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英语培训 » 英语培训后感受英文版

英语培训后感受英文版

发布时间: 2022-08-25 02:33:10

A. 谈谈你对学习英语的感受 英语作文

In China, almost all students learn English, no matter they are pupils or undergraates. Some people think that there is no need for Chinese to learn English, because after graation, it is no use at all.

I don't think so. English is the most widely used language in the world, and most business letters are written in English. With the deepening of reform and opening up, our Chinese and foreign exchanges increase greatly, so English must be the necessity.

Besides, learning English well can help us better learn the advanced experience from foreign countries. It's beneficial for us to service our nation. In addition, learning English is a quite funny thing which enable us to explore a wider world.

翻译

在中国,几乎所有的学生都学习英语,无论他们是小学生还是本科生。有些人认为中国人没有必要学英语,因为毕业后学英语毫无用处。我不这么认为。英语是世界上使用最广泛的语言,大多数商务信函都是用英语写的。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们的中外交流大大增加,所以英语一定是必不可少的。此外,学好英语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学习国外的先进经验。为国家服务对我们是有益的。此外,学习英语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情,它使我们能够探索更广阔的世界。

B. 求英语高手翻译一些培训感想,请能人进。

I really appreciate the chance of training at English studying.
你用在线翻译试来试,源翻译完之后修改一下语法,大概就可以了。那个翻译工具很实用的。
很抱歉帮不到你的忙,毕业时间久了,英语变得生疏了

C. 英语口语培训心得 怎么写啊

一般情况下写英语口语培训心得和大家分享下:
1、先说自己基础差,
2、通过这次学习内,深深的感觉到自己容和别人之间的差距,业务技术水平不过硬。因此在今后的学习当中要扎扎实实的学,做到学之用之增强自己的业务技术水平,不断的给自己充电。
3、总之,这次培训不仅体现了公司领导对员工的关心,也体现了公司各项工作的不断改进与完善。
4、通过这次培训,让自己认识到自身的许多不足之处,在领悟的过程中心灵也受到很大的冲击,我想通过这次培训后,在今后的工作当中,会与其他同事更好地协作,不断创新,不断向前发展,

努力为公司及中心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英语口语培训心得其实我觉得应该真的体会下自己的学习结果,我是喜欢写总结的,不喜欢写些应付的总结,那样的总结是没有用的!我这习惯是在恩京学习英语口语时,老师告诉我的,到现在我还是坚持写英语口语培训心得,

不是应付,是自己对自己的总结!你也可以试试恩京,我觉得恩京她教材覆盖范围较大,由浅入深,还创造了良好的互动氛围,在愉悦的学习环境中学习真谛,提高英语的能力,花费也很少的呵呵,经常和外教谈话,自己的口语真的提高很快!试试!

D. 英语课课后感悟用英文 怎么写(20字)

社会上的现状就是如此:技能是需要购买的,就像货物专要在商店购属买.
We must work hard to learn a variety of skills,to become a useful person to society

E. 跪求一篇用中文写的英语学习感想200字

英语学习的想法(中)

说,学习英语是最大的感受和收获,它应该阅读

其实你可能想读的语言分析和阅读的英文分析,所以这可能是更多的经验。事实上,我已经总结了可能的前辈也是射手,或者我们可以达成共识,我只是希望自己的点点滴滴大家学习英语深入的思考,那是我的意图。

“的语言是一样的。”老师总是爱这样说。事实上,不是所有,也不是绝对错误的。在英语阅读是非常连接。我们可以做一个试验:让您快速扫前面的一行文字“英国教化科学刁真的不易脱落”,那么你的答案一定是:学习英语是不容易!是的,那就证明你的语言是相当不错的!你是一个真正的中国人。同样,如果是我,你在前面的一排相同涵义英语,IT为NR 7 EA3Y的学习EN0LISH的。你大概会很紧张的告诉我,你看不到任何东西。它是如此。或者因为你是一个伟大的中国人民!有些人不能不禁纳闷:显然中国错了,英语是错的,我仍然在这里快乐。

其实,原因很简单,我想说明一个道理。在正式语文考试不可能像的“吴英学校刁真的不易脱落”无意义的文字,我们的眼睛会快速闪现行文字,文字潜意识告诉我们:“所以形成像他的话说就是”学习英语还真是不容易!没有任何理由为什么我们自己的文字的知识水平。同样,当英国看到了线“,它是NO7 EA3Y TO LEARN EN0LISH”,他们可以迅速作出反应了!即使那些话是令人费解的。我相信,在这里,我们不难理解。什么是阅读速度。阅读使用你的眼睛看了一眼他的话,脱脂一个整体,从整体的“假设”,这意味着。

中国的内容,我们没有看到什么水平,垂直,垂直,水平折叠,“他们知道,这是一个”英国“,但这个字体,如果英国将不看到英文字母是英语,之后便看到字的形状,否则中国人看到“馕”半一分钟(相当快),外国人色氨酸合成酶的蛋白质“(说是最长的单词在英文1,913字母,含有267个氨基酸组成的酶)的全名,我们去到一个小时吗? !

所以,真正意义上的阅读是整体感知。朋友们都叫这个“读取单元”,最高级别是“快”。唯一的办法就是培养技能。我们不走了一大段的英文,甚至看英文小说(当然更好),但人们往往需要一些更懒更容易,因为有些中学生甚至小学生在学校里很苦恼。不妨来看看10个独立的句子,记住,是一个独立的英语句子。最佳看起来直接读出这句话的意思,绝对不能被翻译,那就是你要达到的目的:一个二读一个句子,他们明白了什么叫谈到,但有时无法用言语来表达,不能搔抓,那么你的境界是炉火纯青!

当然,远远超过深入地阅读,这需要大量的阅读文章可以做。

F. 求一篇英文版的"关于学习英语的感受"

To learn English step by step, not over-anxious. It is necessary to raise the standard of English, we should do a solid start from the basis. Listening, speaking, reading and writing four areas the foundation is learning English, are very important. But my experience is: to read for the foundation, led all aspects of comprehensive improvement. To read, I think the selection of materials is very important. I began to choose a "quick read English", later used the "advanced English reading tutorial" from top to bottom two. Because these two sets of the genre variety, suitable length, but also introced a number of ways to read quickly and with the corresponding Test.

My approach is: Di Yibian a fast read that record start and end time, in the process of reading the attention of highly concentrated, the glance of the eye to improve reading speed for indivial words to jump past, and focus on the entire central meaning Understanding. The second times, and then carefully reading the text, in the process of learning new words and some with fixed and customary usage, and carefully wonderful experience of the phrase. In this way, the full use of reading material, the expansion of vocabulary, enhance the sense of the phrase, expanding knowledge, do Yijuode. Reading, is to expand and consolidate the vocabulary of good way. Just entering college, I feel that their vocabulary is too small, eager to expand vocabulary. I have tried to back vocabulary manual, but quickly think this is time-consuming effort, boring, but only because the machinery to remember the meaning of the word, the lack of language environment, unable to consolidate, so forgotten quite high. Later, I used the word "never sentence" in the accumulation of vocabulary in reading methods. Because it understood the context, the word meaning in mind clear and accurate understanding. I put these words to the accumulation of this word, on the sides, use some time repeatedly fragmented memory, and deepen the impression. If upheld for a long time reading, reading will be in the process of memory consolidation of the word, and then learn new words. Such forward like a snowball, unconsciously on the expansion of the vocabulary, but also remember that solid. I use this method of reading, reading through the rapid Di Yibian, tempered the reading speed, and graally form a good reading habits. When I get an English materials, the first reading again soon, head of the article reflects the effect immediately. The reading habits of great help to me. For example, we used specialized courses in the English original material can not have enough time to read through the single word, but must be rapid and accurate grasp the thrust of each chapter, I quickly learned to read on the way to help me Very busy. For instance, in English test encountered in the reading comprehension part of the provisions of the limited time to finish a few articles and done, that few, and sometimes feel the lack of time will be used, or to read the article again, in the absence of the brain The outline of the article, the article on the subject of some of the problems and could not answer. As I insist that reading exercises, the training of reading speed and comprehension, so FOR such a handy on the issue.

After this wonderful read some chapters, I also used them as reading material. The use of the morning Kejian 20 minutes, read out loud. Reading in the process, the full attention of voice, tone. In order to do a good job in these areas, I also read and listen together. I am using every day, on time and at the time to listen to English radio, from the Special English programming to the normal Speed program, graally raising the hearing. I carefully figured out later announcer's pronunciation, to guide their reading. After repeated practice, the tone of his voice more formal, reading aloud a relatively fluent, this in turn would facilitate the process of listening to the people to keep up with the speed of being able to correctly understand each other by the content of expression. In short, reading aloud and hearing are complementary to each other and promote each other. Only to read fluently is not enough, to learn, to express their will. I think reading is much more, hear more, said the ability to unwittingly increased. Of course, the important thing is to take the initiative to find that their opportunities for a lot of training. By reading, I also developed a sense of the phrase. Language is a sense of abstract things, a lot of contacts to rely on such language, in practice training. In reading, I carefully to understand the language used in the original, features. In particular, read some of the original English newspapers and magazines, such a large number of extensive reading, more concive to the sense of language training. For the text of authentic materials, such as "new concept in English," Volume III of some articles, I recite them down, but also benefit many. For those of my writing has also been of great help. I do not practice writing the text, but a reading of the good foundation laid, Tibi did not feel difficult to write. I read in English from the benefit, the most important point is: We must persevere.

G. 在英语学习的我体会到快乐500字

北美学习、生活的几年,既学到了很多东西,也因中西方文化冲突,长了不少教训。现在贡献出来,与国内的朋友们分享。希望各位今后在和外国人(英语是母语)交往中更富有 成效;也使那些为学好英语而苦恼的朋友少走一些弯路,更快、更好的学好、用好英语。

中国人在学习英语上花的时间最长,效果也最差。这和学习和应用英语方面存在重大误区有关,一是长期的“填鸭式的”教育方法,使很多人认为学英语是为了考试,其英语实际水平可想而知;二是误认为英语不过是由“发音、语法、句子和词汇”组成的。认为只要学习 “发音、语法、句子和词汇”就能学好英语。事实上,如果以达到有效交流为目的,比英语的发音、语法、句子最重要的部分,但被国内学习和使用英语的人忽略的是:表达语言所应 用的、符合英语文化和习俗的正确方式、方法和内容。

首先,让我们一同探讨目的问题。没有目标的船只永远在海上漂流。学习英语的目的多种多样,但学口语的目的,只有一个:为了能与Native English speakers进行“有效的交流” ,即工作中能与Native speakers 建立、保持和发展良好的工作关系;或生活中结交几个na tive speaker 的朋友,能够彼此交流感情、相互鼓励和帮助。而不是为了和同胞交流,也不是为了能和“老外”说上几句诸如:How are you? I am fine,thanks. My English is poor. Bye-bye. 等幼儿园英语而转身离去,搞的“老外”一头露水,找不着北。(国内很多学英语的朋友,就好像一个苦苦练了10年武功的大侠,“十年磨一剑,双刃未曾试”,终于有一天有机会面对敌人时,唯一想到的招式就是:逃命!)更不是为了“为了说英语”而浪费时间的、没话找话的和老外闲聊---分手几分钟后,别人就 再也不想和你交往、也根本记不住你是何方神圣了。

在中国,可怜的老外们,大多饱经那些被问了上千遍雷同的、无聊的、毫无创意的、有时Ch inglish 式的问题的摧残和蹂躏,比如,Are you an American? Do you like China? 之类的。我发现,有的人竟洋洋得意地说:我英语口语就很好啊,好到能和老外聊几句天儿。 Come on! Give me a break!

英语学到这程度,那由中国式的、复杂的句子结构、严谨的语法和庞大的词汇构成的英 语能力,只不过是“聋子的耳朵,摆设而已” ,因为那不叫“交流”,也根本不值得花这么 多时间学习英语口语。

新加坡的一个人,前一段时间出了本书,叫“亚洲会思考吗”,说亚洲国家,包括日本、韩国在内,除了会模仿,不具有创新(Innovation)的能力,很难真正意义上和欧美竞争 。但愿不要被他不幸言中了。

我在去美国留学前,自认为英文水平还可以:毕竟学了那么多年,自己也下了许多功夫,且上了不少培训班---从普通的到最高档次的,里里外外花费了上万元。应付各种考试包括留学考试,也算是一路过关斩将。但是,到了美国后,刻骨铭心地学到了一个词“Chinglis h” ---中国式的英语”:用英语和自己同胞交流时还可以应付,但是和"英语是母语"的同学、教授和其他人士进行交流时,一涉及到实质问题,双方谁也听不懂谁!至少有半年的时间痛苦异常!霎时间自己失去了交流的能力,多年建立起来的信心和信念,像是一下要被摧 毁了。

他们What’s up?What’s new?的说法到能应付,谈谈天气什么的也没问题。但是,就是觉得很难和他们去沟通,哪怕只是认认真真地谈谈。在国内,我很容易和大多数人成为朋友,自己也一直引以自豪,因为你诚心地对待别人,别人通常也已会真心的待你,否则你下次对他“敬而远之”就是了。可在美国开始的时候,怎么就那么费劲?!诚心不起作用了?

是自己的语音、语调问题吗?不是!如果你有机会领教一下印度人的英语,你或许还会 为中国人的发音多少感到自豪呢。我有个印度同学叫Abe,直到毕业我才听懂他大部分话的意 思!但是,印度人“可怕的”发音,丝毫不影响他们和美国人流利、有效的交流!

是语法和句子的原因吗?也不是!我有幸在美国的大学里,结识了一位来自中国的、才华横溢的美国籍教授,年近40岁时因为杰出的数学才能,移民到了的美国。发音就别提了,他讲英文时,你还能轻而易举地挑出很多语法和句子错误,但这丝毫也没阻碍他在美国生活 近二十年,用英语给美国人上数学和工商管理课,并且取得成功。

到底是什么原因呢?在国外生活几年以后,我才渐渐明白了其中的道理:“如果以达到“有效交流”为目的,英语的发音、语法、句子绝对没有国内的各种人士强调的那么重要,而被国内学英语的人士忽略的、也恰恰是最重要的部分是:表达语言所应用的、符合英语文 化和习俗的正确方式、方法和内容。

语言是其文化和习俗的载体、沉淀,虽然人类的各种文化多少有相通的一面,但是更多的是其特殊的一面。而西方文化有着与中华文化截然相反的一面。例如,她崇尚“积极进取”positive or ambition的态度,和中国人“谦虚、艺术”的处事、说话原则,经常发生“冲突”,构成对有效交流的妨碍。这就是所谓的“文化冲突、差异”。

因此,那种用本国文化和习俗去套用英文的学习方法和应用方法,加之学了太多得“没用的、很多讲母语的人都不曾用的甚至、不曾听说过的词,和过时的词、句,听不懂真正的 英语和不能和“英语为母语的人士”交流就毫不奇怪了!

所有学习英语的策略和技巧大致可以分为二类。一类是需要你自己安下心来,花费时间去反复记忆 ---记忆那些自己和别人总结、归纳的知识。这部分工作,没有人能替代你,无论是怎样的天才!(因为吃鱼有利于智力和记忆力,有人求教马克×吐温,问吃多少管用。马克×吐温答道:看来您至少要吃两头鲸鱼!)但是,如果只是埋头苦学,就能学好英语的话,那中国人的英语水平,理论上应当是顶尖的了,事实却正好相反。(在国外学习,深深感到:大概是因为长期训练的结果,记忆和背诵能力,尤其是记忆、背诵那些不理解的东西,是咱们中国人的强项;但实际应用和创新能力,总体来讲是我们的弱项。)

因此,另一类是“如何在现实生活中,有效的运用英语以达到交流目的”的经验和技巧。中国人勇于理论而逊于实践(为读书而读书:“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尊”)。因为应用技巧很强,这部分技能被国内学英语的人士长期忽略。或是因为接触 Native speakers有限,难以得到“真经”,或是因为学英语追求“高、大、全式”英语的嗜好和国人好面子的心理, 使大多数人乐于采用传统的、也是最安全的的学习方法:对句子、语法和词汇的执着偏爱,甚于使用英语和Native speakers交流。其实,语言只是一种工具,除非你以此作为职业,否则它本身没有任何意义,也没有任何用处,如果它不能为“交流目的”而服务的话。

读书和自学对提高英语有帮助。但书的缺点,和自学一样,没有反馈,没有双向的交流。理论上知道的事,实际做起来是不一样的。尤其是语言,遵循“用进废退”的原理。掌握这部分的最有效方法是:创造条件和机会,同英语为母语或在国外生活过的人学习和交流。

Practice, practice and practice!

研究表明,人在交谈时,80%的信息来自身体语言(body language)、语音(intonation)and语调(tone)。此外,对交流有效性的影响,还包括双方交流的意向、谈话的内容、对英语文化的理解和有效运用等诸多因素,而绝不仅仅是句子、语法和词汇。

因此,常常能见到这样一个有趣的现象:一个只有五、六千词汇的秘书、助理,能用英语同“老外”流利的交流,而一些有号称三、五万词汇量的、手持六级英语证书的硕士、博士,学了十年、二十几年的英语,面对英语为母语的人,除了最简单的几句不痛不痒的所谓的对话,有多少人能进行“有效的交流”呢?更不用说用English而非Chinglish表达自己的思想了。

Chinglish则是指: 用汉语文化、思维和习惯等去套用“英语文化”,其结果是所学到的、所谓的“流利的英语”仅限于和同胞交流,和“英语为母语的人士”交流时,双方因“文化差异”在语言表达上的体现,无法相互理解和沟通!

不去了解和学习英语国家文化在交流、沟通运用上的体现,而只是套用本国的文化和习俗,往往是造成交流障碍的原因。其后果和损害,远远大于因为发音、语法和句子的缺陷而造成的损害。因为发音、语法和句子暂时不好,每个人都会表示理解,因为毕竟英语不是你的母语,可以慢慢提高。但因为“文化冲突” 造成的人格、品行上的误解,甚至有可能起到和你要达到的目的相反的结果,毁掉了宝贵的发展机会!在一个人有限的生命里,如果考虑到年龄、职业发展轨迹、客观环境和条件等因素,人生真正的属于你的机会只有二、三次而已!

举个例子来说明文化冲突:西方人在交谈中讲究“eye contact”,交谈的双方要注视对方的双眼,中国人对于“自己的两眼直视对方的两眼”的看法多半是:这样"直勾勾地"盯着别人不太礼貌。但西方人士却认为:说话的一方“两眼直视”表示自己的诚意和坦白的胸怀,听话的一方“两眼直视”表示了自己对话题的兴趣和对于对方的尊重。因此,西方人在见面时,配合着“eye contact”的,是自信的微笑(无论内心中怎么想)、 有力的握手(礼节性的碰碰手,英语中称为“死鱼” shaking a dead fish)和正面思考型 (positive thinking)的谈话,会使人产生和你继续交往的意愿。相反,如果是躲躲闪闪的目光(有的人更是因为想英文词句,而抓耳挠腮、呲牙咧嘴或上翻白眼)、木然的表情(称:喜怒不行于色)和消极的谈话内容,无论你的语法、发音和句子多么纯正和优秀也让别人"敬而远之"。察己知人,你愿意和一个同你根本就格格不入的人交往吗?!

再举个例子,同样是“追求财富”,中西方的流行做法和观念截然不同。西方人,尤其是北美人,推崇企业家精神: 那些靠自己的才能和努力而不是裙带关系和屈服于权贵白手起 家的人。他们抛弃自己本可能的安逸生活,去冒险、创业、拼搏(比如我Henry,哈!),并充分运用现代商务运作手段:市场调查、产品研发、广告和营销、质量控制、售后服务等,使自己的产品、服务为社会所接受和喜欢,最终双赢。企业家,是西方民众心目中无可置疑的英雄!可以说,对企业家精神的推崇和追求,是美国能够在开国仅200多年就傲视群雄,硬是把当年号称“日不落帝国”的宗主国大英帝国,变成了今天的跟班小伙计。

中国很多人则不然,心里爱财,又羡慕企业家的财富和影响,嘴上却称钱为“铜臭”、称所有的企业家都为奸商---无商不奸,对正当的商业行为,比如合理的广告,都逆反到嗤之 以鼻、做不屑一顾状。岂不知民族的兴旺和企业家精神息息相关?美国商界有句名言:好的产品不做广告,就好像你只是躲在黑暗里,向你喜欢的异性眨眼一样。

在西方,企业家精神还是一道“自由社会”的屏障。美国以清教主义(Puritanism)立国.1620年,距李自成先生的百万农民大军,大肆劫掠北京尚有24年,一批清教徒为免遭宗教迫害,寻求自由,从英国的Southampton乘坐 The Mayflower 号,抵达美国东海岸,被称 为Pilgrim Father。清教徒认为:贫穷(Poverty)和懒惰(Laziness)同样是一种罪恶。人应该、也可以通过自我奋斗,取得成功,包括财务上的自由。

老美说:“取得自由的唯一手段是辛勤的工作,或者有一个有钱的爸爸。”哈,哈。对不起,后半句是Henry我自己加上的!明智的人,是不会把太多的钱留给子孙的:如果子孙们 有本事,自己会挣到的足够的钱的;没本事,留下多少钱也不够挥霍的,反而害了他们。而中国人明知“富不过三代”的道理,还是情愿把所有的财产和事业,留给子孙,Sigh!

西方人认为,一个有教养的绅士,有责任和义务,以自己的财富和本领,回馈社会,而不是贪得无厌、无止境地索取。国外有些社区不太欢迎中国人,不是因为种族歧视,而是因为很多国人缺乏这种“回馈社会”的精神。美国的院校,每年能收到大量的公司和私人捐款。我所在的美国商学院的教学主楼,是一对老夫妇1998年捐献500万美元建成的。

由此想到,曾几何时,国内视个人主义如洪水猛兽。把Indivialism翻译成个人主义和利己主义,作为一个贬义词或禁忌词,一直沿用到现在。事实上,在西方Indivialism是个褒义词,而自私自利英文用:selfish一词。在双赢(win-win)理念风靡的西方社会,为追 求企业和个人利益的最大化(Maximum value ),人们认为:自私自利的人都是短视的人,最 终伤害的是自己的最大利益。大名鼎鼎的恩龙(Enron),美国企业的一面旗帜,因造假舞弊而失信于公众,导致副总裁自杀,高层主管们被刑诉。庞大帝国,霎时灰飞烟灭,成为天下笑柄!有朋友说,中国也已经从"黑猫、白猫,只要抓到老鼠就是好猫"时代,进入到"黑鼠、白鼠,只要不被抓住就是好老鼠〃的时代!但愿这不是事实,我的祖国! “大厦千顷,眠七尺之躯;珍馐百味,不过一饱”。Henry我认为:人生区区百年,如匆匆过客。一方面要珍惜时光,奋力向前,尽可能感受人世间的酸、甜、苦、辣和冷暖,不枉活此生;另一方面,认清财富的本质:生不带来、死不带去,作金钱的主人而非奴隶,善用财富 ,利人利己!

一个民族的语言,是她特有文化的载体和沉淀,也是她传统的积累。而传统力量是如此的强大,本民族的文化的影响又是如此的根深蒂固,以至于到我([email protected])到美国两年以后,在和老外聊天时,常常几乎忍不住还要问一些早已知道不该问的“禁忌问题”。

比如,How old are you? 在国内多么平常的问题,尤其是熟悉了以后,问问年龄,彼此 称兄道弟,或姐妹相称,再自然不过了;喊句“老张、老李”什么的,尽管不老,被喊者心 里也高兴。

中华文化,有一种根深蒂固的怀旧情结,沉迷于过去---或许是因为我们的祖先太出色、 太优秀了的缘故吧。“历史悠久、百年老店”之类的,都是吸引人的亮点。我们崇尚“老” ,老,似乎是大智大慧、权威的代名词。

但在北美,却有着和我们的文化传统截然相反的理念。新的、年轻的才是生命和活力的象征(symbol),人们崇尚年轻(worship youth);老的、旧的是死亡、落伍的象征。所以,年龄在北美是个非常忌讳(taboo)的问题,即使是朋友之间。如果你想让“英语为母语的人士”讨厌你,尤其是女士讨厌的,请大胆地问她年龄好了(They say: You are a pain in the neck.)。北美的很多人,特别怕过40岁生日。似乎过了40岁,就到了将要被社会抛 弃的年龄。You cannot teach an old dog new tricks. She is no spring chicken 是北美 常用俚语。

所以,在和“老外”交往中,千万别暗示她/他的年龄,即使你不小心知道了。西方人有句幽默,称“永葆青春的唯一秘诀是:谎报年龄!”(老外提倡幽默,称为Positive thinking、positive attitude ,我在其它文章中有论述。但用英语和老外开玩笑,一定要小心,毕竟来自不同的文化背景。不过,我自己有一个真实的、美国人的玩笑:美国人的确很自信,我曾被美国乞丐在大街上理直气壮地拦住要钱:One dollar for pizza!声音圆润而洪亮。猛然一听,我还真以为我欠他钱呢!等搬到纽约市后,又有很多次被乞丐拦住问:Do y ou have five dollars?谁让纽约市的生活费那么昂贵呢?) 。

其实,平心而论,年龄又有什么关系呢?很多人,号称活了几十年,不过是庸庸碌碌、苟延残喘、活了一天而重复了几万次而已。君不闻:有的人20岁就死了,可到了70岁才 被埋藏!年龄真的那么重要吗 在北美,无论加拿大还是美国,根据其劳动法(Labor Law)规定:雇主在招聘中,不允许问及应聘者的年龄、婚姻状况、性别、种族和宗教信仰的,上述原因也不得成为不予雇用的理由,否则就构成违法。轻则失去来自政府的采购合同,重则诉诸法律。

国内的招聘广告上常见:“要求25岁以下,未婚”。诸位恕我愚钝,但我就是弄不明白:除了招聘尼姑、和尚及老道,什么工作和“婚否”有关?又有什么工作非要25、30岁以下不可!

西方的那些真正的好东西,咱们怎么就学不到呢?!很多理念,包括她对个体的尊重、 对自由、财富和幸福的向往和不懈的追求,确实值得我们思考。你也会发现,这些理念,都 会在英语交流中得到充分的反映,我们的培训自然也会涉及到这些。

所以,想提高英语的朋友,除了多听原版、多看现代原着,能找个老外练练口语最好(还能交流思想。语言只是一种工具,它本身没有任何意义。)否则,上一个好一点的培训班也不错。交流的需要,产生学习的动机和兴趣。只顾一味的自己埋头学,或是永远“苦海无边”,或是学到的只是哑巴英语和Chinglish。多和Native speakers,或在国外学习生活过的人士交流,对提高英语,尤其是口语帮助很大。否则,你费时、费力和费钱所学到的“ 屠龙之术”,只是限于用于和同胞进行“中国式英语”交流。很多中国人学习英语,所付 出的冤枉代价和所走的冤枉路,你一定要去重复吗?!

H. 英语培训心得

英语培训是来应该如此来说,自“当学生来跟老师(指好的英语老师,不是发音不准确和没有经验的也可以来教英语),只要学生肯花钱和时间好好的,不断的,坚持的学习,相信是学生会有非常大进步老师会学生可以用英语互相的交流顺畅的不是吗?如果你想要有交流顺畅的英语,请私下跟我联络!不论你在何方都可以风雨无阻跟我在视频上学习英语!

热点内容
怎么样结交朋友英语作文 发布:2025-09-12 16:37:23 浏览:285
小学英语六年级作文该怎么写 发布:2025-09-12 16:23:42 浏览:174
你去过山东吗英语怎么翻译 发布:2025-09-12 16:23:34 浏览:629
性心理的英语怎么说及英文翻译 发布:2025-09-12 16:14:09 浏览:904
他不在家翻译成英语怎么写 发布:2025-09-12 16:06:32 浏览:2
和你的父母交谈英语怎么翻译 发布:2025-09-12 15:28:54 浏览:468
老三用英语怎么翻译 发布:2025-09-12 15:28:54 浏览:414
寻找某人英语怎么翻译 发布:2025-09-12 15:28:00 浏览:459
这是我妈妈家英语怎么翻译 发布:2025-09-12 15:18:14 浏览:741
同学的关心翻译成英语怎么说 发布:2025-09-12 15:17:53 浏览: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