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文言文翻譯英語怎麼說
1. 文言文(古文)用英語怎麼說
文言文(古文)用英語表達Writings in classical style。
重點詞彙解釋:
1、classical
adj. 經典的,傳統的;和古希臘與古羅馬文化相關的;(音樂)古典的;文科的,人文科學的;典型的,有代表性的;相對論和量子力學理論前的概念、理論的,古典力學的。
n. 古典音樂。
雙語例句:
.
大多數古典音樂都會讓我睡著。
2、style
n. 方式,作風;款式,樣式;(服裝的)時尚,流行式樣;格調,品味;(書、畫、建築等的)風格;文風;文體;稱號,稱謂;(植物)花柱;(動物)尾須。
vi. 用刻刀作裝飾畫。
雙語例句:
Both love doing things in style.
兩人都喜愛有風度地做事。
style的用法:
style作名詞時意思是風格,轉化成動詞意思是設計。還可指稱呼,命名,即給某人或某物以名稱。
style多用作及物動詞,後接名詞或代詞作賓語,還可接以名詞充當補足語的復合賓語。可用於被動結構。
style的進行時可以表示按計劃,安排或打算即將發生的動作,這時句中往往有表示將來的時間狀語或特定的上下文。
2. 請問單詞文言文怎麼說
1. 文言文(古文)用英語怎麼說
文言文(古文)
用英語表達
翻譯如下:
Classical Chinese (ancient Chinese)
重點詞彙釋義:
文言文:classical style of writing
古文:prose written in the classical literary style; ancient style prose; ancient Chinese prose; (秦以前的字體) Chinese script before the Qin Dynasty
2. 「詞語」用文言文怎麼說
文言文特殊句式總結 文言特殊句式 文言特殊句式,一般指的是文言文中不同於現代漢語表達習慣的某些特殊的句式。
主要有:判斷句,被動句,省略句和倒裝句等。下邊我們根據所學文言文,舉例加以說明: 一、判斷句: 文言文中也有用判斷詞「是」(或「非」)來構造判斷句的現象,比如: 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
(《桃花源記》) 非我也,兵也。(《寡人之於國也》) 句中「是」「非」,和現代漢語判斷詞「是」「非」同義。
但是,這種用法不大常見。文言文往往用別的詞或結構方式來表示判斷。
(一)用其他判斷詞表示判斷 例如: 此則寡人之罪也。(《勾踐滅吳》) 翻譯:這是我的罪過啊。
句中「則」譯為「是」,即相當於現代漢語中的判斷詞。 此外還有:「即」「乃」「皆」「本」「誠」「亦」「素」「非」等等,例句: ①今天子有急,此乃臣效命之秋也。
②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 ③梁將即楚將項燕。
④臣本布衣。 ⑤且相如素 *** 。
⑥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二)採用「……者,……也」的方式構造判斷句 例如: 廉頗者,趙之良將也。
(《廉頗藺相如列傳》) 譯為:廉頗,是趙國的。
3. 150個常用文言文字詞意思解析
1. 安:1、怎麼(安求其能千里也) 2、養(衣食所安) 2. 卑:1、低下(非天質之卑) 2、身份低微(先帝不以臣卑鄙) 3. 備: 1、周全、詳盡.(前人之述備矣《岳陽樓記》) 2、具備.(一時齊發,眾妙畢備《口技》) 3、准備.(猶得備晨炊《石壕吏》) 4. 被:1、影響(被於來世) 2、同「披」,穿(皆被綺綉) 5. 鄙:1、邊境(蜀之鄙有二僧《為學》) 2、鄙陋、目光短淺(肉食者鄙《曹劌論戰》) 3、出身鄙野(先帝不以臣卑鄙《出師表》) 6. 畢:1、盡(畢力平險《愚公移山》) 2、全部(群響畢絕《口技》) 7. 薄:1、迫近,接近.(薄暮冥冥《岳陽樓記》) 2、輕視.(不宜妄自菲薄《出師表》) 3、厚度小.(薄如錢唇《活板》) 8.策:1、馬鞭.(執策而臨之《馬說》) 2、鞭打、驅使.(策之不以其道《馬說》) 3、記錄.(策勛十二傳《木蘭詩》) 4、計謀.(成語「束手無策」) 9.長:cháng 1、長度.(舟首尾長約八分有奇《核舟記》) 2、與「短」相對.(北市買長鞭《木蘭詩》) 3、長久,健康.(但願人長久《明月幾時有》) 4、永遠.(死者長已矣《石壕吏》) 5、zhǎng,排行最大(木蘭無長兄(《木蘭詩》) 6、zhǎng,頭領.(吳廣皆次當行,為屯長《陳涉世家》) 10.稱:1、相當、配合(稱其氣之小大/不能稱前時之聞)2、稱贊(先帝稱之曰能) 11. 誠:1、誠心(帝感其誠)2、的確,實在(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3、果真(今誠以吾眾詐自稱公子扶蘇項燕/誠如是,則霸業可成,漢室可興)) 12. 懲:1、苦於(懲山北之塞《愚公移山》) 2、懲罰 13. 馳:1、騎(願馳千里足) 2、驅車(追趕)(公將馳之) 14. 出:1、發、起(方其出海門) 2、在邊疆打仗(出則方叔、召虎) 3、來到(每歲京尹出浙江亭教閱水兵) 4、產生(計將安出) 15. 辭:1、推辭(蒙辭以軍中多務) 2、語言(未嘗稍降辭色) 16. 次:1、編次.(吳廣皆次當行《陳涉世家》) 2、旅行或行軍在途中停留.(又間令吳廣之次所旁叢祠中) 17. 簞:1、用簞裝著(百姓孰敢不簞食壺漿)2、古代裝飯的圓形竹筐(一簞食,一豆羹) 18. 當:1、承當,承受.(當之無愧) 2、應當.(當獎率三軍《出師表》) 3、將要.(今當遠離) 4、對著,向著.(木蘭當戶織《木蘭詩》) 5、值,正在.(當時此,諸郡縣苦秦吏者《陳涉世家》) 6、抵擋.(「銳不可當」) 19. 道:1、道路.(會天大雨,道不通《陳涉世家》)2、道義.(伐無道,誅暴秦) 3、方法.(策之不以其道《馬說》) 4、說,講.(不足為外人道也《桃花源記》) 20. 得:1、能夠(二者不可得兼) 2、得到、獲得(故不為苟得) 3、同「德」,感激(所識窮乏者得我與) 21. 等:1、同樣(等死,死國可乎/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2、諸位,表多數(公等遇雨) 22. 敵:1、攻擊(恐前後受其敵《狼》) 2、敵人(蓋以誘敵《狼》) 23. 吊:1、憑吊(為我吊望諸君之墓) 2、慰問(人皆吊之) 24. 度:1、dúo估計、推測(孤不度德量力) 2、渡過、越過(關山度若飛) 25. 端:1、畫幅的右端(左手執卷端) 2、正、端正(其人視端容寂) 26. 惡:1、怎麼(惡能無紀) 2、厭惡(所惡有甚於死者) 27. 發:1、行動、發動(四夷之所憚以不敢發) 2、發射(見其發矢十中八九) 3、起,被任用(舜發於畎畝之間) 4、征發(發閭左?m戍漁陽九百人) 5、開放(野芳發而幽香 ) 6、發出(一時齊發,眾妙畢備) 7、fā,頭發(黃發垂髫並怡然自樂) 28. 凡:1、凡是(則凡數州之土壤) 2、總共(凡三往) 29. 方:1、見方(方七百里)2、長方形(方以長)3、當……時候(方羲之之不可強以仕) 30. 分:fēn 1、劃分,分開.(今天下三分《出師表》) 2、分配,分給.(必以分人《曹劌論戰》) 3、長度單位.(長約八分有奇《核舟記》) 4、fèn,職分,本分.(忠陛下之職分也《出師表》) 31. 奉:1、通「俸」侍奉(為妻妾之奉) 2、接受、奉行(奉命於危難之間) 3、供養(不知口體之奉不若人也) 32. 否:1、同「不」沒有(尊君在否) 2、惡、壞(陟罰臧否) 33. 夫:1、那(予觀夫巴陵勝狀) 2、fú,句首發語詞(夫環而攻之/且夫人之學) 3、丈夫(夫?J聲起/羅敷自有夫) 4、成年男子的通稱,人(荷擔者三夫) 34.扶:1、沿,順著(便扶向路《桃花源記》) 2、攙扶(出郭向扶將《木蘭詞》) 35. 拂1、違背、阻礙(行拂亂其所為) 2、同「弼」,輔佐(入則無法家拂士) 3、輕輕擦過(以手拂之) 36. 福:1、賜福、保佑(神弗福也) 2、好事、有福之事(此何遽不為福乎) 37. 富:1、富麗(與倉廩府庫城池苑囿之富且大)2、富有、充足,有許多(家富良馬) 38. 更:1、重新(即更刮目相待) 2、進而(醉則更相枕以卧) 3、互相(更相慶) 4、再、又(更上一層樓) 5、更加(舉杯銷愁愁更愁) 39. 苟:1、如果(苟富貴/苟慕義強仁) 2、苟且(故不為苟得/苟全性命於亂世) 3、且、或許,表希望(苟無飢渴) 40. 固:1、本來(固眾人《傷仲永》) 2、頑固、固執(汝心之固《愚公移山》)3、一定、必定(而戍死者固十六七)4、鞏固(固國不以山溪之險)5、安守,固守(君子固窮……) 41. 故:1、舊的,原來的(溫故而。
4. 怎麼翻譯文言文中的字詞
文言文解題技巧 一、以題解文。 文言文閱讀相對是難點,一般同學往往讀了一遍不很懂。此時,要迅速瀏覽一下試題要求,特別是最後的內容概括判斷題,仔細閱讀,能夠了解全文大致內容,因為這道題往往有一項不符原文,其他三項都正確,就是有一項錯誤也往往是細節問題。那麼通過解讀最後一題,就會馬上了解全文內容,再去讀原文,就會事半功倍,化難為易。 二、以文解文 以文解文,就是用文章中的話來解題。文章中的諸種因素存在著一種互相制約,互相闡釋的關系,這是讀者解文的一種依據,例如1994年試題,「尊老在東,不辦常得生米,何必獨饗白粲」。「白粲」即白米,因為上文有「月俸得白米……」。 三、以註解文。 文言文命題者會給一些注釋,這些注釋往往能給解題帶來很大幫助。例如1991年試題中有一句「識者多有叔段,州吁之譏」,命題者給「叔段、州吁」的注,並在註解的基礎上出了一道題:「對於琅阝王邪 王,識者多有叔段,州吁之譏,原因是(什麼)。」「這實際上考查學生以事解文的能力。 」 四、以理解文。 在解答翻譯句子時,要與語境結合,更要善於了解事理。例如1994年「以給供養」一句中「給」,到底講成「給以」還是「使……豐足?」似乎都可以。但從情理上分析,就只能取「使……豐足」。因為何子平做為退職官員,「竭身運力」就是不滿足於一般的供養,而要「使之豐足」。再比如「扶持私庭」的譯法,是「在家奉養母親,」還是「扶助母親理家」?拋開詞義的規定性不談,僅從情理上看,也不能講成「扶助母親理家」。因為這「理家」的重任還要靠年近八十的母親,何子平何孝之有?
第一步:快速瀏覽題目
課外文言文閱讀試題有個特點:有的題目選項出示了文中某些關鍵字詞的意思:有的題目則提示了文言文的主要內容。瀏覽題目,有助於同學們初步了解文言文的大致意思。所以,接到課外文言文閱讀文段,首先應該快速瀏覽文段後的題目。
第二步:仔細分析標題
一般而言,課外文言文閱讀文段都會給出標題。教師要指導學生留意並仔細分析文段的標題。因為大部分標題本身就概括了文言文的主要內容。例如,在一次測試中,考了一個「楚人學舟」的課外文言文閱讀文段。這個主謂結構的標題概括了文段的主要內容,我們看了標題就知道文段的主要內容了。總之,仔細分析文段的標題,可使我們快速理解文言文的主要內容。
第三步:結合注釋速讀全文
課外文言文閱讀文段,對於一些難懂的文言字詞一般都會給出注釋。這些注釋有助於同學們准確理解文言文的主要內容。所以,教師應提醒學生千萬別忽略這些注釋,而應結合注釋速讀全文。另外,需要注意的是教師要提醒學生,在閱讀全文的過程中,碰到「攔路虎」,千萬別停下來苦苦思索,而應繼續閱讀。總之,速讀全文,不求完全讀懂,能明白文章的大致意思就可以了。
第四步:「對症下葯」解答問題。
課外文言文閱讀問題設計有三種類型,即詞語解釋題、句子翻譯題和內容理解題。對於不同的題目則採用不同的解題方法:
(1)詞語解釋題:這類題目多數是考查文言實詞中一詞多義的現象,而這些文言實詞基本上都是同學們在課內文言文中學習過的。解題時,應先套用我們學習過的文言實詞的意思,再聯繫上下文檢驗,經檢驗意思通順,則為正確答案。
(2)句子翻譯題:翻譯句子應該在直譯的基礎上意譯。首先,在草稿上把關鍵的字詞的意思解釋出來(直譯);然後,將句子的大致意思寫出來(意譯)。在翻譯句子時需要注意以下幾個問題:①年號、人名、地名、官名、物名、書名、國名等專有名詞保留原樣,不用翻譯。例如:「慶歷(年號)四年春,滕子京(人名)謫守巴陵郡(地名)」。可把這個句子譯為:慶歷四年的春天,滕子京被貶了官,做了巴陵郡的太守②句子中沒有實際意義的詞語應刪去。例如:「陳勝者,陽城人也」。「者……也」表判斷,無義,應刪去。可把這個句子譯為:陳勝是陽城人。③文言文中有些特殊句式(如主謂倒裝、賓語前置、狀語後置等倒裝句)和現代漢語的語序不一樣,翻譯時要作適當的調整。例如:「甚矣,汝之不惠(主謂倒裝)!」可把這個句子譯為:你的不聰明也太嚴重了。④所翻譯的句子若是省略句,則要把省略了的成份增補出來。例如:「乃丹書帛曰『陳勝王』(省略主語)。」可把這個句子譯為:他們(主語)就用硃砂在綢子上寫上『陳勝王』三個字。
(3)內容理解題。解決這種類型的題目有三種方法:第一,引用原文句子回答;第二,摘錄原文關鍵的詞語回答;第三,用自己的話組織文字回答。三種方法,採用第一、二種方法回答准確率較高。
3. 文言文(古文)用英語怎麼說
1、文言文
翻譯:
writing in classical Chinese
例句:
The best reading method of writings in classical chmese was discussed.
探討了文言文的最佳閱讀方法。
2、古文
翻譯:
Classical Chinese writing
例句:
One of the pleasures of reading old letters is the knowledge that they need no answer.
讀古文的樂趣之一是這種知識並不需要答案。
(3)把文言文翻譯英語怎麼說擴展閱讀:
反義詞:
白話文
翻譯:
writings in the vernacular
例句:
Paraphrase the ancient Chinese prose in vernacular language.
把這篇古文譯成白話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