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磁伏特英語怎麼說及英語單詞
❶ 日本家用兩頭電磁爐電壓是多少伏特的
日本家電都是100~110V。
關西市電是100V,關東市電是110V。
❷ 電磁式伏特表如何正確讀數,怎樣確定最大示值誤差
實際最大輕敲位移是觀察出來的,輕敲之前的值減去輕敲之後的值;
實際最大回程誤差就是當專壓力表從最大值屬泄壓時的最大誤差,真實值減去測量值;
實際最大示值誤差就是,所有測量點的真實值減去測量值的最大值(包括回程);
希博特科技
❸ 電磁炮需要多少伏特的電
電磁炮LV5:生物電,一激動就自動充能以備發動。低能耗、大功率、高DPS。——3倍音速。
電磁炮現實版:彈速高,射程遠,未來的航母殺手。——7倍音速。
看來在幻想面前,還是現實更強大~~
❹ 電磁繼電器如何當成電鈴用
電鈴是220伏特交流電驅動擺錘,敲擊鈴蓋,發出響聲,還有火花間隙,形成機械震盪。其電流大約是不到一個安培吧,要看具體結構大小。
後來,根據電磁振動給料器的力學設計原理,就出現了無火花電鈴,是通過電磁、機械結構保證了諧振條件。設計要求高了許多。
現在,就流行用音樂報時,至於武警、特警、消防隊的出警、集合通知,還是用傳統的機械電鈴。
有線電話用戶終端機內,一般沒有繼電器,如果有,那是早期的集團電話,要用辦公室內的小主機供電。
一般說電話用繼電器,那是指傳統的電話交換機,無線,有線的都要繼電器。現在的計算機控制的大小程式控制電話交換機,一般還是要繼電器的。
在這里,繼電器的主要是在空間交換上提供空間矩陣接點,保證任意的用戶之間能夠連接、通話。
電話中繼電器工作電壓一般是12伏特到60伏特。尺寸相差就大了,過去的程式控制交換機,縱橫制,步進制中,繼電器可以連成片,小的繼電器有火柴盒大小,大的單體接近小臉盆。
現在的程式控制交換機,用戶之間的通話連接,已經都用數字信息方式了。
而程式控制電話有振鈴電壓,你可以上網查有多大,因為這個電壓高,所以與正常的通話切換,在交換機上還是用繼電器為可靠,成本低。這里的繼電器線圈的驅動電壓,還是48伏特以下。
現在的科學技術水平,可以採用完全固態的半導體程式控制交換機,從成本上來考慮,還是用一些繼電器。
而且線路有雷擊,完全固態的半導體的開關,沒有隔離作用,即使是光電隔離半導體的開關,其隔離耐壓,也還是有限的。
❺ 捷馬電動車金蜜蜂二代用的是多少伏特的電磁啊
48伏
❻ 急!一兆電磁伏特等於多少焦耳
電磁伏特?樓主來能解釋一下它的含源義嗎?物理意義是什麼?
樓主是不是寫錯了?應該是電子伏特吧?
1電子伏特=1.6×10^(-19)焦耳
樓主現在有1兆電子伏特,也就是1×10^6電子伏特。
[1×10^6]×[1.6×10^(-19)]
=1.6×10^(-13)(焦耳)
答:1兆電子伏特等於1.6×10^(-13)焦耳。
❼ 電磁輻射要達到100毫伏以上才對人體造成危害,那麼電腦輻射是多少
電腦輻復射量最大的是鍵制盤,其次 滑鼠至於大小我知道的不太詳細,但是已經大大超過了對人體有害的范圍,家電中好像僅次於微波爐一類不過,使用電腦過程中經常洗臉,洗手可以減少大概70%的輻射危害另外,仙人掌是有用的
❽ 電磁式伏特表如何正確讀數,怎樣確定最大示值誤差
實驗十七 電學元件伏安特性的測量
電路中有各種電學元件,如線性電阻、半導體二極體和三極體,以及光敏、熱敏和壓敏元件等。知道這些元件的伏安特性,對正確地使用它們是至關重要的。利用滑線變阻器的分壓接法,通過電壓和電流表正確地測出它們的電壓與電流的變化關系稱為伏安測量法(簡稱伏安法)。伏安法是電學中常用的一種基本測量方法。
一 實 驗 目 的
1 了解分壓器電路的調節特性。
2 驗證歐姆定律。
3 掌握測量伏安特性的基本方法。
4 學會直流電源、滑線變阻器、電壓表、電流表、電阻箱等儀器的正確使用方法。
二 實 驗 原 理
1. 分壓電路及其調節特性
(1)分壓電路的接法
如圖1所示,將變阻器R 的兩個固定端A 和B 接到直流電源E 上,而將滑動端C 和任一固定端(A 或B ,圖中為B )作為分壓的兩個輸出端接至負載R L 。圖中B 端電位最低,C 端電位較高,CB 間的分壓大小U 隨滑動端C 的位置改變而改變,U 值可用電壓表來測量。滑線變阻器的這種接法通常稱為分壓接法。分壓器的安全位置一般是將C 滑至B 端,這時分壓為零。
(2)分壓電路的調節特性
如果電壓表的內阻大到可忽略它對電路的影響,那麼根據歐姆定律很容易得出分壓為
❾ 急!一兆電磁伏特等於多少焦耳
1電子伏特=1.6×10^(-19)焦耳
樓主現在有1兆電子伏特,也就是1×10^回6電子伏特答。
[1×10^6]×[1.6×10^(-19)]
=1.6×10^(-13)(焦耳)
答:1兆電子伏特等於1.6×10^(-13)焦耳。
❿ 3萬伏特電壓能產生多大電磁力
如此高的電壓,在接近一定的距離范圍內都可以直接致人死亡。
第一,說安全電壓為不高於36V,安全電流為10mA。 電擊對人體的危害程度,主要取決於通過人體電流的大小和通電時間長短。電流強度越大,致命危險越大;持續時間越長,死亡的可能性越大。能引起人感覺到的最小電流值稱為感知電流,交流為1mA,直流為5mA;人觸電後能自己擺脫的最大電流稱為擺脫電流,交流為10mA,直流為50mA;在較短的時間內危及生命的電流稱為致命電流,如100mA的電流通過人體1s,可足以使人致命,因此致命電流為50mA。在有防止觸電保護裝置的情況下,人體允許通過的電流一般可按30mA考慮。
第二,不同電流條件下,人體反應。電流(mA) 50Hz交流電 直流電流在:
0.6~1.5(mA) 手指開始感覺發麻 無感覺
2~3(mA) 手指感受覺強烈發麻 無感覺
5~7(mA)手指肌肉感覺痙攣 手指感灼熱和刺痛
8~10(mA)手指關節與手掌感覺痛
10~15(mA)手已難以脫離電源,但尚能擺脫電源 感灼熱增加
20~25(mA)手指感覺劇痛,迅速麻痹
30~45 (mA)不能擺脫電源,呼吸困難 灼熱更增,手的肌肉開始痙攣
50~80 (mA)呼吸麻痹,心房開始震顫 強烈灼痛,手的肌肉痙攣,呼吸困難
90~100(mA)呼吸麻痹,持續3min後或更長時間後,心臟麻痹或心房停止跳動 呼吸麻痹
第三,原理。根據歐姆定律(I=U/R)可以得知流經人體電流的大小與外加電壓和人體電阻有關。人體電阻除人的自身電阻外,還應附加上人體以外的衣服、鞋、褲等電阻,雖然人體電阻一般可達5000Ω,但是,影響人體電阻的因素很多,如皮膚潮濕出汗、帶有導電性粉塵、加大與帶電體的接觸面積和壓力以及衣服、鞋、襪的潮濕油污等情況,均能使人體電阻降低,所以通常流經人體電流的大小是無法事先計算出來的。
第四,加入按以上人體電阻是5萬歐姆,在220萬V電壓下,流過人體的電流是 220萬伏/5萬歐姆=44A
已經高出了人體能承受的電壓44A/0.01A=4400倍。
所以在這種情況下,一旦接觸,直接致命是好的,甚至可能致人直接燃燒,最後灰灰湮滅。
感覺這樣的提問沒有什麼意義
建議,可以自己查閱下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