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四级548分什么水平
『壹』 2010年英语四级548分是什么概念
呵呵。相当不错的一个成绩。证明你英语多方面的素质不错。不过很可惜四级550是口试分数线。你差了2分。不过考六级努力吧。525是口试分数线。
『贰』 大学英语4级笔试548分,口语4级考试c+,这算过关吗6月份口语6级,笔试6级都可以报考吗
报考英语6级是可以的,报考英语6级的标准是只要4级成绩过425就可以报6级,,4级在548分的,6级也问题不大,相信你的
『叁』 英语四级考了548分,大一上考的,如果大三考雅思可以拿几分
首先,如果是非英语专业第一次考这分就已经很不错了,说明你的英语功底还是版不错的。若是这水权平考雅思应该在5分左右.
至于大三考能的多少分这主要还是看你这期间是否坚持对英语的学习,好多人都是上了大学后对待英语不能持之以恒,只要你坚持,最起码让自己的状态维持在高考之前,考前在参加个雅思培训班,相信6分以上绝对没有问题。
我的建议就是期间不要放松对英语的学习,尤其是听力和口语,多和学校外教交流,对你将来考试大有裨益!
『肆』 英语四级总分:548听力:209阅读:173综合:63写作:103 球成绩分析!!
只是简单的换算,并不准确,但也有一定说服力,你这个相当于百分制里听力29(满分专35),阅读24(满属分35),综合8(满分15),写作14(满分15)。
首先佩服下楼主的写作,已经非常高了,我本人从木有考过这么高啊,膜拜!
听力和阅读是得分大项,分值也很高,尤其是阅读,作者如果想考更高的分数一定要加强,个人觉得六级相对于四级来说难度提高明显的就是阅读,如果想拿个好成绩,阅读至少要上200。楼主听力也是有很大提高空间的。
综合这个分。。。确实不高,不过是不是楼主最后做的比较匆忙我也不清楚,感觉从整体分数上分析楼主提高这里还是非常容易的。不过话说综合每道题分数很小,我考六级的时候也木有时间做了,比楼主还低一分,一样上了600了,所以希望楼楼不要像我一样吃了亏。如果下一步是准备六级的话,最好平常严格按照考试时间来做真题。
还有就是四六级这些分数并不是什么很大的筹码,或许将来考研有些学校会看看你六级的分数,但是肯定不如口译托福GRE商务英语之类的有说服力,至于口语证这个东西嘛,含金量不高,人家面试的时候不会看你有没有口语证,而是直接考你就好了。所以不必太纠结。
纯手打哦~
『伍』 2015年12月英语四级548这个分数怎么样一般属于什么层次请大神赐教,谢谢!
大约在抄全部考生的前30%位置
http://e.21cn.com/cet/g_182_1143006-1.htm
。
『陆』 想问一下英语口语考试有什么用,什么时候考。我四级601分,六级548分,能考吗在哪报名
一.报名资格:
1) 参加2005年6月至2009年6月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且四级成绩为分以上(含550分)或六级成绩为520分以上(含520分);
2) 参加2008年12月、2009年6月全国大学英语四级考试(网考),成绩为550分以上(含550分);
3) 参加2005年1月(含)以前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并已获得四、六级证书的在校学生,且四级成绩为80分以上(含80分)或六级成绩为75分以上(含75分)。
二.考试日期: 2009年11月28,29日(两天)。
三.报名时间: 2009年10月26日09:00时至31日16:30截止。
四.报名方式: 口语考试采用网上报名方式。考生自主选择一个考点报名参加考试。因考点容量所限,报名额满为止。
五.报名费: 每名考生报名费为50元。
六.报名流程:
第一阶段: 考生必须首先登录网站www.cet.e.cn,进行网上报名。
第二阶段: 网上报名成功后,考生到所报考点进行现场缴费(具体时间和地点参照相应考点公布在报名页面上的信息),领取准考证。
七.注意事项:
考生只能选择一个考点报名。不得重复报名。
八.证书颁发
考生凭准考证前往参加考试的考点当面领取口语证书。
考试成绩公布后,证书的领取时间和地点将在www.cet.e.cn网站上公布。不再另行邮寄。
九. 考点列表
(注意:个别考点因特殊情况本次考试不接受报名,以报名系统显示为准)
省、自治区、直辖市 考点名称 考点地址
北京 清华大学 北京市 清华大学
人民大学 北京市 人民大学
首都师范大学 北京市 海淀区
天津 南开大学 天津市
河北 河北科技大学 河北省 石家庄市
山西 太原师范学院 山西省 太原市
内蒙古 内蒙古大学 内蒙古 呼和浩特市
辽宁 辽宁大学 辽宁省 沈阳市
大连理工大学 辽宁省 大连市
黑龙江 哈尔滨 黑龙江省 哈尔滨市
吉林 吉林大学 吉林省 长春市
上海 复旦大学 上海市
上海交通大学 上海市
华东理工大学 上海市
上海大学 上海市
江苏 南京大学 江苏省 南京市
东南大学 江苏省 南京市
苏州大学 江苏省 苏州市
徐州师范大学 江苏省 徐州市
浙江 浙江大学 浙江省 杭州市
安徽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安徽省 合肥市
安徽师范大学 安徽省 芜湖市
福建 厦门大学 福建省 厦门市
福建师范大学 福建省 福州市
江西 南昌大学 江西省 南昌市
山东 山东大学 山东省 济南市
青岛大学 山东省 青岛市
中国海洋大学 山东省 青岛市
广东 中山大学 广东省 广州市
华南理工大学 广东省 广州市
海南 海南大学 海南省 海口市
河南 郑州大学 河南省 郑州市
河南工业大学 河南省 郑州市
湖北 武汉大学 湖北省 武汉市
华中科技大学 湖北省 武汉市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湖北省 武汉市
华中师范大学 湖北省 武汉市
湖南 湖南大学 湖南省 长沙市
湖南师范大学 湖南省 长沙市
广西 广西师范大学 广西 桂林市
广西大学 广西 南宁市
重庆 重庆大学 重庆市
四川 四川大学 四川省 成都市
西南交通大学 四川省 成都市
贵州 贵州大学 贵州省 贵阳市
云南 云南大学 云南 昆明
陕西 西安外国语学院 陕西省 西安市
西北工业大学 陕西省 西安市
宁夏 宁夏大学 宁夏 银川市
甘肃 兰州大学 甘肃省 兰州市
新疆 新疆大学 新疆 乌鲁木齐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