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作文翻譯 » 精索絲蟲病英語怎麼說及英文翻譯

精索絲蟲病英語怎麼說及英文翻譯

發布時間: 2021-11-15 13:30:32

『壹』 淋巴絲蟲病的診斷

1.流行病學與臨床診斷
絲蟲病時必須結合流行病學史,我國流行地區的患者以農民為最多。淋巴管炎淋巴結炎象皮腫為本病的特徵來自流行地區而患有精索炎、睾丸炎、乳糜尿者,大多屬於絲蟲病。
2.實驗室診斷
主要尋找外周血中微絲蚴。血內查到微絲蚴診斷即可確立。
3.治療性診斷
本法目的在於診斷具有可疑的絲蟲病症狀與體征,而在血液內找不到微絲蚴的患者。給服乙胺嗪後,部分患者在2~14天內即可出現淋巴系統反應及淋巴管結節。這是葯物作用於絲蟲成蟲的證據必要時可將結節摘出,尋找絲蟲。
4.淋巴管造影
絲蟲病患者常顯示擴張的輸入淋巴管和狹小的輸出淋巴管,淋巴結實質顯影有缺損現象。

『貳』 絲蟲的致病

急性期為反復發作的淋巴管炎、淋巴結炎和發熱;

慢性期為淋巴水腫和象皮腫;

嚴重者可出現心肌炎、下肢或陰囊水腫、精神症狀甚至衰竭。

『叄』 班氏絲蟲的馬來絲蟲和班氏絲蟲對人體危害的不同

1.兩種絲蟲都以蚊為傳播媒介,但馬來絲蟲的主要媒介蚊種是中華按蚊和嗜人按蚊,班氏絲蟲的主要媒介蚊種是淡色庫蚊和致倦庫蚊。兩種絲蟲都寄生於人體淋巴系統,但馬來絲蟲主要寄生於人體汪部淋巴系統,班氏絲蟲除寄生於人體淺部淋巴系統外,還可寄生於人體深部淋巴系統。
2.急性期兩種絲蟲都可引起發熱,淋巴結炎,淋巴管炎,肢體淋巴水腫,但在馬來絲蟲,淋巴結炎,淋巴管炎多見於肢體,而班氏絲蟲,除見於肢體外,還見於男性生殖器官,出現精索炎,副睾炎,睾丸炎。慢性期兩種絲蟲都可引起象皮腫,但馬來絲蟲引起的象皮腫見於膝以下的小腿,偶見於肘以下手臂,不發生於生殖器官;班氏絲蟲引起的象皮腫常見於下肢,包括大腿和小腿,還可見於陰囊,手臂陰莖,陰戶和乳房。此外,班氏絲蟲還可出現鞘膜積液和乳糜尿。兩種絲蟲都具夜現周期性,但馬來絲蟲微絲蚴出現的高峰期在8AM-4AM,而班氏絲蟲微絲蚴出現的高峰期在10PM-2AM。在自然界,班氏絲蟲無保蟲宿主,馬來絲蟲有保蟲宿主。

『肆』 絲蟲病如何治療求助!

本病以抗絲蟲治療為主,必要時輔以手術治療。

[葯物治療]

1.治療葯物主要是海群生(又名乙胺嗪)。海群生對兩種絲蟲均有殺滅作用,對馬來絲蟲的療效優於班氏絲蟲,對微絲蚴的作用優於成蟲。國內海群生的常用療法為7日療法治療班氏絲蟲病;4日療法治療馬來絲蟲病。患者服葯後可因大量微絲蚴的死亡而引起變態反應,出現發熱、寒戰、頭痛等症狀,應及時處理。為了減少海群生的副作用,現在防治工作中廣泛採用了海群生葯鹽,食用半年,可使中、低度流行區的微絲蚴陽性率至1%以下,且副作用輕微。 2.阿苯達唑,每日兩次,可殺死成蟲,但對微絲蚴無直接作用。 3.近年我國研製成功抗絲蟲新葯呋喃嘧酮,對微絲蚴與成蟲均有殺滅作用,對兩種絲蟲均有良好效果。對班氏絲蟲病的療效優於海群生。 3.對急性淋巴結炎,受累部位給予局部護理,如足部護理,清洗感染部位,及時給予抗菌葯物治療,足部每天塗抹抗真菌葯膏。

[手術治療]

1.對象皮腫患者除給予海群生殺蟲外,還可結合中醫中葯及桑葉注射液加綁扎療法或烘綁療法。對陰囊象皮腫及鞘膜積液患者,可用鞘膜翻轉術外科手術治療。 2.對乳糜尿患者,輕者經休息可自愈;也可用1%硝酸銀腎盂沖洗治療。嚴重者以顯微外科手術作淋巴管-血管吻合術治療,可取得較好療效。

[預後情況]

一旦患了本病,早期足量足療程的海群生治療常能治癒。晚期病例預後差。

『伍』 瘧疾、乙型腦炎、絲蟲病、登革熱什麼感覺

瘧疾的主要症狀為突發性寒戰、高熱和大量出汗,伴頭痛、全身酸痛、乏力。間日瘧、三日瘧早期患者的間歇期可不規則,但經數次發作後即逐漸變得規則。惡性瘧的發熱無明顯規律性。
乙型腦炎,發病前可有4~21天的潛伏期,一般為10~14天。之後隨著病情的進展,可出現高熱、頭疼、惡心、嘔吐、嗜睡、抽搐等症狀,嚴重者可發生昏迷、呼吸衰竭及休克等情況;如經過積極有效的治療,患者症狀可逐漸好轉,但部分患者可有失語、肢體癱瘓、意識障礙、精神失常及痴獃等後遺症。
絲蟲病臨床表現輕重不一,潛伏期為4個月~1年不等。感染後血中有微絲蚴而無症狀者佔半數。馬來絲蟲病以四肢淋巴結或淋巴管炎和象皮腫最為多見,班氏絲蟲病腹部症狀及精索、附睾、陰囊等的炎症和結節較為多見。
登革熱在發熱期會出現發熱、皮疹、出血。嚴重期,部分患者可因毛細血管通透性增加導致明顯的血漿滲漏,可出現腹部劇痛、持續嘔吐、球結膜水腫、四肢滲漏征、胸腔積液和腹水等。症狀嚴重者可引起休克,出現如低體溫、心動過速、四肢濕冷、脈搏細弱、脈壓縮小或測不到血壓等表現。
隨著休克加重和持續,患者可發生代謝性酸中毒、多器官功能障礙和彌散性血管內凝血等,實驗室檢查可表現為進行性白細胞減少以及血小板計數迅速降低、紅細胞比積(HCT)升高以及白蛋白下降等。
少數患者無明顯的血漿滲漏致休克表現, 但仍可出現嚴重出血或器官功能障礙。

『陸』 陰囊絲蟲病

依據流行地區,個人感染發病史,其他絲蟲病體征,血中微絲蚴陽性等,不難作出診斷。 1.但應與非絲蟲並發症如假性橡皮腫(pseudo-elephantiasis)或敗血病性橡皮腫(elephantiasis nostra)相鑒別,此種橡皮腫常因陰囊淋巴系統的慢性鏈球菌感染,致淋巴管阻塞,結締組織水腫, 炎性細胞浸潤 所致,另如癌腫播散,梅毒等性病亦可引起橡皮腫樣改變。 2.急性附睾, 睾丸炎主要表現為睾丸疼痛及陰囊腫脹症狀,可放射至下腹部及腰部,有牽拉感,體格檢查睾丸,附睾腫大,質硬,觸痛明顯,但病人無絲蟲感染史,多在勞累後發生,常有尿道內使用器械和留置導尿病史,且伴有發熱,寒戰等全身症狀,陰囊雖有腫脹,但無皮膚粗糙增厚,皸裂與繼發感染表現,血常規示中性粒細胞明顯增高,抗生素治療有效。 3.睾丸鞘膜積液也表現為陰囊腫大伴囊性感, 透光試驗陽性,酷似陰囊內絲蟲病的鞘膜乳糜積液,但病人無絲蟲感染史,多無附睾炎 ,精索炎及發熱症狀,鞘膜囊穿刺液清亮,而鞘膜乳糜積液透光試驗早期雖呈陽性,但晚期呈陰性,鞘膜囊穿刺液呈乳糜狀或呈渾濁的琥珀色,少數積液中可查到微絲蚴。

『柒』 絲蟲病這個傳染病的症狀是什麼

上下肢均可發生,但以下肢為多見。當炎症波及皮膚淺表微細淋巴管時,局部皮膚出現彌漫性紅腫,表面光亮,有壓痛及灼熱感,即為丹毒樣皮炎,病變部位多見於小腿中下部。在班氏絲蟲,如果成蟲寄生於陰囊內淋巴管中,可引起精索炎、附睾炎或睾丸炎。在出現局部症狀的同時,患者常伴有畏寒發熱、頭痛、關節酸痛等,即絲蟲熱。有些患者可僅有寒熱而無局部症狀,可能為深部淋巴管炎和淋巴結炎的表現。
慢性期阻塞性病變由於阻塞部位不同,患者產生的臨床表現也因之而異:包括象皮腫、睾丸鞘膜積液、乳糜尿等。
除上述病變外,女性乳房的絲蟲結節在流行區並不少見。此外,絲蟲還偶可引起眼部絲蟲病,脾、胸、背、頸、臂等部位的絲蟲性肉芽腫,絲蟲性心包炎、乳糜胸腔積液,乳糜血痰,以及骨髓內微絲蚴症等。
隱性絲蟲病的臨床表現為夜間發作性哮喘或咳嗽,伴疲乏和低熱,血中嗜酸性粒細胞超度增多,IgE水平顯著升高,胸部X線透視可見中下肺彌漫性粟粒樣陰影。

『捌』 絲蟲相關資料以及慢性發作時間

絲蟲病(filariasis)在我國是由斑氏絲蟲及馬來絲蟲的成蟲寄生於人體淋巴系統引起的慢性寄生蟲病。臨床特徵在早期主要為淋巴管炎與淋巴結炎,晚期為淋巴管阻塞及其產生的系列症狀。通過蚊子叮咬傳播。血中有絲蟲微絲蝴的病人或帶蟲者為本病的傳染源,本病以20—50歲間感染率與發病率最高,5—10月份為感染的高峰季節。


我國隋唐時代(公元581-907年)古籍中記載「兩足脛紅腫,寒熱如傷寒狀,從此或一月發,半月數月一發」。民間流傳的「流火」、「大腳風」等,說明該病在我國流行已久。


臨床特徵在早期主要為淋巴管炎與淋巴結炎,晚期為淋巴管阻塞及其產生的系列症狀。


[病原學]


世界上寄生於人體的絲蟲有8種,我國僅有斑氏絲蟲和馬來絲蟲流行。 斑氏和馬來絲蟲成蟲形態相似,細長如線,乳白色,表面光滑,雌雄異體。斑氏雄蟲身長 28.2~42mm,馬來雄蟲身長20~28mm,兩種雌蟲身長約為雄蟲一倍。雌雄成蟲常相互纏繞,寄生於淋巴管及淋巴結內。壽命可長達12年或更久。 雌蟲胎生幼蟲,成絲狀活動,稱微絲蚴。斑氏微絲蚴長約280μm,寬約7μm;馬來微絲蚴較斑氏短細。微絲螺從淋巴系統進入血循環後,白天多藏匿於肺的微血管內,夜間進入周圍血液循環,具有明顯的夜周期性。通常馬來微絲蚴為晚8時至次晨4時,斑氏微絲蚴為夜晚10時至次晨2時。微絲蚴周期性的機理尚未完全清楚,有以下幾種解釋:①人在睡眠時,迷走神經處於興奮狀態,肺部微血管擴張,微絲蚴大量從肺進入周圍血液;②肺和周圍血液中氧分壓的變化可改變微絲蚴的周期性。夜間給患者吸入O2,提高血的氧分壓,則周圍血中微絲蚴數量減少;③與微絲蚴體內的自發螢光顆粒有關。凡微絲蚴體內含有螢光顆粒多的,其夜現周期性明顯,反之則不明顯。


斑氏和馬來絲蟲生活史分為二個階段:一個階段在蚊蟲(中間宿主)體內;另一階段在人(終宿主)體內。


(一)在蚊體內 雌蚊叮咬微絲蚴陽性患者時,微絲蚴被吸入蚊胃內,經1~7小時脫鞘,穿過胃壁,經腹腔進入胸肌,約1~3周經二次脫皮,發育成傳染期幼蟲,離開胸肌,移行至蚊吻下唇,再叮咬人時,侵入人體。


(二)在人體內 傳染期幼蟲侵入人體後,部分幼蟲在組織內移行和發育過程中死亡,部分幼蟲到達淋巴管或淋巴結,經8~12個月發育為成蟲,交配後,產生微絲蚴。


發病原理


絲蟲病的發病和病變主要由成蟲及傳染期幼蟲引起。傳染期幼蟲經蚊叮咬侵入人體後,在淋巴系統內發育成為成蟲,幼蟲和成蟲代謝產物及雌蟲子宮排泄物,引起全身過敏反應與局部淋巴系統的組織反應。表現為急性期的絲蟲熱,淋巴結炎和淋巴管炎。由於淋巴系統炎症反復發作,則導致慢性期淋巴管阻塞症狀、淋巴管曲張、乳糜尿、象皮腫等。


[流行病學]


斑氏絲蟲病分布極廣,但主要在亞洲。馬來絲蟲病僅流行於亞洲。在我國山東、河南、江蘇、上海、浙江、安徽、湖北、湖南、江西、福建、台灣、貴州、四川、廣東及廣西均有本病。除山東、廣東、台灣僅為斑氏絲蟲病流行,其它省(市、自治區)兩者兼有。解放後,由於開展普查普治工作,本病感染率顯著下降。


(一)傳染源 帶微絲蚴的人是本病的主要傳染源。馬來絲蟲還可在貓、犬、猴等哺乳動物體內寄生,有可能成為動物傳染源。


(二)傳播途徑 通過雌蚊叮咬傳播。斑氏絲蟲病主要傳播媒介是淡色庫蚊、致乏庫蚊,馬來絲蟲以中華按蚊為主要媒介。


(三)易感性 人群普遍易感。男女發病率無明顯差異。20~25歲間的感染率與發病率最高,1歲以下者極少。病後免疫力低,常反復感染。


(四)流行季節 5~10月為絲蟲病感染季節。在溫暖的南方,一年四季都可感染。


[發病原理及病理變化]


絲蟲病的發病和病變主要由成蟲及傳染期幼蟲引起。傳染期幼蟲經蚊叮咬侵入人體後,在淋巴系統內發育成為成蟲,幼蟲和成蟲代謝產物及雌蟲子宮排泄物,引起全身過敏反應與局部淋巴系統的組織反應。表現為急性期的絲蟲熱,淋巴結炎和淋巴管炎。由於淋巴系統炎症反復發作,則導致慢性期淋巴管阻塞症狀、淋巴管曲張、乳糜尿、象皮腫等 絲蟲病的發生與發展取決於絲蟲種類、寄生部位、幼蟲侵入數量及機體反應性。馬來絲蟲主要寄居於四肢淺部淋巴系統,故以四肢症狀多見;斑氏絲蟲寄居於腹腔、精索及下肢深部淋巴系統,則常出現泌尿系統症狀。 絲蟲病的病變在淋巴管和淋巴結,由成蟲的機械刺激或死後蟲體分解產物的化學刺激,引起一系列反應性病變。急性期表現為滲出性炎症,淋巴結充血、淋巴管壁水腫,嗜酸性粒細胞浸潤,纖維蛋白沉積。淋巴管和淋巴結內逐漸出現增生性肉芽腫反應,肉芽中心為變性的成蟲和嗜酸性粒細胞,周圍有纖維組織和上皮樣細胞圍繞,並有大量淋巴細胞和漿細胞聚集,形成類結核結節。慢性期突出表現為大量纖維組織增生,蟲體鈣化,淋巴結變硬,淋巴管纖維化,形成閉塞性淋巴管內膜炎。淋巴管的阻塞可致遠端淋巴管內壓增高,形成淋巴管曲張和破裂,淋巴液郁滯,淋巴管內蛋白成分增加。阻塞位於皮下,淋巴液不斷刺激組織,使纖維組織大量增生,皮下組織增厚、變粗、皺褶,變硬形成象皮腫。阻塞位於深部淋巴系統,則出現陰囊象皮腫、淋巴腹水、乳糜腹瀉、乳糜尿等。由於局部血液循環障礙,易引起繼發感染使象皮腫加重及惡化,甚或形成潰瘍。


[臨床表現]


感染絲蟲後,一般在5個月至1年以後才發病。病初主要表現為局部淋巴結腫大、疼痛,以及細索條狀的淋巴管炎,局部呈一條紅線,從肢體近端向遠端延伸,以股部為多見。同時可伴有寒戰、發熱、食慾下降、肌肉關節酸痛等全身症狀。腹部淋巴管炎時,可出現急劇腹痛,並伴有深部壓痛。此外,還可有精索及辜丸的腫大、陰囊疼痛等症狀。 上述症狀的反復發作,可使病情不斷加重。腰部、盆腔及腹股溝等處常出現疼痛;尿液呈乳白色,即「乳糜尿」。下肢及陰囊處皮膚不斷增厚,繼之變粗變硬,皮膚粗糙,並出現稻溝、疣狀結節,俗稱「象皮腫」。血中找到微絲蚴即可確診為本病。


[治療]


(一)對症治療


1.急性淋巴管炎及淋巴結炎 可口服強地松、保太松、阿斯匹林,療程2~3天。有細菌感染者加用抗菌葯物。


2.乳糜尿 卧床休息,抬高骨盆部,多飲開水,多食淡菜,限制脂肪,蛋白飲食,並用中葯治療。對乳糜血尿者,可服用VitC、VitK4,或肌注安絡血、止血敏等。無效時,可用1%硝酸銀10ml或12.5%碘化鈉溶液作腎盂沖洗或外科手術治療。


3.象皮腫 ①保持患肢皮膚清潔,避免擠壓磨擦及外傷。 ②輻射熱烘綁療法:將患肢放入磚砌腿爐或電烘箱內,溫度60~100℃,每日或隔日1次,每次30分鍾,1個月為一療程,一年內可行2~3個療程。 ③外科療法;對下肢嚴重者可施行皮膚移植術,陰囊象皮腫可施行整形術。


(二)病原治療


1.海群生(又名乙胺秦、益群生)對微絲幼和成蟲均有殺滅作用。海群生對馬來絲蟲病療效比斑氏絲蟲病迅速完全。 (1)短程療法: 適用於體質較好的馬來絲蟲病患者。成人1.5g於晚上一次頓服或0.75g每日2次,連服2天。該療法反應較大。 (2)中程療法:用於血中微絲蚴較多和重度感染及斑氏絲蟲病。0.3g,2次/日,療程7天。 (3)間歇療法:成人每次0.5g,每周1次,連服7周。此法陰轉率高,療效可靠,副反應小。 副作用:主要是因大量微絲蚴或成蟲死亡產生的過敏反應,作用於成蟲產生局部症狀,一般馬來絲蟲病較斑氏絲蟲病反應重。對嚴重心、肝、腎疾病、活動性肺結核、急性傳染病、妊娠3月內或8個月以上,月經期婦女應緩治或禁忌用葯。


2.左旋咪唑:對微絲蚴有較好療效。劑量4~5mg/kg/日,分2次服,療程5天。與海群生合用可提高療效。副作用與海群生類似,但較後者輕。


3.呋喃嘧酮:對斑氏絲蟲成蟲和微絲蚴均有殺滅作用。20mg/kg/日,分2~3次,連服7天。付作用與海群生相仿。


[預防]


(一)普查普治


夏季對流行區1歲以上人群進行普查,冬季對微絲蚴陽性者或微絲蚴陰性但有絲蟲病史和體征者進行普治。

(二)防蚊滅蚊


大力開展愛國衛生運動,消滅蚊蟲孳生地。在有蚊季節正確使用蚊帳;戶外作業時,使用防蚊油、驅蚊靈及其它驅避劑等塗布暴露部位的皮膚,頭部可用防蚊網(棉線浸漬701防蚊油製成)。

(三)保護易感人群


在流行區採用海群生食鹽療法,每公斤食鹽中摻入海群生3g,平均每人每日16.7g食鹽,內含海群生50mg,連用半年,可降低人群中微絲蚴陽性率。

『玖』 精索鞘膜積液

你好:
根據你的介紹,是水疝造成局部不適,有墜脹、疼痛感,只要把水疝治療痊癒,症狀即可消失,建議向相關醫生咨詢。

熱點內容
工作需要是種幸福英語怎麼翻譯 發布:2025-10-14 05:28:33 瀏覽:550
已翻譯成英語怎麼說 發布:2025-10-14 05:28:31 瀏覽:65
他家不是很遠用英語怎麼翻譯 發布:2025-10-14 05:26:59 瀏覽:172
坐起來聽我的英語怎麼翻譯 發布:2025-10-14 05:23:22 瀏覽:115
沒事用英語怎麼翻譯英文怎麼說 發布:2025-10-14 05:21:56 瀏覽:916
翻譯官如何學英語怎麼說 發布:2025-10-14 05:09:53 瀏覽:451
一起去我家吧的英語怎麼翻譯 發布:2025-10-14 05:01:24 瀏覽:216
河底用英語怎麼翻譯 發布:2025-10-14 04:59:50 瀏覽:20
大聲講話翻譯成英語怎麼說 發布:2025-10-14 04:50:03 瀏覽:963
他七點半到學校翻譯成英語怎麼說 發布:2025-10-14 04:47:45 瀏覽:2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