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英文單詞 » 催眠性迷睡英語怎麼說及英文單詞

催眠性迷睡英語怎麼說及英文單詞

發布時間: 2022-06-09 16:47:43

『壹』 催眠是什麼意思啊

催眠術(hypnotism,原自於希臘神話中睡神Hypnos的名字)是運用暗示等手段讓受術者進入催眠狀態能夠產生神奇效應的一種法術。

催眠是以人為誘導(如放鬆、單調刺激、集中注意、想像等)引起的一種特殊的類似睡眠又非睡眠的意識恍惚心理狀態。其特點是被催眠者自主判斷、自主意願行動減弱或喪失,感覺、知覺發生歪曲或喪失。在催眠過程中,被催眠者遵從催眠師的暗示或指示,並做出反應。催眠的深度因個體的催眠感受性、催眠師的威信與技巧等的差異而不同。催眠時暗示所產生的效應可延續到催眠後的覺醒活動中。以一定程序的誘導使被催眠者進入催眠狀態的方法就稱為催眠術。

採用特殊的的行為技術並結合言語暗示,使正常的人進入一種暫時的,類似睡眠的狀態,催眠狀態也可由葯物誘發,分為自我催眠與他人催眠,自我催眠由自我暗示引起;他人催眠在催眠師的影響和暗示下引起,可以使病人喚起被壓抑和遺忘的事情,說出病歷,病情,內心沖突和緊張。催眠還可以作為一種治療方法(既催眠療法)減輕或消除病人的緊張、焦慮、沖突、失眠以及其他的身心疾病。

1. 部分退化(partial regression)理論

催眠使受試者思維退化至某種較幼稚的階段,失去了正常清醒時所具有的控制,落入一種較原始的思維方式,因而憑沖動行事並進行幻想與幻覺的製作。

2. 角色扮演(role playing)理論

認為是受試者在催眠者的誘導下過度合作地扮演了另外一個角色。受試者對角色的期望和情景因素,使他們以高度合作的態度做出了某些動作。但很多學者堅持催眠是意識的另一種狀態,而不是角色扮演,因為即使最合作的受試者也不會同意在不給麻醉葯的情況下進行手術。

3. 意識分離(dissociation in consciousness)理論

希爾加德根據實驗觀察,認為催眠將受試者的心理過程分離為兩個(或兩個以上)同時進行的分流。第一個分流是受試者所經歷的意識活動,性質可能是扭曲的;第二個分流是受試者難於察覺、被掩蔽的意識活動,但其性質是比較真實的,希爾加德稱之為「隱蔽觀察者」。意識分離是生活中一種經常出現的正常體驗,例如長途駕車的人對路上狀況作出了一些反應但多不能回憶,就是由於當時意識明顯地分離為駕馭汽車與個人思考兩部份了。

[編輯本段]
在所有典型的催眠現象中,最令人感興趣的現象之一就是催眠邏輯。「催眠邏輯」一詞由奧恩(1959)最先提出,其基本意思是,已被催眠的人可以同時相信在不相容的觀點或知覺,而並不知道它們是互不相容的。奧恩(1962)說,如果要被催眠者對椅子作負性想像(即想像椅子已不在原處),那麼當要他們睜著眼睛在室內行走時,他們會控制自己不碰到椅子,但她們仍然堅持說看不見椅子。這便是催眠邏輯的一種表現。沒有催眠邏輯的人,就會碰撞到椅子上面(鮑爾斯,1976)。 在這類實驗中,有的還不清楚被催眠者是否真正相信椅子已不在原處;或者椅子尚在原處,但他們已經不能看見它。如果他們相信椅子尚在原處,只是看不見它,那麼他們在看不見椅子的時候還能迴避它,這也並不是違背邏輯的,因為被催眠者可能還記得椅子的位置。若將椅子移動地方,這種試驗就要完善得多。其道理是,在椅子移動之後,如果被催眠者一方面報告看不見椅子,一方面又迴避摸著椅子,這就更清楚地說明其反應的不相容性,因為他們再也不能憑記憶知道椅子的位置。 與此相似的另一種催眠邏輯現象是有人報告的「雙重」幻覺。其表現是,在催眠師的指導下,被催眠者幻視見一個物體,而這個物體已在屋裡;或者幻視見一個人,而這個人正在步入室內。這都是雙重幻覺催眠邏輯。不過,麥克唐納和史密斯(1975),席漢、奧布斯托和麥康基(1976),以及席漢(1977)等人發現,並非所有報告講的都是雙重幻覺,有不少被催眠者是假裝看見了雙重幻覺。此外,雙重幻覺的不相容性也有疑問。這里要分析一下被催眠者對幻視物體之真實性的相信程度,他們不能認為幻視物體只不過是想像的產物。如果他們真正相信幻視物體是客觀存在的,那麼看見一個以上的物體便不合乎邏輯。當然,即便是這種情況,也有一些道理可以合理解釋雙重物體是能夠並存的。如果被催眠者知道兩個物體中有一個是幻覺,那既無不相容性可言。因為當被催眠者被告知幻視物體是幻覺時,它便可以消失。透明幻覺是催眠邏輯的又一種表現。所謂透明幻覺就是被催眠者報告,他們透過幻視物體看見了真正的物體(約翰遜,馬厄和巴伯,1972;席漢等,1976)。同樣,也有些被催眠者所報告的這一現象是假的。看見一個被另一物體完全遮掩住的物體,這顯然是不合邏輯的。不過,幻覺沒多少規則可遵循,對大多數被催眠者來說,幻覺的一個性質可能就是被催眠者可以透過它看見對面的物體。催眠邏輯是一種難以捉摸的現象。雖然不少人報告了它的存在,但是越仔細地分析它,它就越難把握。其主要原因在於不知道被催眠者是真正相信看見的物體是真實的,還是認為那是一種幻覺:是真正相信並不存在那個物體,還是認為那是一種負性幻覺。若要否認催眠邏輯現象的存在,也並不困難。然而,催眠邏輯仍然是一個有趣的問題,希望今後能有更深入的研究,通過分析被催眠者的認識,使這里提出的一些問題獲得解決。在作這些研究時,或許要採用與席漢和麥康基(1982)相似的方法。

催 眠 與 睡 眠
[編輯本段]
盡管誰都要睡眠,但很明顯,誰也不能從自己的體驗中得到大量的睡眠知識。在這一領域里,正是由於科學研究方法的誕生,特別是腦電圖(EEG)的發明,便使得關於睡眠與夢的知識爆炸性地增長。在做腦電圖記錄時,要將電極置於頭皮上,測量腦的電活動變化。德門特和克萊曼(1957)通過記錄腦電圖而分別出睡眠的四個不同階段。在第1期睡眠中,腦電圖呈現高頻、低幅的波形,與清醒休息狀態(0期)的波形相近,只是較不規則。在這期睡眠中,人們正在打瞌睡。而且若從這期睡眠中醒來,人們甚至否認正在瞌睡。
第III期睡眠的腦電圖以大而低的波形為其特徵,偶爾見有短時的、有節律的低頻波(稱為「棱形」波)。第II期睡眠較第I或睡眠為深。第 III期睡眠又較第II期睡眠為深。在這一期睡眠中,腦電圖的波形更不規則,其間也有梭形波,只是其波幅較高;偶爾也可能出現大而慢的波形。第IV期是最深度的睡眠,在腦電圖上以大而慢的波(6彼)為其特徵。此外還有眼快動(REM)期睡眠,這時人們正在做夢。在一夜的睡眠中,人們平均要經歷5段眼快動睡眠,每段間隔大約90分鍾。眼快動睡眠穿插在一夜睡眠的各期之間。
被催眠者腦電圖的波形與睡眠者腦電圖的II、III期波形和IV期的波形好像有很大差別(埃文斯,1982)。例如在催眠過程中幾乎沒有 IV期6波的跡象出現。徹脫克和克拉烏茲(1959)討論過I期睡眠與催眠在腦電波上的相似性。這種相似當然部分是由於催眠師暗示受術者感到瞌睡,正在閉上自己的眼睛,甚至題上 1—2秒鍾。或者正如埃文斯(1979,1982)指出,它是由腦電圖記錄的不敏感性所致;催眠與睡眠的腦電活動本來可能存在差異,但這種差異為腦電記錄時的過多干擾所掩蓋。可以預料,如果為受術者施加「覺醒」誘導,而不是相反的「睡眠」誘導,那麼其腦電波將有很大差異。(班亞,梅扎羅斯、格雷古斯, 1981)
為什麼催眠曾被視為是與睡眠相同的狀態,這一點是很清楚的。在別人看來,正在睡眠的人與經過「睡眠」誘導催眠了的人在表現上報相似;二者顯然都可產生不隨意活動,如生動的做夢。睡眠與催眠的另一個可能的相似之處在於,有人(埃文斯,1977)發現受術者在接受哈佛集體催眠易感性量表A表的測試時的得分與他們的夜間入睡能力有關。埃文斯(1982)認為,這種相關可能是因為人體內存在一種控制意識水平或意識狀態的機制;而該機制無論在人們進入催眠還是進入睡眠時都發揮作用。除了上述相似之處以外,人們一般認為睡眠與催眠是大不一樣的兩種狀態。

對催眠術常見的誤解和擔心
[編輯本段]
1 問:催眠術是否就是會讓人睡覺? 答:催眠術並不是催人入睡的技術,催眠狀態和睡眠狀態也有很多區別。雖然表面看起來好像睡著了一樣,但其實受術者和催眠師保持著密切的感應關系,他的潛意識活動在催眠師的引導和幫助下發揮積極的作用;雖然催眠狀態下也是在休息,但休息的深度和質量高於一般的睡眠,有時只睡了十多分鍾,感覺就象睡了很久。雖然催眠術對於治療睡眠問題有很好的效果,但是它不僅僅限於這一個方面的作用,而是可以對人的身心狀態進行全面的調整。
2 問:催眠中被催過去後會不會醒不過來了? 答:催眠過程中受術者和催眠師保持著密切的感應關系,所以看起來受術者好像什麼都不知道,但其實他在和催眠師進行潛意識的溝通,與外界保持著聯系,在催眠師的指令喚醒後就會醒來。當然,如果任其催眠狀態持續下去,則可進入自然的睡眠狀態,經過充分睡眠後受術者也會自然醒復,不會有任何副作用或者不良後果。同樣,在正常的自然睡眠狀態中,也可以通過催眠術轉入到催眠狀態,這稱為睡眠性催眠術。
3 問:催眠就是要讓人什麼都不知道了,然後就會發生一些神奇的改變嗎? 答:催眠並不是要剝奪人心理活動的能力,雖然有意識活動的水平降低,但人的潛意識活動水平反而更加活躍,這時有的受術者會有迷迷糊糊意識不清的感覺,好像只能聽到催眠師的聲音;而有的受術者覺得自己很清醒,什麼都聽得見,甚至認為自己完全沒有被催眠,這些感覺在催眠狀態下都可能會出現,也都不會影響催眠的進行和治療效果。當然,受術者越是按催眠師的指令去感受和體驗(而不是去檢驗),就越有利於從催眠中獲得更多有益的東西。
4 問:在很多影視文學作品中看到被催眠後催眠師要人干什麼人就會去干,要人說什麼人就會說什麼,是真的嗎?這樣會不會被別人控制或者暴露自己的隱私? 答:很多影視文學作品中關於催眠的描寫都有誇張和失實的成分。每個人的潛意識有一個堅守不移的任務,就是保護這個人。實際上,即便在催眠狀態中,人的潛意識也會象一個忠誠的衛士一樣保護自己。催眠能夠與潛意識更好地溝通,但不能驅使一個人做他的潛意識不認同的事情,所以不用擔心會被控制或者暴露自己的秘密。並且,即便不是屬於隱私,但作為催眠師來說,也應該對於催眠過程中的情況為受術者保密,這是基本的職業道德。
5 問:催眠就是被暗示,所以是不是只有哪些沒有主見或者意志不堅定的人,或者那些文化水平素質低沒有檔次的人才會被催眠? 答:催眠現象產生的原因相當復雜,暗示只是其中的一個因素,並不是全部內容。催眠感受性是正常人都具備的一種心理特徵,所以並不是說只有缺乏主見的人才會被催眠;同時,根據催眠學界目前最新的研究成果,催眠現象產生的第一層次是物質層次——腦神經系統功能;第二層次是個人心理活動的接受情況。由此看來,那些越容易接受催眠的人往往是那些腦神經系統功能狀態良好,心理活動功能強效率高而且敏銳的人,所以我們可以看見往往越是文化水平高、心理素質好、感受性敏銳的人越能夠從催眠中獲得好處,而過於年幼的兒童和過度衰老的老人以及生活中的低智能者因為腦神經系統功能狀態不佳而難於被催眠。
6 問:催眠對心理健康會不會有不良影響? 答:催眠術本身是一種非常安全的心理調整和治療技術,只要施術者規范操作,不會對心理健康產生不良影響。即便催眠後有感不適,也能在下一次催眠中得以解除,不會給受術者留下「後患」。當然,由於催眠術的特殊性,在實施催眠,特別是帶有心理治療和訓練內容的催眠時,應該由接受過專業訓練並有實踐經驗的催眠師實施催眠, 在催眠中,還有不少即使在學理上也是難以解釋的神奇現象,例如感覺超敏現象(催眠師如果暗示被催眠者正有一塊燒燙的金屬放在他的身上,那麼被催眠者的皮膚上就會真的出現燙傷的痕跡)、行動和知覺的分裂、記憶的恢復和催眠後遺忘症等催眠狀態中常規出現的現象。這也就是催眠術為什麼富有刺激性與挑戰性的地方,也是迄今為止仍難以被學術界完全接受的原因之一。 乍一看催眠給人以神秘、魔術般的印象,這也是合乎情理的。但是,認真研究一下催眠就會知道,催眠不是像魔術、占卜那樣虛幻的東西,也不僅僅是催眠、被催眠這一單純的過程,實際上,它有著非常嚴密、完整的理論,是一門古老而又年輕的大有作為的科學。

『貳』 睡覺用英語怎麼說

sleep,英 [sliːp],美 [sliːp]

v. 睡覺

n. 睡眠;睡覺

過去式:slept過去分詞:slept現在分詞:sleeping第三人稱單數:sleeps

sleep的意思是「睡眠」,是不可數名詞;加不定冠詞時,表示「一段時間的睡眠」;sleep也可指「死亡」。sleep與介詞to連用時一般都省略冠詞。

例句:He have to sleep by day and work by night.

他只好白天睡覺,晚上工作。

(2)催眠性迷睡英語怎麼說及英文單詞擴展閱讀

反義詞

wake,英 [weɪk],美 [weɪk]

v. 醒來;喚醒;意識到

n. 航跡;守夜

名詞:waker過去式:woke/waked過去分詞:waked/woken現在分詞:waking第三人稱單數:wakes

wake的基本意思是「喚醒」,可表示由於外界因素把處於睡眠狀態的人「喚醒」或「某事〔物〕喚起了某人的回憶」,引申可指「使醒悟」「激發」「引起」。

例句:I usually wake up early.

我通常醒得很早。

『叄』 「睡覺」用英語怎麼說

i'看是用在什麼抄樣的句子裡面了;或者襲相對來說正式一點的"m
going
to
bed"i',但是如果要是想表達「我要睡覺了「的意思,則是可以用更加口語化的"。一般來說睡覺就是sleep;來表達;m
going
to
sleep"

『肆』 hypnotized是什麼意思

意思是對…施催眠術( 是hypnotize的過去式和過去分詞 ); 使著迷,使精神恍惚。

催眠(英文:hypnosis,源自於希臘神話中睡神Hypnos的名字),是由各種不同技術引發的一種意識的替代狀態。[1] 此時的人對他人的暗示具有極高的反應性。是一種高度受暗示性的狀態。並在知覺、記憶和控制中做出相應的反應。雖然催眠很像睡眠,但睡眠在催眠中是不扮演任何角色的,因為如果人要是真的睡著了,對任何的暗示就不會有反應了。「催眠」這個名字本身是帶有一定誤導性的。

例句:
1.He's hypnotized by that black hair and that white face.
他為那烏黑的頭發和白皙的面龐所傾倒。
2.Davey sat as if hypnotized by the sound of Nick's voice.

戴維坐在那裡,好像被尼克的聲音迷住了似的。
3.You look, I don't know, hypnotized.

我不知道,你看上去像被催眠了一樣。
4.I stared at him, hypnotized.

我盯著他,有些迷糊。
5.I watched you get hypnotized in Atlantic city.

我在亞特蘭大看過你被催眠。
6.There were things he knew when hypnotized that he couldn't remember in hisconscious state.

有些東西他在催眠狀態時知道,但在有意識的狀態下卻記不起來。
7.You got me hypnotized, so mesmerized, and I just got to know.

我這才知道,你已讓我著迷,如此著迷。
8.And he hypnotized chickens on the radio?

他還通過電台廣播給雞催眠?
9.When hypnotized, he could give a complete account of his activities.

他在催眠狀態下能說出他所有的活動。
10.She hypnotized me with her designs.

她的花樣讓我著迷。
11.Had they got you hypnotized?

他們是否又使你神魂游離。
12.That hope is something that someone has hypnotized us with.

那種希望只是有人在催眠時灌輸給我們的。
13.But we can too easily be hypnotized into forgetting it when contemplating a chart.

可是,當我們在旁觀圖表時太輕易被指導得忘掉這一點。
14.He watched, hypnotized, the unlating stomach of the belly-dancer.
他入迷地看著肚皮舞女演員那波動顫抖的腹部。

『伍』 催眠是什麼 最好是英文

催眠術(hypnotism)是運用暗示等手段讓受術者進入催眠狀態能夠產生神奇效應的一種法術。

催眠是以人為誘導(如放鬆、單調刺激、集中注意、想像等)引起的一種特殊的類似睡眠又非睡眠的意識恍惚心理狀態。其特點是被催眠者自主判斷、自主意願行動減弱或喪失,感覺、知覺發生歪曲或喪失。在催眠過程中,被催眠者遵從催眠師的暗示或指示,並做出反應。催眠的深度因個體的催眠感受性、催眠師的威信與技巧等的差異而不同。催眠時暗示所產生的效應可延續到催眠後的覺醒活動中。以一定程序的誘導使被催眠者進入催眠狀態的方法就稱為催眠術。

採用特殊的的行為技術並結合言語暗示,使正常的人進入一種暫時的,類似睡眠的狀態,催眠狀態也可由葯物誘發,分為自我催眠與他人催眠,自我催眠由自我暗示引起;他人催眠在催眠師的影響和暗示下引起,可以使病人喚起被壓抑和遺忘的事情,說出病歷,病情,內心沖突和緊張。催眠還可以作為一種治療方法(既催眠療法)減輕或消除病人的緊張、焦慮、沖突、失眠以及其他的身心疾病。

在中國,可以說「催眠」是歷史悠久、源遠流長的,在《內經》中也有提及。古代的「祝由術」,宗教中的一些儀式,如「跳大神」等都含有催眠的成分,只不過當時多是用來行騙的,或是一種迷信活動。在歐美,很早就有人傾力研究催眠。記錄較早的是18世紀在巴黎有一位喜歡心理治療的奧地利醫生名叫麥斯麥爾 (FranzAntonMesmer)的「催眠」,他能夠通過一套復雜的方法,應用「動物磁力」治療病人,其中包括能使病人躺在手臂上面。並用神秘的動物磁氣說來解釋催眠機理,按現代理解那就是一種暗示力。據傳法國政府准備出很多錢購買他的治療方法,但他都不肯,這可能是由於他自己也不清楚。後來,一位蘇格蘭醫生布雷德(James『Braid)對該現象發生了興趣,能夠給手術病人引起麻醉,於19世紀提出「催眠」一詞,並對催眠現象作了科學的解釋,認為是治療者的所引起的一種被動的、類睡眠狀態,並借用希臘文「hypnos」(即睡眠的意思)一詞改為「hypnosis」(催眠),使得催眠術有了廣泛的傳播,至今一直沿用這一術語。後來,在前蘇聯生物科學家巴浦洛夫帶領一班人多年系統深入的研究下,催眠有了長足的發展,催眠真正成為一門有理有用的應用科學。現在,在很多國家有名望的大學、醫院里,都設有催眠研究室,並積極開展著把催眠應用於醫學、教學、產業等領域的可行性研究。

實施催眠的相關注意事項:

一 實施催眠的環境和時間設置

環境設置:最好選擇安靜、舒適、溫馨的環境,有利於放鬆心情的環境,使人能自然而然地感到輕松、舒適和安全。

時間設置:一般一次催眠一個小時左右,根據催眠中要解決的不同問題視具體情況調整。作為治療性的催眠最起碼5次治療,第一次為適應性治療,第二次才真正開始治療;一般每10次為1個療程。當然,由於個體差異有人並不一定需要做完整個療程就全面恢復。

二 接受催眠調整期間的生活習慣

每次治療前要排空大小便,不要吃得太多太飽;消除雜念,以平和的心態對待治療;絕對禁止飲酒(飲酒後會出現頭昏、頭痛、煩躁等反應),盡量不服用人參、激素等;盡量保持有規律的生活制度;向催眠師真實反映治療後的體驗和變化。

三 實施催眠的禁忌症

雖然至今未見催眠暗示伴發嚴重後果的實例報導,但實施催眠仍應注意選擇適應症,同時注意禁忌症,避免可能出現的不良情況。禁忌症范圍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 精神分裂症或其他重性精神病。這類病人在催眠狀態下會促進病情惡化或誘發幻覺妄想。

2 腦器質性精神疾病伴有意識障礙的病人。催眠可使得症狀加重。

3 嚴重的心血管疾病,如冠心病、腦動脈硬化、心力衰竭等。

4 對催眠有嚴重的恐懼心理,經解釋後仍然持懷疑態度者。

對催眠術常見的誤解和擔心

1 問:催眠術是否就是會讓人睡覺?

答:催眠術並不是催人入睡的技術,催眠狀態和睡眠狀態也有很多區別。雖然表面看起來好象睡著了一樣,但其實受術者和催眠師保持著密切的感應關系,他的潛意識活動在催眠師的引導和幫助下發揮積極的作用;雖然催眠狀態下也是在休息,但休息的深度和質量高於一般的睡眠,有時只睡了十多分鍾,感覺就象睡了很久。雖然催眠術對於治療睡眠問題有很好的效果,但是它不僅僅限於這一個方面的作用,而是可以對人的身心狀態進行全面的調整。

2 問:催眠中被催過去後會不會醒不過來了?

答:催眠過程中受術者和催眠師保持著密切的感應關系,所以看起來受術者好象什麼都不知道,但其實他在和催眠師進行潛意識的溝通,與外界保持著聯系,在催眠師的指令喚醒後就會醒來。當然,如果任其催眠狀態持續下去,則可進入自然的睡眠狀態,經過充分睡眠後受術者也會自然醒復,不會有任何副作用或者不良後果。同樣,在正常的自然睡眠狀態中,也可以通過催眠術轉入到催眠狀態,這稱為睡眠性催眠術。

3 問:催眠就是要讓人什麼都不知道了,然後就會發生一些神奇的改變嗎?

答:催眠並不是要剝奪人心理活動的能力,雖然有意識活動的水平降低,但人的潛意識活動水平反而更加活躍,這時有的受術者會有迷迷糊糊意識不清的感覺,好象只能聽到催眠師的聲音;而有的受術者覺得自己很清醒,什麼都聽得見,甚至認為自己完全沒有被催眠,這些感覺在催眠狀態下都可能會出現,也都不會影響催眠的進行和治療效果。當然,受術者越是按催眠師的指令去感受和體驗(而不是去檢驗),就越有利於從催眠中獲得更多有益的東西。

4 問:在很多影視文學作品中看到被催眠後催眠師要人干什麼人就會去干,要人說什麼人就會說什麼,是真的嗎?這樣會不會被別人控制或者暴露自己的隱私?

答:很多影視文學作品中關於催眠的描寫都有誇張和失實的成分。每個人的潛意識有一個堅守不移的任務,就是保護這個人。實際上,即便在催眠狀態中,人的潛意識也會象一個忠誠的衛士一樣保護自己。催眠能夠與潛意識更好地溝通,但不能驅使一個人做他的潛意識不認同的事情,所以不用擔心會被控制或者暴露自己的秘密。並且,即便不是屬於隱私,但作為催眠師來說,也應該對於催眠過程中的情況為受術者保密,這是基本的職業道德。

5 問:催眠就是被暗示,所以是不是只有哪些沒有主見或者意志不堅定的人,或者那些文化水平素質低沒有檔次的人才會被催眠?

答:催眠現象產生的原因相當復雜,暗示只是其中的一個因素,並不是全部內容。催眠感受性是正常人都具備的一種心理特徵,所以並不是說只有缺乏主見的人才會被催眠;同時,根據催眠學界目前最新的研究成果,催眠現象產生的第一層次是物質層次——腦神經系統功能;第二層次是個人心理活動的接受情況。由此看來,那些越容易接受催眠的人往往是那些腦神經系統功能狀態良好,心理活動功能強效率高而且敏銳的人,所以我們可以看見往往越是文化水平高、心理素質好、感受性敏銳的人越能夠從催眠中獲得好處,而過於年幼的兒童和過度衰老的老人以及生活中的低智能者因為腦神經系統功能狀態不佳而難於被催眠。

6 問:催眠對心理健康會不會有不良影響?

答:催眠術本身是一種非常安全的心理調整和治療技術,只要施術者規范操作,不會對心理健康產生不良影響。即便催眠後有感不適,也能在下一次催眠中得以解除,不會給受術者留下「後患」。當然,由於催眠術的特殊性,在實施催眠,特別是帶有心理治療和訓練內容的催眠時,應該由接受過專業訓練並有實踐經驗的催眠師實施催眠,

在催眠中,還有不少即使在學理上也是難以解釋的神奇現象,例如感覺超敏現象(催眠師如果暗示被催眠者正有一塊燒燙的金屬放在他的身上,那麼被催眠者的皮膚上就會真的出現燙傷的痕跡)、行動和知覺的分裂、記憶的恢復和催眠後遺忘症等催眠狀態中常規出現的現象。這也就是催眠術為什麼富有刺激性與挑戰性的地方,也是迄今為止仍難以被學術界完全接受的原因之一。

乍一看催眠給人以神秘、魔術般的印象,這也是合乎情理的。但是,認真研究一下催眠就會知道,催眠不是像魔術、占卜那樣虛幻的東西,也不僅僅是催眠、被催眠這一單純的過程,實際上,它有著非常嚴密、完整的理論,是一門古老而又年輕的大有作為的科學。

『陸』 催眠的英語怎麼說

您好,領學網為您解答:
催眠用英語可以翻譯為:hypnosis;
hypnotize;
hypnogenesis;
mesmerize;
例句:「我會找催眠師試試,」我內突然堅決地容說。
'i
think
i'll
try
a
hypnotist,'
i
said
with
sudden
resolution.

『柒』 介紹催眠術的英文文章

在討論催眠對失眠的治療作用以前,應當先介紹一點有關催眠術的基本知識。因為提起催眠術,許多人總是下意識地認為它是荒誕不經的東西。但本著嚴肅認真的態度希望了解它的話,最好不要作匆忙的結論。

催眠術的發展過程與古老的巫術、醫學歷史一樣悠久。實際上在遠古時代,這三者往往天然地結合在一起,並帶著一種神秘的氣氛,籠罩在超自然的色彩之中。以現代科學的眼光審視,古代巫術屬於神秘主義文化,它即包含原始圖騰宗教色彩的文化內容,又有原始意義上的心理暗示及催眠效應,對人的心身產生某種程度的調控。在有些原始部落的奠祈儀式中,酋長或巫師常常運用類似催眠術的方法來顯示他們所具有的「神奇能力」以使部落成員服從他們的權威和統治。所以,古代巫術並非簡單的「蒙昧」,而是在「裝神弄鬼」的祈咒過程中,貫穿了一定的心理暗示、催眠效應。

現代催眠術的歷史則可以追述到18世紀。由奧地利醫生麥斯默開始,他解釋催眠現象的理論基礎是所謂的「動物磁氣說」。這種理論認為地球上存在著一種「萬有引力」,它通過看不見、摸不著,但又確實存在於人體和自然界的一種氣流影響著人的健康。這種「氣流」就是「磁氣」按麥斯默的理解,疾病的產生就是因為這種磁氣在人體內流動受阻的結果。但這些受阻現象可以在人處於「迷失」的臨界狀態(即催眠狀態)下被消除,從而恢復磁氣的自然流動,使身體健康得以恢復。

而真正提出「催眠術」一詞並在催眠領域中獲得廣泛認同的是一位名叫布萊德的英國醫生。他根據希臘文hypnos(催眠)的詞根,創用出英文單詞hypnotism,因此中文就被翻譯成「催眠術」。依筆者近十幾年鑽研它的體會,催眠現象遠不是「睡眠」一詞或中文相關的意思所能概括的。

在沒有更恰當的翻譯術語來替代以前,這個詞就一直應用到現在,並有可能在國人的心中形成一種先入為主的概念—催眠就是讓人睡覺。

『捌』 催眠用英語怎麼說

您好,領學網為您解答:
催眠用英語可以翻譯為:hypnosis; hypnotize; hypnogenesis; mesmerize;
例句:「我會找催眠師試試,」我突然堅決地說。
'I think I'll try a hypnotist,' I said with sudden resolution.

『玖』 睡覺的英語單詞

一、睡覺的英語單詞是sleep,音標英 [sli:p]、美 [slip]。

二、釋義:

1、vi.& link-v.睡,睡覺

Icouldn'tgetbacktosleep.

我再也睡不著了。

2、vi.睡,睡覺;睡眠狀態

;

你們某些人在睡眠狀態中得到它,它使你呼吸更暢順。

3、vt.為…提供床位;提供住宿;以睡覺打發日子

He have to sleep by day and work by night.

他只好白天睡覺,晚上工作。

4、n.睡眠

I haven't had enough sleep lately.

最近我睡眠不足。

三、詞語用法:

n. (名詞)

1、sleep的意思是「睡眠」,是不可數名詞; 加不定冠詞時,表示「一段時間的睡眠」。

2、sleep也可指「死亡」。

3、sleep與介詞to連用時一般都省略冠詞。

v. (動詞)

1、sleep的基本意思是「睡眠」,也可作「為(某數量的人)提供床位」解。

2、sleep既可以用作及物動詞,也可以用作不及物動詞。用作及物動詞時可接名詞作賓語,也可接同源賓語。其同源賓語前通常有形容詞修飾,一般不用於被動結構。sleep接反身代詞作賓語時,可接形容詞充當補足語的復合賓語。

3、sleep可用作系動詞,接形容詞作表語。

4、sleep的進行時可以表示按計劃、安排或打算即將發生的動作,這時句中往往有表示將來的時間狀語或特定的上下文。

(9)催眠性迷睡英語怎麼說及英文單詞擴展閱讀:

一、詞義辨析:

v. (動詞)

sleep, get to sleep, go to bed

這三者在意思上有所區別:sleep意為「睡著,入睡」; get to sleep意為「設法睡著」; go to bed意為「上床,就寢」。例如:

I have slept for seven hours.我睡了7個小時了。

I couldn't get to sleep last night.昨天晚上我無法入睡。

I usually go to bed at ten.我通常10點就寢。

二、詞彙搭配:

1、arouse from sleep 從夢中醒來

2、beguile in sleep 用睡覺消磨時間

3、break sb's sleep 驚醒某人

4、call in sleep 夢中喚醒

5、cry oneself to sleep 哭著睡著

『拾』 請問催眠的英語單詞是什麼~~~~~~~~

催逼
cu塨?
[press (for payment of debt,etc.)]∶催促逼迫(以索回債務等)
[rush]∶催促…勉強地前進
盡管這些孩子很不尋常,也最好不要太過於催逼他們
催產
cu塩h僴
[expedite child delivery] 採取措施促使胎兒產出。也說「催生」
催促
cu塩?
[hasten;hurry] 使趕快進行某事或使某事的進程加快
他們催促她快買飲料
催肥
cu塮唅
[fatten] 在宰殺前的一段時間內喂以大量精飼料,促使豬、雞等家畜或家禽很快長肥
催化
cu塰u?
[catalyze] 加入催化劑使化學反應速度改變的作用
催眠
cu塵i俷
[hypnotize] 刺激人或動物的視覺、聽覺或觸覺來引起睡眠狀態,對人還可以用語言的暗示來催眠
催眠術
cu塵i俷sh?
[sympathetic magic] 通過某種刺激或暗示造成一種在大腦皮層上只引起不完全的抑制的睡眠狀態的方法
催命
cu塵宯g
[keep pressing sb. to do sth.] 催人早死,比喻催促得很緊很急
催奶
cu塶僫
[promote lactation] 用葯品或食物使產婦下奶
催青
cu塹塶g
[hasten the hatching of silkworms] 蠶卵在孵化前一、二天呈青色,故用加溫辦法促使蠶卵孵化謂之催青
催情
cu塹妌g
[spur female mammals into estrus by artificial means] 用葯物等促使動物發情或加速性成熟
催乳
cu塺?
[stimulate milk secretion] 又稱通乳、下乳。治療產後缺乳的方法
催生
cu塻h昂g
[expedite child delivery] 催產
催生劑
催生葯
催熟
cu塻h?
[accelerate the ripening (of fruit)]∶採取措施使未完全成熟的果實加快成熟
[ripen]∶製造黃油以前要用細菌作用使乳脂變酸以減少脂肪的損失從而改善製成品的味道
催討
cu塼僶
[press for payment] 催人歸還(債款、實物等)
催芽
cu墆?
[accelerate the germination of seeds] 採取措施使種子、薯塊、枝條等提前發芽
催眠
hypnogenesis hypnosis

熱點內容
中國食物的特點作文英語怎麼說 發布:2025-09-15 21:22:04 瀏覽:951
八年級上英語春節作文怎麼寫 發布:2025-09-15 21:11:50 瀏覽:97
一個有用的女孩的英語作文怎麼寫 發布:2025-09-15 21:05:59 瀏覽:888
學一些重要的事情英語怎麼翻譯 發布:2025-09-15 20:59:14 瀏覽:814
你上學遲到了翻譯成英語怎麼說 發布:2025-09-15 20:59:06 瀏覽:263
很需要的英語怎麼翻譯成英語翻譯 發布:2025-09-15 20:54:10 瀏覽:664
你這個豬翻譯成英語怎麼說 發布:2025-09-15 20:54:04 瀏覽:496
我來過英語怎麼翻譯 發布:2025-09-15 20:52:49 瀏覽:738
英語作文怎麼走向成功 發布:2025-09-15 17:23:00 瀏覽:121
最高的山翻譯成英語怎麼說 發布:2025-09-15 17:10:34 瀏覽:8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