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作文翻譯 » 文化意識翻譯英語怎麼說

文化意識翻譯英語怎麼說

發布時間: 2022-01-12 23:14:35

❶ 跨文化意識英文翻譯

American English teaching in cross-cultural awareness training method

Abstract: the successful communication not only English language knowledge, but also need to cultural knowledge. Learning English must understand English national culture, if you ignore the language culture teaching, not only affect the understanding and mastering the language communication, and in the process of language is often caused by misuse. The new English curriculum standards also pointed out that language has abundant cultural connotation, contact and understand English national culture in English to understand and use, to deepen the understanding of cultural knowledge, be beneficial to train with the consciousness of the world. Because of language, cultu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eaching, this paper will "culture and language" and "how to foster intercultural consciousness" are summarized.

❷ 語言技能,語言知識,情感態度,學習策略,文化意識 用英語怎麼說

Language skills、Language knowledge、Emotional attitude、Learning Strategies、Cultural awareness

❸ 文化英文翻譯

在古代的時候由於交通的不發達,東西方文化的差異比較顯著,甚至連疆域接壤的兩個國家:中國和印度都各自產生了文明並且朝著各自的方向發展。古印度地區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國的發祥地之一,千百年來李靜無數朝代和歲月的變遷,有著深厚的文化沉澱和底蘊。古印度處在東亞和中亞的交界處,緊鄰印度洋,地域的特殊性也使得其成為了文化交融的地方。
In ancient times owing to underdeveloped traffic, the East-West cultural differences between East and West were more significant, even the two countries that have segments of common border, China and India,created their own civilization, and developed towards their own directions. Ancient India region was one of the birthplaces of the world's four ancient civilizations, had experienced the evolution of countless dynasties and time for thousands of years, and had a profound cultural and heritage. The ancient India was located in the junction of East and Central Asia, close to the Indian Ocean, the geographical specificity had made it a place of cultural fusion.
現在的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國在以前一直是一個國家。直到上個世紀五十年代才開始分裂為巴基斯坦和印度,之後的七十年代巴基斯坦又分裂為孟加拉國和孟加拉國。印度國內宗教主要以印度教為主,也有一部分把穆斯林。長久以來這兩個教派之間沖突不斷,我們時常可以在電視上看到一些因為教派矛盾而產生的流血沖突,這種暴力的行為,令人非常遺憾。
Today』s India, Pakistan, Bangladesh were belonging to one country in the past. It was divided into Pakistan and India until 1950s and further split into Pakistan and Bangladesh in 1970s. The religion in India mainly is Hinism, some is the Muslims. There are continuous conflicts between the two sects, we can often see a number of bloodshed conflicts arising because of sectarian contradiction, and these violent actions are very regrettable.
印度是世界第二大人口大國,有著豐富的勞動力資源和能源。同時,過多的人口也給印度帶來了很多麻煩:醫療,教育,貧富差距等矛盾日益明顯。就如XX給我們看的明信片中的一些圖片:一個雙眼通紅的殘疾乞討者,貧民區街口水管邊的孩子。這些圖片都凸顯了現代印度發展中所面臨的問題,也體現出古印度文化和當代印度文化在現代的一些沖突。
India is the world's second largest populous country, has abundant labor resources and energy. Meanwhile, too much of the population has brought to India a lot of troubles: the contradictions about health care, ecation, the gap between the poor and the rich, etc. have become an increasingly obvious. As can been seen in the pictures of some postcards XX showed to us: a disabled beggar with red eyes, some children by the waterpipe at the slum blocks, etc. These pictures have highlighted the problems faced in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India, also reflected some conflicts between the ancient Indian culture and contemporary Indian culture in modern India.

❹ 英語文化意識包含什麼

在美國有這樣一個盡人皆知的句子:「When you』re down, you are notnecessarily out.」但是許多English learners卻對其含義不甚了了。原因是不了解這句話的文化背景。這原是一句拳擊術語,在拳擊比賽中拳擊手若被對方擊倒,裁判數到10還不能起來則被判輸。但在很多情況下不等裁判數到10,倒地的拳擊手便能爬起來再戰。因此,這句話的表層意思是:當你被人擊倒,並不意味著輸了這場比賽。其寓意為:當你遇到挫折,並不一定喪失了成功的機會。
由此我們可以得到啟示:在英語教學中要注重語言和文化的關系,應提高對中西文化差異的敏感性和適應性,應樹立文化意識並注重文化知識的傳授。
一、語言和文化
語言和文化是密不可分的。語言不僅僅是一套符號系統,人們的言語表現形式更要受語言賴以存在的社會/社團(community)的習俗,生活方式,行為方式,價值觀念,思維方式,宗教信仰,民族心理和性格等的制約和影響。長期以來,在英語教學中語言和文化的這種關系一直未得到足夠的重視。在教學實踐中,似乎認為只要進行聽,說,讀,寫的訓練,掌握了語音,詞彙和語法規則就能理解英語和用英語進行交際。而實際上由於不了解語言的文化背景,不了解中西文化的差異,在英語學習和用英語進行交際中屢屢出現歧義誤解頻繁,語用失誤迭出的現象。如:用How much money can you earn a month?來表示對外國人的關心,殊不知這是一句冒犯的問話,侵犯了別人隱私(privacy),會激起對方的反感。中國人以謙遜為美德,如當外國人稱贊中國人某一方面的特長時,中國人通常會用You are overpraising me (「過獎」)來應酬,這往往會讓說話者感到你在懷疑他的判斷力;抑或是用「Where? Where?」來回答,弄得外國人莫名其妙,不知所雲。美國社會學家G.R.Tucker 和W.E.Lambet對於外語教學中只教語言不教文化有這樣的看法:「我們相信,任何這類企圖都會使學生失去興趣,使他們不僅不想學習語言符號本身,而且也不想了解使用這一符號系統的民族。相反,幫助學生在學習語言時提高對文化的敏感性,就可以利用他們發自內心的想了解其他民族的興趣和動力……,從而提供了學習該民族的語言的基礎」。
二、中西文化的偶合現象與文化差異
不同民族的文化有可能存在某些相同或相似的地方,這被稱為文化的偶合現象。這主要是由於不同的民族在與大自然作斗爭的過程中會有相同或相似的生活體驗和經歷。這種相似性必然會反映到語言中來。因而在英語和漢語中,我們不難發現許多相同或相似的表達。例如:「披著羊皮的狼」,英語為wolf in sheep』s clothing;「同舟共濟」 ,英語為in the same boat;「破土動工」,英語為break earth;「三思而後行」,英語為 think twice before you act;「藍圖」,英語為blue print,等等,這樣的偶合現象不勝枚舉。文化的這種偶合現象,可以促進English learners在目的語(target language)學習中的「正遷移」(positive transfer)。但是,不同的民族所處的地理環境和歷史環境不同,因而對不同的事物和經歷有著不同的編碼(code),分類;不同的民族因不同的宗教信仰,也導致了他們獨特的篤信,崇尚和忌諱心態;不同的民族因其發展的特殊歷史過程也產生了本民族自己的歷史典故,傳說軼事。如:漢語中的「龍」,「生死輪回」,「八卦」,「陰陽」,「氣功」等,對不了解中國文化的外國人來說必然是雲里霧里,不知何物。同樣,當我們看到英語中He is a wolf這個句子時,還以為是「這個人很兇」,實為「他是個好色之徒」。中西兩種文化的差異還可以從動物的「文化附加義」的差異窺見一斑。

請看下列兩組詞語,讓我們試著將不同動物與各自的不同習性搭配起來:
AB
1.Turtle a. wise
2.Lamb b. huge
3.Lion c. quiet
4.Owld. stubborn
5.Mousee. slow
6.Pigf. gentle
7.Deer g. sly
8.Whaleh. brave
9.Foxi. swift
10.Mulej. greedy
對於獅子的勇猛(brave),綿羊的溫順(gentle),狐狸的狡猾(sly),烏龜的遲緩(slow),豬的貪婪(greedy),英語和漢語的文化附加義基本相同。但在老鼠,騾子和貓頭鷹的習性上,英語和漢語的文化附加義則大相徑庭。在漢語中有「賊眉鼠目」,「鼠目寸光」等成語,用以形容鬼鬼祟祟和目光短淺。而老鼠在英語俚語中可指女人,怕羞的人。更由於迪斯尼先生創造了Mickey Mouse這個尤物,從而使得老鼠的形象大放異彩,成為千家萬戶所喜愛的動物,尤其在兒童心目中,更是機智,智慧的象徵。至於騾子,在漢語中,「壽命長,體力大」是它的特徵。而英語中騾子是「頑固(stubborn)」的代名詞。漢語中人們用貓頭鷹象徵不祥之兆,如「貓頭鷹進宅,無事不來」,而英語中的貓頭鷹則是智慧之鳥。
此外,中西文化的差異還有很多,如熟人,朋友間見面打招呼時的差異(中國人見面多問「你吃了沒有?」「你到哪裡去?」;而外國人則說「Hello」);人們接受禮物時表達自己態度的差異(一般中國人不會當著送禮物人的面看禮物;而外國人往往會當面撤開禮物並高興地向人家連聲稱謝「Thank you. I really appreciateit.」);運用體態語的差異(如:中國人召喚他人走近時常用手心向下,手指向內連續彎曲的手勢,這種手勢在英語中是在使喚小動物走近時用的;召喚他人走近外國人使用四指彎曲食指向內勾動的手勢,而這種手勢在漢語中則是極富挑釁性的)。
三、樹立文化意識,注重文化知識的傳授
在英語教學中,應樹立文化意識,應在傳授語言的同時同步傳授文化知識。這樣做的好處是:文化知識加深了學生對語言的了解,語言則因賦予了文化內涵而更易於理解和掌握。語言教學和文化教學同步可以在傳授語音,詞彙,語法等語言知識時進行。如:freeze這個詞的基本含義是「冰凍」「結冰」。而在一個私人擁有槍支的美國社會中,一位留學生因聽不懂美國人的口語Freeze!(「站住」「不許動」)而被槍殺。在美國社會中,Freeze!卻是人人皆知的日常用語。假如這位留學生有這點文化知識就不至於付出生命的代價。又如:教詞彙professional時,告訴學生He is a professional和She is a professional可能會引起天壤之別的聯想意義:He isperhaps a boxer.和Sheis likely a prostitute. 這是由英美的文化所觸發的定向思維。
除了語言本身所承載的文化涵義外,西方國家的風俗習慣,人們的生活方式,宗教信仰,思維方式等等都有著深厚的文化背景和底蘊。因此,在英語教學中還要適時地向學生介紹文化背景知識。如:在中國稱中年以上的人為「老」,是尊敬的表示,可在西方,「老」卻意味著衰朽殘年,去日無多,因此西方人都忌諱「老」,都不服「老」。有位導游講過這樣一件事:在一次帶隊旅遊中,我們的這位導游看到一位美國老太在艱難地爬山時,便上前去攙扶她,卻遭到了老人的拒絕。為什麼會發生這種事呢?因為在美國這樣一個老人普遍得不到尊重的社會里,老人們養成了不服老,堅持獨立的習慣。所以美國的老人都不喜歡別人稱其為老人(elderlypeople),在美國都用「年長的公民」(seniorcitizens)這一委婉語來指代老人。
在英語教學中,還可以將日常生活交往中的中西文化差異進行總結歸納,這對學生進行跨文化交際能力的提高能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如可將中國人與英語國家人士初交時談話的禁忌歸納為四個詞:I, WARM,where, meal。I代表income;第二個詞中W代表 weight ,A代表age, R 代表religion, M代表marriage。由此而引出「七不問」:不問對方收入,不問體重,不問年齡,不問宗教信仰,不問婚姻狀況,不問「去哪兒」,不問「吃了嗎」。這樣可使學生對與英語國家人士交談的禁忌有更清楚的了解

❺ 傳統意識用英語怎麼說

傳統意識
釋義:
traditional sense
網路:
傳統意識 traditional awareness反傳統意識 anti-traditional consciousness傳統意識形態 traditional ideology

熱點內容
懂的來英語怎麼翻譯 發布:2025-09-13 21:09:12 瀏覽:951
英語作文怎麼能滿分 發布:2025-09-13 21:09:11 瀏覽:581
你必須吃更多的蔬菜英語怎麼翻譯 發布:2025-09-13 21:07:14 瀏覽:71
男人喜歡運動英語怎麼翻譯成英語 發布:2025-09-13 21:04:13 瀏覽:695
一樓中文翻譯英語怎麼說 發布:2025-09-13 21:02:44 瀏覽:745
這些花用英語怎麼翻譯 發布:2025-09-13 20:59:15 瀏覽:709
祝女士生日快樂翻譯成英語怎麼說 發布:2025-09-13 20:54:16 瀏覽:859
英語大作文結尾怎麼寫 發布:2025-09-13 20:54:02 瀏覽:300
學英語很難啊英語怎麼翻譯 發布:2025-09-13 20:51:35 瀏覽:530
有什麼需要買的嗎英語怎麼翻譯 發布:2025-09-13 20:43:48 瀏覽: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