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英文單詞 » 科林更喜歡冬天用英語怎麼說

科林更喜歡冬天用英語怎麼說

發布時間: 2025-04-07 03:11:20

『壹』 求安徒生的資料

安徒生(Heinz Christian Andersen 1805—1875)

丹麥作家。1805年4月2日生於丹麥菲英島歐登塞的貧民區。父親是個窮鞋匠,曾志願服役,抗擊拿破崙·波拿巴的侵略,退伍後於1816年病故。當洗衣工的母親不久即改嫁。安徒生從小就為貧困所折磨,先後在幾家店鋪里做學徒,沒有受過正規教育。少年時代即對舞台發生興趣,幻想當一名歌唱家、演員或劇作家。1819年在哥本哈根皇家劇院當了一名小配角。後因嗓子失潤被解僱。從此開始學習寫作,但寫的劇本完全不適宜於演出,沒有為劇院所採用。1822年得到劇院導演約納斯·科林的資助,就讀於斯萊厄爾瑟的一所文法學校。這一年他寫了《青年的嘗試》一書,以威廉·克里斯蒂安·瓦爾特的筆名發表。這個筆名包括了威廉·莎士比亞、安徒生自己和司各特的名字。1827年發表第一首詩《垂死的小孩》,1829年,他進入哥本哈根大學學習。他的第一部重要作品《1828和1829年從霍爾門運河至阿邁厄島東角步行記》於1829年問世。這是一部富於幽默感的游記,頗有德國作家霍夫曼的文風。這部游記的出版使安徒生得到了社會的初步承認。此後他繼續從事戲劇創作。1831年他去德國旅行,歸途中寫了旅遊札記。1833年去義大利,創作了一部詩劇《埃格內特和美人魚》和一部以義大利為背景的長篇小說《即興詩人》(1835)。小說出版後不久,就被翻譯成德文和英文,標志著作者開始享有國際聲譽。

〖安徒生事跡〗

1805年4月2日出生於丹麥費恩島奧登塞小鎮。

1816年11歲時父親過世。

1819年14歲時獨自離家到哥本哈根,尋求創作機會。

1822年8月發表作品《嘗試集》,含詩劇及故事共三篇。此集子因其出身寒微而無出版機會,但已引起文化界某些人士的注意。10月,進入中等教會學校補習文化,共讀六年,對其教育方式感到痛苦不已;不過這六年中大量閱讀名家作品,也練習創作詩篇、歌劇。1827年,離開學校回到哥本哈根。發表詩歌,受到 上流社會 評論家稱贊,鼓起安徒生對寫作的信心。

1829年,寫出長篇幻想游記《阿馬格島漫遊記》出版,第一版銷售一空。出版商立刻以優厚條件買下第二版,安徒生因此從飢餓的壓迫中解脫。喜劇《在尼古拉耶夫塔上的愛情》在皇家歌劇院上演。同年也出版第一本詩集。

1830年,初戀失敗。開始旅行;第二本詩集出版。

1831-1834年,戀愛再度失敗,遭逢母喪,不久出版長篇自傳體小說《即興詩人》。

1835年30歲時開始寫童話,出版第一本童話集,僅61頁的小冊子,內含《打火匣》、《小克勞斯和大克勞斯》、《豌豆上的公主》、《小意達的花兒》共四篇。作品並未獲得一致好評,甚至有人認為他沒有寫童話的天份,建議他放棄,但安徒生說:「這才是我不朽的工作呢!」

1844年,寫出自傳性作品《丑小鴨》。

1846年,寫出《賣火柴的小女孩》。

1970年出版晚期最長一篇作品《幸運的貝兒》,共七萬余字,是以他自己的生活感受為基礎寫成的,但不完全是自傳。

1867年,被故鄉奧登塞選為榮譽市民。

1875年8月4日上午11時,因肝癌逝世於朋友的鄉間別墅。喪禮備極哀榮,享年70歲。

〖安徒生作品〗

長篇小說6部:《即興詩人》(1835),《奧·特》(1836),《不過是個提琴手》(1837),《兩位男爵夫人》(1848),《生乎?死乎》(1857),《幸運兒》(1870)。

劇本25部:詩劇《阿夫索爾》(1822),《聖尼古拉教堂鍾樓的愛情》(1829),歌劇《拉默穆爾的新娘》(1832),歌劇《烏鴉》(1832),詩劇《埃格納特的人魚》(1834),輕歌舞劇《離別與相逢》(1835),歌劇《司普洛峨的神》(1839),《黑白混血兒》(1840),《摩爾人的女兒》(1840),《幸福之花》(1844),獨幕詩劇《國王的夢想》(1844),《梨樹上的鳥兒》(1845),《小基爾斯滕》(1846),《科莫河邊的婚禮》(1848),四幕喜劇《比珠寶還珍貴》(1850),歌劇《北歐的女神》(1850),《新房產》(1850),《睡魔》(1850),喜劇《海爾德摩爾》(1851),喜劇《接骨木媽媽》(1851),喜劇《出身並非名門》(1863),喜劇《長橋》(1863),三幕劇《西班牙客人》(1865),獨幕劇《初來者》(????),《羅斯基里達之夜》(????)。

游記6部:《1828年和1829年從霍爾門運河至阿邁厄島東角步行記》(1829),《瑞典紀行》(1851),《西班牙風光》(1863),《訪問葡萄牙》(1866)。

自傳3部:《小傳》(1832),《我一生真實的故事》(1847),《我的童話人生》(1855)。

詩4部:《詩集一》(1829),《詩集二》(1830),詩集《幻想與現實》(1830),詩集《一年的十二個月》(1832)。

童話共計156篇

〖安徒生資料〗

他的第一部《講給孩子們聽的故事集》(Fairy tales, Told for Children)包括《打火匣》,《小克勞斯和大克勞斯》《豌豆上的公主》和《小意達的花兒》,於1835年春出版。1837年,在這個集子的基礎上增加了兩個故事,編成童話集第1卷。第2卷於1842年完成,1847年又寫了一部《沒有畫的畫冊》。

1840至1857年,安徒生訪問了挪威、瑞典、德國、法國、義大利、西班牙、葡萄牙、希臘、小亞細亞和非洲,在旅途中寫了不少的游記,如:《一個詩人的市場》(1842)、《瑞典風光》(1851)、《西班牙紀行》(1863)、《訪問葡萄牙》(1866)等。他在德、法等國會見了許多知名的作家和藝術家。1847年在英國結識了狄更斯。

安徒生寫過三部自傳:1832年寫的《小傳》(1926)、1847年在德國出版的《正傳》和後來寫的一部《傳記》(1855),他的小說和童話故事也大多帶有自傳的性質,如《即興詩人》、《奧·特》(1836)、《不過是個提琴手》(1837)、《兩位男爵夫人》(1848)、《活還是不活》(1857)、《幸運的貝兒》(1870)等。他在《柳樹下的夢》(1853)、《依卜和小克麗斯玎》(1855)、《她是一個廢物》(1853)等作品中,還寫了鞋匠、洗衣婦等勞動者的生活,反映了他自己不幸的身世和遭遇,同時也表現了丹麥的社會矛盾,具有深刻的現實性和人民性。

1843年,安徒生認識了瑞典女歌唱家燕妮·林德。真摯的情誼成了他創作中的鼓舞力量。但他在個人生活上不是稱心如意的。他沒有結過婚。他晚年最親密的朋友是亨里克和梅爾徹。1875年8月4日,安徒生在哥本哈根梅爾徹的宅邸去世。這位童話大師一生堅持不懈地進行創作,把他的天才和生命獻給「未來的一代」,直到去世前三年,共寫了168篇童話和故事。他的作品被譯成80多種語言。

〖安徒生童話意義〗
安徒生的童話故事體現了丹麥文學中的民主傳統和現實主義傾向。他的最好的童話膾炙人口,到今天還為世界上眾多的成年人和兒童所傳誦。有些童話如《賣火柴的小女孩》(The Little Match Girl)《丑小鴨》(The Ugly Duckling)《看門人的兒子》等,既真實地描繪了窮苦人的悲慘生活,又滲透著浪漫主義的情調和幻想。由於作者出身貧寒,對於社會上貧富不均、弱肉強食的現象感受極深,因此他一方面以真摯的筆觸熱烈歌頌勞動人民,同情不幸的窮人,贊美他們的善良、純潔等高尚品質;另一方面又憤怒地鞭撻了殘暴、貪婪、虛弱、愚蠢的反動統治階級和剝削者,揭露了教會僧侶的醜行和人們的種種陋習,不遺餘力地批判了社會罪惡。《皇帝的新裝》(The Emperor's New Clothes)辛辣地諷刺了皇帝的昏庸無能和朝臣們阿諛逢迎的丑態;《夜鶯》(The Nightingale)和《豌豆上的公主》(The Princess and the Pea)嘲笑了貴族的無知和脆弱。他在最後一部作品《園丁和主人》中,還著力塑造了一個真正的愛國者的形象,反映了作者本人始終不渝的愛國主義精神。

安徒生的一些童話故事,特別是晚期的某些作品,也顯示出他思想上的局限性。他雖然把滿腔同情傾注在窮苦人身上,但因找不到擺脫不幸的道路,又以傷感的眼光看待世界,流露出消極情緒。他認為上帝是真、善、美的化身,可以引導人們走向「幸福」。他在作品中有時也進行道德說教,宣揚基督教的博愛思想,提倡容忍與和解的精神。

安徒生的童話同民間文學有著血緣關系,繼承並發揚了民間文學的樸素清新的格調。他早期的作品大多數取材於民間故事,後期創作中也引用了很多民間歌謠和傳說。

在體裁和寫作手法上,安徒生的作品是多樣化的,有童話故事,也有短篇小說;有寓言,也有詩歌;既適合於兒童閱讀,也適合於成年人鑒賞。他創造的藝術形象,如:沒有穿衣服的皇帝、堅定的錫兵、拇指姑娘、丑小鴨、紅鞋等,已成為歐洲語言中的典故。

在語言風格上,安徒生是一個有高度創造性的作家,在作品中大量運用丹麥下層人民的日常口語和民間故事的結構形式。語言生動、自然、流暢、優美、充滿濃郁的鄉土氣息。

〖安徒生創作三部曲〗

安徒生第一時期(1835~1844):

說給孩子們聽的故事——充滿濃厚鄉土氣息的「浪漫主義」 安徒生第一集童話出版之後,當時以詩人厄楞士雷革(1779~1850)為首的「浪漫主義」運動正在丹麥進行。安徒生和當時的浪漫主義者不同,他那種富於想像的活潑文體絲毫沒有華而不實的味道,而是充滿濃厚的鄉土氣息。此期代表作品:《拇指姑娘》、《國王的新衣》、《小美人魚》。
《拇指姑娘》(1836)「再會吧,美麗的小鳥兒!」她說。「再會吧!在夏天,當所有的樹都變綠的時候,當陽光溫暖地照著我們的時候,你唱出美麗的歌聲?我要為這感謝你!」於是她把頭貼在這鳥兒的胸膛上。她竟馬上驚恐起來,因為他身體裡面好象有什麼東西在跳動…… 《國王的新衣》(1837)「可是他什麼衣服也沒有穿呀!」……。皇帝有點兒發抖,因為他似乎覺得老百姓所講的話是對的。不過他自己心裡卻這樣想:「我必須把這遊行大典舉行完畢。」因此他擺出一副更驕傲的神氣,他的內臣們跟在他後面走,手中拖著一個並不存在的後裾。《海的女兒》(1837)現在太陽從海里升起來了。陽光柔和地、溫暖地照在冰冷的泡沫上,小人魚並沒有感到滅亡。她看到光明的太陽,同時在她上面飛舞著無數透明的、美麗的生物。透過它們,它可以看到船上的白帆和天空的彩雲。它們的聲音是和諧的音樂……

安徒生第二時期(1845~1852):

新的童話——轉向嚴酸的現實主義安徒生此時期的作品從濃郁的浪漫主義轉向嚴酸的現實主義,自詡為「新的童話」,不僅照舊為小讀者喜愛,而且也吸引成年人——同時還使他們看了不得不深思。此期代表作品:《賣火柴的小女孩》、《母親的故事》和《影子》。
《賣火柴的小女孩》(1846)「祖母!」小女孩叫起來。「啊!請把我帶走吧!我知道,這火柴一滅掉,你就會不見了,你就會像那個溫暖的火爐、那隻美麗的烤鴨、那棵幸福的聖誕樹一樣地不見了!」於是她急忙把整束火柴中剩下的都擦亮了,因為非常想把祖母留住…… 《母親的故事》(1848)每一棵樹和每一種花都有一個名字,它們每一棵都代表一個人的生命;這些人還活著,有的在中國,有的在格陵蘭,散布在全世界。……不過這個悲哀的母親在那些最小的植物上彎下腰來,靜聽它們的心跳。在這些無數的花中,她能聽到自己孩子的心跳。《影子》(1846)「這未免做得太過火了!」學者說。「我不能接受,我絕不幹這種事。這簡直是欺騙公主和全國的人民。我要把一切事情講出來——我是人,你是影子,你不過是打扮得像一個 人罷了!」「絕對沒有人會相信你的話!」影子說。「請你放聰明一點,否則我就要喊警衛來!」

安徒生第三時期(1852~1873):

新的故事——內涵已壓縮到單純「故事」的范圍安徒生此時直接描寫現實生活的小說,雖然寫法仍保留童話特點,幻想亦相當豐富,但其生活歷練更深,思想視野更為寬宏。有時則是用童話形式所寫的散文詩。此時期代表作品:《沙丘上的故事》、《樹精》、《幸運的貝兒》。
《沙丘的故事》(1860)任何人的童年時代都有快樂的一面,這個階段的記憶永遠會在生活中發出光輝。……卵石拼成的一片圖案——像珊瑚一樣紅,像琥珀一樣黃,像鳥蛋一樣白,五光十色,由海水運來,又由海水磨光……這一切都使眼睛和心神得到愉悅和娛樂。 《樹精》(1868)我們旅行去。去看巴黎的展覽會……這兒有埃及的皇宮,這兒有沙漠的旅行商隊。這兒有來自太陽的國度、騎著駱駝走過的貝杜因人,這兒有養著草原上美麗烈馬的俄國馬廄。……我必須走進活生生的人群中去。在人群中跳躍,像鳥兒一樣飛,觀察,體驗,做一個不折不扣的人。《幸運的貝兒》(1870)每星期有個四重奏。耳朵、靈魂和思想都充滿了貝多芬和莫札特的音樂詩。貝兒的確有好久不曾聽到過優美的音樂了。他覺得好象有烈火一般的吻穿透了他的脊椎骨,一直滲進他所有的神經里去。他的眼睛濕潤了……

安徒生(Hans Christian Andersen,1805~1875)丹麥作家。1805年4月2日生於丹麥富恩島歐登塞市的貧民區,父親是個窮鞋匠。當洗衣工的母親不久即改嫁。安徒生從小就為貧困所折磨,先後在幾家店鋪里做學徒,後在哥本哈根皇家劇院當配角演員,後因嗓子失潤被解僱。從此開始學習寫作,1827年發表第一首詩《垂死的小孩》,1829年進入哥本哈根大學學習。他的第一部重要作品《1828和1829年從霍爾門運河至阿邁厄島東角步行記》於1829年問世。這部游記的出版使安徒生得到了社會的初步承認。此後他繼續從事戲劇創作。1833年去義大利,創作了一部詩劇《埃格內特和美人魚》和一部以義大利為背景的長篇小說《即興詩人》(1835年)。小說出版後不久就被翻譯成德文和英文,標志著作者開始享有國際聲譽。1840至1857年,安徒生訪問了挪威、瑞典、德國、法國、義大利、西班牙、葡萄牙、希臘、小亞細亞和非洲,在旅途中寫了不少游記,他在德、法等國會見了許多知名的作家和藝術家,1847年在英國結識了狄更斯。他一生未婚。1875年8月4日在哥本哈根梅爾徹的宅邸去世。這位童話大師一生共寫了160多篇童話和故事。他的作品被譯成80多種語言。安徒生的童話故事想像豐富、思想深刻、充滿詩意、引人入勝,體現了丹麥文學中的民主傳統和現實主義傾向,如《賣火柴的小女孩》、《丑小鴨》、《看門人的兒子》等,既真實地描繪了窮苦人的悲慘生活,又滲透著浪漫主義的情調和幻想。作品還有《海的女兒》、《皇帝的新裝》、《艾麗絲漫遊仙境》、《夜鶯》、《白雪皇後》等。在語言風格上,安徒生是一個有高度創造性的作家,在作品中大量運用丹麥下層人民的日常口語和民間故事的結構形式。語言生動、自然、流暢、優美,充滿濃郁的鄉土氣息。安徒生的作品很早就被介紹到中國,《新青年》雜志1919年1月號刊載了周作人所譯的《賣火柴的小女孩》的譯文。1942年,北京新潮社出版了林蘭、張近芬合譯的《旅伴》。此後,商務印書館、中華書局和開明書店陸續出版了安徒生童話的譯本、安徒生傳及其作品的評論,譯者有鄭振鐸、茅盾、趙景深、顧均正等。不過解放前的譯本都是從英語、日語或其他國家文字轉譯過來的。解放後,著名作家、翻譯家葉君健對安徒生原著進行了系統的研究,直接從丹麥文把安徒生的童話故事全部譯成中文。人民文學出版社於1955、1958、1978年多次出版了葉君健譯的《安徒生童話選集》。1988年8月,葉君健因畢生從事安徒生著作的翻譯,並將這位丹麥童話作家的作品全部翻譯成中文而榮獲丹麥女王瑪格麗特二世頒發的丹麥國旗勛章。

『貳』 annie是什麼意思

紅梅工筆佛畫發了兩篇關於中國姓名文化和老外取中國名字的文章,關注的還挺多,看來大家對姓氏問題還是挺有興趣,再接再厲讓我們再來一起看看中西方的姓氏又有哪些區別?
現在流行一種說法,世界上只有兩個國家,一個中國一個外國,也可以說中國自己就是一個世界,
這種說法不知是不是有點誇張,但有一點是毋容置疑的,中國的確是與眾不同,所以中國尤其與西方各方面都有不同,作為對每個人都很重要的姓名自然也不例外。
中西方姓的來源
也許是人類的共性,這方面中西方是相同點最多的,比如來源與大自然山川地貌,來源於動植物,來源於職業等等,但由於文化和喜好的不同,具體會有區別。
中國以職業為姓,是以祖先從事的職業為姓。如,石匠姓石、陶匠姓陶、巫者姓巫、屠夫姓屠、樂手姓樂等。如果把當官也當成一種職業,以祖先曾經擔任的職銜為姓就很自然了。如,"司徒"是古代掌管教育和文化的官職,"司馬"是掌管軍事的官職,他們的後代就分別以這些職銜為姓。
西方社會有各種各樣的工匠,如金匠Goldsmith、銅匠Coppersmith、鐵匠Blacksmith等,類似的行業還有麵包師Baker、理發師Barber、漁民Fisher、裁縫Tailor、獵人Hunter、屠夫Butcher、海員Sailor、木匠Carpenter等。
中國以動植物為姓,多是崇拜的圖騰或者有吉祥寓意的,如,牛、馬、龍、熊、楊、李、林等。而西方也許是喜好不同,就更豐富,甚至讓中國人覺得有些可笑。
有姓鳥的—Bird、姓魚的—Fish、姓狗的—Dog、有姓鵝的—Goose、姓夜鶯的—Nightingale、姓獅子的—Lion、姓狐狸的—Fox等等。
中國以祖先最初居住的地方為姓,或者以封地為姓,即以朝代名或國名為姓,春秋戰國時期齊國的大夫分別居住在都城的四隅,即東郭、西郭、南郭、北郭,住在西門,便以西門為姓。
傳說中的伏羲居住在東方,他的後代便以東方為姓。而趙、宋、秦、韓、齊、陳、管、曹、蔡、魏等等這些朝代國家名,更是中國人最常見的姓氏。
而西方更喜歡以居住地的地形、地貌為姓。如,Field田野、Hill小山、Brook小河、Lane小巷、Shore海岸、Lake湖泊、Bush叢林等。也多以大自然中的現象為姓。如,雪Snow、雨Rain、雷Thunder、霜Frost、雲Cloud、夏天Summer、冬天Winter、五月May等。
這些也許與中國人更重視祖先人文,更重視天人合一,而西方更喜歡自由直接有關,若不信可以看看西方這些以表示人的外貌和體形的詞為姓,是不是很直接。
如,Longman"大高個兒"、Small"小個子"、Bunch"駝背"、Fat"胖子、Strong"身強體壯"、Armstrong"粗胳膊"等。
2020年的疫情,讓我們領教了西方的自由,而姓氏的來源上也相當隨心所欲,尤其美國這樣一個沒有多少歷史,又特別喜歡標新立異的國家,在姓氏上表現的更是淋漓盡致。
有姓蘋果Apple、桔子Orange的、有姓水稻Rice、小麥Wheat、玉米Corn的,還有姓熏肉Bacon、火腿Ham的、更有姓咳嗽Cough、毒葯Poison、骨灰Ash的,有沒有很奇葩。
中西方取名的方式
首先說無論中西方有多少差別,對於孩子美好的期望肯定是一致的,很多對美好事物的認知也是相同的。
所以中西方女子取名時常用象徵美麗、優雅、可愛等詞彙。
如,Allen意為陽光、Alice意為美麗、Anne意為高雅、Catherine意為純潔、Emily意為勤勞、Jenny意為文靜、Lily意為百合花等等。
男子取名時常用名字來表達他們堅強、勇敢、高尚的品格。
如,Andrew意為剛強、Frank意為自由、Henry意為統治者、William意為意志、Robert意為明亮的火焰、Charles意為大丈夫等等。
這種方式在中國應該是最為普遍,最為基礎的,就沒必要再舉例了。總的來說可以有這樣一些取名的方式
1、以父母對子女的期望、寄託和抱負為名。如,建國、治國、安國、定國、建華、永清、永康、永發、長生、超塵、招弟、志堅、志強、志高等。
2、以出生時的季節或天氣為名。如,春生、秋生、冬生、雨生、雪生等。
3、以出生地點為名。如,衡(陽)生、京(北京)生、滬(上海)生、黃河、長江等。
4、以植物、花卉為名。常用於女子名。如,梅、桃、菊、荷、莉、蘭、花等。
5、以歷史事件為名。這主要盛行於當代,如解放、新生、衛國、衛東、向東、躍進、振華等。
6、以孩子出生的順序為名。我國周代稱老大為"伯"、老二為"仲"、老三為"叔"、老四為"季"。伯、仲、叔、季這四字此後常用於人名。
7、以生辰八字為名。這是中國人傳統的取名習俗,以生辰八字的"天乾地支"與"五行"的金、木、水、火、土對應排列,缺某一"行"則以該行之字取名。
還有就是中國還有輩分的特殊情況,現代人都不曾對此留意了,可能更多年輕人是在郭德綱的德雲社了解一二,郭德綱收徒弟有八個字"雲鶴九霄 龍騰四海",是相聲前輩張文順給起的,不過這要說明一些,這與中國輩分的用法一樣,意義卻不一樣,這八個字是科,都是郭德綱的徒弟。

後面6/7兩項就是只有中國獨有的取名方式了,要知道中國古代不只有"名"還有"字", 一些文人雅士書畫名家除了名、字之外,還取個"號"。如諸葛亮,復姓諸葛,單名亮,表字孔明,道號卧龍。這就不再詳述了,現在也不常用,再者說了老外更糊塗了。
中西方取名最大的不同,主要有兩點。
姓名的順序不同,中國的姓在前名在後,英語國家的名字一般也是由姓和名兩部分組成,但卻是名在前姓在後,排列次序恰好與中國相反,其實這反應的是"重姓輕名"還是"重名輕姓"。
再者,西方取名時,喜歡以父母親朋的名字為己名,而且喜歡以敬重之人的名,以名人、神話傳說中的神為己名,而中國取名時,對於先輩和敬重的人,卻多有避諱以表示尊敬。
這兩點中西方相互對立,其實正是文化意識觀念思想的最大區別,也因為中國與西方現在是世界上最大的最主要的兩種文化的存在,所以才會有世界只有中國和外國的感覺。
2020疫情這兩個"國"的表現,也是一種各方面最好的詮釋。讓中國人最深刻的記憶有很多,而紅梅工筆佛畫印象最深的是這樣一句話:
"一省包一市一省包一國"

世界的全球化是大勢所趨,中國的崛起也是不可阻擋,中西方文化的交流會越來越多,中西方姓名也不可避免會有交集。
現在很多外國朋友喜歡取一個中國名字,但中國姓名文化博大精深,而很多外國人的中文名確實是五花八門甚至讓人有點醉。
"美國總統賀錦麗"看到這你有什麼感覺 老外取中國名字也讓人醉了
賀錦麗一個中國名字成為世界熱點 中國的姓名文化真的博大精深
下面附上200個漢譯英中文名,如果再遇到有外國人要幫著取中國名再也不用愁了。
(1)希望興旺發達的漢譯英文名
Zane,Zames譯名為「贊」,中文名可為「祖恩」。
Jim,Jimmy,James 譯名為「吉姆」,中文名為「繼明」。 Jackson,Jonathan,Jason譯名為「傑克」,中文名為「家盛」。
Yale譯名為「耶魯」,中文名為「業路」。
Samuel,Samson譯名為「賽繆爾」,中文名為「紹盛」。
Carson,Clarence譯名為 「卡森」,中文名為「昌增」。
Ted,Terence譯名為「泰德」,中文名為「庭恆」。
Felix,Ferdinand譯名為「菲力克斯」,中文名為「福鼎」。 Gary,Geoffrey譯名為「蓋瑞」,中文名為「吉立」。
Randy,Roger譯名為「蘭迪」,中文名為「仁繼」。
Ward,Walter譯名為「汪德」,中文名為「旺庭」。
Grdon,George譯名為「喬治」,中文名為「家振」。
(2)希望光大理想的漢譯英文名
Bob,Bobby,Bradley譯名為「鮑此」,中文名為「博輝」。
Harold,Herbert 譯名為「荷伯特」,中文名為「浩博」。
Morgan即譯名為「摩根」,中文名為「慕剛」。
Moses譯名為「摩絲」,中文名為「慕勝」。
Lionel,Lincom譯名為「林肯」,中文名為「凌志」。
George,Gerald譯名為「喬治」,中文名為「卓屹」。
Stephen,Stanford譯名為「斯幕芬」,中文名為「思奮」。
Tony,Terry譯名為「湯尼」,中文名為「拓理」。
Samson譯名為「薩曼」,中文名為「尚升」。
Carl,Carrol譯名為「卡爾」,中文名為「超然」。
Cecil 譯名為「塞西爾」,中文名為「世新」。
Solomon,Sherman譯名為「所羅門」,中文名為「顯明」。
Vincent譯名為 「文森特」,中文名為「永升」。
Cuthbert譯名為「庫伯特」,中文名為「憧明」。
Quentin譯名為「昆汀」,中文名為「趨欣」。
Karl譯名為「卡」,中文名為「開來」。
Harry,Henry譯名為「亨利」,中文名為「豪立」。
Hudson 譯名為「哈得傑」,中文名為「拓勝」。
Ivan譯名為「伊萬」,中文名為「意旺」。
(3)崇尚品德的漢譯英文名
Freddie,Wilfred 譯名為「弗雷德」,中文名為「為德」
George譯名為「喬治」,中文名為「卓義」。
Gerry譯名為「蓋瑞」,中文名為「傑禮」。
Lance,Larry譯名為「拉里」,中文名為「良誼」。
Luther譯名為「盧茲」,中文名為「慕德」。
Leonard 譯名為「理納德」,中文名為「理安」。
Ralph譯名為「拉爾夫」,中文名為「仁輝」。
Randy卻譯名為「蘭迪」,中文名為「仁迪」。
Wilson譯名為「威爾遜」,中文名為「文清」。
Victor,Vincent譯名為「威克特」,中文名為「偉善」。
Eugene 譯名為「尤金」,中文名為「友靖」。
Terry,Terrell譯名為「泰瑞」,中文名為「達義」。
Thomas譯名為「托馬斯」,中文名為「通睦」。
Oliver,Howaard譯名為「奧利弗」,中文名為「豪立」。
Jimmy,Jeremy譯名為「吉姆」,中文名為「敬民」。
Gene譯名為「格倫」,中文名為「謙謹」。
Sean譯名為「西恩」,中文名為「善瑞」。
Patrick 譯名為「帕垂克」,中文名為「培倫」。
Douglas,David譯名為「戴維」,中文名為「道申」。
Benton,Benedict 譯名為「貝通」,中文名為「秉正」。
(4)期盼國泰民安的漢譯英文名
Abe,Abel譯名為「阿比」,中文名為「安邦」。
Gerard譯名為「傑拉德」,中文名為「濟眾」。
Giles,Gilbert譯名為「賈爾斯」,中文名為「啟世」。
George譯名為「喬治」,中文名為「國治」。
Percy譯名為「潘西」,中文名為「平世」。
Scott,Seymour譯名為「斯名特」,中文名為「興國」。
Jerome譯名為「折羅姆」,中文名為"建民」。
(5)崇尚堅強意志的漢譯英文名
Joel,John譯名為「約翰」,中文名為「堅恆」。
Josh譯名為「宙斯」,中文名為「堅毅」。
Garth譯名為「加寺斯」,中文名為「剛漢」。
Charley譯名為「查理」,中文名為「持立」。
Wayne譯名為「韋恩」,中文名為「緯恆」。
Harley,Henry譯名為「享利」,中文名為「恆勵」。
Harry,Hilary譯名為「哈瑞」,中文名為「鴻力」。
Kenneth,Keith譯名為「肯尼思」,中文名為「鏗石」。
Ziegler譯名為「茲勒」,中文名為「自克」。
Steven譯名為「斯蒂文」,中文名為「自成」。
Robert,Robin譯名為「羅伯特」,中文名為「若柏」。
Roger,Rodger譯名為「羅傑」,中文名為「若劍」。
Kent譯名為「肯特」,中文名為「懇摯」。
Lincoln,Lionel譯名為「林肯」,中文名為「立行」。
Galen譯名為「蓋倫」,中文名為「剛勁」。
(6)希望能力超群的漢譯英文名
William,Willie,Wiley譯名為「威廉」,中文名為「偉任」。
Basil,Ben譯名為「本」,中文名為「秉執」。
Doyle譯名為「都樂」,中文名為「棟梁」。
Justin譯名為「達斯汀」,中文名為「主廷」。
(7)希望孩子健康、長壽,心胸開闊的漢譯英文名
Johnny譯名為「約翰尼」,中文名為「健英」。
Jeremy,Jerome譯名為「傑里米」,中文名為「健明」。
William,Wayne譯名為「威廉」,中文名為「偉岸」。
John譯名為「約翰」,中文名為「俊翰」。
Werner譯名為「汪納」,中文名為「威若」。
Simon譯名為「西蒙」,中文名為「帥明」。
Tim,Timothy譯名為「蒂姆」,中文名為「挺立」。
Basil譯名為「巴塞爾」,中文名為「柏松」。
Theodore譯名為「西奧」,中文名為「旭輝」。
Homer譯名為「哈默」,中文名為「鴻翔」。
Havelock譯名為「哈維洛克」,中文名為「煥發」。
Julian譯名為「朱利安」,中文名為「俊昂」。
Walter譯名為「汪特」,中文名為「意華」。
Francis,Frederick譯名為「弗蘭西斯」,中文名為「拂翰」。
Hubert譯名為「休伯特」,中文名為「煥然」。
Charles譯名為「查爾斯」,中文名為「暢意」。
Lloyd,Leonard譯名為「羅納德」,中文名為「朗豪」。
Barry,Bernie譯名為「巴利」,中文名為「博悅」。
Clark,Claude譯名為「克拉克」,中文名為「開朗」。
Seymour譯名為「西蒙」,中文名為「欣弘」。
Howard譯名為「哈羅德」,中文名為「浩存」。
Herbert譯名為「荷伯特」,中文名為「宏博」。
Jack,Jackson譯名為「傑克」,中文名為「朝凱」。
Kermit譯名為「科密特」,中文名為「慷健」。
Edmund譯名為「艾蒙德」,中文名為「寧空」。
Toby,Troy譯名為「托比」,中文名為「陶然」。
(8)期望孩子能力超群的漢譯英文名
Jonah譯名為「喬納」,中文名為「溢華」。
Alex,Lester,Leslie譯名為「亞歷山大」,中文名為「樂思」。
Alvin譯名為「艾」,中文名為「安文」。
Archibald譯名為「阿奇伯」,中文名為「奇博」。
Audrey譯名為「奧德莉」,中文名為「博悟」。
Basil譯名為「巴塞爾」,中文名為「葆智」。
Bendict譯名為「貝納迪克」,中文名為「百迪」。
Benjamin譯名為「本」,中文名為「辨明」。
Bill,Billy譯名為「比爾」,中文名為「秉理」。
Bruce譯名為「布魯斯」,中文名為「睿智」。
Colin譯名為「科林」,中文名為「科靈」。
Cuthbert譯名為「庫伯特」,中文名為「凱博」。
David譯名為「戴維」,中文名為「達悟」。
Edwin譯名為「艾迪」,中文名為「迪緯」。
Felix譯名為「菲力斯」,中文名為「鋒穎」。
Frederick譯名為「弗雷德里克」,中文名為「賦睿」。
Geoffrey譯名為「傑夫」,中文名為「高立」。
Jerry譯名為「傑瑞」,中文名為「捷睿」。
Cerdon譯名為「高登」,中文名為「歌文」。
Harry譯名為「哈瑞」,中文名為「涵瑞」。
Horace譯名為「哈羅斯」,中文名為「豁朗」。
Horati譯名為「哈羅德」,中文名為「豁迪」。
Hudson譯名為「哈得森」,中文名為「華盛」。
Irvin,Irwin譯名為「伊文思」,中文名為「字聞」。
Jackson,Jason譯名為「傑克遜」,中文名為「傑聲」。
(9)希望女孩品德高尚的漢譯英文名
Jane,Janet譯名為「珍」,中文名為「貞妮」。
Jennifer,Jenny譯名為「珍妮弗」,中文名為「潔麗」。
Sophia譯名為「索菲亞」,中文名為「淑菲」。
Sylvia譯名為「西爾維亞」,中文名為「淑婉」。
Aileen,Alice譯名為「愛麗絲」,中文名為「愛庭」。
Alma,Amanda譯名為「阿曼達」,中文名為「愛睦」。
Shirley譯名為「莎莉」,中文名為「嫻麗」。
Sharon譯名為「沙倫」,中文名為「嫻倫」。
Geraldine譯名為「傑拉爾丁」,中文名為「雋蘭」。
Pamela譯名為「帕梅拉」,中文名為「品梅」。
Prudence譯名為「普魯登絲」,中文名為「茹丹」。
Penny譯名為「佩尼」,中文名為「佩誼」。
Monica,Melinda譯名為「莫尼卡」,中文名為「睦霖」。
Muriel,Myra譯名為「馬拉」,中文名為「睦蓉」。
(10)希望女孩美麗動人的漢譯英文名
Wendy譯名為「溫迪」,中文名為「婉麗」。
Vicki,virginia譯名為「維琪」,中文名為「雯琪」。
Tina譯名為「蒂娜」,中文名為「婷蘭」。
Georgia譯名為「喬其亞」,中文名為「皎潔」。
Sylvia譯名為「西爾維亞」,中文名為「茜薇」。
Shirley,Sherry譯名為「雪莉」,中文名為「雪莉」。
Rose,Rosemary譯名為「羅斯」,中文名為「若玫」。
Plly譯名為「波莉」,中文名為「波蓮」。
Patience譯名為「佩興斯」,中文名為「沛恬」。
Madeline譯名為「馬德琳」,中文名為「媚怡」。
Maggie譯名為「馬吉」,中文名為「美倩」。
Lucia,Louise譯名為「路絲」,中文名為「露絲」。
Gladys,Gracie譯名為「格雷絲」,中文名為「谷蘭」。
Hermione譯名為「荷美」,中文名為「菡美」。
Helen,Helena譯名為「海倫」,中文名為「含蕊」;
Eve譯名為「伊芙」,中文名為「伊芙」 。
(11)希望女孩聰明機智的漢譯英文名:
Ada譯名為「埃達」,中文名為「燕南」。
Angela,Angelina譯名為「安吉拉」,中文名為「捷靈」
Agnes譯名為「艾姬」,中文名為「愛詩」
Alice,Alicia譯名為「艾麗斯」,中文名為「靈思」:
Amanda譯名為「阿曼達」,中文名為「萌達」。
Bonnie譯名為「伯尼」,中文名為「白鷺」。
Catherine譯名為「凱瑟琳」,中文名為「凱穎」。
Ceceily譯名為「塞西莉」,中文名為「詩意」。
Doreen,Doris譯名為「多莉」,中文名為「若雲」;
Ella,Ellen譯名為「艾倫」,中文名為「燕娜」。
Emily譯名為「愛米麗」,中文名為「敏俐」。
Emma譯名為「艾瑪」,中文名為「藹敏」。
Eva譯名為「伊娃」,中文名為「意慧」。
Fanny,Faith譯名為「范妮」,中文名為「飛怡」。
Gladys譯名為「格蘭蒂絲」,中文名為「歌迪」。
Grace譯名為「格蕾絲」,中文名為「苒思」。
Jacqueline譯名為「傑奎」,中文名為「佳靈」。
Jessiea譯名為「傑西卡」,中文名為「思佳」。
Joan,Joanne譯名為「瓊」,中文名為「巧茵」。
Josephine譯名為「約瑟芬」,中文名為「巧鳳」。
(12)希望女孩優雅大方的漢譯英文名:
Agatha此譯名為「阿加莎」,中文名為「佳雅」。
Alexandra譯名為「亞歷山德拉」,中文名為「立珊」。
Annette,Annie譯名為「安妮」,中文名為「愛儀」,
Esther,Ethel譯名為「艾塞爾」,中文名為「怕適」。
Eva譯名為「伊娃」,中文名為「儀華」。
Flora譯名為「弗洛拉」,中文名為「珞然」。
Gwendolyn,Gwen譯名為「格溫」,中文名為「溫凌」。
Isabel,Isabella譯名為「伊莎貝爾」,中文名為「儀珊」。
Jean譯名為「珍」,中文名為「景怡」。 Katherine譯名為「凱瑟琳」,中文名為「海韻」。
Kay,Kat e譯名為「凱」,中文名為「可儀」、
Lilian譯名為「麗蓮」,中文名為「俐漣」。
Linda,Lolite譯名為「琳達」,中文名為「寧玳」。
Marlene譯名為「梅蘭妮」,中文名為「曼雲」。
Michel,Michelle譯名為「米歇爾」,中文名為「美諧」。
Molly譯名為「莫莉」,中文名為「慕禮」。
Ruby譯名為「茹比」,中文名為「如冰」。

熱點內容
為什麼喜歡春天回答英語怎麼寫 發布:2025-05-16 00:20:59 瀏覽:279
柴米油鹽醬醋茶英語怎麼翻譯 發布:2025-05-16 00:12:45 瀏覽:676
這位個子矮的女孩是你的妹妹嗎英語怎麼翻譯 發布:2025-05-15 23:45:51 瀏覽:367
都是新來的衣服英語怎麼翻譯 發布:2025-05-15 23:45:49 瀏覽:481
異質產品英語怎麼說及英文單詞 發布:2025-05-15 23:37:41 瀏覽:360
你喜歡葡萄用英語怎麼說 發布:2025-05-15 23:31:11 瀏覽:291
電子支殼層英語怎麼說及英文單詞 發布:2025-05-15 23:27:32 瀏覽:935
我也喜歡給別人拍照用英語怎麼說 發布:2025-05-15 23:16:25 瀏覽:172
在什麼英語怎麼翻譯 發布:2025-05-15 23:01:14 瀏覽:987
短腳的英語怎麼說及英文單詞 發布:2025-05-15 22:53:30 瀏覽:621