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作文翻譯 » 禮記英語怎麼翻譯

禮記英語怎麼翻譯

發布時間: 2021-11-23 10:45:14

1. 禮記翻譯有哪些

一、禮尚往來。往而不來,非禮也;來而不往,亦非禮也。

摘自《禮記·曲禮上》

解釋:禮崇尚往來。施人恩惠卻收不到回報,是不合禮的;別人施恩惠於已,卻沒有報答,也不合禮。

二、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

摘自《禮記·學記》

解釋:玉石不經雕琢,就不能變成好的器物;人不經過學習,就不會明白道理。

三、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懼乎其所不聞。莫見乎隱,莫顯乎微,故君子慎其獨也。

摘自《禮記·中庸》

解釋:君子在無人看見的地方也要小心謹慎,在無人聽得到的地方也要恐懼敬畏。從最隱蔽、最細微的言行上就能看出一個人的品質,所以,君子要學會慎獨。

四、愛而知其惡,憎而知其善。

摘自《禮記·曲禮上》

解釋:對於自己所喜愛的人,不可只知其優點,而不知其缺點;對於自己所憎惡的人,不可只知其缺點,而不知其優點。

五、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

摘自《禮記·禮運》

解釋:在大道施行的時候,天下是人們所共有的。

六、孝有三:大孝尊親,其次弗辱,其下能養。

摘自《禮記·祭義》

解釋:孝順的行為可以分成三個等級:最高一等的是言語、行為和內心都能尊敬父母,其次一等是不打罵侮辱父母,對他們好,再下一等的是能給他們養老送終。

七、學然後知不足,教然後知困。

摘自《禮記·學記》

解釋:通過學習才能知道自己的不足,通過教人才能感到困惑。

八、惡言不出於口,忿言不反於身。

摘自《禮記·祭義》

解釋:自己不說對人無禮、中傷的話,別人就不會以忿怒怨恨的話傷及自己。

九、敖不可長,欲不可從,志不可滿,樂不可極。

摘自《禮記·曲禮上》

解釋:傲慢之心不可產生,慾望不可放縱無拘,志氣不可自滿,享樂不可無度。

十、孝子之有深愛者,必有和氣;有和氣者,必有愉色;有愉色者,必有婉容。

摘自《禮記·祭義》

解釋:如果孝子對父母有深深的愛戴,心中就必然充滿和順之氣;心中充滿和順之氣,臉上就一定會表現為和顏悅色;臉上有和顏悅色,則整個人的態度必定委婉柔順。

2. 用英語翻譯一段話 <禮記>中有一段著名的話,

To teach is to learn.
教學相長

其它的就很難了,你如果懸賞的話(起碼50),可能就會有人幫你翻譯.

3. 禮記翻譯

在大道施行的時候,天下是人們所共有的,把有賢德、有才能的人選出來(給大家辦事),(人人)講求誠信,崇尚和睦。因此人們不單奉養自己的父母,不單撫育自己的子女,要使老年人能終其天年,中年人能為社會效力,幼童能順利地成長。這樣一來,就不會有人搞陰謀,不會有人盜竊財物和興兵作亂,(家家戶戶)都不用關大門了,這就叫做「大同」社會。
「如今大道已經消逝了,天下成了一家一姓的財產。人們各 把自己的親人當作親人,把自己的兒女當作兒女,財物和勞力;都 為私人擁有。諸侯天子們的權力變成了世襲的,並成為名正言順的禮制,修建城郭溝池作為堅固的防守。所以陰謀詭計因此興起,戰爭也由此產 生了。夏禹、商湯、周文王、周武王、周成王和周公旦,由此成為 三代中的傑出人物。

4. 禮記 和 中庸 英語如何翻譯

禮記

--------------------------------------------------------------------------------

[拼音]:lǐ jì
[解釋]:the Book of Rites; 1.The Book of Rites
[參考詞典]:漢英綜合科技大辭典 漢英法學大詞典

中庸

--------------------------------------------------------------------------------

[拼音]:zhōnɡ yōnɡ
[解釋]:1.The Doctrine of Mean
[參考詞典]:漢英綜合科技大辭典 漢英綜合大詞典

5. 求禮記禮運的英文翻譯。~~~多謝~~

Road trip also, Things. Elect the wise and able, honest good faith. The enemy not only its pro-pro, not just the child of his son. The old terminal, Zhuang has been available, young director. Guangua lonely or disabled people, there are raised. Men find women are go. Cargo evil its disposal in the ground also, without hidden in himself. Does not force evil out of the body also, not for himself. Therefore in seeking closure and not-hing, theft, thieves without making arbitrary. Therefore outside the household and not closed. Is that Datong

6. 關於禮記的英文翻譯。。。

Cardiff ceremony at the beginning, the beginning of all diet, well fed and know the etiquette. Selected from the Book of Rites Rites
By the ceremony, three hundred, Qu Li three thousand, you can also a nutshell, low self-esteem and respect to the first phrase selected from the Book of Rites, Qu Li
The Depository actually know the etiquette, well fed, well bred

7. 禮記的翻譯

大學的宗旨在於弘揚光明正大的品德,在於使人棄舊圖新,在於使人達到最完善的境界。知道應達到的境界才能夠志向堅定;志向堅定才能夠鎮靜不躁;鎮靜不躁才能夠心安理得;心安理得才能夠思慮周祥;思慮周祥才能夠有所收獲。每樣東西都有根本有枝未,每件事情都有開始有終結。明白了這本末始終的道理,就接近事物發展的規律了。古代那些要想在天下弘揚光明正大品德的人,先要治理好自己的國家;要想治理好自己的國家,先要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要想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先要修養自身的品性;要想修養自身的品性,先要端正自己的心思;要想端正自己的心思,先要使自己的意念真誠;要想使自己的意念真誠,先要使自己獲得知識;獲得知識的途徑在於認識、研究萬事萬物。通過對萬事萬物的認識、研究後才能獲得知識;獲得知識後意念才能真誠;意念真誠後心思才能端正;心思端正後才能修養品性;品性修養後才能管理好家庭和家族;管理好家庭和家族後才能治理好國家;治理好國家後天下才能太平。上自國家元首,下至平民百姓,人人都要以修養品性為根本。若這個根本被擾亂了,家庭、家族、國家、天下要治理好是不可能的。不分輕重緩急,本末倒置卻想做好事情,這也同樣是不可能的!
《康誥》說:「能夠弘揚光明的品德。」《太甲》說:「念念不忘這上天賦予的光明稟性。」《堯典》說:「能夠弘揚崇高的品德。」這些都是說要自己弘揚光明正大的品德。
商湯王刻在洗澡盆上的箴言說」如果能夠一天新,就應保持天天新,新了還要更新。」 《康誥》說:「激勵人棄舊圖新。」 《詩經》說,「周朝雖然是舊的國家,但卻稟受了新的天命。」所以,品德高尚的人無處下追求完善。
《詩經》說:「京城及其周圍,都是老百姓嚮往的地方。」《詩經》又說:「『綿蠻』叫著的黃鳥,棲息在山岡上。」孔子說:「連黃鳥都知道它該棲息在什麼地方,難道人還可以不如一隻鳥兒嗎?」《詩經》說:「品德高尚的文王啊,為人光明磊落,做事始終莊重謹慎。」做國君的,要做到仁愛;做臣子的,要做到恭敬;做子女的,要做到孝順;做父親的,要做到慈愛;與他人交往,要做到講信用。《詩經》說:「看那淇水彎彎的岸邊,嫩綠的竹子鬱郁蔥蔥。有一位文質彬彬的君子,研究學問如加工骨器,不斷切磋;修煉自己如打磨美玉,反復琢磨。他莊重而開朗,儀表堂堂。這樣的一個文質彬彬的君子,真是令人難忘啊!」這里所說的「如加工骨器,不斷切磋」,是指做學問的態度;這里所說的「如打磨美玉,反復琢磨」,是指自我修煉的精神;說他「莊重而開朗」,是指他內心謹慎而有所戒懼;說他「儀表堂堂」,是指他非常威嚴;說「這樣一個文質彬彬的君子,可真是令人難忘啊!」是指由於他品德非常高尚,達到了最完善的境界,所以使人難以忘懷。《詩經》說:「啊啊,前代的君王真使人難忘啊!」這是因為君主貴族們能夠以前代的君王為榜樣,尊重賢人,親近親族,一般平民百姓也都蒙受恩澤,享受安樂,獲得利益。所以,雖然前代君王已經去世,但人們還是永遠不會忘記他們。
孔子說:「聽訴訟審理案子,我也和別人一樣,目的在於使訴訟不再發生。」使隱瞞真實情況的人不敢花言巧語,使人心畏服,這就叫做抓住了根本。
這就叫做抓住了根本,這就叫知識達到頂點了。
使意念真誠的意思是說,不要自己欺騙自己。要像厭惡腐臭的氣味一樣,要像喜愛美麗的女人一樣,一切都發自內心。所以,品德高尚的人哪怕是在一個人獨處的時候,也一定要謹慎。
品德低下的人在私下裡無惡不作,一見到品德高尚的人便躲躲閃閃,掩蓋自己所做的壞事而自吹自擂。殊不知,別人看你自己,就像能看見你的心肺肝臟一樣清楚,掩蓋有什麼用呢?這就叫做內心的真實一定會表現到外表上來。所以,品德高尚的人哪怕是在一個人獨處的時候,也一定要謹慎。
曾子說:「十隻眼睛看著,十隻手指著,這難道不令人畏懼嗎?!」
財富可以裝飾房屋,品德卻可以修養身心,使心胸寬廣而身體舒泰安康。所以,品德高尚的人一定要使自己的意念真誠。
之所以說修養自身的品性要先端正自己的心思,是因為心有憤怒就不能夠端正;心有恐懼就不能夠端正;心有喜好就不能夠端正;心有憂慮就不能夠端正。
心思不端正就像心不在自己身上一樣:雖然在看,但卻像沒有看見一樣;雖然在聽,但卻像沒有聽見一樣;雖然在吃東西,但卻一點也不知道是什麼滋味。所以說,要修養自身的品性必須要先端正自己的心思。
之所以說管理好家庭和家族要先修養自身,是因為人們對於自己親愛的人會有偏愛;對於自己厭惡的人會有偏恨;對於自己敬畏的人會有偏向;對於自己同情的人會有偏心;對於自己輕視的人會有偏見。因此,很少有人能喜愛某人又看到那人的缺點,厭惡某人又看到那人的優點。所以有諺語說:「人都不知道自己孩子的壞,人都不滿足自己莊稼的好。」這就是不修養自身就不能管理好家庭和家族的道理。
之所以說治理國家必須先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是因為不能管教好家人而能管教好別人的人,是沒有的,所以,有修養的人在家裡就受到了治理國家方面的教育:對父母的孝順可以用於侍奉君主;對兄長的恭敬可以用於侍奉官長;對子女的慈愛可以用於統治民眾。
《康浩》說:「如同愛護嬰兒一樣。」內心真誠地去追求,即使達不到目標,也不會相差太遠。要知道,沒有先學會了養孩子再去出嫁的人啊!
一家仁愛,一國也會興起仁愛;一家禮讓,一國也會興起禮讓;一人貪婪暴戾,一國就會犯上作亂。其聯系就是這樣緊密,這就叫做:一句話就會壞事,一個人就能安定國家。
堯舜用仁愛統治天下,老百姓就跟隨著仁愛;桀紂用凶暴統治天下,老百姓就跟隨著凶暴。統治者的命令與自己的實際做法相反,老百姓是不會服從的。所以,品德高尚的,總是自己先做到。然後才要求別人做到;自己先不這樣做,然後才要求別人不這樣做。不採取這種推己及人的恕道而想讓別人按自己的意思去做,那是不可能的。所以,要治理國家必須先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
《詩經》說:「桃花鮮美,樹葉茂密,這個姑娘出嫁了、讓全家人都和睦。」讓全家人都和睦,然後才能夠讓一國的人都和睦。《詩經》說:「兄弟和睦。」兄弟和睦了,然後才能夠讓一國的人都和睦。《詩經》說:「容貌舉止莊重嚴肅,成為四方國家的表率。」只有當一個人無論是作為父親、兒子,還是兄長、弟弟時都值得人效法時,老百姓才會去效法他。這就是要治理國家必須先管理好家庭和家族的道理。
之所隊說平定天下要治理好自己的國家,是因為,在上位的人尊敬老人,老百姓就會孝順自己的父母,在上位的人尊重長輩,老百姓就會尊重自己的兄長;在上位的人體恤救濟孤兒,老百姓也會同樣跟著去做。所以,品德高尚的人總是實行以身作則,推已及人的「絜矩之道」。
如果厭惡上司對你的某種行為,就不要用這種行為去對待你的下屬;如果厭惡下屬對你的某種行為,就不要用這種行為去對待你的上司;如果厭惡在你前面的人對你的某種行為,就不要用這種行為去對待在你後面的人;如果厭惡在你後面的人對你的某種行為,就不要用這種行為去對待在你前面的人;如果厭惡在你右邊的人對你的某種行為,就不要用這種行為去對待在你左邊的人;如果厭惡在你左邊的人對你的某種行為,就不要用這種行為去對待在你右邊的人。這就叫做「絜矩之道」。
《詩經》說:「使人心悅誠服的國君啊,是老百姓的父母。」老百姓喜歡的他也喜歡,老百姓厭惡的他也厭惡,這樣的國君就可以說是老百姓的父母了。《詩經》說:「巍峨的南山啊,岩石聳立。顯赫的尹太師啊,百姓都仰望你。」統治國家的人不可不謹慎。稍有偏頗,就會被天下人推翻。《詩經》說:「殷朝沒有喪失民心的時候,還是能夠與上天的要求相符的。請用殷朝作個鑒戒吧,守住天命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這就是說,得到民心就能得到國家,失去民心就會失去國家。
所以,品德高尚的人首先注重修養德行。有德行才會有人擁護,有人擁護才能保有土地,有土地才會有財富,有財富才能供給使用,德是根本,財是枝末,假如把根本當成了外在的東西,卻把枝末當成了內在的根本,那就會和老百姓爭奪利益。所以,君王聚財斂貨,民心就會失散;君王散財於民,民心就會聚在一起。這正如你說話不講道理,人家也會用不講道理的話來回答你;財貨來路不明不白,總有一天也會不明不白地失去。
《康浩》說:「天命是不會始終如一的。」這就是說,行善便會得到天命,不行善便會失去天命。《楚書》說:「楚國沒有什麼是寶,只是把善當作寶。」舅犯說,「流亡在外的人沒有什麼是寶,只是把仁愛當作寶。」
《秦誓》說:「如果有這樣一位大臣,忠誠老實,雖然沒有什麼特別的本領,但他心胸寬廣,有容人的肚量,別人有本領,就如同他自己有一樣;別人德才兼備,他心悅誠服,不只是在口頭上表示,而是打心眼裡贊賞。用這種人,是可以保護我的子孫和百姓的,是可以為他們造福的啊!相反,如果別人有本領,他就妒嫉、厭惡;別人德才兼備,他便想方設法壓制,排擠,無論如何容忍不得。用這種人,不僅不能保護我的子孫和百姓,而且可以說是危險得很!」因此,有仁德的人會把這種容不得人的人流放,把他們驅逐到邊遠的四夷之地去,不讓他們同住在國中。這說明,有德的人愛憎分明,發現賢才而不能選拔,選拔了而不能重用,這是輕慢:發現惡人而不能,了而不能把他驅逐得遠遠的,這是過錯。喜歡眾人所厭惡的,厭惡眾人所喜歡的,這是違背人的本性,災難必定要落到自己身上。所以,做國君的人有正確的途徑:忠誠信義,便會獲得一切;驕奢放縱,便會失去一切。
生產財富也有正確的途徑;生產的人多,消費的人少;生產的人勤奮,消費的人節省。這樣,財富便會經常充足。仁愛的人仗義疏財以修養自身的德行,不仁的人不惜以生命為代價去斂錢發財。沒有在上位的人喜愛仁德,而在下位的人卻不喜愛忠義的;沒有喜愛忠義而做事卻半途而廢的;沒有國庫里的財物不是屬於國君的。孟獻子說:「養了四匹馬拉車的士大夫之家,就不需再去養雞養豬;祭祀用冰的卿大夫家,就不要再去養牛養羊;擁有一百輛兵車的諸侯之家,就不要去收養搜刮民財的家臣。與其有搜刮民財的家臣,不如有偷盜東西的家臣。」這意思是說,一個國家不應該以財貨為利益,而應該以仁義為利益。做了國君卻還一心想著聚斂財貨,這必然是有小人在誘導,而那國君還以為這些小人是好人,讓他們去處理國家大事,結果是天災人禍一齊降臨。這時雖有賢能的人,卻也沒有辦法挽救了。所以,一個國家不應該以財貨為利益,而應該以仁義為利益。

8. 禮記 翻譯

曾子說:「孝有三點,大孝是尊重父母,其次是不使自己的言行給父母帶來恥辱,再次是能養活父母。」公明儀問曾子說:你可以做到孝嗎?」曾子說:「這是甚麽話呢?這是甚麽話古代的君子所說的孝子,父母沒有發話就能知道父母的意思,而且能用道來引導父母,使父母明白更多的道理。

9. 《禮記》翻譯

1、有子之言似夫子有子問曾子道:「向先生(孔子)問過喪(當官然後失去官職)方面的事情嗎?」(曾子)說:「聽他說的是:『希望喪後趕快貧窮,希望死後趕快腐爛』。」有子說:「這不是君子說的話。」曾子說:「我(的確是)從先生(孔子)那聽來的。」有子又說:「這不是君子說的話。」曾子說:「我是和子游一起聽見這話的。」有子說:「的確(說過)。但先生是有針對(某事)而說這話的。」曾子將這話告訴子游。子游說:「太神啦!有子說話很象先生啊!那時先生住在宋國,看見桓司馬給自己做石槨,三年還沒完成。先生說:『像這樣奢靡,(人)不如死了趕快腐爛掉越快越好啊。』希望(人)死了趕快腐爛,是針對桓司馬而說的。南宮敬叔(他原來失去官職,離開了魯國)回國,必定帶上寶物朝見國王。先生說:『像這樣對待錢財(行賄),喪(以後)不如趕緊貧窮越快越好啊。』希望喪後迅速貧窮,是針對敬叔說的啊。」曾子將子游的話告訴有子。有子說:「是啊。我就說了不是先生的話嗎。」曾子說:「您怎麼知道的呢?」有子說:「先生給中都制定的禮法中有:棺材(板)四寸,槨(板)五寸。依據這知道(先生)不希望(人死後)迅速腐爛啊。從前先生失去魯國司寇的官職時,打算前往楚國,就先讓子夏去(打聽),又讓冉有去聯系接洽。依據這知道(先生)不希望(失去官職後)迅速貧窮。」2、戰於郎魯國和其國在郎交戰。公叔愚人遇上一個拄仗進入城堡休息的任。公叔愚人說:「雖然徭役使百姓們很辛苦,賦稅使他們的負擔很沉重,但君子不能為國家謀劃,士人不能為國家獻身,這可不行,我敢於這樣說,就應當做到!」於是他和相鄰的少年汪踦上戰場參戰,兩人都戰死了。魯國人不想用孩子的喪禮來為汪踦辦喪事,便向孔子請教。孔子說:「他們能夠拿起武器來捍衛國家,不用孩子的喪禮來安葬他們,不也是合理的嗎?」3、苛政猛於虎孔子路過泰山的一側,有一個在墳墓前哭的婦人看上去十分憂傷。孔子立起身來靠在橫木上,派遣子路去問訊 那個婦人。孔子說:「你哭得那麼傷心,好像有很傷心的事。」那個婦人說:「我的公公被老虎吃了,我的丈夫也被老虎吃了,現在我的兒子也被老虎吃了。」孔子 問:「那為什麼不離開這里呢?」婦人回答說:「(這里)沒有苛刻的暴政。」孔子說:「學生們記住,苛刻的暴政比老虎還要兇猛可怕。4、大同從前,孔於曾加過魯國的蠟祭。祭記結束後,他出來在宗廟門外的樓台上游覽,不覺感慨長嘆。孔子的感嘆,大概是感嘆魯國的現狀。言偃在他身邊問道「老帥為什麼嘆息?」孔子回答說:『大道實行的時代,以及夏、商、周三代英明君王當政的時代,我孔丘都設有趕上,我對它們心嚮往之。 「大道實行的時代,天下為天下人所共有。選舉有德行的人和有才能的人來治理天下,人們之間講究信用,和睦相處。所以人們不只把自己的親人當親人,不只把自己的兒女當作兒女這樣使老年人能夠安享天年,使社年人有貢獻才力的地方,使年幼的人能得到良好的教育,使年老無偶、年幼無父、年老無子和殘廢的人都能得到供養。男子各盡自己的職分,女子各有自己的夫家。人們不願讓財物委棄於無用之地,但不一定要收藏在自己家裡。人們擔心有力使不上,但不一定是為了自己。因此,陰謀詭計被抑制而無法實現,劫奪偷盜殺人越貨的壞事不會出現,所以連住宅外的大門也可以不關。這樣的社會就叫做大同世界。 「如今大道已經消逝了,天下成了一家一姓的財產。人們各把自己的親人當作親人,把自己的兒女當作兒女,財物和勞力;都為私人擁有。諸侯天子們的權力變成了世襲的,並成為名正言順的禮制,修建城郭溝池作為堅固的防守。制定禮儀作為綱紀,用來確定君臣關系,使父子關系淳厚,使兄弟關系和睦,使夫妻關系和諧,使各種制度得以確立,劃分田地和住宅,尊重有勇有智的人;為自己建功立業。所以陰謀詭計因此興起,戰爭也由此產生了。夏禹、商湯、周文王、周武王、周成王和周公旦,由此成為三代中的傑出人物。這六位君子,沒有哪個不謹慎奉行禮制。他們彰昌禮制的內涵,用它們來考察人們的信用,揭露過錯,樹立講求禮讓的典範,為百姓昭示禮法的儀軌。如果有越軌的反常行為.有權勢者也要斥退,百姓也會把它看成禍害。這種社會就叫做小康。」還是你自己到這找吧,你說的有些不是禮記里的。 http://ewenyan.com/contents/more/lj.html

熱點內容
是的他喜歡怎麼寫英語作文 發布:2025-10-09 18:50:03 瀏覽:362
英語詞彙學作文怎麼考 發布:2025-10-09 18:50:03 瀏覽:719
未來英語的翻譯成英語怎麼說 發布:2025-10-09 18:49:26 瀏覽:483
笛手英語怎麼說及英文翻譯 發布:2025-10-09 18:44:14 瀏覽:14
嚴重失眠翻譯英語怎麼寫 發布:2025-10-09 18:33:10 瀏覽:721
跟你說了提前說翻譯成英語怎麼說 發布:2025-10-09 18:33:07 瀏覽:526
我最好的朋友是用英語怎麼翻譯 發布:2025-10-09 18:23:47 瀏覽:122
我覺得不了英語怎麼翻譯成英文 發布:2025-10-09 18:22:58 瀏覽:384
你最喜愛的東西英語怎麼翻譯 發布:2025-10-09 18:21:32 瀏覽:211
第二天是星期六翻譯成英語怎麼說 發布:2025-10-09 18:20:48 瀏覽: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