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給學生對英語答案
在學生中,談起英語作文,學生常用三句話來表達:一、難。二、還是難。三、真的很難。《英語課程標准》要求初中學生掌握聽、說、讀、寫四種基本技能。而在這四種技能中,寫這一技能又是一種較高的綜合語言能力的訓練,是學生對所學語言知識的綜合運用,對學生綜合能力的要求頗高,因此學生往往對寫作感到力不從心。如何讓學生樂寫和會寫英語作文呢?下面談談自己在寫作教學中的幾種訓練方法。
一、詞彙訓練和句型訓練
沒有詞彙的積累,就難以下筆寫文章。每個模塊的四會單詞都要讓學生聽寫過關,每一個單元的重點句子要學生倒背如流,並且會默寫。掌握了一定的詞彙之後,學生寫作文的時候,就會下筆如有神。 我還讓學生增加閱讀量來豐富詞彙。新學期開學不久,我就建議學生人手一本閱讀訓練書,並讓他們堅持每日閱讀一篇。對一些學有餘力的學生,我還從圖書館里借出一些課外閱讀書和簡易英文作品給他們閱讀。除了教會學生閱讀的方法及技巧外,我還讓學生盡量熟記文章中的一些新詞彙或句型。在記憶的基礎上,我鼓勵學生盡可能把這些都用在自己的文章里。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吟來也會偷。大量的閱讀,對英語作文大有裨益。
寫文章離不開句子,英語教師都知道,英語作文和漢語作文一樣,都是若干句子的有機組合,要寫好英語作文必須先學會寫好句子。而句子又是若干單詞的有機結合,不是簡單的單詞堆砌。所以,要學好英語句子必須先懂得句子成分和掌握句子結構。每當我接手一個新班,我都會先給他們講解一些基本的句子成分和結構知識。當然,這種純語法講解不應連續佔用太多的課時,可以在以後的課文授課中不斷適當地添加進去;難度也不宜太大,否則會引起初一學生的厭倦情緒和畏難情緒。在指導學生學慣用英語寫句時,我發現,初一學生往往會犯這樣幾種錯誤:詞序錯誤、不符合英語習慣說法、意思重復、片語用錯、動詞單復數形式有誤等。其中以語法錯誤最為常見。我指導學生,寫句時首先要把你所想表達的意思作整體考慮,然後按照英語的語法和習慣把它們表達出來。對於不太熟悉、不會運用的句型就不要用,對於沒有把握的詞語要舍棄,寧缺毋濫。寫句不能東拼西湊,不能只顧表達意思,不問詞性。經過反復強調,他們對一些常用句型掌握得較好。
二、指導學生熟讀教材。
學生的主要學習時間是課堂學習時間。學生的主要知識來源於課本,課本是學生學習的根本。課本給學生提供基本的句型,語法知識,詞彙等。中學英語課本內容均屬精讀內容,課本中的許多句型需要學生記熟。在學習每一課的時候,教師引導學生把其中的重點句型找出來,經過反復練習,熟記於心,熟背課文有很多好處:
1)熟背課文有利於對課文內容的理解。每篇課文都是一個整體,前後呼應。學生經過反復閱讀課文後,不僅對每句話有更好的理解,對整篇文章的內容也有更好的理解。
2)熟背課文有利於鞏固課文知識。反復通讀,隨著對課文的進一步理解,對課文的鞏固也在繼續。課文背得越熟,便理解得越深刻,知識就鞏固得越好。熟背課文後,學生會從中得到成功的體驗,會對學生產生很大的鼓舞,激勵學生進一步學生英語。
3)熟背課文能增強英語語感。英語跟漢語屬於不同的語系,無論在語法結構上,還是在表達習慣上都有很大的差異。通過背誦課文,學生能增強英語語感。語感就是人們對某種語言的感性認識。正確的英語語感不僅能幫助學生正確的閱讀文章,理解文意,也能幫助學生准確地寫作。
4)熟背課文有利於促進學生寫作能力的提高。中學生善於模仿,通過背誦課文,一些句子就會在學生心中生根發芽,學生就會有意無意地模仿這樣的句子進行寫作。課文中的句子一般來說是很規范的,學生的寫作也會較規范。記憶中的課文也是學生寫作時句子處理的依據。憑語感和課文結構,利用個人的智慧和對作文題目及要求的理解,學生會寫出語法正確,句意通順,結構嚴謹規范的作文。
三、重復述,巧仿寫
復述和仿寫是行之有效的寫作訓練方式。新教材每單元Section B部分中的3b都是模仿3a來進行的一篇寫作訓練。教師可以要求學生開展復述接力活動。即先讓若乾的學生共同完成3a的復述任務,再讓學生模仿3a適當地發揮來完成3b的寫作訓練。通過這一系列活動,學生理解並掌握了文章中的重點單詞、片語和句法的用法。這種練習可以引導學生利用已掌握的知識進行再創造,還可以使學生靈活運用所學的語言知識,提高其語言表達能力,做到出口成文,下筆成章。
四、培養學生寫作的興趣。
若一開始就讓學生寫些較難的作文,則會大大打擊學生寫作的熱情,令他們對寫作產生畏懼心理。所以我從學生熟悉的感興趣的話題入手,如my family(我的家庭),my best friend(我最好的朋友),our school(我們的學校),讓學生信手拈來,有話可說。我教七年級第二學期課本Unit3 Why do you like koalas?這個單元時,要求學生描述一個喜愛的動物。我先讓學生說一說他們最喜愛的動物是什麼,有什麼樣的特點和生活習性。學生們興趣很高,很多學生都踴躍地發言。接著我讓他們寫文章,他們很快就動筆寫了,而且寫得還不錯。我讓學生的文章可長可短,不限文章的字數,並告訴他們不要害怕出現語法的錯誤,因為犯錯也是學習的一種途徑。這更讓學生感到輕松,寫起來少了許多顧忌,寫作也並不是那麼難,那麼枯燥了。當然也有一些學生是寫不出來的,我就拿一些寫得較好的文章給他們看,讓他們模仿著寫一篇,或者叫他們先用中文說出自己的句子,然後幫助他們翻譯成英語。
五、練習寫各類文章,做到胸有成竹。
我認為有必要讓學生多掌握一些文體的寫法及格式,否則不利於他們今後的發展,所以我並不只是一味地讓學生練習中譯英,我還教學生如何寫日記、書信、通知等文體,有時還訓練學生看圖作文,在英語的提示下寫文章。磨刀不誤砍材功,說到底還是訓練學生用英語表達的能力,只不過是形式不同而已。但學生見識過這些文體,那麼無論是考哪種類型,他們都不會束手無策。
六、學生習作的批改和講評
1、.同伴糾錯
有語言學家認為,教師不應統治整個糾錯過程。教師鼓勵學生之間互相糾正錯誤,也是一種很好的辦法。讓學生交換批改彼此的作文,即相互糾錯,可幫助學生辨認更多的語法錯誤和詞彙錯誤。而且讓學生相互糾錯,他們會產生一種當老師的榮譽感和責任感,從而調動他們的學習積極性,更重要的是相互糾錯可以讓學生獲得思考、聆聽以及與同學交流的機會,培養學生互相學習,互相幫助的合作精神。
2、.集體糾錯
教師可以把大部分學生常犯並且難以自我糾正的、具有共性的錯誤收集起來,在給出正確答案前,在課堂上讓學生集體糾錯,以引起全班同學的充分注意,也能節省時間。但是糾錯的間隔時間不能太長,否則印象不深,容易遺忘和重犯。當多數學生的錯誤經過歸納總結而得出共性的錯誤後,教師可向全班同學講授所犯錯誤的規律,但切忌在全班點名糾正個別錯誤。這種糾錯方式是針對全班的糾正,而不是單挑個別學生的錯誤作為例子。這樣受益的就是整個班集體,而不僅僅限於犯錯誤的那幾個學生,而且這種方法要比教師直接糾錯效果更好,也能減輕教師的負擔,使之把更多的精力用到備課和改進教學的方法上。
B. 初中英語的閱讀理解題通常是怎麼給學生講解的,我覺得我們老師通常都是對個答案,最多介紹下解題技巧。
我是初復二的學生,我給你推薦制一下我做閱讀理解題的方法吧。希望對你有用!首先先看問題,帶著問題去閱讀短文,把答案在文中畫出來,其實閱讀理解題不用要全部理解意思的,只要找到關鍵的句子就OK啦,我們尊敬的馬老師說的哦!
C. 如何鼓勵學生學習英語英文答案
眾所周知,在學習過程中,興趣是最好的老師
學生在恐懼的情緒下不可能進行創造性思維。為解除學生困惑、緊張和害怕出錯等不利學習的消極心理因素,首先在課堂上充分利用集體、小組、同桌組織各種語言實踐活動,創造一種互助協作的氣氛,使學生有學習安全感。
在教學中,首先要創造英語學習情境,營造氛圍,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激發學習動機,培養學習興趣。比如在學習打電話、看病等日常交際用語時,都盡量用情景教學。這樣做不但能極大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使學生學會了實際運用英語的能力。其次,通過開展拼寫單詞比賽,激發學生學習單詞的興趣;開展朗讀比賽,激發學生的朗讀興趣,這些比賽其實就是創造一種學以致用的氛圍。
恰當評估激勵,有針對性地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自信心從而增強學習英語的興趣
D. 如何提高高中英語課堂質量
導語:在課程改革的新形式下,最大限度地提高課堂效益,努力實現輕負擔高質量教育已成為廣大學生的要求和教師們的共識。要讓高中英語課堂教學做到最優化,應掌握較好的教學方法技巧,提高課堂教學質量,這是每位英語教師必須認真研究的課題。
如何提高高中英語課堂質量
一、做好詞彙教學和學生記憶訓練
在英語學習過程中,由於高中英語教材各單元詞彙量很大,學生普遍感到困難的是使用和記憶單詞。因此,我在開始新單元教學時,都會拿出一節課的時間對本單元所出現的生詞進行整體教學。對於每個單詞和片語,從讀音到中文意思、詞性再到用法實施推進式傳授。重點講解動詞、名詞、形容詞等一些常用詞的用法,對於人名、地名及專有名詞則要求學生會讀、會寫。
在講解生詞過程中,我先教讀音,等同學們都能讀准、讀熟後,接著在黑板上寫出單詞,並舉例講解單詞的不同詞性、中文意思和用法,在舉例講解時我力求自編例子,更好地體現單詞用法,更便於學生在優美例句中牢記單詞。另外,我極力要求每個學生做課堂筆記。在第一節講完單詞後,我嚴格要求學生會默寫單詞和短語,在第二節上課前拿出3-5分鍾,設計幾個單詞默寫題目,進行復習。還要教給學生一些記憶方法,如發音和詞形相結合法;詞根記憶法、瞬間記記法、構詞記憶法、重現記憶法等等。
二、認真備課,精心設計聽說課
新編高中英語教材,內容涵蓋多而廣,不僅提供了充足的教學素材,還為學生提供了自主發揮機會。英語教材里,各單元之中的warming up, listening, speaking,其目標是:引導學生在真實、有意義的任務中學習、使用語言,鞏固、擴大基礎知識,側重培養聽說兼顧讀寫,促進學生心智,學習策略文化意識的發展;引導學生調整學習方式,提高學習能力。
例如在講高一英語第一冊上Unit 1 Warming up, Listening and speaking時,因為內容多、時間短,我是這樣進行的,Warming up部分我設計三個問題:1. What should a good friend be like? 2. What qualities should a good friend have? 3. Should they be funny, smart or strong?
以此引導學生簡單地描述自己和自己的一位好朋友。這樣既呈現了本單元的話題—Friends,又巧妙地幫助學生復習有關單詞和句型,達到一箭雙雕之效。Listening部分,確保學生在知道任務,做好充分准備時,一次性放錄音(必要時可放兩次),放音時不要按暫停鍵,放音結束,立即給學生對答案,這樣更容易提高學生的聽力能力。Speaking部分,是師生互動式學英語,先讓學生談談對友誼的態度及他們擇友的標准。我這樣引導學生:1. I think friendship is very important in our life. 2. When we feel bored we can talk to ourfriends.3. When we are in trouble, we can turn to our friends for help.
然後提問:1. Do you have any friends? 2. What do you think a good friend should be like? 這時讓學生盡可能想出、學過的並多用單詞,描述一個real good friend。然後根據學生回答,在黑板上快速列出一些描述人的形容詞和一些漂亮的句型。如:I think a good friend should be…/In my opinion, a good friend is someone who…,A friend in need is a friend indeed等等。
三、整體把握,優化閱讀教學
閱讀能力是中學英語教學大綱所要求培養的四項基本技能之一,老師們都知道閱讀是學習外語最有效、最重要的手段。因此,究竟如何把常規的教學方法與新課標準的指導結合起來,培養學生興趣,提高學生能力,就成了當前高中英語教學研究的一個熱門話題。我認為在教學中應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1.重視背景知識,擴大學生知識面
語言是文化的載體。人們對語言意義的理解很大程度上依賴於人們對文化傳統和風俗習慣的理解。在閱讀英語文章時,中外文化的差異往往給學生帶來許多困難。學生缺乏相關背景知識,這嚴重影響了他們對文章的正確理解,他們有時甚至歪曲原意,自然也就不能對閱讀理解的問題做出正確的推理、判斷和預測。因此,在教涉及到英國文化背景的文章時我會首先向學生介紹其文化背景知識,並指出其文化意義。
2.培養學生的預測和聯想能力
在閱讀教學中,要善於引導學生有目的地對儲存在大腦中原有的知識進行選擇,整理和加工,培養他們的分析、預測、推理和判斷能力。培養學生的猜詞能力是外語教學中十分重要而有意義的一個環節。
3.合理講解知識點和著重分析文中復雜難懂的句子
四、深思熟慮,創造性地給學生布置作業
根據新課程改革的要求,高中英語教學要鼓勵學生通過積極嘗試,自我探究、自我發現和主動實踐等學習方式提高和綜合運用英語的能力。因此我在課堂教學之後,依據當節課教學的內容,適當地、創造性給學生布置一些學生願做、樂做、主動做的作業。作業作為課堂教學的一個延伸,學生完成作業的積極性與完成作業的質量將直接影響學生綜合能力的發展。
五、提高運用能力,每單元上一節寫作課
英語寫作是英語語言的一種綜合性表達方式,是聽說讀寫中相對較難的一種技能。近年來,高中英語課程與測試方法的不斷改革創新對高中英語的寫作教學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針對這種現狀,我在講授新課過程中開展了寫作課的實踐活動,以寫作手段促進英語運用。
綜上所述,是我對英語課堂的概括性的總結,它充分體現了“大容量、高密度、快節奏”這一英語課堂模式。隨著教學研究的不斷深入,我會不斷學習、研究新的教法和教學模式,搞好高中英語課堂教學,讓高中英語教學水平和質量上一個新台階。
如何提高高中英語課堂質量
一、課堂上穿插游戲,激發了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
游戲教學是高中課堂教學的有效輔助手段,能夠激發和維持學生英語的學習動機和興趣,提高課堂的教學效果和學生語言運用能力.假如,教師在這時選擇一個較為輕松的小游戲就更合適一些。英語詞語接龍就不錯。學生可以按座位順序依次說出一個單詞,這個單詞的開頭字母必須是上一個學生所說單詞的末尾字母。就像這樣:bag get table easy yellow wind desk kitchen night tomorrow――游戲做完後,學生們精神狀態又恢復了正常,接下來講解語法就有不同的效果。
還有一次,我去聽一節英語寫作課後很受啟發。這節課的目的是讓學生最後寫一篇英語作文――My First Day in My New School.授課教師沒有採用常規的上寫作課的套路,而是同樣使用了游戲的方法。
游戲規則是第一位學生說出一個英語短語或一句話,第二個學生重復前面學生的短語或句子,然後再補充一句與之相關的句子。依次類推。
例如:第一位學生說:One day,第二位學生就說:One day ,I met an old friend of mine.第三個學生說:One day, I met an old friend of mine. He told me that he had been in love with a beautiful girl for two years. 六、七個學生參與游戲後就形成一段passage.真想不到,用這種方法學生很輕松地編完了一個完整的英語小故事。練習完這個游戲後,老師用同樣的方法讓同學們圍繞題目――My first day in my new school 說一段英語,學生竟然順利地完成了任務。課堂效果很好。
二、營造和諧的自主學習氛圍
新的課程標准把“情感、態度和價值觀”放在教學目標的突出地位,與“知識和能力”、“過程和方法”,共同構成教學目標的三個維度。理想的課堂教學是把這三個維度有機地整合在一起,即:學生在興趣盎然中,通過一定的過程和方法,掌握了知識和技能。要達到這樣的教學效果,必須創造良好的課堂氛圍作保證,有了這樣的環境保證,學生一堂課才能興趣盎然,才能神思飛揚,才能順利完成教學目標。
教師應盡可能使用幽默生動有趣的例句,給孩子們創造出輕松愉悅的課堂氛圍。教學語言應嚴謹、簡潔、邏輯性強、堅定自信、快慢得當,鏗鏘有力或深沉渾厚,通過聲情並茂的語言表現教材的喜怒哀樂,引導學生去體驗情景,感知形象,讓學生的思維隨著教師的講課思路愉快的跌宕起伏,從而促進學生對教師所教內容的吸收和掌握。
三、更新教學觀念,合作學習,相互激勵
在高中英語教學的過程中,要想充分發揮合作學習的作用,英語教師必須要更新自身觀念,切實地用新課標理念武裝自己的大腦,切忌教育事業嘩眾取寵。此外,英語教師還要充分地了解合作學習的意義。
為了有效地規避部分內向學生神遊與課堂合作之外,規避嘴角勤快的學生在合作學習的縫隙閑聊,科學分組,將那些平時上課就愛說話的學生,調離開,對於那些比較內向的學生,自信心低,羞於張口的學生,盡量和優秀尖子生分配一組,發揮尖子生的優秀帶動作用,引導內向學生開口說英語。一般情況下,課堂合作學習模式的分組都是在班級實際布局和桌椅布局的`基礎上進行,通常三五人一組,組內要有一名活躍,具有帶動性,敢於發言的學生,帶領組員積極發言。
比如在高中英語課程教學中,我採用合作學習模式,分組讓學生預習單詞,小組內部要用英語字典查找出諸如join、oinin、attend;event、incident、accident;等單詞、片語的含義,並結合具體的例子,討論出各個單詞在運用上的不同。當小組完成指定任務後,組員派代表進行講解,其他小組成員可以適當補充。最後由教師結束講解,予以補充和評級、總結。這樣的課堂合作學習模式,有利於小組間的競爭,充分發揮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將課堂交給學生,教師負責引導,學生自我尋找與探索學習到的知識,必定會聽說來的實在,且對知識點的印象也較為深刻。
四、多元評價,以學生為本
新《課程標准》中提倡多元評價,評價既可以是教師對學生(teacher assessment)的評價,也可以是學生自我評價(self-assessment)和學生之間(peer assessment)的相互評價。評價還包括課堂觀察(classroom observation)、學生成績檔案(portfolios)、學習周記(journals)、問卷調查(questionnaire)、面談(interview)、討論(students conference)等等多種形式的形成性評價。在評價方式上,時刻以促進學生的進一步有效學習與全面發展,避免沒有方向和低質量的評價。只有使評價成為學生學習的動力,我們才能順利地使教學更加有效。
德國教育家斯多惠說過:“教育的藝術不在於本領,而在於激勵、喚醒,與鼓勵。”這種“不求人人成功,但求人人進步”的教學評價也是新課程所追求的一種境界。教學評價不僅要關注學生現在的表現,更要重視全體學生的未來發展,重視每個學生在本人已有水平上的發展。尤其對於差生,只要他們在原有基礎上有進步就是發展,就應該進行肯定性的評價。
總之,提高英語教學質量的方法措施很多,不同的教師會有不同的教學風格和方法。只有課堂教學具有有效性,學生才有濃厚的興趣,主動、自覺地進行學習內容的探索,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也才越高,課堂教學效率也才能提高。
E. 怎樣給學生評講英語閱讀理解題
給學生評講英語閱讀理解題,那麼就應該對整篇英語閱讀有充分的理解,然後根據文章的理解,對題型考察的知識點進行講解就可以。
英語學習的方法。
1 學習英語的首要理念:要努力去了解「是什麼」,而盡量少去了解「為什麼」。
因為英語是語言,很多語匯和句型的用法沒有道理可講,沒有「為什麼」可言,人們就是這樣用的,就是這樣說的,記住就好。當然了,仔細分析起來或許可以找到語法上的解釋。嬰兒時期,我們學說話的時候,從來沒有問過「為什麼會這么說」 吧,但是為什麼後來會說的這么好?因為我們聽的多,說的多,自然就記在腦子里了。
2 學習英語的最好方法:背誦課文。
因為英語是我們的後天語言,所以必須將人家現成的東西反復在腦海里形成神經反射,不用關心為什麼這樣說(同第一點)。
推薦《新概念英語3,4冊》。可以說,幾乎沒有任何一種教材的經典程度超過《新概念英語》。它的語法是最規范的,結構是最嚴謹的,流傳了好幾代人,依然保持最為持久的生命力。
3 學習英語需要多種形式的神經刺激。
真正學好英語,不經歷背誦大量文章,寫大量東西,聽大量文章,是根本不可能達到目的的,比如一個新單詞,我們在書上看到,默寫,背誦,還不能說真正認識了。在聽力中聽到了這個單詞,能反應過來是它嗎?在想表達這種意思的時候,能反應過來應該用它嗎?……我們當初學說話的時候,都是無形中進行了聽,說,讀,寫等不經意的「練習」才全面掌握了這門語言。
4 學習英語要善於利用零碎時間。
英語學習不是靠突擊可以學好的,一下子花上好幾個小時拚命學英語,是無濟於事的。它的特點在於「細水常流」。每天花上十幾分鍾的零碎時間聽,背一段課文,記幾個單詞,長期堅持,逐漸會得到提高的。
5 要著意「賣弄」。
新學會的詞彙和用法,應該在可能的場合多多練習使用。不要老是用自己喜歡或者熟悉的單詞或者句型,這樣的話,新學的東西永遠得不到強化,慢慢的又會變的陌生,人將會永遠停留原有的水平。不斷地將新東西變為舊東西,又不斷接觸新東西,再將其變為舊東西,如此往復,才能不斷提高。
F. 給英語課學生的反饋語
給英語課學生的反饋語是什麼呢?
摘要: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正確的語音、語調、親切自然的教態、准確生動的表達、靈活敏捷的反應,均對學生學習有著十分重要的影響。針對目前英語課堂教學反饋語的現狀,本文提出了如何更加有效的優化課堂反饋語,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關鍵詞:英語課堂教學,反饋語,巧用,多元,針對,多維,啟發。
教師的語言是課堂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蘇霍姆林斯基指出:「教育的藝術首先包括談話的藝術。」在教學語言中,教師的反饋語是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對學生表現進行評價,與學生進行情感交流、互動的有效方式。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正確的語音、語調、親切自然的教態、准確生動的表達、靈活敏捷的反應,均對學生學習有著十分重要的影響。
目前在英語課堂教學中反饋語的使用還存在著一些常見的問題:
一.反饋語單調
很多教師面對學生的回答,常用的反饋語太單一,機械,如:「Good.」 「Sorry.You are wrong.」 「Ok,sit down,please. Who else?」如此,久而久之,學生會對回答老師的問題產生厭倦情緒,失去課堂參與的積極性。
二.教師反饋語缺少目的性。
教師的反饋語若缺少針對行,學生就無法從反饋語中得知他們的回答好在哪裡不好在哪裡
三.教師反饋方法單一。
大部分教師採用較多的是口頭反饋,缺少其他形式的反饋。以至於反饋呆板,學生出現倦怠感。
四.教師反饋內容狹隘。
很多教師之關注學生回答問題正確與否,反饋的只是學生的知識和能力目標,卻忽略了學生的情感態度,學習方法,及學習過程的反饋。再者,在課堂中,一些教師對於學生的回答不進行積極引導,而是把學生的答案拉到教師預設的答案上來,扼殺了學生的創造思維。
因此,如何科學合理的使用教師反饋語成為課堂教學中我們亟待解決的問題。針對以上問題,我認為:
一. 教師要巧用反饋語,使得反饋語簡單,生動。
1.教師對於課堂中出現的各種情況能及時的巧妙的使用反饋語,並能對於本堂課的內容進行有效利用。
如:在上課時,有位教師發現學生在玩折紙,便可以很自然地用到剛學習到的「should (not) do…」 這個句型。可以展開以下對話:
T: Oh, boy, what are you doing?
S: I am sorry, sir.
T: Ok, but should you go on doing so?
S: No,sir.
T: Of course you shouldn』t. You should』t play with papers in this English class.
2.教師要適時的使用合適的反饋語對學生進行人生觀的引導。
3.教師生動,幽默的反饋語使得課堂充滿生機。
教師的反饋語在不同的情境中要說出不同的語調。生動的語調會更好的與學生互動交流,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如教師能把一些課堂中的尷尬化為幽默的話,那學生會更加輕松的投入到課堂中,對這樣的英語課堂產生極大的興趣。
二. 教師反饋語要有針對性。
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針對學生的特點與個性作出反饋對差的學生要多提供語言實踐的機會,提問內容要難易適度。對於好學生課上表現的表揚要適度,而對於學困生的表揚卻決不能吝嗇,多表揚,以增加其自信,讓其更加積極的參與到課堂活動中去。
三. 教師要採用多元化的反饋語。
1.教師在課堂中的身勢語言也是非常重要的,這會讓學生更加感受到教師的反饋是發自內心的,是教師的真實的關懷。
如:教師在對學生回答滿意的情況下,要對學生投以賞識,贊揚的目光;微笑著點頭,豎起大拇指,說:「You did a good job! /Well done! /Excellent! /Wonderful! You are the best! /I am proud of you! /Clever boy! /You are unique!」等等反饋語。在學生不能正確的回答出問題時,教師可以拍拍學生的頭,說:「It doesn』t matter. /I think you can see your progress./ You』ll make it./ You can do it./ you』re making progress./ You tried hard.」等肢體動作和反饋語相結合的方式都能營造輕松愉悅的課堂氣氛,學生得到認可也會產生積極的學習心態,更積極的參加到課堂活動中去。
2.教師還可以嘗試使用卡片獎勵的方式對於學生的課堂表現進行反饋。卡片的圖案和反饋語根據不同課堂內容來確定。
例如:筆者在講第四冊第四單元Using Language: Showing our feels這一課時,我採用了自己製作的小笑臉作為對於學生的反饋,笑臉的圖案並不相同,有成功的笑容,有自信的笑容,有鼓勵的笑容,有開心的笑容……每一張笑臉後面都有相應的反饋語,有贊揚的,有鼓勵的,有肯定的。學生根據自己得到的笑臉,很容易可以對自己這堂課的表現進行總結思考,並以此作為激勵,對英語課堂更加充滿自信。
四. 教師的反饋內容要多維立體,重視學生的需求。
教師在一堂課中,不能只是在關注學生回答問題的正確率,更多還要關注學生的情感,學生的學習行為。如:有些同學回答問題非常積極,但每次回答的都不是經過自己的深思熟慮後的正確答案,對於這種情況,教師可以對這位同學說:「I am very glad that you can take part in my class so actively. Just think twice before you answer next time.」
再如:某教師在講到: 「What』s you favorite animal?」時,一位同學回答道: 「Wolf.」教師馬上反問道: 「Why?」此學生答道: 「Because when wolves』 enemies are coming, they usually work together and fight those enimies. Wolves set us a good example. Teamwork is great.」該教師在回答中發現了不太符合常理的信息,通過追問激活學生的思維,並使他獲得了一次自我發揮的機會。
五. 教師反饋語要有啟發性。
當學生在課堂實踐中遇到難題或尚不能對已學知識舉一反三時,教師要作啟發性的誘導。要由淺入深,由表及裡,巧妙點撥,使學生積極思維,促進學生更廣泛地獲取英語知識,培養他們的英語興趣和創新意識。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對於學生表現的即時適時恰當的反饋語起著重要作用。因此,教師要不斷提高個人素質,提高個人的口語表達能力,把形式多樣的反饋語巧妙的運用到課堂中,有效提高課堂效率,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G. 在課堂上如何讓學生開口說英語
語言的基本功能是交際,是人們在特定的時間、地點就特定的事物交流思想、表達感情的語言活動。我們教學英語,就是為了讓學生順應當今社會經濟文化發展的需要掌握一門工具,更好地為今後的工作、生活和學習服務。
在課堂上如何讓學生開口說英語
一、環境是契機
一般地說,課上有兩個因素影響學生開口說英語,一是他們不易用恰當的英語形式表達他們的意思,一是他們怕出錯。而出錯是因為他們太緊張,所以創造一個適宜說英語的環境是教學的主要契機,這有助學生積極和正確地練習說英語。為此筆者一方面盡力多鼓勵學生,消除他們的緊張和恐懼心裡,另一方面採取一些方法,努力創造一種輕松愉快的說英語的氣氛。
1. 在教室里把學生的座位以小組或成環形形式布置,讓他們面對而坐,以增加親切氣氛。
2. 說英語時讓學生坐在座位上,而不是站著說,這樣他們感到更自然。
3. 開始階段,允許學生使用錄音機放他們為某個話題提前准備的磁帶。
4. 讓學生戴自己製作的假面具,以掩飾緊張而產生的尷尬表情。
5. 讓學生在語音室或通過電話在相互看不到的情況下交談。
6. 根據不同的話題,盡量把學生分成對或組,如果可能的話,讓他們預先准備他們的觀點,然後由小組出代表陳述他們的觀點。
7. 定一天為不說母語日,讓學生准備一定數量的卡片,記下他們在表述中不會表達的英語單詞和表達形式,以便過後在課上進行討論。
8. 每節課開始5-10分鍾讓學生自由發言,他們可以談最近讀到、聽到和看到的有趣事件、消息和故事。
9. 組織野餐、聚會、訪問等活動,讓學生走出教室,上室外英語課。
10. 在校園里組織一個英語角,讓學生同那些對英語感性趣的人進行自由交談。
事實證明,創造一種氣氛,使學生不再感到緊張,讓他們願意問問題並願意無拘束地發表他們的意見,這是培養學生說英語的首要條件。
二、鼓勵很必要
每當學生用英語講完後,教師應該給予鼓勵,讓他們感到自己又取得了進步,有一種成就感。為達到這一目的,筆者盡力做到這些:
1. 態度溫和,只要學生用英語說話,有一點進步,就給予表揚。
2. 態度要真誠,努力找到學生做對的地方。不要表露出失望、生氣和不耐煩情緒。
3. 細心、敏銳、公正、客觀,不要偏向某些學生,或讓學生出醜。
4. 以尊重和友好的態度對待學生,珍視他們的勇氣,不嘲笑任何學生。
5. 允許學生有自己的行為方式,而不是總期待學生符合教師的要求;信任他們,等待他們接近教師的要求。
當然,教師應該嚴格要求學生,每當學生說完後,要及時指出他們語言中的比較明顯的錯誤,例如:發音不正確的詞、嚴重的語法錯誤等,但無論如何學生需要不斷地鼓勵。
三、方法很重要
教師應盡力採用多種方法讓學生在課上練習說英語,這一點很重要。實踐證明,訓練學生“說”的教學課的成功,主要在於學習者能在課上選擇他們所想讀、想聽、想看和想談的內容。筆者採用下列方法進行訓練。
1. 各抒己見:選擇那些學生感興趣或有過經歷的話題,也可選擇那些他們不易加以評說,學生知道沒有唯一“正確”答案的話題,例如:假日、大自然、廣告、環境和污染等。還可讓學生自己選擇他們所想談的話題。如:學生平時記錄所讀和所寫的東西,以及明星、歌曲、音樂、雜志、運動和旅遊等,他們通常喜歡談論這樣的話題。
2. 故事復述:讓學生復述他們所讀到、看到和聽到的故事。
3. 角色扮演:讓學生通過角色扮演練習情景對話。例如:在診所、在車站、在郵局、在餐館、在商店等。
4. 爭論辯論:選擇那些可辯論的話題,例如:男孩女孩,誰更聰明?計算機游戲對學生有益還是有害?首先讓他們分組,討論10分鍾,再把他們分成正反兩組,最後,兩組開始進行辯論。教師對他們的辯論給予引導,督促那些沉默不語的學生參加辯論,以保持班上的活躍氣氛。
5. 講述故事:讓學生用正確的英語語音語調講故事,並根據情節做出手勢和表情。筆者也為學生提供情節和人物,讓他們即興編故事,以培養他們隨機應變的能力。
6. 看圖說話:給學生看一些動畫或幽默畫,讓他們就圖畫的內容,暢所欲言。
7. 短劇表演:學生喜歡演短劇,因為他們可以相互幫助,共同理解劇情,創造一種協作的氣氛。
8. 演講比賽:選擇一個話題在班上進行演講比賽,同時讓學生做裁判,給講演者打分。
9. 描繪敘述:讓學生描述某事、某人或某地,例如當教師美容或換了衣服後,讓學生發表看法。再如幫我找朋友,讓一個學生描述他/她的朋友,然後讓全班學生根據這位學生描述的情況猜是誰。
10.演與說:讓一個學生表演從事某一職業人員的動作,由另一個學生給予描述。例如:醫生給病人檢查病情等。
11. 說與演:讓一個學生說動作,其他的學生馬上做,例如摸鼻子、跑步、問某人的名字等。
12. 說與畫:讓一個學生進行描述,其他的學生把描述的畫出來,例如:描述一個地方的位置或一個學校的布局等。
13. 看與說:1) 在不放聲音的情況下,讓學生看一段動畫片和電視劇,猜出大意,並進行討論。2) 讓一兩個學生在不放聲音的情況下,描述電影和電視劇片段,其他學生背對著畫面,通過聽來想像劇的情景,然後再讓他們看節目,進行對比。
14. 充當翻譯:讓一個學生扮演翻譯的角色,另一個作為外國人,一些學生作為當地的居民,他們通過翻譯進行交流,例如:買東西、觀光訪問。
15. 解決問題:指定一個話題,並告訴學生有關這個話題的關鍵詞,讓他們解決某個問題,例如:如果你有這三件東西,一個指南針、一把小刀和一個罐頭,在與別人失去聯系的情況下,你如何在森林中生存一周等。
16.做游戲:學生喜歡游戲,通過做游戲,讓他們進行口語訓練。
1). 猜我所想:一個學生心裡想一個詞或一個短語,由其他的學生只能通過問一般問句或選擇問句的形式問問題,被問的學生只能用“是”或“否”做回答,如果問問提的同學沒到第20問,就猜出這個詞和短語,那他們就贏了,否則,他們為輸。
2). 禁詞描述:一個學生心裡想一個詞,對它進行描述,另一個學生作為裁判,規定不能提到某些同它有關的詞,例如:“book”這個詞,你不能提“書”,“字”和“紙”,其他的學生聽,如果該學生提到了這些詞,他就輸了。
3). 聽與猜:一個學生在黑板寫上一個詞或句子或一種職業名稱,另一個學生通過手勢進行描述,但不能提到黑板上出現的詞,其他的學生背對著黑板,通過學生的描述猜是什麼。
4). 重復添加:學生一起編一個即興故事,首先,由一個學生說故事中的第一句,下一個學生重復前面的一句,並添加一句,然後,下一個學生再重復前面兩個同學的所說的句子,並再添加一句,這樣一直繁衍下去,看誰能比較完整地敘述出該故事的學生,誰為贏。
5). 說與猜:首先,選擇四個學生到前面或到學生的中間,把他們的耳朵堵起來,不讓他們聽到聲音,然後,給其他學生看一個短語或句子,不讓那四個學生看到,其他學生盡力用語言和手勢向這四個學生講這個短語或句子的意思,能猜出或猜得比較接近的為贏。
6). 對於錯:首先,請四個學生到前面,其他的學生用選擇或反意問句的形式問他們一些有關地理、歷史、音樂和藝術等知識性的問題,然後,這四個學生努力回答他們,答對最多的學生為贏。
教師應盡力創造更多的方法讓學生練習說英語,這將會喚起學生的興趣,使他們更好得掌握“說”這門技能。
四、指導要跟上
當學生通過教師的調動和安排,創造了學生說英語的積極活躍的氣氛後,教師在各個活動中進行具體指導要?上,固然學生的主動性應得以鼓勵和尊重,但這並不意味著教師不給予指導和評價,畢竟,教師的指導和幫助是課堂教學和教育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筆者努力做到下面這些。
1. 教師在要課堂上盡力用各種手勢、生動的語言和豐富的表情感染學生。
2. 教師不但以一個導演的身份出現,也以一個演員的角色出現,給學生以演示和示範。
3. 有必要給學生足夠的時間,准備他們所說的內容,讓學生准備好談話計劃,對話長短可以根據不同的學生的水平來定。
4. 提前一天讓學生知道第二天要參加的活動,必要時可先發給他們一些資料,並徵求他們的意見,讓他們做好充分准備,特別是那些不太活躍的的學生。
5. 強調學生要用自己的話,述說大意,而不要硬背材料,一旦發現,教師要及時提問題打斷他們的思路,讓他們用自己的話表達。
6. 在同別人的對話時,有的同學經常假裝聽懂了對方的意思,這樣就會失去練習的意義,鼓勵學生如果聽不懂對方,請說:“I beg your pardon"。
7. 筆者注意培養學生的概括能力,要他們把注意力集中到對方說話的重要的信息上,而不是每個單詞上。
8. 為了便於溝通,在學生談論某個話題之前,首先解釋一些文化背景知識,讓他們了解不同的文化背景,克服因文化背景的差異而帶來的表述障礙。
9. 在說英語的過程中,筆者讓學生把注意力首先放在怎樣說流利上,而不是過分強調准確,也不要過多的考慮語法,但是,要提醒學生注意克服來自母語的影響,例如:容易混淆的音,象在“horse"和"house"中的【 ): 】 和【 au 】 ,容易吞掉音,象在“government"和"children"中的【 n 】 和【 l 】 ,以及英語和漢語當中節奏的不同等。
10. 注意利用英語表達能力強的學生帶差的學生,比較難表達的話題和不容易表演的角色,先讓好學生表達和表演,然後再讓那些較差學生做。
事實上,對學生來說,老師的指導對他們有很大的幫助,學生知道他們走在正確的軌道上。
H. 如何有效批改英語作業求答案
如何有效地布置與批改英語作業
作業是學科教學的延伸和補充,是對單位時間內所學知識的復習與鞏固,是教師用來檢查教學效果、指導學生學習的教學手段之一。教師通過作業可以及時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況,並據此調節、改善自己的教學。可是,不少初中英語教師在布置和處理作業的過程中常常不自覺地步入「題海」的誤區,其結果不僅空耗了自己和學生大量的寶貴時間,而且導致學生厭學,降低了教學質量。那麼如何有效地規范初中英語作業的布置與批改?
布置作業講究「四性」。
1.針對性:教師在選題時,只有將學生的水平層次與知識層次有機地結合起來,才能使練習具有較強的針對性。如設計鞏固交際語言項目的練習,要重點訓練學生運用語言的得體性、規范性;設計鞏固語法知識的練習,要重點訓練學生掌握語法知識的准確性;設計口語練習,要重點訓練學生口頭表達語言的准確性和流利性。我們既反對重筆頭、輕聽力、輕口語的單一型練習模式,又反對不加選擇、大量盲目「引進」習題的做法(它往往是導致陷入「題海」的直接原因)。筆者認為,在布置作業時,須注意以下幾點:針對性英語作業按其類型可分為課內作業與課外作業;按其形式又可分為聽力作業、口語作業與書面作業(筆頭作業)。除藉助課堂講授以外,教師還要藉助作業來解決教學內容中的重點、難點,從而實現教學目的,使不同層次的學生各有所獲。因此,採用何種類型和形式的作業,就需要根據每次作業的重點和學生具體情況來確定。教師在選題時,只有將學生的水平層次(個體層次)與知識層次(「四會"層次)有機地結合起來,才能使練習具有較強的針對性。如設計鞏固交際語言項目的練習(書面作業),要重點訓練學生運用語言的得體性、規范性;設計鞏固語法知識的練習,要重點訓練學生掌握語法知識的准確性;設計口語練習,要重點訓練學生口頭表達語言的准確性和流利性
2.層次性:教師在布置作業時要遵循「因材施教」這一教學原則,在完成單位時間內的教學內容後,結合教學內容和學生實際水平,布置層次分明、結構合理、題量適中的同步作業,對學生個體層次和知識層次要分析並加以區別,不能搞「一刀切」。教師要通過自己精心設計或選編的練習,讓每個學生都能有收獲,都能享受到成功的快樂。
3.時效性:教師布置的作業應以強化和鞏固當堂或一單元內所授重點、難點知識為主,不宜有過多超前或滯後的知識內容。若某作業作為課內作業,就不能作為課外練習。這樣學生才能明白每次作業訓練的主旨,才能完成得輕松、愉快、有成效。作業不僅是單位時間內教學內容的延伸與補充,而且是對某一階段內重點知識的鞏固和教學效果的評價,因而它應具有時效性(即教師布置的作業應以強化和鞏固當堂或一單元內所授重點、難點知識為主,不宜有過多超前或滯後的知識內容)。若某作業作為課內作業,就不能作為課外練習。這樣學生才能明白每次作業訓練的主旨,才能完成得輕松、愉快、有成效。如教材同步練習冊中的練習(一課一練),就具有較強的時效性。
4.適量性:教師應指導學生在有限的時間內,主要進行學習方法的探索和知識的系統歸類,而不是進行大量的、毫無針對性的、機械性的練習。教師應把握好這一原則,做到選材有針對性且題量適中,不可把練習變成「題海」,更不能把布置大量的作業當成學生復習和掌握知識的唯一途徑。
批改作業是教學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環節,它是教師和學生之間無聲的「對話」。通過這種「對話」教師可以從中得到教與學的信息反饋,了解學生對所學知識內容掌握的程度;同時也有利於調整教學內容的進度;學生可以從作業檢測中了解對所學內容掌握程度,確立學習目標,改進學習方法。然而筆者在幾年的初中英語教學過程中,發現在教師批改作業中存在著以下一些問題。
1.教師花費在作業批改中的時間過長。老師平時要花很多時間在作業批改上,再加上平時小測驗、單元檢測等等,忙得團團轉,探索教學改革的時間難以保證,教學改革也就難以付諸實施,這對現在推行的新課改是一個重大的損失。
2.學生完全處於被動地位。新課程理念的突出特點就是開發學生智力,培養學生能力,讓學生學習怎麼學習,而不是學習死的知識。可是現在很多教師的作業批改讓學生天天忙於按時按量完成作業,不管對與錯。於是出現了很多題學生做過好幾次結果最後還是錯的情況。學生主動思考,自我檢查的積極性受到壓制。
3.師生雙方獲得的信息失真度很大。很多學生為了按時交作業不被老師懲罰,就抄作業。老師在作業批改中得不到學生真正水平的展示,所以才會出現學生平時作業不錯,考試成績卻不理想的情況。
4.教師在作業批改中簡單、枯燥、死板。筆者發現, 很多教師在批改中僅僅使用簡單的「√」、「°」、「?」等符號,從來不會給學生的作業以適當的評語。學生只知道自己是錯是對,但對為什麼對為什麼錯是茫然無知的。教師使用的評語也是千篇一律,甚至於很多學生知道自己作業本上不會有什麼驚喜,拿到作業本本看都不看一眼。
綜上所述,作業批改中存在的這些問題,不但讓教師們很辛苦,束縛了教改的手腳,也束縛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所以,對學生作業的批改的改革也應該受到足夠的重視。發現上述問題之後,筆者開始在自己所教學科——英語的作業批改中,逐漸摸索更科學、更合理、更有效的作業批改方法。以下就是筆者總結出來的一些初中英語作業批改方法。
1.隨堂批改。新課上完之後,簡單的作業可以當堂完成。採用競賽搶答,小組比賽的辦法,當堂集中批改,這樣既可以馬上檢查學生的學習效果,又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還可以鍛煉學生的反應能力,增強學生的競爭意識。比如一些單詞的記憶,課文的背誦都可以讓學生在課堂上完成。
2.學生自改和互改。授完本節課內容後,檢測一下教學效果,教師選擇本課生字詞、重要句型、習慣用法、語法及其相關的知識點,編出幾道觸類旁通的練習題,讓學生當堂完成,然後提供參考答案或讓學生看書,讓學生自己改或者交換批改。這種方法既能調動學生積極參與的興趣,又能促進學生對本課所學內容的鞏固。因為學生自己改或者交換改,既能使他們及時發現和改正自己作業中出現的錯誤,又可以使他們從別人的作業中發現錯誤,從而吸取教訓,避免類似的錯誤再次出現。
3.把學生分成小組,輪改。把全班學生分成若干個小組,成績好的與成績差的搭配平衡,每個組指定一個學生擔任組長。每次派其中的2到4個小組批改作業,參加批改作業的學生由老師先給他們面批,然後再分組批改。每組批改完後,由組長向老師匯報作業批改情況,哪幾題錯得嚴重,哪幾個同學錯得相同。學生通過作業輪改,加深了對所學內容的理解和鞏固,也增強了自我責任意識;老師從2到4組學生匯報的作業批改情況中,得到了信息反饋,有利於調整教學的內容和進度,更換教學方法,提高教學質量。當然,這樣的批改方法最適用於客觀性練習題,比如單選、填空,或者答案唯一的練習題。
4.教師面批。對教學中的重點和難點,要做到人人過關。教師可以利用課外時間與學生面對面,逐題批改,及時指出錯誤,啟發弄清錯誤的原因,並要求學生馬上進行訂正。在英語這門學科中,筆者認為作文就最好採用面批的方法。很多學生在學習英語寫作時會碰到很多問題,如果不進行面對面的指導,根本沒辦法讓學生領會到寫作的技巧。比如很多學生寫英語作文時,都是用漢語思考,把想寫的內容先寫成漢語,然後再逐字逐句的翻譯成英語,這樣寫出來的英語作文,語句不通,單詞用得不到位,時態混亂。而如果不面對面的批改,僅靠最後簡單的評語或修改,學生進步空間有限。面對面的批改後讓學生重新用英語思考,用英語的習慣來譴詞造句,慢慢的英語寫作水平才會得到提高。
5.「粗改」與「精批」想結合。對詞彙、句型和交際用語構成的復習性練習,教師只需給予對與錯的評價即可,甚至可以根據學生水平分層次抽取適量樣本進行批閱。而對要求比較高的「三會」或「四會」的詞彙、語法、交際用語及作文等構成的各類強化鞏固性練習,批閱時不僅要給予對與錯的評價,還要對學生寫錯的予以更正並指出錯誤原因。這樣的「精批」適用於本該面批但實在找不出時間的時候。「粗改」與「精批」想結合的方式,不僅可以使教師在評講作業時做到有的放矢,而且能使學生知道自己在知識上的缺陷並做到對症下葯。
6.二次記分。在評價學生作業的問題上,傳統的做法往往是教師經過一番審閱和批改,然後給予一次性的成績,學生很少去思考和訂正。二次記分的做法是:先由老師對學生的作業等先打一個成績,並給以恰如其分的評語。然後將作業發還給學生,要求他們對照評語,反思作業過程,認真訂正作業。如果訂正之後正確,便追加成績,否則便不給分。這種方法能有效的調動學生及時訂正作業的積極性,另一方面,還能使學生逐漸養成仔細檢查作業過程、自覺優化思路的良好學習習慣。筆者認為,這樣的方法比較適合於單元檢測題和作文。
7.批改「典型」。教師用傳統的批改方法先把所有學生的作業批改一次,在批改過程中,注意記錄學生的一些典型錯誤。然後在課堂上,以自己做作業的方式把錯誤典型展示出來,然後讓學生來說出老師的錯誤。由於學生長期被教師評價,一下子變成批改教師的作業,積極性很高,會批改得特別認真,在批改過程中,學生進行了一次系統的反思,弄清楚了思路,加深了對問題的認識。這種方法組織運用得巧妙的話,可讓學生記憶深刻,產生自豪感,甚至會成為學困生轉變的契機,使學困生在集體面前獲得成功,使他們內心產生「愉快效應」,激發他們好學的積極性。
8. 評語多樣化。教師在最初批改作業時可以使用較簡單的評語,如:A,B,C等。學生最初看到評語有差別一般都會努力讓自己達到最高的A級。建議教師們為了鼓勵學生,只要學生作業有所進步,就可以把作業等級慢慢加上去。當全班同學都可以達到A的時候,就可以換評語了。比如:So so! Good! Very good! Wonderful! 當全班又可以再次全部達到Wonderful的時候又換一批評語。這樣學生每次都會盡自己最大的努力讓自己得到更好的評語,而且每天都會期待教師的評語,再也不會出現學生從來不看教師批改的作業的問題。
9.建立錯題庫。教師在每次批改作業時,把學生最容易錯的題,編入錯題庫。就其內容可以分為語音、詞彙、句型、語法和理解等方面的錯題集。教師在教完一個系列的教學內容後,把這些平時作業中易錯的題印發給學生,再次讓學生練習,然後教師再逐項評講。這不僅是一次公開批改作業的過程,也是指導學生如何擺脫困境的過程。
學生做作業,教師批改作業是課堂教學的延續,是師生雙方獲得信息的重要通道。而教師批改學生作業的過程不是一個簡單機械性的重復勞動,而是一種復雜的、具有創意的過程,需要教師憑著對教育事業的執著追求,憑著對學生高度負責的精神,才能夠把學生的作業批透,獲得教學信息反饋的第一手資料,為課堂教學打下基礎。作業批改只要得法,不僅有利於減輕教師負擔,同時也可以培養學生正視錯誤的習慣,從作業批改和訂正中學習好的方法,使他們在知識的掌握中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I. 怎麼給初中生補英語課
怎麼幫初中生補英語?
1.測試單詞量。很多初中的同學之所以英語沒有學習好就是因為同學們沒有一個好的單詞掌握,所以就影響了英語學習,因此首先要去測試單詞量。
2.鍛煉口語。鍛煉同學們的英語口語一方面能夠讓學生有一個好的英語語感,同時還能夠幫助學生提升英語的聽力能力。
3.提升英語學習細節。比如給學生輔導如何解答完形填空,如何去解答閱讀理解文章中不懂得詞彙,以及如何去推敲四個選項中正確的答案等等,從而去提升學生的英語學習能力。
4.多講少練。指的是老師多給同學們講解句型的使用,知識點等等,通過透徹的講解來提升學生的英語學習能力,然後讓學生經過一定的練習去鞏固自己所學習到的知識。
5.輔導寫作能力。英語的作文寫作對學生的英語成績很重要,所以學生必須有一個不錯的英語寫作能力。
J. 如何給初二的學生補習英語 也就是一對一式的家教 具體怎麼安排
我也是個中抄學生,以前英語也不好,父母給我找了一個家教老師也是一位大學畢業生,有英語輔導經驗。
我看他就教得很好。
他也沒有什麼方法,就是對我有以下一些要求,我想你可以作為參考。
1.要報所以正在所學的英語單詞全部背掉,而且到時候還得報聽寫,當時我很反感,但是後來還是很感謝那位老師。因為單詞一會,看英語文章,便不是很難了。
2.要我背課文。有點痛苦,但是不多,也很有益處,既培養了語感,又有了作文素材。
3.經常聽英語磁帶。
4.我們常常用英文交流,搞得跟真的是的,呵呵。
5.對我嚴格要求,有自己的主見。
6.最後便是輔導了,句子分析,單詞解析,語法剖析.......十分詳細。
7.有時他也推薦我幾本英語讀物。
差不多就這么多了,我再也想不出什麼了,本想把他的電話給你,可是我當時沒要。希望你可以找到自己的教學方式。呵呵,希望LZ你能找到好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