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四级考试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
A. 英语四六级考试是考英式还是美式
英语四六级考试是考英式还是美式?
四级听力女声是英式的,男声是美式的。 四六级听力考试中既有英音也有美音,两者的差别除个别地方外不是很大。平常要有意识地分别听两种语音的磁带或广播,要留心其不同点。
英语四六级考试是教育部主管的一项全国性的英语考试,其目的是对大学生的实际英语能力进行客观、准确的测量,为大学英语教学提供测评服务。大学英语考试是一项大规模标准化考试,是一个“标准关联的常模参照测验”。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作为一项全国性的教学考试由“国家教育部高教司”主办,分为四级考试(CET-4) 和六级考试(CET-6),每年各举行两次,分别在同一天的上午和下午进行。从2005年1月起,成绩满分为710分,由国家教育部高教司委托“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委员会”给每位考生发成绩单。2013年12月考次起,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委员会对四、六级考试的试卷结构和测试题型作局部调整。调整后,四级和六级的试卷结构和测试题型相同。
在考试内容和形式上,四、六级考试将加大听力理解部分的题量和比例,增加快速阅读理解测试,增加非选择性试题的比例。试点阶段四、六级考试各部分测试内容、题型和所占比例见:英语分数710分构成图。
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口语考试仍将与笔试分开实施,继续采用已经实施了五年的面试型的四、六级口语考试(CET-SET)。同时,考委会将积极研究开发计算机化口语测试,以进一步扩大口语考试规模,推动大学英语口语教学。
在考务管理方面,05年6月起教育部考试中心将启用新的四、六级考试(试点)报名和考务管理系统,严格认定考生报名资格,加强对考场组织和考风考纪的管理,切实做好考试保密工作。具体方案将由教育部考试中心另行公告。
由于四、六级考试是一个每年涉及上千万考生的超大规模标准化考试,因此考试内容和形式的改革须经过一定规模的试点,对新试卷的有效性和可行性作出科学的论证,并了解师生的反馈。为此,自2006年1月份开始,从参加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试点学生中试行改革后的四级考试,自2006年6月份开始以同等方式试行新的六级考试。初步定于2007年1月全面实施改革后的四级考试,2007年6月全面实施改革后的六级考试。考委会将按照《教学要求》制定新的四、六级考试大纲和样题,并及时向教师和学生公布。
任何一项大规模标准化考试的发展都是一个不断改进和完善的过程。四、六级考试十七年的发展历程也证明了这一点。国家改革开放对我国大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不断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四、六级考试中长期改革任务仍十分艰巨。考试委员会将不断研究开发适合四、六级考试的新题型,研究改革后的四、六级考试对教学的后效;同时,充分利用高科技手段,完善考务管理系统,实现四、六级考试网上阅卷(CET-Online Marking),研究计算机化的四、六级考试(CET-CBT),争取在一定考生范围内或在某种能力测试中实现四、六级机考。
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还将进一步完善其考试系列,更好地适应不同层次学校的需要,更有利于分层管理、分类指导。为此,四、六级考委会将根据对目前国内、国际语言测试理论和实践的研究和分析,制订以中国英语学习者为对象,能与国际接轨的英语语言能力等级量表,以更准确地描述我国大学生的英语能力。同时,研究开发入学水平考试(CET-Placement Test),用于测量大学生入学时的英语水平,为学校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目标提供依据,并采用“平均级点分”等统计手段,更准确地反映教学的进步幅度,以调动广大师生的教学积极性。此外,考委会还将研究开发高端考试(CET-Advanced Level),用于测试学生是否达到《教学要求》中“更高要求”所规定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即能以英语为工具,直接参与国际学术会议、国际学术交流等。
考试的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四、六级考试委员会将加强宣传,使教师和学生真正了解改革的目的和举措,并通过教师培训等手段使改革思想融入教学。考试委员会将关注改革措施的后效,跟踪考试改革对教学所产生的影响,及时调整改革措施,使四、六级考试更好地服务于教学。
英语四六级考试是哪天?
四六级考试每年两次,分别在六月和12月。2010年12月18号考试。
英语四六级考试的形式
今年六月份已经在有些学校试点了,具体的可以查相关的网站“四六级考试机试试点的学校”。今年的是试点考两次,取两次中的最高成绩。本校有考点的就是在本校。
英语四六级考试怎么考?
英语四六级要考过关,重在平时的学习。多下一番功夫,功夫不负有心人!
1每天花不少于2小时的时间学习英语
2多练习听力,并把你听到的认为重要的信息记录下来。
3多读,练习口语,听力也就上去了。
4多看,多看一些英文小册子阅读,也可以看一些原版的外语电影,多做一些阅读试题
5多练习写作,写作多写,就容易提高。
6多做题,模拟题一定要做。
做到这些,我相信你的英语四六级就没问题了。另外我最近刚找到一个比较好的学习网站
英语四六级考试诀窍
时间不多,简答:
静。静静地听听力
快。读题快,越快越好
狠。什么无关的东西大胆略去
准。当然,这有重复的嫌疑,就是要找到关键语句
洛阳英语四六级考试
肯定是斯旺西英语,超牛
请问英语四六级考试的听力是英式发音还是美式发音的?
是英式的,其中有一个人还是中国人呢,我一下就听出来了
我考过很有经验啊
英语四六级考试是全国统考么?
英语四六级是全国统考的。必须过了四级才能考六级。。。
英语四六级考试是独立科目吗
英语四六级是针对在校生的考试。它就是一整套的英语试题,没有分好多科目。这个证书在一般的单位和企业用处不是很大。另外社会青年是可以报考自考。自考属于宽进严出式的
英语四六级考试是本省批卷吗
不是,应该是各英语考试点
B. 2007年国家英语四级考试大纲
《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改革方案(试行)》简介
日期:2006-9-5 来自: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委员会 浏览:2031次
进一步推进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又一项重要举措
--《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改革方案(试行)》简介
2005年2月
为适应我国高等教育新的发展形势,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满足新时期国家对人才培养的需要,2004年初教育部高教司组织制定并在全国部分高校开始试点《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以下简称《教学要求》)。《教学要求》规定,大学英语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口头和书面的信息交流。自《教学要求》在全国部分院校开始试点以来,广大教师积极参加和关心这次改革,在教学模式、教学手段和教材使用等各方面做了许多有益的尝试。参加试点的学生也普遍反映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大大提高了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实现了个性化学习,提高了学习的效率。
教学大纲指出:大学英语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阅读能力、一定的听的能力(理工科适用的大纲还规定一定的译的能力)以及初步的写和说的能力,使学生能以英语为工具,获取专业所需要的信息,并为进一步提高英语水平打下较好的基础。为此,本考试主要考核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同时也考核学生对语法结构和词语用法的掌握程度。
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是一种为教学服务的标准化考试。因此,考试改革的方向是在保持考试的科学性、客观性和公正性的同时,使考试最大限度地对大学英语教学产生正面的导向作用,即通过四、六级考试的改革,引导师生正确处理教学与考试的关系,更合理地使用四、六级考试,使考试更好地为教学服务。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改革的目标是更准确地测量我国在校大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尤其是英语听说能力,以体现社会改革开放对我国大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的要求。由于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是一个超大规模的标准化考试,因此考试的改革需前瞻性与可行性相结合,分步实施,既有近期改革目标,又有中长期规划。
近期内,四、六级考试将采取的重要举措之一是改革计分体制和成绩报道方式。自2005年6月考试起,四、六级考试成绩将采用满分为710分的计分体制,不设及格线;成绩报道方式由考试合格证书改为成绩报告单,即考后向每位考生发放成绩报告单,报道内容包括:总分、单项分等。为使学校理解考试分数的含义并根据各校的实际情况合理使用考试测量的结果,四、六级考试委员会将向学校提供四、六级考试分数的解释。
在考试内容和形式上,四、六级考试将加大听力理解部分的题量和比例,增加快速阅读理解测试,增加非选择性试题的比例。试点阶段的四、六级考试由四部分构成:听力理解、阅读理解、综合测试和写作测试。听力理解部分的比例提高到35%,其中听力对话占15%,听力短文占20%。听力对话部分包括短对话和长对话的听力理解;听力短文部分包括短文听写和选择题型的短文理解;听力题材选用对话、讲座、广播电视节目等更具真实性的材料。阅读理解部分比例调整为35%,其中仔细阅读部分(careful reading)占25%,快速阅读部分(fast reading)占10%。仔细阅读部分除测试篇章阅读理解外,还包括对篇章语境中的词汇理解的测试;快速阅读部分测试各种快速阅读技能。综合测试比例为15%,由两部分构成。第一部分为完型填空或改错,占10%;第二部分为短句问答或翻译,占5%。写作能力测试部分比例为15%,体裁包括议论文、说明文、应用文等。试点阶段四、六级考试各部分测试内容、题型和所占比例如下表所示:
试卷构成 测试内容 测试题型 比例
第一部分:听力理解 听力对话 短对话 多项选择 35%
长对话 多项选择
听力短文 短文理解 多项选择
多项选择 复合式听写
第二部分:阅读理解 仔细阅读理解 篇章阅读理解 多项选择 35%
篇章词汇理解 选词填空
快速阅读理解 是非判断+句子填空或其他
第三部分:综合测试 完型填空 或 改错 多项选择 15%
错误辨认并改正
篇章问答 或句子翻译 简短回答
中译英
第四部分:写作 写作
短文写作 15%
根据目前的改革进程,近期内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口语考试仍将与笔试分开实施,继续采用已经实施了五年的面试型的四、六级口语考试(CET-SET)。同时,考委会将积极研究开发计算机化口语测试,以进一步扩大口语考试规模,推动大学英语口语教学。
在考务管理方面,2005年6月起教育部考试中心将启用新的四、六级考试(试点)报名和考务管理系统,严格认定考生报名资格,加强对考场组织和考风考纪的管理,切实做好考试保密工作。具体方案将由教育部考试中心在近期内另行公告。
由于四、六级考试是一个每年涉及上千万考生的超大规模标准化考试,因此考试内容和形式的改革须经过一定规模的试点,对新试卷的有效性和可行性作出科学的论证,并了解师生的反馈。为此,自2006年1月开始,从参加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试点学生中试行改革后的四级考试,自2006年6月开始以同等方式试行新的六级考试。初步定于2007年1月全面实施改革后的四级考试,2007年6月全面实施改革后的六级考试。考委会将按照《教学要求》制定新的四、六级考试大纲和样题,并及时向教师和学生公布。
任何一项大规模标准化考试的发展都是一个不断改进和完善的过程。四、六级考试十七年的发展历程也证明了这一点。国家改革开放对我国大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不断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四、六级考试中长期改革任务仍十分艰巨。考试委员会将不断研究开发适合四、六级考试的新题型,研究改革后的四、六级考试对教学的后效;同时,充分利用高科技手段,完善考务管理系统,实现四、六级考试网上阅卷(CET-Online Marking),研究计算机化的四、六级考试(CET-CBT),争取在一定考生范围内或在某种能力测试中实现四、六级机考。
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还将进一步完善其考试系列,更好地适应不同层次学校的需要,更有利于分层管理、分类指导。为此,四、六级考委会将根据对目前国内、国际语言测试理论和实践的研究和分析,制订以中国英语学习者为对象,能与国际接轨的英语语言能力等级量表,以更准确地描述我国大学生的英语能力。同时,研究开发入学水平考试(CET-Placement Test),用于测量大学生入学时的英语水平,为学校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目标提供依据,并采用“平均级点分”等统计手段,更准确地反映教学的进步幅度,以调动广大师生的教学积极性。此外,考委会还将研究开发高端考试(CET-Advanced Level),用于测试学生是否达到《教学要求》中“更高要求”所规定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即能以英语为工具,直接参与国际学术会议、国际学术交流等。
考试的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四、六级考试委员会将加强宣传,使教师和学生真正了解改革的目的和举措,并通过教师培训等手段使改革思想融入教学。考试委员会将关注改革措施的后效,跟踪考试改革对教学所产生的影响,及时调整改革措施,使四、六级考试更好地服务于教学。
参考资料:
C. 福州地区2006年英语四级考试的报名时间及地点
2006年6月举行的大学英语四级试点考试现已在全国180所试点院校展开报名,报名最迟到3月15日。
全国有180所院校参加,北京有24所院校。
普通的非试点学校尚未开始报名。
大学英语四级试点考试与传统四级考试性质一样,其成绩与传统四级考试的成绩具有同等效力。试点考试与传统四级考试分开举行,传统四级考试将在6月17日进行,而四级试点考试则在6月24日进行。
180所试点学校为: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清华大学 北京化工大学 武汉大学 大连医科大学 武汉理工大学 东北农业大学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福州大学 云南大学 合肥工业大学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湖南大学 中国海洋大学 湖南师范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 吉林大学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 暨南大学 北京工商大学 江南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兰州大学 东莞理工学院 南京理工大学 桂林医学院 沈阳建筑工程学院 河北师范大学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湖北工学院 西安邮电学院 湖北经济学院 西南石油学院 湖南文理学院 燕山大学 华中师范大学 湛江师范学院 黄冈师范学院 浙江工业大学 南华大学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 青岛建筑工程学院 重庆工商大学 遵义师范学院 湖南零陵学院 北京大学 湖北大学 北京邮电大学 华东政法学院 长安大学 江西师范大学 复旦大学 南京邮电学院 哈尔滨工业大学 青海民族学院 华东理工大学 山西大学 华东师范大学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 山东大学 上海理工大学 上海财经大学 上海体育学院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四川大学 绍兴文理学院 苏州大学 天水师范学院 天津医科大学 西南政法大学 同济大学 扬州大学 西南财经大学(上外/高教) 宜春学院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南开大学(上外/清华) 中国农业大学 天津工业大学(上外/清华) 中山大学 西南科技大学(上外/清华) 北京建筑工程学院 第四军医大学(上外/外研) 大连轻工业学院 西南交通大学(上外/外研) 河南财经学院 中南大学(上外/外研) 石油大学(上外/外研)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上外/外研) 西安理工大学(上外/外研) 北京林业大学 河北大学 北京师范大学 河北经贸大学 东北林业大学 黑龙江大学 广西大学 华北电力大学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华侨大学 上海大学 中国科技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 淮阴师范学院 太原理工大学 解放军国际关系学院 天津大学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 西安交通大学 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 西北工业大学 景德镇陶瓷学院 郑州大学 聊城大学 中国矿业大学 南京林业大学 安徽工业大学 南通师范学院 安徽师范大学 宁波大学 北华大学 三江学院 大连民族学院 三峡大学 福建师范大学 山西财经大学 广西工学院 沈阳药科大学 广西师范大学 天津科技大学 贵阳医学院 西南师范大学 贵州师范大学 中国民航飞行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外研/上外) 北京大学(医学部) 河北科技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河北理工学院 北京理工大学 湖南科技大学 大连海事大学 华北工学院 大连理工大学 华东交通大学 第一军医大学 吉林农业大学 电子科技大学 江西财经大学 东北大学 南京财经大学 东北师范大学 山东理工大学 东南大学 山东农业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 上海师范大学 辽宁大学 石河子大学 南昌大学 西北师范大学 南京大学 浙江财经学院 南京农业大学 浙江万里学院 南京师范大学 中国政法大学 四川农业大学 西北大学(高教/清华) 延边大学 重庆大学(高教/清华) 北京联合大学 北京广播学院(高教/外研) 长春工程学院 哈尔滨工程大学(高教/外研) 长春师范学院 厦门大学(高教/外研) 华南理工大学 贵州大学 海南大学
D. 05年12月四级考试是否发放证书急盼回信!!!!
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委员会公布了四、六级考试新的计分体制和成绩发布方式的具体内容。
自2005年6月考试起,总分满分为710分,各单项分之和等于总分。总分在220分以上(含220分)的考生可获成绩报告单。计分体制改革后,各校须严格执行“ 学完四级考四级、学完六级考六级”的规定,避免学生提前报考。考委会将根据前一次四级考试的总体情况,在420分至480分之间确定一个分值,作为当次报考六级的资格,此资格线适用于历次参加过四级考试的在校生。此外,从2007年1月起,四、六级不再接受非在校生报名。
自2005年6月起,四、六级考试的分数在经过加权、转换等数据处理后,总分满分为710分,各单项分之和等于总分。考试不设及格线,取消证书,改发成绩报告单,以利于广大师生和学校行政部门根据本校的教学实际,合理使用四、六级考试的成绩和相关数据。
举例:2005年6月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各单项成绩计分如下:听力(20%)满分为142分;阅读(40%)满分为284分;综合(25%)满分为178分;作文(15%)满分为106分。单项部分如没有作答或全部答错,该部分成绩计为0分。
2005年6月考试起,考生不再获得证书,总分在220分以上(含220分)的考生可以获得成绩报告单。凡总分在220分以下者(包括缺考者和作弊违纪者),其单项分和总分均计为0分,不发成绩报告单。考试成绩发布后,考生可根据考试委员会提供的分数百分位对照表和单项分数百分位对照表,了解自己的成绩在所有考生中的位置。
说明:考试成绩报告单由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委托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委员会发放。成绩单内容包括:总分、各单项分、考生姓名、学校和院(系)、考试时间、准考证号、身份证号或其他有效身份证件号等信息。
计分体制改革后,各校须严格执行“学完四级考四级、学完六级考六级”的规定,避免学生提前报考。
计分体制改革后不设固定的六级报考资格线。考委会将会根据前一次四级考试的总体情况,在420分—480分之间确定一个分值,作为当次报考六级的资格线,过了此资格线的考生才能考六级。2005年6月以前已获得四级证书的在校学生,凭四级证书报考六级。2007年1月考次起,不再接受非在校生的报名。
此外,改革后报考口语考试的资格线,四级暂定为550分;六级暂定为520分。2005年6月以前已获得四、六级证书的在校学生,资格线仍为四级80分、六级75分。
试点院校名单如下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清华大学
北京化工大学
武汉大学
大连医科大学
武汉理工大学
东北农业大学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福州大学
云南大学
合肥工业大学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湖南大学
中国海洋大学
湖南师范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
吉林大学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
暨南大学
北京工商大学
江南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兰州大学
东莞理工学院
南京理工大学
桂林医学院
沈阳建筑工程学院
河北师范大学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湖北工学院
西安邮电学院
湖北经济学院
西南石油学院
湖南文理学院
燕山大学
华中师范大学
湛江师范学院
黄冈师范学院
浙江工业大学
南华大学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
青岛建筑工程学院
重庆工商大学
遵义师范学院
湖南零陵学院
2、使用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软件参加试点的学校名单
北京大学
湖北大学
北京邮电大学
华东政法学院
长安大学
江西师范大学
复旦大学
南京邮电学院
哈尔滨工业大学
青海民族学院
华东理工大学
山西大学
华东师范大学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
山东大学
上海理工大学
上海财经大学
上海体育学院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
上海中医药大学
四川大学
绍兴文理学院
苏州大学
天水师范学院
天津医科大学
西南政法大学
同济大学
扬州大学
西南财经大学(上外/高教)
宜春学院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南开大学(上外/清华)
中国农业大学
天津工业大学(上外/清华)
中山大学
西南科技大学(上外/清华)
北京建筑工程学院
第四军医大学(上外/外研)
大连轻工业学院
西南交通大学(上外/外研)
河南财经学院
中南大学(上外/外研)
石油大学(上外/外研)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上外/外研)
西安理工大学(上外/外研)
3.使用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软件参加试点的学校名单
北京林业大学
河北大学
北京师范大学
河北经贸大学
东北林业大学
黑龙江大学
广西大学
华北电力大学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华侨大学
上海大学
中国科技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
淮阴师范学院
太原理工大学
解放军国际关系学院
天津大学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
西安交通大学
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
西北工业大学
景德镇陶瓷学院
郑州大学
聊城大学
中国矿业大学
南京林业大学
安徽工业大学
南通师范学院
安徽师范大学
宁波大学
北华大学
三江学院
大连民族学院
三峡大学
福建师范大学
山西财经大学
广西工学院
沈阳药科大学
广西师范大学
天津科技大学
贵阳医学院
西南师范大学
贵州师范大学
中国民航飞行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外研/上外)
4、使用高等教育出版社软件参加试点的学校名单
北京大学(医学部)
河北科技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河北理工学院
北京理工大学
湖南科技大学
大连海事大学
华北工学院
大连理工大学
华东交通大学
第一军医大学
吉林农业大学
电子科技大学
江西财经大学
东北大学
南京财经大学
东北师范大学
山东理工大学
东南大学
山东农业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
上海师范大学
辽宁大学
石河子大学
南昌大学
西北师范大学
南京大学
浙江财经学院
南京农业大学
浙江万里学院
南京师范大学
中国政法大学
四川农业大学
西北大学(高教/清华)
延边大学
重庆大学(高教/清华)
北京联合大学
北京广播学院(高教/外研)
长春工程学院
哈尔滨工程大学(高教/外研)
长春师范学院
厦门大学(高教/外研)
华南理工大学
贵州大学
海南大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