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英文介紹 » 杭州十大名菜英語怎麼介紹

杭州十大名菜英語怎麼介紹

發布時間: 2021-02-03 22:49:57

㈠ 杭州的十大名菜有哪些

杭州的名菜舉不勝舉,最著名的有叫化雞、東坡肉、宋嫂魚羹、西湖醋魚、龍井蝦仁、西湖蒓菜湯、油燜春筍等。

㈡ 杭州的十大名菜是什麼

西湖醋魚

西湖醋魚的來源,相傳於出自"叔嫂傳珍"的故事,說的是古時西湖邊住有宋氏兄弟,以打魚為生,當地惡棍欲占其嫂,殺害其兄,宋嫂勸小叔外逃,製糖醋魚為他餞行,後小叔得了功名,除暴安良,偶然的一次宴會,又嘗到這一酸甜味的魚菜,叔嫂終於團聚,後人傳其事,仿其法烹制的醋魚,就成為杭州的傳統名菜。

東坡肉

宋代大文學家蘇東坡,不僅才學出眾,對烹飪也頗有研究,他在謫居湖北黃岡時,時常親自燒餚,與眾人品味。曾作詩介紹他烹肉的經驗:"黃州好豬肉,價賤如糞土。富者不肯吃,貧者不解煮。慢著火、少著水、火候足時它自美"。宋元佑年間(公元約1090年)蘇東坡出任杭州做地方官,發動數萬民工疏浚西湖,築堤灌田、造福人民。節日將百姓送來的豬肉、紹酒,吩咐家人燒好連酒一起送給民工。家人誤以為酒肉一起燒,結果燒出的肉,特別香醇味美,別致可口,一時傳為佳話。人們紛紛傳頌蘇東坡的為人,仿效他獨特的烹調方法。從此以後,以這位大文學家命名的"東坡肉"也就成為杭州傳統名菜。

龍井蝦仁

龍井蝦仁是一道體現西湖秀美氣質的傳統名菜,他的創制據說是受蘇東坡《望江南》一詞的啟發。此詞寫道:"休對故人思故國,日將新火試新茶,詩酒趁年華。"舊時,有寒食節不舉火的風俗,節後舉火稱新火。這個時候採摘的茶葉,正是"明前"之寒食後日是清明節,屬龍井茶中最佳品,龍井茶葉素有"色綠、香郁、味甘、型美"四絕之稱,廚師用此"四絕"與入時的鮮河蝦仁相配,終於創制出新的一絕--龍井蝦仁。

叫花童子雞

據傳,古時由於封建王朝戰亂暴政,不少百姓家破人亡,淪為乞丐。一天有個流落到江南的叫花,在飢寒交迫中昏倒,難友為他搞來一隻小母雞。可苦於沒有炊具,急難中,便仿效烤紅薯的方法,用爛泥把雞包起來,放入篝火中用柴草煨烤泥團,使其成熟,意外地發覺此雞異香撲鼻,十分好吃。從此,這一別致的煨烤法便傳開了。杭州廚師吸取中不斷加以改進,採用嫩雞、紹酒、西湖荷葉、腹中填料,進行精細加工,使烤雞香醇透味,終於成為人們喜歡的傳統名菜。

宋嫂魚羹

據《武林舊事》記載:淳熙六年(公元1171年)3月15日,宋高宗趙構乘御舟閑游西湖,命內侍買湖中龜、魚放生,宣喚中有一賣魚羹的婦人叫宋五嫂,自稱是東京開封人,隨皇上南遷到此,在西湖邊以制魚羹為生。高宗命其上船,吃了她做的魚羹,十分贊賞,並念其年老,賜予金銀絹匹,從此,聲譽鵲起,富家巨室爭相購食,宋嫂魚羹也就成了馳譽京城的名餚。"一碗魚羹值幾錢,舊京遺制動天顏,時人信值來爭市,半買君恩半買鮮。"

八寶豆腐

據《隨園食單》記載:"王太守八寶豆腐"原為宮廷御膳菜,康熙皇帝作為恩賞,賜於尚書徐健庵,尚書的門生樓村先生又將此法傳給其孫王太守,故名。建國後,杭州的名廚師根據此書記載,對其進行研究仿製,發展成富有特色的杭州名菜。

斬魚圓

魚圓的產生傳說與秦始皇有關。始皇酷愛食魚卻又怕刺,不少御膳名廚師,因此而淪為勵怒之下的冤鬼。有位御廚名師,眼看厄運臨頭,他把對始皇的憤恨發泄於魚,用刀狠剁案板上的魚塊,卻意外地發現魚刺從斬擊成茸的魚肉中披露出來。傳膳聲中他急中生智,將魚茸一團團地擠入將沸的豹胎湯中,潔白鮮嫩的魚圓飄浮湯面,食之鮮美異常,這位廚師也因禍得福受嘉獎。此後,這個方法輾轉傳到民間,老百姓稱為"魚圓"、"魚丸"等。據說杭州的斬魚圓也緣於此,由於製作講究、魚圓顆粒大,入口松嫩,更富有特色。

砂鍋魚頭豆腐

據說,有一年初春乾隆來杭州,穿便服上吳山私游。恰遇大雨,他逃至半山腰一戶人家的屋檐下避雨。雨久不停,乾隆又冷又餓,便推門入屋要求供飯。心地善良的主人王小二是飲食店的伙計,見此狀十分同情,無奈家中十分貧困,只好東拼西湊,將僅有的一塊豆腐一半用來燒菠菜,餘下的用半片魚頭放在砂鍋中燉了給他吃。飢寒交困的乾隆,早已餓得肚子咕咕叫,眼見這熱騰騰的飯菜,便狼吞虎咽地吃個精光。他覺得味道特別好,回京後還戀戀不忘這頓美餐。第二次乾隆來杭,又去王小二家,時逢春節,王小二卻失業在家。乾隆為報答一餐之贈,賜銀兩助王小二在後街吳山腳下開了一爿叫"王潤興"的飯店,又親筆給題了"皇飯兒"三個字。王小二精心經營,專門供應魚頭豆腐等菜餚。顧客慕名而來,生意十分興隆,杭州各店也爭相效仿,魚頭豆腐就成為歷久不衰的杭州傳統名菜。

桂花鮮栗羹

唐明皇時,有個中秋之夜,皎潔的月光把大地照得晶亮。寂寞的嫦娥在廣寒宮中,凝望人間,見到杭州西湖風景勝似天堂,遊人盡情歡樂,禁不住舒展廣袖,翩翩起舞。吳剛手擊桂樹為她伴奏,震得"天香桂子落紛紛"。此時,杭州靈隱寺中的德明師傅正在廚房燒栗子粥,無數芳香撲鼻的小粒飄落粥中,眾僧嘗了這種粥,都說特別好吃。德明師傅很高興,便把散落在地上的桂子拾起來種在山上。很快這些桂子到第二年中秋就成樹開花了,從此西湖四周就有了各種馨香的桂花。"三秋桂子,十里荷花",也就成為古都杭州的美稱。桂花栗子粥經不斷改進,也就變成桂花鮮栗羹而流傳下來。

糟燴鞭筍

傳說杭州孤山的廣元寺附近有一片竹林,寺內和尚很愛吃筍,卻又不善於烹調,只會燒燒煮煮。蘇東坡出任杭州刺史時,與寺里和尚有所交往,便把自己的"食筍經"傳授給他們。用嫩鞭筍加上香糟,經過煸、炒、燴等而製作成的這道菜,香味濃郁,十分入味,富有特色。糟燴鞭筍經歷代相傳,成為杭州有名的傳統素菜。

㈢ 中國特色菜及其英文翻譯

剁椒魚頭(Chop bell pepper fish head),宮保雞丁(Kung Pao Chicken),魚香肉絲(Yuxiang shredded pork(sauteed in spicy garlic sauce),水煮肉片(Poached spicy slices of pork),廣州文昌雞(Sliced Chicken with Chicken Livers and Ham)。

1、剁椒魚頭

剁椒魚頭(英文名:Chop bell pepper fish head)是湖南省的傳統名菜,屬於湘菜系。據傳,起源和清代文人黃宗憲有關。

通常以鱅魚魚頭、剁椒為主料,配以豉油、姜、蔥、蒜等輔料蒸制而成。菜品色澤紅亮、味濃、肉質細嫩。肥而不膩、口感軟糯、鮮辣適口。

2018年9月10日,「中國菜」正式發布,「剁椒魚頭「被評為「中國菜」湖南十大經典名菜。

2、宮保雞丁

宮保雞丁(Kung Pao Chicken),是一道聞名中外的特色傳統名菜。魯菜、川菜、貴州菜中都有收錄,原料、做法有差別。

該菜式的起源與魯菜中的醬爆雞丁,和貴州菜的胡辣子雞丁有關,後被清朝山東巡撫、四川總督丁寶楨改良發揚,形成了一道新菜式——宮保雞丁,並流傳至今,此道菜也被歸納為北京宮廷菜。之後宮保雞丁也流傳到國外。

宮保雞丁選用雞肉為主料,佐以花生米、黃瓜、辣椒等輔料烹制而成。 紅而不辣、辣而不猛、香辣味濃、肉質滑脆。由於其入口鮮辣,雞肉的鮮嫩配合花生的香脆。

2018年9月,被評為「中國菜」之貴州十大經典名菜、四川十大經典名菜。

3、魚香肉絲

魚香肉絲(Yuxiang shredded pork(sauteed in spicy garlic sauce),是一道漢族特色傳統名菜,以魚香味調味而得名,屬於川菜。相傳靈感來自泡椒肉絲,民國年間則是由四川籍廚師創制而成。

魚香肉絲是一道常見川菜。魚香,是四川菜餚主要傳統味型之一。成菜具有魚香味,其味是調味品調制而成。此法源出於四川民間獨具特色的烹魚調味方法,而今已廣泛用於川味的熟菜中。

4、水煮肉片

水煮肉片(Poached spicy slices of pork),是一道地方新創名菜,起源於自貢,發揚於西南,屬於川菜中著名的家常菜。因肉片未經劃油,以水煮熟故名水煮肉片。

水煮肉片肉味香辣,軟嫩,易嚼。吃時肉嫩菜鮮 ,湯紅油亮,麻辣味濃,最宜下飯,為家常美食之一。特色是「麻、辣、鮮、香」。

其起源於上世紀30年代,自貢名廚范吉安(1887 -1982年),創新出風味突出的水煮肉片。

5、廣州文昌雞

廣東文昌雞,是廣東省傳統的漢族名菜,屬於粵菜系。以海南島文昌雞為主料,配以火腿 、雞肝、郊菜,經煮、蒸、炒而成。

此菜造型美觀,芡汁明亮,肉質滑嫩,香味甚濃,肥而不膩。三樣配料顏色不同,滋味各異,為廣州八大名雞之一。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剁椒魚頭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宮保雞丁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魚香肉絲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水煮肉片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廣州文昌雞

㈣ 100道杭州特色菜的英文菜名

最有名的是樓外樓,
在白堤,名菜,東坡肉,叫花童雞,西湖醋魚,宋嫂回魚羹。龍井蝦仁 西湖答蒓菜湯等
In the Bai dike, called flower dishes, Dongpo's braised pork, chicken, Steamed Grass Carp in Vinegar Gravy, song Sao yugeng. Longjing shrimp West Lake water shield soup

㈤ 杭州十大名菜有那些

杭州菜主要有杭州
寧波
紹興
三部分組成。口味重鮮嫩清脆。
名菜有
西湖醋魚
東坡肉
龍井蝦仁
油燜青筍
蜜汁火方
冰糖甲魚
網油包鵝肝
清湯越雞
乾菜燜肉
糟熘白魚
面點小吃有
蝦爆鱔面
寧波湯圓
吳山油酥餅
貓耳朵
吳芳齋粽子等等

㈥ 杭州及其杭州景點的中英文對照的介紹

杭州擁有兩個國家級風景名勝區—西湖風景名勝區、「兩江一湖」(富春江—新安江—千島湖)風景名勝區;兩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天目山、清涼峰自然保護區;五個國家森林公園—千島湖、大奇山、午潮山、富春江和青山湖森林公園;一個國家級旅遊度假區—之江國家旅遊度假區;全國首個國家級濕地—西溪國家濕地公園。杭州還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4個、國家級博物館5個。全市擁有年接待1萬人次以上的各類旅遊景區、景點120餘處。

西湖景區位於浙江省杭州市西面,它以其秀麗的湖光山色和眾多的名勝古跡而聞名中外,是我國著名的旅遊勝地,也被譽為人間天堂。西湖的水面面積約5.66平方公里(包括湖中島嶼為6.3平方公里),湖岸周長15公里。水的平均深度在1.5米左右,最深處在 2.8米左右,最淺處不到1米。湖南北長3.3公里,東西寬2.8公里。蘇堤和白提將湖面分成里湖、外湖、岳湖、西里湖和小南湖五個部分。1982年西湖被確定為國家風景名勝區,1985年被選為「全國十大風景名勝」。
杭州西湖風景區以西湖為中心,分為湖濱區、湖心區、北山區、南山區和錢塘區,總面積達49平方公里。西湖的美在於晴中見瀲灧,雨中顯空濛。無論雨雪晴陰,在落霞、煙霧下都能成景;在春花,秋月,夏荷,冬雪中各具美 態。湖區以蘇堤和白堤的優美風光見稱。
西湖,是一首詩,一幅天然圖畫,一個美麗動人的故事,不論是多年居住在這里的人還是匆匆而過的旅人,無不為這天下無雙的美景所傾倒。陽春三月,鶯飛草長。蘇白兩堤,桃柳夾岸。兩邊是水波瀲灧,遊船點點,遠處是山色空濛,青黛含翠。此時走在堤上,你會被眼前的景色所折服,甚至心醉神馳,懷疑自己是否進入了世外仙境。 而西湖的美景不僅春天獨有,夏日裡接天蓮碧的荷花,秋夜中浸透月光的三潭,冬雪後疏影橫斜的紅梅,更有那煙柳籠紗中的鶯啼,細雨迷濛中的樓台------無論你在何時來,都會領略到不同尋常的風采。
西湖多數水域處於富營養狀態,小南湖和三潭內湖已接近富營養下限,主要污染物是生活污染,N、P超過正常值4~6倍;年平均水溫17.6℃,最高10月28.6℃,最低3月4.0℃,無湖冰;80年代初魚類有51種,分屬10目16科43屬,魚類來源有:(1)固有野雜魚;(2)錢塘江帶入魚類,(3)人工引進馴化的養殖魚種,養殖魚類成為優勢西湖最主要的放養魚種是鰱和鱅,兩者占總放養量的75%~80%;其次是鯽、河內鯽,其他養殖魚類還有團頭魴、細鱗鯝、圓吻鯝、以及鰻鱺等,為保護大型水生植物,停止放養草魚和青魚,西湖還有少量蝌蚪。

西湖的名稱最早始於唐朝,在唐朝之前西湖有武林水,名聖湖,金牛湖,龍川,錢源,錢塘湖,上湖,西子湖等稱謂。形態為近於等軸的多邊形,湖面被孤山及蘇堤、白堤兩條人工堤分割為5個子湖區,子湖區間由橋孔連通,各部分的湖水不能充分摻混,造成各湖區水質差異,大部分徑流補給先進入西側3個子湖區,再進入外西湖;湖水總面積5.593km2,總容積1.10億立方米,平均水深1.97米;西湖底質是一種有機質含量特別高的湖沼相沉積,屬於粉砂質粘土或粉砂質亞粘土,最上層皆為藻骸腐泥層(黑色有機質粘土),中層泥炭層或沼澤土,最下層為基底粉砂層;入湖河流部是短小的溪澗,主要補水河流為金沙澗、龍泓澗和長橋溪,泄流
西湖的美不僅在湖,也在於山。環繞西湖,西南有龍井山、理安山、南高峰、煙霞嶺,大慈山、臨石山、南屏山、鳳凰山、吳山等,總稱南山。北面有靈隱山、北高峰、仙姑山、棲霞嶺、寶石山等,總稱北山。它們像眾心拱月一樣,捧出西湖這顆明珠。山的高度都不超過400米,但峰奇石秀,林泉幽美。南北高峰遙相對峙,高插雲霄。
西湖十景形成於南宋時期,基本圍繞西湖分布,有的就位於湖上:蘇堤春曉、曲苑風荷、平湖秋月、斷橋殘雪、柳浪聞鶯、花港觀魚、雷峰夕照、雙峰插雲、南屏晚鍾、三潭印月,西湖十景各擅其勝,組合在一起又能代表古代西湖勝景精華,所以無論杭州本地人還是外地山水客都津津樂道,先游為快。

Hangzhou, the captial of Zhejiang, is one of the old imperial Cities in China; the others are Xi'an, Luoyang, Kaifeng, Nanjing and Beijing.

Marco Polo called Hangzhou the most distinguished and beautiful city in the world. The widely--traveled Venetian was fascinated with the spleendor of the huge edifices, the wide paved streets and the magnificient grounds along the shores of the Xihu, West Lake.He admired the people's friendiness, hospitality and peaceableness, their silken clothing and the women's valuable jewelry. In those days, Hangzhou had an estimated population of 1.6 million, and the city was a flourishing trade center.

In fact, Hangzhou is still one of the most beautiful destinations of a trip through China; and, like marco Polo, the visitor will be pleasantly surprised at the friendliness of the people of Hangzhou. It can be easily reached by train from Shanghai, but it is also possible to get there by plane from Beijing, Nanjing, Guangzhou and Hongkong.

Hangzhou lies in northern Zhejiang at the southern end of the Grand Ganal. The city is linked to Central China by an extensive network of canals. Population: 5.28 million.

Xihu, West lake

Xihu is in the western section of the city.

The lake covers an area of 566 km, its circumference is 15 km, its average depth 1.5m. Two dikes, Baidi and Sudi, divide the lake and make it possible to cross it. There are four small islands in West Lake: Gushan, Xiao Yingzhou, Hushan Tang and Ruangong Dun. There are 40 sights of interest in the Xihu vicinity. Three sides of the lake are surrounded by hills up to 400 m high, the fourth is bordered by the city.

The famous poet Su Dongpo, who was prefect of Hangzhou ring the Northern Song Dynasty, described the charming scenery of the Xihu in many of his poems.

During the Southern Song Dynasty, the West Lake area was part of the imperial residence. The emperors of the Qing Dynasty took pleasure in the Xihu and its grounds. Replicas of buildings and garden complexes can be found in Yihe Yuan, the Summer Place, in Beijing and the part of the imperial Residence in Chengde.

Xiao Yingzhou
Xiao Yingzhou island was laid out in 1607. It actually consists of just one embankment separating a small lake from the large West Lake and of paved walks, which divide it in quarters and meet at the center in a small island. The four small lakes are overgrown with lotus flowers. A visit ring July and August when the flowers are in bloom is especially attractive. Walking along the embankment past pavilions, terraces, rocks and many old trees gives an impression of the magic of the renowned West Lake. To the south is the Nine Arches Bridge, the island's major attraction.

Baochu Ta Pagoda (Baoshu Ta)

Baochu Ta is situated on top of 200-m-high Baoshi Shan, the Treasure mountain, north of Xihu lake. In earlier times, jade was reportedly found here and the mountain was named accordingly.

Baochu Ta was erected from 969---976 and was damaged and destroyed several times, but always rebuilt. The present structure is 45.3 m high and made of bricks. It was restored in 1933. The narrow pagoda belongs to the typical panorama of West Lake. It can be seen from afar and is a landmark of Hangzhou.

㈦ 杭州十大名菜的英語介紹。越仔細越好~~

同求啊...

㈧ 杭州十大名菜

西湖醋魚

西湖醋魚的來源,相傳於出自"叔嫂傳珍"的故事,說的是古時西湖邊住有宋氏兄弟,以打魚為生,當地惡棍欲占其嫂,殺害其兄,宋嫂勸小叔外逃,製糖醋魚為他餞行,後小叔得了功名,除暴安良,偶然的一次宴會,又嘗到這一酸甜味的魚菜,叔嫂終於團聚,後人傳其事,仿其法烹制的醋魚,就成為杭州的傳統名菜。

東坡肉

宋代大文學家蘇東坡,不僅才學出眾,對烹飪也頗有研究,他在謫居湖北黃岡時,時常親自燒餚,與眾人品味。曾作詩介紹他烹肉的經驗:"黃州好豬肉,價賤如糞土。富者不肯吃,貧者不解煮。慢著火、少著水、火候足時它自美"。宋元佑年間(公元約1090年)蘇東坡出任杭州做地方官,發動數萬民工疏浚西湖,築堤灌田、造福人民。節日將百姓送來的豬肉、紹酒,吩咐家人燒好連酒一起送給民工。家人誤以為酒肉一起燒,結果燒出的肉,特別香醇味美,別致可口,一時傳為佳話。人們紛紛傳頌蘇東坡的為人,仿效他獨特的烹調方法。從此以後,以這位大文學家命名的"東坡肉"也就成為杭州傳統名菜。

龍井蝦仁

龍井蝦仁是一道體現西湖秀美氣質的傳統名菜,他的創制據說是受蘇東坡《望江南》一詞的啟發。此詞寫道:"休對故人思故國,日將新火試新茶,詩酒趁年華。"舊時,有寒食節不舉火的風俗,節後舉火稱新火。這個時候採摘的茶葉,正是"明前"之寒食後日是清明節,屬龍井茶中最佳品,龍井茶葉素有"色綠、香郁、味甘、型美"四絕之稱,廚師用此"四絕"與入時的鮮河蝦仁相配,終於創制出新的一絕--龍井蝦仁。

叫花童子雞

據傳,古時由於封建王朝戰亂暴政,不少百姓家破人亡,淪為乞丐。一天有個流落到江南的叫花,在飢寒交迫中昏倒,難友為他搞來一隻小母雞。可苦於沒有炊具,急難中,便仿效烤紅薯的方法,用爛泥把雞包起來,放入篝火中用柴草煨烤泥團,使其成熟,意外地發覺此雞異香撲鼻,十分好吃。從此,這一別致的煨烤法便傳開了。杭州廚師吸取中不斷加以改進,採用嫩雞、紹酒、西湖荷葉、腹中填料,進行精細加工,使烤雞香醇透味,終於成為人們喜歡的傳統名菜。

宋嫂魚羹

據《武林舊事》記載:淳熙六年(公元1171年)3月15日,宋高宗趙構乘御舟閑游西湖,命內侍買湖中龜、魚放生,宣喚中有一賣魚羹的婦人叫宋五嫂,自稱是東京開封人,隨皇上南遷到此,在西湖邊以制魚羹為生。高宗命其上船,吃了她做的魚羹,十分贊賞,並念其年老,賜予金銀絹匹,從此,聲譽鵲起,富家巨室爭相購食,宋嫂魚羹也就成了馳譽京城的名餚。"一碗魚羹值幾錢,舊京遺制動天顏,時人信值來爭市,半買君恩半買鮮。"

八寶豆腐

據《隨園食單》記載:"王太守八寶豆腐"原為宮廷御膳菜,康熙皇帝作為恩賞,賜於尚書徐健庵,尚書的門生樓村先生又將此法傳給其孫王太守,故名。建國後,杭州的名廚師根據此書記載,對其進行研究仿製,發展成富有特色的杭州名菜。

斬魚圓

魚圓的產生傳說與秦始皇有關。始皇酷愛食魚卻又怕刺,不少御膳名廚師,因此而淪為勵怒之下的冤鬼。有位御廚名師,眼看厄運臨頭,他把對始皇的憤恨發泄於魚,用刀狠剁案板上的魚塊,卻意外地發現魚刺從斬擊成茸的魚肉中披露出來。傳膳聲中他急中生智,將魚茸一團團地擠入將沸的豹胎湯中,潔白鮮嫩的魚圓飄浮湯面,食之鮮美異常,這位廚師也因禍得福受嘉獎。此後,這個方法輾轉傳到民間,老百姓稱為"魚圓"、"魚丸"等。據說杭州的斬魚圓也緣於此,由於製作講究、魚圓顆粒大,入口松嫩,更富有特色。

砂鍋魚頭豆腐

據說,有一年初春乾隆來杭州,穿便服上吳山私游。恰遇大雨,他逃至半山腰一戶人家的屋檐下避雨。雨久不停,乾隆又冷又餓,便推門入屋要求供飯。心地善良的主人王小二是飲食店的伙計,見此狀十分同情,無奈家中十分貧困,只好東拼西湊,將僅有的一塊豆腐一半用來燒菠菜,餘下的用半片魚頭放在砂鍋中燉了給他吃。飢寒交困的乾隆,早已餓得肚子咕咕叫,眼見這熱騰騰的飯菜,便狼吞虎咽地吃個精光。他覺得味道特別好,回京後還戀戀不忘這頓美餐。第二次乾隆來杭,又去王小二家,時逢春節,王小二卻失業在家。乾隆為報答一餐之贈,賜銀兩助王小二在後街吳山腳下開了一爿叫"王潤興"的飯店,又親筆給題了"皇飯兒"三個字。王小二精心經營,專門供應魚頭豆腐等菜餚。顧客慕名而來,生意十分興隆,杭州各店也爭相效仿,魚頭豆腐就成為歷久不衰的杭州傳統名菜。

桂花鮮栗羹

唐明皇時,有個中秋之夜,皎潔的月光把大地照得晶亮。寂寞的嫦娥在廣寒宮中,凝望人間,見到杭州西湖風景勝似天堂,遊人盡情歡樂,禁不住舒展廣袖,翩翩起舞。吳剛手擊桂樹為她伴奏,震得"天香桂子落紛紛"。此時,杭州靈隱寺中的德明師傅正在廚房燒栗子粥,無數芳香撲鼻的小粒飄落粥中,眾僧嘗了這種粥,都說特別好吃。德明師傅很高興,便把散落在地上的桂子拾起來種在山上。很快這些桂子到第二年中秋就成樹開花了,從此西湖四周就有了各種馨香的桂花。"三秋桂子,十里荷花",也就成為古都杭州的美稱。桂花栗子粥經不斷改進,也就變成桂花鮮栗羹而流傳下來。

糟燴鞭筍

傳說杭州孤山的廣元寺附近有一片竹林,寺內和尚很愛吃筍,卻又不善於烹調,只會燒燒煮煮。蘇東坡出任杭州刺史時,與寺里和尚有所交往,便把自己的"食筍經"傳授給他們。用嫩鞭筍加上香糟,經過煸、炒、燴等而製作成的這道菜,香味濃郁,十分入味,富有特色。糟燴鞭筍經歷代相傳,成為杭州有名的傳統素菜。

㈨ 杭州特色菜用英語怎麼說

杭州特色菜

翻譯成英文是:special dishes from Hangzhou

相關短語學習:

special dish

特色菜

[例句回]Here's themenu. We have thelistofspecialdishesonthelastpageof the menu.

這是菜單,在菜單的最後一答欄,是特色菜的一覽表。

滿意請採納,謝謝!

㈩ 西湖十大名菜英語上英語怎麼寫

Ten top dishes of West Lake (Xi-Hu)西湖十大名菜

熱點內容
有時需要翻譯成英語怎麼說 發布:2025-09-17 05:55:23 瀏覽:283
我想在周末去野餐翻譯英語怎麼說 發布:2025-09-17 05:55:18 瀏覽:691
很多女孩子英語怎麼翻譯 發布:2025-09-17 05:55:16 瀏覽:406
天空英語怎麼翻譯 發布:2025-09-17 05:43:47 瀏覽:588
真玩英語怎麼翻譯成英語怎麼翻譯 發布:2025-09-17 05:37:36 瀏覽:366
關於生日的英語作文怎麼寫 發布:2025-09-17 05:32:28 瀏覽:802
小鳥正在飛用英語怎麼翻譯 發布:2025-09-17 05:24:51 瀏覽:243
盒子下面的書英語怎麼翻譯成英語 發布:2025-09-17 05:14:12 瀏覽:96
我有一個東西翻譯成英語怎麼讀 發布:2025-09-17 05:12:29 瀏覽:450
多地震國家英語怎麼翻譯 發布:2025-09-17 04:57:57 瀏覽:5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