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磧英語怎麼說及英文翻譯
『壹』 磧中作原文及翻譯
磧中作
作者:岑參
走馬西來欲到天,辭家見月兩回圓。
今夜不知何處宿,平沙莽莽絕人煙。
譯文
騎馬西行幾乎來到天邊,離開家鄉將近兩月。
在這荒無人煙的沙漠中,我今夜又該在哪裡住宿呢?
這首詩與《逢入京使》寫作時間相近,約寫於公元749年(天寶八載)岑參第一次從軍西征時。「磧中作」,即在大沙漠中作此詩。從「辭家見月兩回圓」的詩句看,岑參離開長安已近兩個月了。詩人回顧兩個月的行程,如今宿營在廣袤無垠的大沙漠之中,正巧又遇上十五的月亮,一輪明月照在平沙莽莽的沙漠上,他想到月圓人未歸,看到唐軍在沙磧中列營而宿,寫下了這首絕句。這是沙漠行軍途中野營生活的一個剪影。
『貳』 磧中作 岑參翻譯
岑參的磧中作全文及翻譯如下:
一、全文
走馬西來欲到天,辭家見月兩回圓。今夜不知何處宿,平沙萬里絕人煙。全詩描繪了詩人在沙漠中急行,面對明月和沙漠,表達了思鄉之情和路途的艱辛。通過描繪沙漠的荒涼和寂靜,詩人展現了自然景觀的壯麗和神秘感。
二、翻譯
1、走馬西來欲到天:走馬,騎馬。西來,往西。欲,將要。到天,到達天邊。這句詩形容了騎馬急行,路途遙遠的情況。辭家見月兩回圓:辭家,離開家鄉。見月,看到明月。兩回圓,兩次圓滿。這里指詩人兩次看到明月,表達了思鄉之情。
2、個人背景:岑參出身於官宦世家,從小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他曾多次參加科舉考試,但未能及第。然而,他並沒有放棄文學創作,反而更加專注於詩歌的寫作。他在邊塞生活多年,對邊疆的風土人情和戰爭的殘酷有著深刻的了解和體驗。
3、創作契機:這首《磧中作》是岑參在沙漠中旅行時創作的。他在沙漠中騎馬西行,路途遙遠而艱辛。在這個過程中,他看到了沙漠的壯麗風光和荒涼景象,也感受到了旅途中的孤獨和思鄉之情。這首詩歌就是他在沙漠中住宿時,面對明月和沙漠,用詩歌表達自己的情感和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