鼠咬热螺菌英语怎么说及英文单词
❶ 细菌都有哪些
细菌按其外形主要有三类,球菌、杆菌、螺形菌.
一、球菌(Coccus)
呈圆球形或近似圆球形,有的呈矛头状或肾状.单个球菌的直径约在0.1.2um左右.
由于繁殖时细菌细胞分裂方向和分裂后细菌粘连程度及排列方式不同可分为:
(一)双球菌(Diplococcus):在一个平面上分裂成双排列,如肺炎双球菌、脑膜炎双球菌.
(二)链球菌(Streptococcus):在一个平面上分裂 ,成链状排列,如溶血性链球菌.
(三)四联球菌(Micrococcus tetragenus):在两个相互垂直的平面上分裂,以四个球菌排呈方形,如四联加夫基菌.
(四)八迭球菌(Sarcina):在三个互相垂直的平面上分裂,八个菌体重叠呈立方体状,如藤黄八叠球菌.
(五)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在几个不规则的平面上分裂,则菌体多堆积在一起,而呈葡萄状排列,如金黄色葡萄球菌.
球菌是细菌中的一大类.对人类有致病性的病原性球菌(Pathogenic coccus)主要引起化脓性炎症,又称为化脓性球菌(Pyogenic coccus),其中革兰氏阳性菌主要包括葡萄球菌、链球菌、肺炎球菌;革兰氏阴性菌包括脑膜炎球菌和淋球菌等.
二、杆菌(Bacillus)
各种杆菌的大小、长短、弯度、粗细差异较大.大多数杆菌中等大小长2~5um,宽0.1um.大的杆菌如炭疽杆菌(3~5um×1.1.3um),小的如野兔热杆菌(0.0.7um×0.2um).菌体的形态多数呈直杆状,也有的菌体微弯.菌体两端多呈钝圆形,少数两端平齐(如炭疽杆菌),也有两端尖细(如梭杆菌)或未端膨大呈棒状(如白喉杆菌).排列一般分散存在,无一定排列形式,偶有成对或链状,个别呈特殊的排列如栅栏状或V、Y、L字样.
三、螺形菌(Spirillar bacterium)
根据菌体弯曲程度,可分为:
(一)弧菌(Vibrio)菌体只有一个弯曲,呈弧状或逗点状.如霍乱弧菌.弧菌属(Vibrio)广泛分布于自然界,尤以水中为多,有100多种.主要致病菌为霍乱弧菌和副溶血弧菌(致病性嗜盐菌).前者引起霍乱;后者引起食物中毒.
(二)螺菌(Spirillum)菌体有数个弯曲.如鼠咬热螺菌.弯曲菌属(Camphlobacter)形态似弧菌,因G C含量与弧菌不同,因此另立新属为弯曲菌属.对人致病的主要是空肠弯曲菌和肠道弯曲菌.前者引起急性肠炎,较为常见;后者是人体免疫力下降时的机会致病菌,较少见。
❷ 幽门螺旋杆菌英文怎么说
病情分析: 您好,HP是幽门螺杆菌的英文简写,IgG是一种免疫球蛋白,合起来意思是有幽门螺杆菌的抗体,意味着您曾经或正感染了幽门螺杆菌,它是引起胃炎最主要的一个病因。意见建议:建议您行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一般采用三联疗法,预防胃炎发生。
❸ 细菌分为几大类叫什么
细菌按其外形主要有三类,球菌、杆菌、螺形菌。
一、球菌(Coccus)
呈圆球形或近似圆球形,有的呈矛头状或肾状。单个球菌的直径约在0.8~1.2um左右。
由于繁殖时细菌细胞分裂方向和分裂后细菌粘连程度及排列方式不同可分为:
(一)双球菌(Diplococcus):在一个平面上分裂成双排列,如肺炎双球菌、脑膜炎双球菌。
(二)链球菌(Streptococcus):在一个平面上分裂 ,成链状排列,如溶血性链球菌。
(三)四联球菌(Micrococcus tetragenus):在两个相互垂直的平面上分裂,以四个球菌排呈方形,如四联加夫基菌。
(四)八迭球菌(Sarcina):在三个互相垂直的平面上分裂,八个菌体重叠呈立方体状,如藤黄八叠球菌。
(五)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在几个不规则的平面上分裂,则菌体多堆积在一起,而呈葡萄状排列,如金黄色葡萄球菌。
球菌是细菌中的一大类。对人类有致病性的病原性球菌(Pathogenic coccus)主要引起化脓性炎症,又称为化脓性球菌(Pyogenic coccus),其中革兰氏阳性菌主要包括葡萄球菌、链球菌、肺炎球菌;革兰氏阴性菌包括脑膜炎球菌和淋球菌等。
二、杆菌(Bacillus)
各种杆菌的大小、长短、弯度、粗细差异较大。大多数杆菌中等大小长2~5um,宽0.3~1um。大的杆菌如炭疽杆菌(3~5um×1.0~1.3um),小的如野兔热杆菌(0.3~0.7um×0.2um)。菌体的形态多数呈直杆状,也有的菌体微弯。菌体两端多呈钝圆形,少数两端平齐(如炭疽杆菌),也有两端尖细(如梭杆菌)或未端膨大呈棒状(如白喉杆菌)。排列一般分散存在,无一定排列形式,偶有成对或链状,个别呈特殊的排列如栅栏状或V、Y、L字样。
三、螺形菌(Spirillar bacterium)
根据菌体弯曲程度,可分为:
(一)弧菌(Vibrio)菌体只有一个弯曲,呈弧状或逗点状。如霍乱弧菌。弧菌属(Vibrio)广泛分布于自然界,尤以水中为多,有100多种。主要致病菌为霍乱弧菌和副溶血弧菌(致病性嗜盐菌)。前者引起霍乱;后者引起食物中毒。
(二)螺菌(Spirillum)菌体有数个弯曲。如鼠咬热螺菌。弯曲菌属(Camphlobacter)形态似弧菌,因G C含量与弧菌不同,因此另立新属为弯曲菌属。对人致病的主要是空肠弯曲菌和肠道弯曲菌。前者引起急性肠炎,较为常见;后者是人体免疫力下降时的机会致病菌,较少见。
❹ 英文生物单词分析
三个单词都有spir(螺旋),后半部分不同,lium是分类学上属的后缀,因此,spirillium是螺旋菌属.
spirocheate是螺旋菌科,包括螺旋菌属、弧菌属和螺旋体属。(根据螺旋的程度进行分类,属于细菌)
spirochete是螺旋体目,不属于细菌的原核生物。包括螺旋体科和钩端螺旋体科。
❺ 常见食物的英语表达有哪些
1、水果类(fruits):
火龙果 pitaya 、西红柿 tomato 、菠萝 pineapple 、西瓜watermelon 、香蕉banana 、橙子orange、 苹果apple 、柠檬lemon 、樱桃 cherry 、桃子peach 、梨 pear 、 椰子coconut、 草莓 strawberry 、 蓝莓 blueberry、 葡萄 grape 等。
(5)鼠咬热螺菌英语怎么说及英文单词扩展阅读
常见食物的相关例句
1、Buy lots of gum or lollipops.
买一大堆口香糖或棒棒糖。
2、Theyliketoeathamburgers,,congee,and noodles.
他们喜欢吃汉堡包,比萨饼和三明治,但是我们总是吃米饭,稀粥和面条。
3、Shechopped thecarrotsforthe stew.
她把胡萝卜切碎放在炖的菜里。
4、Thegrapesare ripening,the apple trees are heavywithfruit.
葡萄就要熟了,苹果树上结满了果实。
5、Ionlyhaveamealof bread,bananasandice cream;doIpig out?
一顿只吃面包、香蕉和冰淇淋;难道我还算吃得多么?
❻ 世界上一共有多少种已知细菌分别是那几种
细菌种类多、繁殖快、适应环境能力强,是自然界中分布最广泛的一群微小生物。在水、土壤、空气、食物、人和动物的体表以及与外界相通的腔道中,常有各种细菌和其它微生物存在。在自然界物质循环上起重要作用,不少是对人类有益的,对人致病的只是少数。微生物在自然界中的分布可概括为:“无孔不入,无处不有”。
第一节 土壤中的细菌
土壤是细菌生存的天然场所:含有大量的微生物。自然界中,以土壤的含菌量(种类)最多,土壤素有“天然培养基”之称。土壤也是一切自然环境中细菌的总发源地,也是人类利用细菌的主要来源。在肥沃的土壤中,每克土壤含菌量达几十亿-几仟亿(沙漠含菌量仅10万/g)。
土壤中的细菌来源:一是动物体,二是天然生活在土壤中的自养菌和
腐物寄生菌。
细菌在土壤各层分布不均:表面含菌量少;距表面10-20cm土壤含菌
量最多。土层越深,菌数越少。
土壤中的微生物以细菌为主,放线菌次之,另外还有真菌、螺旋体等绝在多数为非病原菌,对人和动植物是有益的,它们在自然界的物质循环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们参与大自然的物质循环,分解动物的尸体和排泄物;固定大气中的氮,供给植物利用;土壤中可分离出许多能产生抗生素的微生物。
土壤中的微生物仅有少数病原菌,它们来自人和动物体(粪、尿、痰、尸体等)。进入土壤中的病原微生物容易死亡,但是一些抵抗力较强的球功及能形成芽胞的细菌如破伤风杆菌、气性坏疽病原菌、肉毒杆菌、炭疽杆菌等可在土壤中存活多年。因此土壤与创伤及战伤
的厌氧性感染有很大关系,应严防破伤风和气性坏疽感染。
第二节 空气中的细菌
一、空气中细菌来源
空气中的微生物分布的种类和数量因环境不同有所差别。空气中的微生物来源于人畜呼吸道的飞沫及地面飘扬起来的尘埃。尤其是动物周围、人口密集的公共场所,医院病房、门诊等处,容易受到带菌者和病人污染如飞沫、皮屑、痰液、脓汗和粪便等携带大量的微生物,可严重污染空气某些医疗操作也会液成空气污染,如高速牙钻修补或超声波清洁牙石时,可产生微生物气溶胶;穿衣、铺床时使织物表面微生物飞扬到空气中,清扫及人员走动尘土飞场也是医院空气中微生物的来源。
二、空气中的病原菌及空气感染
空气中因缺乏营养物及适当的温度和常因阳光照射和干燥作用而被消灭。只有抵抗力较强的细菌和真菌或细菌芽胞才能存留较长时间。室外空气中常见产芽胞杆菌、产色素细菌及真菌孢子等;室内空气中的微生物比室外多,室内空气中常见的病原菌有脑膜炎奈瑟氏菌、结核杆菌、溶血性球菌、白喉杆菌、百日咳杆菌等。空气中微生物污染程度与医院感染率有一定的关系。空气细菌卫生检查有时用甲型溶血性链球菌作为指示菌,表明空气受到人上呼吸道分泌物中微生物的污染程度。
在疫区或患者周围空气中有大量病原菌。如乳牛的唾液沫(结核)随咳嗽或喷啑可喷射5m远,且飘浮很长时间。带有病原菌的尘埃也会飞扬到大中。
空气中非病原菌常常污染药物制剂、培养基、生物制剂(品),引起食品、饲料变质以及造成手术感染。所以在外科手术、细菌接种、制备生物药剂及生物制品等工作中,应严格无菌操作杜绝污染。
三、空气消毒法
1、紫外线照射:在工作前照射0.5-1h,停照后0.5h方可入内工作。
2、化学喷雾:用3-5%来苏儿或石碳酸(酚)或2%乳酸叶雾。
3、化学药物熏蒸:KMnO4+福尔马林按1:2混合熏蒸:1000m³用250g
(高)+500ml(福)→熏蒸24h;1-2ml乳酸/㎡熏蒸
第三 节水中的细菌
一、水中细菌来源
水也是微生物存在的天然环境,水中的细菌来自土壤、尘埃、空气、人畜排泄物及垃圾、工厂和生活污染水等。
二、水中的病原菌
水中微生物种类及数量因水源不同而异。一般地面水比地下水含菌数量多,并易被病原菌污染。水中的病原菌如伤寒杆菌、痢疾杆菌、霍乱弧菌、钩端螺旋体等主要来自人和动物的粪便及污染物。因此,粪便管理在控制和消灭消化道传染病有重要意义。
三、水的自洁作用
在自然界中,水源虽不断受到污染,但也经常地进行着自净作用。
1、水中泥沙沉降作用;
2、水面日光紫外线照射;
3、水中有机物分解营养物耗尽;
4、水中生物拮抗作用;
5、水中噬菌体灭菌作用;
6、原生生物吞(藻类和噬菌)噬作用;
7、水源清洁支流冲淡作用。
四、水的细菌学检查
水的细菌学检查,是水质卫生评定的中心环节。因为水源,在传染病的发生、流行及对人畜健康的威胁上均占有重要的作用,水质污染常常可引起消化道传染病的暴发流行。因此,必须对水源进行微生物学(细菌学)检查。但直接检查水中的病原菌是比较困难的。水的微生物学检查,以大肠杆菌为指标。
水的微生物学检查常用测定细菌总数和大肠杆菌菌群数来判断水的污染程度,目前我国规定生活饮用水的标准为(水质细菌学检查三项指标):
①菌总数:1m1水中各种细菌总数不超过100个。
②大肠杆菌价:检测出1个大肠杆菌的最小水量不超过300 m1。
③大肠杆指数:每1000 m1水中大肠菌群数不超过3个。
第四节细菌在动物体的分布
一、人体正常菌群的分布的分布(见表)
部 位
常 见 菌 种
皮肤
表皮葡萄球菌、类白喉杆菌、绿脓杆菌、耻垢杆菌等
口腔
链球菌(甲型或乙型)、乳酸杆菌、螺旋体、梭形杆菌、白色念球菌、(真菌)表皮葡萄球菌、肺炎球菌、奈瑟氏球菌、类白喉杆菌等
胃
正常一般无菌
肠道
类杆菌、双歧杆菌、大肠杆菌、厌氧性链球菌、粪链球菌、葡萄球菌、白色念球菌、乳酸杆菌、变形杆菌、破伤风杆菌、产气荚膜杆菌等
鼻咽腔
甲型链球菌、奈氏球菌、肺炎球菌、流感杆菌、乙型链球菌、葡萄球菌、绿脓杆菌、大肠杆菌、变形杆菌等
眼结膜
皮表葡萄球菌、结膜干燥杆菌、类白喉杆菌等
阴道
乳酸杆菌、白色念球菌、类白喉杆菌、大肠杆菌等
尿道
表皮葡萄球菌、类白喉杆菌、耻垢杆菌等
二、正常菌群的概念
人和动物自出生后,外界的微生物就逐渐进入机体。在正常人和动物皮肤、粘膜及外界相通的各种控道(如口腔、鼻咽腔、肠道和泌尿道)等部位,存在着对机体无害且有益和必需的微生物群,包括细菌、真菌、螺旋体、支原体等。它们在与宿主的长期进化过程中,微生物群的内部及其与宿主之间互相依存、互相制约,形成一个能进行物质、能量及基因交流的动态平衡的生态系统习惯称之为正常菌群(Normal flora)。正常菌群大部分是长期居留于机体又称为常居菌,也有少数微生物是暂时寄居的,称为过路菌。
三、正常菌群与机体的意义
正常菌群对机体的意义表现在三个方面:正常菌群对机体的有利作用;正常菌群转化为条件致病菌;菌群失调及菌群失调症。
1.正常菌群对机体的有利作用
①促消化作用:降解食物残渣。肠道中正常菌群可互相配合,降解末
被机体消化食物残渣,将不溶必蛋白和糖类转化为可
溶性状态,便于机体进一步吸收。
②营养作用:有些微生物能合成维生素,如核黄素、生物素、叶酸、吡哆醇及维生素K等,供机体吸收利用。如大肠杆菌及乳链球菌能合成VitB1、B12泛酸、叶酸及VitC、K等,供机体利用;双岐杆菌产酸造成酸性环境可促进对VitD、Ca、Fe的吸收。
③生物拮抗作用:正常菌群通过粘附和繁殖能形成一层自然菌膜,是一种非特异性的保护膜,可促机体抵抗致病微生物的侵袭及定植,从而对宿主起到一定程度的保护作用。正常菌群除与病原菌争夺营养物质和空间位置外,还可以通过其代谢产物以及产生抗生素、细菌素等起作用。如大肠菌素可抑制痢疾杆菌生长;唾液链球菌产生的H2O2抑制脑膜炎球菌生长。可以说正常菌群是人体防止外袭菌侵入的生物屏障。
④免疫作用:微生物具有免疫原性、促分裂和佐剂的作用。可剌激机体免疫系统发育和成熟。如正常菌群释放的内毒素等物质可刺激机体免疫系统保持活跃状态,是非特异免疫功能的一个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2、正常菌群转化为条件病原菌
正常菌群具有相对稳定性,但在特定条件下,正常菌群与机体之间的生态平衡可被破坏。
正常菌群转化为条件性致病的特定条件通常是:
①机体免疫机能低下:例如皮肤粘膜受伤(特别是大面积烧伤)、身
体受凉、过度疲劳、长期消耗性疾病等,可导致正常菌群的自身感
染。
②正常菌群寄居部位发生变迁:正常菌群发生定位转移也可引起疾
病。例如外伤,手术,留置导尿管等使大肠杆菌进入腹腔或泌尿
道,可引起腹膜炎、泌尿道感染。
③不适当的抗菌素药物治疗:如长期或滥用抗菌素治疗。
3、菌群失调及菌群失调症
菌群失调:在正常情况下,机体、正常菌群和环境三者之间,保持一
定的生态平衡。如果生态平衡发生改变,将导至体内某一
部位正常菌群中各种细菌的比例关系发生数量和质量上的
变化,这种生态体系表现出的不平衡状态,称菌群失调。
菌群失调的常见诱因主要是使用抗生素、同位素、激素、患有慢性消耗性疾病时肠道、呼吸道、泌尿生殖道的功能失常也是重要原因。去除诱因后一般可使菌群复常,也有长期失调难于逆转的情况。
菌群失调症:指严重的菌群失调使机体发生功能紊乱表现出明显临床
症状者。菌群失调症又叫菌群交替症(二次感染或二重
感染)。
临床上常见的菌群失调症有:①耐药性葡萄球菌繁殖成优势菌而发生腹泻,偶尔发生致死性葡萄球菌脓毒血症;②变形杆菌和假单胞菌生长旺盛并侵入组织发生肾炎或膀胱炎;③白色念珠菌大量繁殖,引起肠道、肛门或阴道感染,也可发展成全身感染;④艰难梭菌在结肠内大量繁殖,并产生一种肠毒素及细菌毒素,导致假膜性肠炎。
菌群失调经常发生而菌群失调症则少见。患二重感染的机体抵抗力很弱,细菌对抗菌素药物不敏感,治疗难度大,应严加预防,避免发生。
第五节畜产品中的细菌
一、乳汁中的细菌
健康动物乳汁中细菌数量和种类少。乳汁易被污染,其原因(来源)有:皮毛、容器工具、挤奶员卫生习惯及挤奶前的尘埃等。传染病和乳房炎病畜带金葡、rts、结核、布氏杆菌等。
肉(蛋)中的细菌:健康肉(蛋)无菌。但污染环节多。传染病肉含相应病原菌(尤其是沙门氏菌)。
第六节细菌在物质转化中的作用
蛋白质是动物生命的基础,CHO是动物能量的来源。
有机物的彻底分解是微生物作用的结果。
任何生命现象,都是有机元素在物质循环中不断发展的结果。正是这一循环的不断发展,才使得自然界有限的营养物质变成了无穷无尽的来源可以说,假若地球上没有微生物,那么,其它生物的存在是不可思意的。
❼ 老鼠的排泄物中有哪些细菌
一,老鼠有什麼病毒可以令人类致命?
鼠是一些致病病毒virus、立克次体rickettsiae、细菌bacteria等的贮存宿主,主要透过三条途径侵入人体:
鼠体外寄生虫,如蚤flea、蜱ticks、满mite等;
鼠带有病原体的排泄物或口水,污染水源或食物致病,或经空气吸入
鼠咬伤人体所致 (如细菌性伤口发炎)
常见的鼠传疾病
鼠疫 (plague)
鼠疫又叫「黑死病」,是一种可以致命的疫症,经受感染的黑鼠跳蚤咬人而传播。
(Pneumonic Plague肺鼠疫 & Bubonic plague腺鼠疫)
经二至六日潜伏期后,患者会突然病发,觉得很累、发高烧、咳血、淋巴腺胀大而疼痛,继而灌脓。
怎样预防呢?避免到疫埠旅行、远离老鼠出没之处。(腺鼠疫有疫苗的,但肺鼠疫则没有效)
还有,在没有衣物遮盖的部位上喷上驱蚤水。
最重要是千万不要接触死老鼠。
汉他病 (Hantaan fever)
汉他病毒HANTAVIRUS是由受感染老鼠的大小便或口水在乾涸后,随空气经呼吸道进入人体而致病。
潜服期7-36日不等,65%病情比较轻,有10-15%是严重的
徵状包括发烧发冷、头痛背痛、疲倦、结膜充血等。其中一些典型的病徵是像晒的面红,而九成以上的有风癞,皮下或上颚出血,眼结膜出血等。严重的话可导致心跳减慢、血压低、出血、肾炎、急性肾衰竭、肺绩水、甚至死亡。
预防方法是远离老鼠出没的地方,把食物存放在老鼠不能咬烂的器皿中,治本的方法是保持环境卫生,灭绝老鼠。
斑疹伤寒 (Typhus)
三类列克次体Rickettsiae:
鼠型斑疹伤寒 (Urban typhus)Flea-borne typhus蚤
丛林性斑疹伤寒 (Scrub typhus) Mite-borne typhus满
流行性斑疹伤寒 (Epidemic typhus) Louse-borne typhus虱
一般的病徵跟重感冒差不多,发烧发冷、头痛肌肉痛、以至出疹。被满咬的皮肤有溃疡,附近的淋巴核红肿发大。极严重的可以致命的。
潜服期约一至三星期
一定要看医生,及早用有效的消炎药可以医治好。
预防:(同上)
鼠咬热 (Rat-bite fever)
南欧斑疹热 (Boutonneuse fever)
Lassa Fever
防治这些疾病的方法
如果被老鼠咬伤口,一定要立刻清洁伤口,然后看医生。医生会开消炎药,及打破伤风针。但即使伤口痊愈,潜服期一至三星期内,如有发烧或出疹,还是应该再看医生,检查清楚。
如果被老鼠身上的蚤flea、蜱ticks咬过,亦应看医生。
最好不要接触死老鼠,如有必要,也千万要小心。
二,老鼠会带有什么样的病毒?
回答者:oamo 医苑职称:无 (2006-4-21 15:11:17)
老鼠由于所处的环境,容易携带病菌。记得以前书上讲老鼠可以传染20多种疾病,主要是鼠疫.伤寒.出血热.还有一些肠道疾病。不过现在这种可能行要小一些,但还是不能放松警惕,以后要注意饮食的清洁。
回答者:我的宝贝很帅 医苑职称:无 (2006-4-24 12:25:59)
老鼠除了会偷吃所有的饲料、谷物外,更会咬食鸡蛋、小鸡及小猪,而且它们能携带多种致命的病毒、细菌及寄生虫,是人类及动物许多重大疾病的媒介。甚至常因咬坏各种电线、瓦斯管而酿成电线火及瓦斯爆炸的意外。由此可知,老鼠实在是人类与动物生命及财产上的大敌!
可经由鼠类直接或间接传播的疾病:
细菌性疾病病毒性疾病
伤寒、副伤寒、肠炎(沙门氏杆菌属)
鼠疫(鼠疫杆菌)
霍乱
螺旋体性黄疸出血热(汉他病毒)
三,吃过老鼠吃过的东西容易传染鼠疫,潜伏期一般为2~5日,如果以过潜伏期,应该没问题。有关知识可参考;
鼠疫概述
鼠疫是由鼠疫杆菌引起的自然疫源性烈性传染病。临床主要表现为高热、淋巴结肿痛、出血倾向、肺部特殊炎症等。
病因
(一)传染源:鼠疫为典型的自然疫源性疾病,在人间流行前,一般先在鼠间流行。
(二)传播途径:动物和人间鼠疫的传播主要以鼠蚤为媒介。此种“鼠→蚤→人”的传播方式是鼠疫的主要传播方式。
(三)人群易感性:人群对鼠疫普遍易感,无性别年龄差别。病后可获持久免疫力。预防接种可获一定免疫力。
症状
潜伏期一般为2~5日。
临床上有腺型、肺型、败血型及轻型等四型。
(一)腺鼠疫:占85~90%。除全身中毒症状外,以急性淋巴结炎为特征。因下肢被蚤咬机会较多,故腹股沟淋巴结炎最多见,约占70%;其次为腋下,颈及颌下。
(二)肺鼠疫:是最严重的一型,病死率极高。该型起病急骤,发展迅速,除严重中毒症状外,在起病24~36小时内出现剧烈胸痛、咳嗽、咯大量泡沫血痰或鲜红色痰;呼吸急促,并迅速呈现呼吸困难和紫绀;肺部可闻及少量散在湿罗音、可出现胸膜摩擦音;胸部X线呈支气管炎表现,与病情严重程度极不一致。如抢救不及时,多于2-3日内,因心力衰竭,出血而死亡。
(三)败血型鼠疫:又称暴发型鼠疫。可原发或继发。原发型鼠疫因免疫功能差,菌量多,毒力强,所以发展极速。常突然高热或体温不升,神志不清,谵妄或昏迷。无淋巴结肿。皮肤粘膜出血、鼻衄、呕吐、便血或血尿、Dic和心力衰竭,多在发病后24小时内死亡,很少超过3天。病死率高达100%。因皮肤广泛出血、瘀斑、紫绀、坏死,故死后尸体呈紫黑色,俗称“黑死病”。
(四)轻型鼠疫:又称小鼠疫,发热轻,患者可照常工作,局部淋巴结肿大,轻度压痛,偶见化脓。血培养可阳性。多见于流行初、末期或预防接种者。
❽ 何为鼠咬热
病原体有两种:一为小螺菌(spirillum minus)或称鼠咬热螺旋体,长约3~5μm,有鞭毛,运动迅速,其所致疾病为螺菌热(spirillnm fever,在日本称为sodoku)。另一种为念珠状链杆菌(streptobacillus moniliformis),长1~3μm,呈圆形、卵圆形或梭形等,其所致疾病为链杆菌热(streptobacillary fever)。美国麻省哈佛山曾由牛奶引起此病流行,乃因乳牛被鼠咬所致,故又称哈佛山热。解放前我国朱世镖(1940)曾从江西玉山报告鼠咬热1例,年龄是22个月。 [编辑本段] 【流行病学】 近年来鼠害猖獗,老鼠咬人之事时有发生,尖锐的鼠齿在刺入人体的刹那间,即可将细菌、病毒注入体内,而一些人(包括部分乡村医生)对鼠咬引起的疾病不甚了解,常导致误诊而延误治疗。 病原体为一种小型螺旋体或一种杆菌,依据病原的不同,症状各有不同。 [编辑本段] 【疾病分类】 家鼠或其他啮齿动物咬伤所致的急性传染病。实为两种病原体各异、临床表现不尽相同的疾病。病原体分别是小螺菌及念珠状链杆菌,临床上也按病原体分类将鼠咬热分成两型。本病散发于世界各地,但病例较少,中国仅见小螺旋菌引起的报道。经抗生素治疗,预后较好。未经治疗者死亡率达10%。两型在感染方式、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各方面均有差异。 小螺菌型 病原体小螺菌(Spirillum minus)属螺菌科。长约3~6m, 似螺旋体,有2~6个规则螺旋,两端尖锐,每端有一根或一束鞭毛,运动活泼,革兰氏染色阴性,在人工培养基上不生长,通过动物接种可被检出。本型分布于世界各地,以亚洲为多。中国有散在病例报道,多在长江以南。鼠类是传染源,咬过病鼠的猫、猪及其他食肉动物也具有感染性。人被这些动物咬伤后得病,人群对本型普遍易感,以居住地卫生情况差的婴幼儿及实验室工作人员感染机会为多。人被病鼠咬伤后,小螺菌经伤口进入淋巴系统并引起局部淋巴结炎,进入血循环中可致菌血症、毒血症。潜伏期14~18天。起病急骤,表现寒战,高热达40℃以上,持续3~6日,随后体温迅速降至正常,经3~7天间歇,体温又升高。如此反复,呈回归热型。高热期间有头痛、乏力、肌肉酸痛。局部伤口肿痛、坏死,形成硬结状表面有黑痂的溃疡。局部淋巴结肿大、触痛。半数病人的四肢、躯干出现大小不一的暗紫色皮疹,数量不多,可融合成片。重者发生谵妄、昏迷、菌血症和毒血症。体温正常期间,症状缓解,皮疹消退。未经治疗者可如此反复6~8次。根据鼠咬史、回归型发热,伴有原发病灶及局部淋巴结肿大,可作出临床诊断。于发热时取血作动物接种分离病原菌,或取伤口分泌物作显微镜检查,有助于确诊。此外半数患者血清瓦瑟曼氏反应和康氏反应阳性,也有诊断价值。对本病除作一般性治疗外,局部伤口要作处理。对小螺菌既往用砷剂治疗,现首选青霉素治疗。预后一般较好。灭鼠是预防本病的重要环节。 念珠状链杆菌型 又称黑弗里尔热或流行性关节红斑症。病原念珠状链杆菌属弧菌科,革兰氏染色阴性,常呈链状排列,菌体中的念珠状隆起为菌体宽度的2~5倍。在含20%新鲜兔血清的培养基中才能生长,兼性厌氧,加热至55℃,30分钟即可杀灭。传染源是野生或实验室饲养的鼠类等啮齿动物。人被病鼠咬伤或食入被病原菌污染的食物而发病。1928年美国马萨诸塞州黑弗里尔有一次暴发,就是因食用了被病原菌污染的奶制品而发生的。中国至今无此型鼠咬热的报道。人体被病鼠咬伤后,伤口很快愈合,无硬结样溃疡;经消化道感染者,则无伤口。本型潜伏期1~7天(一般2~4天),起病突然,出现寒战、高热(间歇热或不规则热)、呕吐、头痛、剧烈背痛,手掌及足心可见散在皮疹。多有关节红肿、疼痛,可有渗液,主要累及大关节。根据鼠咬史及临床表现即可考虑本病。发热期作血、关节渗液培养,若分离到病原菌即可确诊。血清瓦瑟曼氏反应和康氏反应阴性。若病后2~3周血清中测到特异凝集素,也有助于确诊。除一般治疗外,应用青霉素、红霉素作病原治疗,若伤口未愈则需作处理。防鼠、灭鼠是预防工作的重点。野外工作人员应作好个人防护。注重饮食卫生,切断消化道传播途径,防止暴发。
❾ 真菌病毒细菌区别表格用英语怎么说
真菌病毒细菌区别表格
英文翻译
Fungi, viruses, bacteria, differentiation form
❿ 细菌的常见形态是什么形态
第二章 细菌的形态与结构
细菌(Bacterium)是属于原核型细胞的一种单胞生物,形体微小,结构简单。无成形细胞核、也无核仁和核膜,除核蛋白体外无其他细胞器。在适宜的条件下其相对稳定的形态与结构。一般将细菌染色后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可识别各种细菌的形态特点,而其内部的超微结构须用电子显微镜才能看到。细菌的形态对诊断和防治疾病以及研究细菌等方面工作,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第一节 细菌的大小与形态
观察细菌常用光学显微镜,通常以微米(Micrometer,um;1um=1/1000mm)作为测量它们大小的单位.内眼的最小分辩率为0.2mm,观察细菌要用光学显微镜放大几百倍到上千倍才能看到。
细菌按其外形主要有三类,球菌、杆菌、螺形菌(图2-1)。
图2-1 细菌的基本形态
一、球菌(Coccus)
呈圆球形或近似圆球形,有的呈矛头状或肾状。单个球菌的直径约在0.8~1.2um左右。
由于繁殖时细菌细胞分裂方向和分裂后细菌粘连程度及排列方式不同可分为:
(一)双球菌(Diplococcus):在一个平面上分裂成双排列,如肺炎双球菌、脑膜炎双球菌。
(二)链球菌(Streptococcus):在一个平面上分裂,成链状排列,如溶血性链球菌。
(三)四联球菌(Micrococcus tetragenus):在两个相互垂直的平面上分裂,以四个球菌排呈方形,如四联加夫基菌。
(四)八迭球菌(Sarcina):在三个互相垂直的平面上分裂,八个菌体重叠呈立方体状,如藤黄八叠球菌。
(五)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在几个不规则的平面上分裂,则菌体多堆积在一起,而呈葡萄状排列,如金黄色葡萄球菌。
二、杆菌(Bacillus)
各种杆菌的大小、长短、弯度、粗细差异较大。大多数杆菌中等大小长2~5um,宽0.3~1um。大的杆菌如炭疽杆菌(3~5um×1.0~1.3um),小的如野兔热杆菌(0.3~0.7um×0.2um)。菌体的形态多数呈直杆状,也有的菌体微弯。菌体两端多呈钝圆形,少数两端平齐(如炭疽杆菌),也有两端尖细(如梭杆菌)或未端膨大呈棒状(如白喉杆菌)。排列一般分散存在,无一定排列形式,偶有成对或链状,个别呈特殊的排列如栅栏状或V、Y、L字样。
螺形菌(Spirillar bacterium)
菌体弯曲,可分为:
(一)弧菌(Vibrio)菌体只有一个弯曲,呈弧状或逗点状。如霍乱弧菌。
(二)螺菌(Spirillum)菌体有数个弯曲。如鼠咬热螺菌。
细菌形态可受各种理化因素的影响,一般说来,在生长条件适宜时培养8~18小时的细菌形态较为细菌形态较为典型型;幼龄细菌形体较长;细菌衰老时或在陈旧培养物中,或环境中有不适合于细菌生长的物质(如药物、抗生素、抗体、过高的盐分等)时,细菌常常出现不规则的形态,表现为多形性(Pleomorphism),或呈梨形、气球状、丝状等,称为衰退型(Involutionform),不易识别。观察细菌形态和大小特征时,应注意来自机体或环境中各种因素所导致的细菌形态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