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二班翻譯成英語怎麼說
發布時間: 2025-08-14 01:12:25
① 尋求當代人 發奮學習的事例,好的回答我會再追加100分的
錢學森1911年12月11日出生在上海。父親錢均夫曾到日本學教育、地理和歷史。錢學森3歲時隨父母到了北京。他在北京受到當時最好的中小學和家庭教育。1929年錢學森中學畢業,他為復興中國,決心學工科,考入上海交通大學鐵路機械專業。1934年夏,23歲的錢學森大學畢業,以優異成績考取了清華大學公費留美預備班,滿載著中華文明的營養和科學救國的抱負,從上海乘船赴美國麻省理工學院飛機專業攻讀碩士,一年時間就碩士畢業。1936年轉學到加州理工學院攻讀博士。開始了他與世界力學大師馮·卡門教授,先是師生後是合作者的一段難得經歷。馮·卡門的科研和教學實踐充分體現工程科學(按照我國習慣,錢學森翻譯為技術科學)的思想。錢學森在馮·卡門這一思想的影響下,自己總結二戰中雷達、原子彈等提高綜合國力的經驗,從中看到了技術科學是一個國家從貧窮走向富強的關鍵。這一學科的主要之點是,摒棄過去科學和技術分離發展的弊端,在科學和技術之間架起一座橋梁,把科研成果和工程經驗結合在一起,使之變成機器,如火車、汽車、飛機等現實的生產力和戰鬥力,這就是技術科學。技術科學思想通過馮·卡門帶到了美國加州理工學院,錢學森進一步發展了這一思想。
1947年,錢學森回國省親,將技術科學強國的思想帶回祖國。他在浙江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和清華大學所作的工程和工程科學同一題目的講演,就是希望自己的國家,將技術科學的思想傳播到全國去。因為看到當時時局混亂,自己強國的理想不可能實現,他毅然謝絕了國民黨當局的挽留,又回到了美國學習和工作,進一步增長本領,等待為國家效力的時機。
熱點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