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英语培训 » 英语教师培训班上的讲话

英语教师培训班上的讲话

发布时间: 2022-07-19 22:23:49

㈠ 英语教师座谈录

刚才,我校的各级名师都是站在一个正面的立场上或者说是在自己所研究、所从事的工作的角度上对青年教师的成长做了一个很好的引领,我呢,先从我自身的成长说起吧。我是97年底、98年初来到我校,开始从事电教方面的工作,不过一直是从属性的、服务性的工作。我个人的成长过程也一直是在这种服务性的工作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可以说,我的成长,我的工作经历,见证了我校十几年来电教工作发展的方方面面,也见证了我区、我市电教工作的发展。我校在2000年初就花了约10万元购置了投影机、大屏幕、实物展台、卡座、VCD、功放等设备,宋世棉老师和我一起动手把阶梯教室改建成了一座高标准的多媒体电教室,而且老师们应用的很好,当时聊城市有这套设备的了了无几,因此市、区组织各种赛课活动时都会来借我们的设备或直接安排在我校进行,也因此抽我去做技术性的服务工作,我也因此免费听了好几年的课,各学科都有,包括初中的英语、政治(省优质课)、省初中语文教学能手评比,高中的政治优质课评比等,所以我也见证了很多老师的成功与失败,特别是我校的老师。听课的时候,我也一直站在旁观者的角度上不停地思考:
1、课件制作水平如何?
2、课件使用的效果如何?
3、媒体选用的是否恰当?等等,后来就开始观察执教老师的教态、衣着、板书等,再后来就对老师的教学设计发生了浓厚的兴趣,经常听各级专家、教研员们评课,在这些活动中我学到了很多很多,也明白了许多,成长了许多。
随着自己在不知不觉中的进步,我逐渐发现自己的知识储备越来越少,越来越不够用了,因此我急于想充电来补充、完善自己,于是不断地参加各种培训班,特别是在2001年的时候参加了山师和聊大合办的教育技术学专业的研究生课程进修班,记得当时报名的有100多人,但平时坚持听课的就十几个人,不管别人参加培训班的目的是什么,我的目的就是为了学知识,因此,我课上认真听讲,课下与讲课的老师交流,随着学习的深入、交流的增多,我感觉一扇窗户在面前慢慢打开了,新的东西,知识方面的、理念方面的太多太多了。特别是山师来的几位博士、研究生,与他们的交流更是让我受益匪浅,我知道了如何搞课题研究,知道了教学设计的方法,知道了电化教学的发展方向……特别是几位老师在得知我当时的工作状态时,他们不约而同的指出:你做课件不可能做一辈子,应多关注一下教育的发展趁势,多学些理论方面的东西,多做一些课题研究,多写一些论文,多带出一些徒弟!这些真知灼见,对我以后的发展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也因此我也一直在内心深处深深地感激他们。后来我就开始慢慢向这些方面靠拢,也因此写出了一些在省、市、区获奖的论文,有一批课件在省、市、区获奖,相继取得过市教学能手,省优质课。

㈡ 英语培训班上开学典礼上的主持人发言,要英文的啊!帮帮忙~!

你这个不是翻译 是策划加翻译等等等等。。复杂了就。有无自己的预备方案?这样翻起来比较顺利~

㈢ 求一篇试用期新老师在新教师培训开学典礼上的老师代表讲话

给你两篇模板。

各位老师、各位同学:大家好!
金秋的校园,艳阳高照,彩旗飘舞;望着一份份耀眼的标志金榜题名的鸿书频频传来,预示这是一个收获希望的季节:2006年的高考大捷让我们感到无比的喜悦和振奋,带着这种喜悦和振奋,我们迎来了2006—2007新学年。
首先,我谨代表全体老师向高一年级的新生表示最热烈的欢迎和祝贺!三峡高中将是你们新的梦想开始的地方!你们的到来,为三峡高中增添了蓬勃朝气,是一届届像你们一样莘莘学子的青春活力和对美好未来的执著追求,激励了一代代三峡高中教职员工以高涨的热情和强烈的责任心为培养优秀人才而不断探索。正由于有了这生生不息的追求和探索,才使得三峡高中永葆青春!历年高考能立于不败之地!
三峡高中是求学的摇篮,这里的每一位老师都默默地用五种精神激励和鞭策自己:为人师表严谨治学的敬业精神;刻苦钻研孜孜不倦的探索精神;学生如子以校为家的园丁精神;不甘落后勇于争先的拼搏精神;不计得失的顾全大局的奉献精神。“淡薄名利,舍弃追逐、默默奉献,倾其所有,为了教育事业,永不言累,永不言悔!”这是我们三峡高中老师的风范、情怀、精神!多少年来,这一直激励着我们,也铸就了无数优秀老师的辉煌。
三峡高中也正是在这种精神的积淀下不断地开拓、进取,形成了今日独特的三峡高中精神:这就是“做人、求知、健体、报国”的校训,“行胜于言”的校风,“严谨、勤奋、求实、创新”的学风,以人为本的人文关怀, “为每一名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而教”的宗旨!三峡高中是一方学习的热土,这里又是一个圆梦的舞台!老师们,我们尚需进行更卓越而艰苦的攀登,才不愧对全区之青年才俊!同学们,是雄鹰就应振翅高翔!我们所有老师也希望你们保持自己的凌云之志,不辜负祖国,父母和亲友的期望,充分利用三峡高中良好的学习氛围,努力学习,天天向上!
最后有一首诗送给所有的同学:
黑暗,哪遮得住喷薄的旭日
泥土,哪封得住破土的种子
河堤,哪挡得住奔腾的激流
困难,哪敌得过我们满怀的希冀
有理想在的地方,地狱就是天堂
有希望在的地方,痛苦也能成就梦想!
让大地,用亘古的坚定,感受我们的信心
让春天,以跳跃的脉博,体会我们的生机
让八月,以如火的骄阳,迎接我们的起航!
同学们,努力吧!是船,就要博击风浪,是桨,就要奋勇向前。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与全体老师和各位同学共勉!
谢谢大家!

第二篇: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各位同学:上午好!

非常感谢学校给我机会,让我站在这里代表新教师发言。

首先我想谈谈邗中给我的印象。从一个学校的特色定位中,我们可以一窥该校校风、学风、办学理念甚至是师资水平、领导水平。邗中“大气”的学校特色,让我感受到的是自信、胆识与远见。有句话说得好:“养大气方能成大器,明大事才能成大师”,邗中的目标是让每一个学生成功,养大家之气,成大家风范。而若能做到大气,便已是了拥有良好的品德、较高的才识和宽广的胸怀,便已是拥有了成功的一半。即便他日我们的学生踏入纷繁复杂的社会,邗中给予的这笔宝贵的精神财富也足以让人受用一生。

另外令我为之神往的,是学校出类拔萃的领导班子与师资队伍。我才知道,邗中有着坚强有力、高瞻远瞩的领导集体,有精英荟萃、卧虎藏龙的教师队伍。学校宣传画册上那一个个象征着荣誉的名字,一张张自信的照片,一长串获奖的名单,让我真切感受到邗中实力,不禁热血沸腾。我当时非常希望自己能够成为邗中这熠熠生辉的优秀团体的一员,甚至希望自己有一天也能出现在这本宣传册上。想融入邗中的心,变得格外迫切。

曾经我也有过犹豫,毕竟家不在扬州,是否真要扎根于这个学校?但是,等我真正进入邗中后,疑虑被彻底打消了。从学校先进的“合道德”教育理念到无微不至的人文关怀,从领导的谆谆教诲,前辈的真诚帮助到新同事之间的愉快共事,从同学们认真打扫校园的可爱姿态到绿树环绕的宁静氛围,从学校严谨的教学作风、不断创新的科研追求到辉煌的教学成果,无不让我觉得激动与温暖。我从没有动摇过自己的职业理想——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因为我喜欢它,这份职业带给人的感动与成就感是无与伦比的,相信每个上过课的老师都会有此体会。但是去哪里才能最好地实现我的理想?我想,自己是非常幸运的,因为无意之间,我竟已经获得了追逐梦想的这一方天空。

身为新人的我们如何才能不辜负学校对我们的期望,迅速融入邗中尽快成为一个合格甚至是优秀的教师?我想代表全体新教师做以下郑重承诺:

首先,作为一名新老师,我们会尽快适应自身角色与心理的转变,适应新的工作环境和人际关系,迅速融入邗中,为接下来教学工作的有效展开奠定良好基础。

其次,严格要求自我,且持之以恒。邗江中学的老师和学生都是优秀的,在这样一个高标准、高要求的集体中,我们绝不能抱着懒散、松懈的态度去工作。此外,作为一名新教师,我们在各方面还有很多不足和不懂的地方,我们会认真向前辈们学习、讨教,积极与同事们交流、讨论,借助集体的智慧提升自己的授课水平。这是一个漫长的、积累的过程,只有做到持之以恒,才能真正见效。

三是重视教育科研工作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这句对学生说的话同样也适用于老师。对于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如果忽视或者敷衍了事,则个人很难在教学工作中取得长足进步。只有以高度敏感的态度关注教育教学中出现的种种问题,从中挑出有研究价值的热、难点问题和现象,运用相应的科研方法探索、研究,找出解决之道,获取教育规律,才能真正激发自己的潜能,尽快地成长、成熟起来。

最后,努力增强自己的专业素养和人文素养,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要让我们的学生能适应日新月异的社会,我们身为老师就该不断强化专业知识,及时调整和更新自身的知识结构,使自己在才、学、识各方面不断提升自我。

新的一学期已经开始,我们和各位新同学一样,满怀期待与紧张,满载着热情与干劲,希望从这个全新的起点,用我们的勤奋与爱心,写下自己在教师这一职业生涯生中无憾无悔的精彩开篇!

㈣ 中国农业大学的校长在教师会上的讲话

——在2014年8月25日新教师培训班上的讲话

柯炳生

首先,欢迎各位正式入职中国农大,也祝贺各位!中国农大现在实行的招聘程序,应该是国内大学中最为严格的,是优中选优。你们在这个过程中,用自己的实力,证明了自己的优秀。所以,更要特别祝贺!

看着你们,我想起了30年前的自己。我恰好是30年前入职的,是在当时的北京农大。我还在读硕士二年级的时候,系领导就找到我,问是否愿意留校。我当时已经瞄上了几个带有“中央”和“国务院”字样的单位,并且有了些不错的联系。不过,系领导提出的条件很有诱惑力:如果留校,就立刻派到国外读博士。那时候出国机会很稀缺,我本科毕业那年就想出国,但由于所学专业没有出国名额,而农大的农业经济专业有,就报考了农大。不过由于专业课考得差,出国落选,而被破格录取为国内研究生。当出国机会又像天上掉馅饼一样地落到了眼前时,我就同意了留校。这样,在1984年底硕士毕业后就成为农大教师,然后就出国留学。在国外获得博士学位后,感恩学校,恪守诚信,就回农大来工作了。说这些话,是想说明,我当初到农大来就学和就职,都有一定的偶然性和被动性,但是,这一路走过来,始终觉得选择很正确,也很庆幸,更没有后悔过。现在,你们到农大来,是主动和理性的选择,并且经过了激励的竞争,你们现在都很高兴,将来也一定不会后悔。

30年来,农大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包括校园环境、队伍实力和学科发展等等。但是,也有不少东西,是保持着没有发生变化的,或者说,在历史变迁的过程中,得到了传承、发扬乃至创新。这就是我们的农大精神和农大品格。一所大学的精神和品格,既不可见,又处处可见;其体现在学校的管理制度上,更体现在全校师生的风貌行为上。大学的精神和品格,对于学校的长期健康发展,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而这种精神和品格的形成与发展,更是需要长期的培养和积淀,需要代代传承,代代光大。在座的各位新教师,既是农大的现在,更是农大的未来,是农大发展的希望,是农大精神和品格的传承者。因此,我今天想重点就此与各位进行一些交流。

农大是一所强化使命感的大学。我校的核心使命,是解决十几亿人的吃饭问题。这也是“解民生之多艰”的具体内涵。吃饭问题,是个大问题。经济社会越发展,对吃饭问题的要求就越高。现在和未来一个时期,我国国家粮食安全面临巨大挑战。农业土地越来越少,农业水资源越来越少,农业劳动力越来越少,而对农产品数量、质量和安全性的要求越来越高。也就是说,我们需要用更少的土地、更少的水资源、更少的劳动力,生产出更多、更好、更安全的农产品。如何应对这个挑战,就是我们农业院校师生的共同使命。解读了这个使命,就可以很清楚,农业院校的服务对象绝不仅仅是“三农”,而是全体人民、全社会。坚持这个使命,就是坚持我校的办学方向和办学特色。我校应该责无旁贷地领全国农业院校之先。学校的使命与个人的价值是密不可分的。我多次说过,只要你能够为解决全国人民的饭碗问题做出贡献,你自己的饭碗就一定不是问题。我希望各位进入农大,就自觉自动地担负起这样的使命感。这是一种崇高的生命感。

农大是一所培养自信心的大学。担当使命,需要有一种自信精神。自信,可有不同角度的解读。我的解读是:相信自己做的事情是有价值的、有前途的;相信自己是能够做好自己在做的事,并且能够做到最好。自信,实际上就是对所做事业的信念,对做好事业的信心。我刚刚谈了学校的使命,而各位所做的工作,都是为了完成这个使命,是非常有价值和有前途的。各位的具体岗位不同,但是,无论是直接从事教学科研工作的,还是在管理服务岗位的,对于完成好学校的使命,都是重要的。那么,各位能否做好自己的事,能否做到最好,做到自己的最好,做到本领域的最好?我相信,一定能。我的信念,是有根据的。首先是学校自身的发展,近年来明显加快。10年来,我校的科研经费从2亿元左右增加到10亿元,SCI论文从280多篇增加到1200多篇,尤其是其中影响因子大于5的论文,从不到10篇增加到近100篇。在农口院校中,我校的各项学术指标,均明显名列前茅。在全国的重点高校即985高校中,我校的教师数量排在35位左右,但是我校的总体学术表现相当突出,几乎所有的学术指标均在前20位之内,有些名列前10位。例如,累计的国家科技奖励和在世界顶尖刊物发表论文的情况,我校均排在第6位左右;在中国大学专业排行榜上名列第4位;在教育部属高校的绩效评估中名列榜首,等等。即便是受各种不利因素影响大的高考招生质量,也有显著提高。10年间,我校新生高考成绩平均高于当地重点线从23分提升到77分。这相当不容易,因为,这意味着我们更好地克服了社会上对农业院校的传统偏见,显著提高了我校的声誉。在自信方面,我们不仅仅限于学科的发展,也表现在学校的管理上。我校近年来推出的一些改革措施,努力避免了浮躁和形式主义的影响,没有盲从,没有流俗,既不照搬国外名校的做法,也不照搬国内名校的做法,而是顺应高等教育的规律,同时考虑我国的特殊国情,进行创新。其中有的措施,领全国高校之先;有的措施,独具特色。这包括公平公正的阳光招生政策,本科生自由转专业政策,博士生招生申请考核制,宽松的科研考核政策,严格的招聘政策,体现高度校园民主的校长信箱机制等等。其他高校没有做到的,我们做到了,并且效果很好。因此,在座的无论从事教学科研工作的老师,还是从事管理服务工作的老师,都有充分的理由自重自信。在自信方面,我有一个感觉,在农大的时间越长,自信感就越强。我们的资深教授们,几乎有一个算一个,都具有高度的自信心,而入校不久的青年教师可能就不太平衡,可能不像资深教授们那样的坚定。至于学生,尤其是本科生新生,情况就更不平衡,但到了高年级,到了要毕业的时候,绝大部分也都是自信满满。与学生们交流越多,这样的感受就越强烈。我认为,通过大学四年的熏陶,我们用学校的自信,用老师们的自信,来感染熏陶学生们,明显地塑造和提升了学生们的自信,这也是我们育人的重要成绩。这也是学校自信心的体现。学生在这个方面的进步,对他们一生的影响,可能不亚于专业课的学习。我希望并相信,你们一定会有这样的自信:前面的老师能够做到的,你们一定也能够做到,并且能够做得更好!你们的学术成就会更大,你们的管理水平会更高!

农大是一所践行学术自由的大学。学术自由,是大学的生命。没有学术自由,就不可能有好的重大的科技创新,也不可能培养出创新型人才。学术自由作为笼统的理念,没有太多争议。问题在于如何落实,如何实现。我校多年来努力践行学术自由原则,力求在学校内部管理制度上充分体现出来。大学里的学术自由,表现在学生和教师两个层面。学生的学术自由,就是学习的自由,是学习什么的自由。而首当其冲的,是学什么专业的自由。如果学生不能选择喜欢的专业,而被迫学自己不喜欢学的专业,那对于学生来说,就是最大的学术不自由。不给学生选择专业的自由,是对于学生最大的专制。在很多高校,学生入校之后,如果发现高考时的专业选择错了,只能有硬着头皮学下去和退学重考两个选择。有的学校允许学生转换专业,但也是有严苛的学业成绩要求。我校不是这样。我校自2011年春季开始,冲破了种种阻力,全面实行了自由转专业政策,每学期开学初进行一次。自由的含义是:转出院系不能限制,转入院系在事先确定的名额内不能有限制,对学生的成绩没有限制,无论是否挂科。实际上,挂科越多的学生,越鼓励其转专业。这是因为高考进入我校的学生,都是又聪明又勤奋的好学生,之所以挂科,一定是不喜欢所学专业。所以应该把他们解脱出来,转到喜欢学的专业去。这项政策实行以来,每年有300-400名学生转换了专业。自由转专业政策不是学生层面学术自由的全部,但是,如果连这个自由都没有,就谈不上学生的学术自由。在教师层面,我们更是给予多方面的学术自由选择权。对于新入校的青年教师,学校提供科研启动费,每人10万元。具体题目,完全由教师个人选定。最重要的是,我校实行宽松的科研考核政策,不设定任何量化的年度指标,不规定老师每年必须争取到多少项目、多少科研经费、发表多少论文和发明多少专利等等,而仅仅是在每年年终在学院或者系里做实际情况的述职。这不仅是允许每个老师自主自由地选择研究方向和具体题目,更是给了老师们很大的自由空间,根据专业和课题的特点,来自主决定研究进度等。我们实行如此宽松的学术研究环境,是基于我们对老师们的使命感和积极性的充分信任,基于对于不同学科特点的尊重,基于只有学术自由才能产生重大成果的信念。我校没有实行所谓的“非升即走”或者“非升即转”的政策,因为由于国情和校情所限,目前的条件并不成熟,并且那样的激励方式,也不是唯一的激励方式。而在教师晋升、研究生招生、学术成果评价等等方面,更是充分给予学院高度的自由和自主权。这也是教授治学的具体体现。我们相信,在这样一个学术自由的体制下,各位一定会更加奋力地展开学术探求的翅膀,飞得更高,飞得更远。

农大是一所低调务实的大学。低调务实,是我校的历史传统。低调务实,是一件事情的两个方面。低调,就是不大张旗鼓,不追求热闹,不看重虚名;就是只做不说,多做少说,做好了再说。务实,就是注重实际效果,注重投入产出效率,注重长期效果。在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阶段,在高等教育的改革泛化时期,坚持理性态度,坚持低调务实,更为不易,更为重要。因为在这样的背景下,更容易出现浮躁现象和形式主义,更容易以改革的名义,用各种看起来新奇的名头,迎合媒体,迎合大众,进行没有实效或者有损公平的各种瞎折腾,走那些国内外历史都已经证明走不通的老路。我说这些,目的不是说别人的风凉话,去管别人的事,而是告诫我们自己要保持清醒的头脑,不受潮流左右,做好自己的事。我们坚守这样的原则以避免瞎折腾:不改,不需要理由;而改革,一定要有理由,并且是充分的理由,一定要经过充分全面深入的论证。我们不是不要改革,我们要的是务实的改革;我们不是不要创新,我们要的是有实效的创新。在改革方面,我校有些方面显得很“保守”,有些方面又显得很“激进”,这两种情况,都使得我校显得有些“特立独行”。“保守”的方面,表现在“自主招生”、“国际化”、“去行政化”、“综合化”等方面,我校没有随大流,更没有去抢这些方面的风头。“激进”的方面,我校进行的本科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生教育改革、人事制度改革、内部管理制度和校园民主建设等方面,都有一些举措,率先挺进。例如本科生的自由转专业政策、硕士培养的应用型方向和两年学制、博士招生的申请考核制、招聘方面的两级面试制度、宽松的考核制度、公开的校长信箱制度等等。而无论是“保守”,还是“激进”,都是根据教育规律和国情校情所进行的取舍,都是为了取得最佳的办学效果。当然,低调,也不是一点宣传工作也不做。如果我们不是农业大学,而是XX大学,我们也可以只做不说。但是,为了减少社会上对农业院校偏见和误解的影响,为了更好地让考生正确认识我校,我们还是要做一些宣传。但是,这些宣传,不是未做先说,也不是边做边说,而是做完了并且取得了好效果,再去说。我们的老师在进行学术研究方面,也同样要有如此态度。尤其是在宣传成果时,不能添枝加叶,不能夸大其词。

农大是一所笃行依法治校的大学。依法治校,极端重要。这些年来我们一再强调并且努力践行依法治校原则,取得了很好的实效。依法治校,是学校有序高效运转的需要,是保证公平公正的需要,也是学校育人的需要。依法治校,就是按照法规制度办事。这里所说的“法”,既包括国家的法律和有关部门的规定,也包括学校的各种规章制度。依法治校,必然要求各部门各司其职,各尽其职,照章办事,敢于负责,不必事事请示领导。这样,办事的效率就会比较高。要做到这一点,需要所有人都要有到位的法治理念,都要有照章办事的习惯。当然,学校领导要首先带头,用实际行动落实依法治校理念。大学里的老师和学生有个习惯,一遇到事情,尤其遇到与制度不符的事情,就想绕开职能部门,直接找书记校长开特例。或者,出于个人或者学科的原因,向学校提出不符合规定的特殊要求。在一些大学,校长或主管校长的权力比较大,可以直接干预很多事情。包括招聘、评职称、985等项目经费的分配,等等。我校现在不存在这些情况。在招聘方面,严格实行两级面试制度,评委当场投票出结果,书记和校长都没有超越评委会的权力,也没有绕过学校评委会进人的权力,包括学术人员和非学术人员。评职称方面,更是如此,学院学术委员会是权威机构。至于985等项目经费在校内的分配,则是一个复杂的多方面参与的集体决策过程。各司其职,不仅仅是对管理人员的要求,也是对学术人员的要求。笼统地讨论“教授治校”、“校长治校”等,内涵不清,没有实质性意义。正确可行的是依法治校、各司其职。通过规章制度,明确哪些学术上的事,由教授和教授代表们说了算;而其他的事情,则是由学校管理层在广泛听取师生意见的基础上,集体进行决策。依法治校,做到在制度面前,人人平等,这样就能实现公平公正,而避免个人武断或者人情因素的影响。程序的公平公正公开透明,是公正公平的基础。我校的招生、招聘、评职称等,都充分地体现了这一点。依法治校,也是育人的需要。在一个法治理念浓厚、处处体现依法治校的校园中,学生们会受到强烈的法治观念感染、熏陶和教育。这样,他们出了校门,就会成为一个法治观念强的公民,从而更好地融入到依法治国的进程中。

农大是一所追求民主和谐友善的大学。在大学中,自由主要是对学术而言,而民主主要是对管理而言。民主就是让每个人都有表达的权力和机会,真正做到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言者无罪、闻者足戒。学校管理层要有包容的胸怀,允许和鼓励各种声音的存在,尤其是那些反对的意见。民主是个好东西,通过民主的程序,可以集中智慧,开拓思路,凝聚共识。我校实现校园民主的途径很多,而最突出的是两种:一是学校出台的所有重大改革措施和其他方面的重大决策,均通过几上几下的民主过程,广泛听取师生们的意见和建议。每年的教代会和学代会,也有很多提案。二是校长信箱制度。叫校长信箱,不过是沿袭了习惯,其实质上是一个公开的民主管理网络大平台。通过这样一个信箱,我们勇于接受全校师生的监督,接受批评,听取意见,释疑解惑,及时沟通,促进改进完善管理服务工作。我校的校长信箱制度,去年在网络上引起热议,获得了普遍高度的好评。希望各位多看看,利用好这个平台。和谐友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校园中人际关系的重要准则。我校倡导积极向上,倡导和而不同,倡导理解包容,弘扬正气,抵制戾气。我们努力营造一个充满了“静、和、爱”的校园氛围,让每一位老师,每一个同学,都能够感受到温暖、亲切和愉快,在和谐友善中的环境中,追求学业,追求学术。我们的每一个老师,都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对学生充满大爱之心。这种大爱,不是无原则的爱,是关爱而不是溺爱,是包容而不是纵容,是引导而不是误导。

农大精神和农大品格,远远不止这些。我这里先重点说说这些。这些都是属于精神层面的问题。除了这些之外,各位肯定也有一些物质层面的关注,有一些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包括住房问题、子女就近上中小学问题、工资待遇问题、科研启动费问题、出国培训机会等等。所有这些问题,学校都考虑到了。有的,已经有了具体的措施,并且已经实行了多年,解决得比较好;也有的,限于国家政策和各种条件,一时还难以彻底解决,而只能逐步解决。具体的,有关管理部门的负责同志还会详细介绍,我就不在这里说了。

同志们,我利用这个机会,交流了我对农大精神和农大品格的一些体会和归纳。我希望并相信,你们的加入,会让这些农大精神和农大品格得到更好地弘扬光大。我也希望并相信,通过坚守和强化这些农大精神与农大品格,会不断推进我校的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将来,当人们看到“中国农业大学”字样时,会立刻联想这是一所世界一流大学,而其中的“农业”,不过是一组优势学科的特征代称。

㈤ 你班英语老师组织全班同学交流学习英语的体会。请你根据要求,写一篇80词左右的发言稿。注意:1. 内容应


Good morning. It’ my honor to share my opinion with you all. I have worked hard at English since I went to the high school, so my English is very good. I am good at listening, reading and writing, but I can’t speak very well. When I speak to others, I feel nervous and worried. However, I often listen to the tape and read the English newspapers. And I listen to my teacher carefully and take notes. I think grammar is very interesting and easy. I hope I can do more speaking in English and improve my speaking some day.
That’s all. Thanks a lot.

㈥ 你班英语老师组织全班同学交流学习英语的体会。请你根据要求,写一篇80词左右的发言稿。 注意:1.

The plan for the new term
新学期计划(或新学期决心)英语作文
Another new term comes again,so I should have a study plan to promot myself.
新的一学期马上就要开始了,于是我给我自己做了一个新学期做一个学习计划,以此来激励(督促)我。
Firstly,I descide to finish my homework more carefully than before.And pay more attention to the knowledge which I didn't know it clearly. From joozone.Com.
首先,我会比以前更为认真的去完成我的家庭作业。留意自己不清晰的知识点,并弄懂它们。
Secondly,I will do a lot of read to widen the range of my knowledge.and try to combine theory to practice.
其次,我将读大量的书,以便扩展我的知识面。并且结合实际去实践它们。
Finally,I will learn to adjust, to be more positive and more helpful.
最后,我将调整好心态,让自己变得更自信更加乐于助人。
That's what I plan to do in a new term.
这就是我新学期的计划及决心。

㈦ 班会课英语课代表发言稿。 老师让英语课代表在班会课上对英语学习情况进行总结,求发言稿!急求!

好的好的好的好的好的好的好的好的好的好的好的好的好的好的好的好的好的好的好的好的好的好的好的好的好的好的好的好的好的好的好的好的好的好的好的好的好的好的好的好的好的好的好的好的好的好的好的好的好的好的好的好的好的好的好的好的好的好的好的好的好的好的好的好的好的好的好的好的好的好的好的好的

热点内容
图书馆人不多用英语怎么翻译 发布:2025-09-17 03:42:32 浏览:299
我遇到了英语怎么翻译 发布:2025-09-17 03:40:24 浏览:601
早新一天英语怎么翻译 发布:2025-09-17 03:40:24 浏览:527
宁波中心血站英语怎么翻译 发布:2025-09-17 03:40:21 浏览:144
肥猪翻译英语怎么说 发布:2025-09-17 03:31:27 浏览:181
为什么相当摄影师作文英语怎么说 发布:2025-09-17 03:14:28 浏览:641
英语写假期生活作文怎么写 发布:2025-09-17 03:13:42 浏览:232
我坐车回家翻译英语怎么说 发布:2025-09-17 03:00:54 浏览:45
对未来的目标英语小作文怎么写 发布:2025-09-17 02:59:24 浏览:799
18岁生日快乐英语怎么翻译 发布:2025-09-17 02:58:43 浏览: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