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電影和爆米花英語單詞怎麼寫
1. 為什麼看電影要吃爆米花
每次看電影的時候都習慣性的去買一桶爆米花吃,自己也不知道為什麼~
說實話爆米花味道也就那樣,和國人「超級零食」大好大瓜子比簡直弱爆了!
但是邊看電影邊吃爆米花貌似會產生一種「豆漿搭配油條」般的獨特化學反應。
那麼,難道爆米花真的是觀影標配嗎?隨著電影院文化逐漸傳入其他國家,「看電影吃爆米花」的習慣也一起打包出口。發展到後來,人們想到電影院已經能很自然的就想到爆米花,看電影吃爆米花也已經成為一件約定俗成的儀式性事件:人類有著這樣的習慣,一旦適應了將某種特定食品與某類環境聯系起來後,就會一直不停地吃著它。
2. 看電影和爆米花英語單詞怎麼寫
watch a movie
pop-corn
3. 爆米花和電影院的關系
爆米花作為電影的一種「衍生產品」已經流行了幾個世紀。其實,自從1885年,一個叫Charles Cretors的人引進了第一台自動爆米花機(由花生烘焙器進化而來)以來,爆米花這種零食就開始隨處可見。它很便宜、美味,又便於沿街叫賣。盡管在早期,爆米花車是需要馬來拉動那些由蒸汽啟動的爆米花機的,因為那些機器重達幾百磅。
開始的時候,爆米花小販們通常把他們的爆米花車停在劇場外面的顯要位置,為那些買了票准備進場的人提供便利小吃。據說還會有一些小孩,買多份的爆米花進場,然後把它們轉賣給影院里的顧客以此賺些差價。
在20世紀20年代中期,Charles T. Manley創造了首個電動爆米花機(1925年)。隨著這個更小型、更精簡的神奇機器所帶來的實用性,更伴隨著電影工業崛起的慾望,劇場的老闆們意識到,他們終於可以用這個帶著濃香味的小吃來為他們謀取更大的利益了。也就是在這時,爆米花開始在劇場裡面販賣,並且很快成為了「電影小吃」的不二之選。它始終有這樣的優點:便宜的原材料、製作的簡便性、誘人的香味、甜脆的口感、合理的健康性,以及,直到後期開始有的,價格的便宜。爆米花加入了其他的電影零食之列並且使得其餘小吃都黯然失色,它的原料便於儲存,不至於那麼快腐壞,同時又非常新鮮,剛出爐的爆米花幾乎立刻就奠定了它作為最完美的電影小吃之地位。
在爆米花與電影之間的美國式浪漫形成之後不久,遇到了當時的經濟大蕭條。然而這個關系也沒有被擊倒。即使在今天,我們也能發現我們買爆米花所付的錢,比起影院做爆米花的費用來說,簡直是成就了他們的暴利。而在大蕭條時,劇場調低了爆米花的售價,它是在那個時期人們所能承受的小吃中的少數一種,於是迅速流行開來。
到了20世紀50年代,爆米花在影院的銷售量已經比電影票都多了。當時還處於好萊塢電影的黃金時代尾聲,人們在欣賞各種類型片的時候,已經習慣於邊看邊吃爆米花了。
此外,有一本專門講述爆米花文化的書籍《Popped Culture: A Social History of Popcorn in America》,由安德魯·史密斯(Andrew F. Smith)所著。在書中,他調查研究了爆米花作為一個可口的神話被引進的歷史背景,其毫不衰竭的流行性背後的原因以及它偶然與一些新的科技諸如電波、電影、微波爐的結合而引起的巨大成功。他為我們描述了一個詳細的爆米花文化歷史。
4. 我們在看電影的時候吃爆米花的英文
We are watching movies when we eat popcorn
5. 邊看電影邊吃爆米花是一件及美的事英語
邊看電影邊吃爆米花是一件及美的事
It's a pretty happy thing to eat popcorn while watching a movie.
6. 看電影為什麼吃爆米花
看電影吃爆米花是一種純正的美式習俗,所以這里回答的實際上是為什麼美國人看電影要吃爆米花。這種習俗和看電影行為的結合,有一定歷史原因。
吃爆米花一直是美國人休閑娛樂時的主要零食,至少從20世紀初開始,看體育比賽、雜耍節目、去游樂場的時候很多人都會吃爆米花。但在最開始,它並沒有和看電影緊密聯系在一起。1905年鎳幣劇院興起,使得看電影成為一種空前流行的娛樂活動,同時使各種真人綜藝雜耍邊緣化。在這個時候,賣爆米花還只是鎳幣劇院周邊的一些攤販自發行為。
1910年代中期開始,豪華電影宮(movie palace)取代鎳幣劇院,成為電影消費的主流場所。當時電影從業人員的心理是盡可能提升電影的地位,使之高尚化、上流化,從而和底層民眾的娛樂形式區別開來。最高檔電影宮的目標是要媲美歐洲的歌劇院,誰會在看歌劇的時候吃爆米花這種平民食品呢?所以電影宮的老闆都反對爆米花及各種零食。此外至少還有兩點原因:一、零食利潤不足觀;二、會污染影廳環境,清潔困難,鎳幣劇院中的滿地垃圾讓人心有餘悸。
即便是這樣,大多數電影觀眾並不覺得看電影吃零食是很丟人的事情,絕大多數電影院門口都有賣零食的攤販,很多觀眾會買好帶進去。
爆米花及零食正式引入電影院是30年代後的事情。主要原因是經濟方面的,大蕭條期間電影院經營困難,開源增收的壓力很大。所以一些非從屬於五大片廠(派拉蒙、米高梅、華納兄弟、福斯、雷電華)的獨立影院開始賣些簡單的糖果。它們嘗到了甜頭,於是這種做法迅速推廣開來。30年代幾乎每家電影院都有了自己的小賣部。
糖果之後是爆米花。30年代後期,爆米花售賣裝置成為電影院的標配。當然為什麼是爆米花,可以從很多角度來理解,爆米花製作簡單,它的香味對等待的顧客是很大的誘惑,而且價格便宜,它是大蕭條時期美國人消費量沒有下降的少數食品之一。另外,爆米花製作技術改進,不再像以前那樣會發出讓人難以忍受的臭味。
爆米花攻佔電影院,其實我們也可以說這是電影上流化路線的一次失敗。
爆米花進入電影院之後,它的年產量暴增20倍。它的熱銷甚至帶動了玉米種植面積的大幅增加。
二戰期間,食糖管制,爆米花更加成為看電影時唯一的零食選擇。40年代中期,美國爆米花產業和好萊塢電影一起達到史無前例的最高峰。
不過,外界對爆米花進入電影院並非沒有批評的聲音,40年代的報紙上,常常出現批評看電影吃零食等不良習慣的文章,還有人出台「觀影禮節」之類的指南,勸說觀眾放棄吃爆米花。
順便一提,二戰結束後,食糖管制解除,可樂等軟飲料才開始進入電影院。
爆米花等零食銷售對電影觀看習慣也有不少影響。例如在二戰結束後的幾年,即使不太長的電影也有中場休息,原因不過是給電影院提供二次販賣零食的機會。
50年代後汽車影院興起,觀眾在自己車上吃起來更加自由,影院的周圍出現小型餐吧,賣的就不僅是爆米花和可樂了,還包括熱狗、冰激凌、奶昔、三明治、咖啡、漢堡、薯條、披薩……60年代之後,零食經營越來越系統化和專業化,已經無可置疑地成為電影院利潤來源的一根支柱。
7. 邊吃爆米花邊看一部很棒的電影是一件美好的事英文是什麼啊
It's a good thing to watch a great movie while eating popcorn.
邊吃爆米花邊看一部很棒的電影是一件美好的事
8. 看電影時為什麼要配爆米花
對於用戶來說,僅憑好吃,還不足以說明爆米花是看電影多麼完美的搭配。對消費者來回說:爆答米花佔地小,重量輕,便攜易拿。不會把手弄臟,聲響小,更不會發出任何氣味,且高熱量甜食能讓人感到愉悅。對電影院和銷售方來說:成本低,利潤高,這是根本原因。相比於薯片等成熟產品,爆米花的價格並沒有統一標准,給影院巨大的盈利空間。製作方便也不會產生垃圾。
9. 用英語翻譯此中文,急啊!!! 去電影院看科幻片,還買了爆米花和一杯可樂英語
Go to the cinema to see the science fiction film,also bought some popcorn and a cup of coke.
10. 看電影為什麼要吃爆米花閱讀答案
1、爆米花在剛出鍋之後的半小時之內口感是最好的,商店賣的爆米花大多是已經冷卻的,而電影院的爆米花是新鮮出爐的,熱氣騰騰的,那些買完票等待電影開場的人一般禁不住爆米花的香味誘惑。而電影院周邊並沒有太多售賣爆米花的地方,競爭力不大。
2、電影院一般禁止自帶零食入場的,會造成影院的混亂和污染,而爆米花卻不一樣,整個可以食用,除了裝爆米花的桶是會遺留的垃圾外,不會造成其他的垃圾污染,不像瓜子糖果等,會留下很多外殼垃圾,包裝好的肉類食品更不方便了,會有包裝袋以及骨頭等殘余物,味道也是千奇百怪。相對來說只有爆米花是較「環保」的食物。
3、爆米花價格便宜,看起來又滿滿一大桶,重量也輕,方便攜帶,因為看電影本來就是一種輕松的休閑娛樂方式,手上拿著大包小包累贅的零食的話,可是會大大影響心情的。
4、人為因素也是重要的一點,大部分去電影院的都是三三兩兩去的,不管是情侶、朋友、同學、同事,還是一家子,聊天是必不可少的,但是光聊天又是很無聊的,於是需要食物來做陪襯,爆米花就是不二首選了。
5、科學表明,吃甜味的食物會使人感到愉悅和幸福,爆米花的甜度就剛剛好,如果是情侶一起去看電影的話,男生買上一桶甜甜的爆米花給女生,真的會增加女生的心情舒適度哦,並不是爆米花本身有多好吃,而是你的行為以及甜甜的味道刺激味覺引發的心情愉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