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英文单词 » 地核英语怎么说及英文单词

地核英语怎么说及英文单词

发布时间: 2022-07-12 11:20:04

① 地核和地幔的形成

原始地球是一个均匀的球体还是一个已经分层的球体?对此有许多研究,可概括地分为两大派,均一吸积说和非均一吸积说。非均一吸积说认为,在原始星云中铁和硅已经分离。地球的吸积生长过程不是均一的,即先吸积铁,形成地核,后来吸积硅酸盐,形成地幔。这个假说的代表性观点,是克拉克(Clark)和安德森(Anderson)。均一吸积说认为,地球所吸积的物质在组成上是均一的,吸积的物质同时含有硅和铁,地核和地幔的分异,是在吸积过程或吸积结束时开始的。这个假说的代表性人物是艾尔萨瑟(Elsasser)、穆斯(Murth)、林伍德(Ringwood)和拉姆赛(Ramsay)等。

一般认为,均一吸积说的可能性大。根据这种假说,原始地球是一个接近均质的球体。在那时,各种物质混杂在一起,并没有明显的分层现象。但是,地球物质的均质现象是相对的,暂时的。在地球自身引力和内部温度的共同作用下,地球物质总是要分化的。在分化的过程中,流动的轻物质上升而成外层,流动的重物质下降而成内层。这就是地球的圈层分化过程(图2-6)。

在圈层分化过程中,温度是不容忽视的外在条件。在温度很低时,各种不同物质都以固态存在着。因此,它们不可能在重力的作用下自由地升降。后来,由于地球的体积逐渐增大,地球保存热能的能力就将逐渐增加。这样放射性元素在蜕变中所产生的热能,就在地球内部积累起来。随着地球内部热量的积累,地球内部的温度逐渐增高,地内物质也就具有越来越高的可塑性。当温度高到一定程度,以致地内物质具有足够的可塑性时,就开始了重力作用下的分化过程。

图2-6 地球内部物质分异、调整和圈层形成示意图

圈层分化的结果,形成以密度高低为顺序的明显层次。在这里,物质密度的差异,则是圈层分化的内在条件。人们知道,地内的较轻物质,无非是硅酸物质;而较重物质,无非是铁和镍。硅酸物质具有低密度和高熔点性质,相反,铁和镍具有高密度和低熔点性质。因此,当地内温度足够高的时候,铁和镍就熔化了,而硅酸物质仍然保持其固体状态。这样,地球上层的铁和镍的熔体就渗过硅酸物质,流向地内深处,甚至地球中心。同时,地内深处的硅酸物质就浮到地球上部。这样,地球就分化成地核和地幔。地核和地幔的形成,是地球分化成同心圈层的第一步,也是关键的一步。如果没有地幔,则不会出现由它分化出来的岩石圈;如果没有地核,则也不会出现由它分化出来的地球内核。现今的许多地质活动和地球物理现象,也就失去了存在的基础。

这里有一个问题:从地球形成和圈层分化完成,至今已几+亿年。随着地球整体的冷却,为什么地核(指外核)能保持原始的液态呢?有种观点认为,这可能因为地幔本身有放射性物质加热,它是一个热导率不大的、坚硬而巨厚的“岩石帷幕”。地幔对地核起某种绝热作用,特别是下地幔。顺便指出:地幔,这一中文译名是傅承义教授考虑到上述物理含义,并取英文Mantle的音译名而确定的。

② 地球的英语单词怎么读

地球
earth 英[ɜ:θ] 美[ɜ:rθ]

[例句]The space shuttle Atlantis returned safely to earth today. “
亚特兰蒂斯”号航天飞机今天安全返回地球。

地球(Earth)是太阳系八大行星之一,按离太阳由近及远的次序排为第三颗,也是太阳系中直径、质量和密度最大的类地行星,距离太阳1.5亿公里。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同时围绕太阳公转。现有40亿~46亿岁, 它有一个天然卫星--月球,二者组成一个天体系统--地月系统。46亿年以前起源于原始太阳星云。
地球赤道半径6378.137千米,极半径6356.752千米,平均半径约6371千米,赤道周长大约为40076千米,呈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的椭圆球体。地球表面积5.1亿平方公里,其中71%为海洋,29%为陆地,在太空上看地球呈蓝色。
地球内部有地核、地幔、地壳结构,地球外部有水圈、大气圈以及磁场。地球是目前宇宙中人类已知存在生命的唯一天体,是包括人类在内上百万种生物的家园。
46亿年前,地球诞生了。地球演化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地球圈层形成时期,其时限大致距今4600至4200Ma。46亿年前诞生时候的地球与21世纪的大不相同。根据科学家推断,地球形成之初是一个由炽热液体物质(主要为岩浆)组成的炽热的球。随着时间的推移,地表的温度不断下降,固态的地核逐渐形成。密度大的物质向地心移动,密度小的物质(岩石等)浮在地球表面,这就形成了一个表面主要由岩石组成的地球。
第二阶段为太古宙、元古宙时期。其时限距今4200-543Ma。地球自不间断地向外释放能量,由高温岩浆不断喷发释放的水蒸气,二氧化碳等气体构成了非常稀薄的早期大气层---原始大气。随着原始大气中的水蒸气的不断增多,越来越多的水蒸气凝结成小水滴,再汇聚成雨水落入地表。就这样,原始的海洋形成了。
第三阶段为显生宙时期,其时限由543Ma至今。显生宙延续的时间相对短暂,但这一时期生物及其繁盛,地质演化十分迅速,地质作用丰富多彩,加之地质体遍布全球各地,广泛保存,可以极好的对其进行观察和研究,为地质科学的主要研究对象,并建立起了地质学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
人类科学家已经能够重建地球过去有关的资料。太阳系的物质起源于45.672亿±60万年前,而大约在45.4亿年前(误差约1%),地球和太阳系内的其他行星开始在太阳星云--太阳形成后残留下来的气体与尘埃形成的宇宙中看地球 圆盘状--内形成。通过吸积的过程,地球经过1至2千万年的时间,大致上已经完全成形。从最初熔融的状态,地球的外层先冷却凝固成固体的地壳,水也开始在大气层中累积。月亮形成的较晚,大约是45.3亿年前,一颗火星大小,质量约为地球10%的天体(通常称为忒伊亚)与地球发生致命性的碰撞。这个天体的部分质量与地球结合,还有一部分飞溅入太空中,并且有足够的物质进入轨道形成了月球。释放出的气体和火山的活动产生原始的大气层,小行星、较大的原行星、彗星和海王星外天体等携带来的水,使地球的水份增加,冷凝的水产生海洋。新形成的太阳光度只有太阳的70%,但是有证据显示早期的海洋依然是液态的,这称为微弱年轻太阳谬论矛盾。温室效应和较高太阳活动的组合,提高了地球表面的温度,阻止了海洋的凝结。
有两个主要的理论提出大陆的成长:稳定的成长到现代和在早期的历史中快速的成长。研究显示第二种学说比较可能,早期的地壳是快速成长的,随后跟着长期稳定的大陆地区。在时间尺度上的最后数亿年间,表面不断的重塑自己,大陆持续的形成和分裂。在表面迁徙的大陆,偶尔会结成超大陆。大约在7.5亿年前,已知最早的一个超大陆罗迪尼亚开始分裂,稍后又在6亿至5.4亿年时合并成潘诺西亚大陆,最后是1.8亿年前开始分裂的盘古大陆。

③ 假如地球的自转速度加快,使赤道上的物体完全漂浮起来

给你讲一下思路
人于地球的万有引力有一部分作重力(大部分),另一部分作随地球转动的向心力(小部分)。
当地球的自转速度加快,由向心力公式可得,人随地球转动的向心力增大,但人于地球的万有引力不变,当赤道上的物体向心力等于万有引力的时候,重力为零,物体完全漂浮起来(即处于完全失重状态)。
你可以设赤道上的物体质量为m,带入运算,约得掉的

在您的答案里,您忘了乘R^2

GMm/R*R=mv*v/R
T=2πR/v

④ 求英文单词快速记忆法

赢在单词一书所讲探源法的最终理论总结起来是四个字:记忆思想,即它不是一种简单的记忆方法,而是一种思想,一种有关记忆单词的思想,它的追求是忆随意动,换句话就是你的记忆过程全是下意识的、无准备的一种人体自然行为。探源法的最终目的:不学而会,即就是你不用专门去记忆单词,而你却可以记住你任何想记的单词。但是,要达到这种境界,学者必须具备一种能力,即记忆单词的能力。而探源法的整个学习过程,就是给你复制这种能力的过程。一旦你拥有这种能力,你就不用再记忆单词,当然这也是记忆单词的最高境界。
这种提法就好比李小龙所讲的有关截拳道理论,他认为截拳道的最终理论总结起来就四个字:武术思想,即它不是一门武术门派,而是一种思想,一种有关搏击思想,它追求的是身随心动。截拳道的最终目的:无为而治,即我国道家的哲学思想。下面结合这种思想,来阐述一下截拳道所追求的“无为而治”。道家的思想“无为而治”,不是不作为,而是要我们顺其自然的治,他讲求的是用辩证的眼光来看世界,即有形和无形可以随时地转换,而截拳道的攻击和防守也可随时转换。所谓的无形,就是说拳路的变化,是无规矩可循的,拳的最高境界就是无形。道家理论,要求我们从小习武,开始时就要讲究心静,也就是心无杂念,道士隐居深山的目的也在于此。在尘世之中,我们练功要心如止水,但在格斗中,我们不能老想着胜与败,那样会让我们的身体僵硬,只有心如止水,才能做到,出拳时随心所欲,才能把有形化为无形,才能达到无为而治。

当时李小龙把截拳道理解为一种武术思想时,许多人都不赞同他的说法。就连伊诺教授刚开始时也质疑过他的观点,请看下面对话:

此对话来源电视剧《李小龙传奇》第三十四集的结尾部分:

伊诺教授:(与小龙切磋后) 小龙啊!我现在对你的截拳道理论,越来越感兴趣,你知道,我多年来一直喜欢结交武林中人,可是还从来没有见过任何一个人,在你这个年龄,能创立一个武术门派。
李小龙:教授,来坐,伊诺教授,我和您的看法不一样,截拳道不是一种门派,而是一种思想,截拳道没有什么招式的限制,也不属于任何套路,确切的说,它是一种搏击思想,它追求的是身随心动。
伊诺教授:小龙师傅,按照你这个说法,武学家对决岂不都是外行打架了,按这个逻辑,这个世界上岂不没武学可言了吗?
李小龙:(仍盒子,伊诺教授迅速接住) 你看,你根本没用任何武术招式,你也没做
何思想准备,你一伸手,就把它给抓住了,一切都来自于自然,毫不浪费时间,你没有下蹲,也没有一些传统的套路、动作,要不然,你不可能把它抓住,就这样,这就是我的武学理念。伊诺教授:小龙,这的确很有说服力呀?

后来经过李小龙现场示范后,伊诺教授才赞同了他的观点。上面我简单的提了一些本书的不同之处,但是要靠书面文字很难把本书所涉及的一些理念讲清楚,就像李小龙一样,只有当场讲解、示范后才能把自己的观点更好的讲解出来,让别人明白。所以,我希望亲爱的读者朋友们,能抽出宝贵的时间,亲自去《淘宝网》或新华书店看看《赢在单词》一书,相信你有很大收获。

如:sol- / uni- → 都表示“一”
【探源】①都来源于拉丁语,它们常见于外来词和科学术语;②前缀sol- 为象形前缀,可分解为:o太阳、s太阳的强光、l太阳的弱光,即它代表太阳,太阳又是独一无二的,所以它有“单/一”的含义
【引申】单/单独/唯一
【属性】母义:sol- / uni- = one单/一
【其他】①前缀un- 为uni- 的变体,一般加在元音字母前;②有异形同义词根:primi- / mono- / proto- / haplo- 一,前者来源于拉丁语primus,后三者来源于希腊语,如:primus第一、monopoly垄断、protozoa原生动物、haplocaulous单茎的;③它们在表示“一”时还有细微区别:primi- / proto- 第一、mono- 一、haplo- 单一
【分析】
unicycle → 单轮脚踏车
unite → 结合/合并/联合/团结
uniform → 一样的/同一的
unicorn → 独角兽
solo → 独奏曲/单独的
solve → 解决/解答
sole → 单独的/唯一的
solid → 固体/立体

⑤ 地心用英语怎么说

the center of Earth
回复楼下两个,core指的是地核,地心世界其实不存在,所以说center不会引起误解
望采纳

⑥ 英文单词c什么re

cure
治疗;治愈;固化;医治;硫化;对策;救治;药;疗法;痊愈;处治;疗程;补救;怪人;矫正;
core
核心;心;中心;岩心;堆芯;精髓;地核;基础课;心线;磁心;芯体;果心;活性区;型心;
care
关怀;关心;小心;注意;照料;介意;愿意;看护;管理;维护;照管;爱护;当心;管;忧虑;

⑦ 英语的地理常用词汇!!!急!!!求求大虾们了

physical geography 自然地理
economic geography 经济地理
geopolitics 地理政治论
ethnography 民族志
cosmography 宇宙志
cosmology 宇宙论
geology 地理学
toponymy 地名学
oceanography 海洋学
meteorology 气象学
orography 山志学
hydroaraphy 水文学
vegetation 植被
relief 地形,地貌
climate 气候
Earth 地球,大地
Universe, cosmos 宇宙
world 世界
globe 地球仪
earth, globe 地壳
continent 大陆
terra firma 陆地
coast 海岸
archipelago 群岛
peninsula 半岛
island 岛
plain 平原
valley 谷地
meadow (小)草原
prairie (大)草原
lake 湖泊
pond 池塘
marsh, bog, swamp 沼泽
small lake 小湖
lagoon 泻湖
moor, moorland 荒原
desert 沙漠
ne 沙丘
oasis 绿洲
savanna, savannah (南美)大草原
virgin forest 原始森林
steppe 大草原
tundra 冻原

⑧ 震中(地震中心) 英语怎么说

seismic center

⑨ 那位可以帮忙找到地质英语词汇,谢谢

地壳:earth’s crust, 地幔:mantle, 地核:earth’s core, 海底地貌:submarine geomorphy, 海底平顶山:guyot, 岛弧:island arc, 海山:seamount, 海岭:ocean ridge, 海沟:trench, 转换断层:transformfault,深海平原:abyssal plain, 火山岛:volcanic island, 大陆架:continental shelf, 熔岩流:lava flow, 火山:volcano, 火山灰:volcanic ash, 火山口:crater, 火山砾:lapilluss, 层状火山锥:stratified cone, 火山通道:volcanic vent, 寄生火山:parasitic volcano, 间歇泉:geyser, 岩浆:magma, 石灰岩溶洞:limestone cave, 钟乳石:stalactite, dripstone, 地下河:subterranean stream, 石笋:stalagment, 地震:earthquake, 海啸:tsunami, seismic tidal wave, 雪崩:avalanche, 塌方/山崩:landslide/landslip, 洪水:flood, 山洪:mountain torrents, 泥石流:debris flow, 平原: plain, 草原:grassland, 山:mountain, 小山:hill, 山谷:valley, 山沟:ravine, 山坡:mountain slope, 山顶:summit, crest, top, 山峰:peak, 山洞:cave, cavern, 矿山:mine, 岩石:rock, 森林:trees, forest, 沙漠:desert, 绿洲:oasis 悬崖:cliff, 峡谷:gorge, 盆地:basin, 田地:field, 梯田:terraced fields, 丘陵:hill, 泉:spring, 江河:river, 湖泊:lake, 沼泽:swamp, 瀑布:waterfall, 喷泉:fountain, 池塘:pond, 潮汐:tide, 海:sea, 海洋:ocean, 海岸:coast/shore, 海滩:beach, 海湾:bay, 岛:island, 半岛:peninsula, 海峡:channel, 大陆:continent, 群岛:archipelago, 冰川:glacier, 珊瑚岛:coral island, 珊瑚礁:coral reef, 三角洲:delta, 沙丘:sand ne, 高原:highland

⑩ 什么是地核

什么是地核
地核(英语:core),位于地球的最内部。半径约有3470公里,高密度,平均每立方厘米重12克。温度非常高,约有4000~6000℃。
它可再分为内核和外核。由地震波的传送可知,外核是融熔的。人类无法直接观测地核,而从源自其他行星核心的铁陨石来推测、以及地球物理化学性质的推算,地核也是由铁和镍组成。地球磁场的自激发电机理论,也需要一个液态金属外核的存在才能成立。至於内核,则极有可能是固态铁。

热点内容
背诵好的英语作文英语怎么说 发布:2025-09-12 20:50:12 浏览:103
我旅游的地方作文英语怎么说 发布:2025-09-12 20:48:57 浏览:921
从英语怎么翻译成英文怎么说 发布:2025-09-12 20:41:55 浏览:261
怎么利用电脑翻译成英语怎么说 发布:2025-09-12 20:41:07 浏览:952
打扰怎么翻译成英语 发布:2025-09-12 20:41:04 浏览:67
孙悟空英语介绍作文怎么写 发布:2025-09-12 20:39:29 浏览:270
我来自四川凉山英语怎么翻译 发布:2025-09-12 20:38:13 浏览:446
帮助我提高英语英语怎么翻译 发布:2025-09-12 20:33:07 浏览:680
很长很好的一生英语怎么翻译 发布:2025-09-12 20:31:42 浏览:512
在所有动物中翻译英语怎么说 发布:2025-09-12 20:09:08 浏览:3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