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讓孩子會說英語怎麼翻譯
Ⅰ 孩子用中英翻譯的方式學英語有哪些優缺點
在孩子學習英語的過程中,採用中英翻譯的方式有一定的優缺點。以下是對這種學習方法的詳細分析:
優點:
提高理解能力:通過中英翻譯,孩子可以更好地理解英語單詞和句子的含義,從而提高英語閱讀和理解能力。這對於初學者來說尤為重要,因為他們需要在短時間內掌握大量的詞彙和語法知識。
增強記憶效果:中英翻譯可以幫助孩子將新學的英語單詞和短語與母語中的對應詞彙聯系起來,從而加深記憶。這種方法有助於孩子更快地記住新詞彙,提高學習效率。
培養語言轉換能力:通過中英翻譯,孩子可以學會如何在不同語言之間進行轉換,這對他們今後學習其他外語或者從事跨文化交際工作都有很大的幫助。
適應考試要求:在很多英語考試中,如中國的高考、四六級等,都需要進行英漢互譯。通過中英翻譯的學習方式,孩子可以更好地應對這些考試,提高考試成績。
然而,中英翻譯的方式也存在一些缺點:
過度依賴母語:過分依賴中英翻譯可能導致孩子在思考和表達時過於依賴母語,從而影響英語思維的培養。英語思維是學習英語的關鍵,缺乏英語思維會導致孩子在實際交流中反應遲鈍,表達能力受限。
忽略語境和文化差異:中英翻譯往往只關注單詞和句子的字面意思,而忽略了語境和文化差異。這可能導致孩子在實際應用中出現誤解和溝通障礙。
降低口語和聽力水平:過分依賴中英翻譯可能導致孩子在口語和聽力方面的訓練不足。因為在實際操作中,口語和聽力往往需要快速反應和理解,而中英翻譯的過程相對較慢,不利於口語和聽力水平的提高。
限制創造力和想像力:過分依賴中英翻譯可能使孩子在英語表達過程中過於拘泥於字面意思,限制了他們的創造力和想像力。這對孩子今後的英語寫作和表達能力有一定的影響。
綜上所述,中英翻譯在孩子學習英語的過程中既有優點也有缺點。家長和老師應該根據孩子的具體情況,適時調整教學方法,既要注重中英翻譯帶來的理解力和記憶力提升,也要避免過分依賴翻譯導致的英語思維和實際應用能力受限。在教學過程中,可以適當引導孩子進行英語思維的訓練,增加口語和聽力的練習,以及注重培養孩子的語境意識和跨文化交際能力,從而使孩子在學習英語的過程中取得更好的效果。
Ⅱ 小豬趣學:英語基礎差的家長,怎樣給孩子進行英語啟蒙
在家長群里,小豬經常會聽到這樣的問題:
我的英語不好,怎麼給娃啟蒙呢?
學校里學的英語早就還給老師了,教得不對怎麼辦?
在進行英語啟蒙時,很多家長都會有這樣的顧慮,擔心自己的英文不夠好,「誤」了孩子的英語。其實呢,英語啟蒙沒有大家想像的那麼復雜,父母不必有過多的壓力。
固然英語水平高的父母,給孩子啟蒙的條件得天獨厚,但普通家長只要有 蹦單詞 和 說簡單句型 的能力,就可以做孩子最初的英語啟蒙老師。
當然,有些家長會選擇報班,但語言的學習不可能只靠一周兩三節課就學會,並不是你報個班就能當甩手掌櫃了。英語啟蒙需要長期 英語氛圍 與 聆聽環境 ,所以家長們才能起到關鍵性的作用。
今天小豬給大家分享一些干貨,教家長們怎麼給不同年齡段的孩子進行英語啟蒙。
【0—2歲 興趣培養期】
磨耳朵,注重聽力輸入
很多人對英語啟蒙都存在一個很大的誤區,認為3—6歲才是孩子語言學習關鍵期。因此,在早期對孩子進行英語啟蒙教育時,都抱著一種隨便學學的佛繫心態。
但其實,人的辨音能力在嬰兒期最強,以後逐年減弱,從孩子出生開始,越早輸入英語語音信號,孩子的聽力辨音能力、聽覺記憶能力就越強,這個時期孩子可以通過類似於學習母語的方式來習得外語,對孩子的英語學習會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語言學習應該遵循的一般順序,為 「聽、說、讀、寫」 。學習任何一種語言,最關鍵的都是學習這種語言的聲音,英語啟蒙階段首先要做的就是大量的泛聽,獲得必要的輸入,讓寶貝浸潤在英語環境中。
當孩子呱呱落地到會開口說話,少則一年,多則兩年。這之間的靜默期,也就是什麼也不說,光是「聽」的時間,就長達兩年。
這個時候,應該給孩子聽什麼?
No.1
兒歌引入門,孩子輕松開口
聽唱兒歌是特別好的語言啟蒙方式,尤其是韻律和節奏感強的英文兒歌,既可以鍛煉孩子的英語聽力,又可以讓孩子不知不覺中模仿,學唱英語兒歌。
聽兒歌不一定要坐在那規規矩矩的聽,隨時隨地都可以把兒歌當成背景音樂。選兒歌時要優先選擇詞句簡單、重復多的兒歌,如ABC字母歌,Bingo,Rain Rain GO AWAY等一些經典的英文兒歌,唱起來朗朗上口,可以和寶寶一起打拍子,讓他懂得節奏,等大一些就可以一起唱跳、做動作了。
【兒歌推薦】
Super Simple Songs
這一系列的兒歌主要針對非英語母語國家的低齡兒童英語啟蒙所設計,是日本、韓國、泰國等非英語母語國家的幼兒用於英語啟蒙的首選兒歌教材。這個系列共有兒歌157首,每首兒歌的時長在1至4分左右,在Youtube上的全球播放量突破21億次。
Child』s Play洞洞書
這套書是將洞洞書與歌謠結合,形式新穎,由經典的英文兒歌改編而成,搭配的音頻也有帶詞版和不帶詞版,可自由切換。內容簡單,旋律活潑,很受小朋友喜愛。
No.2
繪本閱讀,增添興趣
畢淑敏曾說: 「讓孩子愛上閱讀,必將成為你這一生最劃算的教育投資。」 那麼最早的教育投資就是從念繪本開始。
幼兒在1歲之後,就可以逐步加上繪本的親子共讀了。給寶寶念繪本,一是能 培養寶寶對書的好感度 ;二是 建立可理解性輸入 ,讓寶寶對英文音頻由完全不理解到逐步理解;三則能 增進親子關系 。
但是家長們也要注意:
第一: 讀繪本時,要盡量讀得 聲情並茂 一點,過程中隨時觀察孩子的反應,看他是不是聽懂了,偶爾遇上自己也不會的詞,不妨和孩子一起查一查發音和意思,體驗共同學習的樂趣。
第二: 從英語學習的角度來看,要想讓閱讀變得更高效,爸爸媽媽跟孩子必須 互動 起來。比如可以問一些發散性的問題,引導寶寶去觀察書中的細節,或者角色扮演,跟孩子分角色把故事演出來,讓孩子在快樂閱讀中加深對英語的好感。
關於親子互動,給家長們推薦一個TPR 教學法 :
TPR教學法
TPR 教學法,是Total Physical Response的縮寫,中文翻譯為 「全身反應教學法」 ,最早是美國加州心理學家James Asher(吉姆斯·亞瑟)提出來的。
TPR教學法的理念很簡單,通過 圖片、實物和動作 ,讓孩子直觀地感受和習得。比如指著實物或者圖片,告訴孩子這是什麼,那是什麼,通過 不斷的重復 ,逐漸明白意思,然後開始模仿,學習,最後孩子聽懂了,也會說了。
它以 「聽——做動作」 為主要教學組織形式,好處是接近母語式學習,簡單易懂,,是家庭英語啟蒙中不可或缺的好方法。
知道怎麼讀繪本了,那麼市面上繪本這么多,又該怎麼選擇呢?
前期只要選簡單的、孩子感興趣的讀物即可,等到後期,孩子有一定基礎之後,可以使用「五指法」。
五指法,顧名思義就是需要張開5個手指頭,翻開書的任何一頁進行測試:
★ 翻開一本書任何一頁讓孩子去閱讀,家長在旁邊用手指統計孩子不認識的生詞。
★ 如果只有1個單詞,伸出1個手指,代表這本書對孩子有些簡單了。
★ 如果有2個單詞不認識,伸出2個手指,代表這本書很合適孩子現階段的閱讀水平。
★ 如果有3個單詞不認識,伸出3個手指,代表這本書有挑戰,但仍然適合。
★ 如果有4個單詞不認識,伸出4個手指,代表這本書超出了孩子自主閱讀能力范圍,需要家長或老師指導下一起閱讀。
★ 如果有5個單詞不認識,伸出5個手指,代表這本書太難,完全不適合孩子現在閱讀。
當然,方法論只是參考,在實際閱讀中,只要孩子願意聽完整本,那就證明這本書是合適的。
【繪本推薦】
《Where is Baby's Belly Button》
這是美國低幼繪本大師Karen Katz專門給0-2歲寶寶創作的玩具翻翻書,繪本里句子很簡單,讓小朋友一邊做 游戲 一邊認識自己的身體。
《jolly baby》布書
適合小月齡寶寶,不怕撕,一邊玩耍一邊學習。
《Brown Bear What Do You See》
著名繪畫大師Eric Carle所著。構圖簡單,畫幅大,染色鮮艷,適合小月齡寶寶。大色塊能促進寶寶視覺發育,句子也朗朗上口,喜馬拉雅APP上也有音頻。
【2—4歲 強化訓練期】
繼續聽力輸入,加強情境訓練
二至四歲的孩子應繼續聽力輸入,同時加強情境對應的訓練。
除了繪本以外,動畫片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它可以幫助孩子打造一個 立體的語言環境 ,為孩子創造一個類似英語為母語的環境,用場景和畫面來幫助孩子理解單詞和句子的意思。原版動畫還可以二次利用,看完動畫之後還可以裸聽音頻,加深孩子的印象和理解。
這時候,選對動畫片就很重要了,因為並不是所有的動畫片都適合英語啟蒙!太難、太容易、或者劇情繁冗無趣,都可能影響到寶寶的興致和學習效果。
什麼樣的動畫片才適合用來給寶寶做英語啟蒙呢?我們需要特別注意這幾點:
★動畫片類型:
動畫片主要有兩類,一種是劇情類,另外一種是教學類。劇情類動畫對於剛開始啟蒙的孩子理解動畫內容,理解語言很有幫助,所以是首選。
★動畫片難度:
動畫片難不難,主要由四個因素決定:詞彙難度、句子長度、對白語速以及片子時長。如果動畫片中有太多正式、抽象的詞和書面化的表達,孩子很難理解。而難度低的比如《小豬佩奇》,台詞絕大部分是簡單的高頻詞,句式也很簡單,語速比較慢,每集就5分鍾,適合剛開始啟蒙的孩子。
★主題:
一部動畫片,比製作精良更重要的,是真正從兒童的視角看世界,了解孩子的精神和心理世界。如果情節普遍與真實生活脫離較遠,語言不容易在生活中運用,很難轉化成孩子的語言輸出。
【動畫推薦】
POCOYO(小P優優)
POCOYO曾榮獲美國「父母最喜愛動畫片」金獎,英國電影和電視藝術學院「最佳動畫片」大獎,法國ANNECY(昂西)國際動畫節金獎」及2009年中國上海電視節銀獎等上百項國際性動畫節大獎,適合兒童與家長一同觀看欣賞。
Maisy Mouse(小鼠波波)
改編自英國著名插畫家露西·卡森(Lucy Cousins)的同名兒童繪本, 每集5分鍾;整個動畫片溫馨有愛,非常適合父母用來引導2-4歲小朋友培 養生 活和學習能力!
Penelope(藍色小考拉)
由法國著名插畫師夫婦創作,作品取材於小女兒的成長點滴。故事描述小考拉Penelope在成長過程中,不斷發現生活中有趣的一點一滴,自行發現錯誤,獨自糾正。每一集都會有一個題材,包括形狀、顏色、數字等。家長也可以自行用這部動畫片給孩子做英文單詞啟蒙。
【4歲+ 學習分層期】
聽力輸入+分級讀物+自然拼讀
四歲之前的閱讀,一般以繪本為主,而四歲是孩子的閱讀敏感期,這個時候可以加入分級閱讀了。
分級讀物,是具有明確的教學目的,而且分級非常明確的兒童讀物,主要用於幫助孩子從親子共讀過渡到自主閱讀,讓孩子開始正兒八經認字。
分級讀物的分級標准非常明確,對詞彙量,詞彙內容,以及句式都有嚴格的把控。隨著閱讀級別的提升,涉及的話題也會越來越廣泛,最後就會接觸到章節書和其他類型的書。
【分級讀物推薦】
牛津閱讀樹
推薦理由:
用淺顯的語言、簡單的句式講述有趣的故事
情節來源於生活,生動有趣
每個故事都配有相關問題和小 游戲 ,拓展性強
故事和自然拼讀相結合,相互交叉,層層遞進
蘭登經典分級讀物
推薦理由:
有感染力很強的節奏和韻律,孩子容易跟讀
目前市面上唯一一套可以唱起來的分級讀物
相對於其他分級讀物來說,故事更長,書籍內容更加豐富
培生少兒英語階梯閱讀
推薦理由:
科學分級、趣味性強
配有譯文和全方位閱讀指導,便於家長參考
集合了多位知名畫家,讓孩子感受藝術的熏陶
附有實踐活動,培養孩子的分析思考能力
除了市面上的分級系列讀物,家長們如果想知道家裡的原版書是否適合孩子讀,也可以使用閱讀分級體系,比如 藍思閱讀分級體系 。
藍思閱讀分級用數字0—1700加L作為標識,數字越小標識讀者閱讀能力或書籍閱讀難度越低,反之越高。
那麼藍思值如何檢索呢?
打開網頁鏈接https://fab.lexile.com/輸入要檢索的書籍名稱,點擊搜索後就可以看到相應書籍對應的藍思值。
比如我們輸入Harry Potter and the Prisoner of Azkaban(哈利波特與阿茲卡班的囚徒),對應的藍思值是880L,大概是美國小學五年級水平。
除了分級閱讀,孩子到了四歲,就可以考慮加入自然拼讀的學習了。
自然拼讀的目的,是建立起單詞和發音之間的 直覺音感 ,看到單詞可以反應出發音,看到發音,可以反應出單詞的拼寫,最終可以做到不用藉助字典和音標就順利讀出初級英語中70%左右的單詞。
世界著名心理學家Marlynne Grant博士進行過一個實驗結果證明, 接受自然拼讀教學的二年級學生在閱讀上的學習進度,比沒有進行自然拼讀教學的學生快28個月,而在拼寫能力上快21個月。
不過自然拼讀不能太早,因為學習自然拼讀有兩大前提: 聽音辨音能力的培養和聽力詞彙的積累(1000詞) ,必須要在日常進行大量的積累。也不能太晚,自然拼讀的學習時間長達2-3年,孩子上學後,學習任務重,而且很多小學老師自己都不太懂自然拼讀,當然沒法教孩子。
對於英語基礎差的家長,小豬還是更建議在培訓班選擇使用自然拼讀法的英語啟蒙課程,線上線下都可以,家長們可以多試聽對比,選擇最適合孩子的機構。
此外,在日常英語啟蒙中,也可以使用一些輔助工具,比如 讀書機器人和點讀筆 ,讓孩子可以隨時隨地聽到原汁原味的英語,不需要迎合大人的時間和狀態。
家長們也要跟隨孩子一起進步,給自己多充充電,才能更好的教育孩子。
《美國家庭萬用親子英文8000句》 建議每位家長都讀一讀,收集了8000句生活用語,囊括生活的方方面面,這本書不僅可以提高家長的英語水平,也能通過和孩子的對話,讓孩子在日常生活中提升英語。
最後小豬想說,每個孩子的發展節奏都是不一樣的,以上的這些建議都僅作參考,家長們要根據孩子自身的情況來做出相應的調劑。
作為家長,要放平心態,拿出耐心和時間,適應孩子的節奏,尊重孩子的選擇,真誠的和孩子溝通,才能找到最適合孩子的啟蒙方式,讓孩子真正愛上英語,學好英語。
Ⅲ 如何培養英語思維有哪些方法
以語法和翻譯為主的教學方法不應該是正確學習英語的途徑,因為它並不能賦予學生在現實世界用英語溝通的能力。簡單來說,就是學了半天英語,不會用!既然英語和漢語一樣都是語言,必然要面臨說出口的問題,所以想學會怎麼用英文,那就必須在不忽略語法和詞彙的前提下,把學習重點放在交際訓練和聽說讀寫技能的培養上。
第一招:Think In English
戒掉借用中文去理解英文的習慣!一定要戒掉!實在沒有必要去弄懂或者翻譯每一個詞,我們應該'read through a piece of text' 和 『understand the meaning', 通過文字呈現的整個語境以及背景知識去理解詞彙的意思。'Likewise, when somebody talks to them, they don't need to understand every single word. But they need to understand the message. That's important.' 我們在日常交際中,無需明白對方說的每一個字,但是需要明白對方傳遞的整體信息。
第二招:Use English to Think
跳過中文,直接用英語去想、去表達。比如,看到一棵樹的圖像,一個具有英語思維的孩子會直接想到 Tree,而不會用「樹」這個中文詞來做過渡橋梁。
具體來說,爸爸媽媽在家裡可以怎麼做呢?
1、在語言和圖像(images)之間建立直接聯系
很多爸爸媽媽帶孩子開始學英語,常會這么做:用一副掛圖,或者一些字卡,讓孩子跟著學 「蘋果,蘋果,apple;香蕉,香蕉,banana...」 復習的時候會這樣提問:「蘋果的英語怎麼說?香蕉的英語怎麼說?」
這樣的過程,孩子學會的是 「蘋果=apple;香蕉=banana」,把中文和英文對應起來。所以等他看到「蘋果」這個東西,要說出英文的時候,必然要經過翻譯這一步。
這樣的做法是錯誤的!錯誤的!錯誤的!
重要的事說三遍!正確的做法是,在語言和圖像(images)之間建立直接聯系。比如,像下圖這樣,孩子聽到英文Apples的時候,就能直接用手指出蘋果的圖片
Ⅳ 淺談孩子的英語啟蒙
最近不管多晚睡,都在早上5點左右醒來。滿腦子都是怎麼樣才能更好的給孩子們啟蒙英語。從年前決定的那刻起,我果斷把沙發和茶幾送出去。巧了,接受人家裡有一堆培訓用品,送我桌椅和白板。老天都在幫我了,我怎麼能不加油,哈哈!
當時搜念還問朋友有沒有認識做英語啟蒙這塊的老師,我不想閉門造車,畢竟自己曾經參加過的培訓已時隔多年,自己會不代表就能幫孩子做好英語啟蒙。
年後回來,我獨自把家裡環境翻新整理好,同時尋找著更好的資源。特別感謝志毅那天一知道有朋友在做英語啟蒙,就趕來我家跟我分享。看到「早讀者」App後,我沒有猶豫0.01秒,讓他幫我約見這個App的開發者。
走出去,總是有收獲的,舊觀念被刷新了。Anson老師很耐心,也很用心地給我分享和指導。因個人愛好,十年研究的成果,看到他的庫房架子上滿滿的教研和教材書,以及談話過程中世檔困,他一句「我只去北京參加培訓,在北京開課的再怎麼也不能差到哪?我去上了三次安妮鮮花的面授課,目前她提倡的自然拼讀法是國內最好的。」我最喜歡上進的人啦,何況如此優秀的老師,太開心了。跟著老師上課,開年第一堂課,調查他各班的孩子們的上學期英語成績,小學的娃幾乎都是95分以上的。雖說成績不是很好的衡量標准,至少說明了這套方法和「早讀者」App課後配合是有一定效果的。課堂上,我看到孩子們能很輕松地念出陌生詞,在歡快地節奏中表達和學習,我決定跟著老師一起學習,先給自己輸入新思維和更好的教學方法。
之前我只知道,我要孩子們都在快樂中收獲知識,學了將來能在國際化的社會上派上用場。但是如何開啟孩子們的啟蒙動作卻還不是特別清晰。聽了Anson老師的觀點、看了安妮鮮花的《不能錯過的英語啟蒙》、度娘上各式各樣的解說、參加了網路課程學習,再加上這一周來自己和兩個孩子在學習過程中的體驗,綜合起來,主要有以下幾點收獲(自己的舊觀念蠢枝就不提了)寫出來,願能支持到跟我一樣想給娃啟蒙又不知道怎麼做的家長們。
1.盡你所能,讓孩子用母語法啟蒙其他語言。
2.孩子語言啟蒙最佳時間是0~6歲。從語感訓練開始,從韻律和節奏開始。(參考我們孩子普通話啟蒙過程,類似。)
3.7~12歲啟蒙還算來得及。
4.12歲以上,對孩子來說增加難度了。因為人的辯音能力在嬰兒期最強,以後逐年減弱,所以越早輸入語音信號,對孩子來說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不管什麼時候,都記得多給孩子鼓勵和支持哈。
5.英文的26個字母是含有字母名字(Letter Name)和字母的發音(Letter Sound)。單詞不是字母組成的,而是由發音組成的哦。這兩個是要同時輸入的,這樣孩子就啟動自然拼讀了(Phonics)。這是北美國家學前班要磨上一年的,正是他們基礎的價值。然後通過大量閱讀來學習更多自然拼讀的規則,他們並不會單獨學習音標的。
6.千萬不要用我們大人的思維去對待孩子的學習。不拖後、不拔高、不攀比!
7.有條件的,從現在起(沒有比現在更早的時間了)陪娃閱讀英文原版繪本等書籍。發音不標準的或者自己不會的,可以給孩子選擇有原音跟讀的繪本,每天堅持15~30分鍾。做到知行合一(起步早+方法對+堅持)一定可以支持孩子完美啟蒙的。更好地就是給娃創造有他們同水平的圈子,有伴一起前行好過自己獨立前行。
8.關於選擇書籍,一定是遵從孩子I PICK原則去選擇,首先是英文原版書籍(千萬不要那種帶中文翻譯的),再來一定是孩子自己感興趣的先上,只有這樣,他們才會更好地主動學習。英文閱讀書籍是有分級的,從GK(學前)開始,到G1(一年級)、G2、G3……選書的難度,如果孩子自己讀就難度要低些,親子閱讀時可選難度稍微高點的(類似語文的閱讀)。當孩子閱讀量達到1000本英文繪本時,在反復出現7次以上的次數時,那個詞語就印在孩子小腦袋裡了,詞彙量就達到3000個了。當閱讀量達到3000本時,詞彙量就達到高考水平了。我們大學英語六級考試的優秀標准也不過是國外三年級孩子的正常水平。按這樣推測,孩子堅持三到四年即可達到這樣的閱讀量,甚至更短的時間哦。閱讀能力才是語言能力的根本,同理孩子語文的閱讀也是如此重要。哦,還有很重要的一點,一定要重視有感情地流利閱讀哦。
9.選擇音頻磨耳朵,視頻磨眼睛,也是選擇英文原版的,朗朗上口的,孩子感興趣的,這樣至少給娃創造了更純點的英文環境了。讓孩子聽的是什麼,就會形成什麼樣的語音。原汁原味的英語底子很重要。孩子在這樣的環境下,長時間輸入外語元素,積累多了,輸出和寫作就成自然了。
10.越大的孩子,對情節理解要求越高,對中文思維也越依賴。這點,我從兩個孩子這周看英文原音動畫片和繪本時明顯感受到。弟弟3周歲多,看起「早讀者」App里的動畫,毫無障礙,時不時還自己哼唧哼唧。姐姐7周多了,剛開始,忍不住想問我播放的是什麼意思,總愛猜。
11.沒有統一的教材或者資源適合所有類型孩子的,同樣的資源在不同孩子身上發揮的作用不一樣。盡我們所能給娃創造多些的可能性哦。適合別人的不一定適合自己的娃,做得如何,取決家長的智慧。
12.讓孩子背句型,不如讓孩子在各種資源中積累場景用語。
13.關於孩子輸出的誤區警示:開始學英語時別急著讓孩子認字母、背單詞。而是給孩子大量英語語音環境後,等娃儲備了一定程度,他對字母感興趣時再開始。模仿是孩子的天性,當他准備好了,你想擋都擋不住。不成熟時,切勿逼著他跟讀或者開口說。切勿要求孩子像背古詩一樣背英語。要求孩子和家長用英文對話,不如一起看原汁原味的東西,比如讀繪本。除非自己在國外呆過且英文非常好。不是找專門的外教練口語就能說一口流利的英文的。輸出問題,歸根結底還是輸入的問題。通過閱讀積累豐富的場景,強化孩子的情境對應能力。(還有個是,切勿給孩子翻譯詞語或者句子。要翻譯也是用英文翻譯讓他理解。這點還是有點挑戰哦。)情境對應提高閱讀理解能力,剛開始不要刻意要求孩子理解閱讀的意思,也許接觸一年後再開始也不晚的,總之適當的時機哈,別著急。
14.要學好英語閱讀需要遵循的路線圖:首先要有對印刷品的概念(繪本等書籍),然後有音素意識,在此基礎上發展自然拼讀的技能,依靠自然拼讀技能進行大量閱讀,進而擴大詞彙量和提高閱讀流利性,最後提高閱讀理解能力。閱讀流利性、詞彙量和理解能力一起構成了閱讀能力,而這個能力被北美人稱為成功人士必備的能力。
15.英文的自然拼讀就好比我們的漢語拼音,並沒有那麼神秘,當孩子掌握了這個技能,即使不認識的單詞他也能准確的讀和拼寫出來。學習自然拼讀前,先訓練韻律節奏。英語的韻律節奏包含語言流中如何停頓(意群劃分)、在兩個停頓之間的單詞的重音和快慢、連續、弱讀和省略以及語氣、語調等方面。閱讀時也是同步訓練韻律節奏的。
16.自然拼讀的孿生姐妹「高頻詞」,有220個,掌握了它們就掌握了閱讀中50%的單詞了。同樣別讓孩子死記硬背哦,一定是在大量閱讀中積累。避免孩子產生逆反心理,就白忙乎啦。
17.並非學會了自然拼讀語法問題就全解決了,一定是在大量閱讀中去理解規則,正確運用。它不是記單詞掌握知識的方法哦,更是訓練閱讀能力的方法。北美四年級以下的教學目的就是學會閱讀,自然拼讀是為閱讀能力服務的。
18.媽媽英語不好,孩子照樣行噠!孩子和媽媽之間,其實真正相差的就是一個正確的軌道。孩子能否走上正確的軌道,和媽媽的理念有關,和媽媽的方法有關,更和媽媽的堅持有關。剩下的就是一個手指頭的力量了。在孩子進入正規學習之前幫孩子進入正確的軌道。首先自己和孩子一起先去輸入、吸收,看英文原版的動畫片、聽原版音樂、看原版繪本。
以上是個人比較贊同的觀點,主要來自《不能錯過的英語啟蒙》和「早讀者」創始人李志成老師分享的觀點。最後再強調下:單詞是末,閱讀才是本。(孩子的語文閱讀同樣重要哦!)
親愛的同路人,一起走起哈!
以下是可利用的資源,需要的親可以去看看:
1.安妮鮮花的《不能錯過的英語啟蒙》,這本書有詳細地梳理中國孩子的英語路線圖,以及啟蒙的方法,最後面還有提供免費的網路資源。
2.這周我和孩子們在用的「早讀者」App,裡面有海量的資源,磨耳朵音頻、各類動畫及視頻、跟讀繪本、從GK到G6各類分級讀物以及學科書、詞彙、字典、發音測試(可以很好地輔助糾正發音)等。裡面的設置以及分類很貼合英語學習路線圖的理念,還有Anson老師自己的教研成果。這個也是我將採用的系統學習的主要教材,將來會用到孩子們的啟蒙之路上。以下鏈接里有安裝包,手機、電腦、IPAD都可安裝。需要跟我家一樣先免費試用一周的,可以找我拿邀請碼哈。
https://app.51tyty.com/js/index.do?c=waken&u=7436&at=4
Ⅳ 掌握這些秘訣,爸媽英語不行,也能培養出「英文牛娃」
叮當3歲了,從4.5個月開始聽英文兒歌,到後面跟唱兒歌,讀英文繪本,看英文動畫,上嘰里呱啦的萌芽課程,3歲前的英語啟蒙告一段落。
我覺得是時候停下來思考一下,目前的學習情況,以及3歲後的英語啟蒙方向了。
於是,最近把市面上熱門的英語啟蒙指導書又看了一遍,整理了一些讀書筆記,對一些重要觀點進行了梳理總結,尋找一些啟發吧。
整理的書籍有:
文章比較長,各家觀點有分有合,查閱不便請先 收藏 ,再慢慢研究吧!
作者: 中國台灣 廖彩杏
出版社: 譯林出版社
書中研究對象: 自己的孩子
丨 作者介紹
廖彩杏,龍鳳胎媽媽,台灣中正大學兒童語文發展碩士,曾任英文老師。英語專業出身,無留學背景。
有了孩子後開始全職,直到孩子大了才開始出書、講學。她的專長是兒童語言學發展、兒童文學,為孩子挑選合適的有聲書。
丨 內容特色
本書主要介紹自己的啟蒙經驗,詳細介紹了100本有聲書書單以及52周播放記錄表。
丨 主要的啟蒙觀點
安妮鮮花認為「英語啟蒙的問題絕不僅僅是英語本身的問題,更是綜合 育兒 理念的問題。在孩子的英語啟蒙路上, 第一環境需要家庭來營造 ,站在孩子的身後, 根據孩子的需要提供資源,點燃孩子的興趣,培養孩子的主動學習能力。」
她秉持「 不必先認單字、不必先學音標、不必先學文法、不必中文翻譯,沒有抽問考試 」的「四不一沒有」原則,透過「 定時定量英文輸入 」的簡易行動方案。
1.為什麼要對孩子做「英語啟蒙」
廖彩杏認為, 孩子天生就是語言家 。在啟蒙的時候掌握MM法則,即材料Materials和方法Methods,學習之路可以事半功倍。
「幼兒一開始是由耳朵來學習」的, 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是否流暢,在於成長階段是否大量接收到了 咬字清晰且有內涵的語言輸入 。
廖彩杏相信透過耳朵所接受「知識真、故事善、文字美」的英語刺激,才是培養孩子扎實能力的基礎。
事實上,廖彩杏的雙胞胎女兒也是從5歲開始才聽了第一本有聲英文書的。
2.父母英語口語不行會影響孩子嗎?
廖彩杏介紹自己雖然的外文系畢業的,但和很多媽媽一樣,在家庭中主要的溝通方式依然是中文。
廖彩杏認為 女兒的英文發音 之所以能清晰標准、語調流暢自然,完全與母親的英語口說能力無關,而 是拜有聲書所賜 。
3.究竟如何給孩子做英語啟蒙?
廖彩杏推崇用有聲書來做英語啟蒙的敲門磚,主張閱讀英文原版繪本,不翻譯,聽原文,100本書單,全部有音頻,其中很多有JY配套音頻。
有聲書閱讀要把握三點:
書中附有做專門的播放計劃的一張表格,確保有效重復,做到循序漸進、持續播放。
100本英文有聲書單中包括: 包括鵝媽媽童謠押韻、蘇斯博士的故事與兒歌、以26個字母為主題的ABC字母書、適合兒童閱讀的科學有聲書等。
書中還有針對家長的疑慮,根據實際播放經驗,與兒女、學生聆聽有聲書的各種反應,以貼近家長需求的形式,找出解決之道。
按照廖彩杏的建議,父母只需三步驟: 准備有聲書、按下播放鍵、畫個小勾勾,如此按表實行、順序播放,一天三次、每次10-30分鍾。
只要一年時間的灌溉,孩子的英文種子就能萌芽,自然而然愛上英文,說上一口字正腔圓的好英文。
作者: 汪培珽
出版社: 廣西科學技術出版社
書中研究對象: 自己的孩子
丨 作者介紹
汪培珽,2個孩子的媽媽。美國紐約聖約翰大學MBA,在銀行工作9年後,辭職成為全職媽媽。非專業出身,有留學背景。
主要著作:《喂故事書長大的孩子》,《培養孩子的英文耳朵》
丨 內容特色
本書主要介紹自己給孩子講英文故事經驗+私房英文書單。
書中就父母對英語學習最想知道的問題進行了集中的梳理,幫助家長就孩子的英語學習理念和方法理清了思路,並給出了最為親切和實用的答案。
丨 主要的啟蒙觀點
汪培珽相信即使生活在一個非英文的環境中,只要持續地念英文故事書給孩子聽,就能讓孩子自然而然地聽懂英文,並從中累積語感和閱讀基礎,循序漸進養成說、讀、寫的穩定實力。
1.為什麼要給孩子做「英語啟蒙」
汪培珽認為,如果准備讓孩子學習一種語言,愈早接觸愈好。不論生來是什麼人種,孩子置身在某種語言環境里,就會自然習得這種語言。
2.「口語水平差的父母做英語啟蒙時發音會影響孩子嗎?」
汪培珽特別強調,家裡的日常對話只有中文,孩子從未被教過任何英文發音。 她是把故事書當牛奶,「喂」給孩子聽。
從大女兒在襁褓里開始,一直是自己念英文故事,大約在孩子4歲的時候,開始加上英文故事書的原版錄音帶,變成 「媽媽念」加上孩子自己聽。
3.究竟如何給孩子做英語啟蒙
書中汪培珽詳盡地介紹了「念英文故事書給孩子聽」的實際步驟和注意事項,並提供私房英文書單,推薦了0到2、3、4、5歲這四個階段書單。(但是只有書名,沒有配所推薦書籍的封面。)
4.如何為孩子講英文故事:
A. 一句英文一句中文,英文完全照書念,中文翻譯要自然、口語化,不用拘泥於逐句翻譯。 一英一中念完3次,以後只念英文。
B. 除非孩子問問題,否則不必加中文解釋。年紀小的孩子,可以試試不要翻譯,直接讀英文。
C . 翻譯次數可以視孩子反應增減 。當你發現孩子聽得津津有味,試試不動聲色地將翻譯抽掉,只念英文。如果孩子也未表示有何不妥,就是可以完全只念英文的時候了。
d. 進階之後,翻譯要力求清楚有趣。避免故事加深難度之後,如果翻譯工作沒做好,可能會讓孩子因為聽懂而失去興趣。記住「每本英文故事書只要能順利地念完第一次,以後再念它就不是問題了。」
e. 每本念熟了,再加下一本。
汪培珽認同有聲故事書是孩子學習語言的法寶,但她認為先讓孩子熟悉並喜歡上這個故事後,再讓孩子聽配套音頻,與廖彩杏略有不同。
作者: 安妮鮮花
出版社: 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
書中研究對象: 自己的孩子
丨 作者介紹
安妮鮮花本名鄭獻民,中國政法大學學士,律師。非英語專業出身,無留學背景,但有海外生活經歷。
回國後和丈夫一起創辦安妮英語俱樂部,致力於搭建兒童英語啟蒙的交流平台。
丨 內容特色
介紹自己孩子的英語學習經驗+自然拼讀相關內容涉及最多最全+英語學習免費資源匯總。
丨 主要的啟蒙觀點
安妮鮮花從普通家長的視角,以自己的孩子安妮八年來在中加兩國的英語啟蒙的親身經歷為線索,用通俗易懂的語言,鮮活生動的範例,揭示在西方國家中小學教學中非常流行的自然拼讀法,闡述英語作為一門語言的體系和層次,讓人讀後感覺茅塞頓開。
1.為什麼要給孩子做「英語啟蒙」
安妮鮮花認為,「人的辨音能力真的是嬰兒期最強、以後逐年減弱,那麼從出生以後就開始進行語音信號輸入對孩子的英語學習應該會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因為孩子的大腦中存儲了大量正確的英語語音,以後再聽到的時候,就更容易接受和識別。」
2.「口語水平差的父母做英語啟蒙時發音會影響孩子嗎?」
安妮鮮花認為,「媽媽英語不好寶寶照樣行」
她說:「我們這一代人,都是啞巴英語過來的,雖然都曾考過幾級證書,但是就像有人說的,能把26個字母的音都發準的人都不多,包括我自己在內。其實, 英語不好的媽媽,只要方法對頭,揚長避短,寶寶的英語照樣行。 」
3.究竟如何給孩子做英語啟蒙
她認為: 「英語啟蒙的問題絕不僅僅是英語本身的問題,更是綜合 育兒 理念的問題。在孩子的英語啟蒙路上,第一環境需要家庭來營造,站在孩子的身後,根據孩子的需要提供資源,點燃孩子的興趣,培養孩子的主動學習能力。」
本書的啟蒙總路線:
2歲以前: 花大力氣在聽力輸入上,培養整體的語感、韻律節奏感。
2-4歲: 繼續聽力輸入,同時加強情境對應的訓練,通過動畫片、原版書來建立對應模式,以繪本為主,輔以孩子喜歡的分級讀物。
在音頻運用方面:對於小寶寶,要給予大量的語音信號,強化聽力辨音能力,可以把繪本音頻和兒歌歌曲一起播放,作為原版繪本親子共讀的預熱。
4歲以上的孩子: 4歲是孩子的閱讀敏感期,4歲以上的孩子,在學習自然拼讀的同時,仍要加大自主閱讀的閱讀量。
如果4歲以上的孩子英語學習才剛剛起步,則可以幾步同時進行,按照原本繪本親子閱讀三步曲,用兩三個月的時間,先加大聽力輸入,同時培養英語閱讀興趣,然後開始自然拼讀學習,進入自主閱讀階段。
4.如何做親子閱讀
安妮鮮花認為大人發音不準,可以迴避和學習,同時贊同可以用母語解釋。
5.如何有效運用音頻
對於小寶寶,要給予大量的語音信號,強化聽力辨音能力,可以把繪本音頻和兒歌歌曲一起播放,作為原版繪本親子共讀的預熱;
6.自然拼讀Phonics
書中詳細講解了自然拼讀Phonics內容,提供了海量的英語學習免費資源,包括Phonics及Sight words專輯、動畫和音頻視頻綜合資源專輯、在線繪本及有聲讀物專輯等。
7.告別中式英語從娃娃抓起
書中第五章詳細介紹了 中國家庭英語啟蒙注意點 ,包括有營造家庭英語小環境、音頻是媽媽的好幫手、親子閱讀重點是情境對應、原版繪本親子閱讀三部曲、中國孩子的英語路線圖、英語啟蒙具體問題答疑等。
作者: 吳敏蘭
出版社: 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
書中研究對象: 教育機構眾多幼兒
丨 作者介紹
吳敏蘭,2個孩子的媽媽,現任凱斯教育機構執行長,美國哈佛大學雙語教育碩士。
專業出身,先後在泰國、韓國,瑞典,中國台灣讀書,學過七種語言,有留學背景。
丨 內容特色
書中主要集合了其創辦的凱斯教育機構里的授課經驗,以眾多幼兒為本書研究對象,按年齡詳細123本英文繪本+每本繪本拓展延伸介紹。
丨 主要的啟蒙觀點
1.為什麼要給孩子做「英語啟蒙」
Rosemary Wells曾說 ,「每天花20分鍾講故事,孩子會愛上書本、會想要 探索 這個世界,並且開始思考,同時學會擁有夢想。」
同樣的,吳敏蘭也認為 幼兒能從經驗中學習 ,進入學校之前, 孩子所有的學習經驗都來自於家庭。
她說:「幼兒時期的英語閱讀,重點在於讓孩子對英語產生好感度、喜愛閱讀,一旦建立了英語閱讀的興趣與動機,孩子日後會自發地養成英語閱讀的習慣。」
2.口語水平差的父母做英語啟蒙時發音會影響孩子嗎?
吳敏蘭認為, 不必擔心爸媽的英語程度影響孩子的英語閱讀力。
在孩子英語學習的路上,若父母並非唯一的學習來源,而同步包括有學校老師、影視、書籍、網路等不同媒介時,家長就沒有必要為可能說錯的語法,或講到一半卡住而過度焦慮。
在日後接觸英語的過程中, 孩子依然會有各種機會有英文的刺激。 因此父母一時說錯並不要緊,其他環境提供的英語學習來源,大可彌補爸媽「英語不夠好」的缺憾。
3.如何給孩子做英語啟蒙
吳敏蘭支持閱讀原版繪本,但不要把孩子的閱讀全交給有聲書。英語閱讀,還需要有「文化內涵」支撐孩子的英語學習。
孩子必須透「具象」的事物和經驗,才能了解「抽象」的概念和意義,而繪本是一個很好的媒介。 想要孩子開口說英文,並且「言之有道」,給予大量的「養分」(繪本閱讀)是很重要的。
4.原版繪本親子共讀建議:
5.推薦123本原版繪本的原則
6.分年齡推薦,有附繪本拓展介紹資料
推薦的123本繪本,按年齡段劃分(0-6歲),同時幾乎每本推薦後面都附有配套資料,如音頻獲取鏈接、作者官網資料等。
大部分繪本後面,要有配套的親子互動小 游戲 、繪本拓展創意等。
網站www.lexile.com可以查詢繪本的閱讀分級,不過是以英文母語國家為準的,需注意考量。
作者: 蓋兆泉
出版社: 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
丨 作者介紹
蓋兆泉,北京外國語大學英語系碩士,在外研社從業17年,資深編輯,曾主編,編輯,翻譯,審核過百餘本英語教學圖書,無留學背景。
從2013年至今,主持編寫3-12歲大型英語分級讀物有多年英語教學領域的編寫出版經驗,熟悉英語教學法、各種教學理論、教材和分級讀物、中小英語教學現狀和英語培訓市場。
丨 內容特色
提出「二語習得理論」,以此勾畫出適合中國孩子英語學習的路線圖,以及自己孩子啟蒙經驗,並附有分級標准,書單等。
丨 主要的啟蒙觀點
1.為什麼要給孩子做「英語啟蒙」
蓋兆泉將英語啟蒙認為是「 英語學習的新機遇:習得時代的來臨 」。
孩子天生有很強的語言吸收能力,不管是哪種語言,只要家長能提供良好的語言環境,讓孩子多接觸、多聽,讓孩子將語言和圖像建立起關系來,孩子就能很快習得這種語言。
0-3歲是兒童母語發展的黃金時期。 從3歲開始引入英語,如果方法得當,孩子的兩種語言都能得到很好的發展。
2.口語水平差的父母做英語啟蒙時發音會影響孩子嗎?
蓋兆泉認為「家長英語不行,也不用氣餒,可以用動畫片、讀物音頻、點讀筆、教學軟體、學習網站等多媒體的方式,補充創建一個良好的聽力環境。
英語不太靈的媽媽,如果懂英語教學中規律性的東西,不走彎路,藉助外部資源,也一樣能培養英語牛孩。」
3.如何給孩子做英語啟蒙
蓋兆泉提出 「二語習得理論」 ,即通過大量接觸和使用,潛移默化地學會一種語言。認為「習得」才是最適合兒童學習英語的方法。
書中總結出非常清晰的英語學習路線圖——從3歲到12歲,持續10年,分4個階段。
蓋兆泉認為,3、4歲是中國兒童學習第二語言的理想模型。從3歲開始引入英語,如果方法得當,孩子的兩種語言都能得到很好的發展。因此,她認為 3歲是一個英語啟蒙比較理想的起點。
中國兒童二語習得路線圖
啟蒙階段:3-5歲,先聽說
啟蒙階段,有條件的家庭,把孩子送到外語幼兒園。沒有條件的就 多聽 , 聽多了再「說」。
啟蒙階段家長引導很重要, 家長的熱情是孩子學英語的第一動力。家長 可以通過以下方式,讓孩子在多種多樣的立體環境中,吸收語言。
和孩子說日常用語,做 游戲 ;
給孩子看原版動畫片和Flash故事;
聽歌唱歌;
讀分級讀物給孩子聽;
放錄音聽,讓孩子看著圖畫書聽。
做這些事情的時候,只要求孩子注意理解「意義」,建立英語聲音和實物具象之間的聯系,而不用注意文字。
聽到一定程度(兒童的沉默期一般是6個月到1年),孩子就可以有一些簡單的輸出。
掃盲階段:6歲,學習自然拼讀,家長高度參與,把孩子領進閱讀世界。
全面發展階段:7-9歲,閱讀、拼寫、語法和寫作。
提高階段:10-12歲,學科英語與學術英語。
4.支持達一定程度後報相應的英語補習班。
如果孩子在家中積累了1000聽力詞彙量後,可以考慮在5歲給孩子報「外教口語班」。
6歲聽力詞彙量達3000,可以報自然拼讀班。
7歲開始給孩子報班,系統學習一套教材,逐步學習英語的語法知識,培養閱讀寫作能力。
5.不支持用原版繪本作為啟蒙讀物,而支持分級閱讀讀物。
蓋兆泉認為,繪本是母語讀物,是英美國家為本國孩子編的讀物,是大人讀給孩子聽的。因為母語國家的孩子,在生活中已有大量的聽力輸入,繪本的編寫主要注重的是故事好、圖畫美、文字美。
繪本不具有體系性 ,本與本之間無難度上的可以區分, 做不到循序漸進 。
中國孩子在英語啟蒙階段,最關鍵內容是常用詞彙、短語和句子的聽力輸入。而繪本的用詞是非控制的,經常出現「非常用詞」。 用繪本來進行英語啟蒙,是有難度的不合適的。
6.在青春期前學外語,都有一定優勢。
關於大孩子(8-12歲)學習建議,可以根據路線圖,補上聽的環節,將閱讀的介入快一些等。
1.英譯啟蒙勢在必行,且越早越好, 0-3歲是兒童母語發展的黃金時期。
2.父母英語不好,口語差,日常交流少,不影響孩子英語學習。
堅持閱讀英文原版繪本,分級閱讀;
利用動畫片、讀物音頻、點讀筆等做聽力補充即可。
3.小童讀英語繪本不翻譯,大童開始讀英文繪本可以翻譯中文 ,後期再酌情減少直至全部英文。
4.啟蒙路線:
5.最佳啟蒙時間:
英語啟蒙最好的開始是出生,
其次就是現在!
Ⅵ 我是英文學渣,怎麼給寶寶雙語啟蒙
隨著娃步入學齡前,下半年又要進幼兒園,借著春節親戚聚會的檔,自然少不了關注同齡兒和大1,2歲哥哥姐姐們的學習進度,作為一個忙碌又懶惰的媽媽,比較適合拿來主義??.從別人現成的啟蒙經驗,再結合自身現實,就有了現在個人覺得挺實用的啟蒙思路。最大的感受是:英語是陪出來而不是教出來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