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作文翻譯 » 神經節英語怎麼說及英文翻譯

神經節英語怎麼說及英文翻譯

發布時間: 2025-06-04 09:09:03

Ⅰ ganglion 這個英文單詞翻譯成中文應該是什麼意思,哪位知道請快告訴我。這是一個病的名字,急急急

英語:ganglion gan.gli.on[`g

Ⅱ 英語翻譯英文的serendipity,應該怎麼翻中

沒有這個字,只有seahare這個字,意思是海兔。
海兔不是兔,是螺類的一種,海兔科海洋腹足類的統稱,又稱海蛞蝓。其頭上的兩對觸角突出如兔耳。海兔屬淺海生活的貝類。它是甲殼類軟體動物家族中的一個特殊的成員。它們的貝殼已經退化為內殼。背面有透明的薄薄的殼皮,殼皮一般呈白色,有珍珠光澤。
海兔是雌雄同體的生物,海底棲息,體裸露,雌雄兩個生殖孔間有卵精溝相連。海兔分布於世界暖海區域,中國暖海區也有出產。
海兔是科學家發現的第一種可生成植物色素葉綠素的動物。
海兔不是兔。海兔頭上的兩對觸角突出如兔耳,體光滑,或有許多突起。觸角分工明確,前面一對稍短,專管觸覺;後一對稍長,專管嗅覺。海兔在海底爬行時,後面那對觸角分開成「八」字形、向前斜伸著,嗅四周的氣味,休息時這對觸角立刻並攏,筆直向上,恰似兔子的兩只長耳朵。當它不動時,活像一隻蹲在地上豎著一對大耳朵的小白兔,因而最早被羅馬人稱為海兔。後被世人所公認,海兔因而得名。日本人稱它「雨虎」。
海兔的個體較小,一般體長僅10厘米,體重130克左右,身體呈卵圓形,運動時身體可變形。海兔並非哺乳動物,體外無皮毛。它屬於軟體動物門腹足類動物。但又與常見的腹足類動物(如鮑、田螺、蝸牛)不同:海兔沒有石灰質的外殼,而是退化成一層薄而透明、無螺旋的角質殼,被埋在背部外套膜下,從外表根本看不到,而是在背面由一層薄而半透明的角質膜覆蓋著身體(這一點和蛞蝓相同,故又名海蛞蝓),薄薄的殼皮一般呈白色,有珍珠光澤。
海兔的足相當寬,足葉兩側發達,足的後側向背部延伸。平時,海兔用足在海灘或水下爬行,並借足的運動作短距離游泳。
海蛞蝓是雌雄同體的生物,海底棲息,體裸露,雌雄兩個生殖孔間有卵精溝相連。
海兔還是重要的神經生理學實驗動物。2000年諾貝爾獎獲得者坎德爾德在《追尋記憶的痕跡:2000年諾貝爾獎得主坎德爾德探索之旅》中有對海兔的詳細描述,其由於海兔的巨大的、便於監測的腹神經節而選中海兔作為研究對象,進而發現了經典學習模型的細胞原理。
中國的海兔已定名的有21種。海兔個體較小,一般體長僅10厘米,體重130克左右。海兔不是哺乳動物,體外無皮毛。它屬於軟體動物門腹足類動物。但又與常見的腹足類動物不同:沒有石灰質的外殼,只有一層薄而半透明的角質膜覆蓋著身體。體呈卵圓形,運動時身體可變形。頭上一前一後,長有二對觸角。
生活在美國新英格蘭地區和加拿大的鹽鹼灘的一種通體碧綠的海蛞蝓可以進行光合作用,是人類發現的第一種可生成植物色素葉綠素的動物。除了生成葉綠素所必需的基因外,它們還「竊取」了稱為葉綠體的細胞器,利用其實施光合作用。同植物一樣,海蛞蝓的葉綠體藉助葉綠素將陽光轉化為能量,因此就沒了通過吃食物以獲取能量的必要。研究人員採用放射性示蹤劑以確保海蛞蝓確實是通過自身力量生成葉綠素,而不是從藻類身上竊取的這種現成的色素。事實上,海蛞蝓完全吸收了這種遺傳物質,將其遺傳給下一代。這些海蛞蝓的後代同樣可以生成自己的葉綠素,不過,在吃掉足夠的藻類以獲取必要的葉綠體之前,它們還不能進行光合作用。科學家迄今尚不清楚這種動物是如何盜用所需要的基因的。
母音字母組合ea在單字里發長母音/i/的音,發音時,舌端靠近下齒,舌前部抬得很高,但不接觸上顎,不發生任何摩擦,牙床接近合,唇形扁平,/i/這個音出現在字首、字中和字尾位置,如:
sea 海(與「大洋」相連接的大面積鹹水區域,即大洋的邊緣部分)
meat 肉
peanut 花生
eagle 鷹
peach 桃子
tea 茶
leaf 樹葉
pea 豌豆
希望我能幫助你解疑釋惑。

Ⅲ 中學化學的英文術語

地址:http://jpkc.njau.e.cn/biochemistry/file/2-8.doc
學生使用的《生物化學》重要術語中英語對照

碳水化合物(carbohydrate)
單糖(monosaccharide)
寡糖(oligosaccharide)
多糖(polysaccharide)
醛糖(aldose)
酮糖(ketose)
蔗糖(sucrose)
乳糖(lactose)
麥芽糖(maltose)
纖維二糖(cellobiose)
多糖(polysaccharides)
澱粉(starch)
直鏈澱粉(amylose)
支鏈澱粉(amylopectin)
纖維素(cellulose)
半纖維素(hemicellulose)
糖原(glycogen)
幾丁質(chitin)
糖胺聚糖(glycosaminolgycan)
脂類(lipids)
脂肪酸(fatty acid)
甘油三酯(glycerol triester)
親水脂類(amphipathic lipids)
蠟(wax)
磷酸甘油脂(phosphoglyceride)
甘油磷脂(glycerophospholipid)
磷脂醯膽鹼(phosphatidylcholine)
磷脂醯乙醇胺(phosphatidylethanolamine)
磷脂醯絲氨酸(phoshatidylserine)

磷脂醯肌醇(phosphatidylinositol, PI)
肌醇三磷酸(inositol-1,4,5-trisphosphate,IP3)
二脂醯甘油(diacylglycerol,DAG)
磷脂酸(phosphatidic acid,PA)
磷脂酶A2(phospholipase A2,PLA2)
磷脂酶C(phospholipase C,PLC)
磷脂酶D(phospholipase D,PLD)
溶血磷脂(1ysophospholipid)
鞘磷脂(sphingomyelin)
神經醯胺(ceramide)
類固醇(steroids)
萜類(terpenes)
膽固醇(cholesterol)
麥角固醇(ergosterol)
蛋白質 protein
簡單蛋白質 simple protein
氨基酸 amino acid
結合蛋白質 conjugated protein
多肽 polypeptide
肽 peptide
肽鍵 peptide bond
介電常數 dielectric constant
范德華力 van der waals force
層析法 chromatography
吸附層析法 adsorption chromatography
分配系數 partition or distribution confficient
活性肽 active peptide
二硫鍵 disulfide bond
兼性離子 zwitterion
一級結構 primary structure
疏水效應 hydrophobic effect
SDS-聚丙烯醯胺凝膠電泳 SDS-PAGE
毛細管電泳(capillary eletrophoresis, CE)
離子交換層析 ion exchange chromatography
同源蛋白 homologous protein
構象 conformation
構象角 conformatiomal angle
糖脂(glycolipid)
糖基甘油酯(glycosylglyceride)
鞘糖脂(glycosphingolipid)
腦苷脂(cerebroside)
N-乙醯神經氨酸(N-acetylneuraminic acid)
神經節苷脂(ganglioside)
硫酸腦苷脂(cerebroside sulfate)
糖蛋白(glycoproteins)
蛋白聚糖(proteoglycans)
生物膜(biomembrane)
膜脂(membrane lipids)
膜蛋白(membrane proteins)
脂質雙層分子(lipid bilayers)
外周蛋白(peripheral protein)
外源性(extrinsic protein)
內在蛋白(integral protein)
內源性蛋白(intrinsic protein)
跨膜蛋白(transmembrane proteins)
流動鑲嵌模型(fluid mosaic model)
簡單擴散(simple diffusion)
協助擴散(facilitated diffusion)
被動運輸(passive transport)
主動運輸(active transport)
介導性運輸(mediated transport)
非介導性運輸(nonmediated transport)
載體蛋白(carrier protein)
通道蛋白(channel protein)
離子通道(ionic channel)
離子載體(ionophore)
內吞作用(endocytosis)
胞飲作用」(pinocytosis)
外排作用(exocytosis)
基團轉移(group translocation)
脂蛋白(lipoprotein)
染色體(chromosome)
染色質(chromatin)
組蛋白(histone)
核小體(nucleosome)
病毒(virus)
噬菌體(bacteriophage或簡稱phage)
變性 denaturation
沉降系數(S)Svedberg(S)
抗體 antibody
親和層析法 affinity chromatography
鹽溶 salting in
鹽析 salting out
二級結構 secondary structure
三級結構 tertiary structure
a-螺旋 a-helix
超二級結構 super-secondaery structure
結構域 structure domain
氫鍵 hydrogen bend
疏水相互作用 hydrophoblic interaction
肌紅蛋白 myoglobin
寡聚蛋白質 oligomeric protein
無規則捲曲 randon coil
復性 renaturation
鐮刀狀細胞貧血病 sickle-cell anermia
酶(enzyme)
酶的專一性(specificity)
單體酶(monomeric enzyme)
寡聚酶(oligomeric enzyme)
多酶復合體系(multienzyme system)
酶活性中心(active center of enzyme)
催化基團(catalytic site)
酶原(zymogen or proenzyme)
誘導契合(inced-fit theory)
抗體酶(abzyme)
酸鹼催化(acid-base catalysis)
共價催化(covalent catalysis)
激活劑(activator)
抑制劑(inhibitor)
可逆抑制(reversible inhibition)
競爭性抑製作用(competitive inhibition)
非競爭性抑製作用(noncompetitive inhibition)
調節酶(molator)
別構酶(allosteric enzyme)
同配位效應(isosteric effect)
變構效應(allosteric effect)
變構激活(allosteric activation )
正協同效應(positive cooperative effect)
負協同效應(negative cooperative effect)
效應物(effector)
維生素(vitamin)
維生素缺少症(avitaminosis)
調節中心(regulatory center)
催化亞基(catalytic subunit)
調節亞基(regulatory subunit)
誘導酶(inced enzyme)
結構酶(structural enzyme)
核酶(ribozyme)
輔酶(coenzyme)
比活力(specific activity)
脫氧核酶(deoxyribozyme)
酶工程(enzyme engineering)
酶純度(purity of enzyme)
酶活力(enzyme activity)
a-澱粉酶(a-amylase)
b-澱粉酶(b-amylase)
脫支酶(debranching enzyme)
澱粉的磷酸化酶(amylophosphorylase)
糖酵解(glycolysis)
三羧酸循環(tricarboxylic acid cycle,TCA)
磷酸戊糖途徑(pentose phosphate pathway,PPP)
生物氧化(biological oxidation)
煙醯胺脫氫酶類(nicotinamide dehydrogenase)
黃素脫氫酶類(flavin dehydrogenase)
鐵硫蛋白類(iron-sulfur protein)
泛醌(ubiquinone)
細胞色素類(cytochromes)
細胞色素氧化酶(cytochromeoxidase)
魚藤酮(rotenone)
安密妥(amytal)
殺粉蝶菌素(piericidine)
抗黴素A(antimycin A)
底物水平磷酸化(substrate-level phosphorylation)
氧化磷酸化(oxidative phosphorylation)
化學滲透假說(chemiosmotic coupling hypothesis)
化學偶聯假說(chemical coupling hypothesis)
構象偶聯假說(conformational coupling hypothesis)
甘油-磷酸穿梭途徑(glycerophosphate shuttle)
蘋果酸-天冬氨酸穿梭途徑(malate- aspartate shuttle)
異檸檬酸穿梭途徑(isocitrate shuttle)
能荷(energy charge)
肉鹼(肉毒鹼,carnitine)
乙醛酸體(乙醛酸循環體,glyoxysome)
乙醛酸循環(glyoxylate cycle)
酮體(ketone bodies)
飽和脂肪酸的從頭合成(de novo synthesis)
谷氨酸脫氫酶(glutamate dehydrogenase, GDH)
轉氨基作用(transamination)
轉氨酶(transaminase)
磷酸吡哆醛(pyridoxal phosphate,PLP)
谷丙轉氨酶(glutamic pyruvic transaminase,GPT或 alanine transaminase,ALT)
穀草轉氨酶(glutamic oxaloacetic transaminase,GOT或 aspartate transaminase,AST)
γ-谷氨醯-半胱氨酸合成酶(γ-glutamyl systeine synthetase,γ-ECS)
谷胱甘肽(glutathione)
谷胱甘肽合成酶(glutathione synthetase)
生物固氮(biological nitrogen fixation)
固氮酶(nitrogenase)
自身固氮微生物(diazatrophs)
共生固氮微生物(symbiotic microorganism)
硝酸還原酶(nitrate rectase,NR)
亞硝酸還原酶(nitrite rectase,NiR)
谷氨酸合酶(glutamate: oxo-glutarate aminotransferase,GOGAT)
谷氨醯胺合成酶(glutamine synthetase,GS)
腺苷-5'-磷酸硫酸酐(adenosine-5'-phosphosulfate,APS)
3'-磷酸腺酐-5'-磷醯硫酸(3'-phosphoadenosine-5'-phosphosulfate,PAPS)
5-磷酸核糖焦磷酸(phosphoribosyl pyrophosphaet,PRPP)
天冬氨酸轉氨甲醯酶(aspartate trsnscarbamoy lase)
腺嘌呤磷酸核糖轉移酶(adenine phosphoribosyl fransferase,APRT)
黃嘌呤-鳥嘌呤磷酸核糖轉移酶(hypoxanthineguanine phosphoribosyl transferase,HGPRT)
谷胱甘肽還原酶(glutathione rectase,GR)
谷氧還蛋白(glutaredoxin)
谷氧還蛋白還原酶(glutaredoxin rectase)
胸腺嘧啶核苷酸合酶(thymidylate synthase)
DNA復制(DNA replication)
中心法則(central dogma)
岡崎片段(Okazaki fragement)
前導鏈(leading strand)
滯後鏈(lagging strand)
引物(primer)
復制叉(replication fork)
半保留式復制(semiconservative replication)
模板(template)
反轉錄(reverse transcription)
轉換(transition)
顛換(transversion)
錯配修復(mismatch repair)
核苷酸切除修復(nucleotide excision repair)
鹼基切除修復(base excision repair)
同源重組(homologous recombination)
特異性重組(site-specific recombination)
轉座子(transposon)
啟動子(promoter)
限制性內切酶(restriction endonuclease )
修飾(modification)
單鏈結合蛋白(single stranded binding proteins, SSB)
遺傳密碼(genetic code)
讀碼框架(reading frame)
移碼突變(frame-shift mutation)
簡並性(degeneracy)
同義密碼子(synonymous codon)
起始密碼子(initiatlon codon)
終止密碼子(termination codon)
擺動假說(wobble hypothesis)
同功受體tRNA(isoaccepting tRNA)
反密碼子(anticodon)
多核糖體(polyribisome)
氨醯-tRNA合成酶(aminoacyl-tRNA synthetase)
Shine –Dalgarno序列(Shine –Dalgarno sequence)
起始因子(initiation factor)
延伸因子(elongation factor)
釋放因子(release factor)
轉肽(transpeptidation)
移位(translocation)
分子伴侶(molecular chapeones)
共翻譯轉移(co-translational translocation)
翻譯後轉移(post-translational translocation)
信號肽(signal sequence)
信號識別顆粒(signal recognition particle SPR)
代謝 (metabolism)
代謝調節 (metabolic regulation)
共價修飾 (covalent modification)
反饋抑制 (feedback inhibition)
操縱子模型 (operon model)
衰減作用 (attenuation)
級聯放大作用 (amplification cascade)
變(別)構效應 (allosteric effect)
誘導和阻遏 (inction and repression)
蛋白激酶 C (protein kinase C,PKC)
第二信使 (second messenger)
受體 (receptor)
G 蛋白 (guanosine triphosphate-binding protein)
信號轉導 (signal transction)
鈣調素 (calmolin,CaM)
磷酯酶 (phospholipase C,PLC)

Ⅳ 尾狀核頭的英語翻譯 尾狀核頭用英語怎麼說

尾狀核頭來
[詞典] [醫] caput nuclei caudati;
[例句自]圖像處理結果顯示:基底神經節損害致失寫的病灶多位於左側基底神經節區:左側殼核、尾狀核頭及尾狀核體;
The image-processing results showed that agraphia lesion of basal ganglia damaged mostly on the left side: left putamen, the head and the body of the caudate.

Ⅳ 蟲英文怎麼讀音

昆蟲的英文寫作insect,讀作/ˈɪnˌsɛkt/,是名詞。
英文:insect
讀音:/ˈɪnˌsɛkt/
詞性:名詞
釋義:
昆蟲種類繁多、形態各異,屬於無脊椎動物中的節肢動物,是地球上數量最多的動物群體,在所有生物種類(包括細菌、真菌、病毒)中佔了超過50%,它們的蹤跡幾乎遍布世界的每一個角落。
直到21世紀初,人類已知的昆蟲有100餘萬種,但仍有許多種類尚待發現。昆蟲是節肢動物中最多的一類動物,最常見的有蝗蟲、蝴蝶、蜜蜂、蜻蜓、蒼蠅、草蜢.、蟑螂等。
昆蟲不但種類多,而且同種的個體數量也十分驚人。昆蟲的分布面之廣,沒有其他綱的動物可以與之相比,幾乎遍及整個地球。分有不同的種類。
多數昆蟲可以做標本和珍貴的葯材,是人類可以利用的良好生物資源。
昆蟲的身體分為頭、胸、腹三部分。成蟲通常有2對翅和6條腿,翅和足都位於胸部,身體由一系列體節構成,進一步集合成3個體段(頭、胸和腹)。一對觸角頭上生,骨骼包在體外部;一生形態多變化,遍布全球旺家族。是節肢動物中種類最多的一種。
昆蟲是世界上最繁盛的動物,已發現100多萬種,比所有其他動物種類加起來都多。
昆蟲的構造有異於脊椎動物,它們的身體並沒有內骨骼的支持,外裹一層由幾丁質(英文 Chitin)構成的殼。這層殼會分節以利於運動,猶如騎士的甲胄。
昆蟲在生物圈中扮演著很重要的角色。蟲媒花需要得到昆蟲的幫助,才能傳播花粉。而蜜蜂採集的蜂蜜,也是人們喜歡的食品之一。在非洲、東南亞和南美的一些地方,昆蟲本身就是當地人的食品。
但昆蟲也可能對人類產生威脅,如蝗蟲和白蟻。而有一些昆蟲,例如蚊子,還是疾病的傳播者。
有一些昆蟲能夠藉由毒液或是叮咬對人類造成傷害。例如胡蜂會以螫針向入侵者注入毒液。
昆蟲的身體分為頭部,胸部(thorax)和腹部(abdomen)。
體表有外骨骼,身體分節(一節一節的),體軀的環節分別集合組成頭、胸、腹3個體段,從卵中孵出來的昆蟲,在生長發育過程中,通常要經過一系列顯著的內部及外部體態上的變化,才能轉變為性成熟的成蟲。這種體態上的改變稱為變態。
頭部是昆蟲身體最前面的一個體段,由幾個體節組合而成,外壁堅硬,形成頭殼。頭部為感覺和取食的中心,頭部的上前方有一對觸角,下方是口器,具有3對口器附肢和1對觸角,兩側通常有一對大的復眼,頭頂常常有一至三個小的單眼。
胸部由三個體節組成,由前向後依次稱為前胸(prothorax)、中胸(mesothorax)和後胸(metathorax)。每個體節都帶有一對附肢,稱為胸足。胸足分成節段,分別為基節(coxa)、轉節(trochanter)、腿節(femur)、脛節(tibia)、跗節(tarsus)和前跗節(pretarsus)。跗節通常分為5個跗分節,有時還帶有成對的爪子。胸足通常會特化,以更好地完成如挖,跳,游泳或是捕捉等任務。第一胸節的背部被稱為前胸背板(pronotum),通常會特別加固。另外的兩個胸節的背面通常會各帶有一對翅膀。在甲蟲的前對翅膀之間有一塊三角形的甲片。胸部是運動的中心,具有3對足。
昆蟲在腹部有著重要的器官,如管狀的心臟,梯形神經系統,胃腸系統和生殖器官。部分器官還會「越界」到前面去,如神經中樞--咽上神經節或是腦部,和其他動物一樣位於頭部。在軀體中還藏著分支的氣管,它們會直接把氧氣送到身體的各個器官去。器官開口於線粒體附近,可以更快的利用空氣。昆蟲在體側壁還有氣孔(stigma),直接與外界大氣接觸,可以通過肌肉收縮關閉。因為昆蟲這一套呼吸系統非常有效,所以昆蟲要擔心的並不是缺氧,而是過度氧化。氣孔的可關閉性使得昆蟲具有暫時停止呼吸的能力。腹部是生殖中心,其中包含著生殖系統和大部分內臟,無行動用的附肢,但多數有轉化成外生殖器的附肢。
昆蟲體型雖小,感官卻很發達。它們擁有比許多大型動物更為靈敏的感覺,可以看到人眼看不到的光線,聽到人耳聽不到的聲音,嗅到百米之外的同伴的氣味。
昆蟲的眼睛包括單眼和復眼,復眼由許多六角形的小眼組成,單眼有背單眼和側單眼之分。除寄生性昆蟲外,一般昆蟲都有一對復眼,頭頂上還有1到3個背單眼。
視覺的獨特性,昆蟲能看見人類和絕大多數動物都看不到的紫外線,而有些花瓣可以反射紫外線,昆蟲就能依靠這種獨特的視覺,根據紫外線的變化找到花蜜和花粉。
有些昆蟲的耳朵長得很奇怪,例如蟋蟀的耳朵就是它們每條前足膝蓋以下一塊呈鼓膜狀的隆起,能感覺其他蟋蟀求偶的聲音;飛蛾的耳朵長在腹部,可以感受到蝙蝠靠近的聲音。
多數昆蟲在兩只復眼的中上方都有一對觸角,觸角是昆蟲的主要感覺器官,幫助昆蟲探明前方是否有障礙物,尋找食物和配偶。有些昆蟲也經常用觸角與同伴交流信息。
口器是昆蟲的嘴,擔負著取食的重任。因為食物不同,不同的昆蟲也就具有不同類型的口器,如蝗蟲的咀嚼式口器,蚊、蟬的刺吸式口器,家蠅的舐吸式口器等。
例句:
Honeybees use one of the most sophisticated communication systems of any insect.
蜜蜂之間所用的交流方式是昆蟲中最為復雜的方式之一。

2.
Many kinds of insect find their mates by scent.
許多昆蟲通過氣味找到交配對象。

3.
Chambers' voice droned, maddening as an insect around his head.
錢伯斯一直在他耳邊嗡嗡地說個不停,他都快瘋了。

熱點內容
翻譯18英語怎麼寫 發布:2025-09-18 23:16:53 瀏覽:537
十一月用英語怎麼翻譯 發布:2025-09-18 23:16:41 瀏覽:771
講故事英語作文怎麼寫 發布:2025-09-18 23:15:57 瀏覽:172
是不可能做朋友的翻譯英語怎麼說 發布:2025-09-18 22:49:40 瀏覽:705
夏天你能做什麼翻譯成英語怎麼說 發布:2025-09-18 22:45:10 瀏覽:968
英語韓國地址怎麼翻譯成中文版 發布:2025-09-18 22:21:27 瀏覽:803
紮根用英語怎麼翻譯 發布:2025-09-18 22:11:32 瀏覽:677
英語作文我最喜歡的節日怎麼寫 發布:2025-09-18 22:11:15 瀏覽:933
他很累英語怎麼翻譯成英文怎麼說 發布:2025-09-18 21:47:26 瀏覽:947
無法閱讀英語怎麼翻譯成中文 發布:2025-09-18 21:43:14 瀏覽: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