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教师境外研修培训主旨
⑴ 学英语为什么要提炼主旨
感谢您关注“永大英语”!
高中英语文本解读与深层阅读理解能力培养
吕华兵
摘要:本文分析了当前高中英语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主张在阅读教学中通过文本解读,实现深层阅读能力的培养。阅读的过程就是读者识记、理解、运用、分析、综合和评价文本信息的过程。笔者结合具体的教学案例展示了如何通过文本解读,理清文本的内在行文逻辑,并结合学生自身的生活体验,让他们在与文本的互动中,深化对阅读主题的理解。英语教学推进深层阅读能力的培养,才能让阅读课堂充满思维的美,才能提高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关键词:阅读教学;文本解读;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一、引言
阅读教学是高中英语教学的重中之重,长期以来受到了广大英语教育工作者的普遍重视。然而, 在实际教学中,阅读教学还远没有完成任务,还存在诸多有待改进的地方。一方面,教师对于学生阅读理解的检测仅仅停留在文章表面,学生回答时照本宣科,技能得不到有效训练。另一方面,教师过分依赖教材中预设的步骤和提问,按部就班,没有结合学生的思维情况和实际体验(崔敏峰,2012:35)。这种浅显的阅读处理方式,缺乏挑战性,不利于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以至学生厌倦不堪,更谈不上阅读技能的提高。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要求学生在阅读时能找出作者要传达的主要信息;辨识内涵的主旨或观念;辨识语篇中的思路发展和逻辑关系;根据文中提供的事实和证据得出结论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03:46)。据此,教师应变“浅阅读”为“深阅读”,而实施这一转变的有效途径就是加强评判性阅读的实践。评判性阅读是一种深层次的阅读,读者需要在其间识记、理解、运用、分析、综合和评价文本信息,并将文本信息与个人原有经验联系起来解读比喻性语言,判断作者写作目的,评价作者观点,并运用文本观点于读者实际经历过的情景中(Cheek et al.,1989,转引自戴军熔,2012:29)。现结合具体教学实例,谈谈如何通过解读文本来培养学生深层阅读理解能力。
二、解读文本的方法
(一)解读文本“关键词句”,在“识记”中理清文本逻辑
“识记”是深入处理文本的一种方式。然而,现实中,学生在文本识记方面存在很大的障碍。其中一个原因在于学生长期受传统阅读教学的影响,缺乏对文本的内在逻辑关系分析能力。“识记”的过程是“理解”过程,反之,“理解”的过程又能促进“识记”。据此,笔者主张通过关键词图示法(Key Words Mapping)(祝继东,2010:67),理顺文本的内在逻辑关系,帮助学生在深入理解文本的基础上识记和内化文本。
[案例1] 利用关键词图示法培养深层阅读理解能力
审视当下的阅读教学,尤其是在一些观摩课上,存在着较为严重的脱离文本而阅读的情况。在对文本还一知半解的基础之上,教师怎么能将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处呢?关键词图示法能帮助学生在阅读时理顺文本的内在逻辑关系,进而养成深入解析文本的习惯,培养深入理解文本的能力。“关键词图示”不同于以往的“句子分析”,它着眼于整个篇章的结构,而非局部的语法搭配,起到了提示思维,凸显文本逻辑联系的作用,保证学生能在再次输出文本的时候,有所依靠不至于出现思维断层,这将大大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此外,关键词图示清晰地反映了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有利于学生把握文本的论证逻辑,掌握英美人的表达习惯,并最终形成英语思维习惯。
(二)解读文本“文体特点”,在“顺理成章”中理解文本
文本涉及文章的体裁和题材,对于文本特点的解析是阅读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应在日常教学中加以引导和培养。一方面,准确把握文本体裁有利于分析文本的行文特点:记叙文一般故事性较强,包括故事的起因、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议论文重说理的逻辑演绎以及论点论据的合理使用;说明文会遵循一定的时空顺序,有序地对事、物进行说明。另一方面,准确把握文本题材有利于学生选择恰当的阅读策略,从而提高阅读效率。一般来说,新闻类文章的首段往往是这则新闻的导语,它概括了整篇新闻的主要内容,包括事件的起因、发展状况等等;历史类题材的文本多以时间为叙述顺序,读者可依据时间顺序对此类题材的文本进行解读,提高文本阅读的效率。因此,解析文本文体特点无疑会使学生的阅读更加有序和高效,加深学生对于文本的深度理解。《牛津高中英语》模块五第三单元The Perfect Copy选自报纸,是一篇新闻报道类文章。在教学中,教师充分运用首段导语,引导学生分析新闻的大致内容,预测下文,从而加深对新闻文本的理解。
[案例2] 利用文本特征培养深层理解能力
1. 利用课文内容简表,解析首段导语,探究段落层次
简单导入以后,让学生阅读新闻文章,完成表2.2.1。学生在填写相关信息(斜体部分)的同时,能体验到前两个句子之间的因果关系,并进而由debate一词联系到关于克隆这一话题的两种不同的态度。如表2.2.1所示:
2. 利用导语解析结果,依据行文逻辑,预测下文内容
在上文表格的帮助下,引导学生对下文内容进行预测。学生在充分解析新闻导语的基础上不难推测到下文将进一步呈现支持方和反对方的观点,并进一步阐述各观点的理由。在掌握和理解正、反两方的过程中,学生能较为全面和客观地看待克隆人类胚胎的问题。辩证地、全面地看待事物本身就是一种思维方式。而作者在行文中对正、反两方的观点都有叙述,没有偏向于任何一方,便是一个客观的立场和态度。这样做,学生不但能学会全面地分析和处理问题,还能客观地对待问题。
3. 利用文本解析结果,结合自身感受,评判文本观点
针对克隆人类这样一个饱受争议的话题,学生一定也会有不同的观点。在给学生再次重现正、反方观点的基础上,询问学生是否支持其中的观点(Here are two different opinions on cloning human embryos. Do you agree with one of them? Why or why not?),并要求他们陈述自己的理由。假如学生不同意任何一方的观点,引导他们表达好自己的观点,并重点陈述理由。
(三)解读文本“篇章结构”,在“分析”中逐步深解文本
文本是对思维的表达,思维的逻辑性表现在文本中就是文本的叙述顺序,具体表现为文本的篇章结构。因此,要深入理解文本,教师必须引导学生对文本的篇章结构进行分析,让学生熟悉英文文本的结构特点,并进而熟悉英文思维方式。这有利于学生深入理解文本,有利于他们进行有序、高效地表达和输出。一方面,解读文本的篇章结构,有利于学生有序提取和归类文本信息,便于学生的存储和记忆。另一方面,篇章结构还有利于学生对于文本进行整体把握,便于分析文本的行文逻辑,让学生在循序渐进的过程中,对文本有了透彻的理解。现以《牛津高中英语》 MODULE 2 UNIT 3 READING为例,阐述如何运用篇章结构,实现对文本的整体分析。
[案例3] 通过篇章结构解析培养深层阅读理解能力
《牛津高中英语》Mole 2 Unit 3 Reading: The Curse of the Mummy一文,介绍了世界著名探险家霍华德·卡特(Howard Carter)。在研读文本的基础上,笔者发现文本起始介绍的霍华德·卡特的人生经历似乎和文章标题没有多大的联系,因此决定鼓励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大胆的猜测,预测文章内容,进而引导学生通观全文,整体理解文本,让学生把握文本的行文逻辑:“Experiences → Discovery → Deaths → Explanations”。解释如下:卡特的人生经历(Experiences),使得他发现了图坦卡蒙的墓葬(Discovery),然而在墓葬被发掘之后,一系列的离奇死亡事件发生了(Deaths), 尽管人们对此做出了各种各样的解释(Explanations),但这些死亡事件至今仍是一个迷。针对教师先期解读文本的结果,确定采用整体阅读的策略,重点训练学生的预测能力、分析和归纳能力,提升他们进行评判性阅读的能力。
1. 激活学生思维,预测文本内容
从文本标题(The Curse of the Mummy)入手,利用图片激活学生已知的与埃及相关的知识,并适时导入新生词。在学习到mummy一词时,顺势导入curse一词,并运用简短视频帮助学生理解curse的含义,让学生依据文本标题对文章内容进行第一次预测。但由于标题过于宽泛,学生难以准确预测文本内容。这时顺势要求学生阅读文本的第一段,并进行第二次预测。学生阅读后发现第一段却是关于霍华德·卡特的介绍,似乎和木乃伊的诅咒没有丝毫关系。这时,教师就要引导学生进一步探究霍华德·卡特和木乃伊的诅咒之间的联系,并在此基础之上对文章内容进行较为大胆的猜测。
2. 把握段落大意,理清行文逻辑
学生在大胆推测的基础之上,带着印证自己推测的需求阅读文本,并通过对段落大意的归纳,了解文本的主要内容。引导学生将文本划分成三个部分,并总结归纳出三个部分的主要内容(如图2.3.1)。在此图示的基础上,教师可适当引导学生对于文本的行文逻辑进行分析和探究,让他们进一步理解文本标题的内涵,探究作者选择这样一个标题的目的,并对其进行评述。
3. 指导策略运用,提升理解层次
由整体到局部,指导学生运用不同的阅读策略对文章的三个部分的细节进行阅读。具体做法为:运用时间轴策略,标注卡特一生重要时刻;运用疑问词引问策略,引导学生关注图坦卡蒙墓葬发掘的相关信息;运用信息整合策略,深入解析离奇死亡的神秘性;运用个体化策略,激发学生发表自己对于离奇死亡的原因分析。当然,策略的运用不能仅停留在信息的收集和整合上,教师必须适时引导,让学生进行更加深入的思考。如:在阅读图坦卡蒙墓葬发掘相关信息时,教师可参与到设问活动中来,利用如下链式问答,步步为营地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处。
Q1: Why did they try so hard to find the tombs?
(For study and the benefits of the public. They didn’t keep the treasures to themselves, but gave them to the museum.)
Q2: What kind of person is Cater?
(Unselfish.)
Q3: What makes a great explorer or a great man?
(Students’ own answers.)
在关注完卡特团队的离奇死亡之后,学生对于木乃伊的诅咒处在将信将疑的状态下时, 询问学生:Did everyone died strangely?Was there an exception? 在这一问题的引导下,学生不难发现卡特却并没有死于诅咒,那么诅咒是否存在?学生自然而然地会对离奇死亡进行个性化的自我解读。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始终处在一个比较活跃的状态,对于文本的理解自然也更加深入。
(四)解读文本“段落层次”,在“发现”中准确归纳文本
归纳能力是一种非常重要的阅读能力,也是当下高中生相对欠缺的一种能力。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有助于他们养成整体阅读的习惯,便于系统掌握文本信息,并能快速提取和运用。笔者认为训练对于文本的归纳能力应始于对段落的归纳,而对于段落的归纳应始于对于段落层次的分析。所谓“段落层次”是指段落中各句之间的关系,或为总分,或为因果,或为并列,是组句成段所遵循的一般原则,是段落的内在逻辑。要做到这一点学生必须熟悉段落中各种不同功能的句子,一般说来,一个段落中有如下一些句子种类:主题句(Topic sentence)、支撑句(Supporting sentence)、结论句(Concluding sentence)、转承句(Transitional sentence)。下文以《牛津高中英语》Mole 1 Unit 2 Project Growing Pains第一段为例,分析展示如何实现对于段落的归纳。
[案例4] 通过段落层次分析培养文本归纳能力
如图所示,《牛津高中英语》Mole 1 Unit 2 Project Growing Pains第一段中共有4个句子,其中第一个句子(黑体部分)是主题句,最后一个句子(黑体部分)为转承句,中间两个句子(斜体部分)为支撑句。主题句关键词feel lonely表明该段落是关于青少年的感受,并在句子的后半部分对主要的两种感受进行了铺垫:无人理解他们(no one understands them)和他们正在经历的变化(the changes they are going through)。这一句包含了文本的主要两方面内容,将在后文得到进一步的印证。最后一句转承句的功能就是呈上启下,根据关键词felt this way,学生将不难分析出this way就是前面2个句子所描述的感觉。因此想到用teenagers’ feelings 来概括这一段落。
(五)解读文本“语言美感”,在“品评”中深入理解文本
高中英语阅读教学首先应该是英语语言教学。因此,阅读教学中离不开对于语言的解读。当然语言的解读不只有对于词(组)、句型的呈现、解释和运用,教师还应该适时地引导学生解读文本的语言美感,通过语言引导学生深层理解文章的主题思想。 当然,语言的美是多方面的,有形式美、韵律美、内涵美。教师应适时引导学生体验语言的形式美和韵律美,理解语言传达的内涵美。在《牛津高中英语》Mole 1 Unit 2 Project部分的阅读文本中就有这样一些句子,笔者尝试引导学生体验语言的美,收到了不错的教学效果。现分享如下:
[案例5] 通过解析语言美感培养深层理解能力
1. 诵读感悟,体验语言韵律美
《牛津高中英语》Mole 1 Unit 2 Project部分的阅读文本中有下列四个含有yet的句子,语言形式相对统一,诵读起来朗朗上口、韵味十足,且内涵丰富。针对这一组句子的教学,笔者首先尝试让学生放声朗读这些句子,体验语言的节奏和韵律。投入地诵读,必将调动情感的参与,而这些句子内容本身陈述的就是青少年自己的生活感受,就更加能够使学生产生共鸣,从而加深对于这些句子的理解,并进而帮助他们形成对于青春期正面的、客观的、全面的看法。
2. 体验语言内涵美
在诵读感悟的基础之上,笔者引导学生结合自身的感受,谈谈他们自己对于这几句话的理解,并和同学们作一个分享。其中,A同学这样分享道:As I am reading these 4 sentences, I noticed that adolescence is a period of time that is full of contradictions, as shown in the 4 sentences. However, as it is a natural part of our life, we don’t need to worry too much about it, because we will all soon grow out this period. What’s important is that we should get to know what we are going through, and try to understand ourselves as well as others. 从这位学生的陈述中可以看出,学生对于文本的理解又深入了一步,并已有了对于文本的自我解读,这样文本就不仅仅是语言材料,还是学生精神成长的养分。
(六)解读文本“写作资源”,在“运用”中丰富主题内涵
阅读过程就是获取信息,加工信息,运用信息的过程。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指导学生运用合适的阅读策略,提取文本信息,还要教会学生运用恰当的方法对所提取的信息进行重组,让文本信息由零散趋向集中,由无序趋向有序,由松散趋向缜密。指导学生针对所读内容进行“写作”,是一种有效的进行信息重组的途径。因为在写作的过程中学生必须要对阅读所提取的信息进行分析和整合,并结合读者的理解,调用合适的写作图式将信息条理化、结构化,使之符合英语语言的表达习惯。在语言运用方面,“写”不仅给学生提供了运用自己已经掌握的语言,而且促进了学生对于阅读文本中的语言进行主动借鉴和运用,有利于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此外,“写”还要求学生对于文本的深意能有一个较为深入的思考,并结合个人经历对文本进行个性化的解读。“写”的过程中,学生的个性理解与文本信息的有效结合是对文本主题内涵的一种极为重要的丰富。
“只读不写,读往往不巩固,不持久;读写结合,以写促读,可使读更加深入”(宋秀芳, 2009: 3)。解读文本“写作资源”,开展读写结合的教学实践是深入推进阅读教学的有效途径。教师要善于解读文本,发掘有利于激发学生情感共鸣的资源,将写作点设在学生情感两难处;发掘有利于学生进行发散性思维的资源,将写作点设在学生思维的活跃处;发掘有利于学生进行质疑问难的疑点,将写作点设在学生有话可说处。解读文本“写作资源”应尽量遵循贴近文本的原则,切忌脱离文本空发议论。此外,在学生写作前,教师还必须就遣词造句、篇章结构以及衔接连贯等方面进行必要的指导。结合阅读文本实施写作的具体方法有:文本缩写、文本续写、文本仿写、评判文本等。《牛津高中英语》语料丰富,话题丰富,教师可有针对性地设计写作任务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文本主题。
三、结语
阅读是读者对文本的解读,对文本信息的提取、分析、重组和发展。阅读的过程就是思维的过程,让学生在文本解读过程中开展识记、理解、运用、分析、综合和评价等活动,并最终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以及观点和态度,阅读教学就走向了深入。当学生将文本中阅读而来的信息与自身经历,形成自己的观点,阅读教学就被激活了。本文主要结合《牛津高中英语》教材介绍了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文本解读,重在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分析和推理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注:本文系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运用阅读策略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研究”(课题立项批准号:D/2011/02/229)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 崔敏峰. 例谈培养英语阅读中深层理解能力的策略[J]. 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2012(7).
[2] 戴军熔. 高中英语阅读文本解读中的六个基本关注点[J]. 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12 (9).
[3] 宋秀芳. 中学读写一体化教学模式探究[D]. 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09.
[4]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S].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5] 祝继东. “五维一体”关键词图示教学法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J]. 课程·教材·教法,2010 (11).
Text Interpretation in Enhancing Reading Comprehension Abilities in Senior High Schools
Lv Huabing
Abstract: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problems in teaching reading in senior highs, the essay highlights the significance of text interpretation in helping achieving the deepest and most comprehensive understanding of a reading text. It is believed that reading is a process where readers memorize, comprehend, apply, analyze, synthesize and evaluate the information from the text. With the assistance of concrete lesson cases, the essay demonstrates how to interpret a text, which provides students with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the writing logic and the way the text is developed. During the process, readers may relate to their own life experiences and then achieve a deeper and better comprehensive understanding of the text by interacting with the text itself. In conclusion, only by enhancing the ability to understand a text thoroughly can we bring forth the charming of deep thinking and therefore, promote students pragmatic competence.
Key words: reading teaching; text interpretation; integrated language competence
(本文首次发表在《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2015年第2期)
⑵ 英语如何提炼主旨大意
1由点到面,构建知识网络
对所学的知识点分步地进行梳理、归纳和总结,理清知识回脉络。从一个简单的语法点答或一个核心句型开始延伸,理清它们的变化形式、变化规律以及与时态、语态等的关联。所谓由点到面,构建知识网络。
2由面到点,加深记忆,查漏补缺
回归课本,查缺补漏,打好基础。以单元为单位展开复习,回忆每单元所学的主要内容,包括核心单词、重点句型和语法,以及需要掌握的对话等。回忆时要有框架,由面到点,比如先通过目录页回忆每个单元的话题,然后再回忆细化的知识点。
3聚焦重难点,巩固易错点
对每单元中的重点内容(词汇、句型和语法)和在练习中易错的点作进一步的复习,解决重点、难点和疑点,加深理解。多看错题本,攻克错题。
4经典题目自测,检验复习效果
对复习效果进行检测,会产生成就感或紧张感,从而自觉主动地去学习,同时可以及时调整复习方法。在复习完成时,选取一定数量的题目进行检测非常有必要。多做典型题,摸清规律,学会举一反三,但不提倡题海战术。
想要考个好成绩,除了熟练掌握单词、语法、句型,还要有正确的答题技巧
⑶ 英语阅读中的主旨大意怎么读记叙文
一)重视英语词汇和习惯用法的积累
美国语言学家Driller (1978)根据词汇统计特征指出:如果我们认得25个最常见的英文单词,平均每页纸上的词我们会认得33%;如果认得135个常用词,则为50%;如果认得2500个,则为78%;如果认得5 000个,则为80%;一旦记得10 000个,可达92%。可见,阅读能力的高低和词汇量的大小是分不开的,目前大部分学生的词汇量偏少, 这是影响阅读能力提高的主要因素。那么怎样才能提高学生的词汇量呢?
1. 构词记忆法
据估计,英语词汇有100万到120万,但大部分单词是由构词法构成的。构词法包括派生、合成和转化。在教学中,让学生掌握常用的前缀(un/dis/im/il /super.)、后缀( ly/ less/ ful/ ment…)的含义及用法,就可以根据已知词猜出它的派生词,从而达到扩大词汇的目的。如:前缀super 有超过,超越的含义,就可以猜出supermarket (超级市场)supernatural (超自然的)、 superman (超人)、superstar (超级明星)等词的含义。。
2. 联想记忆法
由一个词联想到和它有关或无关的词,如看到live vi 生活,联想到其他词性及用法,如,直播的、活的等词义。
3. 广泛阅读记忆法
“To read well, you need a strong vocabulary.. To build a strong vocabulary, you need to read well.” 这句名言道出了阅读和词汇量的关系。要有流利的阅读,就必须有丰富的词汇。大量的阅读可以丰富你的词汇。
(二) 牢固掌握语法知识
近年来的NMET阅读理解短文的句式结构趋向复杂,语法知识在阅读中的作用已经突显出来。如在阅读中遇到另人费解的长句、难句,就可以借助语法,对句子进行适当的分析,搞清各部分的关系,从而准确理解整句的意思。以Decision-thinking is not unlike poker-it often matters not only what you think, but also what others think you think and what you think they think you think.(NMET 2000) 为例。该句的29个词中包含了主语从句,宾语从句、并列句和破折号连接的附加说明等多种关系。其中并列句中又有复合句,复合句中又有并列句。只有把句子的成分一一理清,才能掌握其意思。
(三)、积累一定的文化背景知识和生活知识
英语阅读能力的提高不仅需要一定的语言知识,还要有一定的文化背景知识和生活知识。例如在NMET2003的阅读理解A篇,该篇选材涉及地理,介绍了两座farthest/ most distant inhabited islands,一个为Guinness Book of Records 所认定的Tristan da Cunha;另一为复活岛(Easter Island)文章中出现了较多的专有名词,对于阅读经验不足的同学会形成干扰,而对于那些对Easter Day 等背景知识了解的同学,相对就会好些。另外在C篇中,出现了书刊号,如果熟悉这些,就会减少好多阅读困难。
(四)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掌握有效的阅读技巧
要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就要求平时多朗读,背诵精彩段落和文章,以培养语感。另外,有的同学在阅读时出声读、点读或回读,这些不良习惯都会影响阅读速度和对文章的理解。所以要克服这些不良习惯,作到不回读,不声读,不点读等。只有这样,阅读速度才能加快,理解的准确率才能提高。
除了良好的阅读习惯外,也要掌握正确的阅读技巧。教师要指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思维方法。一般阅读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略读(Skimming)即迅速浏览全文,抓住文章大意和主题句,明确作者的态度和意图。
2、跳读(Skipping) 即快速查找某一相关信息,读时要一目十行,对不相关的内容一带而过。
3、猜测生词(Guessing the new words) 在阅读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遇到生词。如果一遇到生词就去查字典,或跳过去不看,都会影响对文章的理解。这样就要猜测生词的意思。不同的语境,单词的意思也就不一样。所以要根据上下文线索和构词法等知识去猜测。 快速阅读四大法则
在阅读英语材料时或是在考试过程中有很多人感到自己的阅读速度实在是跟不上需要,有些朋友就认为是自己的英语基础不行,然后就拼命的背单词,其实如果能够用正确的方法进行快速阅读训练的话,即使在原有的基础上也可以在阅读速度方面取得显著的提高,更何况很多情况下根本就不是英
语基础的问题。现在就让我们来看看练习快速阅读的四种方法。
1. 快速泛读(fast extensive reading)
平时要养成快速泛读的习惯。这里讲的泛读是指广泛阅读大量涉及不同领域的书籍,要求读得快,理解和掌握书中的主要内容就可以了。要确定一个明确的读书定额,定额要结合自己的实际,切实可行,可多可少。例如每天读20页,一个学期以18周计算,就可以读21本中等厚度的书(每本书约120页)。
2. 计时阅读 (timed reading)
课余要养成计时阅读的习惯。计时阅读每次进行5~10分钟即可,不宜太长。因为计时快速阅读,精力高度集中,时间一长,容易疲劳、精力分散,反而乏味。阅读时先记下“起读时间”(starting time),阅读完毕,记下“止读时间”(finishing time),即可计算出本次阅读速度。随手记下,长期坚持,必定收到明显效果。
3. 略读 (skimming)
略读又称跳读(reading and skipping)或浏览(glancing),是一种专门的,非常实用的快速阅读技能。所谓略读,是指以尽可能快的速度阅读,如同从飞机上鸟瞰(bird's eye view )地面上的明显标志一样,迅速获取文章大意或中心思想。换句话说,略读是要求读者有选择地进行阅读,可跳过某些细节,以求抓住文章的大概,从而加快阅读速度。据统计,训练有素的略读者(skimmer)的阅读速度可以达到每分钟3000到4000个词。
阅读时,先把文章粗略地浏览一下,看看文章中是否有自己工作和学习需要的或自己感兴趣的资料和信息,然后确定这篇文章是否值得细读。在查找资料时,如果没有充分时间,而又不需要高度理解时,就可以运用略读技巧。“不需要高度理解”并非指略读时理解水平可以很低,而是说略低于一般阅读速度所取得的理解水平是允许的。
一般阅读的目标是在保持一般阅读速度的条件下,获得尽可能高的理解水平,通常达到70%或80%。略读时,理解水平略低一些是预料之中的事,平均理解率达50%或60%就可以了。
略读有下列四个特点:
(1)以极快的速度阅读大量材料,寻找字面上或事实上的主要信息和少量的阐述信息。
(2)可以跳过某个部分或某些部分不读。
(3)理解水平可以稍低一些,但也不能太低。
(4)根据文章的难易程度和达到的目的,不断灵活地调整阅读速度。
略读可以运用下列技巧:
(1)要利用印刷细节(typegraphical details),如书或文章的标题、副标题、小标题、斜体词、黑体词、脚注、标点符号等,对书和文章进行预测略读(preview skimming)。预测略读要了解作者的思路、文章方式(模式),以便把握大意,有关的细节及其相互关系。 ??
(2)以一般阅读速度(200~250wpm),阅读文章开头的一、二段,力求抓住文章大意、背景情况、作者的文章风格、口吻或语气等。 ?
(3)阅读段落的主题句和结论句。抓住主题句就掌握了段落大意,然后略去细节不读,以求得略读速度。
(4)注意转折词和序列词。转折词如however, moreover, in addition等;序列词firstly, secondly等。
(5)若无需要,不必阅读细节
⑷ 中国教育国际交流研修学院中英文双语结业证书含金量
含金量非常高。
中国教育国际交流研修学院是经北京市教育委员会批准,并在北京市民政局注册的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高等教育培训机构。
中国教育国际交流研修学院为国内的各级学校及教育机构引进国外专家学者来华任教接待国外教育行政官员、教师、学者、学生来华进行短期、长期研修和考察组织各类教育团组赴境外进行考察、培训中国教育国际交流研修学院是经北京市教育委员会批准,并在北京市民政局注册的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高等教育培训机构。
⑸ 英语校本研修活动的总结
关于英语校本研修活动的总结范文(通用5篇)
快乐有趣的活动已经告一段落了,我们一定都积累了不少宝贵的经历,不如来好好的做个总结。那么如何把活动总结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我精心整理的关于英语校本研修活动的总结范文(通用5篇),欢迎大家分享。
英语校本研修活动的总结1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全面推进,我们学校的英语教学工作,得到了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这使我们对自身工作也有了更高的认识和定位。为此我们提出了这样一个工作总要求,即“以整体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中心,以课题研究为主线,以深化课堂教学为重点,奋力拼搏,开拓进取,切实提高教科研工作水平,努力为我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服务”。
在具体的工作中,我们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注重理论学习,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只有不断地提高教师自身文化素质和理论水平,才能更好地为教学服务。本学期,结合我校英语教学的实际情况,我组教师认真学习相关的教育文件、教学理论如《新课程标准》等。
通过学习,大家明确了新课程改革的主要目标,增强了课程改革的责任感和紧迫感,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组织课堂教学,并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型的教学途径,产生了较好的效果。十月底,教研组组织本组教师学习《英语新课程标准》,并在此基础上,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集体备课,并且每人上一节公开课。
在备课—上课—评课活动中,大家互相帮助,取长补短,努力提高40分钟的课堂教学效率。在此基础上,不断创新教学手段,尝试运用现代化教学技术优化课堂教学,优化学生学习方式,致力于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能力的培养,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促进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价值观等方面全面和谐的发展,取得多方面的进步。
二、强化常规要求,规范教学工作
全组老师遵照教学常规要求,规范自己的教学工作,大家认真分析新课程标准与原教学大纲的区别,进一步明确了各个年级的英语教学目的、任务以及要求,从宏观上把握各个年级的知识脉络。低年级着重学习习惯的培养。中年级在此基础上,加强学生书写习惯的指导和培养。高年级则注重读书读写的培养和综合能力的提高。在复习过程中,注意查漏补缺,引导学生从横向、纵向两方面进行知识结构的梳理,同时重点培养学生在能力题方面的创新思维和考试心理的稳定,在教学中根据各班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调整,结合英语教学的特点,个别辅导的契机,切实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运用能力。
此外,我们鼓励学生在校内、校外主动地接触英语,并且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帮助学生学习英语以及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从而培养他们对英语的爱好和兴趣。
三、落实各年级教学目标。
三年级是起始年级,学生都是“一张白纸”,对于课堂用语,学习习惯等都无从入手,因此,教师的引导就显得尤其的重要,我们共同认真钻研教材,以趣味性为主旨,逐步形成了本组的特色——课堂容量丰富、学生听课习惯好,兴趣浓。四年级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主动性为出发点,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侧重加强学生的听说训练。五年级侧重于中、高年级衔接教学的研究,及学生对语法知识灵活运用能力的培养。六年级的任务最重,难度最大。
首先从对学生阅读技巧的培养和解题思维的训练入手,层层推进,逐步引导,一学期下来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在教研活动中,各年级都能进行认真讨论,相互交流沟通,针对自己在教育教学中的问题和困惑各抒己见、畅所欲言。这种教学经验的交流、思维火花的碰撞既促进了大家教学水平的提高,也大大增强了本组教师的凝聚力。同时,也顺应了新时期的教育要求,使大家走上了教学研究之路,创设了和谐浓厚的科研氛围。为了能更好地提高英语教学质量,我们针对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存在的实际情况,统一单元试卷、习题练习,做到把握教材和教学目标的统一,发现问题及时补救,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教师首先做到课课通、单元清,随时为学生答疑解惑,为提高教学质量提供保障。
四、抓好公开课教学,努力提高教学能力
课堂教学是教学工作的主阵地,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成绩是我们的最终目的。为此,本学期,我组共安排公开课4次,“随堂课”4次、示范课1次,在组内形成了“比、赶、学”的良好氛围。大家在积极学习教学理论的同时,苦练教学基本功,从课堂教学的组织、方法的优化,情境的创设等方面相互勉励,共同进步。我们还经常进行“说课——集体备课——上课——集体评课”活动,让讲课老师能“一课一得”:发现自己课中特色的地方,找出自己在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之处,虚心接受听课老师提出的意见和建议,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努力提高教学质量。通过这些活动,我们取长补短,探讨教学得失,有力地促进了教师业务能力的提高。
同时,我组教师非常重视自身教学能力及教学素质的提高,积极撰写教研论文。
五、下一步工作设想:
1、扎扎实实深入开展校本教研。
2、积极探索高年级英语阅读教学的思路。
3、努力探索英语集体备课的方式。
4、多渠道、多形式提高教师素质,逐步形成专业素质较高的教师群体。
5、加强六年级英语教学的研讨,努力提高毕业班的英语成绩。
回首20xx年,忙忙碌碌,却也脚踏实地,忙碌中感觉踏实,辛苦中留下回味,不断激励我们奋进,勤勉播种了收获。如果说过去的一年里面,我们在工作中取得一点进步,这和领导的信任、鼓励和支持分不开,今后的工作还等待着我们去思考、去探索、去实践。在新的一年里,我组要以崭新的精神面貌,创新的工作思路,踏实的教研作风去迎接全新的挑战。
英语校本研修活动的总结2
本学年,我校继续做到有组织、有计划的开展教师继续教育校本培训工作,追求有效性,基本上能完成了,计划制订中的各项任务,教师在培训中也学到了不少东西。现在就将我校本学期的校本培训工作作如下总结:
1、制订有序和有效的计划。
为了便于开展校本培训工作,我们在学期初就制订了详细可行的校本培训计划和教研组计划。在计划基本上明确了各项工作的负责人和内容,在实施计划的`时候因去年学校在做四项规范达标,所以实施计划有些滞后。
2、培训内容针对性强了,可实施性也强了。
本学期我们开展了不少的活动,这些活动我都围绕教师的平时工作,或者是教师急须提高的能力。如说课教学技能的培训;另一个是帮助老师提高资源共享的能力的培训。两个培训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在教师专业化成长方面我们主要针对教师怎样上好一节课开展了针对性的培训。培训的内容很好,对年轻的老师的成长会有不少的帮助。在学校特色方面,因为本校在人才方面的确缺乏,所以不能搞得特别有声有色,也只能利用学校自身的资源,勉强搞个三笔字培训,以书法擅长的徐少龙老师为负责人,但是老师兴趣很浓,每次的作业都能积极上交,作品也很好。
3、建立配套的规章制度。
健全并完善了包岙小学校本培训的实施方案、实施细则、考核、考勤、奖惩与管理制度。着重解决了校本培训的动力机制、运行机制、激励机制,使校本培训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使学校的校本培训工作顺利开展,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4、加强对培训过程的管理。
在校本培训实施过程中,做到学年、学期、校本培训和各种专题培训有计划、有总结,学校培训领导小组对全体参训教师完成培训情况进行评价,对教师的进步情况及时通报,并在评优树先中优先考虑、年度考核中给予加分,同时进行表彰奖励;建立健全教师培训的业务档案,及时总结经验,发现和研究问题,确保培训目标和任务的完成。最重要的是各项活动开展后,基本上都能上传到博客上,都及时展示学校校本培训活动,让更多的人看到我们的活动,也希望更多的同行能有机会对我们提出意见。
5、外出考察学习培训。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充分学习、借鉴他人的办学经验,学习兄弟学校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促进我校教师队伍素质的全面提高是我们坚持多年的做法。一学期来,我校共有45余人次参加各级培训和外出参观学习。开阔了老师们的眼界,更新了教育教学理念,转变了教育教学思路,推动了学校课改工作的进行。在去年11月下旬更是大面积地组织老师参加千课万人培训活动,老师们在这次培训活动中获益很多。
6、培训硕果累累,精彩纷呈。
自培训实施以来,师德养成和教师礼仪得到加强,广大教师的教育理念和教学策略发生了深刻变化,许多现代教育思想和先进经验已经转变为教师的教育教学实际行动,教师整体素质大大提高。表现为:爱心育人,教风端正,班级管理科学、规范,师生关系和谐;课堂上学生自主合作交流,实践、创新能力大大提高,民主、宽松的课堂气氛已初步形成。教师的校本培训学分基本上都合格。
这一年我校多次组织学生参加学区县级艺术节活动,在书法、绘画摄影方面纷纷获奖;在学区组织的教师钢笔字比赛中,5位老师分别获奖,期中邱巍娟老师更是获得一等奖。今后,我们将进一步加强校本培训工作的力度,继续以全面提高我校教师的整体素质为核心,以年轻教师为培训重点,着眼于教师适应现代教育的综合素质的提高,不断开发校本培训内容、创建校本培训的新形式,把校本培训真正落到实处,促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英语校本研修活动的总结3
我校英语科组以教师为主体,以学校为主阵地,通过有计划、系统的研究活动,解决课程中的多层次问题,促进教师的成长和学校的发展。促进了教师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和学生学习兴趣的发展和成绩的提高。下面是我校英语组在英语校本研修中的一些做法及收获:
全员参加各种校本教研活动:
一、全员参加各种校本教研活动。
我校在暑期教师集训结束后,就要求所有的教师必须准备好本学期的校本研修方案,开学的第一天就必须上交。这就充分利用了集体智慧,体现了全员参与。其中,英语校本研修内容有阅读教学,口语教学等。并且,每一份校本研修教案都是详案,都有具体的操作过程,都包括了3—4个课时的教学内容。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全校的英语教师根据具体情况,结合本年级的教材,选用了部分他人的校本研修方案,并加以修改,使得各年级都有本可依。
二、开展小课题研究。
我校所有备课组都开展了各种形式的小课题研究。这是每一个教师都必须积极参与的校本研修活动。小课题研究针对各学科的不同特点来确定。例如九年级英语组前一段时间确定的小课题就是根据教材的内容来定的:例如其中有一个小课题就是如何深入浅出地讲解被动语态。
三、备课、上课、反思。
要求所有老师提前背好课,写好教案。做到课前熟悉教案,课上灵活运用与调整,课后认真反思,让自己的.课堂教学达到最高效。每个年段如果有两位老师上课的话,请两位老师之间互相(或每个备课组)认真研究教本、学情等,合理安排课时。备课之前全面计划好每个学期所要讲授的教学内容。备课时把具体教学方法和手段写清楚。认真研究教材内容。上课时坚持常规部分不松懈,教材内容讲解清晰,示范准确到位。尽力用多种方法进行教学,教学中及时纠正学生存在的问题,采用有效方法让每个学生都受益。课后进行认真总结与反思,并在教案后做好小记。
四、注意总结出具有实用价值的教学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尝试多种教学方法,针对不同的学生要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把好的传统的教学方法继承下去,同时在教学中发现更加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与手段,通过教学笔记的形式作以详细记录,包括方法的具体实施情况以及教学效果等。在上公开课时,老师们能以多媒体手段展示教学环节,多媒体教学集图像、声音、文字、动画于一体,能起到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触其物、如闻其声的效果。能借助音乐、舞蹈、美术等艺术的魅力实施教学,在课前和课后引导学生唱一些英语歌曲,不仅消除了学生学习英语的紧张心理,而且可以使他们从中文思维的状态渐渐进入英语思维的状态,把他们带入一个轻松、和谐的英语氛围中。能营造真实交际情境,体现语言美,教师自然流畅的语调,抑扬顿挫的节奏能使学生置身于良好的语言学习环境,保证教学信息在传输的过程中发挥最佳的效能,在潜移默化的熏陶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听力和英语语音语调。
五、每月一篇教学心得、反思活体会,每月一次公开课活动。
把课堂作为案例,以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为指导,对教师课堂教学进行诊断与评价。让教师上完课后,回过头来看看,反思自己的这节课达到了什么目标,用了什么教学策略,哪些是成功的等问题,帮助教师寻找课堂教学的优点与创新之处,寻找问题与不足,捕捉隐藏在教学行为背后的教育观念,从而找到改进的切入口。案例分析也有助于教师了解自身的缺失,从而有针对性地加强缺失方面的学习与锻炼,促进教学水平的提高。
我校改革原来科组活动中一人上课大家评课的活动形式,而是让教师先自己反思自己课堂中的成功或不足,再由大家共同探讨改进自己的教学的方法。并且每课教案后自己写课堂教学反思一篇。新课程的理念具体化到教学常规的每个环节,备、讲、批、辅、考、研体现什么课改要求,都有明确要求。课改理论学习,坚持做到“五有”:有计划、有检查、有检测、有考评、有奖惩。并向教师提出了明确要求。要求在教学小记、教学方法笔记中汲取内容,每月写一篇的教学体会。坚持读与教育有关的书籍和文章,并到互联网搜集有价值的教育信息并作以记录。
六、集体备课,促进交流沟通。
我校英语科组隔周组织一次集体备课活动,让教师针对自己在教育教学中的问题和困惑各抒己见、畅所欲言。这种学术思想的交流、思维火花的碰撞促进了教师间的了解与沟通,互相取长补短,也有利于增强教师队伍的凝聚力。新时期的教育要求教师走上研究之路,校本教研创设了和谐浓厚的科研氛围,其灵活多样的活动方式。
总之,我校英语组在前段时间的校本研修活动中做了很大的努力。在今后的研修活动中,我们会更加努力,争取更好的效果。
英语校本研修活动的总结4
一学年来,我认识搞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觉悟和教学水平,认真学习新的教育理论,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积极推进教育教学改革,积极完成学校的各项工作,尊重并热爱学生,使学生学有所长,全面发展,下面就我本学年的工作作如下总结:
一、政治思想方面:
在本学年的教学中,我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不断学习教育教学法规,把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入在首位,不断学习新的教育理论,及时更新教育理念,积极地投身于教育教学工作之中。新的教育形式要求我们必须具有先进的教育观念,才能适应教育的发展。所以我积极参加校本培训,做了大量的政治笔记与理论笔记,从中汲取营养,不断提高思想认识和政治修养。
二、教育教学方面:
要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就要搞好教学中的各个环节,本学年我做了下面的工作:
1、备好课,认真钻研教材,从备课本、备学生、备教法等方面入手,积极做好课前准备。
认真钻研教材,对教材的基本思想、基本概念、每个知识点都钻研清楚,了解教材的结构,重点与难点,掌握知识的逻辑,能运用自如,分析应补充哪些资料,怎样才能教好。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技能的质量,他们的兴趣、需要、方法、习惯,学习新知识可能会有哪些困难,采取相应的教学措施。考虑教法,包括如何组织教材、如何安排每节课的活动,解决如何充分挖掘教育资源,利用现代传媒,把知识传授给学生,让学生形成技能、能力等。
2、认真组织教学,创设良好的课堂氛围,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提高每节课的教学效率。
组织好课堂教学,关注全体学生,注意信息反馈,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调动学生的有意注意,使其保持相对稳定性,同时,激发学生的情感,使他们产生愉悦的心境,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课堂语言简洁明了,克服了以前重复的毛病,课堂提问面向全体学生,注意引发学生学英语的兴趣,课堂上讲练结合,布置好家庭作业,作业少而精,减轻学生的负担。加强课外辅导,深入学生,认真耐心地帮助他们。
3、积极参与听课、评课,虚心向同行学习教学方法,博采众长,提高教学水平。积级参加教研,不断学习。
4、以身作则,以自己的一言一行去感染学生。关心学生、热爱学生,平等的对待每一个学生。
5、积极挖掘教育资源,拓宽学生的视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6、尊重领导,积极完成学校的其它工作及领导布置的工作。
三、工作考勤方面:
我热爱自己的事业,从不因为个人的私事耽误工作的时间,积极做好自己分内的工作,并且严格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团结学校的同志,尊重领导,积极完成学校的各项工作,一心为学校、为学生的发展而努力。
四、取得的成绩与不足:
在本学年的工作中,我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上学期所教五年级英语平均分和及格率均居全县第五名,这学期平均分全县排名第八,均在全县前三分之一。在教育教学中注重学生思想道德的教育,注重学生人格、进取精神的培养。让他们充分认识了社会的形势,了解了社会,重视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力争在一切有利于学生的方面都施以影响,根据他们的兴趣爱好,个性特长,让他们健康快乐自由地全面发展。一年中,切实看到了他们点点滴滴的进步。
当然,作为一个新教师,工作中也存在不少问题,例如教学方法、班级管理、反馈练习、自身学习等方面的欠缺与不足等。但是,我相信,在我的不懈努力下,一定会有很大的提高。
总而言之,在知识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教育教学理念在不断更新,对教师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为了适应时代发展,培养未来型的社会人才,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将更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工作,发扬优点,改正缺点,开拓前进,为美好的明天奉献自己的力量。
英语校本研修活动的总结5
校本研修是以学校所存在的突出问题和学校发展的实际需要为选题范围,以学校教师作为研究的主体,通过一定的研究程序得出研究成果,并且将研究成果直接用于学校实际状况,并改善校本研修活动总结研究活动。校本研修是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和学校发展,保证课程改革向纵深发展的新的推进策略。校本研修的目的是让教师成为教学,研究和进修的真正主人。
提高教师的思想素质,认识终身学习的重要性,是迫在眉捷的任务。目前,有一部分教师的认识还不到位,认为现有的知识足已满足学生的需要,使得教师轻视学习,对教师的继续教育持抵制态度,因此,提高教师对学习的认识,是十分必要的。终身学习是当今社会发展的重要任务,也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做不断学习之人,来完善和提高自我。
一、业务素质方面
1、丰富了远程教育专业的知识,能熟练的运用各种教学资源进行电子备课。
2、丰富了教研方面的知识,具有一定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
3、运用多种形式,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
4、更好的指导学生进行说英语,用英语,使运用英语的能力有了一些提高。
二、具体措施
1、以“同伴互助,自学反思”为主要形式。自主学习,学以致用,学用结合,形成学习与反思的习惯,增强研究意识,分析和解决自己在教学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克服被动性、盲目性;把日常工作与教学融为一体,以新课程为导向,灵活运用案例分析、行动研究、教育实验等多种活动方式,深入了解并及时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困难和问题,努力提高教育、教学研究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边学习边实践,边实践边反思,边反思边改进,边改进边提高。遇到解决不了的困难,和同伴合作、探究,不断探索、创新、调整、充实,总结经验,提高了自己的专业发展水平。
2、认真学习《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和英语新课程标准以及各种书刊等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使自己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水平,扎实的教育教学专业知识,广阔的知识背景,较高的业务水平,来加快新课程发展建设步伐,适应新课程标准下的课堂教学。
3、更好地运用电子备课平台和教学课件,以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4、专题讲座:结合教育热点和教学实际,利用远程教育等资源听专家学者的专题讲座。
5、教学观摩:随时和本组教师互听互评,进行教学交流。
三、这次的远程教育也为教师提供了合适的培训管理模式调动了教师的学习积极性。
首先,他们能恰当选择学习目标。教师个体对自己的学习需要能作出最适当的判断,他们有能力自我导向,并自主学习。其次,当教师开始并设计了自己的学习活动后,他们的使命感增强,因而学习的效率高。再次,教师是根据个人的需求判断来选择自己的学习目标的,因而,这种学习动机是最强烈的,对教师的个体行为产生的影响是最大的。
四、增强上课技能,提高教学质量。
在课堂上我特别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强师生交流。使学生学得容易,学得轻松,觉得愉快。上课形式多样,备课充分,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上课效果就好。但同时又要有驾驭课堂的能力,因为学生在课堂上的一举一动都会直接影响课堂教学。因此上课一定要设法令学生投入,不让其分心,不要把自己限制在七尺讲台上,在课堂上不要把矛盾激化,碰到突发事件时,一定要理智,要化干戈为玉帛,要保护自己,也不要伤害学生。多一些关爱和鼓励,可能会改变他的一生,每位老师都协助班主任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这是促进学生和谐发展的有力保障。
最后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教学改革的推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关键是教师。
;⑹ 英语阅读理解技巧主旨
英语阅读理解技巧主旨
主旨大意题主要是测试考生对一篇文章或一段文字的深层理解程度及在速读中准确把握文章主旨大意的能力。下面我给大家整理有关英语阅读理解主旨大意题的解题技巧,欢迎大家阅读学习!
【主旨大意题解题技巧】
主旨大意题主要是测试考生对一篇文章或一段文字的深层理解程度及在速读中准确把握文章主旨大意的能力。一般针对某一语段或某一语篇的主题标题或目的设题。
常见的设题方式有:
1 标题类常见的标题型题干
1)The best title/ headline for this passage might be_____________.
2)The text (passage) could be entitled ______________.
3)What is the best title for the passage?
4)Which of the following would be suitable as a title for the passage?
2 大意类常见的主题型题干
5) This passage chiefly deals with____________.
6) What‘s the topic of the article?
7) What is the subject discussed in the text?
8) With what topic is the passage chiefly concerned?
3 目的主旨大意题
The author‘s main purpose in writing the passage is______. The passage is meant to _____ The purpose of this article is _______
这类题通常围绕一个中心思想展开。不少文章一开头便展示出文章的中心思想。第一段常常是内容的梗概,同时又表达了中心思想,但是不少文章的中心思想贯穿全文,并没有用一句话明确表达出来。这就要求学生学会归纳概括。每个段落往往也由一个主题句或几个陈述句构成,它们在句中的位置不同,有时在开头,首先点明本段大意; 有时在结尾, 总结本段大意。
做这类题,首先要找出文章的主题句。找出文章的主题句,也就明确了文章要讲什么,再通过速读全文,就可以把握文章的中心思想了。另外在许多文段中,没有可以概括全段意义的主题句,必须根据文章中所提供的事实细节,进行全面分析,然后归纳成一般概念。但必须注意,既不能以偏概全,也不能在概括时过于宽泛,要恰如其分。
A.主题句呈现的形式
1?文首开门见山, 提出主题, 随之用细节来解释, 支撑或发展主题句所表达的主题思想. 最常见的演绎法写作方式. 例1.The panda is a popular animal. Stories about the panda in the Washington Zoo are always front page news and important features on television newscasts. Stuffed pandas are among the most popular toys for children, and panda postcards are always in demand in zoo gift shops.
例2.Today the problem of environment has become more and more serious. The world population is rising, so quickly that the world has become too crowded. We are using up our natural resources too quickly and at the same time we are polluting our environment with dangerous chemicals. If we continue to do this, human life on earth will not survive.
2).文尾?在表述细节后, 归纳要点, 印象, 结论建议或结果, 以概括主题. 这是英语中最常见的归纳法写作方式
3).文中通常前面只提出问题, 文中的主题由随之陈述的细节或合乎逻辑的引申在文中导出, 而后又作进一步的解释, 支撑或发展.
例4.Nothing is as useful as a flashlight in a dark night if a tire goes flat. Few inventions are so helpful to a child who is afraid of the dark. In fact, the modern flashlight brings light to many dark situations. Finding something in the back of a closet is easy with a flashlight in hand a camper also needs one after the light of the campfire has been out.
4).首尾呼应?为突出主题, 作者先提出主题, 结尾时再次点出主题, 这种首尾呼应的'写作方式较为多见. 但前后表述主题的句子不是简单的重复, 后面的表述往往有进一步的引申或发展的意味。
例5.?首段?Shu Pulong has helped at least 1000 people bitten by snakes, “ It was seeing people with snakes bites that led me to the career.“she said„
?尾段?“The sad story touched me so much that I decided to devote myself to helping people bitten by snakes.‖Shu said.
5).无主题句?即主题句隐含在全文中, 没有明确的主题句. 必须根据文篇中所提供的事实细节?进行全面考虑?综合分析?然后找出共同的东西?归纳成一般概念。必须注意的是?既不能以偏概全?也不能在概括时过于宽泛?要恰如其分。
例6.Joshua Bingham studied 4 years at the University of Paris and decided to leave his graation. He transferred to the University of Berlin and graated with honors. Harvard Law School and, later, Boston College provided him with an excellent legal background. He is presently a corporation lawyer in Miami, Florida.
Q: What is the main idea of the passage? ????
A. How Joshua Bingham became a lawyer. B. Bingham is a diligent student.
C. Joshua Bingham received an excellent ecation. D. A good lawyer needs good ecation.
[分析]此文没有主题句。全篇共四句?只陈述了四个细节(detail)性的事实。因此就答案本身看?个个都对。读者只能将所有的details综合起来?进行逻辑推理?才能构成一个没有言明的主题思想(unstated main idea)。由于文中主要涉及了Joshua Bingham接受教育的情况?即作者想告诉我们的是?Joshua Bingham接受过良好的教育?所以答案是 ?
除了以上主题句呈现的常见形式外还要注意标志词 文章或段落的主题句常常会出现在一些标志性的提示后。如?on the whole, as a result, in short, therefore, thus„..I agree with the opinion that„.;Given all these points above, I would support the idea that„.; For all the reasons mentioned above, I would prefer„.
;⑺ 【高考】英语阅读主旨题老是做错,怎么办
同学你好,我是来自新东方优能学习中心的老师李鹏
要注意主旨题的正确答案的特点,踩准“抽象,概括,大气,深刻”这四个原则,另外说明议论文多注意首尾段和各段首,可有效提高文章大意的揣测。
祝你取得好成绩。
⑻ 谁能 帮我翻译一下很急 求求好心人
Concerning English euphemism in the middle school English teaching research
Abstract: the use of euphemism is very common human interaction process of a kind of language phenomenon. The correct use of euphemism can avoid embarrassing or unpleasant of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so as to achieve success. In today's society, the euphemism has in various fields are widely used, thus learn English euphemism for us in the English learning and application has important practical significance. This paper introces the euphemism reasons, function and application, and based on this, advances in English teaching, teachers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in the teaching and the use of euphemism. In this paper, the definition of euphemism form, characteristic and classification of the basic knowledge of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n the basis of the study, discusses the English euphemism teaching mode and method, aims at helping English teachers use large amounts of classroom activities and tasks to improve students' learning initiative of euphemism, through the use of euphemism and improve the ability to cultivate students' communication ability. Through teaching practice in the English teaching mode of euphemism has good teaching effect.
Keywords: euphemism ,constitute ,English teach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