知。这种合作关系可促进学生智力发展,使学生学会如何学习,使课堂气氛友好。另外,帮助学生与学生之间建立平等互助,合理竞争的同学关系,也是有利于科学学习的。
二、制定相关课堂纪律,做好课堂纪律维护
正所谓“无规矩不成方圆”,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就需要教师制定一些课堂准则来约束学生的不当行为,让他们能够遵守课堂纪律、有效的进行学习。当然对于课堂纪律,教师就可以和学生一起制定,让他们能够自己制定的规则,并对于规则有个正确的认识,进而实现课堂纪律的有效性。教师与学生都能愉快轻松的进行教学活动就离不开良好的课堂教学秩序。科学课堂教学也不例外。为避免学生捣乱,破坏课堂纪律,影响正常的科学教学,如果采取高压措施,或者是当堂加斥诉,实在不是明智之举。科学教师就应对学生有充分的了解,在认真备好课之余,还要对学生将会做出的反映做出预测,而采取相应的措施。例如,在学期开始时与学生一起讨论共同制定合理的课堂规则,让学生知道上科学课时什么行为应该做,什么行为不应该做。让学生有一个行为的约束。而这些规则不一定要很生硬,所制定的规则应是使用,合理,简单,易实现的。教师也可以采用 “如果…就…”的表达方式:“如果课堂练习完成的优秀,就可以免做家庭作业”, “如果上课积极发言,认真操练,不怕丢脸,就奖励印章一个”。制定了规则,就要始终如一,坚决,果断的执行。学生如果遵守课堂规则,教师要及时地给与肯定和奖励,如果违反规则,教师就要立即指出其不良行为应伴随的自然后果。另外,教师也要一视同仁,公平的对待学生的问题行为。通过教师积极的态度和有效的措施,使学生在课堂中自然的养成良好科学课堂学习习惯,从而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提高教学质量。
三、善用课堂调控技巧,吸引学生学习兴趣
突然发问或暂停讲课:当教师发现学生在课堂上心不在焉,或与其他同学讲话又或是摆弄着其心爱的玩具,可以突然向他(她)提问,如让他复述教师刚刚讲述的案例,或是朗教师刚教过的句子等等,这些问题最好是教师刚刚讲过的,只要注意一下就一定会答上来,但也要有一定的难度。如果他(她)答不上来,不要当面挖苦,可让其他同学答出正确答案,再让其重复一次,主要是引起他(她)的重视,不敢再违规;也可以立即停止讲课,用目光注视该违规的同学,引起全班的注意,使那位同学感到压力,放弃其错误的行为,但注意停止讲课的时间不应过久,应顾及全体学生的情绪,以免引起公愤。
课后处理,个别谈话,适当进行心理辅导:如有个别问题学生经常上课开小差,不听教师的提醒,如这种行为不足以影响其他同学的听课,可暂不管他(她),为免因小失大,应继续努力讲好自己的课,待课后再找其个别谈话,向其了解情况,了解原因,对症下药,做好细致的思想工作。谈话中,教师与学生一起摆事实,分析事情所致的利害因果关系,使其意识到行为的错误,告诉学生如何纠正这种行为的方法,以利于以后的课中专心听课。如还不行,可向其班主任或请其他老师和学生家长反映其在课堂上的学习情况,以便进行当面的教育。在课后教师也应多与学生进行情感的交流,表明自己是站在帮助,爱护的立场上与学生一起学习,与学生以诚相待,帮助学生排除学习科学的心理障碍,从而正确认识自己和评价自己。
四、重视学生课堂表现,计入综合考评成绩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维护课堂纪律往往是通过教师的行为进行的,比如对于学生当面批评,或者通过教师的行动来对学生进行警告等等。笔者认为,通过这样的形式来维护课堂纪律一是浪费了课堂的宝贵时间,再者如果学生对于课堂纪律不管顾问,那么老是靠教师的维护就会使学生养成不好的学习习惯,长此以往,学生脸皮越来越厚,也就无法实现教学的进行了。在笔者看来,教师应该重视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与其让教师来维护课堂纪律,还不如让学生自觉的遵守课堂纪律。比如教师就可以将学生的课堂表现与其综合考评相结合,如果学生在课堂上表现得好,那么在学期考评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将其日常表现计入总分,就算考试不合格,但是只要表现的好,就可以酌情加分;而如果学生在课堂上不遵守课堂纪律,表现较差,就算考试成绩较好,也有可能被教师扣分……从学习结果上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他们自觉的遵守课堂纪律。
9. 小学课堂纪律管理的有效方法
导语:课堂纪律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是十分重要的,良好的课堂纪律是教学得以顺利进行的前提,所以我们要重视课堂纪律的管理,找到一些行之有效且符合自己的教学管理方法。在小学的课堂上,纪律显得格外重要,小学生本身就是一群好动且基本没有自控能力的学生群体,这个时候老师的主导作用就显得格外重要。
小学课堂纪律管理的有效方法
一、把握原则分寸,增强课堂教学组织调控的预见性和针对性
首先,课堂组织调控必须以教师的权威作为基础。这里的教师权威指的并不是学生对教师的威严产生的惧怕心理,而是指作为一名教师,他必须得到学生的认可,也只有得到学生的认可,学生才会从心理上认可老师的行为与语言。教育社会学家发现,小学生,特别是低年级的小学生一般具有“向师性”的特点,即,一旦他们认可了一名老师,就很容易以教师的话为行动指南。
其次,要针对学生的心理及时调整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从学生的心理特点出发,是教学的一大原则,在课堂组织中也同样适用。比如,同样是小学生,一年级和五年级的学生对新的教学内容的关注时间绝对不一样,因此对一年级的学生不能长时间地讲同一个内容,应注意教学内容的切换,否则学生就会因厌烦而“暴动”,导致课堂纪律混乱。
再次,严格要求与尊重学生相结合。这指的是要把对学生的思想和行为的严格要求与对他们个人的尊重和信赖结合起来,使教师对学生的影响与要求易于转化为学生的内在品质。课堂组织,很多程度上表现了老师对学生的严格要求,但是在严格要求基础上要体现教师对学生个体的尊重。
二、引入游戏,劳逸结合
有关研究发现,低年级孩子的注意力最多只能连续集中15-20分钟,那么在40分钟的课堂中,孩子们不可能一直都专心地听讲,所以作为低年级的老师也不要总是抱怨孩子们纪律差,因为这是他们的年龄特征所造成的,我们要做的是想办法使40分钟的课堂动静交替,让孩子们在一动一静中劳逸结合,这样孩子们学习起来才不会觉得厌烦。那么如何使课堂动静交替呢,最好的办法就是在教学环节中穿插一些游戏,而这些游戏又最好与本节课的教学内容相关,对本节教学内容起到一个补充或巩固的作用。
三、课堂纪律的调控,用节奏代替“喊”
这说的是当学生自己读书一段时间后,我怎样让生尽快地安静下来。以前,我只能扯着嗓子喊:“一、二、三,静下来!”可效果越来越差,后来,得到别人的启发,我用有节奏的拍手来代替。我要让他们停时就拍“哒哒”两下,学生听到后拍五下,一拍好就坐好。我发现这个方法十分奏效,既集中了他们的注意力,也使课堂显得张弛有序。
四、恰当有效的奖惩是维持注意力的保障
除了精心备好课,用好课堂调控口令外,我们还要适当地激励和规范孩子们的课堂行为。
1、口头表扬。在课堂上,教师要经常使用鼓励性的语言,如当孩子们表现得很好时,要及时表扬:、“你真了不起”“你真聪明”“你说得真好”“老师真喜欢这样的你”等,也可以组织全班小朋友竖起大拇指夸他“棒,棒,你真棒”;要是表现得不够好,也要给予鼓励,如“没关系,老师相信下次你一定能行”“如果你能再认真些,老师就会更喜欢你了”等。
2、物质奖励。口头上的表扬有时一晃就过去了,效力不能持续很久,也不能留下给家长看到的“痕迹”。所以在课堂中当某个小朋友表现好的时候,给他奖励一朵红花、一张贴纸,就能让他坚持认真上完一节课,而那些不认真的小朋友看见别人得到老师的奖励,也很想得到,于是纷纷认真起来。瞧,一点小奖品就能起到“一箭双雕”的作用,有时侯觉得这些天真幼稚的小孩其实也很好哄。
总之,面对低年级的小孩,作为老师要有耐心和爱心,只有这样你才能以一颗宽容的心去包容孩子们所犯的种种错误,才会忍受得住那时不时失控和充满“自由主义”的课堂,只有这样你才能当一位快乐的低年级老师。
小学课堂纪律管理的方法
(一)教师的自我管理
教师在整个课堂教学中都起到了一个引导的作用,教师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对课堂产生影响,所以教师要管理好课堂,首先应该做到为人师表。
1、衣着得体,举止优雅
2、以丰富的知识不断充实自己
3、提高自身修养,坚决杜绝暴力和软暴力的使用
4、教师要认真备好每一节课。
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备学法,备流程,科学设计有效的教学环节,认真设计教学问题与课堂练习,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方式,让学生乐于且忙于课堂学习与练习,没有空闲去违反课堂纪律。
(二)解决课堂纪律问题的几点技巧
1、明确学科规矩与要求,并经常性提醒。数学课有数学课的.规矩,英语课有英语课的要求,“先说断,后不乱”。否则,就无序。而且对于要求和规矩不能朝令夕改,并要经常性强化、提醒,让学生形成习惯。
2、教学中做到“心有余而力要足”。“心有余”,就是除了教学要管课堂,不能只专注其一,而忽略课堂系统中的其他要素,特别是学生反应情况。要做到“心有余”,前提是充分备好课。“力要足”强调的是教师对学生的控制力、影响力和管理上的坚持力要足,不要忽紧忽松、虎头蛇尾。
3、不要吝啬关爱、喜欢、期望与赞赏的语言,加强正面引导。想赞美就说出来、写下来,有期望就提出来、递过去。学生渴望被关爱被喜欢被赞美,我们不要吝啬自己对学生的褒奖语言、热情掌声、欣赏眼神和期待目光。
4、师生共同管理,培养“规则”意识。娱乐圈有“潜规则”,球场上也讲规则。课堂管理光靠教师太势单力薄,需要学生在提高认识、强化纪律意识的基础上,让学生真正感受到集体活动没有规则是无法有序顺畅进行的, “规则”成为了学生的内在需要,以实现师生共同管理。
5、运用丰富的体态语暗示和控制
每一个教师都有自己的体态语,举首投足、面部表情、动作姿态、目光眼神等等都各不一样。教师要注意让学生熟悉自己的体态语,老师的体态语一出现,学生立即知道应该注意什么,应该做什么或不应该做什么,配合默契,心照不宣。
6、分层次管理,转化中间分子,控制特殊人物
对于违纪学生群体要注意长期观察、分析,哪些是“跟班儿”,要心中有数,分而治之,区别对待,努力瓦解同盟,做到“转化”中间分子,控制“特殊人物”。
7、走到学生中间去教学
教师只是站在讲台上教学,与学生的空间距离大,心理距离也大,而教师的影响力也就小了,学生熟悉了你的特点,后面的学生就可胡作非为了:睡觉的、看课外书的、听音乐的就司空见惯了。
8、以任务或课堂练习调控纪律
教学过程中,如果大面积的人都心不在焉,个别集中甚至出现明显违纪,这时,建议通过布置课堂练习或留给学生几分钟时间思考问题,一是集中学生注意力,二是便于教师走入学生中间施加影响或对个别学生进行提醒或教育。
9、对严重违纪事件要及时制止,课后亲自理智处理
严重违纪一旦出现,师生双方情绪激动不利于问题的解决,甚至会使矛盾升级,教师下不了台,这时去问原因,说道理也是多余而且无效的,作为教师一定要冷静想办法及时制止,待课后亲自理智处理,“亲自”是处理的前提,“理智”是处理的关键。
10、不妨“孔雀开屏”,展示自己的特长和“另类”魅力
学生只喜欢甚至崇拜多才多艺的老师,我们不妨利用适当的时机、适当的场合展示自己,让学生知道自己不但懂数学,还懂英语;不但会教书,还会音乐、美术、篮球、足球;不但知道传统的,还在追逐流行的,是教师可能还是某歌星的Fans。当然,这种展示不是刻意的炫耀,而是自然的流露。
其实,教师可以尝试很多种处理事件的方法。比如,以静寓动法,机智巧妙法,宽容包涵法,幽默化解法等等。
有效的课堂源于有效的管理,尤其是有效的纪律管理。而课堂管理关键靠教师自己,一切外在的力量介入都是暂时的、苍白的,从长远看,甚至对教师威信的树立起负作用。
10. 如何控制课堂纪律
一、处理违纪行为要及时、妥善、合理
当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违纪行为时,教师应该迅速判断学生是有意还是无意的破坏课堂纪律,并作出反应及时处理。一般来讲,如果一个学生只是在课堂上表现得比较消极、散漫,教师不必立即公开处理,可采用沉默、皱眉、眼神提醒等方法。如果一个学生的违纪行为已明显干扰整个教学过程,教师就应该立即处理,并按情况采取提示、暗示、制止,甚至惩罚的方法。如果学生为了吸引教师的注意,比如接话、出怪声等,教师可以暂时不予理睬的方法,课下再给于处理。我在上课时,如果学生违反了课堂纪律,大多的处理办法是有意无意地走到他身边悄悄提醒他。这样,既不影响上课,也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总之,在处理违纪行为时,尽量不要中断教学的正常进行,尤其是不要频繁地中断教学来处理违纪行为。
二、正确运用奖励与惩罚
俗话说:“罚其十,不如奖其一”。当学生的积极行为得到奖励后,这种行为将得到巩固与强化。同时,给一个满意的、赞许的目光和微笑;物质性的奖励,可奖给学生一张小贴画、一块小橡皮、一个小本子,这都会使学生激动不已。 最近,我在尝试利用小组竞赛的方式,培养学生自律能力,使之养成自觉守纪的好习惯. 小学生对所在小组和班级有一定的归宿感和主人翁精神。特别是课任教师所任班级较多,进行小组竞赛或是班级竞赛,对进一步巩固他们的行为是比较有效的。
为了维持课堂纪律,一定的惩罚也是必要的。惩罚是教师有意识地使学生经受不愉快的体验,以影响和改变学生行为的一种手段。惩罚的目的是为了制止或阻止违纪行为的产生和重现。所谓“杀鸡吓猴”,一般情况下不搞集体惩罚。惩罚的方式有:一是暂时中止违纪学生参加学习活动的权利。课堂上活动较多,都深受学生喜欢,一旦中止违纪学生参加活动,而眼看着野中慎其他同学跃跃欲试的快乐,他们将会对自己的做法进行反思,因而也会收敛自己的行为;二是否定型,即当众批评、教训、课后留下来等。但在运用惩罚时,教师必须让学生明白,惩罚的是违纪行为,而不是针对学生。
三、创设合理的课堂结构,提高自身修养。
课堂中的纪律状况往往与教师给学生的形象、威信及处理培改问题的方式等密切相关。别看小学生年龄小,可“心眼”还挺大,为了维持纪律和进行课堂管理,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在思想方面的素养水平,热爱本职工作,对工作充满信心,情绪饱满地投入教学,热爱学生,与学生建立融洽师生的关系,并注意有时应站在学生的角度看待问题,妥善处理违纪行为和进行课堂管理,营造和谐的课堂气氛。首先,教师要精心设计教学结构,这是管理课堂纪律的一种有效方法。教师要花大力气认真细颂敬致地进行教学设计,有条不紊地进行教学,情绪稳定,安全感强,教师要用学生喜欢的方法,教学艺术性和愉快的情绪,良好的心理状态去感染学生,减少学生的背离性,避免课堂秩序的混乱。课堂教学结构的设计既要以学生的需要、兴趣为前提,也要考虑教学内容的性质。不能为了纪律好,而脱离教材的内容去讲一些笑话之类的东西。课堂常规也是一处课堂情境结构,因为必要的课堂常规可以起到安定情绪的作用,学生容易把注意力集中到当前的听讲的学习活动上。教师还应该用富有吸引力的语言和神情吸引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尤其是低年级学生,更应该靠老师合理的丰富多采的教学方法,采用快乐教学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尽可能地参与到课堂中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