貼面禮英語怎麼翻譯
1. a bientot bisous caio 法語什麼意思
a bientot 待會見
bisous 就是Kiss,法國人見面和分別時都要行貼面禮
caio是義大利語,相當與Bye,是非正式的告別語,年輕人、熟人間都說caio,很多法國人也很喜歡說caio,尤其年輕人
2. 冰島人見面時的貼面禮和握手禮和國際通用的貼面禮和握手禮有什麼區別
在中世紀的時候,中產階級的人們開始行貼面禮了,而皇宮貴族們還互相嘴對嘴親吻。14世紀時黑死病盛行,由於害怕被傳染,歐洲人們不敢再與任何人有任何肢體接觸,更別說貼面禮或是嘴對嘴的親吻了!因此,貼面禮直到20世紀的時候才重新在歐洲出現。在工作場合可以行貼面禮嗎?通常來說,答案是否定的,因為那樣會顯得太過於親密而不正式。一般來說,在任何工作場合都不應該有親吻(包括貼面吻)的出現,握手是更好的選擇。除非,你的客戶、同事,或是老闆主動向你伸來臉頰,那意味著他認為你們的關系已經達到了某種非常親密的程度,並且他非常欣賞你,這種欣賞不僅僅出於工作層面,更多是個人層面的,而他正在用這種方式向你表達這種欣賞。這時候應該怎麼做呢?我建議,恭敬不如從命,愉快地接受吧!一般來說,在第一次會面中,人們通常會握手而不是行貼面禮。然而,如果這第一次會面是在一個非常輕松休閑的環境中,女性可以與男性或是另一名女性互行貼面禮。男性和男性之間一般是不行貼面禮的。但是近年來,在年輕人之間,男性與男性的貼面禮似乎也開始流行了起來。
不同的國家有不同行貼面禮的習慣。現在,讓我們看看貼面禮在不同地區的使用方法。
歐洲 EUROPE
貼面禮在法國最為常見,但是行貼面禮的習慣在法國各個地區是非常不同的。我的建議是:先從右臉頰開始,貼兩下,這是最不容易出錯的做法了!
在歐洲的西部,比利時和荷蘭等國家,貼面禮都從右臉頰開始。不同的是,在比利時,人們只貼一下,在荷蘭則貼三下。
在歐洲的南部,貼面禮作為打招呼的方式是非常常見的,做好心理准備哦!在西班牙和葡萄牙,人們從右臉頰開始;在義大利和希臘則從左邊開始,都是貼兩下。
歐洲的東部也是貼面愛好者的聚集地,尤其是在俄羅斯,人們通常貼兩下或是三下。
只有在歐洲的北部,你會發現很少有人願意與你行貼面禮。在英國,貼面禮並不是很常見,但是它正漸漸地在中產階級和上層階級中時興起來。在德國或是北歐,即使是在熟識的人之間,人們也不太行貼面禮。
美洲 AMERICA
在美國和加拿大的英語區,人們不行貼面禮。但近期由於一些電影和媒體的原影響力,貼面禮也漸漸被人們所熟知了。在加拿大的法語區,人們從左臉頰開始,貼兩次。
然而,如果你到南美洲去旅遊,你會發現人們非常頻繁地行貼面禮,尤其在阿根廷和烏拉圭等南部國家。
中東 MIDDLE EAST
在阿拉伯國家,貼面禮在同性之間是比較常見的,但在異性之間則絕不會發生。根據國家的不同,有時貼兩下,有時貼三下。
亞洲 ASIA
除了在菲律賓和印度尼西亞的某些地區以外,人們不用貼面禮來打招呼。相反的,甚至在有些亞洲國家,人們認為用臉去貼對方是一種冒犯的、令人不快的行為。
如果你非常不喜歡貼面禮,我可以告訴你一個最簡單直接的方法:主動與對方握手!
3. bisoux這是法語嗎怎麼翻譯
是法語,不過拼寫錯了,應該是bisous(法國人也常犯這個錯誤,縮寫常為bsx)
直譯是"吻",但實際的意思類似中國人告別時說的88/再見.
bisous這個原來是貼面禮(不知道最早是哪個中國人把這動作翻譯為中文的吻....),一般在見面和分別時做貼面禮.之後在電話簡訊里也沿用了這個習慣,類似中文的再見的說法
4. 翻譯日本是一個極其注重禮節的國家,見面時一般都要互相問候,脫帽鞠躬,眼睛向下,表示誠懇的態度。
日本是一個極其注重禮節的國家,見面時一般都要互相問候,脫帽鞠躬,眼睛向下,表示誠懇的態度。Japan is a country pay extremely attention to etiquette.They generally greet each other when meet, taking off their hats as they bow and looking down to show their sincere attitude.
泰國人見面時往往低頭問候,並將雙手合十於胸前
毛利主人在初次見面時必須與客人鼻尖對鼻尖連碰兩三次
在阿拉伯國家,兩個老朋友相見不僅僅會握手和擁抱,還會行貼面禮
Thai people often greet each other by bowing their heads, folding their hands together In their chest when they meet.
In Maori, when they first meet, the hosts must touch the nose tips of the guests by their own nose tips two or three times.
In Arab countries, two old friends will not only shake hand or embrace when they meet again, they will also do bisous.
5. 有誰知道外國人的貼面禮是怎麼回事嗎
下面的是關於法國人的生活 習俗 特點之類的 lz選一些吧
我再翻譯成英語
世界不同國家、民族和地區,各有其傳統的風俗、習慣,諸如,中國重孝道,日本講茶道,巴西愛足球,英國嗜讀報等等。我們知道了這些,對國際友好交往和對外經濟合作,是大有裨益的。那麼,女士最愛打扮、男士飲酒如水的法蘭西,究竟有哪些獨特風情和禮俗呢?我在首都巴黎的短暫停留中,通過悉心地觀察和留意的聆聽,了解並信手采寫了他們在飲食、婚俗、教規、生肖、狗業和禁忌等方面的一些主張和做法。
法國飲食源遠流長,品種多且講究,頗具特色,因之久負盛名。其烹調技術在西餐中首屈一指,故許多法國人常以此感到自豪。歐洲第一流大飯店的大廚師大半是法國人。從歷史上的皇帝路易十四開始,法國形成了一個重要而又不斷發展的宴會外交。這些精心安排的珍饈佳餚被世人稱為法式宴會,餐桌上一次可上200道菜!法國人最愛吃的菜是蝸牛和青蛙腿,如果你點這兩道菜,陪你的法國朋友定會十分高興。如今,巴黎對蝸牛的消費逐日擴大,全市有40多家出售蝸牛的食品店。法國最名貴的菜是鵝肝,家常菜是炸牛排外加土豆絲。世界飲酒冠軍法國人,尤其愛飲葡萄酒。她們吃飯很講究菜餚和酒的搭配,如:吃肉飲紅葡萄酒,吃魚飲白葡萄酒等。法國人還特別愛吃乳酪,不同色味的奶酷多達400多種,其肖費量也居全球之首,有「乳酪王國」之稱。西式進餐的禮節甚多,比如,赴宴者應從自己座位的左側就位,坐姿要端正;要後於主人把餐巾放於腿上,相敬乾杯時,即使你不會喝酒,也應將酒杯在唇邊觸一下,以示敬意,西餐的主要餐具有刀、叉,使檬保��沂治盞叮�笫殖植媯�扔玫督�澄鍇諧尚】椋�儆貌姘咽澄鎪腿肟謚校�砍醞暌壞啦耍�徒�丁⒉娌⒙E龐諗棠冢�縹闖醞輳�∏訓丁⒉姘誄傘鞍恕弊只蚪徊娣牛��灰�犢諳蟯狻�?BR>
法國女子在社會生活中地位較高。同她們握手時,一定要等其先伸手,她們可戴著手套,而男士一定要摘下手套,無論在何處,男士都要讓女士先行。在現代法國都市中,婚戀生活頗為自由。許多男女青年往往只同居而不舉行婚禮,甚至把這種日漸「時髦」的社會現象看作一種「革新」,所以「試驗夫妻」之風盛行。他們認為試婚的好處是:充分相互考驗,避免日後離婚。而今,法國獨身者不少,又以35歲以下和50歲以上者居多。法國奇特的傳統婚俗,是新郎和新娘在結婚前都照例向各自的好友舉行告別晚會,男方叫「埋葬單身漢生活晚會」,女方稱「辭別宴會」;新郎是以一個象徵性的「棺材」舉行一次「葬禮」來表示向「單身漢」告別;新娘在「辭別宴會」上,接受婦友們獻給的花束、花藍,大家同唱辭行歌,共跳送別舞,以示姐妹間眷戀深情――次日即可到天主教堂舉行婚禮了。天主教徒家庭的孩子出生後,都要經過「洗禮」,並取一個教名。教徒大都嚴守教戒。齋日不搞娛樂活動,尤其遇到某月13日是星期五這天,更嚴守戒規。
我國12種生肖,除「龍」是虛構者外,均為常見的飛禽走獸,且每種代表一年,而同歐洲各國大體相同的法國人的生肖,則是天文學上黃帶的12個星座,如:白羊、金牛、雙子、室女等,這12種生肖分別代表一年12個月,而不是一年一生肖。
法國的狗業很發達,那些闊綽女子,幾乎人人愛狗如嬰。全國每年出生狗達百餘萬只,年經銷額約10億法郎。為與方興未艾的養狗之風相適應,法國的狗飲食業、狗飾品業、狗葬業等,隨之興起,有專業狗醫4,000名,全國還建有狗肉加工廠3,000餘家,營業總額高達25.5億法郎。
這個愛美、講食、嗜酒、重禮的國度,還有一些禁忌。法國人忌諱「13」和「星期五」,認為這些數字隱含著凶險;忌送菊花、康乃馨等黃色花,認為黃花象徵不忠誠,玫瑰花只能送單數,除了表達愛情外,不能送紅色花……法國的生活習俗還有很多,到了法國,一定會有所感受。
法國是一個不適合容易著急上火的人居住的國家,這個民族的人喜歡悠哉悠哉地生活。
在法國,一個外國人最先得學會的就是「等待」和「約會」這兩個單詞。這兩個單詞在法國人日常生活中的使用率是很高的。在法國想要很快地辦成一件事通常不太容易。同樣一件事,在國內很短時間內就能完成了,放在法國卻得花費上一些時間。因為在法國,很多時候是不能直接登門辦事的,必須得先和對方預約,對方同意給你一個「約會」的日子後,還得花時間去「等待」那個「約會」的到來。
最典型的就是和各科診所的醫生的「約會」了。只要不是急診或沒法等待的病(等不及的病可以直接上醫院,不用預約)和醫生間的「約會」常常得等待上兩周至四個月不等。我到法國後,為了配眼鏡,我決定向眼科醫生要個「約會」。當我被告知得需要等待上四個月時,我重復了一下約會的日期,「9月12日,今天是5月9日,那就是說還有四個月?」我以為一定是我們當中的一個人搞錯了日期,沒想到醫生的秘書滿臉笑容地告訴我,「是的,小姐,就是四個月以後。」天!在法國配一副眼鏡居然得等待四個月!於是盼星星盼月亮好好不容易等待到了這個約會,等醫生檢查完我的眼睛後,(也就是國內的驗光和檢查度數等)本以為眼鏡當天就可以拿到了。但是等我拿著醫生給我開的病歷去眼鏡行(好在眼鏡行不用事先和他們預約)把眼鏡都配好了後,售貨員卻給我開了一張收據,「請您一個星期後來取您的眼鏡。」就這樣,從和眼科醫生的「約會」到我真正拿到眼鏡竟用了差不多五個月的時間。這要是在國內,兩個小時內就搞定了。
法國的女人在家庭和社會上的地位是很高的。法國有這樣說法:在法國,女人排第一位,狗排在第二位,孩子排第三位,男人站最後。這話雖帶有調侃的成分,但是卻能很好地反映了女人和狗在法國的地位。法國的男人的確是非常尊重婦女的。他們處處禮讓女人,家裡大大小小的事也都是由女人來拿主意的,法國的男人倘若是生活在國內,也許是要被笑話成「妻管嚴」的。而狗在法國,真真正正的是家庭的一個成員。法國人甚至去度假也會把狗帶著的,每年的七,八月份是法國的度假高峰期,法國人通常是人狗同車浩浩盪盪地上路了。很多社區里,人們也許不太容易找到廁所,但是狗廁所卻隨處可見。但是只有在一件事上,法國男人對女人卻是不能忍讓的,那就是開車。法國男人總看不得女人開車,他們認為女人開車只會給交通製造混亂。法國男人特別喜歡嘲笑女人開車。只要看到有停放不規則的車,他們一定就會說,「那一定女人乾的。」有一次,我親眼在街上看到一個男人和一個女人因為一個小事故而爭執,那個法國男人氣沖沖地嚷到:夫人,開車這種『復雜』事為什麼不讓給您的先生來做呢?「更好笑是,就連法國的很多」肥皂劇「里,男人諷刺女人開車的場面也比比皆是。
法國人是非常講究居住的環境的,他們在這上面花費的時間和金錢是很多的。他們在房子的裝飾上很追求個性,如果主人喜歡亞洲文化,那麼他們很可能就把家設計成日本或中國的風格:院子里種滿了竹子和各種大大小小的盆栽,傢具也是相應亞洲風格傢具,主人也和日本人一樣席地而坐地喝茶聊天。我曾到過很多法國人的家裡做客,看到過很多裝修風格各異的房子,而且,無論是房子的外表設計還是房子裡面的裝修,我極少看到有雷同的風格——這個民族是如此的厭惡雷同因此這個民族盛產藝術家。這點上,國人和法國人是很不一樣的,國人喜歡花錢請裝修公司裝修房子,而且在風格的追求上是跟著大眾走的,只要一種風格很流行,那麼大家都要一樣的。有一個經常在中國生活的法國人說,我真不明白,為什麼中國人都喜歡把自己的家裝修成五星級賓館的樣子。的確,法國人裝修自己的家是很講究家的溫馨感和追求個性的。而且,大多數的人都是自己動手而不是請裝修公司來做。有的法國人甚至會買好了地皮,自己設計好圖紙,然後一家人用假期一點一點地把家自己動手建起來。很多法國人總是驕傲地指著自己的家告訴客人們,這個家是他們自己一塊石頭一塊石頭地壘起來的。這也許就是法國人浪漫情懷的一種表現吧。
法國人有個特點,那就是愛罷工。電視和報紙上經常都有法國人罷工的消息。在法國生活的兩年裡,我就已經親自經歷8次公車罷工,我就是在他們舉行第九次罷工前,下定決心去考駕照的。法國人已經被高福利慣壞,只要一不高興就罷工。罷工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極大的麻煩,機場罷工了,飛機就沒法正常按點飛行,嚴重的時候,航班就得取消了。公車罷工了,沒有駕照的人就只能走路了。我在法國短短的兩年裡,經歷了我自己也數不清的各種罷工。但是,我卻從來都沒聽說過有法國人對罷工表示不滿和抗議的。想來法國人大概已經把罷工當做很自然很正常的事來看待了,所以,他們對待別人的罷工都能表示很寬容和理解。畢竟,風水輪流轉——天知道哪天就輪到自己罷工了呢?
法國人還愛度假。只要在法國有正當職業的人,(哪怕是一般的工人也不例外)就能享有每年五周的帶薪年假。每年的七八月份學校里放長假了,法國人也集中在這個時候一家人快快樂樂地去度假了。對國人而言,這也許難於置信,這期間,很多工廠和公司是關閉的——人們有的出國旅遊,有的回鄉下看父母親,而大部分人則都蜂擁到法國南部曬太陽和游泳去了。因此,在這期間要去辦事是件很痛苦的事,通常公司里只有一兩個臨時值班的人,他們只負責接電話和接待來客,其他的事他們就不管了。要辦事就只能等公司里有決策權的人度完假了。
法國是個民族自豪感很強的民族。因為歷史上的戰爭的緣故,法國人最恨的就是德國人和英國人了,那種感覺就和中國人不喜歡日本人一樣。而法國人最喜歡嘲笑的就是比利時人了。法國有很多笑話是專門用來擠兌比利時人的,他們認為比利時人總有些傻傻的。說實在話,事實上我也看不出人家比利時人有什麼不對的。說到和他們一樣屬於拉丁區的西班牙人和義大利人,他們就會覺得對方過於熱情,特別是對女人過於隨便。法國人自以為對待女人很適中——既溫柔體貼浪漫多情又不過於輕佻,根本不象「那些義大利人或西班牙人那樣隨便地在街上拍女人的屁股」。提到美國人的時候法國人還是一臉不屑的。他們認為美國人雖然看上去很開放,但實際上卻並不開放,法國人間見面是要行貼面禮,而這在美國是萬萬使不得的,美國人只要稍碰了一下女人的手就有可能被告做「性騷擾」了。而且,法國人自認為比美國人更能寬容別人的私生活。當美國國民知道柯林頓有了情人後都紛紛責難這種行為,但是法國已故前總統密特朗的私生女都生出來了,法國人也沒有對此表示什麼不滿的。有相當比例的法國人認為婚外戀是情有可原的。
法國人大概是世界上最會享受生活的人了。他們把生活中所做的每一件事都當做享受來看待。所以,他們的生活節奏是很慢的,有人做過統計,美國人花1個小時就能完成的事,法國人要用6個小時甚至更長的時間來完成。我的丈夫恰恰就是這樣一個典型的法國人。他如果心血來潮想要做一頓法國菜給我吃我是很焦慮的,他作飯的時候不僅眼睛要看電視,耳朵要聽音樂,而且還要把菜都切得藝術無比的樣子,我這個急性子的人看他做飯的樣子是很上火的。別人花半個小時就做好的飯,他就有本事花2個小時來做完,每次都把我餓得半死了他還在一邊慢悠悠地做著他的飯——眼睛在看電視,耳朵在聽音樂,嘴裡在哼著歌,手裡在擺弄著他的「藝術飯」。一副其樂無窮的樣子。
哪怕是有著誘人的加班費,法國人也不願意加班不願意拚命地工作,他們更願意和家人在一起享受假日而不願要那些誘人的加班費。我的丈夫又是這方面的典型,我們在中國的時候,他看到他的一個美國朋友為了多賺錢而四處兼課教英語,他總是不屑的說,雖然他賺的錢比我的多,可是,當我在享受生命的時候他卻在消耗生命。面對加班,法國人總是說,我不在乎多賺那幾個錢,請讓我回家去,我只想和我的老婆呆在一起——這大概就是法國人真正的浪漫吧?!
法國人和中國人一樣,都是個好吃的民族。不同的是,法國的用餐的時間要比國人的用餐時間長得多了。而且還必須——等待!上館子吃飯前得預約,否則很可能就會因為滿座而被拒之門外。有一件事讓我覺得很不可思議,法國的老闆經常會以「營業時間將要過去了」來拒絕前來吃飯的客人,哪怕來客是一大群人。在中國,開門做生意的人哪有這樣拒絕客人的?!
如果去走親訪友的話,這頓飯一吃就非得用5,6個小時才能完成,有時甚至更長的時間。客人來了以後,主客間先是逐個地行親吻禮,無論男女老少都得相互親對方的臉。通常是左右各親一次,但是如果感情較深關系較近又長時間不見面了的話,那就會左右反復的多親幾次,等彼此間行過貼面禮後,差不多半個小時過去了。想想吧,50張臉貼兩次就是100次。而且一邊貼還得一邊打招呼。行過貼面禮後,大家就在一起先拉家常。法國人是很能「侃」的,而且他們把能「侃大山」看成一種本事和個人魅力。等離吃飯的時間「差不多」(這差不多,卻是一個小時以後的事了)了,主人就會拿出各種酒來給大家品嘗,這就是餐前開胃酒,通常會是威士忌或馬塞茴香酒等。喝酒的時候會吃些薯片或花生等小吃,通常是客廳里進行,大家一邊品酒一邊繼續侃大山,而這開胃酒一開喝不要半個小時是不可能結束的。開胃酒喝過了以後,主人就會邀請客人到餐廳里就餐了,這時你會看到桌子上給每位客人都准備了各種不同的餐具和不同的玻璃杯——刀叉大小形狀不同,用途也是不同的。食用肉類的餐具和食用海鮮類的食具是不一樣的。而杯子的使用也是很講究的,各種杯子的使用是根據葡萄酒的顏色來定的,葡萄酒的顏色不一樣杯子也是不一樣的,在這點上是馬虎不得的,還有,喝水的杯子和喝葡萄酒的杯子也是不能混在一起用的。餐具的擺放是有講究的,通常主人是根據他的所准備飯菜來擺放餐具的,餐具的使用是從最外面開始的——主人上菜也是根據餐具的擺放來上菜的,如果最外面的餐具是用來吃海鮮的話,那麼第一道菜一定是海鮮了。在比較正規的場合吃飯,真是讓我歡喜讓我憂,喜的自然是因為法國的美食,憂的是法國的用餐禮節太多,且用餐時間漫長。在法國吃飯是順序通常是:色拉冷盤——主菜——干乳酪——甜點——咖啡或茶。而每吃完一道菜,主人就得把舊盤子撤了,換上新的盤子。咖啡喝完後,還有一小杯比較烈性的酒——法國人說那是為了把前面喝的咖啡「推」進胃裡面去。總之感覺上,在法國吃飯就是不斷地換盤子和餐具。
剛剛到法國,我一時很難適應法國人如此「浪慢」的生活,後來有一個英國朋友「安慰」我,「你其實算是很幸運的了,如果在西班牙更慘,他們通常會告訴你,明天吧!!——就連約會也要等到」明天「才能給你呢!」據說這是拉丁區人的典型性格,他們喜歡慢悠悠地「享受」生活。
在法國生活了兩年後,法國人的生活態度已經把我的火性子磨得很平和了。實在受不了時我就告訴自己,還好,我是在法國而不是在西班牙。我不用「等待」到「明天」,我只要等待上區區幾個月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